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宿舍 供热系统设计方案

上传人:z**** 文档编号:112522707 上传时间:2022-06-2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5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学生宿舍 供热系统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学生宿舍 供热系统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学生宿舍 供热系统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学生宿舍 供热系统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宿舍 供热系统设计方案(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南工院学生宿舍供热系统设计方案课程名称:建筑给排水综合实训 指导教师:王俊琪、彭夷 项目设计:学生宿舍 班 级:空冷 1111 项目小组:第三组 提交日期:目录1 建筑物概述11.1 工程概况11.2 设计参数12 建筑物供暖热负荷计算12.1 采暖设计热负荷12.1.1 建筑物得热量和失热量12.1.2 确定热负荷的基本原则2供暖设计热负荷的概算22.2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附加耗热量、冷风渗透耗热量的计算33散热器选型43.1 散热器选择原则43.2 散热器的选择43.3 散热器的计算43.3.1 散热面积的计算43.3.2 散热器片数及长度的确定53.4 散热器的布置54 供热系统设计5

2、4.1 供热系统介绍54.1.1 基本原理54.1.2 系统组成54.1.3 设备构成54.1.4 特点64.2 供热系统散热器布置平面图74.3 供热系统施工注意事项75 系统的水力计算75.1 供热系统水力计算原理75.2 供热系统水力计算的任务与方法85.2.1 水力计算的任务:85.3 供热系统水力计算的过程86 制热设备和水泵的选型106.1 循环水泵选型106.1.1 泵选择的目的与原则106.1.2 泵选型条件106.1.3 泵选型依据116.1.3 泵选型依据116.1.5 泵的台数和备用率136.2 水泵选型136.2.1 选择原则 136.2.2 选择流程136.3 水泵性

3、能参数表格14参考文献161建筑物概述1.1工程概况学生宿舍坐北朝南,左右大概对称。总占地面积为 1891 m2 。宿舍分为3 层,每层层高为3.14 m,每一楼层分为一个个小的房间,房间的主要功能为学 生住宿。1.2设计参数室内设计温度:20C室外设计温度:-3C2建筑物供暖热负荷计算2.1采暖设计热负荷人们为了保证正常的生产和生活,要求室内保证一定的温度。各建筑物或房 间可有各种得热和散失热量的途径,当建筑物或房间的失热量大于热量时,为了 保持室内在要求温度下的热平衡,需要由采暖通风系统补给热量,以保证室内要 求的温度。供暖系统的热负荷是指在某一室外温度t wn下,为了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

4、tn,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它随着建筑物得失热量的变化 而变化。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是指在设计室外温度twn下,为了达到要求的室内温 度tn,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2.1.1建筑物得热量和失热量建筑物失热量:(1)围护结构的好热量;(2)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称为冷风渗透耗热量;(3)加热由门、孔洞及相邻房间侵入的冷空气的耗热量,称为冷风侵入耗热量;(4)水分蒸发的耗热量;(5)加热由外部运入的冷物料和运输工具的耗热量;(6)通风耗热量。通风系统将空气从室内从室内排到室外所带走的热量。 建筑物得热量:(1)生产车间最小负荷班的工艺设备散热

5、量;(2)热管道及其他热表面的散热量;(3)热物料的散热量;(4)太阳辐射进入室内的热量此外,还会有通过其他途径散失或获得的热量。2.1.2确定热负荷的基本原则冬季采暖通风系统的热负荷,应根据建筑物或房间得、失热量确定。房间供 暖热负荷为房间失热量与房间得热量的差值。对于没有由于生产工艺所带来得失热量而需 通风系统的建筑物或房间(如 一般的民用住宅建筑、办公楼等),失热量只考虑上述的前三项耗热量。得热量 只考虑太阳辐射计入室内的热量。至于住宅中其他途径的的热量,如人体散热量、 炊事和照明散热量,一般散发量不大,且不稳定,通常可不予计入。对没有装置机械通风系统的建筑物,围护结构的耗热量是指当室内

