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李商隐诗中典故谷凤娟学习教案

上传人:英*** 文档编号:112152533 上传时间:2022-06-22 格式:PPTX 页数:33 大小:253.9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谈李商隐诗中典故谷凤娟学习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谈李商隐诗中典故谷凤娟学习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谈李商隐诗中典故谷凤娟学习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资源描述:

《谈李商隐诗中典故谷凤娟学习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李商隐诗中典故谷凤娟学习教案(3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会计学1谈李商隐诗中典故谈李商隐诗中典故(ding)谷凤娟谷凤娟第一页,共33页。引言引言 用典用典, 是古典诗歌写作的重要技巧之一是古典诗歌写作的重要技巧之一,它它能够使诗歌在有限的文字中能够使诗歌在有限的文字中,包含更丰包含更丰富、更深刻的内涵富、更深刻的内涵.使读者阅读古诗使读者阅读古诗,不不仅能了解诗歌内容仅能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体会作者思想感情,还可以学到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还可以学到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在这方面在这方面,唐诗可谓典范。尤其是唐诗可谓典范。尤其是李商隐,李商隐诗歌大量用典。他又十李商隐,李商隐诗歌大量用典。他又十分擅长对典故的内涵加以增值改造,用分擅长对典

2、故的内涵加以增值改造,用典的方式也别开生面。这不仅使他的作典的方式也别开生面。这不仅使他的作品增加了几分品增加了几分(j fn)含蓄优雅细密的情含蓄优雅细密的情致致,同时又大大增加了所要表达内容的同时又大大增加了所要表达内容的含量含量,给人以更多意会的空间。给人以更多意会的空间。第2页/共33页第二页,共33页。一、为什么用典一、为什么用典 古典诗歌有着体裁、音韵与格律古典诗歌有着体裁、音韵与格律的诸多限制。语言具有的诸多限制。语言具有(jyu)高度高度的概括性、形象性、跳跃性的概括性、形象性、跳跃性,篇幅短篇幅短小。典故里往往就蕴涵着丰富的生小。典故里往往就蕴涵着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深沉的思想感

3、情。活内容和深沉的思想感情。 用典用典,不仅可以丰富作品内涵不仅可以丰富作品内涵,拓拓展时空场景展时空场景,创造出一种特有的镶金创造出一种特有的镶金嵌玉般的审美效果嵌玉般的审美效果,还能够增加诗歌还能够增加诗歌容量容量,把作者要说的千言万语把作者要说的千言万语,要表达要表达的深刻思想的深刻思想,熔铸在一个故事或一句熔铸在一个故事或一句诗文里诗文里,寓意深隐寓意深隐,涵蕴丰富涵蕴丰富,耐人咀嚼耐人咀嚼,引人联想引人联想,并能够营造典雅的文化氛并能够营造典雅的文化氛围。围。第3页/共33页第三页,共33页。二、什么是用典二、什么是用典 南朝南朝梁梁刘勰在文心雕龙刘勰在文心雕龙(wn xn dio

4、ln)事类中是这样诠释的事类中是这样诠释的:“事类者事类者,盖文章之外盖文章之外,据事以类义据事以类义,援古援古以证今者也。以证今者也。”并指出用典并指出用典“举人事以举人事以征文征文”和和“引成辞以明理引成辞以明理”。也就是有。也就是有“用事典用事典”和和“用辞典用辞典”两种用典类型两种用典类型。用典。用典,又称为用事或使事。其中的又称为用事或使事。其中的“典典”或或“事事”即为典故、典实。即为典故、典实。 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典故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典故:“诗文中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诗文中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这个解释这个解释,正印证了上文提到的正印证了上文提到的“事典事典”和和

5、“辞典辞典”的说法。用典的说法。用典,就是在诗就是在诗文中援用历史典籍中的名人旧事、神话文中援用历史典籍中的名人旧事、神话传说或前人诗赋中的词句传说或前人诗赋中的词句,来表达自己来表达自己想说或不便直说的情感或事理。想说或不便直说的情感或事理。第4页/共33页第四页,共33页。 三、怎样用典三、怎样用典(yn din) (一一) 正用典正用典(yn din)故故 (曹操)(曹操) (二二) 反用典反用典(yn din)故故 (三三) 化用典化用典(yn din)故故 (四四) 借用典借用典(yn din)故故 (五五) 暗用典暗用典(yn din)故故(李商隐(李商隐 和和 鲁迅)鲁迅)第5页

