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春秋》中的数术思想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112727836 上传时间:2022-06-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7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吴越春秋》中的数术思想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吴越春秋》中的数术思想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吴越春秋》中的数术思想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吴越春秋》中的数术思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吴越春秋》中的数术思想(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吴越春秋中的数术思想 摘 要 吴越春秋中所记数术极多,如占梦、占卜、占妖祥、相术、孤虚术等。数术在吴越春秋中的大量出现,既有其文化渊源;同时也与汉代思想及东汉儒生的方士化有关。 关键词 吴越春秋;数术;占梦;占卜;占妖祥;相术 一、吴越春秋所记数术类别 元代徐天祜在吴越春秋序中指出:“其言上稽天时,下测物变,明微推远,若蓍蔡。”即是就其数术思想而言。吴越春秋中涉及的数术,主要有占梦、占卜、占妖祥、相术、孤虚术等。 1、占梦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记载了夫差占梦的故事: 吴王果兴九郡之兵,将与齐战。道出胥门,因过姑胥之台,忽昼假寐于姑胥之台而得梦,乃寤而起,其心怅焉。乃命太宰,告曰:“寡人昼卧有梦,觉

2、而恬然怅焉。请占之,得无所忧哉?梦入章明宫,见两鬲蒸而不炊,两黑犬嗥以南嗥以北,两殖吾宫墙,流水汤汤越吾宫堂,后房鼓震箧箧有锻工,前园横生梧桐。子为寡人占之。” 太宰为讨好吴王,言此为大吉之梦。吴王又召公孙圣占,公孙圣占曰: 入门见鬲蒸而不炊者,大王不得火食也。两黑犬嗥以南嗥以北者:黑者,阴也;北者,匿也。两殖宫墙者,越军入吴国,伐宗庙,掘社稷也。流水汤汤越宫堂者,宫空虚也。后房鼓震箧箧者,坐太息也。前园横生梧桐者,梧桐空心,不为器用,但为盲俑,与死人俱葬也。 大凶之兆,后来吴国被越所灭,凶梦果然应验。 占梦之术,周时已有,汉书艺文志数术略曰:“众占非一,而梦为大。故周有其官。”1周代掌占梦之

3、官有大卜和占梦中士。周礼春官宗伯记载:“大卜掌三梦之法:一曰致梦,二曰梦,三曰咸陟。”占梦的目的是为了“观国家之吉凶,以诏救政。”占梦中士则“占六梦之吉凶,一曰正梦,二曰噩梦,三曰思梦,四曰寤梦,五曰喜梦,六曰惧梦。”占梦故事在史书中的记载很多,而且很灵验,神秘色彩很浓。如晏子春秋内篇谏上载: 景公举兵将伐宋,师过泰山,公梦见二丈夫立而怒,其怒甚盛。公恐,觉,辟门召占梦者,至。公曰:“今夕吾梦二丈夫立而怒,不知其所言,其怒甚盛,吾犹识其状,识其声。”占梦者曰:“师过泰山而不用事,故泰山之神怒也。请趣召祝史祠乎泰山则可。”公曰:“诺。”2 晋代出土的战国时小说汲冢琐语,被称为“诸国卜梦妖怪相书。

4、”3所载占梦故事更多。 由于古人迷信,占梦之风到汉代依旧盛行不衰。如东汉王符潜夫论有梦列篇,把梦分为“直、象、精、想、人、感、时、反、病、性”十类,以论吉凶祸福。赵晔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出了如此生动灵验的占梦故事。 2、占卜 吴越春秋关于占卜的内容有十多处,几乎是逢大事必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其“皆非三代卜筮之法。”黄宗羲言:“方技家多托于上古,无所征言,唯六壬见之于吴越春秋,子胥、少伯皆精其术,然与今世所传亦复不同。”4清代俞正燮癸巳类稿也认为吴越春秋中的占卜方式为古六壬式的,“又六壬式法,杂见吴越春秋、越绝书,俱东汉人作,其语必有所受。”俞氏还指出了书中的三处六壬式占卜:其一为“吴越春秋作

5、胜先、河魁、登明。文种又言:范蠡之行,后入太一,前翳神光。”其二为“吴越春秋夫差内传辛亥占,七月胜先加时。”其三为“勾践入臣外传,甲戌占,三月河魁加时。” 六壬,十驾斋养新录:“六壬之占,载于正史者,晋书戴洋传:咸康五年,传贼当来攻城。洋曰:十月夜半时得贼问,干为君,支为臣,丁为征西府,亥为邾城,功曹为贼神,加子时,十月水王木相,王相气和,贼必来。寅数七,子数九,贼高可九千人,下可七千人。从魁为贵人加丁,下克上,有空亡之事,不敢进武昌也。案六壬以月将加所得时,视干支所加神,以决凶咎。”隋书经籍志五行类有六壬式经杂占九卷,梁有六壬式经三卷亡,六壬释兆六卷。六壬之名始见于此。汉代已有六壬之术,只不