6、温度高于 室外温度时,通过围护结构向外传递热量。在工程设计中,计算采暖系统的设计 热负荷时,常把它分为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和附加(修正)耗热量两部分进行 计算。基本耗热量是指在设计条件下,通过房间各部分围护结构(门、窗、墙、 地板、屋顶等)从室内传到室外的稳定传热量的总和。附加(修正)耗热量是指 围护结构的传热状况发生变化而对基本耗热量进行修正的耗热量,包括朝向修 正、风力附加和外门附加等耗热量。计算围护结构附加(修正)耗热量时,太阳辐射得热量可采用对基本耗热量 附加(减)的方法列入,而风力和高度影响用增加一部分基本耗热量的方法进行 附加。2.1.3供暖设计热负荷的概算为了计算方便,有许多资料

7、推荐了建筑面积热指标和体积热指标,而这一指 标往往成为一些供暖设计人员的实际供暖热负荷的估算依据,一般用体积热指标 较准确。a面积热指标法Q h =qf FX10-3式中:Q h 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KW;qf建筑物供暖面积热指标,W/m?;F采暖建筑物的建筑面积,m?建筑物供暖面积热指标表示各类建筑物在室内外温差为1C时,每1 建筑 面积的供暖设计热负荷。各建筑物供暖面积热指标推荐值见表2.1供暖面积热指标(w/m)表2.1建筑 物类 型住宅居住 区综 合学校办公医院托幼旅馆商店食堂餐厅影剧院展览馆大礼堂体育馆采节措 未 取 能 施5864606760806580607065801151

8、4095115115165采取 节能 措施40454555507055705060557010013080105100150注:1、表中数值适用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2、 热指标中已包括约5%的热网热损失。b 体积热指标法Q h =qv vw ( tn- twn)X10-3式中:Q h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KW;qv -建筑物供暖体积热指标,W/(m?C ); vw采暖建筑物的外围体积,m3。建筑物供暖体积热指标表示各类建筑物在室内外温差为1C时,每1 m3建 筑外围体积的供暖设计热负荷。它的大小取决于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及外形尺寸,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越大、采光率越大、外围体积越小、长宽比

9、越大,体积热指 标就越大。各类建筑物工软体积热指标可查阅有关设计手册。2.2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附加耗热量、冷风渗透耗热量的计算3 散热器选型3.1散热器选择原则承压能力应满足系统的工作压力。当选用钢制、铝制、铜制散热器时,为降 低内腐蚀应对水质提出要求(含氧量小于O.lmg/L; 般钢制PH=1012;铝制 PH=58.5;铜制PH=7.510 )的连续供暖系统不宜采用铝合金散热器。3.2散热器的选择在这个设计中,根据散热器的选用原则及其他多方面因素,选用四柱813(带 腿)散热器。这种散热器金属热强度及传热系数高,外型美观,易于清除积灰, 容易组成所需的面积,便于落地和靠墙安装。其性能参

10、数参看表3. 1:表3.1型号散热面积水容量重量工作压力四柱8130.28m/片1.41/片8Kg/片0.5MPa传热系数计算公式 K = 2.503 飞.293 W/mC热水传媒当At二64.5C时的K值为7.87 W/mC3.3散热器的计算3.3.1散热面积的计算散热器的散热面积F按下列计算F = QB1B2B 3/k( tpjtn) m式中:Q 散热器的散热量,Wtpj 散热器热媒平均温度,Ctn 供暖室内计算温度,CK 散热器的传热系数,W/m CB 1 散热器组装片数修正系数B 2散热器连接形式修正系数B3 散热器安装形式修正系数式中:tsg 散热器进水温度tsh 散热器回水温度散热

11、器组装片数修正系数B1(其值选取按照供热工程附录2-3)散热器连接形式修正系数B2(其值选取按照供热工程附录2-4)。散热器安装形式修正系数B3(其值选取按照供热工程附录2-5)。3.3.2散热器片数及长度的确定在确定所需的散热器面积后,先假定Bl=l,可按n=F/f计算。式中:f 每片或每lm长的散热器散热面积次系统的f=0.28,暖通规范规定,柱型散热器面积可比计算面积小0.1m(片 数n取整数)不过铸铁散热器的组装片数四柱一般不宜超过50片。3.4散热器的布置散热器安装在外墙的窗台下。4供热系统设计4.1供热系统介绍供暖就是用人工方法向室内供给热量,使室内保持一定的温度,以创造适宜 的生

