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学题库答案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12276025 上传时间:2022-06-22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6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食品安全学题库答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食品安全学题库答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食品安全学题库答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资源描述:

《食品安全学题库答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安全学题库答案版(2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名词解释:5道,每道3分7选5填空题:40空,20分,16道判断题:10题,每题1分问答题:5题,每题8分论述题:15分做一个危害分析表2选1HACCP考察专题瓶装纯净水的生产工艺过程如下: 原水检验过滤去离子消毒灌装封口成品试运用HACCP原理,对瓶装纯净水生产过程进展危害分析并确定其关键控制点。危害分析占10分,判断CCP占5分答:瓶装纯净水的生产过程的危害分析如下:加工工序潜在危害危害是否显著判断依据预防显著危害的措施是否关键控制点原水检验生物性:病原菌、病毒、寄生虫;化学性:重金属等物理性:水中的杂质是原料可能带有病原菌、病毒、寄生虫;水源受环境污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展检验是过滤物

2、理性:杂质是水在收集过程可能混入杂质严格按照操作规,经常检查过滤介质否去离子物理性:杂质是设备或容器失效加强设备和容器清洗消毒否消毒生物性:病原菌、病毒等;是消毒不彻底会有微生物残留严格按照操作规,经常检查消毒设备是灌装、封口生物性:操作人员或容器带入二次污染是操作过程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严格执行SSOP否绪论 1 什么是粮食安全?它涉与那些方面? 在经济学和政治学中粮食安全或食物安全指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为维持生存和健康所必需的足够食品。联合国组织对粮食安全的定义为:粮食安全从根本上讲指的是人类目前的一种生活权利,即“应该保证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够得到未来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

3、够食品,它强调获取足够的粮食是人类目前的一种根本生活权利。涉与:1粮食安全包括宏观安全和微观安全。宏观安全是从总体、总量上看粮食供均衡的;微观安全是从局部、个体上看粮食供均衡,任何人都能买得到并且能够买得起为维持生存和健康所必需的足够食品。2粮食安全包括短期安全和长期安全。既要保证短期任何人都能买得到并且能够买得起为维持生存和健康所必需的足够食品,又要满足长期的需求。3粮食安全的目标应该是实现长期的粮食安全,粮食安全包括量的安全和质的安全。粮食安全的目标不仅仅是维持生存还要保证健康,不仅仅是从数量上有足够的粮食,还要确保粮食食用的卫生、安全。通过对粮食安全进展长期和系统的研究,已形成一门独立的

4、学科,即粮食经济学。2 什么是食品安全以与食品卫生?食品安全是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展制作和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受害的一种担保,它主要是指食品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达到危害程度一定剂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的参加,从而保证人体按正常剂量和以正确方式摄入这样的食品时不会受到急性或慢性的危害,这种危害包括对摄入者本身与后代的不良影响。食品安全的概念曾指消费不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不含有毒有害物质实际上是指不得检出某些有毒有害物质或检出值不得超过某一阈值。有学者将上述定义为狭义的“食品安全,广义的食品安全除包括狭义食品安全,还包括由于食品中某种人体必需营养成分的缺乏或营养成分的相互比例失调,人们长期摄入这

5、类食品后所出现的健康损伤。 食品卫生是指为确保食品安全性和适合性在食物链的所有阶段必须采取的一切条件和措施。3. 食品安全和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容是什么? 食品安全与卫生学是研究食品中存在或从环境可能进入食品、能威胁人体健康的有害物质和因素与其评价方法、预防与控制措施,以提高食品卫生质量,保证食用者安全的学科。其研究容主要有食品原料的生产、加工、贮运和产品销售与消费整个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主要有害物质和因素的种类、来源、性质、作用、含量水平、监视管理以与预防与控制措施,各类食品的主要安全与卫生问题,特别是食物中毒与其预防、控制和管理等。4 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危害和因素包括哪些方面? 农业化学控制物质、

6、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动植物天然毒素、真菌毒素、食源性致病菌和病毒5 食品安全检测的方法有哪些? 物理性危害物采用过筛等物理方法,放射性物质检测用相应的放射性检测仪,化学危害物的检测有化学分析、仪器分析和免疫分析方法,食品中致病微生物检测方法有传统培养检测方法、生物化学检测方法、免疫学检测方法乳胶凝集法、酶联免疫吸附法、荧光抗体法、免疫扩散法、抗体探针检测法、分子生物方法基因探针法、比色DNA杂交检测法、聚合酶链反响法。6. 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原因有哪些?能造成哪些危害?在兴旺国家,食品安全问题是由现代技术应用所伴随的副作用和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所导致,其特点是事件发生规模大、影响围广;在开展

7、中国家,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是由于经济开展水平低、卫生条件差以与法制不健全、监管不力、违章生产与经营所造成的,其特点是事件发生具有偶然性和散发性、出现频率高,局部具有流行性和群发性。 危害人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医药费用增加和劳动力损失等直接经济损失,对社会和政治造成重大危害和影响,一些由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食品恐慌事件导致所在国家或地区动荡不安。也有间接经济损失:食品安全事件对消费者信心的打击可导致一个产业的崩溃、对一个企业、一个国家形象的伤害可造成其产品贸易特别是国际贸易机会的减少或丧失。7.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有哪些对策? 科技界在食品安全控制理论、检测与评价方法、监控与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

8、善等方面进展着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以原料生产到加工、贮运和销售的食品安全全程控制体系、以毒理学为根底的食品安全性评价方法、以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化学仪器分析等学科为支撑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构成了现代食品安全与卫生学的立体框架。第一篇 第一章 生物局部 食品的腐败变质一 名词解释 1 腐败:狭义的腐败是指食品中的蛋白质受腐败细菌产生的蛋白质分解酶的作用而被分解,依次向低分子化合物讲解下去,生成各种有毒物质和不愉快气味物质的过程。广义的腐败是指动植物组织由于微生物的侵入和繁殖而被分解,从而转变为低级化合物的过程。2 腐败变质:食品在一定的环境因素影响下,由微生物为主的多种因素作用下所发生的食品失去或降