6、过当时还没有被冠以六壬之名。“六壬家又有贵人、蛇、朱雀、六合、句陈、青龙、天空、白虎、太常、元武、太阴、天后十二神,分布十二方位。论衡解除篇云:宅中主神有十二焉,青龙白虎列十二位。虽不详列十二之名,当与六壬家不异。”关于“六壬十二神”,癸巳类稿的记载与十驾斋养新录完全不同。癸巳类稿六壬古式考云:“五行大义引玄女经云:六壬所使十二神:神后、大吉、功曹、太冲、天刚、太一、胜先、小吉、传送、从魁、河魁、征明。则今所云十二将。”吴越春秋中占卜也有十二神的概念,如勾践入臣外传之范蠡占“功曹为蛇而临;戊,谋利事在青龙。”夫差内传之子胥占:“大吉为白虎而临;辛,功曹为太常所临;亥,大吉得辛为丑。天地行殃,祸

7、不久矣。”吴越春秋中涉及的“六壬十二神”,明显不是一个系统,既有玄女经中的“大吉”、“功曹”、“太一”、“胜先”等,也有十驾斋养新录所记“青龙”、“朱雀”、“白虎”、“太常”等。因此,吴越春秋所载六壬术,应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古式。 3、相术 出于形法家的“相术”在吴越春秋中也多有论及。汉书艺文志数术略形法家:“形法者,大举九州之势以立城郭室舍形,人及六畜骨法之度数、器物之形容以求其声气贵贱吉凶。”吕思勉言:“后世以人之贵贱贤愚定于骨法,盖出于此。”非唯相人,相宅、相器物之术亦出于此。这些吴越春秋中均有记载。 吴越春秋所载相人术如:王僚使公子光传:“子胥之吴,乃披发佯狂,跣足涂面,行乞于市。市人观

8、之,罔有识者。翌日,吴市吏善相者见之,曰:吾之相人多矣,未尝见斯人也。非异国之亡臣乎?”此处未明言“善相者”以子胥何特征为断。子胥相专诸:“子胥因相其(专诸)貌:确颡而深目,虎胸而熊背,戾于从难,知其勇士。”子胥因专诸不寻常的体貌而断定其性勇。被离相白喜:“吾观喜之为人,鹰视虎步,专功擅杀之性,不可亲也。”被离依凭白喜的举止特征而推测其性情狠戾贪功。以上所举三例,虽然相人的技法不尽相同,但其结论的准确均得到了证明。汉代相人之风盛行,相人术多载于史书,如史记记有吕公相高祖,田中老父相吕后及孝惠鲁元等事。东汉王充论衡中有骨相篇,王符潜夫论中有相列篇,对相术作了专门的讨论。汉书艺文志中有相人二十四卷

9、。据史记张丞相传载:“韦贤至大鸿胪,有相工相之,当至丞相贤后竟为丞相。”由此可见,汉代有专门的相工,属大鸿胪管辖。 相器物具体事例在赵晔之前书籍中尚不多见。吴越春秋中风湖子相宝剑的故事颇有特色。阖闾内传楚昭王得湛之剑召风湖子问: 风湖子曰:“臣闻越王元常使欧冶子造剑五枚,以示薛烛,烛对曰:鱼肠剑逆理不顺,不可服也,臣以杀君,子以杀父。故阖闾以杀王僚。一名磐郢,亦曰豪曹,不法之物,无益于人,故以送死。一名湛庐,五金之英,太阳之精,寄气托灵,出之有神,服之有威,可以折冲拒敌。然人君有逆理之谋,其剑即出,故去无道以就有道。” 风湖子以剑的形状纹理等推断剑的吉凶,鱼肠剑纹理倒逆,磐郢剑不合法度,都是凶

10、器;湛庐剑材质精良,是吉器。这正合汉书艺文志形法家以“器物之形容以求其声气贵贱吉凶”之言。汉书艺文志中有相宝剑刀二十卷(佚)。上世纪出土的居延汉简相宝剑刀,相“善剑”的标准有四条,其中一条为“视之身中星如黍粟状,利剑也,嘉以善。”阖闾内传提到“季孙拔剑视之,锷中缺者大如黍米,叹曰:美哉,剑也!虽上国之师,何能加之。”与上述居延汉简有同类描述(“缺”字疑是“星”字之误)。 4、占妖祥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祥。”夫差内传写吴王夫差不听伍子胥之谏执意伐齐,结果变生妖异: (吴王)坐于殿独见四人相庭相背而倚,王怪而视之。群臣问曰:“王何所见?”王曰:“吾见四人相背而倚,闻人言则四分走

