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备工程总结论文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112703561 上传时间:2022-06-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建筑设备工程总结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建筑设备工程总结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建筑设备工程总结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建筑设备工程总结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设备工程总结论文(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建筑设备工程总结一、什么是建筑设备工程建筑设备指所有适用于房间和建筑的技术措施,包括经营场所和公共场所的能源(采暖, 照明)和供应(水,空气)或废物排放(污水,垃圾)。其目的是对居民和用户提供建筑物 的正常使用和必要的安全性。一方面,它通常必要的设施,例如污水,电力供应或照明。另 一方面,建筑物的所有的设备可自动化运行。建筑设备指安装在建筑物内为人们居住、生活、工作提供便利、舒适、安全等条件的设 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建筑给排水、建筑通风、建筑照明、采暖空调、建筑电气、电 梯。二、建筑设备工程在我国存在哪些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使的本专业的应用领域扩展迅速,而且 迅

2、速向民用建筑普及,对本学科的技术发展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我们必须正视建筑环境与 设备工程的不足,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在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需要的建筑环境的同时,也 大量消耗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能源,并产生温室效应和对大气环境有负面影响的有害气 体。节能减排,事关重大,建筑能耗在我国总能耗中占了如此大的比例,自然的建筑节能日 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间,提得最多的是“生态建筑” “绿色建筑”建筑能耗已占社会总 能耗的1/3左右。在全球能源紧缺、地球温室效应日渐显著的严峻形势下。提高建筑环境与 设备工程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一个重大课题。现在这个专业越来越与室内 环境息息相关,专业的涉及面

3、也越来越广、宽。广到只要涉及到室内空气品质的地方都需要, 宽到冷藏场、办公室、家庭环境、工厂等等。这一切说明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的应用范围之 广,但也正应为应用范围广,要解决的问题多,专业更是在面对困难与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发 展。特别是在控制室内空气品质的过程中,由于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因素复杂,人们的住房 环境中的现代化产品增多,如空调、电脑、冰箱、电视、各种装修材料等等。因而人们在解 决室内空气污染的问题,只能处于比较被动地位。三、建筑设备工程在当今社会的发展意义新世纪里,健康、能源、环境已成为倍受人类关注的三大主题,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和 这三个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的明天,本专

4、业有着重要的研究和应用前随人类的进步而发展,更好的满足人来需求人类社会的进步,改变着传统生产过程,如 农业、冶金、制造已经提出了更好的环境要求;新的生产领域如计算机、信息、航天、生物 工程等要求的生产环境更是前所未有的。每一个人类社会的新进步都推动着建筑环境与设备 工程专业拓宽领域,研究新问题,发展新技术,建设新的建筑环境控制工程。人类初创建筑是为了躲避自然环境中的灾难,获得一个安全的休息环境。人们很快发现,在 自己可以调控的建筑环境中,人类的许多活动都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和更大的收益。从生活 起居、学习研究、社会娱乐、工作生产、体育锻炼乃至战争行为,越来越多的人类活动从 自然环境转移到了建筑环

5、境中,人类在建筑环境中的时间越来越长,大多数当代城市人,其 一生中90%的时间是在城市环境中度过的。按照人类活动的要求,调控建筑环境是建筑环 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基本任务。建筑环境质量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建筑从仅能容纳 一个人或仅有几个人的窝棚,到一群建筑构成城市,再到一栋大厦就是一座城市,房屋建筑 的发展是惊人的。人类在建筑内的活动规模扩大,活动类型增多,使建筑体量空前增加,内 部空间及相互间的关系多变,服务设备系统复杂,使建筑环境的安全问题突出。本专业的责 任重大、意义重大。保护大自然:绿色环保建筑我认为发展建筑设施与设备工程这个专业的意义不仅在于这 一专业可以更好地满足人类需求,让我

6、们在生产上提高生产率,在生活和工作中享受到更加 舒适宜人的环境。它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利用这一专业更有效地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保护我 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同时必须正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的不足,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在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 供需要的建筑环境的同时,也大量消耗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能源,并产生温室效应和对 大气环境有负面影响的有害气体。建筑能耗已占社会总能耗的1/3左右。在全球能源紧缺、 地球温室效应日渐显著的严峻形势下。提高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二氧 化碳排放是一个重大课题。随着房地产业和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世界各国都在改善居住条件,不断改进室内 设备和部品质量,进一步

7、发展完善住宅建筑工业化,研究与开发新型建筑材料,开发建筑节 能和新能,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研究环境治理的技术,加强对质量技术与 管理研究等。建筑节能设计是“绿色建筑之母”节能重点在于降低民用建筑使用的总能耗,充分考 虑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减少空调使用和照明。通过建筑外围护结构设计和采用高效保温材 料、复合墙体与屋面以及密封性良好的多层窗,减少建筑运行能耗,并注意施工的品质及气 密性。绿色环保建筑的概念是为适应“可持续发展”这一当前人类所面临的课题而提出的。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类的消耗太大,人类不得不面对资源更加匮乏的境地。怎样节 约资源,为后代留下足够的生存空间,有两点考虑

