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训练卷(一)(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上传人:艳*** 文档编号:112230537 上传时间:2022-06-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训练卷(一)(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训练卷(一)(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训练卷(一)(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训练卷(一)(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训练卷(一)(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第三单元训练卷(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2、成1-3题。生死之间雷抒雁一位墨西哥的作家曾说:“死亡不是截肢,而是彻底结束生命。”是的,即使一个人的手不慎失去了,残肢还会提醒他手曾经的存在。死亡,如雪的融化,雾的消散,云的飘移,永远没有了,没有了。可是,记忆没有随着死亡消失,每天,一进房门,你就寻找那张让你思念、惦记、你如此熟悉的面孔。如果没有找到,你会情不自禁地喊一声“妈妈!”然后,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地去找,看她是在休息还是在操劳是在洗那些永远洗不完的衣物,是在为孩子们做晚饭,还是在专注地看电视?可是,这一回,你的声音没有得到回应。房子里空荡荡的,她不在。看着墙上那张照片,你知道她已永远离开了。那张一直带给你欢乐的母亲的照片,你突然发现其

3、中竟有一缕忧伤。难道,照片也有灵性,将她对你无微不至的关怀凝聚在目光中?我不愿再走进母亲的房间,不愿触动她老人家遗留下的衣物,就让它原样留存着,任灰尘去封存。唉,每一件遗物都是一把刀子,动一动就会刺伤那脆弱的神经。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不再流泪。谁不知道死是人生的归宿!生,让我们给生命打了一个结,死,便是一种解脱。妻子这样安慰我,儿子也这样安慰我。他们很快就从痛苦中跳出来,忙忙碌碌,快快乐乐,去干他们自己的事,好像母亲的离世已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母亲的死,给他们留下的只是短暂的痛苦,并没有留下伤口,而在我的心里,却留下了很深的伤口,有很多的血流出,我常常按着胸口,希望那伤口尽快愈合。可是很快我发现,

4、愈合的只是皮肉,伤痕的深处无法愈合,时常会有疼痛蔓延开来。我永远不会忘记2001年9月6日下午5时,在中国作协的会议室学习讨论的过程中,我以一种近乎失态的焦灼,希望会议早点结束,然后迫不及待地奔向母亲的住处。快到家时,我打电话给家里,想马上听到母亲的声音。铃声空响,我希望她是到楼下散步去了。推开门,像往常一样,我喊了一声“妈妈”,无人应声。我急忙走进里面的房间,看见妈妈躺在地上呻吟着。我扑过去,一把抱住她,想让她坐起来,问她怎么了。她只是含糊不清地说着:“我费尽了力气,可是坐不起来。”我看着床上被撕扯过的被单,看着母亲身上揉皱的衣服,知道她挣扎过。可是一切挣扎都没有用,母亲左边的身子已经瘫痪了

5、,无法坐住。她痛苦,无奈,无助得像个孩子。这个曾经十分坚强的生命,怎么突然变得如此脆弱!可是,无论如何,我明白了那个下午失态的全部原因。一根无形的线生命之线牵扯着我的心。我的心如紊乱的钟摆,失去了平衡。我以从未有过的急切,想回到妈妈的身边。也许,只要她的手抚摸一下我,或者,她的眼神注视一下我,我心中失控的大火就会熄灭。仅仅两天之后当妈妈咽下最后一口气,永远地离开了她生活了81年的这个世界的时候,我觉得,我生命的很大一部分被带走了,随着她走了。我猜想,一个人的理论生命也许很长,它就是这样一部分一部分地被失去亲人、失去情感分割,生命最终变得短暂了。医治心灵伤痛的唯一处方就是“忘记”。可是,对于亲人

