针灸手法操作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12730889 上传时间:2022-06-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针灸手法操作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针灸手法操作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针灸手法操作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针灸手法操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灸手法操作(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针灸手法及针灸急救知识香河县中医医院 徐冬梅一针灸技术的掌握与操作技能一、毫针刺法1、针刺进针法(1)单手进针法:操作:单手进针法:术者以拇指、食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紧靠针身下段。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之屈曲,将针刺入,直刺至所要求的深度。适用:短针进针。(2)双手进针法:指切进针法操作:用左手拇指或食指或中指的爪甲切按在腧穴位置上,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腧穴。适用:短针进针。舒*进针法操作:用左手食、中二指或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食、中二指或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适用:皮肤松弛部位得腧穴。夹持进针法操作:左手拇

2、食二指持捏消毒的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露出针尖,将针尖固定于针刺穴位的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持针柄,使针身垂直,在右手指力下压时,左手拇食二指同时用力,两手协同将针刺入穴位皮肤。适用:此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提捏进针法操作: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适用:适用于皮肤浅薄部位(如印堂、列缺)的进针。2、行针手法行针又名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使之得气,调节针感和进行补泻而施行的各种针刺手法。行针基本手法:提插法、捻转法。行针辅助手法:循法、弹柄法、刮柄法、摇柄法、挫柄法、震颤法。在第二站的操作考试中,行针手法题目极少,主要是考基本手法,考生要注意两个基本手法

3、动作要领的语言叙述。(1)提插法: 操作: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上提下插动作的操作手法。(这种使针由浅层向下刺入深层的操作谓之插,从深层向上引退至浅层的操作谓之提,如此反复地上下呈纵向运动的行针手法,即为提插法)。要领:使用提插法时的指力要均匀一致,幅度不宜过大,一般以35分为宜,频率不宜过快,每分钟60次左右,保持针身垂直,不改变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2)捻转法: 操作: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向前向后捻转动作的操作手法。(这种使针在腧穴内反复前后来口的旋转行针手法,即为捻转法)。要领:使用捻转法时,指力要均匀,角度要适当,一般应掌握在180o左右,不能单向捻针,否则针身易被肌纤

4、维等缠绕,引起局部疼痛和导致滞针而使出针困难。3、针刺补泻手法针刺补泻手法中,最重要的是提插补泻法、捻转补泻法,这两项内容也是笔试中经常出现的考点。记忆的时候,要配合动作找其中的规律,不要单纯背文字,不然很容易搞混的。(1)提插补泻法: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下插用力为主)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上提用力为主)(2)捻转补泻法:捻转角度小,频率慢,时间短为补;捻转角度大,频率快,时间长为泻。捻转时补法拇指向前,食指向后,左转为主;捻转时泻法拇指向后,食指向前,右转为主。(3)迎随补泻法:进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循行去的

5、方向刺入,为补法;进针时,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的方向刺入,为泻法。(4)疾徐补泻法:进针时徐徐刺入,少捻转,疾速出针者,为补法;进针时快速刺入,多捻转,徐徐出针者,为泻法。(5)开阖补泻法:出针时迅速按拙揉针孔为补法;出针时摇大针孔而不立即按揉为泻法。二、灸法操作1、灸法总论:灸法的内容看起来虽然比较多,但在实践技能第二站的考试中,考点主要集中在艾柱灸的间接灸和艾条灸的悬起灸。这是复习的重点。在灸法内容的复习中,首先要分清每个灸法的大概类别和内容,这样就容易多了。艾灸主要分两大类:艾柱灸和艾条灸。这两类的划分,是用于灸法的材料的不同。艾柱灸用的是圆锥形的艾柱(小的如麦粒,大的象半截橄榄,每灸一个

6、,叫做一壮)。直接把艾柱放在皮肤上灸,就是直接灸;艾柱和皮肤之间放上姜片、蒜片等,就是间接灸。间接灸的功效,取决于所放的隔热物的药性。艾条灸用的是长条形的艾卷(也就是现在药店所售的艾条),艾条和皮肤保持距离的灸法,就是悬起灸。其中,温和灸是保持艾条不动;雀啄灸是艾条和皮肤的垂直距离上忽近忽远;回旋灸是艾条和皮肤的垂直距离不变,而在等距离的水平面上回旋运动。实按灸主要是指太乙针灸和雷火针灸,两者的主要差别在于艾条中添加的药物不同,其操作基本相同,都是点燃后隔布包裹直按腧穴或患处,所以称之为实按灸。因外形也是长形艾卷,所以也归到艾条灸的类别。温针灸是针刺和艾灸合用,针刺留针后,在针柄挂一个2厘米左

