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学习提示

上传人:1505****484 文档编号:112379787 上传时间:2022-06-22 格式:DOC 页数:86 大小:19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学习提示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学习提示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学习提示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资源描述: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学习提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学习提示(8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学习提示一、前言前言中关于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以下简称“新高规”)主要修订内容的说明对设计人员是重要的,应作为重点内容进行学习和掌握。“新高规”主要修订内容如下:1、适用范围提高为10层及10层以上或高度超过28m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层民用建筑,其最大适用高度和高宽比,除A级高度外,增加了B级高度,对B级高度高层建筑结构的规则性、作用效应计算及构造措施提出了比A级高度更严的规定;2、增加了特一级抗震等级的计算和构造措施;3、补充、修改了荷载和地震作用计算;4、补充了结构平面和竖向布置的规则性界限,强调概念设计的重要性;5、修

2、改了结构侧向位移限制条件,增加了150m以上高层民用建筑的舒适度要求;6、补充、修改了结构计算分析的有关规定,增加了楼层地震剪力控制和考虑质量偶然偏心的地震作用计算,结构重力二阶效应计算,修改了稳定计算和倾覆验算,修改了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框架柱地震剪力的调整方法;7、补充和修改了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及筒体结构体系中结构布置的有关规定,增加了板柱-剪力墙结构、具有较多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的有关设计规定;8、调整了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框支柱等内力增大系数,增加了剪力墙轴压比限制条件及约束边缘构件的规定;9、增加了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以及复杂高层建筑结构的有关设计规定;10

3、、补充、修改了基础设计、结构施工的有关规定;二、总则1.0.2(原文略)提示:1、适用范围提高为10层及10层以上或高度超过28m的钢筋混凝结构民用建筑;2、特别强调不适用于建造在危险地段场地的高层建筑。新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以下简称“新抗规”)在第3.3.1条明确规定:“不应在危险地段建造甲、乙、丙类建筑”,该条被2002版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作为强制性条文(以下简称“2002版强制性条文”或“强条”),是没有活动余地的。1.0.5(原文略)提示:1、将注重概念设计作为高层建筑结构的最高原则提出。2、概念设计的主要内容:(1)应特别重视建筑结构

4、的规则性(包括平面规则性和竖向规则性);(2)合理选择建筑结构体系(包括:a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b避免因部分结构构件的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承受重力、风载和地震作用的能力;c结构体系应具备必要的承载能力和良好的变形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耗能能力);(3)采取必要的抗震措施提高结构构件的延性。三、荷载和地震作用3.1竖向荷载3.1.1(原文略)提示:竖向荷载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以下简称“新荷载规范”)有关规定采用。使用时应注意新荷载规范的如下改动(注意荷载取值及折减规定均为“强条”):1、办公楼、宿舍和住宅等项目,其荷载标准值提高为2.0KN/m2;2

5、、消防疏散楼梯活载采用3.5KN/m2。(难点属于正确区分消防疏散楼梯与普通楼梯。商场、影院、车站等等公共建筑无论是否为消防疏散楼梯均取3.5KN/m2);3、新增通风机房和电梯机房活载,暂定为6.0KN/m2;4、新增考虑消防车的活载。此处注意两点:(1)消防车系指总重30t级的大型车。当总重超过30t时应另行换算;(2)注意其限定条件,防止错误输入。如对次梁间距的限定,对双向板(含双向肋板)的柱网限定,以及对主梁、柱及基础的折减规定等;5、书库活载一般仍按原规范采用,但增加书架超过2m时按每米书架高度不小于2.5KN/m2确定的规定。注意书库与档案库的区别;6、增加了非固定隔墙的等效活载的

6、确定办法,即取隔墙每延米自重(KN/m)的1/3作为楼面活载附加值,但该值不小于1.0KN/m2。此时应注意两点:(1)不应将梁上固定隔墙按上述办法化为附加活载输入计算。上述化非固定隔墙为附加活载的办法仅适用于梁间范围内具有非固定隔墙的板(或双向密肋板);(2)对卫生间、贮藏间等具有密集隔墙的情况,应按实际情况进行等效换算或根据经验合理确定附加值;7、对不上人屋面均布活载采用0.5KN/m2,并允许根据实际情况有0.2KN/m2的增减。当施工荷载较大的,应规定实际情况采用或采取特殊措施。屋顶花园的荷载标准值取3.0KN/m2,但不包括花圃土石材料的自重。应考虑屋面可能出现的积水荷载(可按活载考

7、虑)3.1.2施工中采用附墙塔、爬塔等对结构受力有影响的起重机械或其它施工设备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验算施工荷载对结构的影响;提示:此条文内容极易被设计人员忽略,一旦发生事故,设计人员难脱其咎。建议将其写入每项设计的结构总说明中,同时设计人员应在必要时认真进行此项补充验算。3.1.33.1.5(原文略)旋转餐厅轨道和驱动设备、擦窗机等清洗设备,其自重差别较大,应分别按各自的实际情况确定。直升机活载取局部荷载效应(乘动力系数)和等效均布活载效应二者的较大值。其局部荷载效应按单轮着地考虑。3.2风荷载3.2.2(原文略)提示:1、本条文在“新高规”中被列为强制性条文,但未被2002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

8、条文录入,因而不作为“强条”对待。2、对于特别重要或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规定其基本风压按100年重现期的风压值取值,其难点在于如何界定是否为“较敏感”,条文说明中给出以60m为界,算是有了一个界线。但对于60m以下的某些高层建筑,如高宽比较大、自振周期较长者,也可能属于对风载敏感的高层建筑,设计人员应注意鉴别以决定是否采用100年重现期的风压值。3.3地震作用3.3.1(原文略)提示:1、本条作为与“新抗规”第3.1.3条等效的条文被列入“2002版强制性条文”。2、本条文实际上规定了设防烈度为6度时也应进行地震作用计算,这与“新抗规”第5.1.6条的规定是有一定冲突的,该条规定:6度时

