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故乡》中的母亲

上传人:缘*** 文档编号:112678554 上传时间:2022-06-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7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谈《故乡》中的母亲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谈《故乡》中的母亲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谈《故乡》中的母亲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谈《故乡》中的母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故乡》中的母亲(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谈故乡中的母亲谈故乡中的母亲谈故乡中的母亲故乡是鲁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写成的一篇小说,其中的人物,除水生之外,都是有生活原型的。母亲的原型, 就是作者自己的母亲。据一些回忆资料来看,鲁迅的母亲实在是一位不平常的中国 妇女。她虽然也是生长在禁锢重重的封建社会里,却不象一 般旧式的家庭妇女那样懦弱和蒙昧。她性格坚强,有毅力, 思想也比较开明,常常关心社会时事,有鲜明的是非爱憎感 情。更可贵的是,她由于出身农村,对贫苦的农民,一贯是 同情的。据鲁迅的弟弟周建人同志回忆说:“母亲是从农村 里来的,丝毫不沾有瞧不起农民等劳动者的思想习惯,当然 也给鲁迅很大的影响。”鲁迅自己也说过:“我母亲的母家 是农村

2、,使我间或和许多农民相亲近,逐渐知道他们是毕生 受着压迫,很多苦痛。”他还说:“比较起来,我还是关于 农民,知道得多一点。”的确,鲁迅那样了解农民,同情他 们的苦难,这里面,母亲从小给他的教养和影响是不可忽视 的。鲁迅敬爱自己的母亲,对她坚毅的性格,良好的品德,是很 了解的。他后来还这样说过:“我的母亲如果年轻二三十年, 也许要成为英雄呢。”他的笔名中的鲁字,就是从母亲的姓 而来的;这也可以看出他对母亲的敬重之情。在他的一些散 文、小说中,多次写到的第一人称“我”的母亲大都是以自己的母亲为模特儿;在故乡这篇小说里,更是根据真切 的生活感受,塑造了母亲这一感人的形象。故乡着重写了第一人称的“我”

3、,与农民闰土之间的真 挚友情,以及这友情的被“隔绝”;描写闰土从一个天真、 活泼、可爱的农家少年,经过2 0年困苦生活的折磨,成了 一个“木偶人”。“我”对闰土的遭遇和处境是寄以深切的 同情的;对失去的友情感到万分惋惜和悲哀。“我”一一作 为一个知识分子,始终坚持在思想感情上与贫苦农民保持“一气”,而且“因为要一气”, 便“辛苦辗转而生活”着, 虽然历尽艰辛而始终不悔,并且深信会有更多的人走上这光 明、至善的“路”。在小说中,母亲便是作为与贫苦农民保持着深挚友情的,这 样的一个“我”的思想性格照应和补充由现的。当然,作为 短篇小说中的一个陪衬人物,作者并没有单独安排什么重要的情节、场面来写她;

4、只是在描述“我”回乡迁家,与好友 闰土见面的故事中,自然熨帖地穿插了对母亲的描写。且看,母亲是这样生场的: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由来了,接着飞生了 八岁的侄儿宏儿。这里,表面看是平淡无奇的,细心体味,却是对由现在具体 环境中的人物性格,作了准确、生动的表现。因为母亲早已 从书信中知道“我” “到家大约日期”,到时便留心注意。当远离膝下的儿子一生现在她的视野,立即老远地迎生去。“早已迎着由来了”,一一真切地显示了母亲盼子之心。八 岁的侄儿“飞生”来。 这一动作,一方面表现了宏儿的活泼、 机灵,增加了画面的动的气氛;另一方面,也衬托由母亲的 细心、专注,以及在那种特殊情况下产生的敏捷。

5、接着写了母子的见面:我的母亲很高兴,但也藏着许多凄凉的神情,教我坐下,歇 息,喝茶,且不谈搬家的事。阔别多年的爱子远道归来,母亲当然是高兴的;然而,面临 着由于家道中落以至卖屋搬家的困境,内心不免产生”凄 凉”。但在母子最初会面的时候,母亲想到要将“凄凉的感 情”藏在心底,不能表露由来,以免引起儿子的感伤。 可见, 母亲对儿子是多么关怀、体贴,考虑得多么细心、周到;而 对她自己,又多么善于克制。母亲心绪的微小波动,唯有做 儿子的能那样敏感到。 作品这样写,很切合人物之间的关系。 还有,“教我” “坐下,歇息,喝茶”,这连用的三个最平 凡、普通的动词,用来表现和渲染这个母亲与儿子见面时的 心情,

