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统计学重难点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2546670 上传时间:2022-06-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国民经济统计学重难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国民经济统计学重难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国民经济统计学重难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国民经济统计学重难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民经济统计学重难点(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第一章 总论识记:1国民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2国民经济统计学的主要内容 3国民经济指标、国民经济指标体系、机构部门的概念领会: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内容 2.三次产业划分的内容及其特点 3.对比单式平衡表、账户式平衡表、矩阵式平衡表的优缺点。第二章 国民经济资源统计 识记:1. 劳动力、就业、失业、隐性失业的概念 2.自然资源的估价方法 3.国民经济流量与存量 领会:1.度量失业的指标 2. 资产负债核算的基本原理 3. 资产负债分析方法 第三章 国民经济总量统计 识记:1. 总产出、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的概念 2. 总产出的概念及其局限性 3. 对生产范围的不同理解

2、 4. 绿色国内生产总值 领会:1.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原则 2.三方等价原则3.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与SNA的区别 4.地下国内生产总值与地下经济的核算方法第四章 国民经济过程统计识记:1. 财政统计、政府财政统计核算体系、金融统计、金融相关比率、价格指数、通货膨胀的概念 2. 政府财政统计核算(GFS)的基本原理及其主要内容 3. 资金流量核算的范围及其特点 领会:1.货币统计与金融统计之间的关系 2.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指数的核算范围及其计算方法 3.资金流量表的基本平衡关系 4.金融规划的概念,利用资金流量表进行金融规划的一般思路 第五章 国民经济动态统计识记:1.领先指标、同步指标和滞后指标的

3、概念 2.我国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的内容领会:1.理解经济增长统计理论 2.宏观经济效益的评价方法3.宏观经济效益评价和经济增长质量统计之间的关系 第六章 国民经济结构统计 识记:1. 产业结构的概念,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 2. 衡量产业结构水平的主要指标 3. 市场结构集中程度指标的判定准则4. 直接消耗、间接消耗系数及完全消耗系数之间的关系 领会:1.基尼系数反映市场集中程度的原理,分析其局限性 2.结合书中所述区域经济布局理论及指标分析我国经济区域分布 3.投入产出表的基本平衡关系 4.影响直接消耗系数大小的因素 第七章 国民经济关系统计 识记:1.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外债、汇率、国际收支

4、、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的概念 2. 外贸业务统计与海关统计的差别 3.国际收支与外汇收支之间的差别 4. 国际比较项目ICP的贡献及局限性 领会:1.结合本书有关内容,分析我国外债结构是否合理 2.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特点 3.长期资本往来和短期资本往来所包含的内容,二者区分的意义何在 4.国际收支差额的构成,各种差额所代表的经济意义 5.评价综合国力的方法 第八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识记:1. 国民经济核算的发展历程,在各个重要阶段国民经济核算系统的改进2. 国民经济两大核算体系(SNA和MPS)的主要差异3.国民经济矩阵的特点 4.社会核算矩阵(SAM)的特点 领会:1.理解SNA的协

5、调性、动态性和实用性 2.国民经济核算的帐户结构 3.附属核算所包含的内容 4.环境核算的内容5.EDP与GDP的差别综合自测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国民经济核算中所采用的指数主要是( )。A、个体指数 B、综合指数C、数量指标指数 D、质量指标指数2、拉氏物量指数是按( )加权。A、基期价格 B、基期数量C、报告期价格 D、报告期数量3.帕氏物价指数是按( )加权。A、基期价格 B、基期数量C、报告期价格 D、报告期数量4.一般情况下,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所做的估计与现实都会有一定偏差,具体表现为( )。A、两种指数都会做出偏高估计B、两种指数都会做出偏低估计C、前者做出偏高,后者做出偏低估计D

6、、前者做出偏低,后者做出偏高估计5、超越对数指数主要用于( )。A、经济增长和生产率分析 B、收入分配和使用分析C、投资分析 D、投入产出分析6、增加值物价指数是采用( )编制的。A、简单算术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C、单紧缩法 D、双紧缩法7、国民经济核算中,比较综合全面的国民经济物价指数是( )。A、总产出物价指数 B、国民生产总值物价指数C、国内生产总值物价指数 D、社会商品零售物价指数8、已知某国家1999年度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为121%,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指数为110%,则该国GDP物量指数为( )。A、110% B、111%C、101% D、121%9、国民经济核算中的经济活动价值总