8、:一是建筑材料;二是造出来的房子自身 消耗的能源要少。从绿色环保建筑的趋势看,一般认为,无毒、无害、无污染的建材和饰材 将是市场消费的热点,其中室内装饰材料要求更高,绿色观念更强。具体要求是:绿色墙材, 如草墙纸,丝绸墙布等;绿色地材,如环保地毯、保健地板等;绿色板材,如环保型石膏板, 在冷热水中浸泡48 h不变形、不污染;绿色照明,通过科学设计,形成新型照明环境;绿 色家俱,要求自然简单,保持原有木质花纹色彩,避免油漆污染。现在,世界各国已经兴起一股绿色环保建筑的热潮。我国也已非常重视生态、环保建筑 的开发与建设。如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正在加紧建设我国首幢生态办公楼,它充分利用太阳 能、地热等

9、再生能源,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空调,收集雨水再利用,全方位采取节 能降耗技术,综合能耗为普通建筑的四分之一,再生能源利用率占建筑使用能耗的20%, 室内环境优质,再生建材资源利用率60%。四、对各设备系统简要归纳分析1、建筑给水排水建筑内部给水系统是将城镇给水管网或自备水源给水管网的水引入室内,经配水管送至 生活、生产和消防用水设备,并班组各用水点对水量、水压和水质要求的冷水供应系统。按 照给水系统的用途可分为:生活给水;生产给水;消防给水和联合给水。常见的给水方式: 直接给水;以水箱给水;以水泵给水;水箱水泵联合给水;水压给水;分区给水;分质给水。建筑内部排水系统的任务是把生活和生产过

10、程中所产生的污、废水及房屋顶的雨、雪水, 用经济合理的方式迅速排到室外,防止室外排水管道中有毒或有害气体进入室内,为室外污 水的处理和综合利用提供条件。可分为生活排水系统,工业废水排水系统和屋面雨水排除系 统。2、暖通空调供暖,是为了创造适宜的生活或工作条件,用人工的方法,保持一定的室内温度的技术。 整个系统由热源、热媒输配和散热设备三个部分组成。按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可分为 局部供暖系统和集中供暖。而按照供暖媒介,可分为热水供暖和蒸汽供暖。通风,是为了保 持室内的空气环境满足卫生标准和生产工艺的要求,报室内被污染的空气直接或经过净化后 排至室外,同时将室外新鲜空气或经过净化后的能够其补充

11、进来。它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通 风。而空气调节,是为了满足生活、生产奥求,改善劳动卫生条件,用人工的方法使室内空 气温度、湿度、纯净度和气流速度达到一定要求的技术。它包括制冷、保湿、加热和过滤净 化。3、建筑电气传统建筑电气设计只包括供电和照明,而今天一般将其设计的内容形容为强电和弱电。(1) 强电。强电系统的技术发展,是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有目共睹的,如此巨大的发展, 为我国的建筑电气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建筑的安全用电创造了条件。随着建筑智能 化技术的深化应用,有些设备或系统的控制,逐渐走向由专业的控制系统进行监控,并向建 筑设备监控系统开放其通信协议,达到系统间的互联和互通。(2) 弱电。

12、建筑的实施,要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注重生态、注重环境保护, 是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通过多年的实践,以理性和务实的态度,从工程的实际需要出发, 以实用和适用为标准,又做到投资合理的设计理念,针对不同工程的使用功能、投资标准和 管理要求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找出先进性、可靠性、合理性与经济性的最忧交点。4、建筑消防建筑消防,顾名思义,是利用各种消防设备和器材及相关消防措施,达到火灾消防预防, 火灾事故扑救的目的的系统。它分为室内消防给水,建筑防排烟和火灾报警及联动装置。建 筑消防是建筑设备较为重要的方面,是充分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的必要措施。而室内消 防给水包括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

13、灭火系统和其它系统(如干粉灭火系统,泡沫灭 火系统和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等)。防排烟则是利用多种设备管道系统,将对人体有害的烟尘 等排放到室外或进行净化处理,以达到保护人员健康及生命的目的。火灾报警及联动装置, 分为主动及被动两种方式,是用于火灾初期报警及自动扑救以及一系列的自动处理过程,是 建筑消防中必不可少的装置。五、略谈学习打算首先,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我们应具有暖通、空调、燃气供应、建筑给排水等公 共系统,建筑热能供应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和使用的能力。为了应对现今大学生的就业问 题,我们大学生除了学好基本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有一个较高的素质;首先,我们要拓展 自己知识视野,完善知识结构

14、,现今社会岗位所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结构合理,而是要求适 时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达到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境界!其次,我们要锻炼培养适应择业需要 的实践能力,知识的积累并不等同于能力积累,将知识升为能力须作出巨大的努力,在完成 学习任务前提下,应争取培养自己的社会需要的实际应用能力新时代的需要的是具有创新能 力的人才,因此,要想立足于社会,拥有一个敢于创造的思维至关重要! 结语:土木工程专业在整个社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专 业。我渐渐的了解了这个专业,知道此专业与祖国现代化建设联系紧密,另外此专业还是以 服务人类作为前提的,慢慢的对这个专业产生了兴趣。如今能作为土木专业中的一员,真的 感到很自豪,能够利用自己的知识,为祖国做贡献,能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人生价值,真的感 到很荣幸!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