9、的建筑(建造于IV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除外),以及生土房屋和木结构房屋等,应允许不进行截面抗震验算,但应符合有关的抗震措施要求。这实际上等于规定了6度时一般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新高规”在条文说明中强调:通过计算,可与无地震作用效应组合进行比较,并可采用有地震作用组合的柱轴压力设计值计算柱的轴压比。对此,设计人员要予以注意。3.3.2关于高层建筑结构考虑地震作用的原则(原文略)提示:1、本条内容与“新抗规”第5.1.1条内容基本相同,5.1.1条被列入“2002版强制性条文”,本条则作为等效条文列入,因而也是“强条”。2、应正确理解“两个主轴”的含义。从严格意义上讲,主轴是指地震沿该轴方向

10、作用时结构只发生沿该轴方向的侧移而不发生扭转位移的轴线。当结构平面具有对称轴(质量及刚度均对称且沿竖向均匀时,该对称轴就是主轴,而与之垂直且通过平面形心的另一根轴则为另一个方向的主轴。当然,严格满足上述条件的主轴在实际工程中是不存在的,故只要大致满足即可。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允许在结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考虑水平地震作用计算。是因为一般说来沿这两个方向输入水平地震作用可得到最大的或较大的地震反应,且不致有较大的扭转效应。必要时设计人员可以从TAT或STWE的计算输出结果中查得最不利地震作用方向的方向角来,再按此方向角二次输入计算,即可得到结构的最大地震反应。在存在斜交抗侧力构件时,应注意按要求分别计算

11、各抗侧力构件方向水平地震作用。如此要求的目的有两个:(1)沿斜交方向输入水平地震作用可能会得到最大水平地震效应;(2)即便得到的不是最大地震效应,甚至是相对较小的地震效应,但对斜交构件仍可能产生最大不利效应。在考虑沿斜交方向输入水平地震作用时,应注意同时考虑可能的不利方向,不可遗漏。3、双向水平地震作用的要求是2000系列新规范新提出的要求。需要注意几点:(1)合理界定“明显不对称、不均匀”。这是一个模糊的提法,难于界定时按双向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即可;(2)按双向地震作用计算时可不再考虑偶然偏心影响;(3)按双向地震作用计算时,柱均宜按双向偏压计算。对于只考虑单向水平地震作用的情况,需注意如下内

12、容:(1)对不计算双向水平地震作用的高层建筑结构,均应计算单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注意此处提出的是计算单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不同于“新抗规”第5.1.1条“应允许采用调整地震作用效应的方法计入扭转影响”的规定。计算单向地震作用应考虑偶然偏心,根据3.3.3条取(Li为第i层垂直于地震作用方向的建筑物总长度);(2)认为考虑了平扭耦联计算之后即可不考虑偶然偏心的观点是错误的。考虑平扭耦联计算的同时仍必须考虑偶然偏心。但考虑偶然偏心时则不一定必须考虑平扭耦联(如对于很规则的高层建筑结构)。以上计算要求在新版PKPM系列软件中均能得到较好体现,只是计算工作量大大增加,如考虑斜交方向时,每多一对

13、方向,抗震组合数就增加一倍,而在考虑偶然偏心后,地震组合数将增加到原来的3倍。3.3.4地震作用计算方法(原文略)提示:1、振型分解法是高层建筑结构进行地震作用的主要方法。基底剪力法只适用于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高层建筑结构。世界各国抗震规范也大抵如此。2、对质量和刚度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以及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结构应采用考虑扭转耦联振动影响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鉴于计算机技术的强大能力和普及的事实,同时考虑到高层建筑结构的相对重要性,建议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计算均采用考虑扭转耦联的计算方法。3、综合本规范和“新抗规”的有关规定,列出应进行弹性时程法进

14、行多遇地震下补充计算的建筑结构如下:1)79度时甲类高层建筑结构;2)79度时符合“新高规”表3.3.4条件的高层建筑结构;3)79度时不满足“新高规”第4.4.24.4.5条关于竖向规则性要求的高层建筑结构;4)79度时质量沿竖向分布特别不均匀的高层建筑结构。(以上均见“新高规”第3.3.4条);5)B级高度和“新高规”第10章规定的复杂高层建筑结构(“新高规”第5.1.13条);6)特别不规则的多层建筑结构(“新抗规”第5.1.2条)。3.3.5关于动力时程分析的具体规定(原文略)提示:1、选择输入的地震加速度时程曲线,要满足地震动三要素的要求,即频谱特性,有效峰值和持续时间均要符合规定。

15、2、选用地震波应不少于2条实际记录和一条人工模拟波。3、要根据场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震分组选用相应的地震波。4、要满足设防烈度要求的加速度最大值的要求。5、要满足“在统计意义上相符”的条件,即每条时程曲线计算得到的结构底部剪力不小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求得的底部剪力的65%,多条时程曲线计算所得的结构底部剪力平均值不小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求得的底部剪力的80%。不满足时可通过提高加速度最大值的办法予以解决。6、地震波的持续时间不宜小于建筑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34倍,也不宜少于12s。7、对弹性时程分析结果,可取多条时程曲线计算结果的平均值与振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果的较大值,也可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作适当取舍

16、。3.3.9关于场地类别(原文略)“新抗规”第4.1.6条对场地类别的确定作了明确规定。该条已被录入“2002版强制性条文”。正确确定场地类别对高层建筑结构是尤其重要的。3.3.13关于剪重比控制(原文略)提示:1、本条作为与“新抗规”第5.2.5条等效条文,一起被录入“2002版强制性条文”。2、进行剪重比控制的主要原因是在周期较长时,由振型分解法算出的地震效应可能偏小,而这种偏小对长周期结构有更大危害。3、注意对竖向不规则结构的薄弱层,值应乘以1.15的增大系数,这是与5.1.14条对薄弱层地震剪力乘1.15增大系数相对应的。新版程序已对此进行了控制(采用了统一乘最大调整系数的办法。)3.