6、,要忘记又谈何容易!只好寻求书籍,寻求哲人,让理性的棉纱,一点一点吸干情感伤口上的鲜血。我想起了一则关于死亡的宗教故事。有一位母亲,她抱着病逝的儿子去找佛,希望能救活她的儿子。佛说,只有一种方法可以让你的儿子死而复生,解除你的痛苦:你到城里去,向没有死过亲人的人家要一粒芥菜籽给我。那位被痛苦折磨得愚钝了的女人马上去找,可是她找遍了全城,竟然没有带回一粒芥菜籽。因为,世上根本没有没有失去过亲人的家庭。(摘自名家散文集,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以第一人称作为全文的基本叙述视角,偶尔插入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三种人称各尽其妙,形成了相互辉映之效。B

7、 本文以抒情为主,综合运用描写、记叙等多种表达方式,细腻地刻画了作者失去母亲后备受煎熬、悲伤无法排遣的内心世界。C 妻子和儿子很快就从痛苦中跳出来,并且劝慰“我”,可见他们对“母亲”的情感不深厚,无法切身感受为人子者的丧亲之痛。D 本文在生存与死亡、疼痛与忘却、焦虑与平静的两极震荡之中,抒发了作者对亲情、死亡等命题深刻而又独特的探讨和领悟。【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散文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一定要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根据选项内容到原文中找到关键句子,然后细细揣摩蕴含在其中的内涵。题干要求选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C项,“可见他们对母亲的情感不深厚”纯属臆测

8、,无中生有。故选C。2请根据原文内容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5分)【参考答案】先写人会逝去,但记忆不会消失,引出母亲的去世在作者心中留下难以愈合的伤口;通过追忆母亲病逝,进一步抒发丧母之痛;提出以理性化解丧亲之痛的方法。【解析】题干是“请根据原文内容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是考查学生分析梳理文章思路的能力。梳理文章思路,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梳理各段之间关系,根据各段之间关系,划分文章结构层次。通读文章,可将本文划分为三个层次:段,母亲已经逝去,作者却不能忘怀;段,追忆怀念母亲;段,找到疗救方法。根据文章的层次结构概括作者的写作思路。3有人认为文章最后一段“宗教故事

9、”可以删去,也有人认为必不可少,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参考答案】示例一:不能删去。用宗教故事作结,表明家家都曾有亲人去世,人人都有可能失去至亲,痛苦是人生常态,难以避免,因此要正视痛苦,用理性化解。主旨与上段作者“让理性的棉纱,一点一点吸干情感伤口上的鲜血”的观点吻合。并且这个故事富含哲理,寄寓深远,能给读者以深刻启示。示例二:可以删去。文章倒数第二段中,作者已经为自己找到了答案用理性治愈丧亲之痛,宗教故事只是这一观点的一个例证而已。删去此段,文章结尾会显得更加简洁。删去此段,可以使文章主旨更加突出,情感更加鲜明。【解析】题干是“有人认为文章最后一段宗教故事可以删去,也有人认为必不

10、可少,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是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题目问的是最后一段是否可以删去,答题时,一定要先点明自己的观点,即可以删去,还是不可以删去。然后就要考虑“能删去的原因”“不能删去的原因”。最后一段一般有收束全文、升华主旨等作用,那么考虑能否删去就要考虑两个问题:删去结构上是否完整;删去内容上是否影响表达,即是否妨碍表达主旨。最后一段讲述了一个宗教故事,表达的是“每个人都曾失去过亲人”的意思;倒数第二段表明理性是医治丧亲之痛的方法。由此即可从结构上和内容上展开探究陈述理由。注意陈述理由时,一定要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且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二、古代诗文阅读(56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

11、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杨津字罗汉,少端谨。除侍御中散。津以身在禁密,不外交游,至宗族姻表罕相参候。司徒冯诞与津少结交友,而津见其贵宠,每恒退避,及相招命,多辞疾不往。后迁长水校尉,仍直阁。出除岐州刺史。有武功人赍绢三匹,去城十里,为贼所劫。时有使者驰驿而至,被劫人因以告之。使者到州,以状白津。津乃下教,云有人着某色衣乘某色马,在城东十里被杀,不知姓名,若有家人,可速收视。有一老母行哭而出,云是己子。于是遣骑追收,并绢俱获。自是阖境畏服。至于守令僚佐有浊货者,未曾公言其罪,常以私书切责之。于是官属感厉,莫有犯法者。延昌末,起为华州刺史。先是,受调绢度尺特长在事因缘共相进退

