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无恐惧感教室定稿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12404618 上传时间:2022-06-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2.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打造无恐惧感教室定稿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打造无恐惧感教室定稿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打造无恐惧感教室定稿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打造无恐惧感教室定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打造无恐惧感教室定稿(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打造无恐惧感教室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 梁岗 610000 四川省龙潭立交内侧石室中学(北湖校区)当我在键盘上敲击出以上文字的时,我的内心是不平静的,脑海里关于魅力28、致远23(我所带的2012级23班的班名)的种种回忆不断浮现在眼前。六年来,在这两间教室里发生的一点一滴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记忆里。但我仍忍不住地自问:我和学生们花费心血竭力打造的教室真的是无恐惧感的教室吗?但是,即便心有疑问,我仍然愿意将我们的思考、我们的努力写出来,与大家交流。因为其中渗透着我和我的学生们汗水和心血。一、恐惧感,来自师生之间相互的“雕刻”有一位班主任描述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案例:有一所初中学校,体育器材室连续被盗,

2、令人讨厌的是小偷先把学校的院墙挖一个大洞,然后把体育器材室的防盗门打开,专偷铅球,偷了几十个,老师们都觉得小偷很“笨”,很可笑,一是卖铅球并不值钱,二是偷东西还需要砸墙头,费了这么多气力,没有一次性偷光,估计偷东西的时间应该蛮充足的。学校很快把洞补了起来。不久以后,小偷故技重施,在原来洞的附近又挖了一个更大的洞,偷走了不少铅球,学生上体育课受到了限制,铅球太少了。开始猜测是以前毕业的学生所为,很可能受到老师批评,没有做好思想工作,种下了仇视学校的种子,故意来捣乱的。最后结果出来,让人目瞪口呆,原来是在校学生伙同社会青年做的。起因很简单,该学生比较调皮,时常出现一些问题,班主任老师开始还有耐心进

3、行思想教育,时间长了,老师厌烦,就开始动用惩罚。违反一次纪律,就到操场掷铅球100次,把学生累得半死,就出现学校丢失铅球之事。读罢这则案例,不仅让人目瞪口呆,还会感到荒谬至极。但冷静下来,任何看似荒谬的教育现象背后都有着深刻教育规律的启示,这则案例也不例外。案例中的班主任为什么要体罚学生,其实是“恐惧感”的转移。教师在面对学生不断出问题时手足无措,产生了强烈的焦虑,几经折腾后,内心产生了“恐惧”。于是,就只有将自己的“恐惧”通过体罚的形式转嫁给学生,以获得自己消极心理力量的暂时性释放。殊不知,班主任的这一行为实际是通过学生这面特殊的镜子看到了自己的“无能”与“无奈”。学生呢?通过被体罚也感受了

4、来自班主任的恐惧感的影响,这样的影响如同瘟疫一样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可学生不可能对班主任做什么,所以只有愤怒。但愤怒也是一种消极的心理能量,每个人都有启动心理防御以保护自己的天性。这名学生是怎么回应的呢?他自然从班主任那里学会了“恐惧”的转嫁偷走铅球。所以,这则案例看似荒谬,实则是班主任做了一个转嫁焦虑的消极榜样。师生都朝向同样的心理机制发展,在相互雕刻中共同形成了具有恐惧感的师生关系,生活在恐惧感笼罩下的师生都不可能得到积极发展。不仅在个别案例中,甚至有的教室也被这种恐惧感所笼罩。原因与案例相同,教师自己就有“教育恐惧”。何谓“教育恐惧”?它是教师在教学组织和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对教育对象、教育

5、环境、教育语言、教育进程、教育效果的恐慌、惊惧的心理现象。“教育恐惧”有什么样的具体表现呢?诸如,教师一走进教室就心里警惕着不听话的学生;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申明纪律并且用过激的言行杀鸡儆猴;喜欢言听计从的学生,不喜欢总要提出问题的学生;害怕学生不喜欢自己的课;害怕学生胜过老师;增加重复性的训练麻痹教师自己对教学效果的担心这些现象都可以归之为“教育恐惧”。“教育恐惧”是比较普遍存在的,它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教师自身对教育的误解,对课堂的偏见,以及还没有建立自我批判的自信。教师的“教育恐惧”症的间接后果,就是学生的“学习恐惧”。有“教育恐惧”心理的教师,很习惯的做法,就是把恐惧转嫁到学生身上,制造一

