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表格教学案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12444550 上传时间:2022-06-2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6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表格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表格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表格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人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表格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表格教学案(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 . 教师电子备课教案课题18、将相和 (第一课时)教学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预习的基础上,从整篇入手,初步概括课文主要容教学重点在预习的基础上,从整篇入手,初步概括课文主要容过程与方法组织分段;仔细阅读第一大段,开始接触第二大段。教学难点从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对敌人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对友胸怀宽广、忍辱退让的好品质中受到启示和教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对敌人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对友胸怀宽广、忍辱退让的好品质中受到启示和教育。课前准备挂图、小黑板、布置学生预习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第一次备课动态修改一、 板书课题提问分析检查预习情况1、 将相和:廉颇和蔺相如同心协力。

2、比喻文官武将团结一致,共同把国家的事情办好。2、 简介导入:这是一篇历史故事,是根据司马迁的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它以两国的矛盾为背静,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写了三个小故事。哪三个小故事呢?二、 学生默读课文(自学)1、 掌握生字词;2、 给课文分段,弄清课文讲了哪三个小故事。三、 检查自学情况1、 生字:指导读准“允”“yun”不念“run”;要与“充”区别;指导书写“廉”“广”部,剩10画,不是8画。2、 课后第4题的词,理解带点的词。3、 课文主要讲了哪三个小故事?(完璧归、渑池会见、负荆请罪)4、 提问分段(按故事分三大段)四、 学习第一段:完璧归1、 齐读第一节,思考:这节与

3、下面三个故事有什么联系?(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背静。三个故事都是在这样的历史背静下发生的。)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国处在齐两大国之间,因此军事、外交方面的措施,关系国家兴旺的重大意义。2、 指名读2、3节,解释“和氏璧”;思考回答:王接到信为什么非常着急?3、齐读4、5节蔺相如是怎样说的?指名读第6节4、 蔺相如是怎样造成国理屈,完璧归的?(1)出示挂图,学生自渎8、9节,把画中蔺相如的动作词打点;(2)指名口述过程(3)这说明蔺相如有怎样的精神?(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5、 结果怎样?齐读第10节(蔺相如完璧归立了功,王封他做了上大夫。)大夫:官职,分上、中、下三等,上大夫

4、为最高一级的大夫。五、小结“完璧归”的前因后果(起因是王企图骗取国的和氏璧,结果由于蔺相如的机智勇敢而完璧归。)六、 自学下两个故事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板书设计18. 将相和完璧归渑池会见负荆请罪课后反思教师电子备课教案课题18将相和 (第二课时)教学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第二、三大段,分清每个故事的前因后果教学重点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过程与方法搞清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与三个故事与整篇的关系。教学难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务求理解的读书习惯。课前准备课件教法学法讲授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第一次备课动态修改一、复习导入一、 指名说说第一个故事“完璧归”的前因后果。二、 明确本课学习容

5、。阅读思考:(小黑板)1、 你会提出什么问题?2、 弄清每个小故事的原因和结果。3、 蔺相如、廉颇是怎样的人?三、 学习第二段 1、 学生默读、思考2、 你会提出什么问题?质疑解难:瑟古时候的一种弹奏乐器。缶瓦制的器皿。(瓦罐)我们把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为几个重点讨论。(出示小黑板)(1) 谁为什么提出渑池会?(2) 王决定怎样?(3) 蔺相如为什么逼王击缶?(4) 王击缶后,为什么“不敢把王怎么样?” 3、 汇报交流 4、 弄清故事的原因和结果。齐读第15节蔺相如立了什么功?(他维护了国的尊严)所以王封他为上卿。四、 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三个故事。1、 学生小声自渎,思考总要求。2、 你会提出什