17、3.16计算各振型地震影响系数所采用的结构自振周期应考虑非承重墙体的刚度予以折减。提示:1、本条录入“2002版强制性条文”,应慎重对待。2、根据3.3.17条,当非承重墙体为填充砖墙时,高层建筑结构的计算自振周期折减系数可按如下取值:1)框架结构可取0.60.7;2)框架-剪力墙结构可取0.70.8;3)剪力墙结构可取0.91.0。3、对其它非承重填充墙建议按如下取值:1)框架结构取0.80.9;2)框架-剪力墙结构取0.91.0;3)剪力墙结构取1.0。四、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4.0概述4.0.1地震中高层建筑的震害近年来,世界许多城市都发生了较强烈的地震,使高层建筑结构产生各种不同的震害,

18、从中吸收教训,改进高层建筑结构,是非常重要的课题。一、1976年唐山地震1976年7月28日,唐山丰南地区发生了7.9级地震,唐山市市区烈度达10度,天津为8度,北京为6度强。震后调查了35幢高层建筑的震害情况,这些调查资料对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1、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不宜采用单纯框架结构,应优先考虑设有部分剪力墙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梁柱截面小,配筋较弱,承载能力有限,地震中容易发生破坏;框架结构刚度小,侧移大,填充墙和装饰性构件在地震中大量损坏。京、津、唐地区框架填充墙多为砌体,地震中大量地、普遍地损坏,轻则开裂,重则倒塌,修复困难,修复费用很高。2、应当注意防震缝

19、的设计,必须留有足够的宽度。除北京饭店(缝净宽600mm)外,几乎是有缝必碰,有碰必坏。轻者面砖,女儿墙碰坏;重者框架碰撞。由于主体结构开裂、损坏,进入弹塑性工作状态,变形远大于弹性计算值,超出了原设计的预计。缝净宽达150mm的天津友谊宾馆(8层框架)和北京民航大楼(9层框架)也难以避免碰撞。3、平面形状或刚度不对称,会使建筑物产生显著的扭转,震害严重。如天津人民印刷厂采用L形平面,楼梯间偏置,地震时由于扭转而使几根角柱破坏;汉沽化工厂一些框架厂房角柱上下错位、破断。4、凸出屋面的塔楼受高振型影响,产生显著的鞭梢效应,破坏相当严重。天津南开大学主楼上面3层框架塔楼主震中已严重破坏,余震中全部

20、倒塌。北京地区采用混合结构的屋面小楼电梯间也大量损坏。5、楼电梯间破坏一般都比较严重。楼电梯间无楼板,墙体一边有楼板,另一边没有楼板,受到平面外的剪切和弯曲,对受力十分不利。许多采用混合结构的楼梯间开裂、倒塌。钢筋混凝土井筒,往往在楼板标高处出现水平裂缝。6、高层部分与低层部分之间的连接构造不合理,会造成严重震害。如天津友谊宾馆低层餐厅部分的屋面梁通过牛腿搭在主楼框架柱上,由于两部分之间振动不一致而使牛腿压坏、拉断。7、框架柱截面太小,箍筋不足,柱的延性与抗剪能力不够而发生剪切破坏或柱头压碎。8、由于沿竖向楼层质量与刚度变化太大,使楼层变形过分集中而产生破坏。天津碱厂14层框架,在6层、11层

21、产生80mm和165mm的层间变形,地震过程中首先在11层中柱破坏,以后6层以上全部倒塌。二、1977年罗马尼亚地震1977年3月5日,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附近发生7.2级地震,布加勒斯特烈度为8.5度,33座高层框架倒塌,1座11层剪力墙结构倒塌。主要震害特征为:1、体型复杂、柱子刚度相差太大的旧式高层框架破坏非常严重,在33幢倒塌的框架中占了31幢。2、框架层高、开间大,加上改建时又取消了一些柱子,框架刚度太小,变形太大,使震害很容易发生。尤其在学校、博物馆、文化宫等要求大空间的公共建筑中,框架的破坏十分明显。3、剪力墙结构空间整体性好,震害较少。布加勒斯特剪力墙住宅大部分为11层,有些高达

22、20层,在地震中大部分完好,少量产生一些裂缝,只有一幢倒塌,也是由于整体倾覆。4、底层框支,上层剪力墙或砖混的柔性底层结构,破坏相当严重。由于上层刚度大。下层过分柔性,变形集中于底层,使底层柱脚或柱顶破坏。5、无梁楼盖结构如果不设剪力墙则抗侧刚度太低,也容易破坏。其中一座4层的无梁楼盖建筑,柱截面尺寸为700mm700mm,在地震中完全倒塌。三、1985年墨西哥地震1985年9月19日,墨西哥城附近发生8.1级地震。这次地震的持续时间较长(180S),特征周期也长(22.5S),因而对墨西哥城1015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产生非常严重的破坏。从这次强烈地震中,得到如下经验和教训:1、场地覆盖层过厚

23、,特征周期长,对刚度较小的框架结构产生严重的震害。本次地震震中距墨西哥城375400km,按一般规律,墨西哥城的地面加速度大约为0.02g,但实际测量到的地面加速度达0.18g,远超通常值。这由于墨西哥城位于湖盘沉积带,粘土厚达200m,下面又有1800m深的砂与粘土交叉层,基岩埋深达2000m。这种场地特征周期2S以上,对周期为12S的建筑物影响极大。2、地基的稳定性问题要特别注意。这次地震中,由于沙土液化以及地基承载力不足,建筑物发生显著的沉降差,因而使构件严重破坏,其中一幢倾覆。即使桩基,也由于沙土液化而下沉。3、框架结构破坏十分严重,主要原因是:框架柱截面小;箍筋配置不足;主筋锚固不良

24、而拨出等。其显著特征是:柱身剪切破坏和柱头、柱脚压弯破坏。墨西哥城框架结构一般柱距5m7m,柱截面400mm400mm到400mm700mm,轴压比0/f0达0.55以上,相当于国内控制的轴压比0.7以上。有个别工程甚至柱为350mm350mm,轴压比更大。4、无梁楼盖大量破坏,主要表现为柱将楼板冲切破坏后,许多层楼板叠在一起。看来无梁楼盖柱头设置现浇柱帽非常重要。5、平面不规则建筑物产生严重的扭转振动,部分构件受力过大而破坏,角柱破坏十分明显。6、建筑物上部楼层因高振型振动而产生过大地震力而破坏。7、伸缩缝和沉降缝宽度过小,碰撞破坏的很多。8、施工质量差,混凝土强度达不到,钢筋粘结力不足而拨