6、个布满恐惧的教室:学生时刻等待训斥;上课尽可能沉默;遇见老师绕开走或低头闪过。而有的学生却是以一种相反的方式掩藏自己对学习的恐惧:顶撞老师;上课睡觉;作业不写;考试作弊。案例中的那位被体罚的学生不就选择了偷铅球的方式以抵抗吗?“恐惧感”的存在,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心理屏障,彼此防御着,教与学成了痛苦的两极。我们再看另一位班主任曾经描述的一则案例:我的学生小王受过学校处分,是一个被认为“有神经病”、在原班“教育不了的学生”。根据家长的请求,学校把小王调到我们班,我当时真是捏了一把汗,因为我们班是市级优秀班集体,我怕一颗耗子屎打烂一锅。校长轻描淡写地说:“主要想靠你们班的氛围影响他,再说你

7、会有招的。”两周之内,我并没有找小王进行教育性的谈话,只是常规性的交往。而小王脸上明显比以前多了笑容,性格也开朗了很多,和同学渐渐有了交流,看上去刚开始的紧张、疑惑的心情轻松了不少,更可喜的是他没有违纪行为,并且有明显的上进表现:不旷课、不迟到了,也按时交作业了,上课认真听讲了。后来我找他谈了一次,让他说说到新班级有什么想法,他说:“这个班老师好,同学好,没有人歧视我,还很热情地帮助我,看到大家都守纪律,我也不敢捣乱了。所以我很喜欢这个班,想好好学习。”这个案例颇有意思,给了我们与前面那个案例截然不同的感受。相信不少的班主任都遇到过调皮蛋被调整到自己班的情况。这位班主任与校长的想法也很有意思。

8、班主任一开始的想法是:“一颗耗子屎坏了一锅粥”。校长的想法是“靠班级氛围影响他”,换句俗语就是“旺火不怕材湿”。“近墨者黑,近朱者赤”本来就是辩证关系的,关键是我们看重哪一方面,我们着重建设了哪一方面。由此可见,可以给学生心理安全,不会产生恐惧的教室是多么重要。二、归属感,消融师生彼此恐惧的“坚冰”如何来改变这样的局面,打造无恐惧感教室呢?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认为要打造无恐惧感教室关键还在教师这里,因为在学生和教师之间,教师是成年人,是实施教育行为的主导者,肯定比未成年的学生更具有主动性、能动性与协调性。所以教师,特别是班主任首要做的就是改变观念,努力学习与实践。但不得不强调的是,班主任又

9、决不能将眼光只放在消除恐惧感上,更多的应该放在班级的发展上,班级发展了,师生的心灵都得到舒展与成长,教室不仅不再是令人恐惧的教室,更能成为令人向往的地方。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在满足生理与安全需要之后都寻求一个自己所归属的集体,在这个集体中获得他人的尊重和帮助、关心爱护。学生正是有了这种内心需求,从而希望在所在班级获得这种归属感。如果师生对班级形成了归属感,那么,他就会对学校、班级产生一种向心力,将自己的言行和学校班级联系在一起,在学校内和班级中形成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班风和校风,并乐于持守在教室,乐于呆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相互成长。相反,问题学生与问题学生之所以会经常聚集在一起

10、,也同样是因为他们在所聚集的团伙中获得了归属感。所以,归属感是一个中性词,既可以产生积极的利于学生发展的归属感,也能产生消极的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归属感,班主任教师要有意识地也有责任培养学生在班集体中的具有积极意义的归属感。由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无恐惧感与归属感之间的关系:归属感需要建立在无恐惧感之上,我们很难想象一名对教室存有恐惧感的学生或者学生能对这间教室产生归属感;同时,归属感形成的同时,恐惧感也即消融,无恐惧感自然形成。也即:归属感越强,恐惧感越弱。那么,要形成对班级的归属感又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我们不妨先看一份学生班级归属感测试问卷,有兴趣的老师也不妨在班上做做这份问卷。学生班级归属感