6、是再恰切不过了。一一既然“不谈搬家的事”,那么,该谈什么好呢?在这样的境况下,谈别的任何事情,心里都 不踏实的;急不择言中,只好拿一般人见面时的寒暄,没有 任何深意的套话来说了。 “言为心声”,这三个平淡的动词, 用在这里,却准确、微妙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状态。按常情,如果是性格懦弱,虑事不周的旧式家庭妇女,处在 这样的境况下,必定会马上提起搬家的事,而且会摆由一大 堆烦难的问题交给儿子去处理。 然而,这这位母亲不是这样; 谈到搬家,她却这样说:你休息一两天,去拜望亲戚本家一回,我们便可以走了。” 种种困难的事情,母亲都一手处理了, 一点儿不用儿子操心。 多么能干、操劳,多么坚强而又慈祥的母亲啊

7、!以上,真切地写生了母子之爱,写了处于生活困境之下,相 濡以沫的母子情。以此作为铺垫,小说又进一步写了母子两 人对贫苦劳动者的“诚和爱”:还有闰土,他每到我家来时,总问起你,很想见你一回面。 我已经将你到家的大约日期通知他,他也许就要来了。是母亲首先这样提起闰土, 可见这贫苦劳动者在母亲心中所 占的分量。其实,早在“我”的少年时代,母亲就乐意让“我”跟农民的孩子交朋友的。有一年,当“我”得知“能 装弓京捉小鸟雀”的闰土要来,“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 到,闰士也就到了。” “我”急切盼望闰土的心情,母亲早 就看在眼里。“闰土来了”,这消息首先就是“母亲告诉 我”的。可见,母亲对贫苦农民,真是“

8、丝毫不沾有瞧不起 的思想习惯”;她不仅自己是这样,而且愿意自己的儿子也 是这样。儿子在外2 0余年,母亲照样与闰土保持亲密、 友善的交往 这一点,虽然没有(也没有必要)具体写由来,但读者完全 可以想象得到,而且会充分相信的。如果母亲不是这样,闰 士便不会常到“我”家来,也不会“总问起” “我”,“很 想见一回面了”。且看,当闰土与“我”见面,称“我”为“老爷”时,母亲连忙劝止道:“啊,你怎么这样客气起来。你们先前不是哥弟称呼么?还是照旧,迅哥儿。”按说,在那等级森严,尔虞我诈的封建旧社会里,人们习惯 于拿经济地位占有财产的多寡来衡量人,看待人的。“贫居 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句话,的确

9、反映了相当一 部分人待人处事的态度和心理。但是,对于这样恶劣的世道 人心,母亲则是反其道而行之的。她明明知道闰土一家的“景况很不如意”,眼看到“由于多子,饥荒,苛税,兵, 匪,官,绅,都苦得他象一个木偶人了”;对这样一个挽扎 在饥饿线上的贫苦农民,母亲一点儿不嫌弃,不见外,而且 真心诚意地关怀、同情。譬如,对家具的处理,母亲就认为:“凡是不必搬走的东西,尽可以送他,可以听他自己的选择。”我认为,故乡的主题是表现人与人之间的“诚和爱”的。早在日本留学的时期,鲁迅与他的挚友许寿裳共同深讨过“中国民族性”的问题;曾经认为“我们民族最缺乏的东西是诚和爱,一一换句话说:便是中了诈伪无耻和猜疑相贼的 毛病”。后来,1 9 1 8年,在与许寿裳先生的通信中,又 谈论到如何救治国民性的愚弱;鲁迅曾说过:“来论谓当灌 输诚爱二字,甚当。我想, 故乡就是为了向人们“灌 输” “诚和爱”的一篇力作。详尽地讲析母亲的性格特点,以及她对烘托主要人物,深化 主题思想中的作用,这样,对于理解故乡主题的深刻性 及其教育意义是有帮助的。(语文教学1 9 8 4. 7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