12、百姓苦之津乃令依公尺度其输物尤好者赐以杯酒而出其所输少劣者为受之但无酒以示其耻于是竞相劝厉,官调更胜。除定州刺史。初,津兄椿得罪此州,由赵略投书所致。及津至,略举家逃走。津乃下教慰喻,令其还业。于是阖州愧服,远近称之。孝昌中,北镇扰乱,侵逼旧京。时贼帅鲜于修礼、杜洛周残掠州境,孤城独立,在两寇之间。津修理战具,更营雉堞。又于城中去城十步,掘地至泉,广作地道,潜兵涌出,置炉铸铁,持以灌贼。贼遂相告曰:“不畏利槊坚城,唯畏杨公铁星。”津与贼帅元洪业等书喻之,并授铁券,许之爵位,令图贼帅毛普贤。洪业等感寤,复书云欲杀普贤,又云:“贼欲围城,正为取北人,城中所有北人,必须尽杀。”津以城内北人,虽是恶党

13、,然掌握中物,未忍便杀,但收内子城,防禁而已。将吏无不感其仁恕。卒,谥曰孝穆。(节选自北史卷四十一)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受调绢度尺特长/在事因缘/共相进退/百姓苦之/津乃令依公尺度其输物/尤好者赐以杯酒而出/其所输少劣者/为受之/但无酒/以示其耻/B. 受调绢度尺特长/在事因缘/共相进退/百姓苦之/津乃令依公尺/度其输物尤好者赐以杯酒而出/其所输少/劣者为受之/但无酒/以示其耻/C. 受调绢度尺特长/在事因缘/共相进退/百姓苦之/津乃令依公尺度其输物/尤好者赐以杯酒而出/其所输少/劣者为受之/但无酒/以示其耻/D. 受调绢度尺特长/在事因缘/共相

14、进退/百姓苦之/津乃令依公尺/度其输物尤好者赐以杯酒而出/其所输少劣者/为受之/但无酒/以示其耻/【答案】A【解析】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此题注意“依公尺”作“度”的状语,“其输物”作“度”的宾语,不要断开;“尤好者”作后句的主语,前面断开。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直阁原意为值勤殿阁,南北朝时为禁卫武官,侍卫在皇帝左右,负责其安全。B. 官调是指官府按户征收的布、绢或绵等,与田租一起构成了国家的正式赋税。C. 雉堞由女墙、垛墙和

15、垛墙之间形成的垛口组成,作战时用于掩护守城的将士。D. 铁券是外形如筒瓦状的铁制品,是我国古代皇帝颁赏赐给臣子的钱财和礼物。【答案】D【解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意作答。此题D项,铁券是外形如筒瓦状的铁制品,是我国古代皇帝颁赏赐给臣子的信物和凭证。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杨津严于律己,为人端正谨慎。

16、他因为身在禁密,所以不和外人交往,即使是宗族姻亲也少有往来;对已得贵宠的少时好友,亦尽量避而不见。B. 杨津治境有方,得到官民敬服。在岐州,他迅速破案,因此地方官吏不敢再为非作歹;在华州,采取有力措施,解除了百姓长期以来受到的欺压。C. 杨津宽厚仁慈,有君子的风范。赵略举报了他的兄长,他以德报怨,让赵略还家就业;对待城中的北镇乱党,不忍心处死他们,而设法保全他们。D. 杨津善用谋略,平定地方叛乱。在定州受两军围困时,他开挖地道,巧设伏兵;设炉冶铁,持以灌敌;他又劝降洪业,有效地分化瓦解了敌军。【答案】B【解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比对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