11、测试问卷(部分)5在与朋友聊天的时候,我会经常提到我们班级并感到自豪完全不同意 比较不同意 不好说 比较同意 完全同意9我会因为班级输掉一场班级之间的比赛而沮丧完全不同意 比较不同意 不好说 比较同意 完全同意10除非不得已,我不会轻易缺席班会完全不同意 比较不同意 不好说 比较同意 完全同意17如果我能代表班级参加活动,我会感到很自豪完全不同意 比较不同意 不好说 比较同意 完全同意18在班上没有谁可以帮助我完全不同意 比较不同意 不好说 比较同意 完全同意19我能自觉的遵守班规,并在其他同学违反时出面阻止完全不同意 比较不同意 不好说 比较同意 完全同意24我感觉自己和同学缺少共同语言完全

12、不同意 比较不同意 不好说 比较同意 完全同意26对班级组织的活动感到无聊完全不同意 比较不同意 不好说 比较同意 完全同意27开班会时我常常做其他的事情完全不同意 比较不同意 不好说 比较同意 完全同意29在这个班级里,大家能包容我的缺点并帮助我改正完全不同意 比较不同意 不好说 比较同意 完全同意32相比班级同学,我更喜欢和外班的同学在一起完全不同意 比较不同意 不好说 比较同意 完全同意33班级活动,即使我没有参加,我也会关注完全不同意 比较不同意 不好说 比较同意 完全同意34我在班级里能找到很多乐趣完全不同意 比较不同意 不好说 比较同意 完全同意如果您在班上发放了这份问卷,我想即使

13、不用解释,各位老师也能准确无误地从学生所填写的情况中判断出自己的学生对班级是否已经建立起了归属感以及归属感的程度。但我不得不说的是,以上问卷的真实价值并不在于此,真正的价值在于这份问卷其实告诉了我们班主任如何建立班级的归属感:(1)建立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关怀。(2)创建家庭般的温暖和良好的社会契约。(3)开展积极互助式的班级主题活动。(4)为每名学生搭建展现自我的舞台。(5)赋予每名学生某些职责。(6)确保每名学生都能获得存在于这个班级的价值。对以上六点进行剖析不难发现,第六点既是我们学生归属感建立的最终目标,也是培养学生班级归属感的核心。就家庭建设而言,最不愿意或者最能保护甚至捍卫家庭完整

14、性的人恰恰是在家里具有自我价值体现并对家庭贡献最大的人。同样的道理,要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归属感,也就要让学生参与到班级建设与管理,在班级发展中扮演某些角色,承担班级发展所需要的职责,在教师搭建的舞台上实现自我。这一系列行为的最终意义便是学生找到了存在于这个班级的价值。一旦形成这样的价值,班级的归属感就会产生。所以,最需要努力的就是班主任自己,因为班主任是班级发展的主导者。学生需要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快乐生活、高效学习、扮演角色、承担责任、健康成长。例如在高三时,枯燥乏味的高三复习全面启动,原有师生之间的浓浓温情被满天飞舞的试卷极速冷藏。班上有部分学生在这样的压力下变得烦躁不安,更有不懂事的几个学生

15、把情绪发泄到了任课老师身上。一旦形成气候就会波及全班,必定导致全班集体心态失衡,师生矛盾一触即发,很不利于后期工作的开展。为了改善这样的局面,也给我们班的科任老师们提提神,我与班委们商议后决定利用即将到来的“高考倒计时99天”开展一场主题班会系列活动给老师颁奖! 第一周,我们按计划进行了以“我为老师取奖名”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全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每一位任课老师的闪光点,取一个最具个性的奖名。可以从老师的教学风格,人格魅力,兴趣爱好甚至可以是外貌特征、语言风格等任何一个角度取奖名或称号。激烈的讨论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就讨论结果向全班公布奖名或称号并作相关的说明。其中有个小组还一边作说明一边模仿了