25、出的很多,另外,钢筋少放、漏放,施工粗糙的情况也加剧了地震灾害。四、1988年亚美尼亚地震1988年12月7日,亚美尼亚发生强烈地震,震中在斯比达克市,震级7.0,震中烈度10度。列宁纳坎市距震中30km,烈度9度,建筑物80%破坏,其中有大量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多为住宅(9层),一类是全装配框架结构,短边方向有少量剪力墙,柱三层一根,主筋焊接;另一类是装配式大板剪力墙住宅,板缝之间加筋、灌缝。约100栋第一类装配式框架全部倒塌或严重破坏;而7栋第二类大板住宅无一破坏,震害轻微。这次地震的主要经验、教训是:1、下层柔性柱,上层剪力墙或砖墙的柔性底层房屋破坏很严重。2、在建筑物

26、端部设置楼梯间,楼板有大洞口,因刚度不均匀而产生扭转;3、外纵墙门窗洞口过大,连梁尺寸太小,容易产生破坏;4、楼板与纵墙之间没有可靠连接,竖向荷载传不到纵墙上,降低纵墙的抗震能力;5、楼板与楼板之间的板缝无连接,楼板整体性差;6、墙体质量差,混凝土和砂浆强度等级太低而降低了抗震性能;7、楼板钢筋没有伸入楼面圈梁,锚固不足;8、楼板板面太光滑,没有设剪力键,因而在地震中楼板错动,整体性差;9、现浇混凝土框架构件内配筋不连续;10、框架混凝土的强度太低;11、框架节点的承载力与延性不足;12、装配式柱接头上、下不对中,接头抗剪构造措施不足。这次地震中,剪力墙结构(即使是装配式大板)的抗震性能远优于

27、框架结构。大板结构除板缝有些场合出现开裂、滑移外,几乎无重大损害。五、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1995年1月17日,日本兵库县南部发生7.2级地震,其特点是直下型,即竖向地震加速度相当大。水平地震最大加速度为0.818g,竖向最大加速度为0.3g,最大振幅达18cm,最大竖向振幅达10cm。地震中,大量钢筋混凝土多层、高层建筑物受到震害,其特点可归结为:1、许多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在一层处柱子数量较少、抗震能力差,承受不了巨大的竖向地需作用而被压碎、倒塌,波及到整座建筑物下坠。2、中间部分楼层破坏是本次地震的另一个特点。许多810层框架结构在第4、5层的部分柱子被压坏,造成上部楼层下落,重叠在一起

28、。其原因可能是中部楼层柱子截面尺寸、材料强度改变或取消了部分剪力墙,在中部楼层产生刚度或承载力突变,形成结构薄弱层。3、20世纪80年代以前建造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抗震体系布置、梁柱抗震承载力和变形能力等方面,都无法抵抗1011度罕遇地震的冲击。4、剪力墙结构的抗震能力明显较优,往往只在窗间墙处产生X形裂缝,并未发生严重破坏或倒塌。5、强震下地基发生液化、不均匀沉陷,导致钢筋混凝土多、高层房屋发生整体倾斜甚至倾覆。在神户市中心区,倒塌和严重受害的多、高层建筑中,约有55%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在一次地震中有这么多钢筋混凝土结构严重破坏,说明了在罕遇地震下,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抗倒塌能力的

29、重要性。六、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1999年9月21日,台湾发生了7.3级地震,震中位于南投县日月潭附近,波及台北、台中、南投等城市。这次地震中,钢筋混凝土多、高层建筑震害严重,主要原因是:1、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截面过小,混凝土强度低,轴压比过大。台北、台中许多建筑物的底层柱压碎,上部楼层坠落、重叠。2、柱子配筋较弱,箍筋偏少,而且箍筋普遍未设135弯钩,对纵向钢筋约束较弱,柱压碎处纵向钢筋几乎都散开。框架柱延性差,抗震能力弱。3、由于设置窗下墙而形成大量短柱、极短柱,比较普遍地产生剪切型破坏。如台北市南京中路一座10层框架结构,窗高为1.21.5m,形成窗间框架短柱,地震后发现普遍的45斜向剪

30、断破坏。4、许多商住用框架结构,上层采用大量的实心砖填充墙,刚度很大;底层商店砖墙很少,刚度较弱。地震中由于底层变形集中而破坏。5、框架柱钢筋的搭接长度、锚固长度不足,在地震中钢筋断开、拨出,使柱子折断破坏,甚至房屋倒塌。6、梁柱接头处未配置或少配置箍筋,接点区破碎。7、框架柱柱端箍筋未加密或加密区不足,地震中柱端纵向钢筋压屈,核心区混凝土破裂。8、采用双柱、单跨框架,因一侧柱破坏而导致全楼倒塌,如台中客运站震害。9、由于窗下混凝土墙截面较高,产生强梁弱柱框架,柱子破坏严生。10、施工质量不良,混凝土强度低、不密实,甚至在小截面柱内设置塑料落水管,严重影响了柱子承载力和变形能力。从这次地震的震

31、害情况看,框架结构的震害集中表现在框架柱的承载力和延性上,在结构设计和施工上应采取必要的加强措施。上述地震震害现象表明: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是十分复杂的工作,需要对每一个环节都予以充分的考虑。4.0.2合理选择结构的刚度采用刚性结构还是柔性结构的问题,历来争论较多。历次地震震害表明:采用何种结构形式,应取决于所用的结构体系和材料特性,还取决于场地上的类型,避免场地土和建筑物发生共振。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历次震在表明:刚度较大的结构一般震害较轻,这由于钢筋混凝土构件截面大、刚性大、变形能力较差,比较适宜用提高承载力、控制塑性变形的方法来提高抗震性能;相反,钢结构的特性是截面小、延性好,适合采用柔性

