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汉语读本》词语训释三则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112729527 上传时间:2022-06-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9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近代汉语读本》词语训释三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近代汉语读本》词语训释三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近代汉语读本》词语训释三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近代汉语读本》词语训释三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代汉语读本》词语训释三则(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近代汉语读本词语训释三则 摘 要:笔者在阅读近代汉语读本的过程中,发现较晦涩的几个词语。常查阅工具书以辅助理解,拙文将对其中三个词语:“遭遇”“处分”“水性”略加考究。 关键词:近代汉语 “遭遇”等 训释 除了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之外,近代汉语也值得注意。本文训释了近代汉语读本中三个词语:遭遇、处分、水性。期待能为读者了解近代汉语词义略尽绵薄之力。 一、遭遇 动词,“跟随、侍奉(显贵)”义。 警世通言第七卷:“郡王即时写表进上御前,龙颜大喜,崔宁就本府增添请给,遭遇郡王。” “遭遇”,在汉语大词典中有四个义项:1.犹遇到;2.犹际遇;3.泛指人生经历;4.指遇到的不幸的事情。通过考察上下文,警世

2、通言中的“遭遇”释为此四义项,均不通,刘坚释为“跟随、侍奉显贵”。下文试对这一义项作简要分析。 上古汉语“遭”“遇”都有“遇到”“碰到”义,动词。说文u部:“遭、遇,逢也。” 易暌:“遇主于巷。”崔注:“遇者,不期而会。”礼记曲礼:“遭先生于道。”疏:“逢也。”东汉时,“遭遇”发展为同义联合复音词,义为“碰上”“遇到”。该词见于汉书礼乐志:“幸得遭遇其时。” “遭遇”在古汉语中作“遇到”义时,其对象无好坏之分,无具体抽象之别。如: (1)古者赏有功,J有德,守成尚文,遭遇右武,未有易此者也。(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2)桓谭谓严尤曰:“凡人贱近而贵远,亲见子云禄位容貌不能动人,故轻其书。若遭遇

3、时君,更阅贤智,为所称善,则必度越诸子矣。”(论衡) (3)臣繇言:臣自遭遇先帝,忝列腹心,爰自建安之初,王师破贼关东。(全三国文) (4)哀吾生之无乐兮,遭遇谗佞,失官爵也。(楚辞) (5)凶人遭遇凶恶于道,亦如之。(论衡) (6)乃至昔时,有国王女,遭遇疾患,太史占之,须诣冢间,为其解除。(杂宝藏经) “遭遇”的对象既可为褒义词,以上(1)-(3)例即是,也可为贬义词,以上(4)-(6)例即是;其对象可为具体的事物,以上(1)-(3)例即是,也可为抽象的事物,以上(4)-(6)例即是。 后“遭遇”词义范围缩小,表“遇到好的事情”,即“际遇”义。如:唐常建 太公哀晚遇诗:“古来荣华人,遭遇谁

4、知之。” 再由“际遇”义具体引申,表 “升官”义。该词义的宾语常常为圣明,因为遇到圣明显贵,有升官发达的结果。如汉书丙吉传:“自曾孙遭遇,吉绝口不道前恩。”颜师古注:“遭遇,谓升大位也。”另举例如下: 隋唐时期: (7)张宿遭遇,除谏议大夫,宣慰山东,宪宗面许回日与相,至东洛都亭驿暴卒。(定命录) (8)及臣遭遇,曲沾恩诱。渐渍玄猷,朝夕谘训。(法书要录) 宋辽金: (9)夤缘遭遇,官至防御使。同时有张衮臣者,组之流,亦供奉禁中,号曲子张观察。(碧鸡漫志) (10)他日陈公遭遇,出镇成都,京国乱离,僖皇幸蜀,宗生避地,亦到锦江。(北梦琐言) (11)道君朝,起寒族,与子寓遭遇,皆致位通显。建炎

5、闲还乡,属李承乱,全家被害。(泊宅编) (12)臣遭遇之年,方始三岁。及赐臣御诗云:“七闽山水多才俊,三岁奇童出盛时。”(挥尘录) 明: (13)晚年遭遇为阁老大儒,朝廷大制作多出其手,实有赖于狱中之功。(天顺日录) 其中,该词义大多不带宾语,多与官名同时出现在文例中,如“谏议大夫”“防御使”“阁老大儒”。 古时,“升官”多与“显贵”联系紧密。因果互推,则由“升官”义进一步引申为“侍奉”义。举例如下: (14)翔自释褐东下,遭遇霸王,怀抱深沉,有经济之略,起中和岁,至鼎革大运。(旧五代史) (15)禹纯厚长者,遭遇汉祖,及苏逢吉夷灭,禹恬然无咎,时人以为积善之报也。(旧五代史) (16)子宣云

6、:“臣兄遭遇神宗,擢中书舍人,修五朝史,不幸早世。其文章与欧阳修、王安石皆名重一时。”(挥尘录) (17)遭遇先朝,荐更烦使。(栾城集) (18)然念臣顷自遭遇,曾未数年,致位近侍,其间因缘职事,催督官吏,修定旧条,在于微臣绝无分毫之效,若皆一一侥幸恩赏,实愧心颜。(栾城集) (19)信自言遭遇两朝,恩宠隆厚,叙谢感慨,涕泗横集。上加慰勉,锡赉有差。(宋史) 以上例句中,该词义在宋代使用频率极高。它既可带宾语,也可不带宾语。带宾语时,宾语多为“显贵”,如霸王、汉祖、神宗、太宗、陛下等。 清之后,“升官”“侍奉”义消失。如今,“遭遇”表“碰上、遇到不好的事”,“遇到的事情(多指不幸福的)”义,成