16、几位老师的经典动作和语言。整个班会课充满了欢声笑语。第二周,我们把上周班会课收集上来的各个老师的奖名和称号制作成了选票,经民主投票后产生出了各位老师的最终奖名或称号:语文鲁老师获 “智多星奖”,数学唐老师获 “最美百合新娘奖”,外语郭老师获“兢业之星奖”,物理老师获“超级奶爸奖”,生物老师获“向往自然的女诗人奖”,我获“最牛全能岗爸奖”。紧接着,根据选出来的奖名或者称号写颁奖辞。要求全班总动员,精要地概述出该老师的特点和获奖的理由。第三周,也就在“高考倒计时99天”的下午,我们举行了“感谢师恩,谱写辉煌”为主题的颁奖会,由各科课代表代表全班同学送上了同学们亲自设计制作的“奖状”,班长带领全班同

17、学齐身朗诵了“颁奖辞”,老师们也用略微有些颤抖的声音向同学们提出了要求和希望整个班会活动和谐、热烈、洋溢着幸福的芬芳。不仅如此,同学们还学会了趁热打铁,将老师们的颁奖辞、照片与我们班级的全家福照片通过精心设计,做成“水晶相框”,送给了每位科任教师。每有人问起一次,科任教师就会“被幸福”一次。这次系列活动从策划到实施近一个月时间,整个过程轻松愉快,氛围融洽,充满欢声笑语,没有任何说教,为进一步搭建平等健康的师生交流平台提供了保证。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品味、欣赏老师,真正做到了自主自发的喜欢、赞赏老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以前对老师有些意见的学生经过这次活动后对老师的认识也大有改观。老师们也在感动中享受着

18、桃李的芬芳。师生之间的积极情绪与体验就这样通过活动扩散开了,洋溢在教室的每个角落,每个人的心里。高三后一阶段的学习生活奏响了和谐、舒适的乐章。这就是立足于班级共同问题的积极管理,师生共同参与,在具体的行动中体验、尝试、触动、反思、提升,是构建和谐发展班级归属感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不得不强调的是,我们不仅要通过系列活动营造这样的氛围,还应落实到日常教学、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唯有让这样的理念深入每位班主任的思想中,显现在细节中,良好的班级心理磁场才会越来越强,才会让学生在“适然”的状态下享受其中,自主吸收心理营养,诸多问题才会轻松解决。所以,同样在高三最后这一关键时期,班主任不仅要开展丰富多彩的

19、班级活动,还必须在平时的教育教学的细节上下功夫。以下就是我在面对学生产生焦虑、厌倦、敏感等问题时施展的一些心理“小计谋”,它们是班级心理辅育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如果之前的“给教师颁奖”是法式大餐的话,那以下的这些“小计谋”就是家常小菜,别有风味。它们显现于我们每日的班级生活中,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就班级归属感的建立而言,这些家常小菜比法式大餐更显现出教育的智慧与艺术。如,对于没有多少自信的高三生,可以向他们展现我们的自信,甚至是自负。就是要用我们阳光的一面去感染他们,引导他们,即使有时候是在无中生有。有部分高三理科生的阅读能力比较差,他们都惧怕文字叙述多的试题,文字叙述多了,学生读起来很吃力,读了

20、后面就忘了前面。题目里面的关系再复杂一点,学生还没有仔细读题就吓着了。显然是缺乏自信造成的,我就会使用“无中生有”之技:非常自信地告诉他们:“文字叙述越多,说明命题老师越不自信,他就怕没有说清楚而引起歧义。但言多必失,他叙述的越多,信息量就越大,甚至所有答案都隐藏在信息里面了。来,比比谁先读出命题人的真正意图。”然后特别对心理素质比较差的学生说到:“难道你要把自己吓晕了再做题吗?冷静分析,我们就能藐视这样的题。” 这些计谋首先不能违背教育的准则和规律,其次重在以学生体验为中心,运用心理学知识,营造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反思的氛围。所以,师生在班集体中的情感体验越丰富,班级归属感就越强,也就越想参与