32、结构方案。两种结构特性的比较见表4.0.1表4.0.1刚性结构与柔性结构的特点结构优点缺点刚性结构1、当地面运动周期长时,震害较小2、结构变形小,非结构构件容易处理3、安全储备较大,空间整体性好4、适合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特点1、当地面运动周期短时,有产生共振的危险。2、地震力较大3、结构变形能力小,延性小4、材料用量常常较多柔性结构1、当地面运动周期短时,震害较小2、地震力较小3、一般结构自重较轻,地基易处理4、适合钢结构的特点1、当地面运动周期长时,易发生共振的危险2、非结构构件要特殊处理,否则易产生破坏3、容易产生p-效应和倾覆4、不容易适应钢筋混凝土结构4.0.3抗震设计基本原则为了使高层

33、建筑有足够的抗震能力,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要求,应考虑下述的抗震设计基本原则。1、选择有利的场地,避开不利的场地,采取措施保证地基的稳定性。基岩有活动性断层和破碎带、不稳定的滑坡地带属于危险场地,不宜兴建高层建筑;冲积层过厚,沙土有液化的危险、湿陷性黄土等,属于不利场地,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减轻震害的影响。2、合理选择结构体系。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一般来说纯框架结构抗震能力较差;框架-剪力墙结构性能较好;剪力墙结构和筒体结构具有良好的空间整体性,刚度也较大,历次地震中震害都较小。3、平面布置力求简单、规则、对称,避免应力集中的凹角和狭长的缩颈部位;避免在凹角和端部设置楼电梯间;避免楼

34、电梯间偏置,以免产生扭转的影响(图4.0.1A)。4、竖向体型尽量避免外挑,内收也不宜过多、过急,力求刚度均匀渐变,避免产生变形集中(图4.0.1A、D)。5、结构的承载力、变形能力和刚度要均匀连续分布,适应结构的地震反应要求。某一部分过强、过刚也会使其它楼层形成相对薄弱环节而导致破坏。顶层、中间楼层取消部分墙柱形成大空间层后,要调整刚度并采取构造加强措施。底层部分剪力墙变为框支柱或取消部分柱子后,比上层刚度削弱更为不利,应专门考虑抗震措施(图4.0.1B、C)。不仅主体结构,而且非结构墙体(特别是砖砌体填充墙)的不规则、不连续布置也可能引起刚度的突变。图4.0.1对抗震不利的结构布置6、高层

35、建筑突出屋面的塔楼必须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延性,以承受高振型产生的鞭梢效应影响。必要时可以采用钢结构或型钢混凝土结构。7、在设计上和构造上实现多道设防。如框架结构采用强柱弱梁设计,梁屈服后柱仍能保持稳定;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成连梁首先屈服,然后是墙肢,框架作为第三道防线;剪力墙结构通过构造措施保证连梁先屈服,并通过空间整体性形成高次超静定等。8、合理设置防震缝。一般情况下宜采取调整平面形状与尺寸,加强构造措施,设置后浇带等方法尽量不设缝、少设缝。必须设缝时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宽度。9、节点的承载力和刚度要与构件的承载力与刚度相适应。节点的承载力应大于构件的承载力。要从构造上采取措施防止反复荷载作用下

36、承载力和刚度过早退化。装配式框架和大板结构必须加强节点的连续结构。10、保证结构有足够刚度,限制顶点和层间位移。在小震时,应防止过大位移使结构开裂,影响正常使用;中震时,应保证结构不致于严重破坏,可以修复;在强震下,结构不应发生倒塌,也不能因为位移过大而使主体结构失去稳定或基础转动过大而倾覆。11、构件设计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脆性破坏,保证构件有足够的延性。脆性破坏指剪切、锚固和压碎等突然而无事先警告的破坏形式。设计时应保证抗剪承载力大于抗弯承载力,按“强剪弱弯”的方针进行配筋。为提高构件的抗剪和抗压能力,加强约束箍筋是有效措施。12、保证地基基础的承载力、刚度和有足够的抗滑移、抗转动能力,使整

37、个高层建筑成为一个稳定的体系,防止产生过大的差异沉降和倾覆。13、减轻结构自重,最大限度的降低地震的作用。4.1一般规定4.1.1高层建筑钢筋砼结构可采用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筒体和板柱-剪力墙体系。提示:1、“新高规”未纳入在国内尚欠成熟的一些新型结构体系,如:1)异型框架结构(暂不列入);2)全短肢剪力墙结构(不应采用);3)巨型框架、巨型桁架、悬挑和悬挂结构;4)隔震和减振结构。2、外框(筒)-内筒结构在外框(筒)与内筒之间布置无梁板柱(柱只承受竖向荷载)时不属于板柱-剪力墙体系。因为在中间联接部位布置的这些板柱构件并未改变外框(筒)-内筒结构的受力特性。4.1.2(原文略)提示:

38、1、本文中“高层建筑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结构体系”的内容与被列为“2002版强制性条文”的“新抗规”第3.4.1条的内容相同。2、区别规则、不规则、特别不规则、严重不规则的一般界线如下:1)规则:体型简单;结构平面布置均匀、对称并具有较好的抗扭刚度;结构竖向布置均匀,结构的刚度、承载力和质量分布均匀、无突变。(规则结构抗震能力为最佳,但实际中并不多见,不能死守规则,不其余。)2)不规则:结构方案中仅有个别项目(两项及两项以下)超过了本规程第4.3.34.3.7条和4.4.24.4.5条中规定的“不宜”的限制条件,则为不规则结构。(此种不规则为一般性不规则,工程实际中大多为此类不规则。在合理设计

39、的前提下,可具有良好的抗震能力。)3)特别不规则:结构方案中有多项(3项及3项以上超过上述条款的限制条件,则结构为特别不规则结构。(此类结构属对抗震不利结构,应尽量避免。确实别无更佳选择时,亦可采用,但需采取必要的加强措施(计算措施和抗震措施),以确保结构的抗震性能。4)严重不规则:结构方案中有多项(3项及3项以上)超过了条款中规定的“不宜”的限制条件,而且超过较多,或者有一项超过了条款中规定的“不应”的限制条件,则此结构属严重不规则结构,这种结构方案不应采用,必须对结构方案进行调整。无论采用何种结构体系,结构的平面和竖向布置都应使结构具有合理的刚度和承载力分布,避免因局部突变和扭转效应而形成

