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高一学生辨析史料的能力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112716997 上传时间:2022-06-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浅谈培养高一学生辨析史料的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培养高一学生辨析史料的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培养高一学生辨析史料的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培养高一学生辨析史料的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培养高一学生辨析史料的能力(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浅谈培养高一学生辨析史料的能力历史知识一项很重要的特点是其研究对象早以消失,也不可能再次出现,所以难以被直接观察;建立历史知识所需要的“证据”都是间接来自于过去所遗留下来的史料。历史是从史料所提供的“证据”中,构建关于过去人事的论述。因而要真正的学习了解历史,就必须积极正确的运用历史史料。 史料,是反映历史本体的内容,其突出的特性是客观性,它是进行历史理论思维的基本素材和对象,离开了这些基本的历史材料,历史理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历史理论教学也只能是空谈,学生以此得来的理论只能是僵死的教条。由于不知道所接受的历史知识是怎样得来的,学生只能把它当作一系列难以捉摸的论断,对这些论断的学习仅仅

2、是记忆而已。死记硬背的历史知识只能被用来应付考试,不能被实际应用,因而也是没有意义的。 史料的运用,即是确立史料与历史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去认识各种历史材料如何被运用于过去的重建。因而,由于史料只是一种间接性的媒介,运用史料以重建过去的问题也较为复杂,因此学校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求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自己运用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因为唯有透过运用史料的实际经验,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探究历史知识的方式。高一新教材增加了大量的史料,内容丰富,针对性强,重点突出,阅读障碍小,是逐步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最佳素材。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辨析史料的能力呢?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谈点粗浅的看法。

3、一、运用史料,以趣引思,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萧何,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树立信心,消除学习上的心理障碍。教师在教学过程如能重视运用史料,创设历史情景,必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励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精神,由此产生积极思维的气氛。 如讲授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一目时,先介绍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它已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中国政府审时度势,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志愿军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舍生忘死,英勇作战,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志愿军英雄功臣,

4、被作家魏巍称为“最可爱的人”,并成为志愿军的代名词,沿用至今。经过这样的讲授后,学生对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原因及抗美援朝的简单经过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抗美援朝的经过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显然这一教学目标还没有完成。 对于这一教学内容,我通过幻灯片放映介绍黄继光、邱少云英雄事迹的史料和图片,让学生了解黄继光“七处负伤,他从伤痛中醒来,看到敌人的机枪还在吐着火舌。他用最后的力气,扑向暗堡,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邱少云“一团烈焰在他身边燃烧起来,在邱少云的身后就是条水沟,他只要在泥水里打几个滚,就可以把火扑灭。但是,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战友的安全,邱少云严守潜伏的纪律,咬紧牙关,一动

5、不动,直至壮烈牺牲。”这样学生就能够职直观地感受英雄们崇高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顽强意志,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我们把志愿军战士称为最可爱的人”?通过讨论,使学生产生共鸣,从而使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这样,使学生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认识的升华;既生动有趣又不乏思维深刻性。 二、运用史料,动脑动口动手,培养能力 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托夫勒说:“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在教学上,培养学生对材料的兴趣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要在此基础上教会学生学会动脑动口动手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动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口,培养学生的读说

6、能力;动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简而言之,就是要求学生学会材料处理、历史阐述和文字表达能力。所以,在史料教学和训练中,除了培养学生的兴趣外,还必须把学生的思维激活,把兴趣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授之而渔”;并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一吧掌握材料解析题的钥匙,从而达到能力培养和提高的目的。 目前,中学生对漫画作品兴趣浓厚,我抓住这一契机,激发学生对漫画等史料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新教材下册20年代的国际关系一节中有一幅“一战后德国、英法和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的漫画。针对漫画,结合所学过的知识,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图中显示英、法、德和美国之间的

7、经济关系分别是怎样?说明了怎样的历史事件?图中所指的核心问题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首先指导学生阅读理解材料,找准材料(漫画)的关键词。如时间关键词:战争时、战后,空间关键词: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历史名词:贷款、偿还、赔款,以及图中箭头所示方向。接着审题,有几问,问什么,每一小题又有几个小问。其次,结合所学知识,将史料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对史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简单而言,就是“知识回位”。通过对一战结果、一战对四国产生影响的分析、思考,归纳出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就是美国利用战争大发横财,是最大的债权国。最后,构思作答,进行史论结

8、合的口头或文字评述。通过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但锻炼了学生动脑的能力,而且锻炼了学生动口、动手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根据近年高考材料题出现的新趋势,能力要求的力度加大,不但要求表述成文,而且限定字数,对历史阐释和文字表达能力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了。所以,单纯依靠动脑、动口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求学生表述成文,动手操作。这样才能避免学生题意理解了,但要表述成文却词不达意,概念不清,逻辑性不强。为此,基础年级就应该规范教学要求,表述时要思路清晰、文字通顺、语句流畅,并加强训练的力度。不但要动脑学习思维,而且还要动口动手掌握实际操作能力,从而达到兴趣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进而为高

9、二、高三进一步的能力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史料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在漫长的岁月里,历史上的史料汗牛充栋,有各种典籍、图表、笔记、碑文、民谣等等,它是人民了解和认识历史的重要来源。因此,史料是历史教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在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时,一方面要激发学生对史料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辨析史料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应遵循以下的原则和方法。 1、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新教材引用的史料很多,一般地可分为文字史料和图片史料两大类。教师对史料的运用一要有所选择,二要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所选史料或所提问题必须符合客观的认知规律,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无论是一段式还是多段式的史料,所设计的问题应

10、该有一定的启发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无论是一题多问还是几题几问,问题之间要相互联系,又彼此区别,角度应有所不同,层次有深有浅,形成立体结构。 2、适当补充,加深理解。在教学上,充分利用新教材的史料是非常必要的,但也不是说,就只能完全局限于课本的史料。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适当补充相关史料和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精心设问,培养能力。在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时,教师必须精心设问,进行学法指导;学生必须动脑动口动手,学会方法,从而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设问时,要有适当难度,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问题要有启发性,或促进知识迁移,或促使历

11、史与现实相结合。切忌问题太难,当然也不能过于简单,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没有兴趣。 四、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做题能力 1、认真阅读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完整准确地把握题意,首先要将史料的意思弄明白。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现代文的阅读能力,但关键是要认真,要有耐心。认真阅读史料,除了阅读正文以外,还要注意阅读史料的按语和尾注。这些要素提示我们把这段史料还原到相应的历史环境下,有助于我们联想到相关的历史知识,正确答题。 2、仔细审题 如果说认真阅读史料是准确答题的基础,那么仔细审题则是关键。不少同学不会审题,特别是考试时遇到一些材料长,信息密度大,文字又比较艰深的史料题。

12、一看材料,心里发慌,手脚自然就乱了。还没答题,心里就打了败仗。于是,匆忙地将材料和题目看一下,还没理解清题意,就草率答题。其结果,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殊不知,审明题意是正确答题的前提。只有仔细审题,正确理解题意,才能准确答题。 3、准确表述 理解史料原意后,就要根据题目的要求有针对性的回答,千万不能丢、漏要点。这一步的关键是靠船下篙,扣紧问题回答。对史料里的有效信息要进行整合、概括。表述时要做到语言准确、逻辑严谨、层次分明。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应该从高一年级开始,立足于课本,以兴趣引路,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能力,把选取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并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和一定的方法,决不能一蹴而就。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