21、到班级建设中来。特别是在班级取得荣誉时,每个同学都会因为是班集体的一员而产生强烈的自豪感。三、成就感,促进师生主动消除恐惧的“利剑”成就感是人在学习上或工作中取得成功,愿望达到时产生的满足感。它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是人们实现自我价值,得到认可的心理需求的满足。也就是说,当由于成功而受到鼓励和表扬时,就能加强这种感受,并会产生继续追求满足的需要,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或工作的兴趣和动机,促使人们再次去获得成功。可见,培养成就感会对人们的学习和工作起到促进作用。对于学生成就感的培养被很多老师所误读,认为只有学困生、问题生才需要成就感,只有文化课成绩优异或提高才成就感,其实班级里的每个人都需要成就感,

22、而学习成绩好并非成就感的唯一来源。换言之,每一位生活在集体中的学生都在将周围的人与自我做比对。比对的结果自然是乐观的人看到的都是自己的成就,悲观的人看到的都是自己的失败。不久前,我就遭遇了一位成绩在年级前5名的学生缺乏成就感的典型案例。琴是一名很恬静的女生,来自农村,自觉性很高,喜欢读书,成绩优异。这可是一名难得的好学生,同学和老师都很喜欢她。半期考试后,她却找到我,忧心忡忡。“老师,我在这个班压力很大,我觉得我很笨。”“天啦,年级前5名都在说自己笨,还压力大,那排在后面的人干脆都不活啦!”“嘻”琴笑道,停了一会,脸红着说:“同学们都很优秀,我觉得自己好渺小,什么都不懂。”“你有你的优势啊,你

23、的成绩那么优秀!”“我就成绩还算过得去,你看其他同学,他们会的可多了。”“呵呵,你是不是想发展一项特长?”我们班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的确很多,就乐器一项就能组一个小乐队,钢琴、手风琴、小提琴、二胡、琵琶、古筝等过十级就十来个,吉他、葫芦丝、黑管等没有考级的还没有算在内。大家的成绩也都比较优异,相差不大,那压力肯定来自缺乏特长啦。难怪琴的成绩虽然一直遥遥领先,可总是没精打采的,原来问题在这里。“嗯!像画画吧,同学说培训费很贵的,我家,哎,而且我从小到大就没有上过像样的美术课。”她低着头说到。我得根据小琴的具体情况量体裁衣。琴的语文基本功不错,遗憾的就是语言表达欠缺。英语学科表现的更明显,考试成绩

24、不差,可学的是“哑巴英语”,听力和口语很差。这也是农村基础教育的弊端。特别是她来到城市后,面对多才多艺的同龄人,自卑感加重。虽然通过努力考试成绩还不错,可心里一直有阴影,若不能得到及时疏通和干预,很可能出现偏差甚至扭曲。如果一味安慰式的认知劝导,效果不大。我得给她的自卑感找到恰当的积极补偿方式。想这里,决定就从这里入手,培养她特长的同时把以上的一系列问题一并解决。思量一番,计上心来:“你有一项特长的潜质。”不久后,琴买了一个MP3,开始了我们共同探讨的三小走:第一步,学习。下载演讲稿和录音,一边看稿,一边听演讲。特别注意演讲者是怎么将情感注入声音中表达文字信息的。第二步,模仿。将自己模仿的录制

25、下来,自己听,不满意的地方改正后再录制,如此反复。同时,我让她自己试着写一份演讲稿,并思考演讲稿和一般的文章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有这样的区别,这样的区别是怎样表现的?正式场合下的演讲和通常情况下的语言表达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第三步,展示:我和她一起分享发展演讲能力的过程,都有哪些收获。其中哪些是技巧性的,哪些是基本功的。这两者是怎样的结合演讲者自身特点的。然后给了她一次在全班演讲的机会,效果非常好。不久后,我又鼓励她争取到了全校集会时国旗下的演讲,结果嘛,不用说也知道了。趁热打铁,琴也热情高涨,在英语老师的指导下,她又进行了英语演讲的训练,对她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又是一次提升。再后来,MP3作用