17、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由原文“常以私书切责之。于是官属感厉,莫有犯法者”可知地方上的官吏不敢为非作歹的原因是杨津“私书切责”,而不是迅速破案,故选B项。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时有使者驰驿而至,被劫人因以告之。使者到州,以状白津。(4分)(2)至于守令僚佐有浊货者,未曾公言其罪,常以私书切责之。(4分)【参考答案】(1)当时有位使者骑着驿马急驰到此,被抢的人便把这件事告诉了他。使者来到州府,把情况禀告了杨津。(2)至于说下边的郡守县令及其属官中有贪污受贿的,杨津从来没有公开宣布他们的罪过,总是用写私人信函的方式严厉责备他们。【解析】这是一

18、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因,便,于是;白,禀告;浊货,贪污受贿;公,公开;切责,严厉责备。【参考译文】杨津,字罗汉。从小端正谨慎。被任命为侍御中散。杨津因自己处在皇宫禁地,不与别人交游,以致宗族姻亲和朋友都很少见面问候。司徒冯诞与杨津是从小结交的朋友,但杨津见他富贵尊宠,每次遇上总是退后躲避他,等到招呼请他前往,也多以身体不适推辞不去。后来改任长水校尉,仍旧担任直阁事务。外任岐州刺史。有(一个)武功地方的人带了三匹绢,在离城十里远的地方,被强盗抢走。当时有位使者骑着驿马急驰到此,被抢的人便把这件事告诉了他。使者来到

19、州府,把情况禀告了杨津。杨津便写下告示,说有人穿着怎样的衣服,乘着怎样的马,在城东面十里远的地方被杀,不知道是谁,如果是谁的家人,可尽早辨认收尸。有一位老母亲边走边哭出城来,说是自己的儿子。杨津于是派骑兵追捕,人赃俱获。从此全境的人都害怕而守法。至于说下边的郡守县令及其属官中有贪污受贿的,杨津从来没有公开宣布他们的罪过,总是用写私人信函的方式严厉责备他们。因此官员僚属们都感激勉励,没有再犯法的了。延昌末年,起用为华州刺史。此前,官府收调绢使用的尺特别长,执事者们由此行事,互相争着使手段,老百姓苦不堪言。杨津便下令按公平尺来测量上交的绢物,质量好的赐给一杯酒再出去;那些上缴调绢质劣量少的,也接受

20、下来,但没有酒喝以让他感到羞耻。因此老百姓互相劝告勉励,收的调绢反而比以前更好了。不久任命为定州刺史。起初,杨津的哥哥杨椿在定州获罪,是由赵略上书所致。等到杨津到定州,赵略带全家逃走。杨津便告知赵略,叫他回来。因此全州的人都叹服,远近称赞杨津。孝昌年间,北方的边镇骚乱,侵犯进逼代京。当时叛军首领鲜于修礼、杜洛周在定州境内掠夺,州城孤立在两边的敌寇之间。杨津修理战具,重修城墙。又在城中离城墙十步的地方,挖地至地下水,开通了许多地道,潜伏士兵,设置炉火冶铁,用铁熔液灌敌军。叛军因而相互告诫说:“不怕锋利的铁矛坚固的城池,只怕杨公的铁浆火星。”杨津写信劝说叛军首领元洪业等,并且授给他可免死的铁券证书

21、,答应授他爵位,让他图谋杀掉另一位叛军首领毛普贤。洪业等人感悟,回信说想杀普贤,又说:“叛军围城,正是为抓北人,城中所有的北人,都要杀掉。”杨津认为城中的北人,虽然是作恶的叛党,但已是掌握控制之中的人,不忍就此杀掉,只是将他们收于子城内,将他们软禁而已。北人都感激他的宽厚仁恕。杨津死后,谥号为孝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3小题,33分)8.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11分)苏幕遮周邦彦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1)下片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具

