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培训课件(PPT 54页)

上传人:ca****in 文档编号:112153709 上传时间:2022-06-22 格式:PPTX 页数:54 大小:307.8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成本管理培训课件(PPT 54页)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成本管理培训课件(PPT 54页)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成本管理培训课件(PPT 54页)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资源描述:

《成本管理培训课件(PPT 54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本管理培训课件(PPT 54页)(5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6/21/2022112.1 企业成本概述n 成本管理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成本计算、成本分析、成本控制和成本决策等一系列科学管理活动的总称。n 成本管理的目的是充分动员和组织企业全体人员,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力求以最少生产耗费取得最大的生产经营成果。n 成本管理系统主要计算生产成本,计算成本中心的成本、产品成本、产品标准成本,对其进行成本预测、成本分析。有助于企业进行成本控制,且为销售部门制定正确的销售价格提供不可缺少的数据信息。6/21/20222成本控制n 事前计划n根据企业经营规划设置产品目标成本(标准成本)n 事中控制n生产作业

2、活动同步生成成本信息n成本中心是控制成本的责任中心n 事后分析n设置详细的成本差异分析,找出原因n纠正偏差、调整计划6/21/20223 成成 本本 构构 成成直接材料费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直接人工费变动制造费变动制造费固定制造费固定制造费销销 售售 费费 用用财财 务务 费费 用用管管 理理 费费 用用 直接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间接成本(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制造成本制造成本经营费用经营费用 (期间成本期间成本)总成本总成本 (制造成本法制造成本法)产品成本产品成本与产量有关系的制造成本,例:燃料、动力的消耗与产量无关的制造成本,例:非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房屋折旧、厂房采暖及照明6/21/2022

3、4成本的类型n 标准成本n是经营的目标和评价的尺度。标准成本在计划期(如会计年度)内保持不变,是一种冻结的成本,作为预计企业收入、物料库存价值及报价的基础。n 模拟成本n产品设计变更、结构变化或工艺材料代用所引起的成本变化n制订下一个会计年度的标准成本n 实际成本n根据结算加工单或采购单时得到的实际数据(如来自领料单、完工报告、采购发票等)6/21/2022512.2 产品成本的计算n 品种法n按产品品种设置产品成本计算单,归集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n如果只生产一种产品,发生的生产费用生产费用全部是直接计入费用,可以直接计入产品成本;如果生产多种产品,发生的直接计入费用应直接计入各产品成本,间接

4、费用间接费用则要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在各产品成本对象之间进行分配,然后计入各产品成本。n月末计算产品成本时,如果没有在产品在产品,或者在产品数量很少,则不需要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n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适用于大批量生产。6/21/20226n 分批成本法n按照产品或服务的明确件数或批别来计算产品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n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n 分步成本法n通过将成本分配于众多相似的产品或服务,然后计算平均单位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n计算对象是产品的生产步骤生产步骤。n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产品成本计算。6/21/20227n 确定成本计算对象n 确定成本计算期n 核算材料实际成本n 核算人工实际

5、成本n 归集和分配各项生产费用n 在产成品和在制品之间分配产品成本产品成本的计算过程6/21/20228n 不计算在制品成本法:适用于期末无在产品或在产品数量很少的企业 n 按固定成本计价法:适用于期末在产品数量少或在产品虽大但各期比价稳定的企业 n 按消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适合于材料成本占产品成本比例较大企业 n 约当产量比例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和工资及福利费等加工费用所占的比重相差不多的产品 在制品成本计算6/21/20229n 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已接近完工,或产品已经加工完毕但尚未验收或包装入库的产品 n 定额成

6、本计价法:适用于定额管理基础较好,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而且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的产品 n 定额比例法:适用于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但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的产品 6/21/202210n 单位产品成本数=(月初在制品实际成本+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完工产品数量+月末在制品约当产量);n 完工产品实际成本=完工产品数量单位产品成本数;n 月末在制品实际成本=月末在制品约当产量单位产品成本数;n 某工序在制品约当产量=本工序在制品数量本工序在制品完工率n 某工序在制品完工率=(前面各个工序时间定额之和+本工序工时定额50%)/产品工时定额;约当产量法6/21