7、量的动态变化,通常受到两个主要因素变动的影响,这就是( )。A、物量因素和质量因素 B、规模因素和效益因素C、物量因素和价格因素 D、需求因素和供给因素10、总价值指数分解的两种主要指数是( )。A、物量指数和价格指数 B、消费指数和投资指数C、价格指数和价值指数 D、生产指数和价格指数11、若某国计算期GDP为5720亿美元,比基期增长32%。GDP价格指数为110%,则GDP物量指数为( )。A、145.2% B、83.33% C、122% D、120%二、多项选择题1.国民经济核算把物价和物量的综合概念扩大到经济活动各个方面,主要包括( )。A、公共服务 B、劳动报酬 C、固定资本消耗D

8、、生产税 E、营业盈余2.指数在国民经济核算中主要用来( )。A、反映经济活动的规模B、反映价格变动对国民经济活动的影响C、反映实际经济活动规模的变化D、反映物价指数的偏差E、反映物量指数的偏差3.投入产出的物价指数包括( )。A、中间投入物价指数 B、最初投入物价指数C、总投入物价指数 D、总产出物价指数E、固定资本消耗物价指数4.国民财富物价指数包括( )。A、固定资产物价指数B、流动资产存量物价指数C、无形资产存量物价指数D、土地及资源存量物价指数E、金融资产存量物价指数5.物量指数的编制方法有( )。A、用价值指数减去物价指数来间接编制B、用价值指数除以物价指数来间接编制C、用物价指数

9、除以价值指数来间接编制D、用帕氏指数来直接编制E、用拉氏指数来直接编制6、根据所选定权数的不同,就产生了各种指数方法,主要有( )。A、拉氏指数 B、帕氏指数 C、理想指数D、超越对数指数 E、质量指数7、编制产品质量指数时,测算产品质量变化的主要方法有( )。A、直接法 B、间接法 C、专家估计法D、成本法 E、紧缩法8、最终需求的物价指数包括( )。A、固定资本形成物价指数 B、库存物价指数C、居民消费支出物价指数 D、政府最终消费物价指数E、进出口物价指数三、名词解释1、国内生产总值2、完全消耗系数的含义3、收入初次分配4、常住单位5、社会劳动者四、简答题1.简述指数核算的目的。2.采用

10、紧缩法编制国民经济核算物价指数需要做哪些基础工作?3.为什么用间接法编制物量指数要比直接法好?4.简述利用双紧缩法编制GDP价格指数的步骤。五、计算题(写出计算公式及计算过程)假设某地区企业部门有关资料:(1)当期增加值为2800亿元,其中劳动报酬1300亿元,生产税净额300亿元,固定资本消耗200亿元;(2)当期利息收入10亿元,利息支出35亿元,对股东发放红利共800亿元,来自其它单位的投资收益200亿元,土地租金净支出5亿元,无形资产使用费净支出8亿元,外商企业中的留存收益15亿元。要求:据此计算企业部门财产收入净额,并编制企业部门的原始收入分配账户。综合自测题二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

11、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旗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五分,共15分)1以下经济分类中,属于经济特征分类的是()A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的划分B三次产业分类C机构部门分类D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分类2以下项目中,属于中间消耗的是()A工业生产中对原材料的消耗B工业生产中对固定资产的消耗C工业生产中对劳动的消耗D工业生产中支付的工资3社会产品生产成本在价值构成上由下述两部分组成() A CV B Vm C Cm D. CVm4下列单位中不属于本国常住单位的是(A本国国有企业B本国在外国开办的企业C本国的外资企业D本国企业在国外的流动生产如远洋货轮5以下总产值计算中,正确的是()A

12、以工业产品销售收人做工业总产值B以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做建筑业总产值C,以货运收入做货物运输业总产值D以商品销售额做商业总产值6投入产出表中,反映最终产品状况的是() A第I象限B第11象限 C第皿象限D第IV象限7生产厂家直接向用户出售其产品,按商品流通分类应属于() A最初商品流通B中间商品流通C最终商品流通DA和C都对8零售市场商品供需差率指标的正确计算公式是()A商品供应量一商品购买力/商品购买力B商品供应量一商品购买力/商品供应量C商品供应量一商品购买力/商品库存量DA和B皆可9以下收支中不属于收入再分配的是()A国家财政缴拨B财产收支C转移收支D劳动报酬10最终消费支出应包括的部分是

13、()A居民消费支出与服务消费支出B居民消费支出与集体消费支出C居民消费支出与社会集体消费支出D集体消费支出与社会消费支出11已知有下述情况:1出口价格上涨幅度大于进口价格上涨幅度,2出口价格上涨幅度小于进口价格上涨幅度,3出口价格下降幅度大于进口价格下降幅度,4出口价格下降幅度小于进口价格下降幅度,问表示一国对外贸易条件有所改善的是() A1和3 B1和4 C2和3 D. 2和412国民财产在概念上包括()A金融资产与非金融资产B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C实物资产与无形资产D实物资产与金融资产13设某项固定资产两年前购入,价格10万元,本年市场价格为12万元。如按10年折旧率计算,则本年该项资产的耗