9、低食用价值的一切变化,包括食品成分和感官性质的各种变化。3 发酵:狭义的发酵是指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分解碳水化合物产生各种有机酸和乙醇等产物的过程。广义的发酵是指人类利用微生物或微生物的成分等生产各种产品的有益过程。二 填空题 1 分解蛋白质能力较强的细菌有(芽孢杆菌属)、(梭状芽孢杆菌属)、(假单孢菌属)、(变形杆菌属); 分解淀粉能力较强的细菌有(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马铃薯芽孢杆菌);分解脂肪能力较强的细菌有(荧光假单胞菌)。 2 造成食品腐败变质的霉菌以(曲霉属)和(青霉属)为主,是食品霉变的前兆,根霉属和毛霉属的出现往往表示食品已经霉变。 3 蛋白质分解造成的食品腐败变质

10、的化学鉴定中, 检查的项目包括 挥发性盐基总氮、 三甲胺、组胺、K值和pH的变化。 4 食用油脂与食品中脂肪的腐败程度,受脂肪的饱和程度、紫外线、氧、水分、天然抗氧化物与铜、铁、镍等金属离子的影响。 5 影响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因素有微生物、食品的特性和环境因素。 6 碳水化合物类食品的腐败变质主要包括醇类发酵、羧酸生成和生成醛酮。7. 根据食品pH围的特点,可将所有的食品划分为酸性食品和非酸性食品。一般规定,凡pH在4.5以上者,属于非酸性食品;pH在4.5以下者为酸性食品。一般细菌最适pH下限在4.5左右,因而非酸性食品是适合于多数细菌生长的。而酸性食品那么主要适合于酵母和霉菌的生长。8.

11、一般说来,含水分多的食品,微生物容易生长;含水分少的食品,微生物不易生长。如果某种食品的aw水分活度在0.50以下,那么微生物不能生长;假设在0.6以上,那么污染的微生物容易生长繁殖而造成食品腐败变质。 三 选择题 1下面哪种细菌是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菌属,能分解食品中的各种成分,并使食品产生各种色素AA.假单胞菌属 B.微球菌属和葡萄球菌属C.弧菌属和黄杆菌属 D.嗜盐杆菌属和嗜盐球菌属 2食品的基质条件,以下哪种不是:DA.氢离子浓度B.渗透压 C.水分含量 D.营养组成 3蛋白质在受到食品中动植物组织酶以与微生物酶作用下,发生分解,下面哪种不是其主要分解产物:CA. 醇 B.胺 C.

12、酮 D.硫醇 4油脂腐败的化学反响主要是 ,其次是 AA.油脂自身氧化过程 加水水解 B.加水水解 油脂自身氧化过程 C.油脂自身氧化过程 油脂自身氧化过程 D.加水水解 加水水解 四 简答题 1腐败变质与发酵有什么区别? 从微生物学的观点看都是微生物物质代的结果。 如对人类有益那么为发酵,无益的为腐败变质。2腐败变质的常见类型有哪六种?请简要介绍。1变黏由于细菌生长代形成的多糖所致,常发生在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食品中。2变酸常发生在碳水化合物为主的食品和乳制品,由于腐败微生物生长代产酸所致。3变臭由于细菌分解蛋白质为主的食品产生有机胺、氨气、三甲胺、甲硫醇和粪臭素等所致。4发霉和变色发生在碳水

13、化合物为主的食品,除食品变色除霉菌生长代引起的色素分泌外,还有细菌的作用。细菌可使蛋白质为主的食品和碳水化合物为主的食品产生色变。5变浊发生在液体食品中,是一种复杂的变质现象。6变软主要发生于水果蔬菜与其制品,由于水果蔬菜的果胶质等物质被微生物分解。1. 变黏:主要是由于细菌生长代形成的多糖所致致,常发生在碳水化合物为主的食品2. 变酸:常发生碳水化合物为主的食品和乳制品3. 变臭:主要是由于细菌分解蛋白质为主的食品中4. 发霉和变色:常发生在碳水化合物为主的食品5. 变浊:发生在液体食品。发生于各类食品中6. 变软:主要发生于水果蔬菜与其制品。原因是水果蔬菜的果胶物质被水解。3. 食品腐败变

14、质的危害有哪些?请简要介绍。1产生厌恶感:微生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促进食品中各种成分分解变化,改变了食品原有的感官性状。2降低食品的营养价值:食品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腐败变质后结构发生变化3引起中毒或潜在危害:急性中毒轻者多以急性胃肠炎症状出现,重者可在呼吸、循环神经等系统出现症状,抢救与时可转危为安,如贻误时机还可危与生命。有的急性中毒,虽经千方言计治疗,但仍给中毒者留下后遗症。慢性毒性或潜在危害有些变质食品中的有毒物质含量较少,或者由于本身毒性作用的特点,并不引起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可造成慢性中毒,甚至可表现为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作用。4食品腐败变质的控制原理是什么?方法主要有哪些?原

15、理:阻止或消除微生物的污染;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代;杀死微生物方法:加热杀菌法在于杀灭微生物,破坏食品中的酶类、低温保藏法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作用,降低酶的活性和食品化学反响的速度,是最常用的食品保藏方法、脱水枯燥法抑制微生物生长、增加渗透压保藏法与脱水作用抑制微生物生长的原理有关、化学添加剂保藏法、提高食品氢离子浓度、辐照食品保藏法第二章 细菌性食物中毒一、名词解释 1. 食源性疾病 通过摄食进入人体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2. 食物中毒 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同于传染病急性、亚急性疾病

16、。3. 细菌性食物中毒 指摄入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二、填空1、一般按病原物质将食物中毒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与其毒素食物中毒、动物性食物中毒、有毒植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 2、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病特点:病程短、恢复快、预后好、病死率低。 3、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病机制可分为感染型、毒素型、混合型三种。 4、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包括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5、与人类感染有关的弯曲菌菌种有:胎儿弯曲菌胎儿亚种、空肠弯曲菌、大肠弯曲菌、 与食物中毒最密切相关的是空肠弯曲菌空肠亚种。 6、变形杆菌食物中毒是我国常见的食物

