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融入民族文化2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12313091 上传时间:2022-06-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6.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2课融入民族文化2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2课融入民族文化2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2课融入民族文化2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第2课融入民族文化2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课融入民族文化2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编号: 第2课 融入民族文化 2.1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教学目标】 1、能运用史实说明与汉字相连的中华文化,是人类文明史上最灿烂的一页。 2、了解中华文化的产生、特点及地位,正确认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杰出贡献。3、积极承担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义务和责任。【教学重难点】1、中华文化的特征; 2、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教学方法】谈话法、综合探究*梳理知识点:1、文化的重要地位 文化形成一个民族的 和 ,是民族和国家生存的 。文化积淀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全部 ,是这个民族和国家 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2、中华文化的特征 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过程中 创造的。它 、 、 ,是世界文化

2、宝库中的瑰宝,是人类文明的独特部分。3、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1)汉字,汉字是 的主要载体,绝大部分优秀的中华文化都是通过它来记载和传播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历史悠久。它是抽象性与 、 与艺术性的统一。(2)京剧、书法、武术。其中,被称为中国国粹的是 ,它也被号称“ ”。(3)文化与自然遗产等。【点拨】:1、指导学生阅读P17的小字,并进行“感悟”活动。 第一,通过长辈了解自己名字的特定意义,也可以自己赋予名字新的寓意。活动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确姓名由一定的文化内涵。 第二,指导学生课后上网或去阅览室查询汉字的起源。活动目的既可以了解汉字的悠久历史,也可以增强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第三,我们祖国有56个民族,许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通过对一些少数民族文字的欣赏,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的深厚感情。 2、由名字说到汉字,强调汉字是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最后再由汉字说到文化,强调与汉字相连的中华文化是人类文明史上最灿烂的一页,并通过P18“知识链接”介绍文化的3种含义。 3、教材中法国总统希拉克的故事,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华文化的广泛影响,强调与汉字相连的中华文化日益繁荣。 4、活动:“感悟”(P19、20)第一,展示八幅反映中华文化的图片,让学生写出它们的名称及文化内涵。(孔子、京剧脸谱、万里长城、敦煌壁画、编钟、算盘、地动仪、武术)*迁移应用1、 在众多的中国文化遗产中,被称

4、为国粹的是 A武术 B文物 C书法 D京剧2、列举4个本地区的名胜古迹、文化遗产;并就如何保护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提出自己建议。2.2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编号: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自豪感。(2)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在实践中不断创新。2、知识与能力:(1)懂得民族、国家的命运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情感,明确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具体要求。 (2)了解外来文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明确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提高自己辨别精华与糟粕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正确对待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教学方法】谈话法、综合探究*梳理知识点:1、为什

5、么要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1)认识一个民族需要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只有文化上的忍痛,才会有 ,才能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增强 和促进社会 ;(2)我们的生活,是以中国的地域为生存条件,以 的积累为现实内容,具有浓厚的中华民族特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情感与民族文化、祖国命运紧密相连;(3)各族人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能够产生血浓于水的亲情和亲和力,使海内外华人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这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2、增强文化认同感的含义: 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就是要积极继承优秀的民族 ,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 和 。3、如何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1)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豪感、责任心,勇敢地捍卫民族的

6、 和祖国的 ;(2)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对外来文化应该 ;(3)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注意防止和剔除民族文化中 、 成分,同时积极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并在实践中不断 。*迁移应用1、 端午节在世界文化遗产中让韩国捷足先登了,你对此的感受是 A极其愤怒,与韩国人断交 B一件小事,不应该提高到那么高的高度 C韩国的端午节与我们的端午节不同,所以我们也可以申请中国的端午节为世界文化遗产 D应增强责任感,弘扬民族文化2、2006年9月5日至25日,国家民委、文化部、广电总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了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少数民族文艺汇演的举办 有利于我国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优秀文化

7、得以传承和发展 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会促使少数民族文化逐步取代汉族文化 A B C D 3、 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有教师、家长、学生、文化单位参与,组织一次对本地文化遗产保护情况的实地调查活动,增强学生对本地文化的保护意识。23 做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 编号: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目标: (1)了解中华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内容,领悟继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2)适应时代要求,继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适应时代要求,继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丰富和发展中华

8、民族精神。【教学重难点】1、中华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内容 2、继承、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谈话法、综合探究*梳理知识点:1、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1)5000年历史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有:公正无私、疾恶如仇、诚实笃信、不尚空谈、戒奢节俭、防微杜渐、三省吾身、豁达大度、温良恭俭等 ;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 ;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勤劳勇敢的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 ;厚德载物、达济天下的 ;奋不顾身、舍生取义、见义勇为的 ;“以天下为己任”的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 等。(2)在5000年的