12、活条件或工作条件的技术。供暖系统由热源(热媒制备)、热循环系统(管 网或热媒输送)及散热设备(热媒利用)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基本原理供暖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低温热媒在热源中被加热,吸收热量后,变为高 温热媒(高温水或蒸汽),经输送管道送往室内,通过散热设备放出热量,使室 内温度升高;散热后温度降低,变成低温热媒(低温水),再通过回收管道返回 热源,进行循环使用。如此不断循环,从而不断将热量从热源送到室内,以补充 室内的热量损耗,使室内保持一定的温度。系统组成供暖系统由热源、热媒输送管道和散热设备组成。热源:制取具有压力、温度等参数的蒸汽或热水的设备。 热媒输送管道:把热量从热源输送到热用户的管道

13、系统。散热设备:把热量传送给室内空气的设备。设备构成(1)供暖系统所涉及的设备设施很多,其中主要包括: 热力系统:包括水处理设备、分水定压系统、循环系统。 烟风系统:包括鼓风机、引风机、烟道、风道、除油器等。运煤除灰系统:包括煤的破碎、筛分、输送、提升、除灰、排渣设备等。(2)(2)室外供热热网室外供热管网的敷设方式主要有架空敷设和埋地敷设,埋地敷设比较常见, 埋地敷设又分为通风地沟、半通风地沟、不通风地沟、直接埋地几种敷设方式, 其中涉及的主要设备设施有供回水管道、各类阀件、伸缩器、支架、法兰垫、管 道地沟及屋顶膨胀水箱等。(3)室内供暖系统 室内供暖系统主要是指室内的供回水管道、管路上的排

14、气阀、伸缩器阀件、 散热设备及室内地沟等。特点水为热媒的供暖系统的优点:其室温比较稳定,卫生条件好;可集中调节水 温,便于根据室外温度变化情况调节散热量;系统使用的寿命长,一般可使用 25年。热水为热媒的供暖系统的缺点:采用低温热水作为热媒时,管材与散热器的 耗散较多,初期投资较大;当建筑物较高时,系统的静水压力大,散热器容易产 生超压现象;水的热惰性大,房间升温、降温速度较慢;热水排放不彻底时,容 易发生冻裂事故。热水供暖系统按其作用压力的不同,可分为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系统和机械循 环热水供暖系统两种,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是用管道将锅炉、水泵和用户的散 热器连接起来组成一个供暖系统。在供暖系统

15、中,各个散热器与管道的连接方式称为散热系统的形式。热水供 暖系统中散热系统的形式可分为垂直式和水平式两大类。(1)垂直式 指将垂直位置相同的各个散热器用立管进行连接的方式。它按散热器与立管 的连接方式又可分为单管系统和双管系统两种;按供、回水干管的布置位置和供 水方向的不同也可分为上供下回、下供下回和下供上回等几种方式。(2)水平式 指将同一水平位置(同一楼层)的各个散热器用一根水平管道进行连接的方式。 它可分为顺序式和跨越式两种方式。顺序式的优点是结构较简单,造价低,但各 散热器不能单独调节;跨越式中各散热器可独立调节,但造价较高,且传热系数 较低。水平式系统与垂直式系统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6、构造简单,经济性好。 管路简单,无穿过各楼层的立管,施工方便。 水平管可以敷设在顶棚或地沟内,便于隐蔽。 便于进行分层管理和调节。 但水平式系统的排气方式要比垂直式系统复杂些,它需要在散热器上设置冷风阀分散排气,或在同层散热器上串接一根空气管集中排气。42供热系统散热器布置平面图参看 附录1供暖一楼(标注)附录2供暖二楼(标注)附录3供暖三楼(标注)附录4供暖三层(标注)4.3供热系统施工注意事项(1)严格按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系统的安装;(2)平行管道的标高和坡度要达到图纸要求,锅炉的安装标高和散热器的安装 标高以及坡度要符合图纸的要求;(3)要保证管路系统顺利的排尽空气,水平管道尽量减少上下