17、中毒之一,引起食物中毒的变形杆菌是普通变形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 7、志贺氏菌的分类:A 群痢疾志贺氏菌、B群福氏志贺氏菌群、C群鲍氏志贺氏菌群、D群宋志贺氏菌群。 痢疾志贺氏菌是导致典型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志贺氏菌食物中毒主要由宋志贺氏菌和福氏志贺氏菌引起。8、肉毒梭菌食物中毒是由肉毒梭菌产生的毒素即肉毒毒素引起。肉毒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是目前的化学毒素和生物中毒性最强的一种。三、判断题 1、 食用发芽的马铃薯、河豚鱼中毒,是属于细菌性食物中毒。 2、大多数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是沙门氏菌、活菌侵袭肠黏膜而导致的感染型中毒。1、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以青壮年为主多,病后免疫力不强,不可重复感染。4

18、、斯特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一侵袭型和腹泻性。5、大肠埃希菌食物中毒临床表现有急性胃肠炎、慢性胃肠炎出血性肠炎、急性菌痢型。6、食品被空肠弯曲菌污染的重要原因是健康带菌者,其次是动物粪便。两者调转 7、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食物中毒的常见菌种,为革兰氏阳性兼性厌氧菌。 8、肉毒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是目前的化学毒素和生物中毒性最强的一种。 9、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其产生的毒素分腹泻型和呕吐型。 10、产气荚膜梭菌是需氧革兰氏阳性粗大芽孢杆菌。 11、沙门氏菌、斯特菌、变形杆菌和葡萄球菌都属于革兰氏阴性杆菌。 四、简答题 1、简述食物中毒的发病特点。1发病潜伏期短,来势急剧,呈爆发性。短时间可能

19、有多数人发病,发病曲线呈突然上升趋势。2发病与食物有关。病人有食用同一污染食物史;流行波与围与污染食物供给围相致;停止污染食物供给后,流行即告终止。3)中毒病人临床表现相似,以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症状为主。4人与人之间无直接传染。2、简述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1牲畜屠宰时与畜肉在运输、贮藏、销售等过程中受到致病菌的污染。2被致病菌污染的食物在不适当的温度下存放,食品中适宜的水分活性、pH与营养条件使食物中的致病菌大量生长繁殖或产生毒素。3被污染的食物未经烧熟煮透或煮熟后又受到食品从业人员带菌者污染等,食用后引起中毒。生熟交叉污染、食品贮存不当、食品未烧熟煮透、从业人员带菌污染食品此外,

20、经长时间贮存的食品食用前未彻底再加热,中心部位温度不到70以上与进食未经加热处理的生食品也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3. 简述沙门氏菌的来源以与预防中毒的预防措施。来源: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在人与动物均有宿主,有家畜、家禽的生前感染和宰后污染、乳中沙门氏菌的来源、蛋类沙门氏菌的来源、熟制品中沙门氏菌的来源。1. 预防措施:1防止沙门氏菌污染肉类食品加强对肉类食品生产企业的卫生监视与家畜、家畜屠宰前的兽医卫生检验,并按有关规定处理;加强对家畜、家禽屠宰后的肉尸和脏进展检验,防止被沙门氏菌感染或污染的畜、禽肉进入市场;加强肉类食品在储藏、运输、加工、烹调或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卫生管理,特别是要防止熟肉类

21、制品被食品从业人员带菌者、带菌容器与带菌的生食物交叉污染、2控制食品中沙门氏菌的繁殖、3加热以彻底杀灭病原菌2. 简短版:防止沙门氏菌污染肉类食品3. 控制食品中沙门氏菌的繁殖:食品低温储存是控制沙门氏菌繁殖重要措施4. 加热以彻底杀灭病原菌:加热杀死病原菌是防止食物中毒的关键措施4. 简述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防治原那么。1加强食品卫生质量检查和监视管理,严格遵守牲畜宰前、宰中和宰后的卫生要求,防止污染。2食品加工、储存和销售过程要严格遵守卫生制度,做好食具、容器和工具的消毒,防止生熟交叉污染;食品食用前加热充分,以杀灭病原体和破坏毒素;在低温或通风阴凉处存放食品,以控制细菌繁殖和毒素的形成。3食

22、品加工人员、医院、托幼机构人员和炊事员应认真执行就业前体检和录用后定期体检制度,应经常承受食品卫生教育,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五、论述题 1. 论述副溶血性弧菌、 斯形杆菌、 志贺氏菌、 蜡样芽胞杆菌、大肠埃希菌、空肠弯曲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肉毒梭菌引起中毒的食物种类和预防措施。副溶血性弧菌海产品,其中以墨鱼、带鱼、虾、蟹多,其次是盐绩食品。抓住防止污染、控制繁殖和杀灭病原菌三个环节,采用低温贮藏各种食品,尤其是海产品与各种熟制品,海产品应煮透,蒸煮时需加热至100并持续30min,凉拌食物要清洗干净后置于食醋中浸泡10min或在100沸水中漂汤数分钟以杀灭副溶血性弧菌。斯杆菌乳与乳制品、

23、肉类制品、水产品、蔬菜与水果,冰箱中保存时间过长的乳制品、肉质品多见。在冰箱冷藏的熟肉制品与直接入口的方便食品、牛乳等,食用前要彻底加热。大肠埃希菌动物性食品,特别是畜肉类与其制品,其次为畜肉、蛋类、乳类与其制品,由植物性食品引起者很少。预防措施:1防止大肠埃希菌污染肉类食品加强对肉类食品生产企业的卫生监视与家畜、家畜屠宰前的兽医卫生检验,并按有关规定处理;加强对家畜、家禽屠宰后的肉尸和脏进展检验,防止被大肠埃希菌感染或污染的畜、禽肉进入市场;加强肉类食品在储藏、运输、加工、烹调或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卫生管理,特别是要防止熟肉类制品被食品从业人员带菌者、带菌容器与带菌的生食物交叉污染、2控制食品肠

24、埃希菌的繁殖、3加热以彻底杀灭病原菌空肠弯曲菌牛乳与肉制品等,它是不耐热的细菌,可在乳品巴氏灭菌的条件下被致死,防止食用未煮透或灭菌不充分的食品,尤其是乳品。志贺氏菌凉拌菜,1防止志贺氏菌污染凉拌类食品、2控制食品中志贺氏菌的繁殖、3加热以彻底杀灭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乳类与乳制品、肉类、剩饭等食品,防止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食物防止带菌人群对各种食物的污染、为防止葡萄球菌对乳的污染,奶牛患化脓性乳腺炎时,其乳不能食用;防止肠毒素的形成食物应冷藏或置阴凉通风的地方,其放置时间按亦不应该超过6h,尤其是气温较高的夏,秋季节,食用前还应彻底加热。肉毒梭菌引起中毒的食品种类因地区和饮食习惯不同而异。国以家