7、/202211 例:某厂生产某产品,月末完工8件,在产品4件,完工程度50%,已知本月生产费用发生1800元,月初在产品200元,请用约当产量法分配月末在产品和完工产品成本。 约当产量=450%=2(件) 月初在产品(200)+本月生产费用 (1800)=全部生产费用(2000) 费用分配率 =2000/(8+2)=200 完工产品成本=8200=1600(元) 在产品成本=2200=400(元) 6/21/202212n 例如,产品A的结构如图所示。根据图中可得到有关材料计算方法。n 产品A材料费=C材料费+D材料费+E材料费 n 部件B材料费=D材料费+E材料费 n 材料费=材料采购价+间

8、接采购费 直接材料费的计算产品A材料C部件B材料D材料E6/21/202213n (1) 先进先出法n (2) 后进先出法n (3) 加权平均法n (4) 移动加权平均法n移动平均价格=(本次入库金额+上次出库后结存金额)/(本次入库数量+上次出库后结存数量)n (5) 计划价格法n产品耗用材料的实际成本=材料实际用量计划价+材料成本差异 n材料成本差异=材料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n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成本差异+本期增加成本差异)/(期初结存计划成本+本期增加计划成本)材料价格的计价方法 6/21/202214n 各层直接人工费=人工费率*工作小时数直接人工费的计算 领料工作中心1(组

9、装部件B)工作中心2(组装产品A)部件B的直接人工费=工作中心1费率组装部件B的工时产品A的直接人工费=工作中心2费率组装部件A的工时+部件B的直接人工费6/21/202215n (1) 确定分配依据。n (2) 计算工作中心的间接费率,分配费用到工作中心。 n (3) 分配产品的间接费用。分配方法如下:n产品某成本因素的费用分配率=该时期工作中心的间接费用总金额/该时期工作中心的工作小时n产品间接费用=工作中心费用分配率占用工作中心工时间接费用的分配 6/21/202216n MRP成本计算方法采用滚加法,是按物料清单所规定的物料之间的层次、需求关系和制造过程,从产品结构的最低层次开始,从低

10、层向高层逐层累计。n 成本的发生和累计与生产制造过程同步,随着生产制造过程的进行,在材料、计划生产信息动态产生的同时,成本信息也随之产生。 n 在物料清单中,处于各个不同层次物料项目的成本都包含两部分,即:本层发生的成本和低层累计的成本。 成本计算方法6/21/202217n 最底层的物料项目都是外购件,它的材料费(采购件费)和采购间接费(采购部门的管理费、运输及保管费等)之和组成产品成本中的直接材料费。其中:n采购间接费=采购件费采购间接费率n 进入上一层以后,如果发生加工装配作业,则发生这一层的直接人工费和间接费:n直接人工费人工费率工作小时数(工艺路线文件)n间接费分配间接费率工作小时数

11、(工艺路线文件)n这里的间接费包括可变间接费和固定间接费。 n直接人工费和间接费之和称为加工成本,是物料项目在本层的增值,也称为增值成本。再将加工成本同低层各项成本累加在一起,则组成滚加至本层的物料项目成本。 6/21/202218n 如此逐层由低向高累加,最后到顶层组成最终产品的成本,每一层的成本均由本层增值成本和低层累计成本两部分组成,如图产品成本滚动计算法 X A E C D 增 量 本 层 人 工 费 成 本 本 层 间 接 费 累 计 低 层 材 料 费 成 本 低 层 采 购 间 接 费 材 料 费 采 购 间 接 费 本 层 人 工 费 增 量 本 层 间 接 费 成 本 低 层

12、 人 工 费 低 层 间 接 费 累 计 低 层 材 料 费 成 本 低 层 采 购 间 接 费 材 料 费 采 购 间 接 费 材 料 费 采 购 间 接 费 6/21/202219 成成 本本 物物 料料 单单 1 . 2 . . 3 . 2 . . 3 1 . 2 1 .物物 料料 号:号:10000 物料名称:物料名称: X 成本类型:标准成本成本类型:标准成本 层次 物料号100001100011100111101120011210120001210013000 X A C O D P B R E计量单位件 件件 件 件 件 件Kg 件数量1.01.02.02.01.00.51.01