9、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 的伟大民族精神。2、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者和创造者。在 的领导下,中华民族精神有了极大丰富和发展。包括 等。3、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 ;中华 和 一起,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战胜困难、顽强拼搏、勇于创新、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2)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精神动力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精神动力和重要保证。*迁移应用1、 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敌人与困难的不竭动力之源是 A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B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10、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D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2、 下列不属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语句是 A路漫漫兮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B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人不为己,天诛地灭3、活动探究:展示材料:在不知不觉中,麦当劳、肯德基在中国的生意越来越好,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成为饮料市场的主要品牌。走进电影院、打开电视机、外国的电影、电视节目充斥我们的视野。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等越来越受到一些年轻人的欢迎,一些中国传统节日却走向衰落的迹象。讨论:你认为我们的文化在遭受外来冲击的情况下,能否让每一个青少年再有对本民族文化的归属感?会不会在这样的冲击下,丧

11、失我们已经传承数千年的民族精神呢?请你大胆想象,如果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抛弃了我们的民族精神,那么我国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发展轨迹呢?【点拨】:1、中华世纪坛体现了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其实,我们知道我们国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很多,比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周恩来纪念馆等等,这些东西一方面是向我们展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优秀的传统美德。在我们长达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伟大的民族形成了一系列的传统美德,我们要深入了解这些传统美德,才能提高自己的素质,做一个适应当今时代发展的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中华民族的一员。那么在我们国家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形成了哪些传统美德呢?2、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内容公正无私、嫉恶

12、如仇、诚实笃信、不尚空谈、戒奢节俭、防微杜渐、三省吾身、豁达大度、温良恭俭让等修身之道;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勤劳勇敢的昂扬锐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厚德载物、达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奋不顾身、舍生取义、见义勇为的英雄气概;“以天下为己任”社会理想;“已所不欲,勿施与人”的处事之道等。复习 第2课 融入民族文化复习过程:一 、熟悉知识能力要求,自己进一步明确本单元的重要考点.课题中考考点能级要求了解理解运用第2课融入民族文化增强民

13、族文化认同感做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二、实战演练(一)选择题1、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80级的强烈地震,给当地百姓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全国各地和海外华人向受灾地区和百姓伸出了援助之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这是中华民族具有高度凝聚力的体现 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和亲和力源于对民族文化认同扶贫帮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这是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的体现A、 B、 C、 D、2、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外来文化有许多优秀思想 有利于我们打开思路 外来文化与我们青少年无关当今世界一体化趋势发展,我们要融入世界文化潮流 外来文化肯定对青少年不好A、 B、 C、 D

14、、3、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民族精神是民族历史蔓延的推动力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的体现 弘扬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动力和重要保证 民族精神的核心是自强不息A、 B、 C、 D、4、下列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有 海尔集团从中国走向世界,为民族争光 航天人攀登现代科技 发射两弹一星创造奇迹 中国奥运健儿奋勇拼搏为国争光 红军爬雪山过草地为中国革命做贡献A、 B、 C、 D、5、“面对强大的敌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这就是亮剑精神。对“亮剑”精神,认识正确的是 ( ) “亮剑”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亮剑”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

15、的核心 “亮剑”精神是鼓舞我们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 “亮剑”精神继承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艰苦奋斗、前仆后继的民族精神A B C D(二)非选择题材料一:北京奥运会举办前,世界上崇尚奥林匹克精神的人们把期待的目光更多的投向中国。奥运圣火在一些境外城市传递时,当地华侨华人和中国留学生表现了极高的热情。他们挥舞着五星红旗和五环旗,高喊“奥运加油,中国加油”,还高唱歌唱祖国。有的还表演舞龙、舞狮、传统歌舞和武术,给现场带来了许多欢乐。材料二:奥运圣火境外传递过程中有阳光也有风雨,一些地方发生了对中国不友好的事情,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有网民为此十分气愤,提议在北京奥运时不给这些地方的运动员加油,不为

16、他们喝彩。材料三:奥运圣火也在扬州传递,我们为此感到骄傲。扬州南临长江,北接淮水,东进黄海,长江与京杭大运河在境内交汇。扬州至今已有2500年的建城史。扬州文化底蕴深厚,扬州八怪、扬州园林、扬州玉器、扬州漆器、扬州戏曲、扬州雕版印刷、扬州剪纸等,都是扬州古代文化的象征。扬州是风景秀美的旅游名城,这里有中国最古老的运河,中国最著名的湖上园林瘦西湖和千年古刹大名寺等旅游景点。阅读上述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1)“中国加油”表达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一种什么情怀?(2)你觉得网民的提议妥当吗?请说说理由。(至少说出三点理由)(3)请为扬州继续提升文化内涵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横沟中学九年级思品教学方案 - 5 - 第2课 融入民族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