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自命题大纲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2158581 上传时间:2022-06-22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35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7年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自命题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2017年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自命题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2017年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自命题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资源描述:

《2017年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自命题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自命题大纲(4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7年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自命题大纲目录2017年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复试大纲1交通运输工程(085222)1船舶管理1结构力学1土力学2工程流体力学3运筹学4C语言程序设计62017年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加试大纲6交通运输工程(085222)6海上交通工程6工程项目管理72017年农业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复试大纲8养殖(095105)8普通动物学8养殖水域生态学9渔业(095108)10渔业技术学10普通生态学11农业机械化(095109)12机械制造技术基础12控制工程基础12农村与区域发展(095110)13管理学理论应用13政治学原理14中国传统文化15农业

2、科技组织与服务(095111)15管理学理论应用15农业信息化(095112)16微机原理16数据结构19食品加工与安全(095113)20水产食品加工学20食品技术原理21设施农业(095114)22普通生态学222017年农业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加试大纲23养殖(095105)23鱼类学23甲壳动物学23渔业(095108)24水生生物学24计算机基础25农业机械化(095109)26工程图学26互换性与技术测量26单片机原理及应用27信号与系统28农村与区域发展(095110)28微观经济学28行政管理学29文史知识基础31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095110)31产业经济学31行政管理学

3、32教育学34农业信息化(095112)35计算机科学导论35C+程序设计37食品加工与安全(095113)38食品分析与检验38食品微生物学39设施农业(095114)40海洋生物学40计算机基础412017年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复试大纲交通运输工程(085222)船舶管理一、考查目标船舶管理涉及船舶驾驶人员应知应会的岗位职责和必须遵守的安全生产规章、规则以及国际国内相关法律等知识,对保证人员、船舶和海洋环境的安全是极为重要的一环。要求考生理解并掌握船舶驾驶人员岗位职责、各项管理和生产规章制度以及国内和国际关于船舶、船员与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的法规和公约等的精神与要求。二、试卷结构1、题型

4、结构选择题,分值比例约在40%;名词解释,分值比例约占15%;简答题,分值比例约在30% ;论述题,分值比例约在15% ,共计100分。2、内容结构船舶安全管理概论(3%),船舶安全管理相关的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30%),船员管理(15%),船舶出入境与安全管理(15%),海洋船舶防污染管理(20%),海上船舶安全应急(17%)。三、考试内容及要求1、船舶安全管理机构、途径及对象掌握船舶安全管理的机构和对象。2、 船舶安全管理相关的国际公约掌握SOLAS公约、STCW公约、MARPOL公约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基本内容。3、 船舶安全管理相关的国内法规掌握海上交通安全法适用范围、对船舶与船员要求、

5、安全管理、主管机关职权及法律责任等规定,掌握船员条例基本内容。4、 岸上安全管理掌握船舶进出港签证条件、船舶登记与检验种类及PSC和FSC主要检查内容。5、 船上安全管理掌握船员职责、船上安全管理制度、驾驶台规则和驾驶、轮机联系制度,掌握海船船员值班规则基本内容,掌握法定记录的记载和管理要求。6、海洋船舶防污染管理掌握MARPOL73/78、海洋环境保护法、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对船舶防污设备的要求,船舶含油污水排放标准、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船舶污染海域途径。7、海上船舶安全应急掌握应变部署表内容及编制规定,应变种类及信号,各类应变分工与组织。结构力学一、考查目标结构力学是交通、水利、土木工

6、程等各工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它主要讨论结构及其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问题。结构力学的任务是根据力学原理研究在外力或其他外界因素作用下结构内力和变形以及结构的组成规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杆件体系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自学能力和计算说明的表达能力;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初步掌握对实际工程的计算简化、各种计算简化图的分析计算方法和各种杆件的组成规律;要做到能算、能画图、能分析,为后续的结构类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计算基础。 二、试卷结构1、题型结构本课程考试采用的标准化考试题型,题型为:选择体(25%)、判断题(15%)、计算题(60%)三个题型。2、内容结构本大纲各章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知识

7、点都是考试内容。考试内容要覆盖到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是:“了解”占10%,“理解”占20%,“掌握”占40%,“熟练掌握”占30%。三、考试内容和要求1.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 用平面几何不变体系的基本组成规则分析给定平面体系的几何构造,判断其几何稳定性。 2.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 静定梁、刚架、桁架、拱和组合结构的内力计算。直杆弯矩图的叠加法;直杆弯矩,剪力及荷载间的微分关系及增量关系。隔离体平衡法:结点法和截面法以及它们的联合应用。 多跨静定梁的计算方法。刚体体系的虚功原理。 3.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 弹性体的虚功原理及

8、平面结构位移计算的一般公式。静定平面弹性结构因荷载、支座移动、温度变化和制造误差而产生的位移计算(单位荷载法) 图乘法;三角形及标准二次抛物线图形的面积及形心位置。弹性体系的功的互等定理、反力互等定理和位移互等定理。 4.力法 用力法计算超静定梁、刚架、桁架、组合结构。上述超静定结构因荷载、支座移动、温度变化和制造误差而产生的内力和位移的计算。对称性的利用。 5.位移法 等截面直杆的转角位移方程。用位移法计算刚架和连续梁由于荷载和支座移动产生的内力。对称性的利用。 6.力矩分配法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7.影响线 用静力法和机动法作静定梁和桁架反力和内力的影响线。 用机动法作超静定

