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酒楼上》一文师生研讨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12271457 上传时间:2022-06-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6.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在《酒楼上》一文师生研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在《酒楼上》一文师生研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在《酒楼上》一文师生研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在《酒楼上》一文师生研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酒楼上》一文师生研讨(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编者按:本期重点推荐同学们读一读吴建平老师与他学生王卓昊、杨若冰的文章。前者是吴老师上完在酒楼上之后的教学反思和经验总结,而后者,是“这堂课浇灌出的一朵绚烂之花”。中学语文界一直流行着所谓学生学语文的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长期以来,由于社会环境媒体宣传等各方面影响,鲁迅先生的形象被概念化,被单一化,鲁迅的作品也被扭曲化,被误读化得很严重。学生对鲁迅的印象,大多停留在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反封建的斗士上,不知道鲁迅竟是终其一生都走在彷徨与执着,绝望与希望相较量的路途当中。究其原因,可能与我们面对鲁迅作品时,脑子先有一通庸俗社会学思想,以及对鲁迅作品文本细读的忽视不无干系。吴

2、建平老师的课堂为我们开了一个好头,让我们重新回归文本,回归语文,从细腻的语言文字当中,去感知一个真实的鲁迅,所应有的体温。杨若冰同学的文章,敏锐地抓住了故事里两位主人公的一次对话展开论述,直抵鲁迅精神世界里的矛盾纠缠,而最后,同样又以一次对话作结,所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对话,是在小作者与其朋友之间展开的。如果我们抛开时代背景的干扰,鲁迅所遭遇的迷茫与困惑,何尝不是我们的困惑呢?何尝不是任何一个时代的任何一个人,所都摆脱不了的困惑呢? 以石投水,坐看涟漪在酒楼上的几处细节研读 吴建平苏教版教材选修短篇小说选读第一讲“小说家想说些什么”选有鲁迅先生的在酒楼上,这是一篇被称为“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年

3、代久远,加上“把鲁迅请出中学课本”的言论甚嚣尘上,鲁迅小说在中学课本中正在凋零,但无论如何居心,即便是只留下“最后一片常春藤叶”,仍难以抹杀鲁迅在文学史上以多种笔触触及国民灵魂及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的功绩。基于以上认知和对学生现状的估判,我尝试投石入水,抓取几处细节,以期看到涟漪泛泛,果然没有令我失望。 彼此照视的角度。“我”失落之余到酒楼上饮酒,“渐渐感到孤独,又不愿别的的酒客上来”。别的酒客究竟上来没有?刚开始,很多以为这根本不是一个问题不仅上来了,而且是两拨吕纬甫先众酒客后。我投下第一粒石子:我认为吕纬甫未必登场?争吵、议论继之静读蹙眉苦思,终于答案百出:有人想到了苏轼的赤壁赋中主客问答的

4、形式,人处于低谷苦闷之时,内心往往会出现“猛虎”和“蔷薇”的搏斗;有人提到了“我”身上其实还残存着吕纬甫十年前的激情和梦想,而吕纬甫身上则弥散着十足的、自己当下渐觉的慵懒和颓唐气息,两人的状态非常相似,差别就是吕纬甫已经是彻底从“原地点”飞回到了“原地点”,而“我”则是眼下回到了“原地点”但还有可能再飞走,至于是飞了一阵又飞回来落到“原地点”步吕纬甫后尘还是能够有所突破飞向光明,虽然前行的目标还不甚明确,但经过酒楼上的彼此照视,小说结尾处又明确的暗示“他所住的旅馆和我的方向正相反”,“我”多少消退了登楼的失落感,“倒觉得很爽快”,似乎还有几分庆幸“在酒楼上”有这种独自的反思;有人注意到,当吕纬

5、甫送剪绒花给阿顺时,看到阿昭,“阿昭长得全不像她姊姊,简直像个鬼”,又是一处彼此照视。在吕纬甫眼中阿昭像个鬼,在阿昭眼中吕纬甫又何尝不像一个鬼失去原先的敏捷精悍,了无生气,失魂落魄状,这不正是用自己全部的精力、最大的努力去干无聊之际之事的吕纬甫吗?由原先“到城隍庙拔神像的胡子”的“打鬼者”到今日的精气神丧失殆尽的“作鬼者”,吕纬甫变化之大不难想见!又如“我”与楼下废园“异色”、吕纬甫与废园的互相关注。彼此照视的角度应当说解读文本的一个关键。隐晦不明的寓意。鲁迅先生文章中向来有诸多值得深思玩味的寓意,倘不留意,深有失之交臂之憾。仍以暂寓旅馆的名称“洛思”作为石子,开始我的解读为张籍的一首诗秋思:

