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第1课_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形成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12610680 上传时间:2022-06-23 格式:PPTX 页数:34 大小:4.0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上课第1课_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形成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上课第1课_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形成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上课第1课_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形成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资源描述:

《上课第1课_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形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课第1课_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形成(3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历史必修历史必修经济成长历程经济成长历程 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展的基础。它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并在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的发展中起并在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决定作用。 经济的地位?与社会政治、思经济的地位?与社会政治、思想文化关系?想文化关系?决定决定社会政治社会政治思想文化思想文化经济经济反作用反作用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精耕细作:精耕细作: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的土地耕资料和劳动,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的土

2、地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第第1 1课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我国原始农业是怎样发展的?我国原始农业是怎样发展的?1.1.起源:起源:一、一、农业的起源农业的起源神农尝百草神农尝百草原始人生活场景想象图原始人生活场景想象图采集经济采集经济种植经济种植经济河姆渡遗址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半坡遗址黄河流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长江流域麦麦粟粟稻稻炭化的粟和菜籽炭化的粟和菜籽(半坡遗址出土)(半坡遗址出土)炭化稻谷炭化稻谷(河姆渡遗址出土)一、一、农业的起源农业的起源1.1.起源:起源:2.2.格局:格局: 南稻北粟南稻北粟五谷:五谷:黍麦

3、菽(豆)麻稷(粟)粟稻“五谷五谷”,指,指古代所指的五种谷物,古代有多种不古代所指的五种谷物,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 麻麻、黍、稷、麦、菽;、黍、稷、麦、菽; 稻、稻、黍、稷、麦、菽。现在所谓五谷,实际只是黍、稷、麦、菽。现在所谓五谷,实际只是粮食作物的总名称。粮食作物的总名称。 肚子饿了不想肚子饿了不想吃素吃素咋办?咋办? “ “五谷丰登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六畜兴旺”中的中的“五谷五谷”和和“六畜六畜”分别指的是什么?分别指的是什么?六畜:六畜:猪猪马马牛牛羊羊鸡鸡狗狗思考:试将十二生肖分类思考:试将十二生肖分类家畜:已驯化的家畜:已驯化的能捕猎到的能

4、捕猎到的司雨司雨一、一、农业的起源农业的起源1.1.起源:起源:2.2.格局:格局:3.3.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种植业种植业中国古代农业经济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特点特点之一之一以以 为主;为主; 为辅。为辅。家畜饲养业家畜饲养业时期时期农具农具耕作方式耕作方式(从使用工具(从使用工具看)看)生产模式生产模式原始社会原始社会商周商周春秋战国春秋战国西汉西汉唐朝唐朝二、二、农具的改进农具的改进石石骨骨木木铜铜铁铁耒耒耜耜时期时期农具农具耕作方式耕作方式(从使用工具(从使用工具看)看)生产模式生产模式原始社会原始社会商周商周春秋战国春秋战国西汉西汉唐朝唐朝刀耕火种刀耕火种石器锄耕石器锄耕木、石、骨器木、

5、石、骨器二、二、农具的改进农具的改进木、石、骨、蚌木、石、骨、蚌为主为主(耒、耜耒、耜),),青铜青铜农农具出现具出现铁铁农具、农具、牛耕牛耕汉代:耦犁(二牛抬杠)汉代:耦犁(二牛抬杠)牛鼻穿孔铜牛尊牛鼻穿孔铜牛尊(春秋)(春秋)牛鼻穿孔,戴环,牛鼻穿孔,戴环,这是牛作为畜力被这是牛作为畜力被役使的实物见证役使的实物见证标志中国传统步标志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犁的基本定型唐代:曲辕犁唐代:曲辕犁时期时期农具农具耕作方式耕作方式(从使用工具(从使用工具看)看)生产模式生产模式原始社会原始社会商周商周春秋战国春秋战国西汉西汉唐朝唐朝刀耕火种刀耕火种石器锄耕石器锄耕铁犁牛耕铁犁牛耕木、石、骨器木、石

