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上传人:艳*** 文档编号:112413488 上传时间:2022-06-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3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启发式教学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启发式教学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启发式教学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启发式教学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启发式教学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启发式教学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摘 要 病理学在医学教育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改善病理学的教学质量有助于促进医学教育实现进一步发展。为了可以提升病理学教学效率与优化教学质量,需要重视建设精品课程、转变落后教育观念,并积极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模式是建设精品课程、提高教学效率的基本前提,在改革病理学的教学模式时可以应用启发式教学法。本文探讨了启发式病理学教学策略,包括应用直观化启发教学法及应用类比启发教学法等。 关键词 病理学 启发式 应用 教学 病理学在临床医学、基础医学中起到了联系、沟通的作用,病理知识体系与基础医学中的知识体系联系紧密,且临床医学中的检验、诊断与治疗均与病理学存在密

2、切联系。对此,要重视完善病理学的教学方法,确保整个医学教育体系可以实现健康发展,并由此培养出专业能力强、业务素质高、能够满足时代发展要求的医疗人才。为了能够实现上述教学目标,要重视在病理学课程的实习带教中积极应用高效教学模式,让学生可以在医学带教中有效掌握以及应用病理学理论知识,并由此提升分析与解决临床医学问题的能力。本文探讨了在病理学临床带教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相关问题,以供参考。 1 在医学带教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法的原则 启发教学指的是根据学生的专业技能掌握程度与知识储备情况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确保学生可以在教学中获得思维方面的启迪,同时在教师的启发下发展创新能力,在获得启发的基础

3、上主动探求真理、学习知识以及牢固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在高等医学教育中应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协调好教与学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能够在医学带教中主动学习实践性、理论性较强的病理学知识。为了确保启发教学可以在医学带教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避免启发教学偏离医疗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明确应用启发教学法的原则。首先,应确保学生可以尽快了解、熟悉医院病理科中的工作职责、工作环境,如报告室、冰冻室、取材室、免疫组化及技术室的功能、职责等,同时让学生能够掌握安全防护技巧、病理检测操作规程等。其次,要针对病理学课程的教学特点制定带教计划,将启发教学法合理安插到带教计划当中,让学生

4、可以在启发式的医学带教当中系统性掌握组织病理、器官病理及系统病理等知识,同时根据学习效果对启发式带教计划进行适当调整,保证带教计划具有可操作性与时效性的特点。第三,在医学带教中应用启发教学法的过程中要重视强化理论复习。复习及巩固理论知识是医学带教的重点内容,所以要应用启发教学法反复强调病理学中的重点知识与难点知识,指导学生在带教阶段不断强化记忆,如记忆宫颈癌活检切片形态特点等。 2 启发式教学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1 应用直观化启发教学法,有效巩固理论知识 在医学带教中应用直观化的启发教学法,能够让学生以感性思维理解与记忆病理知识要点,降低知识记忆与实践操作难度,同时有助于激发病理知识

5、学习兴趣,有效培养问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与解决能力。针对医学带教的特点,在病理学教学中可以应用直观化的病历启发法。利用病历开展启发教学是提高医学带教效率的常用方法,在进行启发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临床病历作为教学的主线,将临床症状、临床体征与理论知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直观化认识、了解患者临床体征与症状的基础上记忆理论知识。例如,在对呼吸道疾病的病理知识进行教学时,可以为学生展示患者的病历资料。性别:男;年龄:59岁,就诊原因为下肢浮肿、气短、心悸等;患者有10年左右的咳痰史及咳嗽史,症状可在冬季加重;近三年来,患者自觉气短及心悸症状可在体力活动后明显加重,且伴有下肢浮肿症状,在休息时临床症状可

6、逐渐缓解;患者就诊前3天受凉,因此气短及心悸等症状加重,同时出现了腹胀症状;进行体格检查后可见发绀、消瘦;叩诊可闻两肺有过清音,合并桶状胸;PaCO2为60mmHg,PaO2为73mmHg,WBC为12.4?09/L,有35年的吸烟史。 2.2 应用问题启发教学法,拓展思维能力 在医学带教中应用问题启发教学法,应重在强化教师的引导作用,同时注意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将问题作为启发思考的链条,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基础知识,并在理解病理基础知识后学会拓展自身的思维模式。在应用问题启发教学法时,首先应提出能够引起学习兴趣的问题。例如,在对“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进行教学时,可以采用以

