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语文古诗两首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12311551 上传时间:2022-06-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1.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六上语文古诗两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六上语文古诗两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六上语文古诗两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六上语文古诗两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上语文古诗两首(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日期 年 月 日教学内容4、古诗两首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教学目标学习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对具体的字词和诗句的理解。3.借助语言材料,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精神,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说说古诗的大概意思。难点:感受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到诗人的爱国主义精神,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教学资源教材开发:课文插图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古诗情景及意境,可引导学生充分观察。相关资料:【杜甫简介】:预习设计1自学生字新词,练习正确美观地书写

2、,完成习字册上的相关习字。2正确诵读这首诗,理解诗中“妻子”和“漫”的含义。3从这首诗中,你能感受到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哪些字词让你感受格外深刻? 4搜集杜甫的资料,学习杜甫的名篇春望,能借助各种资源大体理解古诗并背诵。5了解“安史之乱”这一历史事件。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与诗人对话,走进诗歌。(4分钟)1交流杜甫的资料。背诵杜甫的古诗。2齐读课题。3学生释题(指的是黄河的南北两岸,那里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第二板块:预习展示,明诗意(7分钟)1.预习展示(1)展示习字册(2)明确生字读音。2理解诗意。【学习单一】将预习时理解的诗意说给同伴听,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讨论解决。不能解决

3、的问题,做上记号。理解这首诗需要知道哪些历史资料,选择重要的内容交流。学习时间:3分钟。自主学习。(3分钟)3汇报、质疑,简要说说这首古诗的意思。4指名读、齐读。第三板块:品诗情。(26分钟)1了解古诗背景。(交流“安史之乱”这一历史事件:“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在战争中,人民群众特别是黄河中下游人民遭到了空前的浩劫,出现了千里萧条,人烟断绝的惨景。2.找出最能体现诗人当时的心情的字。3书写感受。预设:(1)初闻涕泪满衣裳。(喜极而泣)(2)却看妻子愁何在。抓住“愁何在”(3)漫卷诗书喜欲狂想像一下诗人及家人欣喜若狂的样子。(欣喜若狂)(4)白日放歌须纵酒泪满衣襟,欣喜若狂,不足

4、以表达诗人心中的喜悦,他还要做什么?(板书:放歌纵酒)4.想象诗人的心情。5深入探究。第四板块:课外阅读,开拓视野懂诗人。(2分钟)1背诵诗歌。2课外拓展。第五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1分钟)第一板块:与诗人对话,揭题,解题意。1同学们,在我国诗坛上有一位诗人与李白齐名,被尊为“诗圣”,他的诗被人们称为“诗史”,他是谁?你对杜甫了解多少?(交流杜甫的资料)能背一首他的诗吗?(交流杜甫的古诗)2(激情创境):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诗人晚年的遭遇吧!公元755年,安史之乱让原本繁华安定的国家岌岌可危,也把诗人杜甫卷入了生活的最底层,开始了他长达八年的逃难生活。在这八年里他度日如年、思乡难归。他亲眼看到

5、了叛军的烧杀抢掠,看到了路有饿死骨的种种惨像,“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这国家危难之时,这位爱国诗人即使对着春日的花鸟也会心痛得流泪。忽然,传来了喜讯,“忽传收蓟北”,如春雷炸响。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诗人郁久的情感闸门,喷薄而出人生第一首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齐读课题)3释题: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闻”,“听说”,不同于现在的“用鼻子嗅”,这是古今词义上的变化,这种类型题目中还有。哪一个呢?(河南河北)那“河南河北”指的是哪里?是河南省与河北省吗? 谁能连起来把课题的意思说一遍。第二板块:预习导学,明诗意1预习导学预习作业1(1)选择有代表的两名学生展示交流。(2)导学。书写古诗行款注