25、庭自制植物性发酵品为多见,在察布查尔地区引起中毒的食品多为家庭自制谷类或豆类发酵食品,在主要为越冬密封保存的肉制品。日本90%以上的是由家庭自制鱼和鱼类制品引起;欧洲各国肉毒梭菌中毒的食物多为火腿、腊肠与其他肉类制品;美国主要为家庭自制的蔬菜、水果罐头、水产品与肉、乳制品。预防措施:1卫生宣传建议牧民改变肉类的贮藏方式或生吃牛肉的饮食习惯、2对食品原料进展彻底清洁处理,以除去泥土和粪便。家庭制作发酵食品时还应彻底蒸煮原料,一般加热温度为100,1020min,以破坏各型肉毒梭菌毒素。3加工后的食品应迅速冷却并在低温环境贮存,防止再污染和在较高温度或缺氧条件下存放,以防止毒素产生。4食用前对可疑

26、食物进展彻底加热是破坏毒素预防中毒发生的可靠措施。5生产罐头食品时,要严格执行卫生规,彻底灭菌。蜡样芽胞杆菌乳与乳制品、肉类制品、蔬菜、米粉、米饭等,食品加工过程中企业必须严格执行食品良好操作规,以降低蜡样芽孢杆菌的污染率和菌数;剩饭与其其他熟食品必须在10以下短时间贮存,在食用前须彻底加热,一般在100加热20min。第三章 食品中的真菌毒素一、判断题 1、同一菌株的真菌的产毒能力是一样的,即同一菌种产生的毒素是一样的,且只能产生一种毒素。2、 凡具有荧光性的物质都属于黄曲霉毒素。 3、 真菌毒素通常都具耐热性。4、 黄曲霉毒素急慢性中毒的靶器官只在肝脏。 5、 真毒素都具致癌、致畸、致突变

27、性。6、 展青霉素Pat在酸性溶液中较稳定,在碱性条件下会丧失活性。二、填空题 1. 真菌与真菌毒素污染后,引起危害的主要两个方面:一是引起食品变质,二是产生的毒素引起的中毒。 2. 引起人类中毒的真菌毒素有两大类,一类是霉菌毒素,另一类是蕈类毒素。 3. 黄曲霉毒素主要作用器官是肝脏。同其他化学致癌物一样,黄曲霉毒素需要经过体代活化才表现出毒性。4. T-2 毒素主要作用于增殖活跃的细胞,如骨髓、肝、黏膜上皮和淋巴细胞等,对淋巴细胞的损害最为严重。 5. 在的单端孢霉烯族毒素中,脱氧雪腐镰孢菌烯醇DON毒性是最弱之一。 6. DON 毒素是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剂。 7. 桔青霉毒素是一种肾毒素,

28、可导致实验动物的肾脏肿大,尿量增多,肾小管扩以与上皮细胞变性坏死。 8. 黄绿青霉毒素可寄生在米粒中。 9. 蕈类通常分食蕈、条件可食蕈和毒蕈三类。 10. 根据鹅膏毒性将其分成毒肽和毒伞肽二族。 11. 麦角中毒是人们发现最早的真菌毒素中毒症之一。 12. 真菌毒素食物中毒临床表现:急慢性中毒、致癌、致畸、致突变。 13. 产毒真菌主要有曲霉属和青霉属、镰孢菌属等。 14. 黄曲霉毒素是一类结构类似的化合物,其根本结构都含有一个双氢呋喃环和 一个氧杂萘邻酮。 15. 1966年 WHO/FAO 首次规定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最高允许量 。 16. 衡量一个国家真菌毒素污染严重程度的标准有两个,

29、一个是食品和饲料中真菌毒素的含量,另一个那么是人畜真菌毒素中毒频率。 三、选择题 1、以下不是检测粮食中真菌毒素含量的方法C A、理化检测方法 B、色谱法 D、免疫化学检测法 C、生物学积案测法 2、以下哪个不属于曲霉毒素C A、黄曲霉 B、赫曲霉 C、园弧青霉 D、杂色曲霉3、黄曲霉毒素存在于A物质中A、花生和玉米B、大米 C、面粉 D、小麦4、 A毒素不具致突变性A、T-2 毒素B、赫曲霉毒素 C、Pat 毒素 D、DON 毒素 5、 D 霉素是全球性的谷物污染物A、杂色曲霉B、Pat C、黄曲霉 D、DON 6、 B 霉素目前已颁布允许量标准 A、桔青霉素B、Pat C、黄绿青霉素 D、

30、红色青霉 7、ST 主要排泄途径是 CA、肝脏 B、粪便C、尿液和胆汁7、 DON 的消除途径在肝脏转化,从A排泄 A、肾脏 B、胆汁 C、尿液D、粪便五、简答题 1、国外采取的预防和去除真菌毒素污染的主要措施。1)利用合理耕作、灌溉和施肥、适时收获来降低霉菌的侵染和毒素的产生;2采取减少粮食与饲料的含水量,降低贮藏温度和改良贮藏、加工方式等措施来减少真菌毒素的污染;3通过抗性育种,培育抗真菌的作物品种;4加强污染的检测和检验,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标准,禁止出售和进口真菌毒素超过含量标准的粮食和饲料;5利用碱炼法、活性白土和凹凸棒粘土或高龄土吸附法、紫外光照法、山苍子油熏蒸法和五香酚混合蒸煮法等化

31、学、物理学方法去毒。2、简述黄曲霉毒素产生的条件。 1温度曲霉是中温型微生物,其生长的温度围在660之间,最适生长温度为3538,产生黄曲霉毒素的温度为1137,2pH产生毒素的pH围比拟窄,一般在酸性条件下易生成,pH对黄曲霉毒素生成的影响与霉菌培养基质有关。3湿度黄曲霉生长的最低相对湿度RH为80%,如果温度、pH等其他不是最适时,那么这一相对湿度还会提高。1) 4其他适于黄曲霉毒素产生的基质是一些含糖量高的物质,适宜的NaCl,霉菌是好气性的微生物,曲霉的生长与毒素的形成需氧气,微量元素可影响黄曲霉毒素的形成,其他霉菌竞争性的生长能对黄曲霉毒素的产生起到抑制作用。简短版:温度:曲霉是中温