6、么问题?(学生互问)归纳问题(出示小黑板)(1) 廉颇为什么不服气?(2) 蔺相如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避着廉颇?(3) 廉颇为什么负荆请罪?3、 小组讨论4、 逐问题讨论答(1):指名说读第16节(蔺相如职位比廉颇高。)答(2):指名说(蔺相如避着廉颇)为什么?指导读蔺相如说的一段话,体会他是为了国,心胸开阔。答(3):(出示挂图)指名读第18节(诚意和好、勇于改过)5、 说一说故事的前因后果结果中哪个词点了题意?(同心协力)6、 说说蔺相如、廉颇是怎样的人?(见板书)蔺相如为什么会机智勇敢、心胸开阔?(爱国)廉颇为什么会勇于改过?(爱国)7、 思想教育:我们平时,只有全班同学团结一心,才能把

7、班级工作搞好。五、练习指名说原因、结果,然后同桌互说。板书设计18、将 和 相 廉颇 不和 蔺相如知错就改 机智勇敢不畏强暴负荆请罪 完璧归 渑池之会课后反思教师电子备课教案课题19草船借箭(第一课时)教学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本课生词,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教学重点整体感知大意,了解故事梗概。过程与方法整体感知大意,了解故事梗概。教学难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诸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他的有胆有识、足智多谋。课前准备课件教法学法讲授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第一次备课动态修改一、揭示课题1从赤壁之战故事引入。师:我们已经学过一个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是赤壁之战,那个故事是以周瑜、黄盖为主

8、的。今天我们又学一篇以诸亮与周瑜为主的课文。揭题、读题。2审题。什么叫草船?草船借箭是指什么意思?3再读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出示:谁草船借箭?为什么要草船借箭?怎么样草船借箭的?最后借到了箭没有?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这些问题实际上要我们回答什么?请用述句表达。草船惜箭的原因、经过、结果。2我们把草船借箭的经过看成借箭前的准备和借箭的过程。(出示课后题1/(2)3自学课文字词,标好节号,读通课文,完成填空。草船借箭的原因:三天赶造十万枝箭草船借箭借箭前的准备:草船、军士借箭的过程:逼近水寨一面受箭另一面受箭驶向南岸草船惜箭的结果:如期交货、周瑜叹服4据此提纲给文章分段:一(l、2节

9、)、二(3-5节)、三(6-9节)、四(10)这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三、学习第一段1齐读第l句。什么叫“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2从第二节的人物对话中我们能看出周瑜对诸亮的“妒忌”吗?(1)指名2生分角色读课文第2节,师读旁白。大家听2人对话共几轮,为每一轮编上序号。(2)每一轮对话中,都能看出周瑜对诸亮的妒忌。让我们再来看看,周瑜在与诸亮对话时,心中是怎么想的吧。3学习第一轮对话。(1)齐读,边读边根据老师提的问题想想周瑜是怎么想的。师问:周瑜是大都督,难道他不知道?(2)那周瑜这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呢?两人一组讨论。(3)过渡:显然,周瑜正在设计想

10、陷害诸亮,那他怎样一步一步进行下去的呢?4学习第二轮对话。(1)指名2人读对话,师在其间提问让大家思考周瑜的心理活动。“公事”是什么意思?“推却”又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能推却?(周瑜以公事来压诸亮,使诸亮无法不答应。)(2)同桌一起像刚才一样讨论周瑜的心理活动。交流:“我用公事来压你,你想推也推不了。”5学习第三-六轮对话。(1)分四组讨论六轮对话,学着刚才的方法,先分角色对话,再说说周瑜的心理活动。最后一轮,周瑜没有问话但有动作(2)讨论、交流。6. 小结,我们看到了,周瑜是步步紧逼,把诸亮圈入了他设置的圈套。从每一次对话中,我们都能看到周瑜的妒忌、怨恨之心。7. 周瑜设计陷害诸亮,而诸亮似

11、乎已陷入他的圈套,让周瑜计划得逞了。真的是这样吗?思考:诸亮在与周瑜对话时心理活动怎样?他为什么答应周瑜如此难办到的任务?默读12节,思考这些问题。分组分角色,指名一生读旁白,朗读第1、2节,体会人物心活动。四、小结。周瑜想害诸亮,而诸亮更是立下军令状,那么事情又是怎么发展的呢?下节课继续学习。板书设计19草船借箭逼近水寨一面受箭另一面受箭驶向南岸课后反思教师电子备课教案课题19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草船借箭的经过,剖析借箭成功的因素。教学重点学习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亮等人物的特点,感受人物形象。过程与方法学习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亮等人物的特点,感受人物