17、返弯,防止形成 空气塞影响正常运行;(4)自然循环系统的压头较小,要尽量减小系统的阻力。5系统的水力计算5.1供热系统水力计算原理(1)水力计算基本公式设计热水供暖系统,为了使系统中各管段的水流量符合设计要求,以保证流 进各散热器的水流量符合要求,就要进行管路的水力计算。当流体沿管道流动时,由于流体分子间及其与管壁间的摩擦,就要损失能量;而 当流体流过管道的一些附件(如阀门、弯头、三通、散热器等)时,由于流动 方向或速度的改变,产生局部旋涡和撞击,也要损失能量。前者称为沿程损失, 后者称为局部损失。因此,热水供暖系统中计算管段的压力损失,可用下式表示: P = A P y + P i = R

18、l + P iPa 4 1式中: P计算管段的压力损失,Pa ; P y计算管段的沿程损失,Pa ; P i 计算管段的局部损失,Pa ;R每米管长的沿程损失,Pa / m ;L管段长度,m。在管路的水力计算中,通常把管路中水流量和管径都没有改变的一段管子称 为一个计算管段。任何一个热水供暖系统的管路都是由许多串联或并联的计算管 段组成的。每米管长的沿程损失(比摩阻),可用流体力学的达西.维斯巴赫公式进 行计算。在管路的水力计算中,通常把管路中水流量和管径都没有改变的一段管子称 为一个计算管段。任何一个热水供暖系统的管路都是由许多串联或并联的计算管 段组成的。插入5.2供热系统水力计算的任务与

19、方法水力计算的任务: 按已知系统各管段的流量和循环作用压力,确定各管段的管径。常用于 工程设计。 按已知系统各管段的流量和管径,确定系统所需的循环作用压力,常用 于校核计算。 按已知系统各管段的管径和该管段的允许压力降,确定该管段的水流 量。校核计算,不等温降。第二种情况的水力计算,常用于校核计算。根据最不利循环环路各管段改变 后的流量和已知各管段的管径,利用水力计算图表,确定该循环环路个管段的压 力损失以及系统必需的循环作用压力,并检查循环水泵的扬程是否满足要求。 第三种情况下的水力计算,是根据管段的管径d和该管段的允许压力降,来确定 通过该管段的流量。对已有的热水供暖系统,在管段已知作用压

20、头下,校核各管 段通过的水流量的能力,以及热水供暖系统采用的所谓“不等温降”水力计算方 法,就是按此方法进行计算的。5.2.2等温降水力计算的方法(1)平均比摩阻Rpj法(2)推荐的平均比摩阻Rpj法(60120Pa/m )实际设计过程中,为了平衡各并联环路的压力损失,往往需要提高循环环路 各分支管段的比摩阻和流速,但流速过大会使管道产生噪声,所以规范规定:最 大允许的水流流速不应大于下列数值。民用建筑1.2m/s1.5m/s生产厂房的辅助建筑2.0m/s生产厂房3.0m/s整个热水供暖系统总的计算压力损失,宜增加10%的附加值,以此确定系统 必需的循环作用压力。5. 3供热系统水力计算的过程

21、最不利管路水力计算见表5.1表5.1最不利管路水力计算管 段管径 d(mm)管长 l(m)流量G(kg/h)流速 v(m/s)平均比摩 阻R(Pa/m)沿程阻力 损失Py(Pa)局部阻力损失Pj(m)(当量长度法)1254.556102.1130.062.4511.1622253.593144.0540.074.0914.6953253.617185.9950.096.4423.2934323.982227.9360.072.7010.7515323.926269.8770.083.3413.1136328.760311.8180.084.0535.4787204.90775.5450.064

22、.8823.9460.888253.512114.7630.063.1010.8871.019253.643153.9810.085.2018.9440.8310323.482193.1990.061.956.7901.4111323.711232.4170.072.7010.0201.1612323.564271.6350.083.5712.7231.16133214.421310.8530.116.8598.7842.02145012.417622.6710.092.6933.4021.4315503.380734.1680.103.1310.5791.7116503.732779.788

