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书籍经典语录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12171588 上传时间:2022-06-2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10.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古典书籍经典语录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古典书籍经典语录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古典书籍经典语录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古典书籍经典语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典书籍经典语录(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大学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未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2.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

2、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始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道德经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3.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4. 天地

3、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5.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6.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7.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tin)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8.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

4、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9.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jio),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10.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泊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11.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

5、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12.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3.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14.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15.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

6、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16.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17.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18.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19.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20.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

7、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21.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2.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23.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24.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论语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 孔

8、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温习它们,不也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愉快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

9、,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译文 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但要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时做事符合礼仪;四十岁时(掌握了各种知识,)不受迷惑;五十岁时了解自然的规律;六十岁时一听别人言语,不用多想,便能明白;到了七十岁时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

10、越出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文 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才可以做导师啊。”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译文 孔子说:“君子团结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文 孔子说:“读书却不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却不读书,会产生害处。” 11、子曰:“由,诲汝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译文 孔子说:“仲由,教导你的道理都知道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才是聪明的啊!” 1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译文 孔子说

11、:“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大的车没有车的边际,小的车没有车内的凳子,那怎样行驶呢?” 13、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译文 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14、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译文 孔子说:“关雎这篇诗,主题快乐却不过分,忧愁却不悲伤。” 15、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译文 孔子说:“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16、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译文 孔子说:“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17、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2、译文 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1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译文 孔子说:“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一样的过失)。” 19、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译文 孔子说:“朽木无法雕琢,粪土的墙壁无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样?” 20、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译文 孔子说:“聪明又好学,向地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他为文。” 21、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译文 季文子做事要思考三次再行动。孔子听说了,说:“两次,就可以了。” 22、子曰:

13、“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译文 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装做愚笨。他的聪明可以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 2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的内在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是君子。” 2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文 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不如喜欢学习的人,喜欢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25、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译文 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

14、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2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译文 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这些我做到了哪些呢?” 27、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译文 孔子说:“不到他苦思冥想时,不去启发;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开导。不能举一例能理解多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 28、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译文 孔子在齐国听韶乐,好长时间吃肉不觉滋味。他说:“没想到音乐的创造竟能达到如此高的境界。” 2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15、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译文 叶公问子路:孔子是怎样的人,子路不回答。孔子说:“你怎么不说:他这个人啊,发愤时就忘记吃饭,高兴起来就忘记了忧愁,竟然连自己衰老了也不知道,如此而已。” 3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文 孔子说:“几个人走路,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借鉴他的缺点进行自我改正并告诉他人。” 31、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译文 孔子教学有四项内容:文献、品行、忠诚、信实。 32、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译文 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33、曾子言曰:“

16、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译文 曾子说:“鸟将死时,叫声都很悲哀;人快死时,说话都很善良。” 3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译文 曾子说:“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任,路途遥远。把实行仁道当做自己的任务,不是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能罢休,不是也很遥远吗? 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35、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译文 孔子说:“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想那个位置上的事。” 36、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译文 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17、37、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译文 孔子说:“三军可以剥夺主帅,匹夫不可剥夺志向。” 38、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译文 孔子说:“明智的人不会迷惑,仁爱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3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译文 孔子说:“碰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我)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40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译文 孔子说:“君子帮助人取得成绩,不促使人陷入失败。小人相反。” 41、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文 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话可以奉行终生?”孔子说

18、:“大概就是恕道吧!自己不愿做的事,不要强施加在别人身上。” 42、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译文 子夏说:“做官有余力时就去学习,学习能够游刃有余时就去做官。” 43、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译文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44、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译文 孔子说:“如果在家中尊敬父母团结兄长,却在外边经常以下犯上,这种人很少;不犯上,却作乱

19、的人,从来没有。君子应该守本分,做好自己应做的事才是天地正道。尊敬父母团结兄长,这是做人的根本啊!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

20、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 孟子(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5)其进锐者,其退速。【译文】

21、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译文】因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译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译文】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22、(10)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译文】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 (11)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u)。【译文】减免刑罚,减轻赋税,让百姓能深耕细作,早除秽草。 (12)仁者无敌。【译文】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1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百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译文】每家给他五亩土地的住宅,四围种植着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有丝棉袄穿了。鸡狗与猪这类家畜,都有力量去饲养繁殖,那么,七十岁以上的人就都有肉可吃了。一家给他一百亩土地,并

23、且不去妨碍他的生产,八口人的家庭便都可以吃得饱饱的了。办好各级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大道理来开导他们,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便会有人代劳,不致头顶着、背负着东西在路上行走了。 (14)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译文】搞好耕种,减轻税收,可以使百姓富足。 (15)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译文】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1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译文】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 (17)仁则荣,不