12、形象。教学难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诸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胆有识,足智多谋。课前准备课件教法学法讲授教学过程教学环节第一次备课动态修改一、复习引入1.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文章分了四段。并学习了课文的第一段,知道了“草船偌箭”的起因是周瑜妒诸亮,用10天造十万枝箭的命令来设计暗算诸亮,而诸亮立下军令状三天就造十万枝箭。2第一段中哪句话点出了周瑜妒忌诸亮的原因?(全文第一句。)指名回答。师:课文开头就点明了原因,齐读此句。3课文二四段中也有一处直接写出了诸亮有才干,快速默读二四段,找出这句话。(全文末尾一句。)二、整体进入学习二四段1全文末尾这句话与开头处的句子什么关系?指

13、名2人对读。(首尾呼应。)师生配合(师首句,生尾句)读,体会首尾呼应。2板:神机妙算用词素合成的方法如何解释?出示: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情势,决定策略。诸亮到底是怎样神机妙算的呢?3默读课文二-四段,找找突出描写诸亮神机妙算。胸有成竹,料事如神的句子,用“”划下。交流出示小黑板:(1)第三天保管有十万枝箭。(2)不能让周都督知道,否则我的计划就完了。(3)鲁肃回来见了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4)第一天第二天,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诺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5)雾这样大,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6)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夭亮了就回去。三、学习“知周瑜”1默读小黑

14、板上第句,用“如果就”的句子来表达句子的意思。2诸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假设?(1)指名读第三节。(2)口头完成填空。因为诸亮知道周瑜妒忌他有才干会从中阻挠,所以诸亮要鲁肃不要告诉周瑜这件事。两人一组讨论填空、交流。齐读。板:知周瑜心3诸亮要鲁肃办什么事?指名读句:“希望你能借船的两边。”(1)比较句子。(2)齐读此句。师:这排的一千多个草把子的船就是“草船借箭”中的(生)“草船”。四、学习“知鲁肃”1诸亮要鲁肃别把这事告诉周瑜,结果怎样?齐读小黑板上第句。2理解这句句子。(1)“显然”是什么意思?(出示小黑板:事实与所说或所科的相符。)(2)“事实”是什么?“所说或所料”又是谁所料的什么?用上“

15、果然”有什么作用?(事实是鲁肃没向周瑜提借船的事,所料是诸让鲁肃不要提此事。)问:相符吗?(相符)用上“果然”表现事实与诸亮所预料完全相符。(3)齐读句子体会。3师介绍:鲁肃是东吴的一员大将,他为人忠实、守信,正因为诸亮知道鲁肃的为人,所以才料到他不会把此事告诉周瑜。用上“果然”一词也表现了诸亮板:知鲁肃人4齐读第二段体会。五、学习“识天象”1师:(指小黑板上句)诸亮曾担保三天管保有十万枝箭,可第一天没有动静,第二天仍不见动静,直到(引读)2指名读6-7节,说说诸亮为什么选在第三天四更时候出发?板:四更时候(这时候江上大雾弥漫。)(1)板:大雾弥漫(2)这时候江上大多弥漫到了什么程度?(引)连

16、面对面都看不清。3有了这样的大雾会有什么结果呢?与借箭又有什么关系?出示:因为江上大雾弥漫,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所以先默读6、7节,然后四人一组讨论用多种方法来补充完整句子。4显然,大雾弥漫这一气候的变化正是借箭成功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素,也是诸亮选择第三天四更时分出发的原因。(1)诸亮是什么时候决定这一时间出发的?(三天前立军令状时。)为什么?(2)早在三天前,诸亮就预测到三天后有一场漫天大雾,这要归功于他识天象,了解天气变化情况。板:识天象(3)齐读小黑板上第、句,体会诸亮识天象的神机妙算。5正因为江上大雾弥漫,诸亮在天还没亮时,把船靠近军水寨,并怎样布船?引读书中有关句子。(船头超西,船尾朝东