6、/共33页第五页,共33页。1,李商隐反用典故,李商隐反用典故 针对怎样用典,古往今来许多诗人都针对怎样用典,古往今来许多诗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李商隐在这里表现比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李商隐在这里表现比较突出,他通常反用典故,化用典故和暗较突出,他通常反用典故,化用典故和暗用典故。用典故。 如隋宫如隋宫“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杨有暮鸦”。用典的名句。这两句诗讽刺。用典的名句。这两句诗讽刺隋炀帝荒淫奢侈,腐朽糜烂的帝王生活。隋炀帝荒淫奢侈,腐朽糜烂的帝王生活。隋炀帝叫人搜集大量萤烛,在夜间游山时隋炀帝叫人搜集大量萤烛,在夜间游山时放出使满山都是的萤光。他为到江都行乐放

7、出使满山都是的萤光。他为到江都行乐,又下令,又下令(xi lng)开凿运河,并在河边遍开凿运河,并在河边遍栽杨柳。说明豪华生活都会烟消云散,只栽杨柳。说明豪华生活都会烟消云散,只能在身后留下凄凉的景象,讽刺于景,手能在身后留下凄凉的景象,讽刺于景,手法巧妙。法巧妙。第6页/共33页第六页,共33页。 2, 李商隐暗用典故李商隐暗用典故 李商隐风雨的首尾两联都暗用了典故李商隐风雨的首尾两联都暗用了典故“凄凉宝剑篇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羁泊欲穷年。”首句提到的首句提到的“宝剑篇宝剑篇”是唐代前期名将郭元振落拓未遇时的托物寓怀之作。诗借古剑尘埋托寓才士不遇之感是唐代前期名将郭元振落拓未遇时的托物寓

8、怀之作。诗借古剑尘埋托寓才士不遇之感,在磊落不平中显示出积极用世的热情。后来郭元振上宝剑篇在磊落不平中显示出积极用世的热情。后来郭元振上宝剑篇,深得武后赏识深得武后赏识,终于实现匡国之志。这里暗用此典。首联两句意谓终于实现匡国之志。这里暗用此典。首联两句意谓:自己尽管也怀有像郭元振那样的宏大抱负和用世热情自己尽管也怀有像郭元振那样的宏大抱负和用世热情,却没有他那样的际遇。只能将满腔怀才不遇的悲愤、羁旅漂泊的凄凉托之于诗歌。首尾两联却没有他那样的际遇。只能将满腔怀才不遇的悲愤、羁旅漂泊的凄凉托之于诗歌。首尾两联,暗用了郭元振、马周的典故暗用了郭元振、马周的典故,不只是作为自己当前境遇的一种不只是

9、作为自己当前境遇的一种(y zhn)反衬反衬,同时也表露出对唐初开明政治的向往和匡世济时的强烈要求。同时也表露出对唐初开明政治的向往和匡世济时的强烈要求。第7页/共33页第七页,共33页。3,曹操正用典故,曹操正用典故 鲁迅暗用典故鲁迅暗用典故 短歌行中短歌行中“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原诗用周公姬旦辅佐原诗用周公姬旦辅佐年幼的成王一事,说周公一饭三吐哺犹恐年幼的成王一事,说周公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曹操用此典故,表达了招纳失天下之士。曹操用此典故,表达了招纳(zho n)贤士,礼遇天下人才的决心。贤士,礼遇天下人才的决心。 鲁迅的名句

10、鲁迅的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为孺子牛”暗含暗含“孺子牛孺子牛”的典故。的典故。“孺子牛孺子牛”一词出自左传,齐景公宠爱幼子茶。一词出自左传,齐景公宠爱幼子茶。鲁迅用此典故,充分表达了他甘做人民大鲁迅用此典故,充分表达了他甘做人民大众的牛,抒写了鲁迅先生对人民大众的忠众的牛,抒写了鲁迅先生对人民大众的忠诚与热爱诚与热爱第8页/共33页第八页,共33页。四、李商隐诗中的用典四、李商隐诗中的用典(一)(一) 在唐代诗人中在唐代诗人中,李商隐可以说是很李商隐可以说是很乐意用典乐意用典,也是用典用得很得体的一也是用典用得很得体的一位作家。也许是由于李商在诗中多表位作家