13、.01.0物料名称0 材 料 费 人人 工工 费费 变动间接费变动间接费 ( 元)( 元)( 元) 合 计2.5001.9500.800 -1.500 -1.000 - - 24.500 - -8.250 -6.000 -5.5004.750 -7.7509.100 6.4003.000 2.000 1.900 2.0001.000 0.600 - - 2.000 1.000 - - 1.200 0.800 - - - - 固定间接费固定间接费 ( 元) 合 计 (元)47.75027.00010.650 8.25010.500 6.000 8.500 5.500 4.750低层累本层增本层合

14、计40.250 7.50021.150 5.850 8.250 2.400 8.250 6.000 4.500 6.000 5.500 3.000 5.500 4.7506/21/202220n 传统的间接费分配是以工时或台时为基准的,或者说是以产量为基准的。随着产品成本结构中间接费比重的增加,以产量为基准的粗放型计算,已不能满足决策的需要,以作业为基准的成本核算法,正在受到国内外企业的注意。n 作业成本法(Activity Based Costing,简称ABC法或作业成本法)能够微观分析和控制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以适应新型管理的需要。它是以优先考虑顾客的满意程度为目标,以顾客所关心的成本、

15、质量、时间和创新为着眼点,通过对产品形成过程的价值链的分析,尽量消除对产品而言无附加价值的作业,来达到降低浪费的目标。 12.3 作业成本法6/21/202221n 资源n区分有用消耗和无用消耗n区别消耗资源的作业状况,找到资源动因n 作业n成本分配的第一对象n作业成本法的核心要素n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 n作业链价值链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6/21/202222n 作业中心n作业成本库n建立作业中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归集作业的成本n 成本动因n指引起成本发生的因素,分配基础,产量或小时数n成本动因:一是资源动因,二是作业动因。n资源动因是指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中心的标准,它反映了作业中心对资源

16、的耗用情况。n作业动因是作业中心的成本分配到产品或劳务的标准,也是将资源消耗与最终产出相联结的中介。 6/21/202223成本动因实例 机器时间机器时间材料重量材料重量运输里程运输里程检验时间检验时间计算机时间计算机时间生产准备次数生产准备次数人工小时或人工成人工小时或人工成本本飞行时间飞行时间订单数量订单数量维修小时维修小时生产或销售数量生产或销售数量废料废料/重做订单数重做订单数材料移动次数材料移动次数质检数量质检数量打印页数打印页数不同客户数量不同客户数量6/21/202224n 作业成本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对间接费用的分配上,在分配时遵循的原则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 作业成本

17、法的核算作业动因资源动因资源作业成本对象6/21/202225n (1) 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如产品的品种、批次或步骤。n (2) 确定直接生产成本类别。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n (3) 确认作业类别,建立作业中心。如订单作业、采购作业、进货作业、生产作业、质量检验作业、销售作业、发货作业、售后服务作业等。n (4) 将资源分配到各作业中心,计算各作业成本。n (5) 分配作业成本。选择作业动因,计算间接成本动因率,用成本动因率乘以产品成批次耗用的成本动因量,即得该产品或批次所分得的该项间接成本。n (6) 计算各产品成本。将各产品发生的直接生产成本和各成本库中作业成本分别汇总,即得该产品总成

18、本或单位成本。作业成本法核算的基本过程 6/21/202226n 例:某年度某月份该企业共发生制造费用1000000 元,A、B 车间的机器小时分别为4000小时和16000 小时,直接人工小时分别为2000 小时和1000 小时。项目甲产品乙产品生产和销售数量(件)200 800直接材料的单位成本(元)100 50每小时直接人工工资率(元) 25 20A车间直接人工(小时)4001600B车间直接人工(小时)200 8006/21/202227n 制造费用在A、B部门间的分配传统成本法核算方法分配对象分配标准(机器小时)分配率分配额A部门 4000200000B部门16000800000合计

19、200005010000006/21/202228n A、B部门制造费用在甲、乙产品间的分配部门甲产品乙产品合计A部门分配标准(人工小时) 400 1600 2000分配率 100分配额(元) 40000160000 200000B部门分配标准(人工小时) 200 800 1000分配率 800分配额(元)160000640000 800000合计2000008000001000000单位产品制造费用 1000 10006/21/202229甲、乙产品的单位成本和总成本计算表 项目甲产品乙产品直接材料10050直接人工25(400+200)200=7520(1600+800)800=60制造费