17、,一字儿摆开)(1)看示意图1。(显示出船头朝西,船尾朝东。)这样布船的目的是什么?(准备受箭)(2)引读,可这样布船,船队离太近了,鲁肃不禁吃惊他说:(引)“”,可诸亮却笑着说:(引)“”。六、学习“知操”1这是诸亮的预料,事实又是怎样的呢?引读(操在营寨里箭好像下雨一样。)2“虚实”是指什么?“虚”与“实”是一对反义词,“虚实”表示部的实际情况。文中指哪一方面看不清哪一方的虚实?用“”划出诸亮一方的部实际情况。“20只船排在船上的两边。”(第四节)3这样少的兵士,船上又没有什么武器,操丝毫不用害怕,可他为什么不敢派兵?口头完成填空。出示:操之所以不敢轻易出动,是因为(江上大雾弥漫,连面对面

18、都看不清。)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是别人还也许有派兵的可能,而操是绝不会派兵的,因为操是一个生性多疑的人。4现在你们看事实与诸亮的预料又一一相符,这就可用上刚才我们学的一个词?(果然)请根据这一容用“果然”造句。5诸亮能预料得如此之准,就是因为他知道操生性多疑的性格。 板:知操性6这时操是怎么做的,诸亮又是怎么做的?指名一人读操的句子,大家齐读诸亮的句子,配合读第8节。7看示意图2: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七、学习“晓地利”1过渡:当军一万多个弓弩手,一齐朝草船上射箭,箭好像下雨一般时,诸亮和鲁肃正在船中饮酒取乐。因为诸亮这样说(引)小黑板上第6 句。2天亮了,诸亮的船队是怎么回去的呢?默读第9节

19、,找出一个词来概括。板:顺风顺水3第三次出示图片投影1。(1)根据“顺风顺水”这个词再次默读第9节,想想水往哪个方向流,当时的风向又是怎样的?(请学生在示意图上用箭头表示。)(2)师介绍:长江江水正是由西向东流,正是趁着顺风顺水的时刻,二十条船像飞一样放回二十多里,操追也来不与了。(3)诸亮能利用顺风顺水的条件是巧合吗?这表现了诸亮知晓地理的优势,并能利用它。板:晓地利4齐读第9节八、学习第四段1学习了借箭经过,我们看到诸亮他知周瑜心、知鲁肃人,知操性,可算是知人心;他预料四更时刻大雾弥漫,应称是识天象;他更会利用顺风顺水应赞为晓地利,从这三方面看,诸亮其无傀为“神机妙算”,难怪周瑜最后也自叹

20、不如。2齐读第四段。九、复习复述你能不能以“诸亮真是神机妙算啊”为中心句把二四段进行简要复述?四人一组讨论准备。十、朗读全文(分组朗读)思考概括各段段意1、(1-2)周瑜妒忌诸亮的才干,以3天造好0万枝箭的命令,企图暗算诸亮。诸亮胸有成竹地承受了命令。2、(3-5)周瑜派鲁肃了解诸亮造箭的情况,还给诸亮设置造箭的障碍;诸亮请鲁肃帮忙,暗暗作好借箭的准备。3、(6-9)诸亮善于识别天象,正确估计操的行动,利用大雾的掩护,巧妙地想操“借”了10万枝箭。4、(10)诸亮如期交箭,周瑜的暗算落空。周瑜不得不叹服诸亮的才干,自叹不如诸亮。十一、分角色朗读全文,思考1全文用什么形式来到划人物的性格?从这个