22、体的诗句简要分析。(5分)【参考答案】下片主要采用了虚实结合(或“虚实相生”)的手法。“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实写自己客居异乡的境况;“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虚写自己的梦境(或“五月渔郎相忆否”不写自己思乡,用虚写的手法从对方的角度写起)。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思乡之情。【解析】作答本题时,只要明确“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写的是实际情况,“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是虚写,即可得出答案。(2)“呼”“窥”“举”三字生动传神,请分别赏析这三个字的妙处。(6分)【参考答案】“呼”字非常有神采,写出了小鸟叫声的欢快,写得活泼灵动。“窥”字把鸟儿们东张西望的神态表现得活灵活现

23、。“呼晴”“窥檐语”写鸟儿们非常欢乐,好像互相转告天气转晴的消息,充分表现出闷热潮湿的天气终于过去后词人的欣喜、愉悦。“举”字把荷修长挺拔、英姿飒爽的精气神表现得淋漓尽致。【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的能力。具体来说,本题是炼字题,要求分析这些字的表达效果。作答时,既要理解这几个字的一般含义,又要结合诗句,体会其在具体诗句中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11分)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渌溅溅。凭栏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

24、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注】此词乃作者被外放任溧水县令期间在无想山消夏时所作。溅溅:流水声。尊:通“樽”,酒杯。(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风老莺雏”三句写夏初风物,取景典型,饶有特点,给人成熟饱满之感。B乌鸢乐、溪水喧,作者笔下的景物蕴含活力,呈现出清新、自然、美好之态。C“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句是说遍地黄芦苦竹,仿佛自己像遭贬的柳宗元泛舟九江边。D“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句有暂时抛开个人荣辱,向酒杯中找寻寄托的意味。E“歌筵畔”三句写在弦歌与美酒中意欲醉眠,表现出渴望归隐的决绝态度。【答案】CE【解析】本题考

25、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项,“黄芦苦竹”“九江船”等典故不是柳宗元,而是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时所用;E项,“渴望归隐的决绝态度”于文无据。末句暗示作者愁思不已,唯有借醉眠以了的无奈。(2)下片引入“社燕”,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何妙处?(6分)【参考答案】手法:比喻。妙处:将自己比作来往无定、寄人檐下的社燕,传达出长期宦海漂泊、无从把握自身命运的疲倦感,生动形象,又颇为含蓄。【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大意为:年复一年,犹如春来秋去的社燕,飘飞流浪在大漠荒原,来寄居在长长的屋檐。显然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以社燕自比,社

26、燕每年春社时来,秋社时去,从漠北瀚海飘流来此,于人家屋椽之间暂时栖身,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他宦情如逆旅的心情。10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11分)泊岳阳楼下杜 甫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首联两句,一平视,一仰视,写出了作者初到岳阳时的感官印象,即水泽千里,山城高耸。B颔联描绘了一幅冬夜羁旅图,停船在岸,舱内,寒灯一盏;舱外,风吹浪翻夜雪纷飞,营造出萧瑟凄凉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天涯漂泊的愁苦之情。C杜甫十分重视炼字,在本诗中也是如此,比如颔联中的“翻”

27、“洒”就是炼字的典范。D“鲲鹏”“图南”是作者化用庄子秋水中的典故。以鲲鹏的变化无常来暗示自己前途的不可预料。E本诗沉郁顿挫,有跌宕之致。首联写景境界阔大;颔联承前而境界凄冷,是承中见转;颈联转至抒情,情绪高亢,又是一转;尾联写鲲鹏图南,与颈联毫不相干,更见突转变化之妙。【答案】DE【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的能力。D项,庄子秋水不对,应该是庄子逍遥游。E项,“与颈联毫不相干”错,尽管诗人处境艰难,但仍然不忘报国之志,充满为国效力的豪情,想着有朝一日能够报效祖国。(2)泊岳阳楼下与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思想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同:两首诗都

