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练习试卷

上传人:艳*** 文档编号:112318764 上传时间:2022-06-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练习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练习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练习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练习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练习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三单元练习试卷 一、基础知识题(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镶嵌(kn)静谧(m)虔(qin)诚庖(bo)丁解牛B.暌(ku)违觌(d)面劳什(shn)子参(cn)商C.鞭笞(ch)鬼蜮(y)嬗(shn)变以儆(jn)效尤D.凌(ln)迟信笺(qin)拜谒(y)鳞次栉(zh)比答案:C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眼花撩乱接踵而来狡兔死,走狗烹B.分道扬镳狗尾续貂纳须弥于介子C.沧海桑田循序渐近狗嘴里吐不出象牙D.另辟蹊径不假思索狗咬吕洞宾答案:D3.下列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渐”;造物主骗人的手段

2、,也莫如渐。B.狗咬人,当然是该谴责的,叫做“狗咬吕洞宾。”但为什么老天注定狗咬的一定是吕洞宾呢,明明有许多警犬咬的不都是贩毒分子、车匪路霸吗?C.伟大的人格,崇高的友情,是生涯中的“一盏明灯”,可以照亮人们“灵魂的黑暗”,使“生存有了一点光彩。”(巴金语)D.归去来辞有两句道:“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不等于说,只要有窗可以凭眺,就是小屋子也住得么?答案:D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全球约有8000万只被囚禁的动物有机械重复活动的习惯,尽管这与动物原有的行为大相径庭,但人们还是认为,它有助于动物适应狭窄或枯燥的环境。B.最近几年,俄罗斯杜布纳核研究所可谓是惨淡

3、经营,国家拨给的预算实际上只能到位一半,研究所只能向各种基金组织申请研究补助。C.卡夫卡的尸体被运回布拉格的时候,那里的人们还不清楚,运回来的是一位与但丁、莎士比亚、歌德一样举足轻重的划时代作家。D.第一个人都知道把门关上之后接踵而来的揪心之痛,尤其是当所爱的人音容宛在左右,而人已远去之时。答案:C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作为消费者,你是否想过,正是某些畸形的消费需求刺激了商业经营对生态的污染和破坏,从这个意义上说,消费者既是受害者,又是自己的加害者。B“911事件”后,美国、印度、巴基斯坦三国关系进入微妙阶段,尽管美、印、巴关系何其暧昧,但美国与印度将走向军事合作的态势已相当

4、明朗。C在全球经济衰退的情况下,我国的对外贸易进出口依然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2001年全年进出口总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同比增长7.5%。D最近一段时间,中科院以及北大、清华等学府纷纷出台自己的学术戒律,力图在学术腐败成风的情况下,廓清弥漫在学术及科研领域的道德。答案:A二、现代文阅读(33分)(一)阅读下文,完成69题。(15分)门和窗有不同的意义。当然,门是造了让人出进的。但是,窗子有时也可作为进出口用,譬如小偷或小说里私约的情人就喜欢爬窗子。所以窗子和门的根本分别,决不仅是有没有人进来出去。若据赏春一事来看,我们不妨这样说:有了门,我们可以出去;有了窗,我们可以不必出去。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

5、的隔膜,把风和太阳逗引进来,使屋子里也关着一部分春天,让我们安坐了享受,无须再到外面去找。古代诗人像陶渊明对于窗子的这种精神,颇有会心。归去来辞有两句道:“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不等于说,只要有窗可以凭眺,就是小屋子也住得么?他又说:“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意思是只要窗子透风,小屋子可成极乐世界;他虽然是柴桑人,就近有庐山,也用不着上去避暑。所以,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这个分别,不但是住在屋里的人的看法,有时也适用于屋外的来人。一个外来者,打门请进,有所要求,有所询问,他至多是个客人,一切要等主人来决定。反过来说,一个钻窗子进来的