32、型微生物,其生长的温度围在660C之间,最适生长温度为3538C,产生黄曲霉毒素的温度为1137C2) PH:真菌生长的pH围较广,但是,产生毒素的pH围却比拟窄,一般在酸性条件下易生成3) 湿度:黄曲霉生长的最低相对湿度(RI-I)为80,4) 其它:适于黄曲霉毒素产生的基质是一些含糖量高的物质、13的NaCl、氧气、微量元素、其他霉菌竞争性的生长3、简述 ST 经消化吸收后,在体转运的两条途径。与血清蛋白结合后随血液循环到达实质器官;ST被巨噬细胞转运到靶器官。六、论述题 论述黄曲霉毒素、何曲霉毒素、杂色曲霉毒素、T-2 毒素、DON 毒素、黄绿青霉 素的存在哪些物质中以与其各自毒性。黄曲

33、霉毒素分布于土壤、空气、谷物和各类生物中,有急性毒性黄曲霉毒素属于剧毒物,中毒病症为肝脏细胞变性、坏死、出血等以与肾脏细胞变性、坏死,慢性毒性动物生长障碍,肝脏出现慢性损害等,致癌性肝癌赫曲霉毒素存在于玉米、小麦、大麦、燕麦和其他原料中,有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有烈性的肾脏毒和肝脏毒,造成肾小管间质纤维结构和机能异常而引起的肾营养不良性病以与肾小管炎症、免疫抑制,致癌性能引起肾脏的严重病变、肝脏的急性功能障碍、脂肪变性、透明变性与局部坏死,也有致畸和致突变性。杂色曲霉毒素分布于自然界,在大米、玉米、花生和面粉等上,有急性毒性肝、肾坏死,亚急性与慢性毒性肝小叶坏周围性坏死,慢性肝炎,局部肝细胞坏死,

34、纤维组织增生,肝硬化,致癌性。T-2 毒素在玉米和黑皮中产毒能力较强,其次为大麦、大米和小麦,有急性毒性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或拒食、倦怠和体重减轻,亚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骨髓和淋巴组织坏死、溶解、外周血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严重缺乏,三致作用有致畸性和弱的致癌性,无致突变性DON 毒素存在于大麦、小麦、燕麦和玉米等农作物,有急性毒性站立不稳、反响迟钝、竖毛、食欲下降、呕吐等,严重可造成死亡,有慢性、亚慢性毒性肝脏肿瘤、肝脏损害,对动物的睾丸、子宫有一定的损害,细胞毒性,三致作用和对生殖的影响。黄绿青霉素寄生在米粒中,中毒后,主要出现上行性麻痹,从后肢开展到前肢和颈部,伴有贫血。其急性中毒可使动物中

35、枢神经麻痹,从后肢和尾部开始,开展到前肢和颈部,继而导致心脏麻痹而死亡;慢性中毒可使动物发生肝肿瘤和贫血。第四章 食品传播的病毒一、名词解释 1、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2、星状病毒 是引起婴幼儿、老年人与免疫功能低下者腹泻的原因之一,亦是迄今发现的唯一既可引起散发腹泻又可引起暴发流行急性胃肠炎的病原。3、杯状病毒 是引起儿童和成人非菌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之一,常在医院、餐馆、学校、托儿所、养老院、军队、家庭与其他人群中暴发。4、甲型肝炎病毒 是通过消化道途径传播的病毒,可导致爆发性、流行性病毒肝炎,是通过食品传播最常见的一种病毒。属于微小RNA病毒科的肝病毒属。5、丙型肝炎病毒

36、 是单股正链RNA病毒,是一个全球传播的传染病毒。6、丁型肝炎病毒 是一种缺陷、负链RNA病毒,具有完整结构的病毒颗粒,电镜下呈球形。二、判断题 1、轮状病毒无明显季节性。2、星状病毒是迄今发现的惟一既可以引起散发腹泻又可引起暴发流行胃肠炎病毒。 3、星状病毒具明显的季节性,在温带地区流行季节一般为冬季。 4、腺病毒具有地区分布、无年龄性别分布。 5、甲型肝炎病毒被感染人群只有幼儿。 6、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后,临床表现为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无黄疸型肝炎、重 型肝炎和轻度肝炎淤胆型。三、填空题 1、食品传播的病毒包括轮状病毒、_星状病毒_、腺病毒、_杯状病毒_、甲型肝炎病毒_、 戊型肝炎病毒。 2

37、、由病毒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分_病毒性肠胃炎_、病毒性肝炎。 3、杯状病毒中诺沃克样病毒和_札幌样病毒主要感染人,二者合称为人类杯状病毒。 4、杯状病毒的被感染主要对象_幼儿。 5、肠道腺病毒属自限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_腹泻_。 6、目前发现_7_种肝炎病毒。 7、在甲型急性发病期,_血清免疫球蛋白_会升高。 8、急性黄疸型肝炎的发病过程分潜伏期、前驱期_、_黄疸期和恢复期 4 个阶 段。 9、乙型肝炎病毒具有外表抗原、核心抗原_、e 抗原、x抗原_。 四、简答题1. 简述杯状病毒的流行病学。P9092杯状病毒导致急性胃肠炎的普遍性、幼儿是被感染的主要对象、GI组诺沃克样病毒在环境中的不稳定性2

38、. 简述甲肝的传播途径。P97粪口途径是主要传播途径,水和食物的是爆发流行的主要传播方式,手和污染的水是重要载体,输血途径也可引起甲肝的传播,非人灵长类动物也是感染源。3、简述乙型、丙型、丁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以与预防措施。乙型:肠道外途径,如血液、体液,采用疫苗预防,切断各种传播途径。丙型:血液传播,共用注射器和针头,饮用水和食品。通过间接手段,如筛选献血者和器官捐献者的抗体。丁型:主要是血液传播,食品传播也有一点应先从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着手, 五、论述题 论述甲型肝炎病毒的发病机理、预防措施、被感染人群和乙型肝炎病毒的流行病 特点、发病机理、预防措施。 P9698 P101102第五章