20、用10001000单位成本11751110总成本2001175=2350008001110=8880006/21/202230作业成本法 作业中心资源分配动因动因量动因率甲产品乙产品移动材料 150000移动数 150 350 300启动机器 100000启动数 10 154000设备维修 200000维修小时 800 1200 100质量控制 120000产品数量 200 800 120产品运输 160000运输次数 20 602000机器加工 180000机器小时600014000 9其他 90000人工小时 800 2200 30合计10000006/21/202231n 按成本动因率分

21、配各作业中心的成本项目甲产品乙产品移动材料300150=45000300350=105000启动机器400010=40000400015=60000设备维修100800=800001001200=120000质量控制120200=24000120800=96000产品运输200020=40000200060=120000机器加工96000=54000914000=126000其他人工小时动因30800=24000302200=660006/21/202232甲、乙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计算表 项目甲产品乙产品直接材料10050直接人工7560制造费用1535866.25单位成本1710976.

22、25总成本2001710=342000800976.25=7810006/21/202233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计算结果的比较 项目核算方法甲产品乙产品元%元%制造费用传统成本法2000002080000080作业成本法30700030.769300069.3单位成本传统成本法1175.0051.421110.0048.58作业成本法1710.0063.66976.2536.346/21/202234作业成本法的特点传统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成本计算对象产品作业成本计算程序按部门归集制造费用,确定费用分配率,将制造费用分配到产品成本中按作业归集制造费用,以成本动因确定费用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成本核

23、算范围产品成本产品成本,作业成本费用分配标准人工工时、机器工时成本动因提供的成本信息产品的成本相关信息产品和作业成本信息6/21/202235n 传统方法n 忽略了产品系列的多样性和复杂性n 对制造费用的分配采用单一的费率n 费率的分配基于工时(工时大的产品成本被高估)n 适用的场合:单一产品或者产品差异较小的企业n ABC成本法n 核算出的产品成本比较准确,真实的反映产品的实际耗费n ERP的综合模拟更为准确n 企业运作流程反映在成本中,容易发现管理中潜伏的问题(例:发现不增值的活动)n 适用于:1)能够准确地定义各项作业的成本; 2)产品的产量、批量或者复杂性有较大差异; 3)发现价格不能

24、反映真实的成本两种成本法的区别6/21/202236n 作业成本法的优点n有助于管理者的决策n有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n有助于经营流程的改进n便于实施全面成本管理制度n有利于业绩评价体系的改进n 作业成本法的局限性n成本动因的选择具有主观性n实施成本较高作业成本法的优缺点6/21/202237n 要有较高的间接费用n 管理者有较高的要求n 有现代化信息技术作基础n 具备高素质的财会人员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条件6/21/202238n 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称为成本差异。成本差异分析是一种例外管理方法(management by exception),也即重点管理法,它把管理人员的精力有重点地

25、放在差异较大的问题上。成本差异分析是管理会计的重要内容。 n 实际成本低于标准成本时的差异称为有利差异(favorable variance),即成本节约,用负数表示;反之,称为不利差异(unfavorable variance或adverse variance),即成本超支,用正数表示。各种差异都要设置会计科目。不论差异是正值还是负值,只要超过了规定的允差,都应进行差异分析。有时出现负值不一定是好事,因为在某项差异上出现负值可能导致另一项差异出现更大的正值。 12.4 成本差异分析6/21/202239n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实际价格实际数量-标准价格标准数量n 材料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

26、价格)实际数量n 材料数量差异=(实际耗用量-标准耗用量)标准价格n 材料数量差异控制的重点是材料领用环节,材料价格差异控制的重点是材料采购环节。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6/21/202240n 例:某厂D产品的单位材料耗用定额为10千克,每千克标准价格为l元。如某年5月投入生产D产品150台,实际消耗材料1450千克,实际单价为1.10元,则材料数量差异和材料价格差异计算如下:n 材料价格差异=(1.10-1)1450=145 (元) (超支)n 材料用量差异=(1450-15010)1=-50 (元) (节约)n 材料成本总差异=14501.10-150101=95 (元) (超支)6/21/2