6、人,不管是偷东西还是偷情,早已决心来替你做个暂时的主人,顾不到你的欢迎和拒绝了。缪塞(Musset)在少女做的是什么梦(A Quoi revnt les junes filles)那首诗剧里,有句妙语,略谓父亲开了门,请进了物质上的丈夫(matrilpoux),但是理想的爱人(idal),才是从窗子出进的。换句话说,从前门进来的,只是形式上的女婿,虽然经丈人看中,还待博取小姐自己的欢心;要是从后窗进来的,才是女郎们把灵魂肉体完全交托的真正情人。你进前门,先要经门房通知,再要等主人出现,还得寒暄几句,方能说明来意,既费心思,又费时间,哪像从后窗进来的直接痛快?好像学问的捷径,在乎书背后的引得,若

7、从前面正文看起,反见得愈远了。这当然只是在社会常态下的分别,到了战争等变态时期,屋子本身就保不住,还讲什么门和窗!我常想,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刘熙释名说:“窗,聪也;于内窥外,为聪明也”正如凯罗(Gottfriend Keller)晚歌(Abendlied)起句所谓:“双瞳如小窗(Fensterlein),佳景收历历。”同样地只说着一半。眼睛是灵魂的窗户,我们看见外界,同时也让人看到了我们的内心;眼睛往往跟着心在转,所以孟子认为相人莫良于眸子,梅特林克戏剧里的情人接吻时不闭眼,可以看见对方有多少吻要从心里上升到嘴边。我们跟戴黑眼镜的人谈话,总觉得捉摸不住他的用意,仿佛他以假面具相对,就是为此。

8、据爱克曼(Eckermann)记一八三年四月五日歌德的谈话,歌德恨一切戴眼镜的人,说他们看得清楚他脸上的皱纹,但是他给他们的玻璃片耀得眼花缭乱,看不出他们的心境。窗子许里面人看出去,同时也许外面人看进来,所以在热闹地方住的人要用窗帘子,替他们私生活做个保障。晚上访人,只要看窗里有无灯光,就约略可以猜到主人在不在家,不必打开了门再问,好比不等人开口,从眼睛里看出他的心思。关窗的作用等于闭眼。天地间有许多景象是要闭了眼才看得见的,譬如梦。假使窗外的人声物态太嘈杂了,关了窗好让灵魂自由地去探胜,安静地默想。有时,关窗和闭眼也有连带关系,你觉得窗外的世界不过尔尔,并不能给予你什么满足,你想回到故乡,你

9、要看见跟你分离的亲友,你只有睡觉,闭了眼向梦里寻去,于是你起来先关了窗。因为只是春天,还留着残冷,窗子也不能镇天镇夜不关的。6.“所以窗子和门的根本分别,决不仅是有没有人进来出去”,那么窗子和门的根本分别是什么呢?用原文句子回答。(3分)答案:有了门,我们可以出去;有了窗,我们可以不必出去。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7.“好像学问的捷径,在乎书背后的引得,若从前面正文看起,反见得愈远了”,这句话比喻什么?(4分)答案:比喻“要想尽快博得少女的芳心,最好从窗户进入”。或“从窗户进入的往往会博得少女的欢心”。8.在引用刘熙的释名和凯罗晚歌时,作者说他们“只说着一半”,那另一

10、半指什么?(4分)答案:他们只说透过窗子能看到外面的景物,但人们透过窗子也可以看到房子里的一切。9.文章最后说“因为只是春天,还留着残冷,窗子也不能镇天镇夜不关的”,有什么言外之意吗?(4分)答案:本文写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这句话有影射时代环境之意,当时政治环境险恶,所以不能“镇天镇夜不关的”,做好保护自己的措施。(二)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8分)乡土情结柯 灵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

11、我的乡土。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方百计的探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但人是不安分的动物,多少人仗着年少气盛,横一横心,咬一咬牙,扬

12、一扬手,向恋恋不舍的家乡告别,万里投荒,去寻找理想,追求荣誉,开创事业,富有浪漫气息。有的只是一首朦胧诗为了闯世界。多数却完全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许多稚弱的童男童女,为了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要求,被父母含着眼泪打发出门,去串演各种悲剧。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浪荡乾坤的结果,多数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虚名、实惠,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但百余年来,许多人依然不得不离乡别井,乃至漂洋过海,谋生异域。有清一代,出国的华工不下一千万,足迹遍于世界。美