6、意流畅、竖排对齐。渗透:古人习惯竖着写字,竖式书写比横式书写更方便,更便于笔势的连贯。预习作业2(1)请学生读诗,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诗的韵律。(2)谁能提示大家诗中那些字的音容易读错?(涕、子、裳、卷)指名读。生评。齐读,要求读准字音。2学习古诗光会朗读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正确理解诗句意思。下面请同学们同桌二人交流学习!3学生汇报,也可质疑问难。说说古诗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师生共同解决。(妻子、青春、白天、漫卷)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这首古诗的意思。4把对这首诗的理解融入到你的朗读中去!(指名读、齐读)第三板块:品诗情。1学习古诗,除了知道了其中的意思之外,我们还要进行品读。接下来我们就

7、来品一品。但是在品读之前我们一起先来了解一下这首诗背后的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你知道那是什么事件吗?(交流“安史之乱”这一历史事件)2.出示:在中华上下五千年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记述“安史叛年十年残暴,每到一处就抢掠民财,烧毁房屋,甚至把杀人当作儿戏,叛军进入长安后,大抢3天,长安成了一片火海。在安禄山军队的暴行下,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城镇村庄变成了一片瓦砾废墟。诗人杜甫为了躲避战乱,才流离失所,贫困潦倒,而且一家人的生命时常受到威胁。八年之后,诗人在四川剑外听到了官军收复失地的胜利喜讯,诗人所心情如何?(喜悦,激动)诗中哪个字最能体现诗人当时的心情呢?(喜)3你从哪些诗句或者词语中体会到诗人无比喜悦

8、的心情呢?把你的理解写在这句诗的旁边。预设:(1)初闻涕泪满衣裳。我们也学习了另外一首杜甫的名篇春望。“初闻涕泪”中的“泪”与春望中“惑时花溅泪”的“泪”有什么不一样呢?(板书:喜极而泣)教师引读诗句1、2句,这是一种喜悦的泪这是一种悲喜交集的泪这是一种喜极而泣泪(2)却看妻子愁何在。抓住“愁何在”:曾经妻子和孩子他们愁的是什么呢?患难与共、历经风雨的妻子儿女愁云不再,喜气洋洋的情绪让诗人更加高兴万分,总算可以给他们一份幸福安详的生活齐读!(3)漫卷诗书喜欲狂对于一个酷爱读书的人来说对书定会异常珍爱,可是杜甫却是“漫卷诗书”,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想像一下诗人及家人欣喜若狂的样子

9、。从此以后,不必妻离子散,天各一方,不用颠沛流离,远走他乡,可以家人团聚,尽享安详的生活,怎不让诗人欣喜若狂。(板书:欣喜若狂)指名读3、4句,生评,齐读。(4)白日放歌须纵酒泪满衣襟,欣喜若狂,不足以表达诗人心中的喜悦,他还要做什么?(板书:放歌纵酒)泪满衣襟,欣喜若狂,不足以表达诗人心中的喜悦,他还要做什么?读五六句。(板书:放歌纵酒)白发苍苍的诗人在大白天里又是放歌,又是纵酒,是因为他听到了看到了在阳春三月就要回到回乡的路上有做伴,有做伴,还有做伴,此时,他的心情怎样?诗人喜到极致,忘乎所以。请你带上这样的无以名状的快乐情感与诗人一同放歌纵酒,一同颠狂。指名读5、6句,练读,全班读。4.

10、听到胜利喜讯,诗人想到了什么?从那些词句看出来的?在歌声与美酒中,诗人想到了什么?指名读七、八句诗。让我们看看从剑外到洛阳是怎样的千里迢迢?说说诗人回乡的路是一条怎样的路。此时的诗人思绪飞扬,他的心早已飞到千里之外的洛阳。阳春三月的洛阳会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你能从诗句中找出关键的词说说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心情吗?(归心似箭;轻快愉悦,爽朗奔放板书:归心似箭)李白曾有一句诗,和杜甫的这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千里迢迢算什么,千山万水算什么?在诗人的眼里,故乡就在眼前(教师引读7、8句),美景就在眼前,洛阳就在眼前。女生齐读7、8句(到巫峡了),男生齐读(到襄阳了),