9、梁的影响线。 用影响线求给定荷载下的影响量。土力学一、考查目标“土力学”是交通土建工程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它主要是利用力学原理、数学方法和实验手段来研究土的特性、进行工程应用和科学研究。考查考生对土的组成和物理性质、土的渗透性、土中应力分析、土的压缩与地基沉降计算、土的抗剪强度与地基承载力确定、土压力计算与土坡稳定分析的掌握情况,并考查考生对土的动力性质的了解程度。二、试卷结构1、题型结构名词解释(10%)、选择题(30%)、填空题(30%)、简答题(30%)、计算题(50%),共计100分。2、内容结构土的组成和物理性质(20%)、土的渗透性(10%)、土中应力分析(25%)、土的压缩与地基沉

10、降计算(30%)、土的抗剪强度与地基承载力确定(30%)、土压力计算与土坡稳定分析的掌握情况(25%)、土的动力性质(10%)。三、考试内容和要求1、土的组成和物理性质基本要求:掌握土的三相组成、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土的物理状态指标等概念及其应用;掌握土的工程分类方法;掌握相关实验指标的测定方法。2、土的渗透性基本要求:了解土的渗透原理;掌握渗透系数的概念与测定方法。3、土中应力计算基本要求:掌握土的自重应力、基底压力、基底附加压力、土中附加应力等概念及计算方法,并能结合工程实际进行熟练计算。熟悉各种应力和压力的分布形态及规律。4、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计算基本要求:掌握土的压缩性概念及压缩指标量

11、的测定方法;掌握地基的最终沉降量计算;了解应力历史对地基沉降的影响及地基沉降与时间的关系。能运用本知识进行地基沉降计算应用,能分析地基沉降与时间的关系应用。5、土的抗剪强度与地基承载力基本要求:掌握土的抗剪强度及测试方法、土的极限平衡条件、三轴剪切试验、地基的极限荷载;熟悉十字板剪切等试验、地基的临塑荷载和临界荷载;了解地基的破坏形式、原位测试技术。6、土压力与土坡稳定分析基本要求:掌握土压力的概念及各种土压力的计算方法(朗肯土压力与库仑土压力),能进行常见情况下的土压力计算(如成层土的土压力计算等),掌握挡土墙设计(重点为重力式挡土墙的设计)、土坡稳定分析的基本方法,并能进行一般应用设计。7

12、、土动力学基本要求:熟练掌握土的动力特性相关概念。工程流体力学一、考查目标“工程流体力学”是现代力学的重要分支,是“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专业基础课。本科目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流体及其物理性质,流体静力学,流体运动学、流体动力学,相似原理和量纲分析,管内流动和水力计算、液体出流,黏性流体力学基础,气体动力学基础等八大部分。要求考生对工程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有较深入的了解,能够熟练地掌握基本方程的推导,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试卷结构1、题型结构名词解释(20%)、选择填空(20%)、论述题(20%)、计算题(40%)。2、内容结构流体物理性质(10%)、流体静力学(20%

13、)、流体运动学(20%)、流体动力学(24%)、管内流动和水力计算、液体出流(8%)、相似原理和量纲分析(6%)、粘性流体力学(6%)、气体动力学(6%)。三、考试内容和要求1、流体的物理性质1)流体力学的任务、研究对象、连续介质假设及其适用条件。2)作用在流体上的力。质量力、惯性力、表面力的含义。3)流体的主要力学性质。惯性、粘性、压缩性和热胀性。2、流体静力学1)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流体平衡微分方程式及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的推导及应用、等压面含义的理解。2)流体静压强的分布规律。液体静力学基本方程的推导及应用。3)压强计示方式与量度单位。绝对压强、相对压强、真空度等概念,压强的三种量度单位,

14、测压管水头的物理含义及计算。4)流体的相对静止。掌握流体相对静止问题遵循的三个原则,并能进行相关计算。5)液体对平壁的总压力。熟练掌握解析法和图解法,注意应用两种方法的注意事项。6)液体对曲壁的总压力。掌握柱面上的总压力计算、深入理解压力体的概念。7)浮力与稳定性。掌握潜体的平衡和浮体的稳定性概念,并能进行相关计算。3、流体运动学1)掌握流体质点和空间点概念、拉格朗日法和欧拉法及其两种表示方法的相互转换。2)流体运动的分类、迹线和流线的概念及其微分方程的求解、流管和流量计算。3)直角坐标系下的连续性微分方程的推导。4)流场中一点领域内相对运动分析。亥姆霍兹速度分解定理、流体的变形和旋转。5)势

15、流理论和速度势函数的求解。6)平面流动和流函数的求解。4、流体动力学1)理想流体动力学。欧拉运动微分方程式、伯努利方程、伯努利方程的实际应用、恒定流动的动力定理和动量矩定理。2)粘性流体动力学。粘性流体的运动微分方程式、量纲分析、相似理论及模型试验基础。5、量纲分析与相似原理1)量纲和谐原理及瑞利法、 定理。2)流动相似概念、相似准则。6、粘性流体力学基础1)层流、湍流的概念。2)湍流的沿程水头损失。3)边界层概念。4)平板层流边界层、湍流边界层和混合边界层。5)沿曲面的边界层及其分离现象。6)绕流阻力的成分、及其一般分析。7、气体动力学基础1)气体状态方程、连续方程、微分形式的动量方程、能量