6、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以“我”“北方顾不是我的故乡,但南来又只能算是一个游子”故,作“思乡而不见”解读。学生提出不同意见,认为“洛思”乃英译名称,实为“lost”,意为“遗失、失去”阿顺失去了生命、吕纬甫失去了激情、“我”失去了“故乡”,很有见地;随口一提到的一个问题“一石居”有什么寓意,竟也有学生解读为谐音“遗失”,与“洛思”照应起来,很有道理。吕纬甫迁坟似乎也有寓意,这是对以往一种生命历程的了结,不料“俯下去”是“踪迹全无”,是不是预示着吕纬甫过往生命的一种终结?酒楼上的吕纬甫确然是“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鲁迅先生杂文集坟曾有相近寓意:埋葬过去,重获新生。可惜的是,吕纬甫竟

7、然是迁葬,迁葬弟弟,也是埋葬自己,终于是草草了事。掩人耳目,自欺欺人罢了。 值得深思的细节。如题目在酒楼上,我投的石子是“在茶楼不可以吗”?如果仅仅当作一个故事发生的地点来看,未尝不可。学生留意到一处细节,即付账前后吕纬甫的两种截然之态:先是“退让起来”,最终是“他也不像初到时候的谦虚,只向我看一眼,便吸烟听凭我付账”。为什么会如此?先前因为阔别十载,吕纬甫也自觉到自己的颓废,但又不情愿显露出来,在“单是把酒不停地喝”,“喝了一斤多”后,大约是在酒力的刺激之下,吕纬甫才非常不情愿把十年间境况袒露给“我”,充满自责和自甘如此,因此非酒楼不可!再如有人注意到吕纬甫“早喝了,神情和举动都活泼起来,渐

8、近于先前所见的吕纬甫”,是在“喝了一斤多”,才“渐近”的,吕纬甫的变化能不令人吃惊吗?又如送顺姑剪绒花,从太原到济南,好容易买到,“为此特地耽搁了一天”,结果,竟然是托人送了“鬼一样”的阿昭,可见送鬼送人,在吕纬甫看来是无可无不可,确然是“随随便便”(出现两次)、“敷敷衍衍”(出现三次)、“模模糊糊”(出现三次)的实证。竭尽全力、煞有介事去做“无聊”(出现六次)成为吕纬甫当下生活主题。悲剧大概有两类:一类是走向堕落死亡浑然不觉:一类是明知堕落却无力自拔。后者的悲剧色彩更浓厚,吕纬甫当属后者。众所周知的缘故,当下学生解读鲁迅文章已有相当大的难度和不情愿,尝试从几处细节入手,我感觉自己颇有收获。雪

9、、老梅、山茶树的斗争在酒楼上废园意象的思考 504班 王卓昊作家往往通过经典的小说创作经典的意象,启发后人的思考,如鲁迅小说在酒楼上中的废园意象。废园不知何种原因,就这样废了,而废园中的各组成部分雪、老梅、山茶树却不愿看到这一局面,各自有着自己的主意。雪对老梅在北方,大雪之中无论如何也是不该有老梅的,而在这南方的废园中,老梅却以它那顽强的生命开出了一树繁花,忍耐着雪的积压,甚至是毫不以深冬为意。它是老的,是废园旧时的主宰者,却在这新形势下开出了新花。而这南国的雪也知趣的选择了妥协与退让,“著物不去”,甚至还与老梅融为了一体。但是在冬天更加严酷的北国,雪是如何选择的?老梅又该何去何从呢?雪对山茶

10、树山茶树是强者中的强者,它敢于在雪中开出火样的花,“愤怒而且傲慢”,雪显然是被这种力量震慑到了。想要依附于山茶树,但不幸的是山茶树的理想又是纯粹的,虽然也想实现它与雪共同的愿望重建废园。山茶树不愿与雪为伍,向雪妥协,以至于它被雪压弯,山茶树调转矛头,雪就这样在让步中失去了还击的机会“从树上滑下去了”,山茶树这样坚持,是否又违背了自己的初衷呢?雪对雪雪不是一个个体,而是一个群体,免不了有内部斗争,而这是最残忍的,它们相互附着凝聚,却因为既不能随风而起,又不足以覆盖一起,只能一起沉沦,虽然懂得如何才能达到自身理想,但却相互阻碍,无能为力。即使是北方干粉一般的雪,只要风一吹就满空烟雾,但是风过以后能