11、全班齐读(洛阳到了)。5当年,杜甫随着浩浩荡荡的逃难人群别离了故乡,历尽千辛万苦。现在,他又要和千千万万还乡的父老一起重归故里。这份喜悦,只是诗人一家人的喜悦吗?还有谁的喜悦?这是人民诗人杜甫的心声,更是唐朝千千万万苦难子民的共同心声。(板书:爱国)所以大家都称他为爱国诗人。6指名读全诗。让我们边读边听边展开想象,穿越时空隧道,来到诗人身边,再次感受诗人的狂喜,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杜甫?悲喜交集的杜甫,欣喜若狂的杜甫,放歌纵酒的杜甫,归心似箭的杜甫。这个喜讯让诗人多年的沉郁一扫而光,喷薄而出,写就了生平第一首快诗。让我们与欣喜若狂的诗人一同放歌吧。(配乐齐读)让我们与千千万万欣喜若狂的人民一

12、起放歌吧!(配乐齐读)让我们与欣喜若狂的诗人一同放歌吧!(配乐齐读)让我们与千千万万欣喜若狂的人民一起放歌吧!(配乐齐读)让我们带着对这位爱国忧民的诗人的无比崇敬再来读诗!(配乐齐读)第四板块:课外阅读,开拓视野懂诗人。1背诵这首诗。2回乡后的杜甫是否过上了幸福安宁的生活呢?找几首安史之乱以后杜甫的诗读一读,体会诗人后半生的生活和情感,想想杜甫为什么被称为苦难诗人、人民诗人。第五板块:布置作业作业设计课内作业:1背诵古诗 ,默写古诗。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全诗的意思。 3完成补充习题一、二(1)、三(2)。 课外作业:必做题:再找几首杜甫的诗读一读。 选做题:1改写成记叙文。 2 背诵春望“学程

13、导航”课时教学计划施教日期 年 月 日教学内容4 古诗两首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2教学目标学习古诗示儿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对具体的字词和诗句的理解。3.借助语言材料,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精神,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了解这首诗写作的时代背景,体会诗中所抒发的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教学难点:学生读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和知道为何本诗称为悲壮之作的原因。教学资源教材开发:课文插图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古诗情景及意境,可引导学生充分观察。相关资料:【陆游简介】:学生经验:根据教材的特点,

14、学习这首诗歌一定要了解陆游创作的历史背景,明白陆游情感发生的缘由;还要补充阅读陆游的生平事迹,以了解陆游的一生来观照诗歌的学习。然而,知道并不代表理解,更不代表感同身受。相隔千年,仅凭文字介绍,对于学生而言,陆游所经历的国家分裂、人民受难、壮志难酬等经历,是没有深刻的主体体验,难以唤起情感共鸣的。如果这样,学生对诗歌意蕴的理解必然是浅薄的,也谈不上因感动而把这份感情沉入自己的生命中去。预习设计1自学生字新词,练习正确美观地书写,完成习字册上的相关习字。2正确诵读这首诗,理解诗中“元”和“但”的含义,知道诗句中“元”与“原”的区别。3搜集陆游的资料,了解陆游创作的历史背景,明白陆游情感发生的缘由

15、。 4这首诗中,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作者的爱国之情?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走进诗歌。(4分钟)1读题,说题意。2交流诗人生平,尤其是他的拳拳爱国心。第二板块:探究目标(2分钟)明确学习内容第三板块:体会诗意,理解情感(24分钟)1学生读诗后,全班交流。2理解诗意。3自主学习。【学习单一】默读相关材料,了解当时的背景,你心中会想什么?再读这首诗,你能体会到诗人此时此刻是怀着怎样一份感情写下这首诗的吗?思考后,小组交流。由1号同学组织,2号同学发言。()学习时间:5分钟。合作探究。(预设:悲痛、悲愤、悲悯)主要理解如下要点:(1)陆游从小就生活在战乱纷纷,国破家亡之中。在他年仅三岁的

