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是最高的学位 (3)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12717372 上传时间:2022-06-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0.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格是最高的学位 (3)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格是最高的学位 (3)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格是最高的学位 (3)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人格是最高的学位 (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格是最高的学位 (3)(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谷城中等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电子教案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课程电子教案 授课课题: 人格是最高的学位 授课教师:席丽 徐凤 黄海涛 NO: 授课班级14春专业班授课日期授课类型讲读课学 时 数2时教学目标1领会作者怎样围绕主旨选材、建构、运用语言、怎样把自己的感情融进演讲。2学习以事明理的论证方法。3领悟卡萨尔斯、季羡林、冰心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教学内容人格是最高的学位 重点难点1理解卡萨尔斯的名言。2分析本文语言的丰富内蕴。教学方法讲授、朗读、提问、启发、讨论、练习学习方法分析讨论 教学过程设计备注(时间分配、个性修改等)教学步骤及主要内容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先

2、来看一组案例:云南大学生马家爵杀死五名同学;清华大学生用硫酸泼熊;复旦大学研究生虐待30只小猫;大学校园的自杀案件这些校园悲剧像一根根尖刺,刺痛了我们的眼睛,也给教育敲响了警钟。人们不得不反思,当今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这篇演讲辞,聆听白岩松的心声。(板书课题)二、讲授新课:(一)简介作者:白岩松,1968年出生,蒙古族,是中央电视台的著名主持人。他的主持风格:质朴、机智、深刻、活泼。他正直而热情的人文情怀深受观众的青睐。在2004年,他以人格是最高的学位荣获“演讲与口才杯”全国新闻界“做人与做文”演讲比赛的特等奖。最近,荣获2008年金鹰奖最佳电视节目主持人奖。(二)题解:1

3、.启发学生说说自己对学位及人格的理解。2.教师概括:学位,是衡量人们学识的重要标尺,有学士、硕士、博士等。人格,是指人的道德品质,健康的人格通常包括乐观、积极、自信、宽容、诚信、善良等等。题目运用了比喻,形象说明了追求崇高人格在每个人成长历程中的重要性(三)梳理文章结构:1.同学齐读全文,感知整体内容;教师正音、释义。2.教师:演讲辞的结构一般可分为:开头、主体、结尾。演讲辞的开头应精心设计,力求引人入胜。常见的开头方式有:提问式、故事式、议论式、抒情式等等。演讲辞的主体就是运用论据证明中心论点的部分,要求做到中心突出、条理清晰。精彩有力的结尾是演讲走向成功的最后一步,能催人奋发,引发听众的思

4、维。常见的结尾方式有:总结式、呼吁式、含蓄式、名言式等等。请同学讨论该如何划分本文的结构。3.同学回答后,教师梳理本文的结构:开头:13段,用卡萨尔斯的故事引出论题。主体:414段,用季羡林、冰心的三个故事证明论点。结尾:1518段,作者联系自身实际,呼应论点。(四)详细分析课文:教师:演讲辞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同样具有论点、论据、论证。下面,我们主要围绕这三方面分析这篇演讲辞。1.分析论点:(1)教师: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观点、见解、主张。起主导作用的论点叫中心论点。(2)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同学答后教师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人格是最高的学位。(3)教师: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多

5、种多样,它可以用题目标明,也可以出现在演讲辞的开头、主体、结尾,还有一种是寓论点于论述之中,在文中没有表明中心论点的现成句子。(4)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采用哪种方式提出?同学回答后,教师明确:它在题目中标明。2.分析论据:教师: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常见的论据有两大类: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事实论据是指真实、典型、有说服力的事实材料;理论论据包括革命理论、科学原理、名人名言等。学习论据一:卡萨尔斯的名言(1)教师简介卡萨尔斯:卡萨尔斯是西班牙大提琴家,指挥家。在当今世界大提琴演奏家中,几乎没人不受过他的影响。他真可称得上现代大提琴演奏艺术的开山鼻祖。(2)提问:“大写的人”是什么人?教