11、。也许是由于李商在诗中多表达自己曲折隐蔽内心世界的缘故达自己曲折隐蔽内心世界的缘故,他他的很多诗的很多诗,都用了典故都用了典故(ding),可却可却用得贴切舒服。如锦瑟中庄生梦用得贴切舒服。如锦瑟中庄生梦蝶,望帝春心,良玉生烟,沧海珠泪蝶,望帝春心,良玉生烟,沧海珠泪春雨中郭震和马周的典故春雨中郭震和马周的典故(ding)。无题四首、重过圣。无题四首、重过圣女饲仙家有关的典故女饲仙家有关的典故(ding),安定城楼庄子的典故安定城楼庄子的典故(ding)等等等等。第9页/共33页第九页,共33页。1,如他在无题四首中的其二写道,如他在无题四首中的其二写道:飒飒东风细雨来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

12、有轻雷。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金蟾啮锁烧香(sho xing)入入,玉虎牵丝汲井回。玉虎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一寸相思一寸灰!第10页/共33页第十页,共33页。 (1)诗中的颈联便用了典故。其中)诗中的颈联便用了典故。其中“贾氏窥帘韩掾少贾氏窥帘韩掾少,”用的是晋代大臣贾充之女与他的僚属韩寿的爱情故事。世说新语中记载用的是晋代大臣贾充之女与他的僚属韩寿的爱情故事。世说新语中记载:韩寿长的很英俊韩寿长的很英俊,在大臣贾充手下为官。一次贾充的女儿在帘后看见了韩寿在大臣贾充手下为官。一次贾充的女儿

13、在帘后看见了韩寿,两人相互两人相互(xingh)爱慕私通。后被贾充发现爱慕私通。后被贾充发现,于是把女儿嫁与韩寿为妻于是把女儿嫁与韩寿为妻,有情人走到了一起。其中的有情人走到了一起。其中的“宓妃留枕魏王才宓妃留枕魏王才”,则用的是魏时曹植与甄妃的爱情故事。则用的是魏时曹植与甄妃的爱情故事。第11页/共33页第十一页,共33页。 (2)据文选据文选洛神赋记载洛神赋记载:曹植曾欲求甄氏为妃曹植曾欲求甄氏为妃,可曹操却偏把他许给了曹丕。后来甄妃被谗言所害可曹操却偏把他许给了曹丕。后来甄妃被谗言所害,曹丕将她的遗物玉带金镂枕送给了曹植曹丕将她的遗物玉带金镂枕送给了曹植,曹植曾梦见甄妃对他诉说爱慕之情不

14、能如愿的遗恨曹植曾梦见甄妃对他诉说爱慕之情不能如愿的遗恨,感此事感此事,曹植遂作感甄赋。作者这里曹植遂作感甄赋。作者这里(zhl)用这结局一正一反的典故用这结局一正一反的典故,意在说明爱情自有它不可扼制的魔力意在说明爱情自有它不可扼制的魔力,表达自己相思成灰的绝望和悲苦。总观李商隐的诗表达自己相思成灰的绝望和悲苦。总观李商隐的诗,每个典故都无生硬之感每个典故都无生硬之感,用得既贴切用得既贴切,又大大增加了所要表达内容的含量又大大增加了所要表达内容的含量,给人以更多意会的空间。给人以更多意会的空间。第12页/共33页第十二页,共33页。 (3) 我认为 用典贴切与否,与一个人的学养密切相关。许多

15、人认为李商隐诗歌大量用典,因此使诗歌晦涩难懂。其实并不是没有道理,像锦瑟(jn s)中四个典故,一直被认为是一首很难解读的诗歌。但是如果你的学识渊博,文学素养极高的情况下,你会很容易理解他们的诗。第13页/共33页第十三页,共33页。 (4) 因此从事诗文创作,必须在平时多读书,并在与书本长期的厮磨中,把它们转变成自己丰富的精神营养,化成居高临下的人生智慧。当灵感来临,提笔写作时,就会文思勃发,那些平时累积的知识养料(ynglio),也就如同交情甚笃的老友,自然而来,与个人的感情水乳交融地合而为一。这样运用前人的语句也好,化用前人的典故也罢,才无斧凿之痕,才丰满并富有张力。第14页/共33页第