7、下问题启发学生:适应、损伤及修复之间的顺序如何?适应的意义是什么?损伤会对组织器官功能产生影响吗?其次,要逐渐增加问题的深度,引导学生在层层深入中探索问题的答案,并在循序渐进的探索当中获得思维上的启发。例如,在对脂肪变性、水肿变性进行教学时,可以采用以下问题进行启发教学:在变性发生时肝细胞体积发生的变化如何?病理组织染色情况如何?肝组织器官功能将会出现什么变化?患者可出现什么临床表现?等。在应用上述问题进行启发教学时,能够很快让学生在带教中联想到肝体积变大、组织包膜紧张、重量增加等病理改变;在水增多的情况下,病理组织的染色将会变淡,且肝脏可表现为浑浊无光形态,触摸时有油腻感。 2.3 应用演绎

8、推理启发教学法,提高学习效率 在医学带教中需要让学生牢固掌握病因知识、发病机制知识、病理变化知识以及疾病转归知识,为了让学生可以在临床中掌握与运用上述病理学知识,应采用演绎推理启发教学法。由于病理学的各章知识具有相互联系的特点,在医学带教中教师应遵循演绎推理的原则启发学生将已经学习过的零散知识点串联成统一的整体。在应用演绎推理启发教学法开展医学带教工作的过程中,还应注重启发学生采用纵向推理演绎法与横向推理演绎法学习知识。横向演绎推理指的是在医学带教中要注意为学生阐述存在对等关系或并列关系的知识点,如梗死、栓塞、血栓、淤血等知识点。纵向推理演绎指的是在医学带教中要为学生阐述存在因果关系或从属关系

9、的知识点,如病因、发病、病情进展、转归及痊愈等,让学生在纵向演绎推理中学会整体联想与整体记忆,进而提升概括能力。此外,在应用演绎推理启发教学法进行医学带教时,教师还需要启发学生有机融合联系较为紧密的知识点。例如,可以根据肝淤血、肉芽组织的镜下表现推理肉眼表现,可以根据患者的病理变化对临床体征、临床表现进行推理,或根据病因及发病机制对病理变化进行演绎推理等。 2.4 应用类比启发教学法,提升专业能力 类比启发指的是在医学带教中总结归类属性相同或相似的病理知识点,并在总结归纳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根据知识点属性的相似性进行深入思考,在深入思考的过程中找出异同,由此在医学带教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10、。例如,对于呼吸系统中的炎症病变小叶肺炎、大叶肺炎进行教学时,可以先分类比较两种疾病的临床体征、临床表现、病变特点、病变部位、病理变化过程、起病原因以及好发年龄等,随后启发学生思考及联想小叶肺炎、大叶肺炎的并发症、临床表现、病变特点与病变部位之间存在的异同点。另一方面,在应用类比启发教学法的过程中,也可以根据临床带教情况对比相同症状的不同病理机制。例如,可以在带教中比较肠阿米巴、肠结核、肠伤寒所引发的溃疡症状,在比较的过程中可以从形态特点、形成机制等方面入手,启发学生找出不同肠道溃疡病理机制的异同之处。例如,肠阿米巴在侵入患者的肠黏膜之后可不断繁殖,且肠阿米巴的滋养体可侵入肠黏膜中的疏松组织,

11、在侵入后通过伪足运动的形式不断蔓延,在滋养体蔓延的过程中肠黏膜组织可出现溶解与破坏现象,并由此形成烧杯状肠道溃疡,而肠结核引起的溃疡通常为环形,肠伤寒杆菌引起的溃疡则多表现为小圆形病灶。采用上述联想与类比启发教学法进行带教,可以让学生准确掌握各类肠道溃疡所具有的个性与共性,并让学生能够在带教中实现学以致用。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对病理学的带教方法进行优化,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带教的积极性,并在教学中主动探索知识。在优化病理学的带教方法时,要注重引进先进教学理论与教育思想,全面融入启发教学模式,从而改善带教效果。 注释 刘慧萍,谷旭宇,张国民,等.“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课堂在病理

12、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以“休克”教学为例J.中医教育,2015(4):33-35. 刘婷,李春旭,柏青杨,等.构建模块化实践教学新体系培养应用型病理人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5):44-45. 张磊,张子轩,魏清,等.对口高职护理医学基础综合课程(解剖、生理、病理)的构建与实践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26):76-78. 王红艳,涂永生,张雅洁.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呼吸病理网络课件的制作与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5(4):376-379. 林信富,郑海音,陈素娟,等.CPBL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实践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5(10):1891. 郑兰荣,卢林明,张帆,等.模拟开题研究对研究生病理教学中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J.大学教育,2014(4):97-98. 徐义荣,张广衡,李锦平,等.以病理技术人员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5.14(6):608-610. 董辉,董爱生,徐欣.网络及数字病理资源在病理住院医师培训和继续教育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4(4):584-586.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