27、02241n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实际工资率实际工时-标准工资率标准工时n 人工工资率差异=(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实际工时n 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价格n 在计件工资形式下,直接人工差异控制点主要是各种津贴和补加工资;在计时工资形式下,人工效率差异的控制点在每项加工任务完成的工时;工资率差异的控制点在人事安排和出勤计划安排。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6/21/202242n 例 D产品的直接人工标准工时为每台10小时,每小时标准工资率为2元。生产150台,实际共耗用1550小时,实际工资率为1.8元。则人工效率差异和工资率差异计算如下:n 工资率差异=(15501.8)-(15

28、502)=-310 (元) (节约)n 人工效率差异=(1550-15010)2=100 (元) (超支)n 人工成本总差异=15501.80-150102=-210 (元) (节约)6/21/202243n 变动制造费用差异=实际工时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按实际产量计算的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n 变动制造费用耗用差异=(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n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耗用工时-按实际产量计算的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差异 6/21/202244n 例 D产品标准工时为10小时,标准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为0.5元。生产150台

29、,实际耗用1400小时,实际分配率为0.45元。则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和变动制造费用耗用差异可计算如下:n 变动制造费用耗用差异=(0.45- 0.5)1400=-70 (元) (节约)n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1400-15010)0.5=-50 (元) (节约)n 变动制造费用总差异=14000.45-150100.5=-120 (元) (节约)6/21/202245n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实际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n 固定制造费用相对固定,一般不受产量的影响 n 差异的分析方法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两差异分析法;另

30、一种是三差异分析法。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6/21/202246n 两差异分析法 n 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n 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n 例:D产品标准工时为10小时/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为600元,预算产量120台,实际产量150台,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为675元。n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600(12010)=0.5 (元)n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675-150100.5=-75 (元) (节约)n 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差异=675-600=75 (元)(超支)n 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600-(1501

31、00.5)=-150 (元) (节约)6/21/202247n 三差异分析法 n 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n 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计划产量标准工时-实际产量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n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产量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6/21/202248n 例 D产品标准工时为10小时/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为600元,预算产量120台,实际产量150台,实际耗用工时1550小时,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为675元。n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600(12010)=0.5 (元)n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675-150100.5

32、=-75 (元) (节约)n 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差异=675-600=75 (元)(超支)n 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12010-1550)0.5=-175 (元) (节约)n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1550-15010)0.5=25 (元) (超支)6/21/202249n 管理会计的原则和思想贯穿于ERP成本管理n实现了财务系统与生产系统的同步,也就是资金流和物流的集成,强调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反馈“三部曲”的统一n能够实现标准成本的预先确定、实际成本发生后成本差异的分析、成本中心为主体的责任成本管理等功能,而这些都是管理会计的重要内容 n管理会计在事前控制的舞台上将有着越来越广阔的应

33、用前景 n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在ERP中相互支持、相互补充 12.5 ERP成本管理系统6/21/202250n ERP成本管理能够对企业全部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不仅可以根据其生产特点和工艺流程确定成本对象,提供每一批、每一步、每一种产品,每时、每刻的成本信息。n 将采购、库存、生产和销售等业务流程完全集成起来 ,使每一个有关的成本责任人都可以及时了解到与他们相关的成本信息。n 为全面成本管理在企业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持,满足了全面成本管理对成本信息的及时性、成本信息的提供方式、成本报告的多样性的要求。n ERP使这种成本管理方法与标准成本法等方法结合使用创造了技术环境

34、,促进了全面成本管理的普及应用。ERP成本管理的特点及作用6/21/20225112.6 成本管理模块与其他模块的关系6/21/2022521. 产品成本由哪些部分构成?2. ERP中设置了哪些成本类型?3. 成本的计算方式有哪几种?4. 简述产品成本的计算程序。5. 直接材料费如何计算? 6. 间接费用如何分配?7. 简述ABC成本法核算原理。8. 简述ABC法的基本程序。9. ABC法的优缺点有哪些?10. 成本差异分析包括那几部分内容?11. ERP更多的是财务会计的范畴,等同于会计电算化,这种说法是否正确?12. ERP系统的成本管理有哪些特点?13. ERP成本管理的任务是什么?14. 企业实施ERP系统对企业成本控制有何帮助?6/21/202253Thank You!6/21/20225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