16、方程、声速、马赫数。2)气体动力学函数及其应用。3)弱扰动在气流中的传播。4)气流中的压力波,膨胀波、弱压缩波、激波。运筹学一、考查目标运筹学是管理学各学科专业的主干技术基础课,要求考生掌握运筹学主要分支的基本概念、基本模型与基本方法,重点是对各种模型与方法的运用。主要内容包括:线性规划、整数规划、目标规划、动态规划、图与网络分析、存储规划、决策论、服务系统规划的基本原理和建模求解等。考生能够灵活运用运筹学的方法求解各种问题,从应用的角度理解和掌握定量分析的方法和科学决策。二、试卷结构1、题型结构计算题40分(每题10分);应用题45分(每题15分);证明题15分(每题15分)。共计100分。

17、2、内容结构基础模型求解(60%)、建模与应用(40%)。三、考试内容1. 线性规划线性规划一般模型;线性规划的解的几种情况;线性规划的标准型;线性规划的可行解、最优解、基本解等概念及其性质;单纯形法的基本原理;线性规划实际问题建模;单纯形表求解线性规划;线性规划的对偶关系;线性规划的对偶性质;线性规划的对偶理论;对偶关系的经济解释;对偶单纯形法;灵敏度分析的程序;运输问题的定义;运输问题的模型表上作业法的基本原理;表上作业法求解运输问题;产销不平衡问题的求解;运输模型的应用2. 整数规划整数规划问题的基本概念,分类与解的特点;指派问题的定义和特点;分支定界法的基本原理;割平面法的基本原理;求

18、解指派问题的匈牙利法的基本原理;分支定界法求解整数规划;割平面法求解整数规划;整数规划的建模与应用;指派问题的求解3. 动态规划 多阶段决策问题;动态规划的基本概念;动态规划问题的特征;动态规划求解多阶段决策问题的特点;动态规划的最优性原理、基本方法;动态规划对实际问题的建模;动态规划方法的基本步骤;资源分配问题、背包问题、生产存储问题、排序问题、旅行商问题等类型的动态规划方法的求解。4. 图与网络分析 图与网络的基本概念;最小支撑数;网络最大流;关键路线;最小树问题的求解与应用;最短路问题的求解与应用;最大流问题的建模、求解与应用;最小费用最大流问题的求解与应用;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网络时间

19、参数的计算及关键路径的确定;网络图的工期优化和资源优化;网络图的最优工期的求解方法。5. 决策论不确定决策;风险型决策;收益矩阵;决策矩阵;决策问题的分类;决策的程序;完全信息价值;样本信息的价值;决策的效用;应用决策树进行决策分析;不确定性决策问题的分析与应用;风险型决策的问题的分析与应用;决策问题的灵敏度分析与风险分析;贝叶斯公式的应用;效用决策;多目标决策方法及其应用6. 存储论 存储模型的基本概念; 不许缺货瞬时补充模型的基本原理及应用;不许缺货生产需一定时间模型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允许缺货瞬时补充模型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允许缺货生产需一定时间模型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单周期随机模型的基本原理

20、;多周期随机模型的基本原理;需求是离散的随机变量模型的求解与应用;需求是连续的随机变量模型的求解与应用;(s,S)型存储策略的求解与应用7. 目标规划 目标规划;目标约束和绝对约束;目标规划问题的一般模型;目标规划的基本原理;目标规划问题的建模;目标规划的图解法;目标规划的单纯形法8. 排队论 排队论的基本概念;几类基本的排队问题的状态转移图及状态转移方程;标准M/M/1模型各指标的计算及应用;标准M/M/C模型各指标的计算及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一、考查目标C语言作为一门重要的程序设计语言,应用极为广泛,也因而成为众多理工类大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对于锻炼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思维都

21、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部分常用的程序设计思想及最基本的算法。主要内容包括:程序的基本常识、C语言程序的基本构成、基本程序控制结构、基本的数据类型及最常见的计算机算法。二、试卷结构1、题型结构选择题40分(单选,每小题2分);程序填空题18分(每小题3分);程序阅读题24分(每小题4分);编程题18分(共3个小题)。共计100分。2、内容结构基础知识(70%)、应用能力(30%)。三、考试内容1.基本数据类型常量与变量;整型、实型和字符型;2.表达式算术运算符与算术表达式,混合运算及数据类型转换,赋值类表达式,逗号运算符及逗号表达式;3.数据的输入与输出格式化输

22、入、格式化输出、字符输入输出;4.分支结构关系表达式,逻辑表达式,if语句,switch语句;5.循环结构for语句,while语句,do-while语句,break和continue语句;6.数组一维数组,二维数组,字符数组;7.函数函数定义,函数调用,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变量的存储类别;8.编译预处理不带参数的宏,带参数的宏,文件包含;9.指针变量与指针,数组与指针,字符串与指针;10.结构体;11.位操作及文件操作文件打开与关闭,文件读写,文件定位。2017年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加试大纲交通运输工程(085222)海上交通工程一、考查目标海上交通工程是借用交通工程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来