23、0.103.2812.2411.7117503.711825.4080.124.2715.8461.7118503.638871.0280.124.2715.5341.7119503.480916.6480.135.1918.0611.7120503.863962.2680.135.1920.0491.7121503.5321007.8880.135.6920.0971.7122506.3001097.4280.146.2039.0601.71237010.3202194.8560.176.4766.7702.696制热设备和水泵的选型6.1循环水泵选型6.1.1泵选择的目的与原则 循环水泵在

24、供暖系统中所占比例,无论是容量还是设备数量都是很大的,运 行中的问题也比较多。因此,正确选择、合理使用和管理,确保正常供暖和提高 经济效益是十分重要的。选择的原则是:设备在系统中能够安全、高效、经济地 运行。选择的内容主要是确定它的型式、台数、规格、转速以及与之配套的电动机 功率。选择时应具体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所选的循环泵应满足系统中所需的最大流量和扬程,同时要使循环水泵 的最佳工况点,尽可能接近系统实际的工作点,且能长期在高效区运行,以提高 循环水泵长期运行的经济性。 力求选择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效率相对比较高的循环水泵。 力求运行时安全可靠、平稳、振动小、噪音低、抗汽蚀性能好。 选

25、择适用于流量变化大而扬程变化不大的水泵,即GH特性曲线趋于 平坦的水泵。6.1.2泵选型条件(1)输送介质的物理化学性能 输送介质的物理化学性能直接影响泵的性能、材料和结构,是选型时需要考 虑的重要因素。介质名称、介质特性(腐蚀性、磨蚀性、毒性等)固体颗粒含 量及颗粒大小、密度、黏度、汽化压力、气体含量、是否结晶等(2)工艺参数 (选型重要依据)流量Q:工艺装置生产中,要求泵输送的介质量,工艺人员一般应给出正常、 最小和最大流量。泵数据表是上往往只给出泵的正常和额定流量。选泵时,要求额定流量不小 于装置的最大流量或取正常流量的1.11.15倍。扬程H:工艺装置所需的扬程值,也称计算扬程。一般要

26、求泵的额定扬程为 装置所需扬程的1.051.1倍。进口压力Ps和出口压力Pd:进、指泵进出接管法兰处的压力,进出口压力 的大小影响到壳体的耐压和轴封的要求。温度T:泵进口介质温度,一般应给出工艺过程中泵进口介质的正常、最低 和最高温度。装置汽蚀余量NPSHa:有效汽蚀余量操作状态:操作状态分连续操作和间歇操作两种。6.1.3泵选型依据 应根据工艺流程,给排水要求,从五个方面加以考虑,既液体输送量、装置 扬程、液体性质、管路布置以及操作运转条件等 流量是选泵的重要性能数据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整个装置的的生产能力和输送能 力。如设计院工艺设计中能算出泵正常、最小、最大三种流量。选择泵时,以 最大流量

27、为依据,兼顾正常流量,在没有最大流量时,通常可取正常流量的1。 1倍作为最大流量。装置系统所需的扬程是选泵的又一重要性能数据,一般要用放大5%10%余 量后扬程来选型。液体性质,包括液体介质名称,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其它性质,物理性质 有温度C密度d,粘度u,介质中固体颗粒直径和气体的含量等,这涉及到系统 的扬程,有效气蚀余量计算和合适泵的类型:化学性质,主要指液体介质的化学 腐蚀性和毒性,是选用泵材料和选用那一种轴封型式的重要依据。装置系统的管路布置条件指的是送液高度送液距离送液走向,吸如侧最低液 面,排出侧最高液面等一些数据和管道规格及其长度、材料、管件规格、数量等, 以便进行系梳扬程计算