21、故事中可以看出周瑜是个怎样的人?而诸亮呢?2引导归纳中心,理解诸亮借箭成功的原因。有胆有识,神机妙算。板书设计19草船借箭周瑜心知人心鲁肃人神机妙算操性识天象四更时候大雾弥漫晓地利顺风顺水课后反思教师电子备课教案课题20景阳冈(第一课时)教学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本课“妒、督、鲁”等ll个生字,以与妒忌、商议、推却、探听等8个词语,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并会用“推却、轻易”造句。教学重点重点理解武松打虎部分。过程与方法初步理解课文容教学难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清课文条理理解武松打虎部分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写有“思考,练习”2的小黑板与绘有武松打虎场景的挂图。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第一次备课

22、动态修改一、听写词语 抵御、推辞。侮辱、拒绝、和氏壁、绝口不提 (听写后,同座同学相互检查批改)二、启发谈话,导人新课 前面学过的两篇课文,讲的都是我国古代的事情,今天我们要学的“景阳冈”讲的也是我国古代的故事。课文是根据明代著名小说水浒传中的片段改写的。(板书:景阳冈) 提问:哪位同学能把水浒传向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景阳冈讲的是谁的事?三、初步理解课文容,理清课文条理 1提出自学要求:用比较快的速度把课文默读一遍,按照事情经过把课文分成四段,再做“思考练习”1的填空题。2学生按要求自学。3讨论交流。(1)请学生说说是怎样分段的,每段讲的是什么。(2)请学生说说是怎样填写“思考练习”的。四、抓

23、住重点,进一步理解课文 1各自朗读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部分,想象武松是怎样打死猛虎的2抓住重点语句,理解打虎的经过。(1)、原来大虫抓人,只有一扑、二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就泄了一半。指导学生理解:般是什么意思,大虫抓人只有哪“三般”?为什么“三般”都抓不住武松?在学生理解语句意思的基础上,(适当演示一下,以加深理解。)(2)、指导学生理解:“就势”是什么意思?武松是“就”着什么“势”把大虫揪住的?五、复述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武松是怎样打死猛虎的。六、布置作业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武松打死猛虎这一部分。板书设计20景阳冈 武松打死猛虎课后反思教师电子备课教案课题20景阳冈(第二课时)教学时间教学

24、目标知识与技能说说课文各段大意教学重点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清事情前因后果课前准备课件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第一次备课动态修改一、导入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二、指名说说大意指名说说每段的大意三、练习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1挂出写有“思考练习2”的小黑板。2同座互相讨论题目中列出的事情的前因后果。3全班讨论交流。(1)“店家只给武松筛三碗酒”的原因和结果。(原因:“三碗不过冈”。)(2)武松不听劝告上景阳冈的原因和结果。(原因:“这条景阳冈少也走过一二十遭,几时听说有大虫!”不相信有大虫。“就真的有虎,我也不怕。”不怕老虎。

25、结果:打死了猛虎。)(3)、武松提不动那只被他打死的老虎、的原因和结果。(原因:原来武松使尽了力气,手脚都酥软了。“打虎时用尽了力气。结果:“先下冈去,明早再来理会。”)四、指导有感情朗读1挂出绘有武松打虎情景的挂图,说说这一部分该怎样读。(要读出老虎的凶猛和垂死挣扎,读出武松的勇敢、机智、沉着,节奏稍快些,反映当时的紧气氛。)2学生自己练习。3鼓励学生当众朗读,对读得好的进行表扬。五、布置作业预习读写例话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板书设计20景阳冈 一、进店(详)喝酒谈虎神态二、上冈(略)心理活动老虎 扑 掀 剪 性格 三、过冈(详)武松 闪 闪 闪 豪放劈 跳 掀 无畏按 踢 打四、下冈(略)课

26、后反思教师电子备课教案课题21、猴王出世教学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感受悟空最初的形象,体会石猴的特点,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过程与方法了解课文容,了解石猴出世的经过,体会石猴性格特点。教学难点理解难懂词语的意思进而读懂课文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体会古典名著的语言美。课前准备课件教法学法讲授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第一次备课动态修改一、情境引入,提示课题1、创设情境2、揭示课题猴王出世3、课题质疑二、初读(朗读)课文,读通读顺1、初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找出最难读,最难读懂的句子。2、交流自学情况。3、指导朗读方法。例