40、薄弱部位;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在设计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其抗震能力;宜具有多道防线,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的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承受水平风荷载、地震作用和重力荷载的能力。4.2房屋适用高度和高宽比新规程4.2节最大的特点就是划分了A级高度的高层建筑和B级高度的高层建筑。A级高度的高层建筑是常规的、一般的建筑。B级高度的高层建筑指较高的,因而是设计有更严格要求的建筑。本规程没有采用概念不清晰的“超高层建筑”一词。本节的条文规定,主要是基于以下的考虑:1、A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指符合规程表4.2.1高度限值的建筑,也是目前数量最多,应用最广泛的建筑。当框架-剪力墙、剪力墙及筒体结构超出表4

41、.2.1的高度时,列入B级高度高层建筑。B级高度高层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不宜超过规程表4.2.2的规定,并应遵守本规程规定的更严格的计算和构造措施,必要时需经过专家的审查复核。表4.2.1A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m)结构体系非抗震设计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8度9度框架7060554525框架-剪力墙14013012010050剪力墙全部落地剪力墙15014012010060部分框支剪力墙13012010080不应采用筒体框架-核心筒16015013010070筒中筒20018015012080板柱-剪力墙70403530不应采用注:1、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至主要屋面高度,不包括局部

42、突出屋面的电梯机房、水箱、构架等高度;2、表中框架不含异形柱框架结构;3、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指地面以上有部分框支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4、平面和竖向均不规则的结构或IV类场地上的结构,最大适用高度应适当降低;5、甲类建筑,6、7、8度时宜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后符合本表的要求,9度时应专门研究;6、9度抗震设防、房屋高度超过本表数值时,结构设计应有可靠依据,并采取有效措施。表4.2.2B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m)结构体系非抗震设计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8度框架-剪力墙170160140120剪力墙全部落地剪力墙180170150130部分框支剪力墙150140120100筒

43、体框架-核心筒220210180140筒中筒300280230170注:1、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至主要屋面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面的电梯机房、水箱、构架等高度;2、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指地面以上有部分框支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3、平面和竖向均不规则的建筑或位于IV类场地的建筑,表中数值应适当降低;4、甲类建筑,6、7度时宜按本地区设防烈度提高一度后符合本表的要求,8度时应专门研究;5、当房屋高度超过表中数值时,结构设计应有可靠依据,并采取有效措施。对于房屋高度超过A级高度高层建筑最大适用高度的框架结构、板柱-剪力墙结构以及9度抗震设计的各类结构,因研究成果和工程经验尚显不足,在B级高度高层建筑中未予

44、列入。2、具有较多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工程实践检验,本规程第7.1.2条规定其最大适用高度比剪力墙结构适当降低,7度时不应大于100m、8度时不应大于60m;B级高度高层建筑及9度时的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采用这种结构。3、高度超出表4.2.2的特殊工程,则应通过专门的审查、论证,补充多方面的计算分析,必要时进行相应的结构试验研究,采取专门的加强构造措施,才能予以实施。4、框架-核心筒结构中,除周边框架外,内部带有部分仅承受竖向荷载的板柱结构时,不属于本条所说的板柱-剪力墙结构。5、本规程最大适用高度表中,框架-剪力墙结构的高度均低于框架-核心筒结构的主高度,其主要原

45、因是,本规程的框架-核心筒结构的核心筒相对于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剪力墙较强,核心筒成为主要抗侧力构件。6、高层建筑的高宽比,是对结构刚度、整体稳定、承载能力和经济合理性的宏观控制。A级高度高层建筑的高宽比限值(表4.2.3)大体上保持了JGJ3-91规程的规定。从目前大多数常规A级高度高层建筑来看,这一限值是各方面都可以接受的,也是比较经济合理的。表4.2.3A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适用的最大高宽比结构体系非抗震设计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8度9度框架、板柱-剪力墙框架-剪力墙剪力墙筒中筒、框架-核心筒55664566345523447、本处增加了对于B级高度高层建筑高宽比的规定(表4.2.

46、4)。鉴于本规程对B级高度高层建筑规定了更严格的计算分析和构造措施要求,考虑到实际情况,B级高度高层建筑的高宽比略大于A级高度高层建筑,目前国内超限高层建筑中,高宽比超过这一限制的是极个别的,例如上海金茂大厦(88层,420m)为7.6,深圳地王大厦(81层320m)为8.8。表4.2.4B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适用的最大高宽比非抗震设计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8度8768、在复杂体型的高层建筑中,如何计算高宽比是比较难以确定问题。一般场合,可按所考虑方向的最小投影宽度计算高度比,但对突出建筑物平面很小的局部结构(如楼梯间、电梯间等),一般不应包含在计算宽度内;对于不宜采用最小投影宽度计算

47、高宽比的情况,应由设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计算方法;对带有裙房的高层建筑,当裙房的面积和刚度相对于其上部塔楼的面积和刚度较大时,计算高宽比的房屋高度和宽度可按裙房以上部分考虑。4.3结构平面布置4.3.1平面布置的一般原则结构平面布置必须考虑有利于抵抗水平和竖向荷载,受力明确,传力直接,力争均匀对称,减少扭转的影响。在地震作用下,建筑平面要力求简单规则,风力作用下则可适当放宽。1976年7月28日唐山地震中,L形平面和其它不规则平面的建筑物因扭转而破坏的很多。天津人民印刷厂(6层L形平面框架结构)的角柱多处破坏便是一例。1985年9月墨西哥城地震中,相当多的框架结构由于平面不规则、不对称

48、而产生扭转破坏。因此,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平面形状宜简单、对称、规则,以减少震害。一般建筑平面如图4.3.1所示,其中c、d、f三个平面比较不规则、不对称,选用后应各方面予以加强。除平面形状外,各部分尺寸都有一定的要求。首先,平面的长度比不宜过大,L/B一般宜小于6,以避免两端相距太远,震动不同步,由于复杂的振动形态而使结构受到损害。长矩形平面的尺寸目前一般在70-80m以内,但最长的结构单元度已达114m(北京昆仑饭店)和138m(北京京伦饭店)。为了保证楼板在平面内有很大的刚度,也为了防止建筑物各部分之间振动不同步,建筑平面的外伸段长度C应尽可能小。平面凹入后,楼板的宽度应予保证,Z形平面

