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8.寡人之于国也学案导航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艳*** 文档编号:112513106 上传时间:2022-06-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语文:8.寡人之于国也学案导航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8.寡人之于国也学案导航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8.寡人之于国也学案导航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8.寡人之于国也学案导航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8.寡人之于国也学案导航人教版必修3(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8寡人之于国也 年段:高一 学科:语文 主备: 审核:课时:二课时 课型:新授 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1.过通查阅字典词典、阅读课下注释,读准字音,读明词义。掌握文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现象。2.学习巧用比喻论证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3理解孟子主张行仁政,重视人心向背的积极思想,对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自学导读】1走近作者孟子名轲,战国时邹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他是子思(孔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他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说,劝告统治者重视人民,阐述了儒家的重民思想。认定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反对武力兼并,认为“

2、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并极力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回复井田制度,省刑薄赋,肯定人性生来就是善的,都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提出有所谓“不虑而知”的“良知”和“不学而能”的“良能”。但也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反对“逸居而无教”。主张尽心知性知天,并把“知天”看成是尽量扩充本心和发扬善行的过程,提出养性寡欲的思想,要求“反求诸己”,排除感官物累,“善养吾浩然之气”,使这气“塞于天地之间”以达“万物皆备于我”的境界。并进而断言“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把治学和认识归结为找回散失本心的心性修养问题,强调认识论和伦理学相统一的“天人合一”说。他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

3、亚圣”之称,著有孟子。2.写作背景据史记。魏世家记载,梁惠王三十五年,“卑礼厚币以招贤者”。梁惠王招贤目的在于富国强兵,回复并扩大疆土,而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治”思想并将它发展“仁政”学说,反对“霸道”“虐政”,主张当权者要“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用仁义治天下。这样两人第一次见面时,梁惠王便想从孟子那里寻得“以利吾国”的良策;孟子则以“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为对,指出专言求利的严重危害性,和躬行仁义的重要意义。两人第二次会面是在池沼旁边,梁惠王看着鸿雁麋鹿嬉戏得意的问孟子:“贤者亦乐此乎?”孟子以“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 有此,不乐也”为对并通过历史事实的对比,证明了贤者“偕乐”,不

4、贤者“独乐”有着截然不同的结果:文王关爱百姓,百姓爱戴他,因而文王能享其乐;夏桀不恤百姓,百姓怨恨他,因而夏桀不能保其乐。正是在多次的接触交谈中,孟子与梁惠王彼此之间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于是就有了寡人之于国也这一次深入的交谈,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的寓言暗示了梁惠王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加多的道理,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从而阐述了孟子的政治思想和主张。孟子的仁政思想:(1)以民为本的思想;(2)邦国的主权在民;(3)民对不施仁政的暴君是可以不服从的;(4)政事以民为归宿;(5)用人以民意为准;(6)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7)施仁政应使百姓安居乐业;(8)孟子反对不

5、义战争。【自主构建基础积累】一字词积累1.字音曳 ( )兵 数( )罟 洿 ( )池鸡豚 ( ) 庠( )序 孝悌( )饿殍 ( ) 狗彘( ) 畜( )养生丧( )死2.通假字直( )不百步耳 颁( )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涂( )有饿殍而不知发则无( )望民之多于邻国也3.一词多义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数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数罟不入洿池( ) 百发百中 ( ) 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发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 野芳发而幽香( ) 中通外直,不枝不蔓( ) 系向牛头充炭直( )直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 日出江花红胜火( ) 余观夫巴陵胜状,在

6、洞庭一湖( )胜 驴不胜怒(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 王好战,请以战喻。( ) 王道之始也( )王 然而不王者( )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 谨食(s)之( ) 树之以桑( ) 中无杂树( )树 树帜曰“谢庄团练冯” ( ) 王无罪岁( ) 罪大恶极( )罪 此则寡人之罪也 ( ) 斯天下之民至焉( ) 至高无上( )至 至若春和景明( ) 色愈恭,礼愈至( ) 谨庠序之教( ) 谨食之( )谨 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 ( ) 寡人之于国也( ) 则移其民于河东( )于 民之多于邻国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 请以战喻( ) 斧斤以