27、1:“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例2:“石猴喜不自胜,忽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三、再读(快速浏览)课文,整体了解 1、再读课文,思考:猴王是怎样出世的? 2、反馈交流四、三读(跳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 1、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己对猴王的印象。 2、反馈交流例: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勇敢无畏,身手不凡) 3、小结五、四读(美读)课文,感受阅读乐趣1、请同学自己选择其中最喜欢的句子与同桌交流。2、学生自由读,师巡回指导。3、赏读,指名读。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体会古典名著

28、的语言美。六、课外拓展,总结升华。读一读西游记板书设计21猴王出世勇敢无畏 充满自信石猴 美猴王课后反思教师电子备课教案课题第一课时(口语交际)教学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编排课本剧,教学重点学习运用个性化语言、动作、神情展现人物特点。过程与方法学习运用个性化语言、动作、神情展现人物特点。教学难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课前准备1、查找资料,拓宽了解与将相和草船借箭猴王出世景阳冈等故事相关的容。2.准备人物形象的服饰、道具。3.多媒体课件三国演义猴王出世的精彩片段。教法学法情境表演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第一次备课动态修改一、创设情境,感知角色形象

29、1.播放草船借箭,观前布置思考问题。(1)你最喜欢哪个演员的出色表演,为什么?(2)你认为导演最成功的地方在哪里?2.学生自由讨论。可以从人物的语言或动作是否表达人物的个性特点谈;可以从故事情节的安排谈;可以从服饰道具的使用谈。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欣赏中体验,在欣赏中学习,由此激发学生编排课本剧的兴趣。二、赏析课文,体味角色形象 1.这一组我们学习了四篇课文将相和草船借箭猴王出世景阳冈,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为什么?2.作者是怎样将这些人物的特点表达出来的?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语言、动作以与故事情节的合理安排等方面理解。三、探究编排,表演角色形象1.老师以草船借箭为例引导学生如何编排课本剧。(1)请学

30、生从课文中找出主要人物并画出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的相关语句。(2)学生简要交流。(3)课文中有些人物神情并没有直接提供,作为编导该怎么办?引导学生根据人物特点以与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想象他们的神情。如: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你们认为他们的表情可能是怎样的?(4)编排课本剧不能仅仅停留于课本,为了更好地表达人物的特点,还要进行必要的改编,形象地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展现给观众。有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课外阅读进行拓展创编。2.自主选择,分组创编。(1)按照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分成四大组,推选出一个责任编导,负责执笔、汇总大家的意见。(2)每个人选择一个角色,将自己

31、角色的语言、动作、神情了解透彻。(3)交流讨论各自的角色体验,小组进行整体性创编。(根据故事情节,安排好各种人物的对白、出场顺序以与剧本容。)分小组的讨论、发言,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而且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实践。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讨论探究,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品味成功。3.欣赏表演,评价表演。(1)讨论欣赏要求,评价方法,准备推选出最正确创编奖,最正确演员、最正确评论员。(认真倾听、欣赏表演者的每一句话、每个动作、每个神情。欣赏整个编排是否有创意。)(2)分组表演。先由编导简要介绍表演篇目、演员阵容、服饰道具,再进行表演。(3)评价表演。(先肯定优点再指出不足。着重引导学生从人物的个性化语言

32、、动作、神情入手;再从是否富有创造性来评价。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由编导或表演者来阐述自己的设计意图。)4.评选最正确创编奖,最正确演员、最正确评论员。四、拓展延伸,丰富角色形象 1.鼓励学生进行相应的课外阅读,更深入地了解人物的特点,为进一步创编奠定坚实的基础。(如三国演义水浒转西游记等)2.融合大家的合理性建议,尝试做一回编导,并与同学合作进行二次创编。 激活学生学习的驱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由被动的承受性学习为主动的探究性学习,真正表达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板书设计将相和草船借箭猴王出世景阳冈课后反思教师电子备课教案课题第二课时(习作指导)教学时间教学

