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4、5、6章种群和群落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环境的保护(32)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艳*** 文档编号:112232087 上传时间:2022-06-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4、5、6章种群和群落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环境的保护(32)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4、5、6章种群和群落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环境的保护(32)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4、5、6章种群和群落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环境的保护(32)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4、5、6章种群和群落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环境的保护(32)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4、5、6章种群和群落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环境的保护(32)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优质文档 优质人生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后作业 第4、5、6章种群和群落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环境的保护(3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的能量流动图解,已知生产者的总能量为a,其中字母代表了能量,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从生产者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a/aBc代表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Cd代表用于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Db代表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解析】由题干中的信息可知,a只能代表第二营养级摄入的能量,b代表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其中d代表用于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

2、c是指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答案】A2(2020届黄山质检)下列有关生态内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种群数量为K/2值时,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B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C依据种群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D在果园中适当增加食物链,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解析】种群数量为K/2值时,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低碳生活方式可降低空气中CO2浓度,避免温室效应的发生,利用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种群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未来的变化趋势;在果园中适当增加食物链,使营养结构复杂,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得到提高。【答案】A3(2020安庆三模)

3、下表为科研人员对一荒地进行的食物链水平上的能量流动分析单位:J/公顷年,GP表示总同化量,NP表示净同化量,R 表示呼吸量,(GPNPR),对此表所作的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食物链每个环节的NP仅有很少一部分被下一个营养级利用B该表显示出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的特点C表中数据显示这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D缩短食物链可以提高人类对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解析】由图中食物链环节级(田鼠)的NPR之和远远大于GP,因而可判断该生态系统有迁入,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答案】C4(2020届马鞍山二模)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模型。a、b、c表示流入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d、e、f表示用

4、于各营养级生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g、h、i分别表示各营养级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j、k、l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B能量流动伴随着物质循环而循环C若一段时间内草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m,那么图中最高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为mD若上述草原生态系统开发为农田生态系统,则群落的演替方式是初生演替【解析】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物质可以反复循环利用,而能量则是单向传递,不可逆;由草原生态系统到农田生态系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因为在原来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等繁殖体。生

5、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即为草的同化量,ma,因此最高营养级狼获得的能量为c,即C项给定的答案。【答案】C5.(2020届池州模拟)图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是单方向的原因是每个营养级有部分能量随呼吸作用散失B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是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的C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D图中代表初级消费者的尸体、残落物、粪便等中的能量【解析】因营养级间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不能变,故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通过捕食关系,完成了能量沿食物链的流动,故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是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的。次级消费者是第三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未被本营养级同化,

6、属于上一营养级的能量。【答案】B6下图是某个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该图中表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箭头是()ABC D【解析】图中和只能表示物质的流动方向,不能表示能量的流动方向。既能表示物质的流动方向,也能表示能量的流动方向。【答案】C7(2020届青岛质检)右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其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碳循环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流动B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图中E生物数量大量减少,推测短期内与之相邻的两个营养级生物数量发生的变化是D增加、F减少C该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包括图中的D、E、F、BDAC过程中碳的流动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FB过程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

7、行【解析】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相互依存的,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图中的食物链是ADEF,如果E的数量大量减少,则它的食物来源D的数量在短期内会增加,而它的天敌F的数量在短期内会因食物减少而减少。B属于分解者,而不是消费者。C为大气中的CO2库,碳在A与C之间是以CO2的形式流动的,而在生物群落之间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的。【答案】C8下图是某生态系统有关功能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X1过程的完成必须依赖于一种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B. 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与Y1、Y2、Y3、及Z过程释放的CO2总量相等C. 当该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X3过程的能量

8、值约为X1过程的能量值的1%4%D. 图中箭头也可表示该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方向【解析】由图可知X1过程为光合作用,X2、X3分别为能量流入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Y1、Y2、Y3为呼吸作用,Z1、Z2、Z3为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将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转变为无机物重新返回到外界环境中。光合作用的完成不一定需要叶绿体,如蓝藻等;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除了图中的Y1、Y2、Y3、及Z过程外还包括储存于生产者和消费者个体中的一部分能量,B错误;流经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不可能全部输入下一营养级,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因此X3过程的能量值约为X1过程的能量值的1%4%;

9、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答案】C9(2020届九江一模)美国的生态学家H.T.Odum曾对佛罗里达州的银泉进行了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下表是调查结果。表中的、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为分解者。GP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NP表示生物体储存着的能量(NPGPR),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单位:102千焦/m2/年GPNPR15.912.6813.23871.27369.69501.580.880.340.54141.2062.0779.13211.8519.26192.59A.若该生态系统维持现在的能量输入、输出水平,则有机物总量会增加B营

10、养级GP的去向中,未被利用的能量有一部分残留在自身的粪便中C能量在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11.3%D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可能是【解析】由于系统总呼吸量(13.23501.580.5479.13192.59)787.07小于系统的能量输入(光合作用固定总能量871.27),故若该生态系统维持现在能量输入、输出水平,则有机物总量会增多因、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为分解者。由表中GP数据可知,能量沿各营养级流动的渠道应为;能量在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5.91/141.20100%11.3%;初级消费者GP的去向中,不包括自身的粪便,自身的粪便属于生产者的GP,故只

