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肢动物分类

上传人:dus****log 文档编号:112689238 上传时间:2022-06-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节肢动物分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节肢动物分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节肢动物分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节肢动物分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节肢动物分类(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实验六 蜚蠊解剖及节肢动物分类一. 目的通过对蜚蠊的观察,了解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基本形态、生理及其对陆生生活的适应。进一步通过对昆虫各种类型的触角、口器、翅、足、及变态的观察更深了解昆虫纲的多样性与适应的广泛性,并识别重要目的一些代表。了解节肢动物的分类。二. 材料与用具活体蜚蠊,各种代表昆虫的口器、翅、足、触角和变态的制片。体视镜、解剖镜、解剖器、蜡盘、大头针。有关节肢动物标本。三. 观察(一) 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的解剖:首先将乙醚滴在脱脂棉上,然后将脱脂棉放进装有活体美洲大蠊的广口瓶内,待蜚蠊被麻醉,不能爬行后,进行活体观察和解剖。1. 外形(图6-1)

2、:观察蜡盘中的蜚蠊。身体已明显具有体区的分化,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体节愈合,胸部三节,腹部分节明显,整个身体覆以几丁质外骨骼。图6-1 雄性蜚蠊外形及内部结构图(1)头部:是蜚蠊取食与感觉的中心,头部以活动的颈部与胸部相连,头部向前伸出一对鞭状的触角,由基节(柄节),梗节,与多节的鞭节组成,是感觉器官。头前端两侧有一对椭圆形复眼,是由许多小眼组成。头部外骨骼坚硬,复眼之间为额,额上端为颅顶,头的两侧复眼下方为颊。蜚蠊的口器属于咀嚼型。这种口器由上唇、下唇、上顎、下顎及舌五部分组成(图6-2)。用镊子轻轻将口器各部分取下,依次放蜡盘中观察。图6-2 咀嚼式口器(以蝗虫口器为例)(2)胸部

3、:头后有足和翅的部分是胸部。胸部分三节,即前胸、中胸、后胸。每一胸节上有一对足,中胸与后胸各有一对翅。在胸部侧面,前胸与中胸之间有一对气孔(spiracle)。中胸与后胸之间也有一对气孔,明显可见。(3)足:蜚蠊的前足、中足和后足均为步行足。这三对足在构造上是相似的。每一足都是由五部分组成,第一节与躯体相连,称为基节(coxa),其次为转节(trochanter),腿节(femur),胫节(tibia),及跗节(tarsus)。蜚蠊跗节又分为5节。(4)翅:在中胸背面伸出一对革质前翅,有保护后胸膜质后翅的功用。揭开前翅即可看到折叠于其下的后翅,后翅较薄,纵行折叠,展开后很宽大,是飞翔的主要器官

4、。(5)腹部:腹部是生殖与消化代谢的中心。腹部分节清楚,共有11节,但第9节后的体节不易分清楚。试以一手拿住头部,另一手拿住尾端,轻轻拉动蜚蠊身体,便可看出腹节之间有节间膜可使腹部拉长或缩短。每一体节包括一个背板,一个腹板,侧区为膜状。腹部从第一节到第八节共有八对气孔,为气管的开口。尾部侧面有一对尾须,是第11腹节的退化附肢。2. 内部构造(图6-3):将蜚蠊足和翅剪去,背部朝上放在蜡盘上(此时可透过体壁看到背血管)。用解剖剪从尾端稍前位置沿侧膜向前至头部纵行剪开体壁,用大头针固定住腹板,轻轻掀去背板,露出整个体腔(混合体腔即血腔,haemocoele),加入少量水以免干燥,由于蜚蠊体内有较多

5、的脂肪体,在解剖镜下用镊子小心去除脂肪体,并用清水轻轻冲洗,对照内部结构图观察。(1)消化系统:口后方有咽,咽后为狭小的食道,食道后行到胸部膨大而成嗉囊,是储存食物的器官。嗉囊后为前胃,其内壁有几丁质的齿状突起,有磨碎食物的功能。前胃向后伸展而进入胃,在前胃与胃之间有4对胃盲囊,其中4条向前伸入胸部,盖在前胃四周,另外4条向后伸展包围在胃的四周。胃盲囊与胃相通,能分泌消化液进入胃中帮助消化食物;胃后依次为为中肠、后肠,中肠和后肠之间有多条丝状中空的马氏管(malpighian tubule),为蜚蠊的排泄器官,根据马氏管的位置可判中肠与后肠的分界。直肠较膨大,开口于肠部背面末端的肛门。由口到前