23、研究海上交通的一门学科,本科目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海上交通的要素、调查、工具行为、事故分析与评价、仿真、管理等几部分。要求考生对其中的基本概念有较深入的理解,系统认识海上交通工程内容范畴和组成部分,掌握海上交通的研究的目的、方法、管理等,考查考生具有对海上交通知识的深度认识、理解的能力。二、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分值比例约在30%;简答题,分值比例约在70% 。三、考试内容和要求1、海上交通要素掌握海上交通的概念、船舶与驾驶人员特性及关系、海上交通环境要素。2、海上交通调查掌握海上调查的目的、方法、内容以及资料的获取与手段。3、海上交通实况掌握船舶密度、航迹、速度的分布与统计方法,理解船舶交通流

24、、交通流量、交通容量的定义、分类、统计方法以及数据整理方法。4、船舶行为理解船舶行为的研究要素、定义、方法,掌握船舶领域的定义、模型及发展、动界定义及模型;船舶会遇、避碰行为的定义、研究的意义与内容、统计方法。5、海上交通事故了解交通事故调查的内容、定义、分类、目的、意义,掌握事故调查的统计要素、内容及分析方法与应用。6、船舶交通仿真理解模型试验的概念、意义、应用及范围;掌握数学模型的分类、建立方法、应用;掌握船舶交通仿真的分类、方法,模拟器类型、作用。7、船舶交通安全评价理解船舶交通安全评价的含义、意义、评价指标的要素;掌握船舶交通安全评价内容、方法以及预测。8、船舶交通管理理解交通管理的概

25、念、功能、规则、信息与决策;掌握船舶报告系统的发展、原则;理解航行的信息发布内容以及设备;掌握船舶交通管理的级别分类、效益评价。9、船舶定线理解船舶定线制与分道通航制的种类、方法、目的;掌握船舶定线制与分道通航制规划与设计的原则、标准要求等。10、船舶交通服务系统理解船舶交通服务系统的概念、目的、责任与义务、内容;掌握船舶交通服务系统的功能以及运行管理工程项目管理一、考查目标工程项目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工程项目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熟悉各种具体管理方法在工程项目上的应用特点,考查考生是否有效掌握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能力。二、试卷结构1、题型结构名词解释,分值比例约

26、在10%;简答题,分值比例约在25%;计算题,分值比例约在10%;论述题,分值比例约在55%。2、内容结构项目管理的组织理论部分(10%);项目目标控制原理部分(10%);项目目标控制原理部分(10%);项目采购部分(10%);投资控制部分(15%);进度控制部分(15%);质量控制部分(15%);信息管理部分(15%)。三、考试内容和要求(1)项目管理的组织理论。掌握组织论的基本理论和组织结构模式、管理任务分工、管理职能分工和工作流程组织,掌握工程项目组织结构及其分解、编码原则,掌握工程项目承发包组织模式,掌握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结构,掌握工程项目管理方案;了解当前几种重要的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模式

27、(工程指挥部、自行筹建等),了解工程项目管理规划和手册。(2)项目策划。了解项目策划的基本概念、项目环境调查的分析、项目决策阶段目标策划和项目实施阶段目标策划。(3)项目目标控制原理。掌握动态控制原理;了解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4)项目采购。掌握项目采购的基本原理、基本模式及项目咨询服务采购、项目工程采购和项目物资采购;了解项目采购的发展趋势。(5)投资控制。掌握投资控制的含义、目的,掌握项目前期和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的意义,掌握投资控制的任务和方法,掌握项目实施阶段投资控制的任务与措施;了解项目投资目标论证和分析,了解项目投资规划的编制。(6)进度控制。掌握进度控制的含义、目的,掌握进度计划系统

28、的构成,掌握进度计划的编制方法,掌握进度控制方法,掌握计算机辅助进度控制;了解总进度目标的论证。(7)质量控制。掌握项目质量控制目标及控制依据、项目质量体系的建立与运行、项目设计阶段质量控制、项目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工程项目竣工验收。(8)信息管理。掌握项目信息的分析、收集和处理;了解项目管理信息系统。2017年农业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复试大纲养殖(095105)普通动物学一、考查目标普通动物学为水产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以研究动物的形态、习性、分类与系统演化为目的,要求考生了解动物学的概念、发展史和动物分类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各类群动物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特征和生活习性,深入了解动物从单细胞到多

29、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的演变进化过程。 二、试卷结构1、题型结构名词解释(40%)、填空题(15%)、简答题(45%),共计100分。2、内容结构无脊椎动物(46%)、脊索动物(54%)。三、考试内容和要求1 考试范围:绪论;原生动物门;多细胞动物的起源;多孔动物门;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原腔动物;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棘皮动物门;脊索动物门;圆口纲;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2 考试要求:(1) 动物学的基本概念;种的概念和种的命名;分类的等级;(2) 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原生动物的分类概括;(3) 动物的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生物发生律(4

30、) 海绵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海绵动物的分类概况;(5) 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腔肠动物的分类概况(6) 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扁形动物的分类概况;(7) 假体腔动物的共同特征;假体腔动物的分类概况;(8) 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环节动物的分类概况;(9) 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软体动物的分类概况;(10) 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节肢动物的分类概况;(11) 棘皮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棘皮动物的分类概况(12) 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脊索动物的分类;脊椎动物亚门分类概况(13) 鱼纲的主要特征;鱼纲的分类概况;(14) 两栖纲的主要特征;两栖纲的分类概况;(15) 爬行纲的主要特征;爬行纲的分类概况;