16、十四页,共33页。2嫦嫦娥娥(chn )第15页/共33页第十五页,共33页。 (1)这首诗是作者根据中国传统的神话故事来写的。相传天神后羿射死了天帝的九个太阳儿子,让天帝非常愤怒,他把后羿发落到人间去过痛苦的凡人(fnrn)生活。西王母很同情后羿的处境,就赐给他一些长生不老药。他的妻子嫦娥却将药偷吃。嫦娥吃完药后,脚下生风,轻轻飘起,慢慢升入月宫。宫中只有一只蟾蜍、一棵桂树和她做伴。她终年过着冷清寂寞的日子,然而,后悔已晚。第16页/共33页第十六页,共33页。 (2)在这首诗中,作者首先描写了自己居住的环境和独居不眠的情景:夜深人静,辗转难眠,室内烛光昏暗,烛影深深地印在云母屏风上。仰望窗

17、外,清冷的银河渐渐西移,刺眼的晨星慢慢低垂。尤其是高挂天空的一轮明月,更惹人注目。这时,作者不禁想到月中的嫦娥,一定后悔当初自己偷吃长生不老之药的举动(jdng)吧!是自己的一念之差,才来到这孤寂清冷、远离尘世的月宫,年年岁岁面对着浩渺苍凉的碧海青天,过着凄清、寂寞的孤独生活。第17页/共33页第十七页,共33页。 (3)李商隐嫦娥一诗中描写的)李商隐嫦娥一诗中描写的“月亮月亮”这一意象这一意象,是人们所共知的一种客观物象是人们所共知的一种客观物象,然而然而,这一客观物象在诗人的笔下这一客观物象在诗人的笔下,却赋予了自己的内涵。嫦娥的处境与作者眼下的处境虽有天上人间的悬隔却赋予了自己的内涵。嫦

18、娥的处境与作者眼下的处境虽有天上人间的悬隔,可是可是,其孤凄寥落的氛围和主人公脱俗而又寂寞的心境是何其相似其孤凄寥落的氛围和主人公脱俗而又寂寞的心境是何其相似!正如刘学锴先生正如刘学锴先生(xin sheng)指出的那样指出的那样:“在黑暗污浊的现实包围中在黑暗污浊的现实包围中,诗人精神上力图摆脱尘俗诗人精神上力图摆脱尘俗,追求高洁的境界追求高洁的境界,而追求的结果往往使自己陷于更孤独的境地。清高与孤独是孪生而追求的结果往往使自己陷于更孤独的境地。清高与孤独是孪生,以及由此引起的既自赏又自伤以及由此引起的既自赏又自伤,既不甘变心从俗既不甘变心从俗,又难以忍受孤独寂寞的煎熬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又难

19、以忍受孤独寂寞的煎熬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在这里被诗人用精微而富于意蕴的语言成功地表现出来。在这里被诗人用精微而富于意蕴的语言成功地表现出来。”第18页/共33页第十八页,共33页。(二)李商隐不仅(二)李商隐不仅用典方式多种多样用典方式多种多样,修辞效果也是丰,修辞效果也是丰富多彩。这里主要富多彩。这里主要介绍比拟介绍比拟(bn), 比喻,反衬,双关比喻,反衬,双关。第19页/共33页第十九页,共33页。1、比拟、比拟 指修辞效果体现在典故的比况指修辞效果体现在典故的比况意义上,即运用联想,意义上,即运用联想,以本质和属性相同或相近的典故以本质和属性相同或相近的典故作比况。作比况。 如李商隐的