7、右艾条施灸。温灸器灸实际就是温和灸,只是用器具代替了手持艾条的作用。其他灸法,就是指形式还是艾灸的形式,但改用不同药物代替艾柱或艾条刺激腧穴或皮肤,起到相应的药效。实践技能考试中一般不涉及。艾灸艾柱灸直接灸瘢痕灸无瘢痕灸间接灸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艾条灸悬起灸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实按灸太乙针灸雷火针灸温针灸温灸器灸其他灸法灯火灸灯心草天灸白芥子灸蒜泥灸斑蝥灸附:灸法分类表:2、艾柱灸(1)隔姜灸:操作:将鲜姜切成直径大约23厘米,厚为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用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以使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2)隔蒜灸:操作:用鲜大蒜

8、头,切成厚约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捣蒜如泥亦可),置于应施灸腧穴及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3)隔盐灸:操作:用干燥的食盐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4)隔附子饼灸:操作:将附子研成粉末,用酒调和成直径约3厘米,厚约0.8厘米的附子饼,中间以针刺数孔,放在应灸腧穴或患处,上面再放艾炷施灸。3、艾条灸(1)温和灸: 操作: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皮肤2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1015分钟,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2)雀啄灸: 操作: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

9、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3)回旋灸: 操作:施灸时,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虽然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不固定,而是向作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施灸。附:灸法功用汇总表:灸法种类适应范围艾柱灸直接灸瘢痕灸治疗哮喘、肺痨、瘰疬等慢性顽疾。-涂大蒜无瘢痕灸虚寒性疾病,如哮喘、眩晕、慢性腹泻、风寒湿痹等-涂凡士林间接灸隔姜灸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以及风寒湿痹等;温胃止呕,散寒止痛。隔蒜灸瘰疬,肺痨,初起肿疡等;清热解毒,杀虫。隔盐灸伤寒阴证或吐泻并作、中风脱证;回阳救逆,固脱。连续施灸隔附子饼灸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早泄、遗精和疮疡不敛等;温补肾阳。艾条灸温和灸一般应灸

10、的病证均可应用。多用于灸治慢性病证。雀啄灸(回旋灸同)一般应灸的病证均可应用。多用于急性病证。三、其他针法操作1、三棱针法三棱针刺法是用三棱针点刺穴位或浅表血络,放出少量血液,以防治疾病的方法。操作过程的叙述中一定要提及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感染。另外,对点刺放血的叙述,要提及“宜轻、浅、快、出血不宜过多,不要刺伤深部大动脉”。(1)三棱针点刺出血具体操作:针刺前,在预定针刺部位上下用左手拇食指向针刺处推按,使血液积聚于针刺部位;对针刺部位用2%碘酒棉球消毒,再用75%酒精棉球脱碘。针刺时,左手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捏紧被刺部位,右手持针,用拇指、食指捏住针柄,中指指腹紧靠针身下端,针尖露出3-5毫

11、米,对准已消毒部位,刺入3-5毫米。刺入后,随即将针迅速退出,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之出血少许,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2)散刺法(又称围刺、豹纹刺)操作:消毒后,根据病变大小的不同,持三棱针由病变边缘呈环行向中心点刺,可刺10-20针或以上。功用:去瘀生新,活血通络。多用于局部瘀血、肿痛和顽癣等。(3)挑刺法首先消毒,以左手按压施术部位的两侧,使其皮肤固定;右手持三棱针迅速刺入皮肤1-2mm,随即将针身倾斜,挑破皮肤,使之出少量血液或黏液;也可再刺入5mm深,将针身倾斜并使针身轻轻提起,挑断部分皮下纤维组织;出针,局部消毒,覆盖敷料。功用:血管神经性头痛、肩周炎、失眠、胃脘痛、颈椎病、支气

12、管哮喘等。2、皮肤针叩刺皮肤针又叫“梅花针”、“七星针”,是用57枚钢针集束固定在针柄的一端而成,用它在皮肤上进行叩打以治疗疾病。(1)操作方法局部消毒后,手握针柄的后端,针尖对准扣刺部位,食指压在针柄的中端,使用手腕的力量将针垂直叩打在皮肤上,并立即提起,反复进行。(按叩打部位可分为循经叩刺、穴位叩刺和病变局部叩刺)。(2)适用范围:皮肤针疗法适用于头痛、胁痛、斑秃、肌肤麻木、牛皮癣、腰背痛等。(3)注意事项针具和叩刺部位必须严格消毒,针尖应平齐、无钩。叩刺时应使用手腕的力量,针尖必须垂直而下,用力均匀,避免斜刺或钩挑。局部有外伤和溃疡者,不宜使用。二、针灸异常情况处理能力1、晕针的处理方法