24、仁则辱。【译文】诸侯卿相如果实行仁政,就会有荣耀;如果行不仁之政,就会遭受屈辱。 (18)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译文】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便不会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假若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就会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19)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译文】为争夺土地而战,杀死的人遍野;为争夺城池而战,杀死的人满城,这就是带领土地来吃人肉,死刑都不足以赎出他们的罪过。 (20)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

25、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译文】君主把臣下看成自己的手足,臣下就会把君主当作腹心;君主把臣下看成牛马,臣下就会把君主当成路上遇见的一般人;君主把臣下看成泥土或野草,臣下就会把君主看作仇敌。 (21)鱼,亦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译文】鱼是我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想要的东西,(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够得到,我就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想要的东西,义(真理、信仰、正义,有益大众的思想和行为)也是我想要的东西,(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够得到,我就舍弃生命而选择义。 (22)老吾老

26、,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译文】尊敬我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晚辈,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晚辈。 (23)孟子曰:水性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译文】 孟子说:“水性是不分东西方向的,难道它也不分上下吗?人性的善良,就像水向低处流一样(势所必然)。人没有不善良的,就像水没有不向低处流的一样。现在论水(的另一面),用力拍打使它跳跃,它可以高过人的额头;堵截令它激流回旋,可以使它停在山上。这怎么是水性如此呢?这实在是

27、外力使然啊!人,可以使他做不善的事,这种违背他善良本性的行为,跟让水违背它向低处流的行为,本质是一样的。” (2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译文】上天给予的时运比不上地理上的优势,地理上的优势比不上人们团结合作。 (25)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译文】杀一个无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己所有,却去取了过来,是不义。 (26)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译文】破坏仁爱的人叫做“贼”,破坏道义的人叫做“残”。这样的人,我们就叫作他“独夫”。我只听说周武王诛杀了独夫殷纣,没有听说过他是以臣弑君的。 (27)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28、译文】使有德行的人居于相当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职务。 (28)尊贤使能,俊杰在位。【译文】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杰出的人物都有官位。 (2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译文】百姓最为重要的,代表国家的土谷之神为次,君主是最为轻的。 (30)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译文】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必定有得天时的战机,然而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有利的天时不如有利的地势 (31)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译文】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兵

29、器铠甲不是不尖利,粮食不是不多,弃城而逃,这便是有利的地势不如人心的团结 (32)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译文】所以说:老百姓不是靠封锁边境线就可以限制住的,国家不是靠山川险阻就可以保住的,扬威天下也不是靠锐利的兵器就可以做到的。拥有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连亲戚也会叛离;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以全天下人都顺从的力量去攻打连亲戚都会叛离的人,因此不战则已,战则必获全胜,这是毫

30、无疑义的。 (33)孟子曰:“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译文】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庄子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便会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识,便会弄得更加疲困不堪!) 2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

31、,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名是相互倾轧的原因;智是相互斗争的手段。两者是凶器,是不可以尽行的。) 3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天下有道,圣人可以成就事业;天下无道,圣人只能保全生命。现在这个时代,仅仅可以避开刑戮。幸福不过像羽毛那样轻,不知怎样才可以去承受;祸患重得像大地一样,不知怎样才能避免。) 4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但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5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泉水干涸了,鱼被困在陆地上,互相吹腮上的水泡,互相泼残存的泉水;这种

32、情况固然很感人,但是还不如在江湖之中畅游,忘记对方的存在。这是一种追求自由的思想体现。 ) 6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大自然给我形体,用生使我操劳,用老使我清闲,用死使我安息。所以称善我生存的,也同样称善我的死亡。)墨子1、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译文】兴天下的利益,除天下的祸害。 2、兼爱。【译文】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 3、非攻。【译文】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人类和平。 4、尚贤。【译文】不分贵贱地推荐、选拔、使用德才兼备的人。 5、尚同。【译文】政令、思想、言语、行动等要与圣王的意志相同一。 6、节用。【译文】反对奢侈

33、浪费,主张勤俭节约。 7、节葬。【译文】反对厚葬久丧,主张薄葬短丧。 8、非乐。【译文】反对奢靡的音乐活动,提倡节约人财物力。 9、非命。【译文】反对命运之说,主张强力从事。 10、天志。【译文】天是有意志的最高主宰,天的意志是兴利除害。 11、明鬼。【译文】辨明鬼神的存在,鬼神能扬善惩恶。 12、兼相爱,交相利。【译文】既爱自己也爱别人,与人交往要彼此有利。 13、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译文】假如天下都能相亲相爱,爱别人就和爱自己一样,还能有不孝的人吗? 14、今重不为不义攻国。【译文】现在(您)重于攻伐别国,这样的行为是不义的。 15、备者,国之重也。【译文】防备是一