16、时候,汴京就被金兵占领了,他从小就立下了抗金救国的志向,长大后他亲自上战场参加抗金战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2)陆游一生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始终没有实现。他只有用他的诗歌来表达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的忧虑。4.展示预设:百姓生活在金人的铁蹄之下,哭泣、呼喊着宋王朝的名字,看到了胡人骑着马从大宋百姓的身上踏了过去,这些百姓在喊叫着。读陆游创作的诗句,加深体会: (1)对大好河山落于金兵铁蹄之下,不能收复的悲痛。(2) 壮志未酬,未能再披戎装,亲自杀敌的悲伤。(3)对南宋政权偏安一隅,不思收复中原故土的悲愤。(4)对于中原遗民沦为亡国奴,苟且偷生的悲悯。)读诗句,想象陆游眼前浮现的那

17、画面。理解“悲”。拓展学习题临安邸潜心体会,动情朗读:“西湖歌舞几时休?”5.有感情地朗读全诗示儿。6. 深情吟诵全诗。第四板块:读写结合,体验情感(6分钟)1小练笔。(3分钟)2学生练笔后全班交流,评价。3齐诵古诗。第五板块:拓展延伸,情感内化(3分钟)结合朗读材料,学习反思。出示材料:陆游死后24年,宋和蒙古会师灭金。 陆游死后79年,元兵败宋于厓山,宋亡。 陆游孙子元廷闻厓山之变,忧愤而卒。 陆游曾孙传义闻厓山之变,不食而卒。 陆游玄孙天骐于厓山抗元战役中蹈海而死。第六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1分钟)第一板块:谈话导入。1公元1210年元月,中国农历年的腊月,在浙江杭州,这个南宋王朝的

18、都城里,到处都弥漫着喜庆的气氛,因为一年中最浓重的节日春节就要到了,朝中的文武百官都忙着喝酒、送礼、看歌舞,但在离杭州不远的山阴的一所房子里,一位85岁的老人躺在床上,病得只剩最后一口气,他看了一眼墙上挂着的宝剑,唤来儿孙,立下遗嘱,就与世长辞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份特别的遗嘱。(出示示儿)2解题3交流预习作业3这位老人是谁?对陆游你知道些什么?选择重点内容交流。第二板块:探究目标85岁高龄的诗人就要走完坎坷多难的人生旅途,他什么事都丢开了,惟独为一件事而死不瞑目,忧愤至极的他伤心地留下这首诗篇,与世长辞。 到底是哪件事让陆游牵肠挂肚、临死之前还要叮嘱儿子呢?第三板块:体会诗意,理解情感1学生

19、读诗后,全班交流。2这首诗说了些什么?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边朗读古诗。让学生充分说说诗意。结合预习作业2,相机进行古诗知识点的教学(1)通假字 元,通原;无,通勿。(2)古今字义不同 但,只是。3任务驱动。出示材料【当时社会现实】 1126年,北方的金兵屡屡进犯,宋军节节败退,最后国都汴京(开封)都被金兵占领,从此山河破碎,不复统一。南宋的朝廷向南逃到临安(杭州)定居,他们苟且偷安,不思保国,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95年。 建炎三年(1129)金兵攻入扬州,以扬州作临时都城的宋高宗赵构匆忙逃窜。绍兴三十一年(1161)秋,金兵再次南侵,扬州沦陷,再次遭劫掠。4巡视、观察学生自主学习。5导学出示陆游创

20、作的诗句,加深体会:(1)20岁时,他在一首诗中写道,“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希望自己有一天能亲临战场、杀敌报国。直到四十多岁时,他才有机会在军中做一名军官,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愿望。(2)“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读着这样的诗句,你能看到陆游眼前浮现的那画面吗?受尽了奴役的大宋百姓,盼望着大宋的军队来解救。还他们一个属于自己的家,这一盼,盼了几年啊?整整六十五年啊,同学们,六十五年中我们的百姓要受多少折磨啊!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65年,多少的苦痛啊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65年,多少的血泪啊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一想到这些百