11、有B项描述错误。【答案】B10“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再次引起人们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关注,大会所倡导的低碳生活获得普遍认同。根据下图所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进行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生物群落内部进行碳循环的物质形式是二氧化碳B参与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可通过增强减少大气中CO2D开发太阳能、水能、核能等新能源,可减少人类对过程的依赖【解析】生物群落内部进行碳循环的形式是含碳有机物;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均参与过程;可通过植树造林,增强过程而减少大气中CO2;开发新能源,可有效地减少人类对化石燃料的依赖。【答案】A二、非选择题(共40分)11(14分)(2020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

12、三模拟)下图方框内为某人工池塘生态系统的主要食物链,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有_条食物链,其中各种组成成分通过_紧密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2)鲈鱼要增重1 g,至少需要浮游植物_。(3)由图可知,下一个营养级不能得到上个营养级的全部能量,原因包括_(从下列供选答案中选择,填序号)。各营养级生物体内的大部分能量被呼吸作用消耗。上个营养级的部分能量未被下个营养级利用。少数能量被分解者利用。(4)池塘中原有鲈鱼10 000条,其中基因型BB、Bb和bb的鲈鱼分别占10%、60%和30%。若此时2 000条基因型为BB的鲈鱼被迁入了池塘,且所有的鲈鱼均随即交配,则该鲈鱼种群的b基因频率是_。(5

13、)由于食性不同,池塘中鱼类等生物具有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_。(6)据资料显示,该生态系统每年78月份常突发“鱼病、鱼死”现象,且有进一步严重化趋势。表明此生态系统的_稳定性较差。【解析】(1)读方框内的食物网知共有三条食物链。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源源不断的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循环往返,即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使生态系统的各种组成成分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2)鲈鱼增重一定时,要使浮游植物最少,要保证食物链最短且传递效率最大,因此需要的浮游植物为120%20%20%125 g(3)下一个营养级不能得到上个营养级的全部能量的原因

14、有三个:上个营养级呼吸作用消耗一部分;上个营养级的部分同化量未被下一个营养级利用;上个营养级的遗体或残枝落叶被微生物分解利用。(4)根据基因频率的概念可列式为:b(300026000)/(10 0002 000)250%(5)动物群落在垂直结构常呈现分层现象,是由于食性或栖息环境不同所致。(6)“鱼病、鱼死”现象的发生说明此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差,即抗外界干扰能力弱,抵抗力稳定性较差。【答案】(1)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2)125 g(3)(4)50%(5)垂直结构(6)抵抗力12(14分)(2020江苏高考预测)2020年7、8月份,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灾害天气使我国农业生产不稳定性增

15、加,专家预测如不采取对应措施,到2030年我国种植业产量可能减少5%10%。有关专家认为,低碳农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低碳农业是一种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农业经济模式。下图为某地建立的低碳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该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是_,鸭与害虫之间的关系是_。(2)若鸭从植物中获得的能量为4/5,从害虫中获得的能量为1/5,则鸭每增加1 kg体重,最少需_植物(水稻、杂草)供给。养鸭户很注意控制鸭群的数量,主要受稻田养鸭场_限制。(3)乙醇作为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可减少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利用植物秸秆生产乙醇时,植物秸秆经处理后,被微生物A所产生的酶水解,转化

16、成葡萄糖。微生物B所发生的反应式为_。(4)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_,其原因是_。【解析】(1)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图中的生产者为水稻和杂草;根据图中食物关系可知,鸭和害虫都以水稻和杂草为食,同时鸭又以害虫为食,则鸭和害虫之间为捕食和竞争关系。(2)鸭为消费者,由消费者计算生产者,应该除以传递效率,最小需要生产者应该选择20%的传递效率;鸭所在的食物链有2条,即植物鸭,植物害虫鸭,根据题中鸭食物分配比例,有14/520%4,11/5(20%)25,则共需生产者459 kg;种群数量受限于所处环境的最大容纳量。(3)植物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需要在纤维

17、素酶的作用下降解为葡萄糖,利用酵母菌等微生物的无氧呼吸,将葡萄糖转化成乙醇,微生物B应该进行的是无氧呼吸。(4)抵抗力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的物种多少密切相关,农田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由于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故抵抗力稳定性较弱。【答案】(1)水稻、杂草(只答水稻或杂草不给分)捕食、竞争(只答捕食或竞争不给分)(2)9 kg(无单位不得分)环境容纳量(K值)(3)纤维素(C6H12O6)C2H5OHCO2能量(4)低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食物网)简单13(12分)(2020届吉林高三检测)下图甲为北极冻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乙虚线方框内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能

18、量流动的方向。请据图回答:甲图乙图(1)图甲中雪兔和狼之间的关系称为_。(2)图乙中A、B、C、D合称为_,碳在其内以_的形式进行流动。图乙中的分解者最可能是_。(3)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功能。(4)假如北极狐的食物1/2来自雷鸟,1/8来自植物,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一定时期内,北极狐种群增加的重量为80 g,那么直接消耗雷鸟和植物分别为_g和_g。【解析】(1)从图甲分析可知,狼以雪兔为食,故两者之间的关系应为捕食。(2)根据图乙分析可知,A为生产者、B为初级消费者、C为分解者、D为次级消费者,四者合在一起构成生物群落。碳在生物群落内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流动的。(3)根据诗意分析可知,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等功能。(4)若北极狐种群增加的重量为80 g,则直接消耗雷鸟的重量801/220%200(g),直接消耗植物的重量801/810%100(g)。【答案】(1)捕食(2)生物群落有机物(或含碳的有机物)C(3)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缺一不可)(4)200100 8本资料来自网络若有雷同概不负责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