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新中国的外交》学案(无答案)华东师大版

上传人:艳*** 文档编号:112445099 上传时间:2022-06-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新中国的外交》学案(无答案)华东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新中国的外交》学案(无答案)华东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新中国的外交》学案(无答案)华东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新中国的外交》学案(无答案)华东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新中国的外交》学案(无答案)华东师大版(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本资料来自网络 如有雷同概不负责 共享资料 我们只是传递的媒介第15课新中国的外交学案一、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讲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二、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1.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中美关系2.难点中美关系的演变。三、学生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 小组合作 讨论法等四、自学提纲(一)阅读课本完成填空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提出时间:20世纪50年代初。2.主要内容: 、 、 、 、 。3.意义:不仅是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 ,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 。二)出席万隆会议1.时间: 年4月, 率中国代表团应邀出席

2、。2.地点:在 (国家)的万隆召开。3.中国的贡献:周恩来提出了亚非国家之间应“ ”的方针。提出了旨在促进 的十项原则。4.影响:这些原则成为指导 的普遍准则。三)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时间: 年10月的第26届联大。2意义:是中国外交的巨大胜利,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四)中美建交1.经过1972年2月,美国总统 访华,中美发表上海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步入正常化轨道。 年12月16日,中美发表建交公报。 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2.意义: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3.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八、一七公报和上海联合公报、建交公报构成了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4.中美建交的三原则: 、 、

3、。(二)小组讨论1.中国和其他亚非国家之间存在哪些“同”和“异”?2.从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看,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中美从对抗到和解,给我们什么启示?五、自我检测题1、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时,首次提出的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是( )A、独立自主 B、求同存异 C、对外开放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1955年4月,率领中国代表团应邀出席了万隆会议的领导人是( )A、周恩来 B、毛泽东 C、邓小平 D、陈毅3、在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并得到与会各国代表普遍赞同的方针是( )A、独立自主 B、求同存异 C、经济合作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4、1972年,中美领导人实现

4、了跨越太平洋、穿越20多年时空的历史性握手,推动了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这时的美国总统是( )A、基辛格 B、尼克松 C、克林顿 D、布什5、被誉为“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是指( )A、中日关系史上的外交佳话 B、中美关系史上的外交佳话C、中英关系史上的外交佳话 D、中苏关系史上的外交佳话6、表明中美关系开始步入关系正常化轨道的是( )A、尼克松访华 B、中美上海公报的发表 C、中美建交公报 D、“八、一七”公报7、中美两国正式建交是在( )A、1949年 B、1978年 C、1979年 D、1982年8、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访美的中国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江

5、泽民六、当堂检测题1、我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 )A、日内瓦会议上 B、联合国大会上 C、周恩来总理1954年访问印度、缅甸时 D、万隆会议上2、下列事件进一步提升了新中国国际地位的是( )A、抗美援朝取得最终胜利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D、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3、不仅是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的是(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独立自主 D、政治分歧、经济合作4、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是在( )A、1970年 B、1971年 C、1973年 D、1972年5、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中美正式建交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万隆会议的召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 B、 C、 D、七、拔高思考题课本P100页小议论八、课后作业:随堂练九、谈谈学习本节课的感受十、名人名言与教师寄语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成功离我们很远,但当你放弃努力时才发现成功离你只有一步之遥。 4爱生活 爱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