26、的不再仅仅局限在演讲了,我给她下载了各种各样的讲座,有百家讲坛的、有名人自传的、有记者招待会实录的、有英文原版电影录音等等。琴的模仿能力越来越强,语言表达、文字表达、肢体语言表达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不久前的英语风采大赛上,琴以高超的英语配音表演获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荣获语言类表演一等奖。MP3成为了琴成长的载体和助推剂,开拓了琴的视野,丰富了她的校园生活,发展了她的语言表演能力。现在琴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自卑感逐渐消除,变得越来越健康、阳光和快乐。所以,有了成就感,内心体验着幸福和快乐,哪里还有什么恐惧感呢?但不得不强调的是,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具体的教育场景不断转变教育方式方法

27、,决不可能搞“一刀切”。如此,教育才是生命的科学,学生才能得到切实的符合自身发展的进步。也只有在这样的进步中,学生才能体会到属于自己的真实的成就感。所以,教师要理性认识为学生创设成就感这一教育行为,采取行动前一定要深思熟虑。也就是不能为“成就感”而“成就感”!四、独特感,朝向师生个性化发展的“引力”中学生正经历青春期的整合期,他们生活在各种各样的冲突中,特别是如何在“我”与“我们”之间的抉择。也即他们需要完成个性化发展的过程。教室是一个的物理与心理重叠的特殊空间,通过建立学生在教室里的独特感是一种促进学生完成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方式。优秀的教师能将班级的归属感与独特感同时纳入学生的心灵,既能让学生

28、体验到自己的与众不同,也能体验到所在班级的独一无二。于是,学生由内而外地产生独特感,并不断加强,在老师的指引下向生命中有意义的方向发展,最终在教室这一独特的环境下形成独特的“成就感”。在教学实践中,我根据学生特长和个性,通过设置特色学生工作部室的方式让学生开展有意义的工作,在为不同学生提供舞台,促成他们获得成就感的同时,在班级的每一名学生心中形成了班级与个人的独特感和成就感。(1)班长竞选到班长课程在班级第一届班委选举上,近20多名同学竞选班长。这引起了我的深入思考:孩子们是因为班长的光环还是真的愿意承担起班长的重任?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面向全班开设了班长课程。课程设置分为理论与实践两部分,

29、共分三阶段完成。第一阶段:选用了余世维的三本书赢在执行、领导性格、打造高绩效团队作为教材开展案例研究式培训。这一阶段课程的主要目的是给他们一种自信和方向,增强班长的执行力,让班长大胆地去做,去执行,站在一种较高的高度和较为开阔的视野为班级愿景发展而努力。第二阶段:选用卡耐基的说话的艺术和曾仕强的中国式管理为教材开展深入研读与自我批判。课程主要目的是让他学会沟通,在硬性的执行力得到满足的时候,需要三分法看问题,需要一种寓情于法的班级管理。第三阶段:选用雷夫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和克拉克的教育的55个细节为教材开展班级文化构建培训。这一阶段主要是让他了解并理解班主任的教育理念,认同班主任的管理经验,

30、与班主任一并开展班级愿景规划和班本课程开发。实践部分就是针对班级即将开展的主题活动,采用“设计方案竞标中标者组队落实任务反馈评价”的流程开展主题活动。通过这样的实战不仅可以锻炼同学们的综合能力,而且具有执行力与领导性格的同学自然而然就脱颖而出。对于更多的同学不仅有了努力的方向,也知道了他们需要一个怎样的班长。最为重要的是,在参与班长课程的学习中,学生的自我认识与自我塑造得到了充分的发展。(2)教研组到讲师团自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自主学习,为了达到自主学习的目标,我们通过班会课集体商讨后打成一致意见成立致远班的学生教研组。为了探索出符合我班发展实际的教研组工作,我们先从数理化三科开始。经过自