6、胃属于前肠,胃属中肠,马氏管以后的部分属于后肠。图6-3 蜚蠊内部结构(2)生殖系统:雌雄异体。性成熟的雌性蜚蠊消化道后端两侧有一对卵巢;卵巢后端为输卵管,输卵管合并成总输卵管与阴道。阴道向后开口于肛门的腹面。 雄性蜚蠊身体后端在消化道两侧有一对由许多精小管组成的精巢,精巢后端有很细的输精管。一对输精管汇合而成射精管,再通到交接器。(3)呼吸系统:昆虫是以外胚层表皮内陷而成的气管(trachea)系统进行呼吸作用的。胸部和腹部两侧的气孔便是气管系统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将消化道轻轻移在一侧,即可见到附着于体壁侧面的一条银灰白色发亮的有许多分支的气管干,气管干的位置正好和气孔紧紧相连,每一气

7、孔都以短气管与气管干相连。气管干上分出许多支气管与全身各部组织相连,以便直接进行气体交换。体内还可看到银灰色气囊(已成扁状),有储存空气增加浮力的作用。(4)神经系统:整个神经系统位于身体腹面,是白色的腹神经索,用放大镜观察腹神经索上的神经节。 (二)昆虫的口器:观察示例切片。1. 咀嚼式口器:蜚蠊的口器即是,请见上文。2. 刺吸式口器:观察蝉、蚊头部口器制片。蚊的上唇、大颚、小颚及舌变成了六条口针,藏于下唇,下唇内凹成食物道。取食时由六条口针刺入皮肤。蝉的上唇短不成针状,而是由两个小颚抱合形成食物道,藏于大颚口针内。3. 添吸式口器:观察家蝇的口器制片,伸出来的最大部分是下唇,下唇末端成海绵

8、状的唇瓣(labellum),便于添吸食物。在下唇上面有一块细小薄片是上唇。上颚全部消失,下颚只剩下一对触须。4. 虹吸式口器:观察蝶与蛾的头部制片,可看见盘绕于头部腹面的细长吸管,它能伸入花的深处吸取花蜜。吸管由左右下颚愈合而成,在其基部尚能看见退化的下唇须,上唇下唇和大颚都退化消失。5. 嚼吸式口器:是蜂类具有的口器,兼有咀嚼及吸收的功能。上唇及大颚保持咀嚼式结构,适于咀嚼花粉,小颚及下唇延长成管状,适于吸食花蜜。 (三)昆虫的翅:观察示例标本。1. 鞘翅(elytron):鞘翅目(如金龟子)的前翅,坚硬不透明,角质化,翅上经常有刻点与条纹,翅脉不明显,有保护功能。2. 半鞘翅(hemie

9、lytron):半翅目(如蝽蟓)的前翅近基部翅质亦为角质,翅外半部为薄透明膜质,因此称为半翅目或异翅目。3. 复翅(tegmen):直翅目(如蝗虫)的前翅较硬,坚韧如革,半透明,翅脉细密,有保护作用,称为复翅。4. 鳞翅(lepidotic):鳞翅目(蝶、蛾)的地翅上覆以大量鳞片,则称鳞翅。5. 膜翅(membranous wing):膜翅目(蜂类),翅成膜质,柔软透明,翅脉清楚。6. 双翅目(蚊蝇类)的翅:前翅膜质,后翅特化成平衡棍,在飞行时有平衡作用。 (四)昆虫的足:观察示例切片。由于生活方式不同,昆虫的足可分为下列几种类型: 1. 步行足:蝗虫前足、蚂蚁足。2. 跳跃足:蝗虫后足。3.