39、一、选择题 1、在以下食源性寄生虫,D 不属于蠕虫。 A、吸虫 B、绦虫 C、线虫D、原虫2、以下不是寄生虫通过食物传播途径AA、人环境 C、保虫宿主人B、人环境中间宿主人 D、人环境人 3、以下不属于原虫的B 。 A、阿米巴 B、蛔虫 C、弓形虫 D、肉孢子虫 食品传播的计生虫与害虫 2、 阿米巴病是阿米巴寄生于人和动物的A 与其他组织所引起的一种常见 食源性寄生虫病。 A、肠道 B、胃 C、消化道 D、肝脏5、非人兽共患病的寄生病C 。 A、隐孢子 B、弓形虫 C、阿米巴 D、肉孢子6、(D 是弓形虫病的主要传染源。 A、牛 B、狗 C、猪 D、猫科动物3、 C 简称肝吸虫病,是寄生于人、

40、家禽、野生动物的肝胆管所引起的人兽共患病。 A、后睾吸虫病 B、肝片吸虫病 C、华支睾吸虫病 D、布氏片吸虫病 8、华支睾吸虫的成虫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肝胆管,第一中间宿主为D第二中间宿主为C 。A、 猪、淡水鱼 C、淡水鱼或虾、D、淡水螺 9、B又称肺吸虫病,是寄生于人和猫、犬等动物的肺脏和其他组织所引起的人兽共患病。 、片吸虫病 、并殖吸虫病 、肝片吸虫病 、横川吸虫病 、卫氏并殖吸虫病的成虫寄生于 A第一中间宿主是A ,第二中间宿主是A 、人的肺脏、短沟蜷或瘤似黒螺、溪蟹或蝲蛄 、动物的肺脏、猫、溪蟹 、人的肺脏、短沟蜷或瘤似黒螺、溪蟹或蝲蛄 、动物的肺脏、淡水蟹、淡水鱼 、人主因生食带

41、有布氏片吸虫囊蚴的A孛齐、白菱、红菱等水生植物而感染,也可因饮用污染囊蚴的生水也而感染。 、茭白 、生菜 、片、卷心菜、D 是猪带绦虫和牛带绦虫的惟一终末宿主和传染源。 、牛 、羊 8 、人 、蛔虫病的传染源A、生蔬菜 、水果 、手 、水源二、简答题、 食源性寄生虫的综合防治措施。 P1091. 切断传染源2. 消灭中间宿主3. 加强食品卫生监视检验4. 改良烹调方法和不卫生习惯5. 保持环境卫生6. 加强动物饲养管理、 吸虫病的控制和预防措施。P116、117、改良烹调方法和饮食习惯;严格淡水鱼虾加工卫生;加强人畜粪便管理;禁止用生鱼虾喂养猫、狗和猪,定期对动物驱虫。加强卫生宣传教育,保持良

42、好的饮食习惯;加强水源管理。用吡喹酮与时治疗病人和病猪。不生食水生植物,不饮用生水。在水生植物源性食品加工中,应将原料清洗后去皮,并进展充分热处理。此外,应推广舍饲养殖方法饲养猪,禁用未经热处理的水生植物或生长有水生植物的池塘的生水喂猪。加强粪便管理,消灭扁卷螺。第六章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一、 名词解释1、转基因技术指利用基因工程或分子生物学技术,将外源遗传物质导入活细胞或生物体中产生基因重组现象,并使之遗传和表达。2、转基因生物指遗传物质基因发生改变的生物,其基因改变的方式是通过转基因技术,而不是以自然增殖或自然重组的方式产生,包括转基因动物、转基因植物和转基因微生物三大类。3、转基因食品指

43、用转基因生物所制造或生产的食品、食品原料与食品添加剂等4、生物技术但凡利用有机体进展操作开发产品和提供服务的技术。二、 填空 1、 生物技术包括传统生物技术和_现代生物技术_。2、 现代生物技术以_现代生命科学理论_为根底。3、 现代生物技术包括转基因技术、 _基因组学技术_、 和_生物信息学技术_4、 用于农业转基因技术可分为_基因添加_和基因剔除两大类。5、 转基因食品管理体系包括_安全性认证_、 品种管理和_强制性标签_ 三局部容组成。三、 论述题 、 论述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容和要求。P154155容:(1)营养学评价、毒理学评价、过敏效应;2对作物新代效应的间接影响;3基因改变可能

44、导致突变;4转基因生物的生活史与插入基因的稳定性。要求:1)任何提供目的基因的供体和承受基因改造的受体必须明确其在生物学上的分类和基因型与表型。2)进展基因改造用的基因材料目的基因和载体的片段大小与序列必须清楚,不能编码任何有害物质。3)为防止基因改造食品携带的抗生素抗性基因在人体胃肠道向肠道微生物转化使之产生耐药性,要求对载体进展改造时设法尽量减少载体对其他微生物转移的可能性4)导入外源基因的重组DNA分子应稳定,即外源基因的插入不能导致宿主某些功能基因的失活和某些基因的激活5)转基因食品假设含有转基因微生物活体,该种活微生物在人体肠道的增殖不应对肠道正常菌群产生不利影响。6)对含有致敏原的

45、转基因食品,必需标明它可能引起过敏反响 2、论述转基因食品的主要安全性问题。P146153M 食物安全性因素 转基因产物的直接影响:包括营养成分、毒性或增加食物过敏性物质的可能; 转基因间接影响:经遗传工程修饰的基因片段导入后,引发基因突变或改变代途径,致使其最终产物可能含有新的成分或改变现有成分的含量所造成的间接影响植物里导入了具有抗除草剂或毒杀虫功能的基因后,它是否也象其他有害物质一样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转基因食品经由胃肠道的吸收而将基因转移至胃肠道微生物中,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影响膳食营养平衡。p 环境安全性因素转基因生物对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产生超级杂草的可能;种植抗虫转基因

