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4.1《光的折射定律》教案 粤教版选修3-4(通用)

上传人:艳*** 文档编号:112455754 上传时间:2022-06-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物理:4.1《光的折射定律》教案 粤教版选修3-4(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物理:4.1《光的折射定律》教案 粤教版选修3-4(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物理:4.1《光的折射定律》教案 粤教版选修3-4(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4.1《光的折射定律》教案 粤教版选修3-4(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4.1《光的折射定律》教案 粤教版选修3-4(通用)(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光的折射定律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用具】小激光光源、一杯水、一条小鱼(大烧杯中)、半圆形玻璃砖、直尺、量角器、小黑板、挂图(折射现象)、硬币。【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知道以下概念:光的折射现象、折射光线、折射角。(2)理解光的折射规律。(3)理解光路的可逆性在折射现象中也存在。(4)能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折射现象。2. 过程与方法(1)由观察实验现象入手,通过教师引导,帮助学生分析、概括出相应结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2)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实验中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对生活

2、的热爱、亲近的情感。(3)利用折射现象中的因果关系,使学生认识客观事物中因果关系的重要性(入射角决定折射角和反射角)。【教学重点】光的折射规律。【教学难点】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有关现象。【教学过程】一、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1引入课题问题一:展示视频“海市蜃楼”,观察教科书图4-4-1 。它们是怎样形成的?问题二:放大镜为什么能起放大作用?问题三:前面学了平面镜成像的例子,如水中倒影,是由于光从空气射向水面,又反射回到空气中,进入人眼形成的像。但水中倒影比物体本身更暗淡,为什么呢?2教师演示图4-4-2(可往水中加点墨水或牛奶,增强可视性),要求学生填空。出示小黑板内容(亦可以课件呈现)。(1)

3、观察到的现象光的传播方向在水面发生突变。同时出现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入射光线分解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进入人眼的是反射光线,弱于入射光线,故看起来偏暗)。(2)相关名称3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参考教科书(无玻璃砖者可选此)。(1)器材:小激光光源、半圆形玻璃砖、量角器、直尺。(2)要求学生带着下列问题去观察: 光的传播方向改变吗(若不改变,光路应为AOA方向)? 与OA相比,折射光线是偏离还是靠近法线? 使入射角增大,则折射角如何变化?入射角减小呢?(3)由学生上台演示图4-4-3实验三次,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操作,引导台下学生观察、思考,得出结论。4由教师引导学生仿照光的反射定律,总结出光的折射

4、规律(1)三线关系: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法线居中)。(2)二角关系: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往往不相等)。(3)因果关系:折射角随入射角同方向变化。5发散、深化提问:上面讲的是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是斜射。若直射(垂直入射)呢?二、通过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认识光路的可逆性在折射现象中的存在1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中图2出示装有一条小鱼的大烧杯,让学生进行观察与操作。(1)从侧面和上面观察鱼,对比鱼的大小的不同。结论:从侧面看,鱼更大(原因以后再讲)。(2)让学生用铅笔模仿猫去“刺”鱼。结

5、论:鱼看起来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更浅,是虚像(可讨论问题:“眼见”一定“为实”吗)。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现象?3讨论交流:折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1)讨论导引导引 1:人透过空气看树木,是树木反射的光从树木沿直线进入人眼。导引 2:人通过水面看岸边树木,光从树木到水面发生反射,进入人眼。但人还是习惯地以为光是从水中树木的倒影处沿直线进入人眼的。即:我们总是依照光射来的直线方向去判断光源的位置。(2)在教科书图中,眼看鱼,光从鱼处出发,进入人眼,即光从水到空气中发生折射(与实验探究的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折射的情况相反)。(3)出示小黑板:对比光路方向 空气 水 二者相反、光路可逆水 空气 光路

6、图 (4)应用:用光路的可逆性解释教科书中图4-4-4的现象。在岸上A看水中物B,好象在B,变浅了;在水中B看岸上物A,好象在A处,变高了。三、通过欣赏奇异的折射现象,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学习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简单的折射现象欣赏: 教科书图 透过篝火看到的人会颤动。海市蜃楼在海面、沙漠上不均匀的空气中,由于光的折射所形成的虚幻景像呈现在高空(古人误以为是蜃、大蛤蚧吐气而成,故又叫蜃景)。其形成原理可参考从水中看岸上物体的光路图。四、发展空间1家庭实验室(1)硬币隐现之谜(参见教科书)。(2)与教科书配套书学生活动手册中内容。2自我评价(1)教科书中内容(2)磨砂玻璃淋湿后为什么会透明?(3)汽车前灯玻璃罩上的横竖条纹有何作用?3物理在线(1)奇妙的光纤:发生光的反射。(2)网上搜索“海市蜃楼”内容。4补充内容找出图中的错误之处,并说明它违背了什么科学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