11、否翻天覆地呢?就这样它们目的相同复兴废园,却又各有不同的方向,谁也不肯认输,所以只能无尽的斗争,废园也就一直废了下去,生气不足。现实的废园只要春天一到,无论谁胜,都可焕发生机;而精神的废园,又要靠谁也重建呢?惑了!倦了! 读在酒楼上 504班 杨若冰“我自己也飞回来了。”“你不能飞更远些么。”这是吕纬甫对“我”说的话,但又何尝,不是“我”对鲁迅说的,又何尝不是鲁迅的自我拷问呢?“北方固不是我的旧乡,但南来又只能算一个客子。”“我”是一个漂泊者,四处求索,却无奈于没有一个归宿。我惑了。虽然满怀希望,却迷茫,方向何在?不得已暂驻脚步!“敷敷衍衍,模模糊糊,随随便便。”吕纬甫却已停下了脚步,心甘情愿

12、传授“子曰诗云”。他徒有追求的星星之火,却无力再行,甘愿沉沦,做了个踏实的堕落者。他倦了。但纵然二人处处充满矛盾,本质却是一致:追求。 “我”和吕纬甫本都是鲁迅的一个分身,是鲁迅的精神状态或是人性的一面映射。“我”是鲁迅的现存状态,而吕纬甫却是最坏的发展未来。“我竟暂寓在S城的洛思旅馆里”之后又与吕纬甫重逢在“一石居”,这两处地名竟却是遗失之意。“我”遗失了初起时的热情,追求的方向:而吕伟甫却是完全遗失了自我。鲁迅向来敢于在痛苦的源头发现问题,找寻失落的秘符。酒楼上的一番对话本就是鲁迅一种内心对白。“我”对吕纬甫充满复杂的情感,对于他的得过且过的针砭,悲哀、无奈,但又不自主地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同

13、情与热爱,这是源于鲁迅性格中的一种矛盾。他自己也曾一度颓唐,故而更加深思该何去何从?在不断自我审视,自我拷问下完善自我,坚定方向,这是鲁迅式的往返质疑,体现了鲁迅浓浓的人情味,也是他伟大人格的表现。吕纬甫无疑是个悲剧的角色,但却不是悲哀于本身浑浑噩噩地过活,而是他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堕落,却无力回头,也无法往前走。“怕我终于辜负了至今还对我怀有好意的老朋友。”这像极了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所言“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

14、得起他们么?”吕伟甫异常清醒,这不也是“我”的清醒,不更是鲁迅的清醒吗?鲁迅虽迷茫,但在潜意识中否定了吕式生活,他也是异常清醒,却被多年追求无果的疲惫和社会给予自己的压力所蒙蔽了。酒楼上的一番话不正是鲁迅内心由矛盾到清醒的过程么?下了酒楼“则觉得很爽快”。那必然是一个全新的鲁迅了。这篇小说写于辛亥革命之后,这段时期正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处在“躁动与安宁”“创新与守旧”两极间摇摆的生存困境中。吕纬甫便是那斗争之后的落荒者,“我”却是不知该何去何从的“漂泊者”。鲁迅在迷茫,又是所有现代知识分子的迷茫,更是整个社会的昏暗迷茫。鲁迅的本篇小说,将自我审视的一个既矛盾,又痛苦的过程显示于大众,意在坚定自我

15、创新的步伐,更又在激励众人与封建社会继续斗争。这就是彷徨扉页上写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题辞的原因吧!合书,静默。这小说被称为最富鲁迅气息的小说,我想倒不在提出创新斗争的观点,而是将一个矛盾的,完整的,敢于自我拷问的鲁迅展露无疑。这令我不禁想起自己的故事:友人曾在求学迷茫之际给我写道:“如果我失败了,你且当我是浮夸吧。”那我便在这回一句:不论兜兜转转多少圈,你不能飞更远些么?选修课,作为提升语文素养的新战场,开拓学生思路、形成积极探究的重要渠道,值得深思。以石投水,必生涟漪,亦必有意外之喜。以下几篇习作,或文笔稚嫩,或思考有疏,或见解偏颇,但我们仍然为这一抹新绿而暗喜。选修课,