46、作物后可能使害虫产生免疫并遗传、从而产生更加难以消灭的“超级害虫;3、论述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原那么。P1551571. 分析转基因食品的生物特性1) 在对转基因食品进展安全性评价时,首先要对原料的生物学特性进展分析2) 分析的容主要包括了供体、受体、载体和目标基因与其插入特点。2. “实质等同性原那么1) 以食品在预期状况下使用不会对人造成伤害为根底,前提是:以传统方法生产和使用的食品被认为是安全的,这是依据人们长期的经验积累所得出的结论。2) 如果一种新的食品或成分与一种传统的食品或食品成分“实质等同即它们的分子结构、成分与营养特性等数据,经过比拟而认为是实质相等,那么,该种食品或成分即

47、可视为与传统品种同样安全。 3) 在“实质等同性评估过程中,转基因食品必须具有与传统食品一样且相当的特性:遗传表现型特性;成分比拟;标记基因3. IFBC的原那么1) 了解被评价食品的遗传学背景与基因改造方法;2) 检测食品中可能存在的毒素;3) 进展毒理学实验。4. FAO/WHO联合专家评议会的原那么1) 安全性评价应以科学为依据,慎重与灵活相结合,考虑适用性即重视个案分析,适应生物技术的开展。2) 任何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应首先说明它的DNA分子、生物学和化学特性。3) 由转基因微生物制作的食品,如果它的分子、生物学和化学分析说明它与传统食品一致,那么主要对其杂质和加工过程进展评价4)

48、 转基因动物性食品,哺乳类动物本身的健康状况就可作为安全性评价的指标。5) 对已进展安全性评价并已批准用于消费的食品,需进展有计划的使用后的人群健康监测5. “等同或相似原那么:该原那么要求对转基因食品从营养与毒理学两方面进展个案评价1) SAFEST 1与传统食品极其一样或相似。一样与相似系指与传统食品相比两者生物化学特性一致,差异仅在传统食品自然变异围之。2) SAFEST 2与传统食品极其相似,但存在某个新成分或新特性或缺乏某一个原有的成分或特性。3) SAFEST 3与传统食品既不一样也不相似,这一类食品需要做广泛的毒理学评价。6、 论述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方法。P1581591. 转

49、基因食品的营养评价1) 三个要素:组成成分、在膳食中的作用如是否为某种营养索的补充剂和在膳食中的应用情况2. 转基因食品的毒理学评价1) 包括毒物动力学和代试验、遗传毒性、致过敏性、增殖性、致病性第七章一、 选择题、1、镉主要通过进入人体,最后蓄积在D 。A、呼吸道、肺部B、消化道和呼吸道、肺部 D、消化道、肝脏和肺部 C、消化道和呼吸道、肾脏和肝脏 2、 D从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把水体污染物分成三类,哪一类不属于其中。 B、有机有毒物 C、病原体 D、支原体 A、无机有毒物 3、水体中的A 废水污染来自电镀、焦化、煤气、化肥和石油化工等排放的工业废水。A、氰化物B、氯化物 C、氟化物 D、硫化物

50、 4、不属于具有富集镉作用的农产品BA、玉米 B、蔬菜C、番茄D、青椒 5、汞对人体的危害很大,最常见的污染物AA、水产品 B、粮食 C、肉类 D、蔬菜 6、氟在人体积累可引起很多疾病,除D外 A 氟斑牙 B 氟骨症C 骨质疏松D 大脖子病二、 填空题 1、大气中的铅污染主要来自_汽油燃烧_。 2、铅对人体的毒性很大,主要表现为_神经中毒。3、土壤污染物的类型分成水体污染型、_大气污染型_、农业污染型_、_固体废弃物污染型_和生 物污染型。 4、镉的污染源一是来自工业废水中,二是_工业废气_。 5、从人体健康而言,当土壤表层镉含量为_0.13mg/kg_,即具潜在危害。 6、镉在人体中具有高度

51、积累性,因此我国规定食品的容许量限制在_0.030.2mg/kg_之间_。 10 7、我国对食品铅的允许限量_12mg/kg_。 8、土壤中砷含量一般约_6mg/kg_,在作物中表现为较高的_积累性_。4、 我国规定海产食品可食局部中 PCB 限量为_0.2mg/kg_。 10、水体中的_氰化物_污染来自电镀、焦化、煤气、冶金、化肥和石油化工等 排放的工业废水。 三、 判断题 、 未污染地区的空气中也含有镉。、 动物性食品中的含铅量往往比粮食的蔬菜中的为低。、 一般无污染土壤中可溶性铅仅在 12mg/kg 左右。1mg/kg、 砷对人体的毒性很大,有机毒表现为剧毒,无机砷毒性较低。 两者相反、

52、 生长于土壤中的植物一般不能富集汞,植物中甲基汞含量也很低。、 最常见的且最易受到二恶英污染的是鱼、肉、禽、蛋、乳与其制品。四、 简述题 1、简述进入食物链的环境污染物的种类。P178无机普通污染物;无极有毒污染物;有机有毒污染物;放射性污染物;生物性污染物2、3,4苯并芘的形成受哪些因素影响?会造成哪些危害?P181熏制温度、食品中的脂肪含量,有致癌性,间接致突变物。3、二恶英的污染源主要有哪些?成分一哪些特征?最易受污染的一哪些?P181含氯有机化学品,垃圾燃烧和纸浆的氯漂白等是污染源,在脂肪中有高度溶解性并在体蓄积,在人体的半衰期平均为7年,有高度的亲脂性。4、大气污染物 3,4 苯并芘

53、和二恶英污染的控制。控制 3, 4-苯并(a)芘的污染,可采用以下措施:加强环境治理,减少环境对食品的污染;熏制、烘干粮食应改良燃烧过程,改良食品烟熏剂,不使食品直接接触炭火熏制、烘烤,使用熏烟洗净器或冷熏液;粮食、油料种子不在柏油路晾晒,以防沥青污污。机械化生产食品,要防止润滑油污染食品,或改用食用油作润滑剂。控制大气中的二恶英污染,必须从其产生的源头着手限制有机氯化合物的使用,继续消除DDT、脱叶剂的污染,坚决禁止有机氯化学武器的生产和使用;将肉削去脂肪和采用低脂奶粉可以减少二恶英的摄入,注意膳食平衡,适当增加蔬菜水果和谷物摄入也可相应减少动物性脂肪摄入量。5、简述从工程学的角度来分,水体