28、和汽蚀余量的校核。操作条件的内容很多,如液体的操作T饱和蒸汽力P、吸入侧压力PS(绝对)、 排出侧容器压力PZ、海拔高度、环境温度操作是间隙的还是连续的、泵的位置 是定的还是可移的。6.1.3泵选型依据 泵的类型应根据装置的工艺参数、输送介质 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操作周期 和泵的结构特性等因素合理选择。 离心泵具有结构简单,输液无脉动,流量调节简单等优点,因此除以下情况外, 应尽可能选用离心泵。(1) 有计量要求时,选用计量泵。(2) 扬程要求很高,流量很小无合适小流量高扬程离心泵可选时,可选用往复 泵;如汽蚀要求不高时也可选用旋涡泵。(3) 扬程很低,流量很大时,可选用轴流泵和混流泵。(4)

29、介质黏度较大(6501000mm2/s)时,可考虑选用转子泵,如:螺杆泵或 往复泵;黏度特别大时,可选用特殊设计的高黏度螺杆泵和高黏度往复泵。(5) 介质含气量5%,流量较小且黏度37.4mm2/s时,可选用旋涡泵。如允 许流量有脉动,可选用往复泵。(6) 对启动频繁或灌泵不便的场合,应选用具有自吸性能的泵,如:自吸式离 心泵、自吸式旋涡泵、自吸式容积泵。6.1.4泵型号的确定 泵的类型、系列和材料选定后就可以根据泵厂提供的样本及有关资料确定泵 的型号。(1)容积式泵型号的确定a工艺要求的额定流量Q和额定出口压力P的确定额定流量Q般直接采用最大流量,如缺少最大流量值时,取正常流量的1. 11.

30、5倍。额定出口压力P指泵出口可能出现的最大压力值。b查容积泵样本或技术资料给出的流量Q和压力P流量Q 指容积式泵输出的最大流量。可通过旁路调节和改变行程等方法达到工 艺要求的流量。压力P 指容积式泵允许的注意大出口压力。c选型依据 符合以下条件者即为初步确定的泵型号。流量QW Q,且Q愈接近Q愈合理;压力P WP,且P愈接近P愈合理; d校核泵的汽蚀余量NPSHrV装置汽蚀余量NPSHa,如不合乎此要求,需降低泵 的安装高度,以提高NPSHa值;或向泵厂家提出要求,以降低NPSHr值;或同时 采用上述两方法,最终使NPSHrVNPSHa 安全余量S。当符合以上条件泵不止一种时,应综合考虑选择效

31、率高、价格低廉和可靠性高的 泵。(2)离心泵型号的确定a额定流量和扬程的确定 额定流量一般直接采用最大流量,如缺少最大流量值时,取正常流量的1. 1 1.5倍。额定扬程一般取装置所需扬程的1.051.1倍。对黏度20mm2/s或含 固体颗粒的介质,需换算成输送清水时的额定流量和扬程,再进行以下工作。 b查系列型图谱 按额定流量和扬程查出初步选择的泵型号,可能为1种,也可能为2种以上。 c校核 按性能曲线校核泵的额定工作点是否落在泵的高效工作区内;校核泵的装置汽蚀 余量NPSHa-必需汽蚀余量NPSHr是否符合要求。当不满足时,应采取有效措施 加以实现。当符合以上条件者有 2种以上规格时,要选择

32、综合指标高者为最终选定的泵型 号。具体可比较以下参数:效率(泵效率高者为优)、重量(泵重量轻者为优) 和价格(泵价格低者为优)。6.1.5泵的台数和备用率一般水泵大中型泵站台数以48台为宜。中小型泵站以36台为宜,小 型泵站以23台为宜,对正常运转的泵,一般只用一台,因为一台大泵与并联 工作的两台小泵相当,(指扬程、流量相同),大泵效率高于小泵,故从节能角度 讲宁可选一台大泵,而不用两台小泵,但遇有下列情况时,可考虑两台泵并联工 作:*流量很大,一台泵达不到此流量。*对于需要有50%的备用率大型泵,可改两台较小的泵工作,两台备用 (共三台)*对某些大型泵,可选用 70%流量要求的泵并联操作,不