6、师启发:这里的大写并非与小写相对。这里实际只取“大”的含义。大者,巨大、顶天立地之意。表示一个人在人格方面光明正大、堂堂正正。()提问:你能联想到我们中国哪些人是“大写的人”?启发同学回答后,教师给予肯定并补充:屈原为国为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李时珍踏千山,尝百草,著成了鸿篇巨著本草纲目;周恩来少年时“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后来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等。他们都是大写的人,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提问:从学生的角度,怎样做才能成为“大写的人”?同学讨论、回答后,教师强调:学生应做到遵纪守法、尊敬老师、孝顺父母、团结同学等等。总之,做好每一件平凡的事就是不平凡。所以,我们应如

7、古人所云:“毋以善小而不为,毋以恶小而为之”。本文所选的故事虽是生活小事,却能体现出耀眼的人格光辉。()提问:如何理解卡萨尔斯的名言:“先成为优秀而大写的人,然后成为一名优秀而大写的音乐人,再然后就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教师以“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班干部”为例,启发学生回答后再作归纳:要达到目的,首先从学习、工作、思想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成为一名好学生,然后再以班干部的标准约束自己,争当一名班干部,再然后以其他优秀班干部为榜样,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便会成为一名优秀班干部。(6)请同学给这个故事加上小标题。同学回答后,教师明确:卡萨尔斯的名言(板书)(7)教师概括论据一:这是演讲辞的开头部分

8、,开篇单刀直入,以讲故事的方式引出论题,因为作者当时年少,难以理解卡萨尔斯名言的深意,但已隐约感受到了人格的重要性。第二课时教师:我们在上节课学习了演讲辞的开头部分,下面,重点学习主体部分,看看作者如何运用真实、典型、充分的材料证明人格是最高的学位。学习论据二:季老为新生看行李(1)教师补充介绍季羡林:在2006年,季老95岁生日时,温家宝总理亲自到医院看望他,并称赞道:“季先生一生待人真诚、行事正直、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人品值得人们学习”。同年,季羡林被评为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展示季羡林的图片,让同学们领略世纪老人的风范)(2)提问:在第4段找出描写季老为学子看行李的关键词?由此可见季

9、老的人格如何?同学回答后,教师明确:关键词是“爽快”、“尽职尽责”,可见季老的平易及守信。(3)提问:请你合理想象一下这位学子在开学典礼上看到季老时的心情,并简要分析。启发同学回答后,教师归纳:一是惊讶,堂堂北大副校长居然如此平易近人,出乎预料;二是内疚,自己耽搁了季老近一小时;三是赞叹,季老德高望重,学识渊博,人格魅力令人钦佩。(4)提问:作者为何不在故事开头点明看包老人的身份,而在开学典礼时才亮出真相?同学回答后,教师归纳:这是材料的巧妙安排,为下文埋下伏笔,有石破天惊的效果。(5)请同学给这个故事加上小标题。教师引导同学回答后便明确:季老为新生看行李(板书)(6)教师概括论据二:这个故事

10、看似很简单,但选材典型而有说服力,作为教授校长,却能为一个新生看守行李一个小时,具有极大的震撼力。它使听众强烈感受到:人格是最高的学位。文章的中心论点至此便顺理成章地亮出。学习论据三:冰心老人的博爱(1)教师简介冰心:原名谢婉莹,是我国第一代儿童文学作家,是著名的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诗人、翻译家。冰心一生信奉爱的哲学,歌颂大自然、童心、母爱是她作品的永恒主题。(展示冰心的图片,让同学们领略世纪老人的风范)(2)提问:冰心是女性,在采访时,作者为何称她为“先生”?启发同学回答,教师明确:不论性别,只要是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长辈都可称为“先生”。(3)提问:这个故事如何体现冰心老人的博爱?同学