14、余原始价值是()A10万元B12万元C. 10-(10X20%)=8万元D12(12X20%)96万元14已知报告期GDP现价计为100亿元,不变价(即基期价)计为90亿元,基期GDP为80亿元。根据价格指数原理,综合物价指数应为()A80/100 B10090C100/80 D90/8015以下指标中,反映经济效益的逆指标是()A能源利用系数B社会物质消耗率C社会劳动生产率D资金产值率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国民经济统计经常运用平衡方法,围绕资产存量和经济过程活动流量建立的平系是_。2统计实践中,进行社会生产两部类分类有两种做法,一是根据产品的_区分,一是根据产品的_区分。3我国

15、关于三次产业统计分类的规定中,第三产业被区分为_两个部门。4国际两大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遵循不同的生产概念,其中SNA采,m因则采用_。5生产过程中的中间消耗与固定资产消耗合称为。6计算产值时应选择适当的价格。如要反映社会生产规模的变动情况,应天_计算产值。7工业企业总产值应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_、半成品在制品期a初结余差额和_。8反映流通部门商品周转速度的指标中,用计算期商品销售量除以同期平均商品E量,其结果是_。9国家财力集中程度指标是_和_的比值。10银行吸储率是居民储蓄存款当期增加额与_的比值。11计算居民消费支出有不同方法。若将居民当期所获消费内容的价值相加求得居臣费支出,这是_法;此外

16、还有_法。12用新增固定资产价值除以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其结果称为_。13外贸统计中,把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相加之和称为_,二者相减之差称为_。14经济效益指标可用正、逆两种方式表示,其中正指标的基本构造式是_.15社会物质消耗率与_为互补关系,即二者合计为1。三、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V”,错误的划“X”。每小题1分,共10分)1国民经济是各部门的总和,因此,国民经济统计是由各部门专业统计组成的。()2一般地,国民经济活动部门分类的结果是产品部门,而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结果则是企业部门。()3所谓固定资产消耗,就是指当期购买固定资产所花费的支出。()4一国经济领土不等于该国地理领土。(

17、)5如果一国资本、技术输出较多,区由国外获得较多的要素收入,则该国国民生产总值会小于国内生产总值。()6投入产出表中,第H象限总计等于第m象限总计,因此,一部门创造的增加值等于其为社会提供的最终产品。()7国际收支平衡表上,收方总计恒等于支方总计。()8性比例是指以女性人口为100的男性人口数。()9通货膨胀是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10从国民资产负债表上看,一国国民财产是该国非金融资产与对外金融资产的总和.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计算工业总产值的“工厂法”2社会商品购买力实现程度3财产收支4外债总额五、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简述国际两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区别。2简

18、述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的思路和各项目。六、计算题(对分)已知印度、日本两国1970、1990两年份国内生产总值的行业分类资料如下表:单位:百万本币印度日本1970199019701990农业矿业制造业电、煤气、水建筑贸易餐饮运输邮电金融保险社会团体个人服务政府服务其它1795594203517402117-1501109878103271588339390297269-44886202640315585650105315044901970744642752105531279123443114894212754501271006952967313326888315总计397472775750488

19、377 要求:1按三次产业分类原理进行再分类; 2比较分析印度、日本两国产业结构的差异。综合自测题三一、名词解释1.三次产业分类法2.GDP、GNP与EDP3.金融规划4.固定资本折旧与固定资本消耗5.社会核算矩阵(SAM)二、计算题1、某省报告期有关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如下所示:(1)社会总产值=1900单位,其中:中国消耗800单位,折旧100单位。(2)非物质生产部门总产出=1100单位,其中:中国消耗500单位,折旧50单位(3)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70单位,对国外要素支出50单位(4)政府对生产补贴90单位,间接税200单位(5)公司未分配利润60单位(6)政府与企业对个人的债利支付5单位

20、(7)个人税及非税支付40单位要求计算:(1)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2)国民总收入、国民净收入、国民收入(3)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2、今有某地区2002年的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如下:(1)总产出1200亿元;(2)中间投入700亿元;(3)固定资产折旧60亿元;(4)劳动者报酬300亿元;(5)生产税净额40亿元;(6)营业盈余100亿元;(7)总消费300亿元;(8)总投资210亿元;(9)出口80亿元;(10)进口90亿元;是根据三面等值原则,用三种方法分别计算该地区的GDP。三、论述题1、试述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原则。2、国民经济统计学中对生产核算时的核算范围、核算主体、核算单位有何规定?3、资金流量核算的基本内容与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