20、安定城楼,这如李商隐的安定城楼,这是作者应博学宏词科试,落选后是作者应博学宏词科试,落选后回径洲,登楼远望,感慨万千,回径洲,登楼远望,感慨万千,写此遣怀的。其中的三、四句写此遣怀的。其中的三、四句“贾贾生年少虚垂涕,王架春来更远游生年少虚垂涕,王架春来更远游”,即以两位古人,即以两位古人(grn)自比。贾自比。贾谊献策之日,王集作赋之年,都谊献策之日,王集作赋之年,都与作者一般年轻。贾谊上治安与作者一般年轻。贾谊上治安策,不为汉文帝所采纳策,不为汉文帝所采纳;作者应作者应博学宏词科试而名落孙山,其心博学宏词科试而名落孙山,其心境与贾谊上书未售,同样萦纤抑境与贾谊上书未售,同样萦纤抑郁。王桨避

21、乱至荆州,依刘表郁。王桨避乱至荆州,依刘表;作作者至径州,人王茂元幕,都属寄者至径州,人王茂元幕,都属寄人篱下。由于贾谊、王聚的身世人篱下。由于贾谊、王聚的身世遭遇与作者有相似之处,抓住相遭遇与作者有相似之处,抓住相似的典型事例似的典型事例贾生垂涕、王桨贾生垂涕、王桨远游,比拟白己当前的处境和心远游,比拟白己当前的处境和心情。取拟于伦,十分贴切。情。取拟于伦,十分贴切。第20页/共33页第二十页,共33页。2、比喻 (1)即修辞效果体现在典故的比喻意义上,是以不同本质和属性的典故作譬,藉以说理抒情。本体是诗中歌咏人物,喻体是所用典故。如李商隐的安定城楼,七、八句“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鹤雏竟未休

22、。”用庄子寓言表示自己敝展功名利禄,正告他人不要妄加猜测。寓言谓:惠施相梁,生怕庄子争夺他的相位,百般防范,惟恐(wikng)不周。第21页/共33页第二十一页,共33页。 (2)于是庄子去见惠施,坦率地对他说)于是庄子去见惠施,坦率地对他说:鹤雏鹤雏(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庄子自喻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庄子自喻)非练实不食,非酸泉不饮,从来不会把鸥非练实不食,非酸泉不饮,从来不会把鸥(鹤鹰,喻惠施鹤鹰,喻惠施)的腐鼠的腐鼠(喻相位喻相位)当美味而羡慕当美味而羡慕!(庄子庄子秋水秋水)意为你的位置我一向不屑一顾,你切莫祀人优天,自寻烦恼。这两句诗,既阐明自己蔑视功名利禄的立场,胸襟光明磊落,又表示

23、对世间一切恶浊事物意为你的位置我一向不屑一顾,你切莫祀人优天,自寻烦恼。这两句诗,既阐明自己蔑视功名利禄的立场,胸襟光明磊落,又表示对世间一切恶浊事物(shw),脾院蔑视,决不妥协容忍,还尖锐地批判那些捧住权位不放的禄蠢,对他们极尽调侃奚落之能事,从而反击了政敌的恶意中伤。如此用典,即灵活,又确切,脾院蔑视,决不妥协容忍,还尖锐地批判那些捧住权位不放的禄蠢,对他们极尽调侃奚落之能事,从而反击了政敌的恶意中伤。如此用典,即灵活,又确切;既含蓄,又锐利。既含蓄,又锐利。第22页/共33页第二十二页,共33页。3,衬托(chntu) (1)指修辞效果体现在典故的衬托(chntu)意义上,就是为了突出

24、本体,用相似的、相关的或者相反的典故作为背景加以烘托、对照。这样,表达含蓄婉转一些,本体却更鲜明。反衬:是从相反、相异的角度运用典故烘托主体。就是运用性质相反的典故的对比强调所要表达的思想。第23页/共33页第二十三页,共33页。 (2)李商隐风雨)李商隐风雨:“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首句提到的首句提到的“宝剑篇宝剑篇”是唐代前期名将郭元振落拓未遇时的托物寓怀之作。诗借古剑尘埋托寓才士不遇之感,在磊落不平中显示出积极用世的热情