10、 挖掘足:蝼蛄前足。4. 捕捉足:螳螂前足。5. 游泳足:划蝽的中后足,龙虱后足。6. 交配足:龙虱前足。7. 采粉足:蜜蜂后足。 (五)昆虫的触角:观察示例切片。触角变化很大,常作为分类上的重要依据。1. 鞭状:飞蝗。2. 刚毛状:蜻蜓。3. 锯齿状:芫蜻,叩头虫。 4. 游泳足:划蝽中后足、龙虱后足。5. 膝状:蜜蜂、象鼻虫。6. 鳃叶状:金龟子。7. 具芒状:家蝇。8. 羽状:雄蚊。 (六)昆虫的变态:观察示例标本。 1. 无变态:衣鱼,成虫与幼虫形态上基本无区别。2. 渐变态:蝗虫的若虫与成虫,身体构造极相似,只是若虫翅甚短,称为翅芽,触角也较短,头部与身体的比例较成虫大。3. 半变态

11、:蜻蜓的稚虫,水生,下唇特化而成一个假面具,为捕食器官。成虫中不具假面。稚虫翅较短不能飞行。上述的2、3类合称不完全变态昆虫。4. 全变态:观察蛾的变态,经卵、幼虫、蛹、成虫四个虫态。四. 检索分类根据检索表观察,检索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鞘翅目、双翅目、鳞翅目及膜翅目的重要类群并掌握各目的主要特征。学习检索表的应用,并用桌上所放标本逐一进行检索,鉴定每一号码昆虫所属何目。检索表有各种作法,应以简明为好,要抓住主要特征。昆虫纲成虫分目简易检索表1有翅2对-(2) 无翅1对,后翅退化为平衡棍-双翅目(Diptera)2 前翅角质或革质,后翅膜质-(3) 前后翅均为膜质 -(5)3 前翅革质,后

12、足为跳跃足,渐变态-直翅目(Orthoptera) 前翅角质,或半为革质半为膜质,后足不为跳跃足,全变态-(4)4 前翅角质,无翅脉,咀嚼口器-鞘翅目(Coleoptera) 前翅基部革质,端部膜质,有翅脉,刺吸口器-半翅目(Hemiptera)5 双翅皆披鳞片或细毛,虹吸口器-鳞翅目(Lepidoptera) 双翅无鳞片或密毛,多光滑透明,非虹吸口器-(6)6 静止时双翅呈屋脊状伏于背上,刺吸口器-同翅目(Homoptera) 静止时双翅平置,咀嚼式或嚼吸式口器-膜翅目(Hymenoptera)五. 节肢动物门分类 (一)三叶虫亚门(Trilobita):三叶虫纲(Trilobites),观

13、察三叶虫化石,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附肢构造相同。 (二)有螯肢亚门(Chelicerta):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头胸部具六对附肢,第一对为螯肢,第二对为脚须,后四对为步足,无触角。1. 肢口纲(Merosfomafa):鲎(Limulus),古老而体型大。头胸部背甲宽阔呈马蹄形,腹部背甲呈六角形。2. 蛛形纲(Arachnida):圆网蛛(Aranea),头胸部与腹部之间有由腹部第一节形成的细柄相连。 (三)甲壳亚门(Crustacea):两对触角,身体分为头、胸、腹,但常有愈合。1. 蔓足纲(Cirripedia): 如茗荷儿和藤壶。触角退化,胸部具六对蔓状附肢。2. 软甲纲(Mala

14、costraca):虾和蟹,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整个身体盖以几丁质外骨骼。 (四)单肢亚门(Uniramia),身体分为头和躯干部或头、胸、腹部,附肢单肢型。气管呼吸。1. 倍足纲(Dipopoda):马陆,每体节具两对步足。体长圆形,25-100体节。2. 唇足纲(Chilopoda):石蜈蚣,身体扁平,15-180体节。3. 昆虫纲(Insecta):见上述,胸部三对足。六. 作业1. 将你所检索出的标本的目的名称交给带课教员作为作业。2. 自编一份包括昆虫纲的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鞘翅目、双翅目、膜翅目及鳞翅目等七大目的简单检索表。七. 思考昆虫的不同口器、翅、步足在其生活中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