16、庶有可为,庶有大为。指导教师:吴建平源于懂得 窦艳丽 国人锻炼身体的现状是:青年人沉睡,中年人觉醒,老年人奋起。有人如是说。 曾经不以为然,而今却深信不疑。 流行其实与年龄无关。风靡今时的荷塘月色能被一群老太太用曼妙的舞姿演绎得如此酣畅淋漓,足见其真。看呐,那抹清新的绿,那片纯洁的白,那灵动的红与黑,连同那银丝一起,共同造就了一幅唯美的画面,赢得了阵阵的喝彩声。最美不过夕阳红,谢谢她们在自己的节日里,带给我们的这份感动。 心态其实也与年龄无关。这群与时俱进的老者,在不断的切磋学习之后,把舞之魂演绎得如此纯熟,如此和谐,使观众完全忘却了自我。他们表演时的专注与活力,留给了我们太多的难忘。 她们的

17、歌声与球技又恰到好处地展现了其特有的精神状态:斗志昂扬又淡然处之。 以上种种,便是我脑海中和这个重阳节有关的最鲜活的记忆 ,也是我校老年大学的老者们给我上的与人生有关的最深刻的一课。 如果说生命如四季,那么春的播种,夏的耕耘,秋的收获,对他们而言,已然成为过往。现在,他们所经历的便应是对人生的回味。美丽的容颜虽已不再 ,但那安详的神情却足以彰显内心的坦然;挺拔的背影虽已消逝,而那矍铄的精神却足以展示满腔的豪情。他们所有的姿容无不在诉说着这样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只有真真切切地走过,无愧地付出过,才会抵达如此之妙境。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样的道理他们懂得。他们深知只有勤于锻炼爱惜身体,才能为视他们

18、为珍宝的儿女们解除后顾之忧;你是快乐的,我便是幸福的,这样的道理他们明白。他们知晓只有心情晴好,儿女们才会多一份安心少一份牵挂;有一份力量放一份光芒,这样的道理他们认同,于是那精彩的表演便成为他们对这个世界最好的爱的表达方式。 正因为如此,世间才会呈现出诸多的将舞台上光鲜亮丽与现实中忙碌安详完美融合的老者。不管是以何种姿态出现,用心经营好自己的生活,用心建设好自己的家园,一定是他们共同的心声! 多一些智慧,多一些理解,多一些行动,这个世界也便就会多一份和谐! 世间之至美,源于懂得。愿普天之下所有的老者幸福安康! 高三有感 474班 吴楚近日余观同窗者用心于学甚劳。诸君皆发其志,尽其力而付于行。

19、铃无二响而座无虚,起视四周而次序井。喁喁私语者,问题也;匆匆而行者,如厕也;郁郁敛眉者,问不明也;欣欣开颜者,惑得解也。夫若有疑难久不能解,则群聚而辩之,各依所据,争之二三,往往可解也,不然,则求于师。今于开学之始一月余,诸人亦感时如白驹而不可留,日每一过而所留之时益少,当此生死之时,存亡之际,人皆为其所当为,岂不幸哉!而欲于明年风云际会之时有所获,岂不乐也!非此风气而有谁何?今唯何得?山花烂漫时。点评:时光易逝,如白驹过隙,高三不再遥远,梦想不再飘渺,希望不再渺茫。吴楚同学用简短的文字记录了高三学生奋起之状,信心之足,信念之坚。 指导教师:陈会云组诗 523班 张雨薇8告别我望向你眉眼上不住

20、地熟悉时光此刻逆流伸出手 指尖触到的冰凉我们恰如双生却终是说再见渐行渐远我曾亲手将你埋藏独留我 饮尽杯中的苦涩亲爱的 我又该如何将你祭奠 分离你是另一个我我们宛如半身白花花的试卷洪流一般 将我挟走回首我们之间何时已隔了岁月的天堑凝眸 欲说还休角落的低述夜不能寐 梦中充斥着诧异 愤恨 绝望的死水注视着我你游荡 在寂寞的窗外徘徊 在不甘的月色中阴冷 幽怨 哀伤冰冷的声音 滑腻 在我耳旁如蛇缠绕着 回响“我咒你咒你,你是镜花水月”My Dear 何须多余的讥咒?我已成为撒旦脚下的奴仆俯首帖耳我的灵魂 已在追随路西法脚步的那一刻 逝去My Dear 我憎恶他们赫耳墨斯和得伊阿尼让我成为不幸的庇里托俄斯