11、回答后,教师明确:冰心老人即使在病危时仍关心年老病人的状况。(4)提问:如何理解第9段“她这一生却用自己当笔,拿岁月当稿纸,写下了一篇关于爱是一种力量的文章”?同学回答后,教师归纳:冰心老人在80年的漫长岁月里,无论是白色恐怖的腥风血雨,还是“十年动乱”的灭顶灾难,她始终呕心沥血,忘我创作,以博爱之心关爱苍生,向世人展示了爱的力量。(5)提问:在第9段,作者为什么说,冰心在离去之后给我们留下了“伟大的背影”?教师启发学生回答并归纳:冰心虽离我们远去了,但留给我们的是高尚的人格和博大的爱心。(6)请同学给这个故事加上小标题。教师引导同学回答后便明确:冰心老人的博爱(板书)(7)教师概括论据三:冰

12、心老人的故事质朴平实,但却能以小见大,体现世纪老人的爱心不老,她所具有的人格魅力应该作为传统由后人继承。到此,“人格是最高的学位”的中心论点得到了深化。学习论据四:季老人格魅力的投影(1)提问:学子为何宁愿在季老门前留言而避免打扰他呢?启发同学回答后,教师明确:因为季老的崇高人格魅力令学子们钦佩。所以才会采用这么感人的方式表达对季老的敬意。(2)提问:在第14段中,为何要写“北大的伯雅塔在未名湖中留下的投影”?同学回答后,教师明确:是为了衬托季老形如高塔的人格已在学子心中稳稳矗立。(3)请同学给这个故事加上小标题。教师引导同学回答后便明确:季老人格魅力的投影(板书)(4)提问:作者为何还要叙写

13、有关季羡林的另一个故事?同学回答后,教师归纳:一方面与前文相照应,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季老的崇敬之情;另一方面巧妙地证明了季老的人格魅力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更多的人,赢得更多人的尊重,从而进一步深化文章的主题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3.分析论证:教师: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本文主要使用以下几种论证方法:(1)举例论证,文中列举了四个典型事例。(2)引用论证,文中引用了卡萨尔斯的名言。(3)比喻论证,用北大博雅塔在未名湖中留下的投影比喻季老的人格魅力已深深地印在学子心中。4.分析结尾部分:(1)提问:如何理解第15段的一句话,“听多了这样的故事,便常常觉得自己是只气球,仿佛飞得很高,仔细一看

14、却是被浮云托着;外表看上去也还饱满,但肚子里却是空空的”?教师启发同学回答后归纳:这是作者的自我解剖,从季羡林、冰心等世纪老人的身上,看出了自身的诸多不足,他们高尚人格的光辉照出了自己人格的缺憾。(2)提问:作者明白怎样才能走更长的路吗?(用原文回答)同学回答后,教师强调:“如何在自己还年轻的时候,便能吸取优秀老人身上所具有的种种优秀品质”。(3)提问:文章最后说:“这条路很长,但我将执著的前行”,请结合第15段,用原文解释“这条路”指的是怎样的路?教师引导同学回答后明确:“这条路”是指“先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然后成为一个优秀的新闻人,最后自然成为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教师归纳:作者在结尾现身

15、说法,套用名言,作为自己的结论,整篇演讲在首尾呼应中完美结束。5.教师简析本演讲辞的写作特点:(板书)(1)结构严谨,条理清晰(2)选材以小见大(3)采用以事明理的论证方法(4)语言朴实无华,亲切平和课堂练习1.训练目的:既可加深学生对演讲主旨的理解,又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2.训练方式:请个别同学讲述课前搜集的闪耀人格光辉的小故事。其他小结与作业课堂小结这篇演讲辞没有空泛的说教,而是采用以事明理的方式,列举了卡萨尔斯、季羡林、冰心等名人的平凡小事。全文虽没有华丽的词藻、雕琢的语句,却寓意深长、感人至深,就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使我们深刻感受到:人格是最高的学位。人格的力量虽是无形的,却像一个能量场,能穿透人们的心灵。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人格的塑造。本课作业请同学以“塑造一个最好的我”为主题拟写一篇演讲辞。在下次课进行堂上演讲训练。本课教学后记(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教研组长签字: 年 月 日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