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中语文《黄州快哉亭记》教案 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案

上传人:艳*** 文档编号:112121012 上传时间:2022-06-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0届高中语文《黄州快哉亭记》教案 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届高中语文《黄州快哉亭记》教案 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届高中语文《黄州快哉亭记》教案 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2020届高中语文《黄州快哉亭记》教案 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中语文《黄州快哉亭记》教案 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黄州快哉亭记教案(附练习)【教学目标】一、 知识目标: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较熟练地翻译课文。 二、 能力目标:学会阅读和欣赏情、景、理浑然一体的亭台记文。 三、 情感目标:体会文中所寄寓的那种旷达胸襟,无往而不快的人生态度。 【教学设想】 一、 宋代的亭台记文情、景、理浑然一体的写作特色非常突出,启发学生学会如何去读懂和欣赏这一类文章,将作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二、 为了使课堂教学符合“增效减负”的目标,要求学生充分利用预习稿和小组学习形式进行课前学习,提高预习的效率,增强自学能力。1、阅读

2、文章,搜集资料,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配合预习稿翻译文章,实现第一层次学习目标的理解突破2、充分利用学生小组,资源共享,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实现第二层次学习目标的理解突破3、通过课堂点拨和课后订正,师生交流,彻底解决遗留问题,实现第三层次学习目标的理解突破三、 教学方法:运用预习稿、讲学稿和习作稿整合课内外资源,力求实现落实基础知识、培养能力素养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 四、 教时安排:共2课时(本节授课为第二课时)【教学流程】第一阶段:扫清障碍(课前预习+第一课时)1、 利用预习稿,使学生对作者,写作背景和文章翻译有较清晰的掌握,并在各学习小组之内和之间取长补短,合作解决遇到的基础知识方面

3、的疑难问题。 2、 通过预习稿训练中有目的的引导,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3、 堂上点拨重点文言字词和句式等,巩固预习阶段的学习成果。4、 学生利用预习稿的订正,彻底解决所有预习遗留的问题第二阶段:品读和赏析(第二课时)1、 整体把握文章,以“快”字为线索,迅速理顺文章脉络。2、 以文本阅读为基础,读懂和欣赏文章。3、 比较阅读,充分感受和理解亭台记文情、景、理浑然一体的写作特色。第三阶段:延伸阅读(课后完成)1、 通过课后阅读,加强对亭台记文情、景、理浑然一体写作特色的认识。2、 写作是语言表达的有效延伸,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运用能力。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

4、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黄州快哉亭记预习稿【作者和背景】苏辙,字 ,晚年因为隐居于颖水之滨,故自号 ,读书学禅以终,谥号文定。其文平稳朴实,亦如其人,作品集名为 ,人生观深受其父兄影响,与其父 、其兄 ,合称三苏,皆为唐宋散文八大家。苏辙被贬官的原因是 【题解】快哉亭位于贬谪之地黄州,快哉亭为 所建, 所命名, 作记,三人均遭贬官的命运,但面对挫折却有着极其相似的处世态度。【字音】沅( ) 沔( ) 子瞻( ) 东西一舍( ) 风开云阖( ) 变化倏( )忽 舟楫( )草木行( )列 皆可指数( )睥( )睨( ) 骋( )骛( )飒( )然 而风何与( )焉会( )计 蓬户瓮( )牖(

5、 )濯( )长江之清流,揖( )西山之白云 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 )者【翻译与理解】【1】江( )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 ),南合湘、沅,北合汉、沔,其势益张( )。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 ),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黄州),即( )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 )之曰“快哉”。诵读后思考:此处描写从西陵到赤壁的江流景象发生怎样的变化? 【2】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 )。涛澜汹涌,风云开阖(通“ ”)。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 ),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 )几席之上,举目而足( )。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

6、,草木行列( ),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 ),此其之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 ),周瑜、陆逊之所骋骛( ),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句式: ) : 这一段介绍了快哉亭命名的哪几个原因呢? 【3】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 )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 ),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 )不自得( ),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