11、矣。”子胥曰:“如王言,将失众矣。”吴王怒曰:“子言不祥。”子胥曰:“非惟不祥,王亦亡矣。”后五日,吴王复坐殿上,望见两人相对,北向人杀南向人。王问群臣:“见乎?”曰:“无所见。”子胥曰:“王何见?”王曰:“前日见四人,今日又见二人相对,北向人杀南向人。”子胥曰:“臣闻四人走,叛也。北向杀南向,臣杀君也。”王不应。 妖异的出现,是“天”对君主的谴告。董仲舒春秋繁露必智且仁云:“灾者天之谴也;异者天之威也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异以谴告之。谴告之不足,乃见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尚不能畏恐,其殃咎乃至。”夫差不顾天遣,一意孤行,终至亡国,正应了董氏之言。赵晔在书中插入这

12、样一个怪异故事,显然是受了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 二、吴越春秋多记数术之原因 清代钱福重刊吴越春秋序言:“若附会于谶纬梦卜之说,则固当时之所尚,而左氏传春秋亦多述焉,不可尽谓其无据。”钱氏将吴越春秋多记数术的原因归结为两点:一、时代风尚使然,二、受传统文化影响。钱氏所论极是。笔者就其结论引申之,为论述方便,调整一下二者顺序。 1、文化渊源 数术之兴,可追溯至远古。汉书艺文志已有周代数术的记载:“数术者,皆明堂羲和史卜之职也。”据周礼春官宗伯记载,总管卜筮、占梦的职官是大卜,大卜又有卜师、龟人、氏、占人、筮人、占梦、视等下属分司各类“观妖祥、辨吉凶”的具体工作。太史亦兼掌卜筮。先秦著作中

13、充斥着大量数迷信故事(占梦故事,前文已述)。卜筮故事也多见于左传、国语等书中,例如: 成季之将生也,桓公使卜楚丘父卜之。曰:“男也。其名曰友,在公之右。间于两社,为公室辅。季氏亡,则鲁不昌。”又筮之,遇大有之乾,曰:“同复于父,敬如君所。”及生,有文在其手曰:“友”,遂以命之。 2、汉代数术兴盛及儒生的方士化 数术在先秦思想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汉代更是如此。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大师董仲舒“始推阴阳,为群儒首。”董仲舒师承公羊学,而公羊传特征之一是善言灾异。董仲舒把阴阳五行、灾异说引进儒学,对儒学进行了改造。其春秋繁露中专论阴阳的就有阳尊阴卑、阴阳位等六篇;专门讨论五行的有五行义、五

14、行相胜等九篇;更有求雨、止雨等法。非止董仲舒,汉代“今文家说经,能脱之(阴阳五行)者十无二三。”阴阳五行实际上已成为“汉代人的思想骨干,无论在宗教上,在政治上,在学术没有不用这套方法的”。汉代以阴阳五行为主的数术学也十分兴盛,其名目繁多,形式复杂。后汉书方术列传云: 河洛之文、龟龙之图、箕子之术、师旷之书、纬侯之部、钤决之符,皆以探抽冥赜,参验人区,时有可闻者焉。其流又有风角、遁甲、七政、元气、六日七分、逢占、日者、挺专、须臾、孤虚之术,及望云省气,推处祥妖,时亦有以效于事也。 风尚使然,汉代许多儒士亦精通数术。如杨厚,祖父善图谶学,父杨统,精“河洛书及天文推步之术。”杨厚“少学统业,精力思述”,顺帝时,“陈汉三百五十年之”(后汉书苏竟杨厚列传)。顺帝时太尉李固,“明于风角、星、河图、谶纬。”姜肱,“博通五经,兼明星纬。士之来就学者三千余人。”后汉书周黄姜中屠列传襄楷“善天文阴阳之术。”这些人基本上是儒生、官吏,儒生的方士化在东汉已是一种普遍现象。 据后汉书儒林传,赵晔师从杜抚受韩诗,“究竟其术。”而杜抚则“受业于薛汉。”薛汉就是一位方士化的儒生,“汉少传父业,犹善说灾异谶纬,教授常数百人。”作为薛汉的再传弟子,赵晔熟悉阴阳数术也是很自然的事。 作者简介:曾淑珍,汝南县汝南幼儿师范学校,研究方向:文学研究。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