31、(16) 鸟纲的主要特征;鸟纲的分类概况;(17) 哺乳纲的主要特征;哺乳纲的分类概况;养殖水域生态学一、考查目标养殖水域生态学是一门以生态学基本原理为基础,以系统阐述养殖水域非生物环境特点、水生生物和环境间相互关系、养殖水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水域环境保护等方面基本理论为主要内容的水产养殖领域专业基础课程。考生应掌握水生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了解养殖水域的各种生物学过程及其变化规律,能够运用生态学原理来分析养殖生产中发生的技术和理论问题。二、试卷结构1、题型结构选择题15分(单选,每题1分);名词解释15分(每题3分);简答题30分(每题6分);计算分析题10分(每题

32、10分);论述题30分(每题15分)。共计100分。2、内容结构绪论(5%)、生态因子分类及其基本作用规律(15%)、 种群生态学(20%)、群落生态学(15%)、生态系统生态学(20%)、生物生产力(15%)、养殖水域生态系的结构与功能及其保护(10%)。三、考试内容1、绪论:要求考生掌握生态学的内容、方法和分科,水域生态学的产生、发展和现状,生物圈和生态系统,环境和环境因子作用的一般规律等内容2、生态因子分类及其基本作用规律:要求考生掌握光与光合作用,光谱成分和藻类的色素适应,光对动物的行为和其他生命过程的影响,浮游生物的昼夜垂直移动;水生生物的极限温度,温度和水生生物的地理分布,温度对生

33、长、发育的影响,周期性变温的生态意义;水域的化学分类,水生生物的水盐代谢和对盐度变化的适应能力,盐类成分的意义和离子的拮抗作用与协同作用;水生生物的呼吸强度和呼吸系数,对呼吸条件变化的适应,窒死现象,氧过量的危害,其他气体的作用;pH值、悬浮物、底质、水的运动、水压、水位、水体的容积大小等因子对水生生物的影响等内容。3、种群生态学:要求考生掌握种群的一般概念,种群结构、种内关系、种群的生长、生态对策、种群量和生物量的变动等内容。4、群落生态学:要求考生掌握群落的一般概念,种类、营养和时空结构、群落中种间关系、水生生物群落的划分和适应、群落的演替等内容。5、生态系统生态学:要求考生掌握生态系统的

34、结构与功能的基本概念,各类微生物在水生态系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水中有机质存在形式和数量关系以及转化和分解特点,腐质的含义及其在生态系中的作用,氮和磷循环的特点等内容。6、生物生产力:要求考生掌握初级生产力诸因素的生态作用以及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和现存量的时空分布,水生动物的摄食规律和食物能量的转化规律和转化效率,决定渔产力的生态因素和渔产力的评估等内容。7、养殖水域生态系的结构与功能及其保护:要求考生掌握不同类型水域生态系生态环境特征,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自游生物,生物生产力及渔业利用,水域的富营养化,渔业施肥,水华和赤潮,毒藻及其防治,移殖和驯化,资源与保护,水污染生态学等内容。渔业(09510

35、8)渔业技术学一、考查目标渔业技术学是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一门主要专业课,要求考生掌握海洋捕捞作业中主要渔具的渔业特点、捕鱼原理、渔具结构原理和装配技术及捕捞操作技术,初步具备海洋渔具的设计、改进及研究能力,它包括主要海洋渔具拖网、围网、刺网、定置网、对网和钓具等类的渔业特点、捕捞原理、各类渔具的分类、渔具结构、制作及装配,以及各渔具的操作技术、生产技能、调整方法及各类渔具的设计原理。二、试卷结构1、题型结构名词解释(20%)、简答题(50%)、叙述题(30%),共计100分。2、内容结构拖网、围网、对网渔具渔法(55%)、刺网、定置网、钓渔具渔法(35%)、其他小杂渔具(10%)。三、考试内

36、容和要求(一)拖网渔具渔法掌握拖网渔业的特点、捕鱼原理,了解拖网的分类及其作业适应性和国内外拖网发展状况、动向,和拖网的结构原理,掌握拖网网图绘制方法、识别和核对技术,拖网的制作及装配,拖网的捕鱼技术,起放网的操作和调整技术,了解拖网设计原理和步骤,能进行一定初步的拖网具设计。(二)围网渔具渔法掌握围网渔业的特点、捕鱼原理,了解围网的分类及国内外围网渔业发展状况,掌握围网网具结构原理及制作装配技术,围网的操作技术,了解围网设计原理和步骤,进而对围网进行设计计算。(三)刺网渔具渔法掌握刺网渔业的特点和捕鱼原理,了解刺网的种类和网具结构原理,掌握刺网渔业的操作技术,了解刺网的设计原理。(四)定置网

37、渔具渔法了解定置网的生产概况,掌握定置网网具结构和捕捞技术,了解网具设计原理和张网渔业现状及管理。(五)对网渔具渔法了解对网的生产概况,掌握对网网具结构和捕捞技术特点,了解网具设计原理和编织方法。(六)钓具渔具渔法掌握钓具捕鱼原理及其分类,钓具的结构及其装配,了解世界金枪鱼钓渔业,掌握鱿钓技术,同时用力学知识对钓具能进行分析和作业调整。(七)其他小杂渔具渔法掌握我国沿岸、近海的一些陷阱类、笼壶类、耙刺类等小杂渔具结构特征及其捕捞操作技术,了解小杂渔具设计原理和装配方法。普通生态学一、考查目标普通生态学是水产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以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目的,其内容主要包括