25、。后来郭元振上宝剑篇,深得武后赏识,终于实现匡国之志。这里暗用此典。首联两句意谓是唐代前期名将郭元振落拓未遇时的托物寓怀之作。诗借古剑尘埋托寓才士不遇之感,在磊落不平中显示出积极用世的热情。后来郭元振上宝剑篇,深得武后赏识,终于实现匡国之志。这里暗用此典。首联两句意谓:自己尽管也怀有像郭元振那样的宏大抱负和用世热情,却没有他那样的际遇。只能将满腔怀才不遇的悲愤自己尽管也怀有像郭元振那样的宏大抱负和用世热情,却没有他那样的际遇。只能将满腔怀才不遇的悲愤(bifn)、羁旅漂泊的凄凉托之于诗歌、羁旅漂泊的凄凉托之于诗歌第24页/共33页第二十四页,共33页。 (3)“宝剑篇宝剑篇”,系用来借指自己抒

26、发不遇之感的诗作。尾联的,系用来借指自己抒发不遇之感的诗作。尾联的.新丰酒新丰酒”也暗含一个唐初故实。马周落拓未遇时,西游长安,宿新丰旅舍。店主人只顾接待商贩,对马周颇为冷遇,马周遂取酒独酌。后来马周也得到皇帝赏识,拔居高位。诗人想到自己只有马周当初未遇时的落拓,却无马周后来的幸遇,所以也暗含一个唐初故实。马周落拓未遇时,西游长安,宿新丰旅舍。店主人只顾接待商贩,对马周颇为冷遇,马周遂取酒独酌。后来马周也得到皇帝赏识,拔居高位。诗人想到自己只有马周当初未遇时的落拓,却无马周后来的幸遇,所以(suy)只能盼望着用新丰美酒一浇胸中块垒。首尾两联暗用郭元振和马周的故事,便是对自己当前境遇的一种反衬。

27、只能盼望着用新丰美酒一浇胸中块垒。首尾两联暗用郭元振和马周的故事,便是对自己当前境遇的一种反衬。第25页/共33页第二十五页,共33页。4、双关、双关 (1)一般说,是言在此而一般说,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表面上说甲而实际意在彼,表面上说甲而实际上却指乙。指修辞效果体现上却指乙。指修辞效果体现在典故同时产生两种意义,在典故同时产生两种意义,借以造成广泛的联想,达到借以造成广泛的联想,达到一语双关的效果。一语双关的效果。双关的两层意思中,说写者双关的两层意思中,说写者的重点、本意并不是字面上的重点、本意并不是字面上的那层意思,而在骨子里的的那层意思,而在骨子里的那层意思,即隐藏在深处那层意思,即隐藏

28、在深处(shn ch)的那层意思。双的那层意思。双关可以分谐音双关和会意双关可以分谐音双关和会意双关两种。以典故来达到双关关两种。以典故来达到双关的修辞效果,大多通过意义的修辞效果,大多通过意义的会意。的会意。第26页/共33页第二十六页,共33页。 (2)如李商隐的骄儿诗,由于政治的腐败,党争的牵累,他在仕途上屡遭挫折。其中最后一段有这样四句如李商隐的骄儿诗,由于政治的腐败,党争的牵累,他在仕途上屡遭挫折。其中最后一段有这样四句“爷昔好读书,恳苦自著述。憔悴欲四十,无肉畏蚤虱。爷昔好读书,恳苦自著述。憔悴欲四十,无肉畏蚤虱。”慨叹自己勤苦读书著述,却落得憔悴潦倒,困顿失意。慨叹自己勤苦读书著

29、述,却落得憔悴潦倒,困顿失意。“无肉畏蚤虱无肉畏蚤虱”是幽默的双关语。明说自己身体消瘦还遭蚤虱叮咬,暗喻遭到小人是幽默的双关语。明说自己身体消瘦还遭蚤虱叮咬,暗喻遭到小人(xiorn)的攻汗的攻汗(揭发别人的阴私揭发别人的阴私)。南史。南史文学传载文学传载:“卞彬仕不遂,著蚤、虱等赋,大有指斥。卞彬仕不遂,著蚤、虱等赋,大有指斥。”诗人自己也写过一篇虱赋,其中有句说诗人自己也写过一篇虱赋,其中有句说:“汝职惟啮,而不善啮、回臭而多,拓香而绝。汝职惟啮,而不善啮、回臭而多,拓香而绝。”这首诗里的这首诗里的蚤虱蚤虱”大概正是指这种专门攻汗贤者的小人大概正是指这种专门攻汗贤者的小人(xiorn)。第