28、有漂泊困顿和忧国伤时的内容,泊岳阳楼下仅用“留滞”与“艰危”二词分别略作点染;登岳阳楼则以年老病弱、亲故凋零、漂泊异乡具体写境遇之困顿,又以关山之北兵戎未息写时局之动荡,从而表达对艰危时局的深深忧虑。异:泊岳阳楼下中,尽管时局堪忧,前途未料,但诗人临危弥坚、报国豪情高涨,仍期待尽才华实现匡时济世的鲲鹏之志;登岳阳楼虽在自身境遇困顿不堪中仍不减忧国忧民之热肠,但诗中无论是“昔闻”“今上”之感慨,还是年老漂泊之感伤以及时局动乱之感叹,都带有浓浓的凄凉落寞和无力感,故只能凭轩远望,涕泗横流。【解析】本题考查古代诗歌对比鉴赏的能力。相同点要联系创作背景,这两首诗都写于唐大历三年,是杜甫晚年兵荒流离时乘

29、舟从湖北初到岳阳时所作。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弱,漂泊异乡,同时还在关注时局发展,有忧国忧民的情怀。不同点要结合具体的诗句来分析。泊岳阳楼下中“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可以看出诗人满腔报国之心,临危弥坚,不气不馁。而在登岳阳楼中,侧重表现唐王朝的分裂衰败和国势的不安定,更多的是诗人流露出来的无可奈何。(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诗经氓中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_,_”。(2)李白在将进酒里感叹人生短暂,人生易老的句子“_,_”。(3)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明自己对陈同甫寄予厚望且直接表达报国

30、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 ,_”。【答案】(1)总角之宴 言笑晏晏 (2)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3)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解析】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青梅竹马”“人生短暂,人生易老”“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晏”“却”的写法。第卷 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李贺的诗歌描写了一个个 的意境,由羲和敲打着的发出玻璃声的太阳,满布寒霜而敲不响的战鼓,老兔寒蟾泣成的天色,把我们带入梦幻世界。唐诗高峰之后,宋人 ,开

31、启了好议论、重理趣、以文为诗、追求平淡的诗歌发展方向。陆游继承陶渊明、李白、杜甫等大家的传统,根植于自己的生活实践,在平易晓畅中呈现出一种 之气。A光怪陆离 自出机杼 恢宏大度B波谲云诡 别出蹊径 踔厉风发C光怪陆离 别出蹊径 踔厉风发D波谲云诡 自出机杼 恢宏大度【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光怪陆离: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不能用来形容人。波谲云诡:形容事物变幻莫测。别出蹊径:比喻独创一种风格或新的方法。与句语境相符。自出机杼:比喻写文章能创造出新的风格和体裁。恢宏大度:心胸开阔,气量宏大。踔厉风发:形容精神振作,意气奋发。1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32、A. 对中学生来说,成语不仅是各省市历年中高考的必考知识点,古诗词和作文学习中也经常渗透成语知识,其重要性可见一斑。B. 在高考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能否学好语文,对考生考重点大学有着深远的影响,语文将成为拉分的关键科目。C. 侵入我国的寒潮的路径,不是每一次都一样的,这要看北极地带和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哪一部分气压最高,我国哪一部分气压最低所决定的。D. 高新开发区以创建“温情高新”为目标,不断提升辖区文明建设,利用社区宣传栏、LED显示屏等平台多渠道营造学习文明礼仪的氛围。【答案】B【解析】题干是“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项,中途易辙。错在“成语不仅是

33、各省市历年中高考的必考知识点,古诗词和作文学习中也经常渗透成语知识”,应改为“也经常渗透到古诗词和作文学习中”;C项,句式杂糅。错在“这要看北极地带和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哪一部分气压最高,我国哪一部分气压最低所决定的。”可删去“所决定的”或将“看”改为“由”,并删去句末的“的”;D项,成分残缺。错在“不断提升辖区文明建设”,应改在“文明建设”后加“水平”。所以选B项。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艺术审美的最高境界。 , 。 , , 。李贺通过色彩意象的组合创造出的意境氛围是多种多样的。犹如华彩乐章中的高潮部分,成为全诗意境凸现的点睛之笔充