7、时入山林( )以 以五十步笑百步( )申之以孝悌之义 ( ) 填然鼓之( ) 察邻国之政( )之 寡人之于国也 ( )4.词类活用然而不王者 ( ) 树之以桑 (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 ) 填然鼓之 ( )王无罪岁 ( )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 )谨庠序之教 ( ) 是使人养生丧死无憾也 ( )5.古今异义河内凶 ( ) 寡人之于国也 (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 ) 弃甲曳兵而走 ( )或五十步而后走 ( )6 文言句是亦走也。 非我也,岁也。(判断句)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状语后置)未之有也(宾语前置)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状语后置)树之以桑(状语后置)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状语后置)申之以

8、孝悌之义(状语后置)【整体把握归纳梳理】1.主旨归纳本文记载了_,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的只有实行_ _让人民安居乐业,在此基础上施以儒家的教化才能以_ _统一天下的思想,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2.写法鉴赏孟子善于用_说理主要表现在用对方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梁惠王喜欢打仗就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的荒唐,说明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而多用_和_句式,使作品读起来气势磅礴。【研读探究鉴赏感悟】1.对孟子的仁政思想应如何理解?提示:集中在文章的五、六段。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是孟

9、子仁政的具体内容2.梁惠王为何对“民不加多”倍感忧虑?如何看待今天的人口国策?3.仁政思想在今天可作哪些合理的延伸?【训练落实素养提升】1.下列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斧斤以时入山林 (按照季节)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种植)C.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秩序)D.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泛指粮食)2.下列各句划线的字与现代汉语相同的是( )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C.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D.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矣3.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涂有饿殍而不知发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C.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

10、孝悌之义4.下面“之”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察邻国之政 填然鼓之 王道之始也 树之以桑未之有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申之以孝悌之义(前一个“之”)A. B.C. D.阅读下面一则小故事完成题57题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念qu, 二声),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5.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未穷青之技(没有学尽秦青歌唱的技巧)B.自谓尽之 (自己认为学尽了秦青的本领)C.饯于郊衢(秦青在郊外的大路边为他送行)D. 薛谭乃谢求反(薛谭于是感谢秦青,请求回家)6.翻译声振林木,响遏行云7.

11、请你用简洁的话语说说这个故事寓意8寡人之于国也导学参考3.一词多义1.数 数目、数量 / 几、若干 / shu 屡次 / c 密、细密2.直 与“曲”相对,不弯曲 /价钱、价值 / 仅、只3.发 发射 / 征发、派 / 指打开粮仓 救济百姓 / 花开4.胜 超过 / 优美的 / 尽 / 承受5.王 动词,为王,读wn / 名词,君王,读wn6.食 动词,吃 / 名词,食物7. 树 动词栽种 / 名词 树木 / 树立8. 罪 怪罪、归咎 / 罪恶 / 过错9. 至 到来 / 最 / 至于 / 周到10. 谨 谨慎认真地从事 / 小心谨慎 / 谦辞11于 介词 ,对于 / 介词 , 到 / 介词

12、, 比 / 连词 ,和、与、跟、同12. 以 介词,用拿把 / 按照 / 凭 / 介词,用拿把13. 之 补足音节 / 助词,的 / 对4.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如动词,称王 2. 名词活用如动词,种植 3. 名词活用如动词,穿4.名词活用如动词,击鼓 5. 名词活用如动词怪罪、归咎6. 名词活用如动词,吃 7. 形容词活用如动词,谨慎从事8. 形容词活用如名词,活着的人、死去的人5.古今异义(略)【整体把握归纳梳理】1. 主旨归纳1.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 富民 仁政 王道2.比喻 排比、对偶【训练落实素养提升】1.C 2.B 3.D 4.C 5.D6. 歌声高亢宏亮树林都为之振动,高入云霄,

13、连浮动着的云彩也被止住了。7. 言传不如身教 不要盲目崇拜,迷失自我“之”字的用法1.用作代词,(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2.用作助词:(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二)结构助词,补语

14、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