38、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考生应了解生态学基础知识,掌握生态学基本研究方法,利用生态学基本原理分析资源、人口和环境等社会问题。二、试卷结构1、题型结构选择题20分(单选,每题1分);名词解释20分(每题2分);简答题30分(每题6分);论述题30分(每题15分)。共计100分。2、内容结构绪论(5%)、生物与环境(20%)、 种群生态学(20%)、群落生态学(15%)、生态系统生态学(25%)、应用生态学(15%)。三、考试内容1、绪论1) 生态学定义2) 生态学研究对象3) 生态学的分支学科4)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5) 生态学的发展趋势2、有机体与环境1) 生态因子概

39、念及其分类2) 环境因子(温度、水、光照、溶解盐类、溶解气体等)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3) 利比希最小因子、限制因子与耐受性定律3、种群生态学1) 种群的概念及特征2) 种群的结构及增长模型3) 物种遗传变异和选择4) 物种形成5) 生物的生态对策6)种内关系7)种群的动态及其调节4、群落生态学1) 群落的概念及其特征2) 群落的结构及动态3) 种间关系及其特征4) 生物群落的演替5、生态系统生态学1) 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3) 地球上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6、应用生态学1) 水域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2) 人口、环境、资源问题3) 生物多样性

40、与保育4) 水域的富营养化和赤潮5) 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农业机械化(095109)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一、考查目标考查考生掌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对机械制造领域的最新发展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能根据不同的要求正确地选择加工方法和常用设备,具有分析和解决机械制造实际问题和制订工艺规程的基本能力。二、试卷结构1、题型结构选择题20分;填空题10分;判断题:10分;分析计算及作图题:60分。共计100分。2、内容结构金属切削机床、金属切削原理及常用刀具(约25%);机械加工工艺和装配工艺设计(约25%);机床夹具设计基础(约20%);加工精度与统计分析(约20%);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约

41、10%)三、考试内容1、金属切削机床、金属切削原理及常用刀具:典型金属切削机床基础知识,切削加工基本知识、常用刀具基本知识。2、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拟定,工序设计,工艺尺寸链的分析与计算,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工艺过程的技术经济分析,提高机械加工生产率的工艺措施。3、机床夹具设计基础:工件定位、夹具原理,定位误差的分析与计算,定位方式、定位元件、定位装置、夹紧机构。4、加工精度与统计分析:工艺系统的几何精度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工艺系统受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加工误差的综合与统计分析,保证和提高加工精度的途径。5、机械加工表面质量:零件表面质量对使

42、用性能的影响,影响加工表面质量的工艺因素及改善措施,影响表面层力学物理性能的工艺因素及改善措施,机械加工过程中的振动,提高表面质量的途径。6、装配工艺: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装配尺寸链的分析与计算。控制工程基础一、考查目标控制工程基础是自动化类、机械制造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本课程重点学习经典控制理论,它是以传递函数为基础,研究单输入单输出定常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问题,要求学生熟悉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线性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法和频域分析法,掌握线性控制系统的校正方法。二、试卷结构1、题型结构选择题:30分;简答题:20分;综合分析及计算题:50分,共计100分。2、内容结构

43、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及数学模型:约占20%;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约占40%;频域分析法:约占30%;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约占10%。三、考试内容和要求1、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方式、控制系统的分类、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2、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传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控制系统的框图及其化简方法。3、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典型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控制系统时域响应的性能指标、一阶系统的暂态响应、二阶系统的暂态响应、二阶系统性能指标的计算、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劳斯稳定判据及应用、开环传递函数、闭环传递函数、稳态误差计算。4、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频率

44、特性的基本概念、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典型环节Nyquist图和Bode图的绘制、开环系统Nyquist图和Bode图的绘制、从Bode图求系统开环传递函数、Nyquist稳定判据、应用Nyquist稳定判据判别系统的稳定性、相角裕度和增益裕度的定义及计算。5、线性系统的校正:校正基本概念、线性系统的PID控制规律。农村与区域发展(095110)管理学理论应用一、考查目标本管理学理论应用考试大纲适用于浙江海洋学院2009年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专业考试科目考试(复试)。要求考生深刻理解管理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从深层次把握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活动中的管理含义,认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掌握现代管理理论

45、学说的要义,通过案例分析与训练具备解析管理实践活动的能力。二、试卷结构1、题型结构选择题(多选)(20%)、简答题(15%)、论述题(35%)、案例分析题(30%)共计100分。2、内容结构总论(15%)、计划(20%)、组织(25%)、领导(25%)、控制(10%)、现代新型管理理论(5%)三、考试内容和要求1、总论1)管理的本质;管理的价值体系;管理的功能2)管理与环境。组织的外部、内部环境分析;跨国公司的环境与发展;经济和管理的全球化3)主要管理流派及其学说思想评价。企业管理理论演进过程及背景剖析;经典管理思想形成基础分析2、计划与决策1)计划的特征2)计划的分类3)重大经济、社会和科技

46、计划与决策案例分析4)计划决策方法3、组织1)组织与环境2)组织与技术3)柔性组织的特点4)新型企业组织结构的应变能力4、领导1)激励理论2)领导理论3)权变理论4)群体领导5)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领导关系5、控制1)控制标准和种类2)控制技术和方法3)管理控制的案例分析6、现代新型管理理论1)技术创新管理2)知识经济和知识管理3)跨文化管理政治学原理一、考察目标政治学原理是行政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国家政权及其运作。要求考生了解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国家形式,国家结构,研究国家内部的政党、民族问题以及政治发展、政治文化、 国际政治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国际国内的