34、分发挥色彩营构意象、表情达意的功能,并使它在创造意境上起到重大的作用李贺诗歌中色彩的最独到之处,就是把色彩这一形式因素纳入诗歌的总体艺术构思之中都是一首诗中最精彩传神的警句他的作品中很多描绘色彩和色彩意象的诗句,如“剑光照空天自碧”“雄鸡一声天下白”等A B C D【答案】A【解析】由中的“他的作品中”可知,不能排在首位,因为“他”指代不明,故可排除C、D两项;由句意可知紧承,紧承,故可排除B项。15李煜的虞美人可以想象成五个电影镜头,前四个镜头的脚本已写出,请补写最后一个。要求:按照词意来设计场景和人物的神态动作;想象合理。(5分)【场景】深院小楼春夜月明【人物】李煜镜头一:李煜凄苦地披上外

35、衣,走上小楼,天上挂着一轮圆月,院子里的花正在开放。镜头二:他慢慢转过身去,远眺南方那无法看到的“三千里地山河”,失落的、冰凉的眼泪打在手臂上,他陷入痛苦的回忆中。镜头三:(黑白片)南唐宫殿中,规模盛大的歌舞正在上演,舞女娉婷,千娇百媚;南唐后主李煜与众臣纵情欢娱,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镜头四:南唐的宫殿女墙颓坏,宛囿花草荒芜,一片萧条镜头五:_【参考答案】李煜垂手扶栏杆,俯瞰小院外,一两朵桃花在风雨中飘飘摇摇,那载着落红的溪水流向远方,目睹此景,李煜想起自己的人生际遇,不由一声长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语言文字的运用类试题,通过以上几个给出的镜头,考生不难看出是在根据诗歌内容

36、去想象当时的场景,所以考生要注意最后的镜头五也要有合理的想象,同时要注意把握住诗人李煜内心的深深的愁苦。16请仿照给出的句子,另写两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6分)示例:当李白长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时,我为他的壮志感动。【参考答案】当苏轼感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时,我为他的释然感动;当泰戈尔写下“天空中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时,我为他的豁达感动。【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和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做此类题既要注意所写句子和前面的句子形式要相同,又要注意语段暗含的修辞手法的使用。解答此题,首先要分析所给例句的句式特点,然后再看几个分句在意义上的联系。仿写表

37、面上追求“形似”,但根本上要追求内容上的“神似”。仿写时要注意句式、语气、修辞手法、风格与例句保持一致。四、写作(60分)1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2)大言不惭,则无心为志。(朱熹)(3)言论的花儿开的愈大,行为的果子结的愈小。(冰心)(4)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列传)(5)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臧克家对闻一多的评价)读了上面五个句子,你对“言”和“行”的关系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以其中的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38、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写作指导】本题为选择性材料作文。第一句“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的意思是,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第二句“大言不惭,则无必为之志”的意思是,说大话不感到惭愧,那就一定没有去做的决心。第三句“言论的花儿开的愈大,行为的果子结的愈小”运用比喻手法,意思是只说不做,好空谈,是不会取得现实成就的。告诉人们要脚踏实地地,不要夸夸其谈。第四句是夸张地形容一个人的口才好。意思是一个人辩论的力量,可以比宝物九鼎还要有分量。仅三寸长的舌头,可以胜过百万雄兵。赞美能说的好处。第五句称赞闻先生那种既敢于高声说出镇里,又肯于以身殉国的伟大精神,突出闻一多在“说”和“做”上为我们树立的光辉榜样。突出说和做高度统一。题目提供的五句话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言与行的关系。第四五句结合起来可以赞美能说的重要性,第二三句结合在一起可以立意为,不能空谈,要脚踏实地去做。也可以将第一和第五句结合起来,强调说和做要统一。写作时,可以从言与行对立角度立意,可以从言与行一致角度立意,也可以从不同环境下言与行价值转化立意。但无论从哪一角度立意,必须紧扣题目要求,对观点有较为深入的思考,并且从文化层面和实践层面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或个体人生体验加以阐析,依据题目的各项要求完成写作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