31、荐、推荐、筛选等程序,诞生了数理化三科的教研组组长,对应的科任老师自然成了高级顾问。学生们的积极性非常高,各科不仅制定了相应的学科巩固计划、发展计划、教研组活动章程等,各组还开创性地开展工作,短短两周时间就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如数学组搞了“每日一题”;物理组弄出“易错题集锦”;化学组进行“每日总结”,三科教研组都有“周末大盘点”。各科工作不仅得到了科任老师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还由分管班长和学习委员在中间整体协调。我几乎没有机会插手,有几次还受到教研组批评,说我的动作太慢,没有及时给他们油印资料,延误了教研组的工作。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各教研组不再满足于教研事务,纷纷提出想登台讲课。经过一个多月的筹

32、划,经过“招聘自荐试讲投票培训上岗”六个环节,2010年10月11日这一天的班会活动课上举行了隆重的建团仪式,向小讲师们颁发了“致远班讲师团讲师聘书”。每个教研组产生了2-3名该学科的讲师,不仅要组织教研组开展教研工作,分析解读教材、梳理知识点、制作试卷或每日一题,还要负责部分重难点的讲解工作。然后还制定了“师生互动表”,晚自习前的30分钟成了教研组指导学习和讲师团的授课时间。每次授课后,同学们和老师要填写反馈评价表以评定讲师的授课质量并提出建议,以此为基础评定“星星”、“月亮”、“太阳”三级讲师晋级制,在期末的时候评选本学期最佳讲师。讲师的聘任,制度的构建标志着“致远班讲师团”正式成立!更令

33、人可喜的是,一方面讲师们不在满足晚自习前30分钟,不仅正常教学中的“试题研究课”、“重难点讨论课”都被讲师团要去了,他们还打起了广告,吸引同学们周六下午来教室听他们上课;另一方面,想登台讲课的“小讲师”越来越多。我们又增设了“讲师申报制”、“一对一导师制”以“老讲师”带“新讲师”的方式搞起了“传帮带”。讲师团的队伍越来越壮大,授课内容和形式由习题课走向了探究课,由传统课走向了多媒体课(学生自主制作多媒体课件),自主学习实践的成效慢慢展开。但在我看来,最为重要的是,孩子们学习积极性与良好的自我体验、自我认同、自信心与探索精神都在学生教研组和讲师团营造的强大学习磁场下得到了充分发展。(3)声势浩大

34、的致远传媒智囊团、致远报编辑部及记者站、致远科技部、岗哥有约工作室(具体内容见班主任之友2011年6期拙文创建富有生命力的特色班委)、雷星雨剧组等部室相续完善,条件逐渐成熟,通过和班委们的商议,我们将各个部门整合起来成立了声势浩大的“致远传媒”,几乎全班同学都被收编。在各部室工作中具有突出表现的5名同学当选“致远传媒”核心领导层,白滔以绝对的人气指数当选“致远传媒首任CEO”。“致远传媒”到底干什么的呢?一言以蔽之,“致远传媒”的作用就是要为致远23班的每一名同学搭建自我展示与发展的平台,旨在打造全班同学的精神生活。最为关键的是,“致远传媒”的成立标志着由以往班主任设计活动搭建平台转向了学生自

35、我设计搭建发展平台,这是质的飞跃。在“致远传媒”的成立大会上,由孩子们自己撰写的宣誓词给了“致远传媒”最好的诠释:“我们要向外面的世界发出属于致远的声音!”此外,还有从校园心理剧到雷星雨剧组等特色部室的成立,使孩子快乐地展现着自我,锻炼着自我,探索着自我。特色部室,特色班委在班级心理社区构建中发挥着常规班委无法替代的作用。他们是班级发展良好的催化剂,表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班级文化建设因他们更精彩,班主任工作因为他更高效。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不同寻常的工作被学生完成的相当好,他们找到了在班级发展的角色,担负起了责任,在认真履行职责的过程中获得了普通学生(其他高中生)所不能获得的成就感,他们体验到了