54、污染物主要分哪几类耗氧污染物、致病污染物、合成的有机化合物、植物的营养物质、无机化合物与矿物性物质、沉淀物、放射性污染物、热污染6、水体中酚类污染物对农作物的影响表现有那些方面。灌溉水中过量的酚,会在粮食蔬菜中蓄积而使其带有酚臭味,低浓度酚促进庄稼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各种作物的对酚忍耐能力不同,酚在作物中累积,会影响农作物产品的品质。 第八章 兽药与其他化学控制物质与食品安全一、名词解释 1. 兽药残留 P194动物产品的任何可食局部所含兽药的母体化合物与或其代物,以与与兽药有关的杂质。2. 激素P197由机体某一局部分泌的特种有机物,可影响其机能活动并协调机体各个局部的作用,促进畜禽生长。

55、二、填空题 11 1. 对人畜危害较大的兽药与药物饲料添加剂主要包括_抗生素类_、 _磺胺类_、 呋喃类、 _抗寄生虫类_和激素等。 2.治疗用抗生素主要品种有_青霉素_、四环类素、杆菌肽、链霉素、 红霉素、新霉素、林可霉素等。 3. “三致指的是_致畸_、_致癌_、_致突变_。 _性激素_能引起儿童的性早熟和患肥胖症等。 _盐酸克伦特罗_俗称“瘦肉精 。4.兽药残留既包括_原药_,也包括药物在动物体的_代产物_和兽药生产 中所伴生的杂质。 5硝酸盐、 亚硝酸盐对人体的重要危害途径之一是与其他物质形成 N-亚硝基化 合物,包括亚硝铵_和_N-亚硝酰胺_。 三、选择题1. 磺胺类药物根据其应用情

56、况可分为三类,以下D不属于: A 用于全身感染的磺胺类药物 C 用于局部感染的. B 用于肠道感染的 D 用于增肥2、激素的种类很多,化学结构差异很大,以下D不是按化学结构划分的:B 类固醇 C 多肽或多肽衍生物 A 固醇 D 人工激素3.以下不属于“三制作用的是A B 致癌 C 制畸 A 致死 D 致突变4. 不同蔬菜的新鲜可食局部中硝酸盐含量按其均值可排列为: AA根菜类薯类叶菜类豆类B薯类 叶菜类豆类叶菜类C 薯类 叶菜类薯类根菜类D根菜类根菜类豆类豆类 5. 有关硝酸盐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BA 不同种类蔬菜的新鲜可使局部中硝酸盐的含量不同 B 同一蔬菜不同部位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差

57、异不大C 当大量施用化学氮肥或土壤中缺钼时,可增加蔬菜中硝酸盐的蓄积 D 增施磷肥、钾肥、钼肥和有机肥可降低蔬菜中硝酸盐含量。6. 有关亚硝酸盐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C : A 蔬菜在保持新鲜状态,放置一定时间后,亚硝酸盐的含量无显著变化; B 如果蔬菜存放条件不好,开始变质腐烂,亚硝酸盐的含量就会增加; C 蔬菜在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不大;D 食盐浓度为 5%-10%时,温度愈高,所产生的亚硝酸盐亦越多。 四、判断题1.我国农业部规定,禁止所有激素类与有激素类作用的物质作为动物促进生长 剂使用。 2、含“瘦肉精的食品对心脏病、高血压、甲亢和前列腺肥大等疾病患者与婴儿的危害更大。3、 我

58、国农业部于1997年3月下文禁止-肾上腺类激素在饲料和畜牧生产中的使用。4、性激素不会引起儿童的性早熟和肥胖症等。5、盐酸克伦特罗俗称“瘦肉精 ,临床可用于治疗哮喘。 五、简答题1.我国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量超标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原因?p195使用违禁或淘汰药物;不按规定执行应有的休药期;随意加大药物用量或把治疗药物当成添加剂使用;滥用药物;饲料加工过程受到污染;用药方法错误,或未做用药记录;屠宰前使用兽药;厩舍粪池中含兽药 2.兽药残留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危害?P199200毒性作用、过敏反响和变态反响、细菌耐药性、菌群失调、“三致作用、激素的副作用 3.根据有关规定和我国的具体世纪,我国近年来对

59、控制兽药残留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P203有效地监视管理和检测体系建设;加强药物的合理使用规;严厉查处违禁药物用作饲料添加剂;慎重使用抗生素;饲料生产过程中药物添加剂污染的控制;严格规定休药期和制定动物性食品药物的最高残留限量MRL第九章 食品中农药的残留一、名词解释 1、农药是指用于防治农业牧业生产的有害生物和调节植物生长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2、农药残留是指农药使用后残存于环境、生物体和食品中的农药母体、衍生物、代物、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残留的数量称为残留量二、填空题 1、农药可以从环境中的土壤、_水体_、_大气_中吸收。 2、有机氯农药主要品种有_滴滴涕_和六六六。3、_有机磷_类广泛用

60、于农作物的杀虫、杀菌、除草,为我国使用量最大的一类 农药。其中敌敌畏和乐果是属于_中等_毒类。 4、有机磷具有_化学性质不稳定_、_低蓄积性_和低残留的特点。 5、农药按来源分为_有机合成农药_、_生物源农药_和矿物源农药。 6、农药污染环境,经食物链传递时可发生_生物浓集_、生物积累和_生物放大_使农 药的轻微污染而造成食品中农药的高浓度残留。 三、判断题 1、我国于 1983 年停止生产六六六和 DDT 等有机氯农药。2、蔬菜的吸收能力依次为叶菜类根菜类果菜类。3、氨基甲酸酯对胆碱酶的抑制作用是不可逆的,水解后的酶活性不再恢复,无迟发性神经毒性,中毒恢复较快。4、拟除虫菊酯属于中等或低等毒类农药,在生物体不产生蓄积效应,因其用 量低,一般对人体的毒性不强。5、1974 年,我国发布禁令,禁止在茶叶上使用六六六和 DDT。 6、氨基甲酸酯农药具有氨基,在环境中或动物胃酸性条件下与亚硝酸盐反响 易生成亚硝基化合物,致使氨基甲酸酯农药具有潜在的致癌性、致突变性和致畸性。 四、选择题1、农作物堆土壤中的有机氯农药有富集作用,残留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A 植物油粮食 蔬菜水果B 粮食蔬菜 植物油水果C 水果植物油粮食蔬菜D水果蔬菜 植物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