13、:(1)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2)使患者平卧,头部稍低,注意保暖,轻者仰卧片刻,给饮温开水或糖水后,即可恢复正常。(3)重者在上述处理基础上,可刺人中、素髎、内关、足三里,灸百会、关元、气海等穴,即可恢复。(4)若仍不醒人事,呼吸细微,脉细弱者,可考虑配合其他治疗或采用急救措施。2、滞针的处理方法:(1)若病人精神紧*,局部肌肉过度收缩时,可稍延长留针时间;(2)或于滞针腧穴附近进行循按或扣弹针柄。(3)或在附近再刺一针,以宣散气血,而缓解肌肉的紧*。(4)若行针不当,或单向捻针而致者,可向相反方向将针捻回,并用刮柄、弹柄法,使缠绕的肌纤维回释,即可消除滞针。3、弯针的处理方法:(1)

14、出现弯针后,即不得再行提插、捻转手法。(2)如针柄轻微弯曲,应慢慢将针起出。(3)若弯曲角度过大时,应顺着弯曲方向将针起出。(4)若由病人移动体位所致,应使患者慢慢恢复原来体位,局部肌肉放松后,再将针缓缓起出。(5)切忌强行拔针,以免将针折断,留在体内。4、断针的处理方法:(1)医者从容镇定,嘱患者切勿更动原有体位,以防断针向肌肉深部陷入。(2)若残端部分针身显露于体外时,可用手或镊子将针起出(3)若断端与皮肤相平或稍凹陷于体内者,可用左手拇、食二指垂直向下挤压针孔两旁,使断针暴露体外,右手持镊子将针取出。(4)若断针完全深入皮下或肌肉深层时,应在*线下定位,手术取出。5、血肿的处理方法:(1

15、)若微量的皮下出血而局部小块青紫时,一般不必处理,可以自行消退。(2)若局部肿胀疼痛较剧,青紫面积大而且影响到活动功能时,可先作冷敷止血后,再作热敷或在局部轻轻揉按,以促使局部瘀血消散吸收。6、皮肤灼伤(起泡)的处理:(1)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无需处理。(2)如因施灸过量,时间过长,局部出现小水泡,只要注意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3)如水泡较大,可用消毒的毫针刺破水泡,放出水液,或用注射针抽出水液,再涂以烫伤油等,并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4)如用化脓灸者,在灸疮化脓期间,要注意适当休息,加强营养,保持局部清洁,并可用敷料保护灸疮,以防污染,待其自然愈合。如处理不

16、当,灸疮脓液呈黄绿色或有渗血现象者,可用消炎药膏或玉红膏涂敷。拔罐过程中,若烫伤或留罐时间太长而皮肤起疱时,小的无需处理,仅敷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即可。三 常见急症的针灸技术应用能力病 症主 穴偏头痛头维、外关、角孙、风池、太冲、丰隆、足临泣、率谷落枕落枕穴、阿是穴、肩井、后溪、悬钟中风中经络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中脏腑闭证内关、水沟、十二井、太冲、合谷脱证内关、水沟、神阙、气海、关元哮喘实证肺俞、定喘、列缺、尺泽、膻中虚证肺俞、定喘、肾俞、太溪、膏肓、太渊、足三里呕吐足三里、内关、中脘泄泻急性泄泻足三里、天枢慢性泄泻足三里、天枢、中脘、关元、地机痛经实证三阴交、中极、次髎虚证三阴交、气海、足三里急性腰扭伤阿是穴、肾俞、腰痛穴、委中牙痛合谷、颊车、下关晕厥人中、涌泉、中冲、足三里虚脱水沟、内关、素髎高热大椎、合谷、十宣、十二井穴、曲池抽搐水沟、内关、合谷、太冲内脏绞痛心绞痛内关、阴郄、膻中胆绞痛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胆囊穴、胆俞、肝俞、阳陵泉、日月、期门胆道蛔虫症胆囊穴、迎香、四白、阳陵泉、日月、鸠尾肾绞痛肾俞、三焦俞、关元、阴陵泉、三阴交. z.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