30、27页/共33页第二十七页,共33页。五、我看李商隐的典故五、我看李商隐的典故 (1)众所周知,唐朝诗人很)众所周知,唐朝诗人很喜欢用典喜欢用典(yn din),祖咏望,祖咏望蓟门、王维山居秋暝蓟门、王维山居秋暝“随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李白、李白也很喜欢用典也很喜欢用典(yn din),像,像将进酒、宣州谢脁楼饯别校将进酒、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东鲁门泛舟之一书叔云、东鲁门泛舟之一。因此可以说用典。因此可以说用典(yn din)在在唐朝掀起了高峰。很多人为了用唐朝掀起了高峰。很多人为了用典典(yn din)而用典而用典(yn din),不去考虑其真正的含义,很少,不

31、去考虑其真正的含义,很少有人像李商隐那样仔细推敲用典有人像李商隐那样仔细推敲用典(yn din),把典故用活了。这,把典故用活了。这不能不说与李商隐的独特遭遇与不能不说与李商隐的独特遭遇与才学脱离关系。有人说李商隐是才学脱离关系。有人说李商隐是有才无命的诗人。有才无命的诗人。 第28页/共33页第二十八页,共33页。(2) 诗歌中的典故有很多已经有固定的意象与模式,像诗歌中的典故有很多已经有固定的意象与模式,像“青鸟青鸟”,“楼兰楼兰”,“投笔投笔”,“阳关阳关”,“柳岸柳岸”,“芳草芳草”,“芭蕉芭蕉(bjio)”,“长城长城”等。而李商隐诗歌不仅用典方法巧妙(正用反用暗用等),运用各种修辞

32、方法(比喻,拟人,双关等),典故种类也非常丰富,历史文化掌握较充分(像前朝隋朝的了解隋宫,历史典故锦瑟庄生梦蝶,历史地理掌握都比较好,蓝田玉,沧海珠泪,历史人物,马周等,历史文献世说新语,神话故事嫦娥,还有玉兔等,对道家文化的理解等。而李商隐诗歌不仅用典方法巧妙(正用反用暗用等),运用各种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双关等),典故种类也非常丰富,历史文化掌握较充分(像前朝隋朝的了解隋宫,历史典故锦瑟庄生梦蝶,历史地理掌握都比较好,蓝田玉,沧海珠泪,历史人物,马周等,历史文献世说新语,神话故事嫦娥,还有玉兔等,对道家文化的理解,唐太宗与杨玉环的爱情,还有咏史诗中对事物的典故唐太宗与杨玉环的爱情,还有咏

33、史诗中对事物的典故第29页/共33页第二十九页,共33页。 (3) 很多文人书写文章表达自己的不得志,自己的胸襟抱负。我相信李商隐也是一样,他命运坎坷,却胸怀大志,聪明(cngmng)好学,思维敏捷,满腹的才学无处施展只能再现与自己的作品当中。许多人说李商隐的诗歌晦涩难懂,就拿锦瑟来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他们普遍认为是他的典故造成的。在这里我是这样认为的: (4) 诗歌中的典故来源于历史,来源于现实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典故的理解,要站在历史的特定背景上,要有丰富的生活感受,生活经验,以及生活哲学,李商隐的诗歌普遍存在悲伤的情怀,这不能不说与他的人生遭遇有关。我们要理解他的

34、典故,要理解他的人生,理解生活,更要理解文化,理解历史。我之前也说了,通过典故,我们可以了解文化和历史,当然相反也成立。第30页/共33页第三十页,共33页。 (5) 李商隐诗歌中的典故运用的出神入化、炉火纯青。我们如果想进一步解读李商隐的诗歌,学习他诗歌的风格与艺术特色,就一定要以他的诗歌基础知识积累为基础,用功读书,学习相关的历史文化与史料,查看其他文人的研究,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并仔细地推敲(tuqio)琢磨。想弄清他诗歌的典故,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第31页/共33页第三十一页,共33页。谢谢谢谢(xi xie)观赏!观赏!第32页/共33页第三十二页,共33页。感谢您的观看感谢您的观看(gunkn)!第33页/共33页第三十三页,共33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