33、用备用泵,在一台 泵检修时,另一抬泵仍然承担生产上70%的输送。*对需24小时连续不停运转的泵,应备用三台泵,运转,一台备用,一 台 维修。6.2水泵选型6.2.1选择原则(1)满足工艺参数原则流量 ,扬程 ,温度 ,压力 ,装置汽蚀余量(2)满足被输送液体性能原则腐蚀性液体 ,不允许泄露性的液体 ,含有长纤维类液体 ,高温、高压类液 体 ,黏性液体(3)满足泵现场使用环境条件的原则安装位置 ,环境条件 ,电网条件 ,危险区的划分6.2.2选择流程(1)首先应根据使用环境条件和工艺要求,采用不同的泵型。(2)水泵流量的确定工艺要求给出泵的额定、最小、最大三种流量,则选泵时应以最大流量为 依据;

34、在没有给出最大流量时,通常应以额定流量的1.1 倍作为依据。(3)水泵扬程的确定水泵的扬程指总扬程,即:实际扬程+损失扬程。 所需实际扬程:通过各种方法实地测量出来。根据前述计算出的所需流量,查水泵性能表,选定所需水泵的口径,并根据 水泵的口径选定水泵进、出管直径。当所需的流量和扬程确定之后,即可根据水泵性能表选定水泵的型号。 在查水泵性能表时,先查找出与所需流量和扬程相接近的水泵,然后再确定型号。选泵用的扬程值应注意到最低吸入液面和最高送液高度,同时留有余量;一般选泵的额定扬程为装置所需扬程的1.051.1倍。(4)水泵型号和规格确定流量和扬程后,利用有关技术图表,确定水泵型号和规格a 使用

35、水泵性能规格表选泵型水泵厂在产品目录中都提供了这种表格,表中每一个型号的性能都有三行数 据,究竟以哪一行为准呢?一般设计流量和设计扬程应与性能表列出的中间一行 的数值相一致,或是相接近,而又必须落在上、下两行的范围内,因为这个范围 是水泵运转的高效率区域,这个型号的水泵就认为是符合实际需要的,水泵算是 选定了。b 使用水泵选型表选泵型根据确定的设计扬程和设计流量,在选型表中,横表头查找出与设计扬程相 符合或相接近的扬程数值;再在纵表头找出与设计流量相一致或相接近的流量数 值,纵横相交于小方块,它标出了水泵的型号,初步选出泵型。但有时会出现两 种泵型都满足设计要求,此时,可把这两种泵型作方案比较

36、,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然后选定其中一个合适的泵型。这种选择水泵的方法比较简便而又快捷。c 使用水泵性能综合型谱图选泵型将离心泵、轴流泵、混流泵的工作区域全部综合画在同一张图上,这就构 成了农用水泵系列综合型谱图,该图绘制比较复杂,但使用比较方便。 根据确定的设计流量和设计扬程,在型谱图上,首先在纵坐标上以设计扬程查找 出符合扬程要求,而流量不等的几种水泵,然后再在横坐标上以设计流量来确定 选用哪一种水泵。如果设计流量较大时,单泵未能符合要求,可考虑多机作业, 但应注意尽量采用相同型号的水泵,以利于施工安装、管理维修。初选出水泵后,应进一步根据初选的情况,确定管路的具体布置,同时求出 水泵的工作

37、点看其工况点是否落在泵的高效区内,校核最大设计扬程和最小设计扬程是否超出工作范围。6.3水泵性能参数表格具体参数参看表6. 1表6.1水泵选型型号总扬程m流量L/h输出功率Kw额定 电压V额定 电流A频率Hz使用粘度界限规格涂色防护等级VKB05101AH30400.52003.75075IEC60034-1CE 标记芒塞尔N1IP54VKB0636400.62004.14075IEC60034-1CE 标记芒塞尔N1IP54VKB0742400.72004.65075IEC60034-1CE 标记芒塞尔N1IP54富士冷却泵(富士电机上海有限公司)参考文献1 蒋志良主编,供热工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12 陆耀庆主编,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53 黄素逸,林秀诚主编,采暖空调制冷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14 张健主编,建筑给排水工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15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主编,建筑给排水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2008.1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