49、(图4.3.1f)的重叠部分应有足够长度。另外,由于在凹角附近,楼板容易产生应力集中,要加强楼板配筋。在设计中,L/B的数值7度设防时最好不超过4;8度设防时最好不超过3。C/D的数值最好不超过1.0。图4.3.1平面形状当平面突出部分长度C/D1且C/B0.3时,如果质量和刚度比较均匀对称,可以按规则结构进行抗震设计。在规则平面中,如果结构刚度不对称,仍然会产生扭转。所以,在布置抗侧力结构时,应使结构均匀布,令荷载合力作用线通过结构刚度中心,以减少扭转的影响。尤其是布置楼电梯间更要注意,楼电梯井筒往往有较大的刚度,它对结构刚度的对称性有显著的影响。框架-筒体结构和筒中筒结构更应选取双向对称的

50、规则平面,如矩形、正方形、正多边形、圆形,当采用矩形平面时,L/B不宜大于1.5,不应大于2。为了防止楼板削弱后产生过大应力集中,楼电梯间不宜设在平面凹角部位和端部角区,但建筑布置上,从功能考虑,往往在上述部位设楼电梯间。如果确实非设不可,则应采用剪力墙筒体予以加强。如果采用了复杂的平面而又不能满足高层规程表4.3.3的要求,则应进行更细致的抗震验算并采取加强措施。如图4.3.2所示的井字形平面建筑,由于立面阴影的要求,平面凹入很深,中央设置楼电梯间后,楼板四边所剩无几,很容易发生震害,必须予以加强。在不防碍建筑使用的原则下,可以采用下面两种措施之一:(1)如图所示,设置拉梁a,为美观也可以设

51、置拉板(板厚可为250300m)。拉梁、拉板内配置受拉钢筋;(2)或如图中所示,增设不上人的外挑板或可以使用的阳台b,在板内双层双向配钢筋,每层、每向配筋率0.25%。图4.2.3井字形平面建筑图4.3.3连接部位楼板的加强图4.3.3的不规则平面中,图a重叠长度太小,应力集中十分显著,宜增设斜角板增强,斜角板宜加厚并设边梁,边梁内配置1%以上的拉筋。图b中的哑铃形平面中,显然狭窄的楼板连接部分是薄弱部位。经动力分析表明:板中剪力在两侧反向振动时可能达到很大的数值。因此,连接部位板厚应增大;板内设置双层双向钢筋网,每层、每向配筋率不小于0.25%;边梁内配置1%以上的受拉钢筋。位于凹角处的楼板

52、宜配置加强筋(416的45斜向筋),自凹角顶点延伸入楼板内的长度不小于LaE(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此外,在方案阶段应密切与建筑专业配合,适当调整平面,也能在满足功能和建筑艺术的前提下,使结构布置更为合理。如图4.3.4的平面,由于两端楼电梯井斜放,整个建筑物无一对称轴(图a);如果调整一端筒的方向,则有一条对称轴,较为合理(图b);进一步调整两个端筒方向,则可得到双轴对称的平面布置(图c),更为理想。同理,图4.3.5鱼形平面的办公楼也可调整。图4.3.4平面布局的调整例一图4.3.5平面布局的调整例二图4.3.6主楼与裙房的布置在高层建筑周边设置低层裙房时,裙房可以单边、两边和三边围合设

53、置(图4.3.6a-c),甚至高层主楼置于裙房内(图4.3.6d)。当裙房面积较小,与主楼相比其刚度也不大时,上、下层刚度中心不一致而产生的扭转影响较小,可以采用图a-c的偏置形式;当裙房面积较大,裙房边长与主楼边长之比B/b、L/l大于1.5时,宜采用图d的内置式,并且裙房刚度中心O与主楼刚度中心O的偏心不宜大于裙房相应边长的0.25倍。4.3.2结构平面布置的规定本节中结构平面布置的规定,是基于以下的考虑:1、高层建筑承受较大的风力。在沿海地区,风力成为高层建筑的控制性荷载,采用风压较小的平面形状有利于抗风设计。对抗风有利的平面形状是简单规则的凸平面,如圆形、正多边形、椭圆形、鼓形等平面。

54、对抗风不力的平面是有较多凹凸的复杂形状平面,如V形、Y形、H形、弧形等平面。2、规程对建筑平面布置和形状做了规定(图4.3.7)。平面过于狭长的建筑物在地震时由于两端地震波输入有位相差而容易产生不规则振动,产生较大的震害,表4.3.1给出了L/B的最大限值。在实际工程中,L/B在6、7度抗震设计最好不超过4;在8、9度抗震设计时最好不超过3。图4.3.7建筑平面平面有较长的外伸时,外伸段容易产生局部振动而引发凹角处破坏,外伸部分L/b的限值在表4.3.1中已列出,但实际工程设计中最好控制L/b不大于1。表4.3.1L、l的限值设防烈度L/Bl/BmaxL/b6、7度8、9度6.05.00.35

55、0.302.01.53、角部重叠和细腰形的平面图形(图4.3.8),在中央部位形成狭窄部分,在地震中容易产生震害,尤其在凹角部位,因为应力集中容易使楼板开裂、破坏。这些部位应采用加大楼板厚度,增加板内配筋,设置集中配筋的边梁,配置45斜向钢筋等方法予以加强。图4.3.8对抗震不利的建筑平面4、本规程对B级高度钢筋混凝土结构及混合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已放松到比较高的程度,与此相应,对其结构的规则性要求必须严格;本规程第10章所指的复杂高层建筑结构,其竖向布置已不规则,对这些结构的平面布置的规则性应严格要求。因此,本条规定对上述结构的平面布置应做到简单、规则、减小偏心。5、结构平面布置要限制结构的扭

56、转效应。国内、外历次大地震震害表明,平面不规则、质量与刚度偏心和抗扭钢度太弱的结构,在地震中受到严重的破坏。国内一些振动台模型试验结果也表明,扭转效应会导致结构的严重破坏。对结构的扭转效应需从两个方面加以限制。首先限制结构平面布置的不规则性,避免产生过大的偏心而导致结构产生较大的扭转效应。对A级高度高层建筑、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及本规程第10章所指的复杂高层建筑,分别规定了扭转变形的下限和上限,并规定扭转变形的计算应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详见本规程第3.3.3条)。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及高层规程第10章所指的复杂高层建筑的上限值1.4比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