6、、骨器二、二、农具的改进农具的改进木、石、骨、蚌木、石、骨、蚌为主为主(耒、耜耒、耜),),青铜青铜农农具出现具出现铁铁农具、农具、牛耕牛耕牛耕牛耕推广推广曲辕犁曲辕犁精耕细作精耕细作中国古代农业经济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特点特点之一之一三、水利的完善三、水利的完善1.1.灌溉工具:灌溉工具:筒车筒车翻车翻车翻车(三国)、筒车(唐)翻车(三国)、筒车(唐)2.2.水利设施:水利设施:大禹治水大禹治水著名水利设施著名水利设施上古上古春秋战国春秋战国两汉起两汉起大禹治水大禹治水芍陂、芍陂、都江堰都江堰、郑国渠、郑国渠漕渠、白渠、漕渠、白渠、坎儿井(西坎儿井(西域)、域)、治理黄河(王景)治理黄河(王景)

7、三、水利的完善三、水利的完善1.1.灌溉工具:灌溉工具:翻车、筒车翻车、筒车2.2.水利设施:水利设施:水旱从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不知饥馑,时无荒年,时无荒年,谓之天府谓之天府。地方特色工程:西域地方特色工程:西域 坎儿井坎儿井 坎儿井起源坎儿井起源于于西汉西汉时期,是时期,是干旱、半干旱地干旱、半干旱地区利用地下渠道区利用地下渠道导引地下水,实导引地下水,实现地表灌溉的现地表灌溉的地地下水利灌溉工程下水利灌溉工程。它与它与万里长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并称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工程。商周为何需要商周为何需要“众人众人xixi田田” ?农具原始,需要协作。农具原始,

8、需要协作。“(王)大(王)大令众人令众人曰曰, (xixi)田田。” (xixi)字在甲骨文字在甲骨文中象形成中象形成三三耒共耕耒共耕四、耕作方式的变化四、耕作方式的变化(从生产的组织方式看)(从生产的组织方式看)1.1.商周:商周: 千耦其耘: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千耦其耘: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男耕女织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经营方式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特点特点之一之一你你耕田耕田来来 我我织布织布,我挑水来,我挑水来 你浇园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1.1.产业结构:产业结构:2.2.生产模式:生产模式:3.3.经营方式:经营方式:中国古代

9、农业经济的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基本特点点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精耕细作精耕细作男耕女织男耕女织课堂小结课堂小结1.1.中国农耕经济最早在下列哪些地区形成规模中国农耕经济最早在下列哪些地区形成规模 黄河流域黄河流域 珠江流域珠江流域 长江流域长江流域 辽河流域辽河流域 A.A. B.B. C.C. D.D.2.2.从原始农业直到商周时期,先民进行农业生产的工具从原始农业直到商周时期,先民进行农业生产的工具主要是主要是 A.A.青铜农具青铜农具 B.B.木、石、骨等农具木、石、骨等农具 C.C.铁农具铁农具 D.D.石制农具石制农具3.“3.“水旱从人,不知饥

10、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这。这则材料是对下列哪一水利工程的最高评价则材料是对下列哪一水利工程的最高评价 A.A.春秋时期的芍陂春秋时期的芍陂 B.B.西汉的白渠西汉的白渠 C.C.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战国时期的都江堰 D.D.汉代治理黄河汉代治理黄河4.4.国语国语晋语晋语载:载:“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这这反映反映 A. A.春秋战国时期牛耕出现春秋战国时期牛耕出现 B. B.周王室的日益衰微周王室的日益衰微 C. C.战国时期宗法制得到了发展战国时期宗法制得到了发展 D. D.春秋战国铁农具的使用春秋战国铁农具的使用5.5.春秋时期小

11、农经济出现的条件主要包括春秋时期小农经济出现的条件主要包括 铁农具的推广铁农具的推广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牛耕的普及牛耕的普及 牛耕的使用牛耕的使用 A.A. B.B. C.C. D.D.6.6.黄梅戏黄梅戏天仙配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词反映了我国古代这段唱词反映了我国古代自耕农富裕祥和的生活情况自耕农富裕祥和的生活情况 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产的基本单位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产的基本单位 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男耕女织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的经营方式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点之一 A. A. B.B. C.C. D.D.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