36、自己的与众不同,体验到了班集体的价值以及自己的价值如何在班集体的活动中得到体现。当师生都在感受到自己的成长时,便会滋生出强烈的驱动感。那么我们又该如何促使驱动感为班级建设助力呢?五、驱动感,促进师生自主成长的“激素”驱动感是指班集体氛围能使集体成员在心理上产生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势,形成内部的驱动力。我个人认为驱动感是伴随无恐惧感、归属感、成就感和独特感而螺旋上升的,驱动感的形成是为了摆脱恐惧感以形成更高层次的成就感和独特感。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想获取更高成就感、独特感的需求,这必会驱动我们向更高的目标挑战,进入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中。这时教师与家长的外在驱动变弱,来自学生自我内心深处的驱动力变强,学

37、生在慢慢的成为自己。整个过程中,归属感、成就感、独特感和驱动感之间开始互动,在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朝向更高层次的心理效应上升。就如我们班的致远报一样,开始的时候只在班级内如发行,接着延伸到了家长手中。慢慢地,孩子们不再满足于现状,要将致远报推广出去,从班级走向全年级,又由本年级走向全校的各个班级与办公室。当然要拿得出去,制作的质量也在不断上升,孩子获得了越来越高的成就感和独特感,所在班级成为瞩目的对象,归属感也自然加强。在此,借我班班长张凯在向其他各班发放致远报后的一则日记作为对驱动感与其他各种心理效应关系的诠释。致远报发报有感张凯在致远传媒的努力下,第三期的致远报如期出刊了。而这次一改往常的

38、拘谨不仅是在23班的师生和家长中传阅,更多的是走出去、谋发展,一步一步实现当初的梦想。所以这次将致远报赠给全年级的同学们,让大家共同分享23班的快乐和成长的点点滴滴。致远报作为一种宣传的渠道,并非是专于宣传致远是多么好、文化素养是多么高、说说自己、夸夸自己的。我认为致远报更多的是一个交流的平台,一个将23班展示给外界的窗口。大家有了交流,才能互补,才能有更好的进步,这也是一种自我约束、成就自我的方式。这次到各个班去发报给我的感觉不仅仅是激动愉悦,更多的是一种自豪!当我和李红娟拿着致远报进入其他班教室时,作为23班人的自豪与骄傲油然而生,作为23班的代表与其他班分享自己班级的成长,不仅有对自己的

39、锻炼,还有自我的认识和提升。这次的发报之行也是让我收获颇丰。当我与李红娟走到第一个班的教室门口时,还在相互推脱,争论谁第一个进去。大家争执之下,最后得出一个比较折中的办法,叫班长出来,若班长同意则进教室宣传。而让我惊喜的是班长爽快地同意,而关键时刻我却犹豫了。最终我鼓起勇气,硬着头皮走上了讲台。结果出人意料,同学们的反应相当不错,这大大增强了我的自信心。过后,我想明白一个道理,人在一定的压力下总会突破自己的这又让我想起了那句话,用勇气去改变能够改变的,用胸怀去接受不能改变的,用智慧去区分二者。这次经历中我用勇气改变了自己,让自己更优秀,更勇敢班级的归属感、成就感、独特感、驱动感等都是良好的集体

40、情感,它们之间没有明显的主次或者从属关系。最终各种心理效应凝聚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一间积极向上、和谐发展的教室便得以形成,并在班级发展的各个方面促进班级走向优秀、走向卓越。这样的教室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更能满足他们对爱、自尊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生活在这样的教室里总是充满了师生之爱、生生之爱,是一个温暖、欢乐的大家庭、小社会,大家在彼此关爱中幸福地学习生活,每个成员获得的是爱的满足。在爱中体会的是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价值平等,谁也不会多余,一个也不能少,每个成员可以尽情展现自己,以期得到集体的认可、肯定,满足自尊的需要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在这些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班集体中的每位成员都会逐渐提升集体团结统一的价值认识,由此进一步明确自己对集体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做到个人的言行服从集体的利益,关心集体的荣辱。当每个成员产生了强烈的集体责任感、义务感和责任感时,集体的凝聚力就真正形成了,团队文化也相应得以建立,这一系列的心理效应,从心理上来讲,同时又是一种约束力,一种不愿意破坏现有良好状态的心理效应。至此,我们才能大胆地说:“一间健康、积极的无恐惧感教室被我们初步打造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