57、更加严格,但与国外有关标准(如美国规范IBC、UBC,欧洲规范Eurocode-8)的规定相同。其二要限制结构的抗扭刚度不能太弱。关键是限制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l之比。当两者接近时,由于振动耦连的影响,结构的扭转效应明显增大、若周期比Tt/T1小于0.5,则相对扭转振动效应r/u一般较小(、r分别为扭转角和结构的回转半径,r表示由于扭转产生的离质心距离为回转半径处的位移,u为质心位移,即使结构的刚度偏心很大,偏心距e达到0.7r,其相对扭转变形r/u值亦仅为0.2。而当周期比Tt/Tl大于0.85以后,相对扭振效应r/u值急剧增加。即使刚度偏心很小,偏心距e

58、仅为0.1r,当周期比Tt/Tl等于0.85时,相对扭转变形r/u值可达0.25;当周期比Tt/T1接近1时,相对扭转变形r/u值可达0.5。由此可见,抗震设计中应采取措施减小周期比Tt/T1值,使结构具有必要的抗扭刚度。如周期比Tt/T1不满足本条规定的上限值时,应调整抗侧力结构的布置,增大结构的抗扭刚度。扭转耦连振动的主方向,可通过计算振型方向因子来判断。在两个平动和一个转动构成的三个方向因子中,当转动方向因子大于0.5时,则该振型可认为是扭转为主的振型。6、目前在工程设计中应用的多数计算分析方法和计算机软件,大多假定楼板在平面内不变形,平面内刚度为无限大,这对于大多数工程来说是可以接受的

59、。但当楼板平面比较狭长、有较大的凹入和开洞而使楼板有较大削弱时,楼板可能产生显著的面内变形,这时应采用考虑楼板变形影响的计算方法和相应的计算程序。楼板有较大凹入或形开有大面积洞口后,被凹口或洞口划分开的各部分之间的连接较为薄弱,在地震中容易相对振动而使削弱部位产生震害,因此对凹入或洞口的大小加以限制。设计中应同时满足本条规定的各项要求。以图4.3.9所示平面为例。L2不宜小于0.5L1,a1与a2之和不宜小于0.5L2且不宜小于5m,a1和a2均不应小于2m,开洞面积不宜大于楼面面积的30%。图4.3.9楼板净宽度要求示意7、高层住宅建筑常采用字形、井字形平面以利于通风采光,而将楼电梯间集中配

60、置于中央部位。楼电梯间无楼板而使楼面产生较大削弱,此时应将楼电梯间周边的剩余楼板加厚,并加强配筋。外伸部分形成的凹槽可加拉梁或拉板,拉梁宜宽扁放置并加强配筋,拉梁和拉板宜每层均匀设置。4.3.3沉降缝、伸缩缝和防震缝在高层建筑中,为防止结构因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而产生裂缝,常隔一定距离用温度一收缩缝分开;在高层部分和低层部分之间,由于沉降不同,往往由沉降缝分开;建筑物各部分层数、质量、刚度差异过大,或有错层时,也用防震缝分开。温度缝、沉降缝和防震缝将高层建筑划分为若干个结构独立的部分,成为独立的结构单元。高层建筑设置“三缝”,可以解决产生过大变形和内力的问题,但又产生许多新的问题。例如:由于缝

61、两侧均需布置剪力墙或框架而使结构复杂和建筑使用不便;“三缝”使建筑立面处理困难;地下部分容易渗漏,防水困难等等,而更为突出的是:地震时缝两侧结构进入弹塑性状态,位移急剧增大而发生相互碰撞,产生严重的震害。1976年唐山地震中,京津唐地区设缝的高层建筑(缝宽自50-150mm),除北京饭店东楼(18层框架-剪力墙结构,缝宽600mm)外,均发生程度不等的碰撞。轻者外装修、女儿墙、檐口损坏,重者主体结构破坏。1985年墨西哥城地震中,由于碰撞而使顶楼层破坏的震害相当多。所以,近10多年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经验总结表明:高层建筑应当调整平面尺寸和结构布置,采取构造措施和施工措施,能不设缝就不设缝

62、,能少设缝就少设缝;如果没有采取措施或必须设缝时,则必须保证有必要的缝宽以防止震害。1、伸缩缝温度-收缩缝也称为伸缩缝。高层建筑结构不仅平面尺度大,而且竖向的高度也很大,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不仅会产生水平方向的变形和内力,而且也会产生竖向的变形和内力。但是,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一般不计算由于温度、收缩产生的内力。因为一方面高层建筑的温度场分布和收缩参数等都很难准确地决定;另一方面混凝土又不是弹性材料,它既有塑性变形,还有徐变和应力松弛,实际的内力要远小于按弹性结构的计算值。广州白云宾馆(33层,高112m,长70m)的温度应力计算表明,温度-收缩应力计算值过大,难以作为设计的依据。曾经计算过温度

63、-收缩应力的其它建筑也遇到类似的情况。因此,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的温度-收缩问题,由构造措施来解决。当屋面无隔热或保温措施时,或位于气候干燥地区、夏季炎热且暴雨频繁地区的结构,可适当减少伸缩缝的距离。当混凝土的收缩较大或室内结构因施工而外露时间较长时,伸缩的距离也应减小。相反当有充分依据,采取有效措施时,伸缩缝的间距可以放宽。目前已建成的许多高层建筑结构,由于采取了充分有效的措施,并进行合理的施工,伸缩缝的间距已超出了规定的数值。例如1973年施工的广州白云宾馆长度已达70m。目前最大的间距已超过100m;如北京昆仑饭店(30层剪力墙结构)长度达114m;北京京伦饭店(12层剪力墙结构)达138m。在较长的区段上不设温度-收缩缝要采取以下的构造措施和施工措施:1)在温度影响较大的部位提高配筋率。这些部位是:顶层、底层、山墙、内纵墙端开间。对于剪力墙结构,这些部位的最小构造配筋率为0.25%,实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