34、个国家最重要的事情。 16、无不让也,不可,说在殆。【译文】什么都忍让,是不可以的,譬如说自己受到伤害的时候不能忍让。 17、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译文】不正直的言行自然不会得到别人的信认,没有恩德自然不会有回报,你送给我桃子,我回报你李子。 18、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译文】君子不用水为镜子来照自己,而用别人为镜子来照自己。 19、万事莫贵于义。【译文】天下万事中,没有什么比道义更可贵的了。 20、以攻战亡者,可胜数。【译文】由于攻战而灭亡的,多得难以数清楚。 21、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译文】好名声不能轻而易举地得到,荣誉不能以巧诈树

35、立,君子的荣誉是靠身体力行地得到的。 22、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译文】钓鱼人恭恭敬敬,并不是为赐给鱼食物;用虫子作为饵料投给老鼠,并不是喜爱老鼠。 23、俭节则昌,淫佚则亡。【译文】节俭的就昌盛,淫佚的就灭亡。韩非子1.道私者乱,道法者治 2.不吹毛而求小疵。3胜而不骄,败而不怨。 4.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快,苦则求乐,辱则求荣,生则计利,死则虑名。5.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6.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7.欲速则不达。8.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9.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 10.华而不实,虚而无用。 11.自胜谓之强。(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 12.自见之谓明

36、。(能够认清自己的人才是明智的) 13.举世有道,计入有计出(做事情要有一定的原则,既要算计得道的,也要算计失去的) 14.欲成其事,先败其事。(事情有时候要做成他却往往要先败坏它) 15.言无二贵,法不两适。(除了国君的命令,没有第二尊贵的言论,国家的法令不能同时迎合公私双方) 16.行成于思,毁于隋。业精于勤,荒于嬉。 列子1.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2.故智之所贵,存我为贵;力之所贱,侵物为贱。然身非我有也,既生,不得不全之。 3.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 4.不逆命,何羡寿?不矜贵,何羡名?不要势,何羡位?不贪富,何羡货? 5.五情好恶,四体安

37、危,世事苦乐,古犹今也,人犹我也。人人相犹,损一秋豪而利人,悉天下以奉天下人。 6.忧苦犯性,逸乐顺性,斯实所系者也。名不可去,亦不可宾。但恶夫守命而累实。守名而累实,将恤危亡而不救,岂徒逸乐忧苦之间哉。荀子(1)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2)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3)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4)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6)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7)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8)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9)青,取之于蓝,而青于

38、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10)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1)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四时不言而百姓期焉。诗经1.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扬扬,可以乐饥。译:陈国城门的下方,游玩休息很理想;泌丘泉水淌啊淌,清流也可充饥肠。 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译:雎鸠关关相对唱,双栖河里小岛上。纯洁美丽好姑娘,正是君子好对象。 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译: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意中人儿在何处?正在河水那一方。 4.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译:桃树蓓蕾缀满枝杈,鲜艳明丽一树桃花。 5.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译:浅笑盈盈酒窝俏,晶莹如水眼波妙。 6.知

39、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译:了解我的人,说我心中忧愁;不了解我的人,以为我有什么要求。高远的苍天啊,我怎么会是这样? 7.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译:当初离家出征远方,杨柳飘扬春风荡。如今归来奔家乡,雪花纷飞漫天扬。 8.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译:风雨天气阴又冷,雄鸡喔喔报五更。丈夫已经归家来,我心哪能不安宁? 9.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译:你的衣领色青青,我心惦记总不停。 10.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译:美君子文采风流,似象牙经过切磋,如美玉经过琢磨。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译:

40、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12.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译: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 13.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译:送我一只大木瓜,我以美玉来报答。不仅仅是为报答,表示永远爱着她。(注:风诗中,男女定情后,男多以美玉赠女。) 14.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译:没有不能善始的,可惜很少有能善终的。 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 15.死生契阔(qikuo),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译:我会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 16.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译:月亮出来亮皎皎,月下美人更俊俏。

41、17.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译:大老鼠啊大老鼠,别再吃我种的黍。多年辛苦养活你你,我的生活你不顾。发誓从此离开你,到那 理想新乐土。(这里把剥削阶级比作老鼠) 18.秩秩斯干,幽幽南山。译:溪涧之水蜿蜒流淌,南山景致青翠幽深。 19.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译:心中的幽怨抹不掉,好像没洗的脏衣裳。静下心来思前想,只恨想飞无翅膀。 20.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译:皎洁的白色骏马,在空寂的山谷 。它咀嚼着一捆青草 ,那人如玉般美好 。 21.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译:为人却没有道德, 不死还有什么意思。 22.我姑酌彼兕觥,唯以

42、不永伤。译:让我姑且饮酒作乐吧,只有这样才不会永远伤悲。 23.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译:汉水滔滔深又阔,水阔游泳力不接。汉水汤汤长又长,纵有木排渡不得。 24.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译:江水长长有支流,新人嫁来分两头,你不要我使人愁。今日虽然不要我,将来后悔又来求。史记1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2人为刀俎,我为鱼肉。3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4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6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7匈奴未灭,无以家为。 8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9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10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11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1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3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1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1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