21、姓,陆游的心情你懂吗?你能用什么词来形容?陆游这时的心情那是悲痛啊。读到这,我们看到了陆游那颗忧国忧民的心,不光是为自己看不到国家统一而悲哀,还有为这些百姓而悲痛,谁来读读这句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指名学生朗读(3)因为见不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哀,想到了沦陷的百姓而感到悲痛,那么当他脑海中出现这样的片段时,他的“悲”,又该怎么去理解呢?出示: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同学们,陆游因见不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哀,想到了沦陷的百姓而感到悲痛,那么他把希望都寄托在了谁的身上?再读读这诗,你所看到的王师在做什么?陆游一想到王师,一想到南宋的权贵

22、们会悲愤?是啊,就知道寻欢作乐的权贵们,西湖歌舞几时休?读到这你此时有什么感受?面对这些成天花天酒地的权贵们,我们怎么问西湖歌舞几时休?面对这些苟且偷生的权贵们,我们怎么问西湖歌舞几时休?面对这些忘了国耻家恨的权贵们,我们怎么问西湖歌舞几时休?这分愤怒,也在这句诗中啊,你能读好这种悲愤吗?(读好前两句诗)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同学们,你们听到了陆游的愤怒了吗?好一个悲,好一个愤啊,读出了陆游的心声!齐读“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4)这真是“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关山月)5读了这些诗句,你的心情如何?再次感情朗读全诗示儿6陆游一直渴望南师北定以统一祖国,

23、九州大同是诗人终生为之奋斗的理想。他等啊,盼啊,所以有诗句 “南望王师又一年”。这一年又一年的企盼,一年又一年的南望,一直盼了、望了60年。他都八十五岁了,北方还没有传来好消息,矢志不渝的诗人又一次发出了内心的伤悲,当他“最后一次把将断的气息又来说未完的心事和无穷的希望”时,心情是何等悲痛、何等悲愤。为国耻未雪而死不瞑目,一切爱国之士读到这样的诗句,怎能不潸然泪下?7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全诗。第四板块:读写结合,体验情感1.同学们,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来到700多年前这位伟大诗人的病榻前,如果你是陆游的儿子,此刻你看到了你的父亲,他虽然久病缠身,不久于人世,但心里更痛的是中原不能收复,祖国不

24、能统一,他面容枯瘦,眼神里却满含期待和信念,他用缓慢而深沉的语调表达人死之后万事皆了无牵挂的旷达和淡定,但又希望你能在家祭的时候,要告诉他中原收复的消息。面对这样的父亲,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请写下来!2学生练笔后全班交流,评价。3是的,陆游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又是何等的悲愤!同学们,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表达对这位爱国诗人的崇敬吧!第五板块:拓展延伸,情感内化1一位怀着满腔爱国之情的老人,带着他的希望离开了人世,他的遗愿到底有没有实现呢?2学生讨论回答。3朗读材料,情感内化。(跨过悠长的历史,陆游和他的子女都深爱着自己的祖国,谱写了一首首动人的诗篇。)4面对强敌的入侵,面对家园的沦陷,面对人民的悲泣,一位位爱国志士站出来了,陆游就是其中的一个;一个个民族英雄诞生了,岳飞就是南宋历史上最著名的爱国将领、民族英雄。他的抗金事迹连同他的千古绝唱满江红,一同流芳百世,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5在今天,我们学习示儿这首诗,有什么意义?第六板块:布置作业作 业设 计课内作业: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默写古诗。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全诗的意思。 课外作业:必做题:完成补充习题、一课一练。 选做题:1.再找几首爱国诗篇读一读。 2.改写成叙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