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评估: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2513095 上传时间:2022-06-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自学评估: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自学评估: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自学评估: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自学评估: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学评估: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自学评估 知识掌握 (一)填空题1人们利用各种科学卫星和空间探测器,发现了地球大气层外还有_层;宇宙中存在大量的_射线和_射线。2从1969年至1972年,美国的“_”登月计划先后6次将_名航天员送上月球,获得了大量关于月球的第一手资料。31973年,美国发射了大型载人航天站“_”,其任务是_和_。4我国是在_年,把开发火箭技术纳入国家12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_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上天。1999年,第一艘载人航天实验飞船“_”号发射升空。5从1957年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到1981年世界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标志着人类对宇宙空间的认识,已经从_阶段逐渐进入到了_的新

2、阶段。6宇宙环境中蕴藏着丰富的_资源、_资源和_资源。7宇宙开发活动,无论_,还是_,都已不是_个国家所能独立完成的。因此空间资源开发的一个趋向是走上_的道路。8由于空间垃圾和航天器之间的相对速度_,即使_,也会造成航天器的_,因此要保持太空清洁。(二)选择题(下列每题的4个选项中,有1个或2个是正确的)9世界上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是在 A1957年 B1969年C1973年D1981年10我国第一颗返回型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是在 A1956年B1970年C1975年D1999年11人类实现对太阳的逼近观测是 A19621973年原苏联发射的“火星”号探测器。B19691972年美国发射的“

3、阿波罗”号飞船。C1973年美国发射的大型载人航天器“天空实验室”。D1999年中国发射的“神舟”号航天实验飞船。12经过对带回的月球岩石标本的分析,发现月岩中富含地球上没有的能源资源 13有关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1956年成功发射第一枚探空火箭和第一枚自制运载火箭。B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C1984年第一颗返回型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D1985年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市场,先后为一些国家发射了卫星。14不属于宇宙空间垃圾的是 A寿命终止的航天器B因意外或有意爆炸航天器而产生的碎片C流星D航天员扔出飞船舱外的垃圾15开发宇宙的空间资源是指 A利用高度

4、观测地球,收集有关地球的各种信息。B利用高真空、强辐射和失重,进行各种科学实验。C利用太阳能资源进行发电。D开发月球的矿产资源。16关于宇宙环境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宇宙环境的保护主要是保护地球免遭流星的撞击。B宇宙是无边无际的,因此宇宙垃圾不会对航天器构成任何威胁。C宇宙垃圾和航天器相对速度很大,一旦相撞,会给航天器造成重大损坏。D为保护太空清洁,航天专家们已开始研究限制空间垃圾的产生和清除空间垃圾的办法。 能力提高 (三)综合题17“天空实验室”是美国第一个实验室航天站。航天员用58种仪器进行了270多项天文、地理、遥感、宇宙生物学、航天医学实验和在失重条件下进行材料加工实验。其中空间加

5、工实验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请分析一下为什么?_。 延伸拓展 1819691972年,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先后6次将12名航天员送上月球。进入21世纪,许多国家都在计划组织力量进行重新登月活动,我国也在着手计划,请问其意义何在?_参考答案1磁 X 2阿波罗 123天空实验室 太阳天文观测 研究日地关系41956 1970 “东方红”1号 神舟5空间探索 空间开发利用6空间 太阳能 矿产7规模和技术 经济投入 一 国际合作8很大 轻微碰撞 重大损坏9D 10C 11C 12A 13BD 14C 15AB 16CD17因为太空失重的条件给材料的加工带来了绝妙的好处。例如,原来地球上成千上万吨重的巨大物体,一旦到了太空就变得轻如鸿毛,只需要很小的作用力,就可把材料悬浮起来进行加工处理。加工过程中材料既不需要加工容器,也不需要任何有形的东西牵挂,可以避免容器对产品质量产生的影响,从而获得纯度极高、均匀度极好的产品18其意义在于:第一,促进科学的发展。登月活动将成为人类进入外层空间的突破口,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宇宙,把科学推进到新的前沿;第二,开发空间资源,发展空间产业(月球上有丰富的资源);第三,推进技术的进步,刺激工业的发展。登月计划的实现要以强大的科学技术为基础,由此可以带动科学和技术许多领域的飞速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