21、何不延缓赫拉克勒斯片刻的死亡让我望着地狱的入口冰凉地绝望My Dear我多想大声向世界宣告如同宣告我主诞生的钟声那样瞧啊,她存在过却以旁观者的口吻懦弱地 向角落低诉可惜了推荐评语:假如你在星星、诗刊当中读到这首诗,一定看不出,它竟然出自于一名刚上高一的中学生笔下,感性之细腻与理性之哲思同在,无论词语的锤炼还是句式的排列,都毫无学生腔所有的生涩之感,很想听听同学们读完这首诗后的感受,作者以此文来祭奠她已逝去的文风,大家有没有读出来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读者们一定能从中读到,自己放弃自己生命中所最珍视的东西时,那种无止境的痛苦与挣扎。 推荐教师:姚松青 流沙 511班 陈诺星期天回家整理东西时,发现

22、了一只洁白的信封。很普通的信封,没有邮编,没有邮票,甚至没有封口,上面只有一行娟秀的黑色碳素笔字:给诺诺。 是给我的。字很陌生,打开一看,是一叠明信片,一张一张整整齐齐地摞在一块儿,用黄色橡皮筋细心的束着。小心翼翼地打开,一片红色的枫叶清晰地印在明信片上,旁边便是加拿大国旗。接着向后,是温哥华的风景,还有冬奥会的吉祥物们。回想起来,两三年前,可能的确见过这些东西,这都是姨妈托人带回来的。 时光飞逝,记得姨妈去世前,我还是初一的小不点呢。 姨妈和姨夫很早以前就搬去了深圳,之后又和姐姐移居到了国外。要说见面,也许几年才能见到一次。姨妈是个很美很善良的人。她家中很富裕,但她却总是很俭朴,事事为家中着

23、想,听说她常去福利院当义工。然而病痛却非要缠上她这样好的人。记得刚上初一那年,她回来和我们一同过国庆,我们去了清明上河园,我和她都买了一只瓶子,里面放着刻着名字的米粒。然而我和姨妈也都是冒失鬼,第二天就都打破了那只瓶子,真是让人哭笑不得。那次我和她在沙发上聊到很晚,讲了许许多多,关于她的青春、她的回忆,还有我那时的烦恼与纠结。本来并不是什么稀奇事,但我却记得那么清楚。也许这就是失去后才学会珍惜吧。 三年了吧。我成长着,新的记忆与想法不断滋长着,而关于她的记忆却只永远定格在那年的北京。关于送她离开时的记忆写过很多次了,也许因此一切才记得如此清晰。我的心智在不断成熟着,然而对于死亡,对于逝者,我却

24、总是抱着恐惧的心理。时光是流沙,无论你的手掌是紧是松,它都在流逝着。终有一天,一切都会过去,人生这场电影也会迎来散场。出现在生命中的人,一个接一个离去。人的生命多么脆弱渺小啊。只要心脏停止跳动,只要车轮的一次碾压,只要一根细微血管的破裂,人的生命就会像一盘散沙,消失不见。我怕身边的人的离去,他们一点小的异样便会让我心惊胆战。这一切,我有些无所适从。 十五个春夏秋冬,我不断变换着模样。生命中闯进过许许多多人,他们陪我走过一段路,便到了分岔路口。有的人还和我一同走着,也许我们会一起走到尽头,也许未来也会分手。一切都是未知的,关于成长,关于生老病死,可能人生就像一场游戏,不论长短,过的是否舒心,是否

25、安心,最终的评定人只能是自己。 姨妈,你的人生,如何? 我不知道我的路会有多长,但我希望在有限的一生中,我能做一个幸福的人。平平淡淡也好,轰轰烈烈也好,我只要我的人生能安定祥和,不留遗憾。 但愿未来的我,也是这样想的。 推荐评语:这是陈诺随笔本上的一篇习作,没有应试作文的刻板,文字恬然、沉静,叙述从容不迫,情感自然流露,这是我喜欢的类型。以前我读过张爱玲、麦卡勒斯,后来翻过朱天文刘天昭等。女性作家们都有超于男性的敏锐。对于生之孤独、哀愁,她们的体会有时是男性无法企及的。在这篇文章中,陈诺回忆往事,记忆中的吉光片羽安然浮现,由此她感叹生命的脆弱、孤寂、稍纵即逝,这一切都非常自然,毫无造作之感。十五岁啊!人生对她来说本是初恋,但最后一句话还是微微刺痛了我,我想起了张爱玲19岁时写天才梦里的最后一句。这里,不为文,只为人,祝福陈诺。指导老师:桑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