7、为 “遭遇”的常用义,详见现代汉语词典。 二、处分 动词,“吩咐”“命令”义。 六祖坛经惠能从弘忍受衣法:“门人得处分,却来各至自房。” 通过考察上下文,此处应释为“吩咐”“命令”义。下文试对此义项作简要分析。 “处分”一词最早见于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处分适兄意,那得吾自专”,表“处理”“处置”义。又魏晋南北朝时期晋书:“时陶侃虽为盟主,而处分规略一出于峤,及贼灭,拜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散骑常侍,封始安郡公,邑三千户。” “分”,甲骨文写作“”。为会意字。从八,从刀。“八”就是分,从“刀”,是以刀剖物,使之分开的意思。本义为:一分为二。后“分”加“口”,即“吩”,与“咐”构成双声联绵词。表

8、“命令”“叮嘱”义。 据汉籍全文检索系统和北大语料库检索系统来看,“吩咐”一词出现较晚,始见于元代全元南戏:“休得胡说,明日吩咐管家,安排酒席,权且冠带成亲。”可见,古汉语多用“处分”表“命令”“吩咐”义。例如: 魏晋南北朝: (20)显祖又尝对邕白太后云:“唐邕分明强记,每有军机大事,手作文书,口且处分,耳又听受,实是异人。”(北齐书) 隋唐五代: (21)贼党因乞便风还海岸,妇人回头处分,寻而风起,群贼拜别。(广异记) (22)谨具如前,伏听处分。(韩愈集) (23)大王曰:“有冤家上诉,手虽不杀,口中处分,令杀于江中。”(河东记) (24)灵曰:“此既皆我所奏,安得不待我处分悬奏捷书!据

9、高丽奴此罪,合当斩,但缘新立大功,不欲处置。”(旧唐书) (25)帝以军府事让季父,曰:“儿年幼稚,未通庶政,虽承遗命,恐末能弹压。季父勋德俱高,众情推伏,且请制置军府,俟儿有立,听季父处分。”(旧五代史) 宋元: (26)俄而罢宴,处分两辖速请王给事离馆,暗授意旨,并令害之,一家上下悉投黄河,获其囊三四百笼,以舟行没溺闻奏。(北梦锁言) (27)到这里须是大用现前,针扎不入,不听他人处分。(碧岩录) (28)右下逐处,各可照验,应宋之旧臣,或作藩镇,并事新君,军国之务,事无大小,一切听其处分。(大金吊伐录) (29)看小生面则骂。当骂呵。则处分几句。(关汉卿戏曲集) (30)若人主有所处分,

10、则宣付中书、门下施行而已。(挥尘录) 从明代开始,“处分”表“吩咐”“命令”义已消失。“处分”表“处理”义,使用频率极高。如: (31)曰:“朝廷处分已定,兵甲无缺,宜留以防西藩。”(藏书) (32)上忧其不逊,问宰相曰:“克融所奏如何处分?我欲遣一重臣往宣慰,便索春衣使可乎?” (藏书) 表“处罚”义,如: (33)原举各官,已处分者,免议;其余著详察荐语,分别罚处。(痛史本崇祯长编) (34)辛家见大守处分,不敢生词说,叩头而出。(初刻拍案惊奇) 如今,“处分”作为常用词,使用频率很高。表“处置”“处罚”义,详见现代汉语词典,而“吩咐”“命令”义,则由后起词“吩咐”代替表示。 三、水性 名

11、词,比喻“无主见”“轻信别人”之意。 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婆婆休得耍水性,做大不尊小不敬。” 通过考察上下文,此处应释为“无主见”“轻信别人”义。下文试对此义项作简要分析。 “水性”,偏正结构,初始义指“水的特性”。如后汉书卷三十上苏竟传:“今年比卦部岁,坤主立冬,坎主冬至,水性灭火。”三国演义第七十四回:“仓素知水性,又在荆州住了数年,愈加惯熟。” 水有随势而流的特性。 “水性”比喻引申,表“性情柔软”“无主见”义。例: (35)可怜我差迟了这夫妇情,错配了这姻缘簿,都则为俺那水性的儿夫。(全元杂剧尚仲贤洞庭湖柳毅传书) (36)你看那水性的君王,愚迷肉眼,不识妖精。(西游记第三十回

12、) (37)“所以妇人不可使他引入邪道,他水性易流,比不得男子,有些血性。”(金屋梦第四十回) “水性”词义程度加深,表“易变”义。由中性变成贬义。如: (38)陈氏甚是美貌,却是个水性妇人,因见其夫敦重,甚不相乐。(包龙图判百家公案第七卷) (39)正是烈女怕闲夫,妇人家水性,能有几个真烈的?不久被刘鸿儒弄上手了。(杌闲评) 明清时期,常用“水性杨花”,表“性情浮荡,如水一样随势而流,比喻妇女爱情不专一”。包龙图判百家公案第十卷“仙英淫奔之妇,水性杨花、飘荡无比。” 现代汉语,“水性”表“游泳的技能”义;常与“杨花”连用,表“比喻女子用情不专,淫荡轻薄”。而“易变”“无主见”“轻信别人”义已消失不用。 参考文献: 1刘坚.近代汉语读本(修订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3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Z.北京:商务印刷馆,2012. 5罗竹风.汉语大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康菲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510631)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