47、政治事件。二、试卷结构1、题型结构选择题(20%)、名词解释(30%)、简答题(30%)、论述题(20%);共计100分。2、内容结构国家总论(20%)、国家形式与结构(20%)、政党与政治团体(20%)、政治发展(15%)、民族(10%)、国际政治(15%)三、考试内容和要求1、国家总论1)国家的产生,国家的本质和职能2)国家的历史类型及其更替3)资本主义民主及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2、国家形式与国家机构1)国家形式的含义及基本内容2)当代世界政体的种类3)国家机构的基本理论,当今主要的国家机构种类3、政党与政治团体1)政党的概念、特征和功能2)无产阶级政党的特征、历史地位,党的领导方式3)政治

48、团体的概念,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团体的作用4、政治发展1)政治发展的实质2)政治发展的途径5、民族1)民族问题的重要性2)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问题6、国际政治1)国际政治的含义,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区别与联系2)国际政治的行为主体3)国际政治格局及其趋势中国传统文化一、考查目标主要考察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知识的掌握,对中国文化的总体特点的理解。二、试卷结构1、题型结构名词解释(20%)、简答(40%)、论述(40%)共计100分。2、内容结构中国文化的总体特征(20%)、中国哲学的总体特点(15%)中国传统美德的特点(10%)中国古典文学的人文精神与艺术魅力(15%)、中国古代宗教佛教与道教(20

49、%)、中国古代教育(5%)中国医药学与养生学、中国饮食文化的特色(5%)传统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文化内涵、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10%)三、考试内容和要求1、中国文化的总体特征2、中国哲学的总体特点3、中国传统美德的特点4、中国古典文学的人文精神与艺术魅力5、中国古代宗教佛教与道教1)佛教传入与发展2)道教的兴起与发展3)佛教、道教与传统文化6、中国古代教育1)中国古代学校的发展与演变2)传统教育与传统文化7、中国医药学与养生学1)主要的中医学派2)中医养生学派与养生理论8、中国饮食文化的特色9、传统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文化内涵10、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095111)管理学理论应用

50、一、考查目标本管理学理论应用考试大纲适用于浙江海洋学院2009年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专业考试科目考试(复试)。要求考生深刻理解管理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从深层次把握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活动中的管理含义,认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学说的要义,通过案例分析与训练具备解析管理实践活动的能力。二、试卷结构1、题型结构选择题(多选)(20%)、简答题(15%)、论述题(35%)、案例分析题(30%)共计100分。2、内容结构总论(15%)、计划(20%)、组织(25%)、领导(25%)、控制(10%)、现代新型管理理论(5%)三、考试内容和要求1、总论1)管理的本质;管理的价值体系;管理的功

51、能2)管理与环境。组织的外部、内部环境分析;跨国公司的环境与发展;经济和管理的全球化3)主要管理流派及其学说思想评价。企业管理理论演进过程及背景剖析;经典管理思想形成基础分析2、计划与决策1)计划的特征2)计划的分类3)重大经济、社会和科技计划与决策案例分析4)计划决策方法3、组织1)组织与环境2)组织与技术3)柔性组织的特点4)新型企业组织结构的应变能力4、领导1)激励理论2)领导理论3)权变理论4)群体领导5)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领导关系5、控制1)控制标准和种类2)控制技术和方法3)管理控制的案例分析6、现代新型管理理论1)技术创新管理2)知识经济和知识管理3)跨文化管理农业信息化(0951

52、12)微机原理一、考查目标“微机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课,主要介绍了构成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内部结构和所涉及的外围芯片。其内容以微机为核心,先介绍CPU的基本原理,工作方式和发展技术;接着对编程所使用的汇编语言进行介绍;然后对构成微机系统所用到的外围系统逐章介绍,包括存储系统,总线系统,外围可编程接口芯片,常用外部设备。考生应抓住上述主线,以微处理器为核心,学习硬件系统,编出软件系统。二、试卷结构1、题型结构填空题20分(1分/空);选择题30分(2分/题);简答题20;典型接口芯片的编程题30分。2、内容结构微型计算机概述(10%)、汇编语言指令与编程(15%)、串行接口(15%)、

53、并行接口(10%)、定时器(10%)、存储器系统(5%)、总线技术(5%)、常用外部设备(5%)、中断技术(5%),基本概念(20%)。三、考试内容1、微型计算机概述1) 计算机的分类2)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3)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4) 计算机的工作过程5) 微型计算机的组成与配置6)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7) 微型计算机的性能指标8)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2、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1) 计算机中数的表示2) 数制及转换3) 数的编码及表示4) 数的运算5) 文字信息的编码6) 西文字符的编码7) 汉字字符的编码3、微型计算机CPU1) 微处理器的原理与组成2) 微处理器的基本结构3) 微处理器的工作原理