33、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缩写教学重点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容进行适当删减,做到意思准确、完整,语句连贯通顺过程与方法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容进行适当删减,做到意思准确、完整,语句连贯通顺教学难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课前准备文3篇教法学法习作指导教学过程教学环节第一次备课动态修改一、谈话引入下周班队课我们班要进行一次读书交流会,这次交流会要求每位同学抓住要点将自己喜欢的篇幅较长的文章,简要地介绍给大家。要介绍得好,首先要学会缩写。什么是缩写,怎样缩写呢?二、揭题,了解要求看习作要求,读一读,说说你明白了什么?画出来,并标出序号。A.什么叫缩写B.缩写的具体要求C.缩写后的字数要求。三、结合景

34、阳冈缩写,掌握缩写的要领1.读景阳冈原文与缩写稿,自学思考。(1)说一说景阳冈一文有哪些要点。(2)比较一下,缩写以后保留了哪些容,删除了哪些容。(3)保留的部分是怎样连接成文章的?(4)朗读缩写文章,看看是否保留了主要容,意思是否比较准确完整,语句是否通顺连贯。2.全班交流讨论,初步掌握缩写的方法。四、选出自己准备缩写的课文,交流讨论怎样缩写1.每位同学将准备缩写的文章(草船借箭、金色的鱼钩或其他文章)多读几遍,理出要点。2.小组讨论交流。(1)所选的文章分为几部分,哪些部分可以删掉?哪些部分可以一带而过?哪些部分应重点写,为什么?(2)保留的部分怎样改写,怎样连缀成文。3.全班交流,教师总

35、结点拔。4.试写初稿,教师指导点拔。板书设计A. 什么叫缩写 B.缩写的具体要求 C.缩写后的字数要求。教师电子备课教案课题第三课时(习作讲评)教学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评批标准教学重点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交流和全班交流共同评议教学难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修改自己和他人的习作课前准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第一次备课动态修改一、谈话导入,拟出故事会评比标准 1.我们的读书交流会马上要开始,我们将评出最正确缩写故事奖6名,你们说说,评选的标准应该是什么?2.师生共同拟出评比标准(即缩写的要求)二、进行读书交流(一)小组交流,全体组员共同评议。(二)全班交流1.教师根据课前浏览初稿的情况,选择数

36、名同学上台介绍自己喜欢的文章。2.其他同学边听边对照评比标准,看看这篇文章好在哪里?有没有不足之处?如果有,可以怎样修改?3.每一位同学讲完后,全体同学都可以当评委进行点评。教师予以补充。(三)评出最正确缩写故事奖6名。三、习作修改全体学生根据修改意见进行习作修改板书设计习作讲评和修改教师电子备课教案课题回顾拓展五教学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交流阅读名著的收获。教学重点积累有关四大名著的歇后语。过程与方法积累有关四大名著的歇后语。教学难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西游记。课前准备课件教法学法交流,讲授教学过程教学环节第一次备课动态修改一、交流平台(一)交流讨论1在本组学习过程中,你喜欢那一个人物,不喜

37、欢哪一个?为什么?2分小组就共同感兴趣的人物交流分析:这个人物的外貌、性格、语言等等3喜欢他是为什么?除了课文中的这些情节,你在课外阅读时,还有哪些有关于他的描写?4全班交流5性格比较:廉颇与蔺相如他们各自的性格怎样?有什么特点?除了书上的这个故事,你平时阅读中还发现他们俩有什么特点? 6作者是怎样围绕这样的性格特点来写的呢?用了哪些事例、人物的语言又是怎样的?(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二)小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不同的人,他的经历不同,对书中任人物的理解也就不一样,关键在于要读出自己的理解。二、日积月累1学生自渎课文歇后语。2与同桌互读,争取背诵。3谈谈自己对歇后语的理解。4情景造句练习。5列举自己知道的有关四大名著的歇后语。三、课外书屋1介绍西游记2交流自己对西游记的认识。3教师介绍西游记在世界上,特别是在东亚、东南亚的影响。4谈谈自己在看西游记过程中的趣事。板书设计 歇后语 西游记课后反思22 / 2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