13、国南北战争以后,黑奴解放了,我们这些黄皮肤的同胞,恰恰以刻苦、耐劳、廉价的特质,成了奴隶劳动的后续部队,他们当然做梦也没有想到什么叫人权。为了改变祖国的命运,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发轫于美国檀香山,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很多曾在法国勤工俭学。改革开放后掀起的出国潮,汹涌澎湃,方兴未艾。还有一种颇似难料而其实易解的矛盾现象:鸦片战争期间被割弃的香港,经过一百五十年的沧桑世变,终将回到祖国的怀抱,这是何等的盛事!而一些生于斯、食于斯、惨淡经营于斯的香港人,却宁愿抛弃家业,纷纷作移民计。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各有其截然不同的背景、色彩和内涵,不可一概而论,却都是时代浮沉的侧影,历史浩荡前进

14、中飞溅的浪花。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做了慷慨的奉献。香港蕞尔一岛,从普通居民到各业之王、绅士爵士、翰苑名流,对大陆踊跃捐助,表示休戚相关、风雨同舟的情谊,是近在眼前的动人事例。“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此中情味,离故土越远,就体会越深:科学进步使天涯比邻,东西文化的融合交流使心灵相通,地球会变得越来越小,但乡土之恋不会因此而消失。10.从文中看,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不超过28个字)(4分)答案:父母亲族的爱;家乡的山水草木;悲欢离合的家史;邻

15、里乡情。11.作者在第三段中所描写的少年离别家乡的情况有哪几种?请概括说明。(4分)答案:不少人富有浪漫气息,为追求理想开创事业去闯世界。多数人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为维持最低的生活被打发出家门。12.本文第四段写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6分)答案: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丰富并升华了乡土情结的内涵。具体说明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既照应了前文,也使本文的主题得到深化。13.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本文以不会褪色

16、的乡土情结开篇,开门见山;以乡土情结的形成和表现为主线,脉络清晰;以不会消失的乡土之恋结篇,首尾呼应。B.第二段写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故乡的山水草木、乡邻的音容笑貌这一切决定了自己一生的方向,形象生动,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C.“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远离乡土的游子们孤苦无助的境遇。D.“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的比喻,旧典活用,极富新意,为中华民族安土重迁这一传统找到了形象化的根据。E.最后一段,写乡土之恋不会因科学的进步、东西文化的交融、地球的变小而消失,笔法生动具体、细致入微,读来发人深思,回味悠长。答案:AC三、

17、语言运用(52分)14.下面三个语句,每句都有一处重复啰唆的地方,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必须删除的有哪三处?把要删除部分的序号填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1)众所周知,清朝是被发生于1911年的辛亥革命所推翻的,因此清朝终止于1911 年,似乎不会有什么问题,实际不然。(2)近几年,社会收入分配领域中的矛盾迅速突出起来。 (3)由于原始社会人类在蒙昧和没有开化的阶段,所以他们在编织美丽的神话时,并没 有意识到这是进行艺术创作。删除部分的序号是:。答案:15.在下面两个题中任选一个作答。(4分)(1)请理解下面一句名言的内涵,并仿照这句名言,自己编一句格言。例:河床越深,水面越平静。(莎士比亚)

18、仿写。(2)给下面一副对联的下联对出上联。上联:。下联:学子论古今。答案:略16.将下面的长句改为四个短句组成的连贯、通顺的语句,可增删个别词语,但不得疏漏原意。(4分)在当前世界军事科技迅速发展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将作为综合国力重要组成部分和提高部队战斗力物质技术保证的国防科技工业摆在提高军事实力的突出位置上。答案:国防科技工业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部队战斗的力物质技术保证。当前,世界军事科技迅速发展。我们必须将国防科技工业摆在提高军事实力的突出位置上。17.认真阅读下面文字、漫画,按要求作文。(40分)这是著名教育家丰子恺先生的一幅漫画旧作,画中那个弯着腰的工匠在用模子把胶泥制成一个个规格相同、整齐划一的泥人儿,画的右上角有“教育”二字,个中意味发人深省。根据漫画写一篇作文,或议论阐明某种观点,或记叙,反映与画旨一致的主题。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题目自拟。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