54、4) 8086/8088微处理器结构5) 8086的总线时序6) 8086最小模式与最大模式7) 8086存储器系统8) 80286到80486微处理器9) Pentium微处理器10)64位微处理器4、微型计算机存储器系统1) 存储器的类型和特点2) 存储器结构和存储容量计算3) 主存储器4) 随机存取存储器5) 只读存储器6) 高速缓冲存储器7) 外部存储器8) 硬盘存储器9) 光盘存储器10)虚拟存储器5、汇编语言基础1) 8086指令格式2) 指令流水线和并行控制3) 8086的寻址方式4) 8086的指令系统数据传送类指令5) 8086的指令系统算术运算类指令6) 逻辑运算和位移循环

55、指令7) 8086的指令系统串操作指令8) 8086的指令系统控制转移类指令9) 程序控制指令10)伪指令11)宏指令6、汇编语言程序设计1)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2) 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3)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4) 分支程序设计5) 循环程序设计6) 子程序设计7) DOS系统功能调用7、数据传送方式1) CPU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传送方式2) 程序控制传送方式3) 中断传送方式4) DMA传送方式5) 中断方式6) 中断控制器 8259A7) 直接存储器存取方式8) DMA控制器8237A8、 总线与接口技术1) 总线概述2) 总线的分类和功能3) 接口的基本概念4) 接口的功能及结构5)

56、 I/O接口的硬件分类与发展6) 端口编址方式与地址编码方法7) 串行和并行接口技术8) 串行通信接口9) 并行通信接口10)模拟接口技术11)D/A接口技术12)A/D接口技术9、 接口芯片1) 8251A不同工作方式的特点和工作初始化2) 8251A不同工作方式的应用设计与编程3) 可编程并行通信接口8255A不同工作方式的应用设计与编程4) 可编程计数器/定时器 8253A不同工作方式的应用设计与编程10、 常用外部设备1) 键盘2) 鼠标器3) 扫描仪4) 数码相机5) 输出设备6) 图形卡与CRT显示器7) 液晶显示器LCD8) 打印机9) 声音卡10) 视频卡数据结构一、考查目标数

57、据结构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综合性基础课程,是学科的核心课之一。它是在离散数学、程序设计后,以C语言为工具研究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其数据抽象的方法。是编译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课程的重要基础。课程目标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了解和掌握数据抽象的方法和意义,并根据数据对象的特征,选择合适的存储结构以及相应的算法。二、试卷结构1、题型结构选择题40分(单选,每题2分);名词解释10分(每题2分);简答题30分(每题5分);算法设计题20分(每题10分)。2、内容结构线性表(15%)、栈和队列(5%)、串(5%)、数组与广义表(5%)、树和二叉树(20%)、图(20%)、查找(

58、10%)、内部排序(20%)。三、考试内容1、线性表1)理解并掌握线性表的逻辑结构和顺序存储结构;2)掌握线性链表,循环链表,双向链表的链式存储结构及实现算法;2、栈和队列1)熟练掌握栈的定义、基本操作和实现算法;2)掌握应用栈来实现表达式求值;3)熟练掌握队列的定义、基本操作和实现算法;4)熟练掌握链式存储结构实现的链队列;5)熟练掌握顺序存储结构实现的循环队列。3、串1)熟练掌握串的定义、逻辑结构及基本操作;2)掌握串的存储结构;3)掌握模式匹配的定义及基本算法。4、数组和广义表1)掌握数组的定义和运算;2)熟练掌握数组的顺序存储结构及特殊矩阵的压缩存储;3)熟练掌握十字链表表示的稀疏矩阵

59、;4)理解并掌握广义表的定义、存储结构。5、树和二叉树1)熟练掌握树的结构定义及基本操作;2)熟练掌握二叉树的结构定义及基本操作;3)熟练掌握二叉树的性质及存储结构;4)能熟练应用前序,中序,后序遍历二叉树;5)熟练掌握树的存储结构,树与二叉树的相互转换、森林与二叉树的相互转换,树的遍历算法; 6)掌握哈夫曼树及其应用。6、图1)熟练掌握图的定义和术语;2)熟练掌握图的邻接矩阵表示法,邻接表表示法;3)熟练掌握图的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算法;4)理解生成树,最小生成树的概念;5)熟练掌握构造无向图的最小生成树的算法;6)熟练掌握拓扑排序和构造关键路径的算法;7)能快速求出从某个源点到其余各

60、顶点的最短路径。7、查找1)熟练掌握顺序查找,折半查找,分块查找的算法;2)掌握二叉排序树,平衡二叉树;3)了解哈希表的定义,哈希函数的构造方法及处理冲突的方法;8、内部排序1)熟练掌握直接插入排序,希尔排序及算法;2)熟练掌握冒泡排序、快速排序及算法;3)熟练掌握简单选择排序及算法;4)了解二路归并排序的算法。食品加工与安全(095113)水产食品加工学一、考查目标“水产食品加工学”是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的专业课之一,研究水产食品加工的基本理论及水产食品加工技术。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水产原料的利用特性、品质变化、保鲜技术及主要水产制品的加工原理与技术。二、试卷结构1、题型结构填空题(20%)、名词解释(30%)、简答题(30%)、论述题(20%),共计100分。2、内容结构水产原料的利用特性约占5%,水产食品的加工原料营养成分约占5%,鱼体死后变化约占15%,鲜度保持方法和低温加工约占30%,鱼贝类的色香味约5%,水产干制品约占5%,水产腌制品及水产调味料占10%、水产罐头食品5%、鱼糜及鱼糜制品约占20%。三、考试内容1、绪论水产食品和水产食品加工学的基本概念;水产食品的主要功能;水产加工目前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