7、快?(句式: ) 本段引用的故事大概讲的是什么: 作者认为何时何地都能保持快乐的关键是(引用原文): 【4】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 )会计( )之余功,而自放( )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 )长江之清流,揖( )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 )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 ),乌( )睹其为快也哉?(句式: ) 此段引入张梦得的事例目的何在呢? 【思考】苏辙的人生观深受哥哥苏轼的影响,他们既是一往情深的手足兄弟,又是互相欣赏的文坛挚友,搜集他们两人之间的故事,回顾以前学过的苏轼作品,再一次细

8、细品味,或许我们会有所启迪!(位置不够可在页背作答)篇名 佳句 黄州快哉亭记预习稿【作者和背景】苏辙,字子由,晚年因为隐居于颖水之滨,故自号颖滨遗老,读书学禅以终,谥号文定。其文平稳朴实,亦如其人,作品集名为栾城集,人生观深受其父兄影响,与其父苏洵、其兄苏轼,合称三苏,皆为唐宋散文八大家。苏辙被贬官的原因是他用自己的官爵为遭贬官的苏轼赎罪,因而遭到了贬官。【题解】快哉亭位于贬谪之地黄州,快哉亭为张怀民 所建,苏轼所命名,苏辙作记,三人均遭贬官的命运,但面对挫折却有着极其相似的处世态度。【字音】沅(yun) 沔(min ) 子瞻(zhn ) 东西一舍(sh ) 风开云阖( h ) 变化倏(sh)

9、忽 舟楫( j)草木行( hng )列 皆可指数(sh)睥(p )睨(n) 骋(chng)骛(w)飒( s )然 而风何与(y )焉会( kui )计 蓬户瓮(wng)牖(yu )濯(zhu)长江之清流,揖(y)西山之白云 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shng)者【翻译与理解】【1】江(长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开阔浩大不可阻挡),南合湘、沅,北合汉、沔,其势益张(更加阔大)。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水势浩荡),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黄州),即(靠近)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命名)之曰“快哉”。诵读后思考:此处描写从西陵到赤壁的江流景象发生怎样的变化?

10、3次变化,“奔放肆大”“其势益张”“波流浸灌(始宽-渐宽-全开),视角是由远及近的【2】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30里)。涛澜汹涌,风云开阖(通“合”)。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忽然),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赏玩)几席之上,举目而足(饱览)。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排列成行),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一一指着数出来),此其之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伺机争夺),周瑜、陆逊之所骋骛(纵横驰骋),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句式:状语后置)白天能看见船只出没在亭子前,夜里能听见鱼龙悲鸣于亭子下:这

11、就是亭子取名“快哉”的原因了。这一段介绍了快哉亭命名的哪几个原因呢? 2个原因:此其之所以为快哉者也;亦足以称快世俗。【3】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生得逢时)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之所以觉得快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心中)不自得(不舒畅),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句式:定语后置)有飒然吹来的一阵风楚王之所以觉得快乐,百姓之所以感到忧伤,这就是因人而已,与风有

12、什么相干呢?本段引用的故事大概讲的是什么(请复述): 作者认为何时何地都能保持快乐的关键是:士生于世,使其中(心中)不自得(不舒畅),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4】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利用)会计(征收钱粮的公事)之余功,而自放(放达游乐)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洗濯)长江之清流,揖(迎送)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自我安乐)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不能忍受的景象),乌(哪能)睹其为快也哉?(句式:倒装句)受清风的吹拂,明月的照射。 这些都是文人游子之所以引起悲哀痛苦而不堪忍受的景象。此段引入张梦得的事例目的何在呢?借张梦得的具体行为来对“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的人生态度的肯定。【思考】苏辙的人生观深受哥哥苏轼的影响,他们既是一往情深的手足兄弟,又是互相欣赏的文坛挚友,搜集他们两人之间的故事,回顾以前学过的苏轼作品,再一次细细品味,或许我们会有所启迪!(位置可在页背作答)篇名 佳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