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 16.2 内能导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上传人:艳*** 文档编号:112032715 上传时间:2022-06-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九年级物理 16.2 内能导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年级物理 16.2 内能导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年级物理 16.2 内能导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物理 16.2 内能导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物理 16.2 内能导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第二节 内能导学案(共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放出)热量,温度升高(降低),内能改变 3、了解热量的概念,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4、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的一些事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多种方法 2、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 3、通过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地球的“温室效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

2、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 3、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探究改变物体内能的多种方法难点:内能与温度有关教具 :压缩空气引火器,机械能转化热能演示器,无色玻璃瓶,橡胶瓶塞,打气筒等。教学过程:一:自主探究:(学)1、通过本节“想想议议”思考推动瓶盖的力量是什么,引出内能。再通过对课本图16.2-1、16.2-2的分析联想到分析具有动能也具有势能,2、引入:分子动理论告诉我们,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着。那么物质内部的分子也同一切运动物体具有动能一样,也具有动能。分子动理论还告诉我们: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这又使分子分子也同地球吸引高

3、处的物体一样,具有势能。3、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提问:内能和机械能有区别吗?通过本节“探究”活动对物体内能改变有几种方法?4、引导学生看书P126-P130,钩出重点知识,在不懂之处打上问号。二、完成预习作业(验)1.物体的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_ _ _与_ _的总和.2.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是:定义不同:内能是物体内部所以分子的 能和 能的总和,机械能指一个物体的 能和 能的总和;决定的情形不同:内能由物体内部分子的 运动和分子之间的相互 决定,跟物体的整体运动、位置、形变无关而机械能由整个物体 情况有关:即物体运动的快慢、高度、

4、位置等有关3.改变内能的方式有 和 两种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可分为外界对物体做功和物体对外界做功两种情况,前者能使物体的内能 ,后者能使物体的内能 ;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也要分吸收热量和放出热量两种情况,前者会使物体的内能 ,后者会使物体的内能 4. 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一定的温度,在自然状态下,使温度不同的物体互相接触,温度低的物体温度 ,温度高的物体温度会 ;即温度高的物体总会把热量传递给 的物体,直到它们之间的温度相同为止,这就是热传递5.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_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单位是_;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_,物体吸收热量,_能增加.6.物体内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激烈程度跟_有关,当物

5、体的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_;温度降低时,内能_.7.当物体对外做功时,它的内能_,温度_;当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_,温度_.给自行车打气,筒壁会发热,这是压缩筒内的空气_,使空气的_增加,温度升高的缘故.8.一切物体都有 能但不一定有 能;在高空飞行的子弹具有_能、_能,同时还具有_能,子弹落地后,这三种能不为零的是_能.三:交流合作(讲)1、分小组讨论预习作业,然后分组抽问答案,教师纠正个别错误。2、教师抽问刚才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由其他组的学生或教师解答。问题(1): (2): (3): 3、由教师引导分析(1):同一物体温度越高的物体其内能越大:从内能的定义及扩散现象可知,决定内能

6、大小的一个主要因素是温度,但不仅仅只取决这个因素既然内能是物质内部所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应该还与物质的分子数目、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分子间距等多个因素有关因而在不同物体之间不易比较内能的大小因此“温度越高的物体其内能越大”这种说法显然是不正确的但对于同一物体而言,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大,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小(2):怎样正确理解温度、内能、热量、做功之间的关系?温度用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从分子动理论观点看,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速度越大,分子热运动就越激烈,因此可以说温度是分子热运动激烈程度的标志内能是能的一种形式,它是物体内所以分子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它与温度

7、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可以从下面这句话找到它们的联系: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它的内能减少例如,“物体的热量”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热量指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改变量因此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与内能是一个状态量不同,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的变化不能用功来量度,只能用热量来量度;做功也是一个过程量,也可以改变内能,因此也能量度内能的变化做功和热传递堆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但两者是有区别的:做功改变内能是物体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热传递是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四:当堂练习抢答(测)1冬天,双手反复摩擦,手会感到暖和;用嘴对着双手“呵气”,手也会感到暖和。前者是利用 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后者是利用 方式

8、增加了手的内能。2下列现象中,利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填序号)(1)冬天,人们用两只手掌相互摩擦取暖 (2)在古代,人类钻木取火(3)冬天,人们往手心中呵气取暖 (4)把烧红的铁块放到冷水中,冷水变热(5)晒太阳时感到很热 (6)用锤子反复打击一些铁片,它的温度升高(7)多次弯折一根铁丝,弯折处会发烫3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烧开的水有内能B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有内能C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内能会增大D水结冰时温度不变,所以内能不变4下列事例中,属于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秧田中的水被晒热B将牛奶放进冰箱冷冻制棒C磨刀时刀刃发热D热开水变凉5下列四幅图中,属于利用热

9、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B烧水时水温升高A双手摩擦能发热 D钻木取火C锯木材锯子发烫P6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0的物体没有内能B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C物体间的内能可以转移D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7关于温度、热量、内能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B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热量多C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分子热运动一定加剧 D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8以下的日常生活事例,通过做功来增加物体内能的是A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气筒发烫 B放进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温度升高C点燃的爆竹腾空而起 D用水壶烧水,水蒸气将壶盖顶

10、起图15-39如图15-3所示,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有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棉花燃烧起来了,在这个过程中,是通过_方式使空气内能 ,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燃点使棉花燃烧。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降低,它的热量就减少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能一定增加 D两个物体的温度相等,它们的内能一定相等112020年10月15日,“神舟”5号载人飞船在震天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飞向太空。完成任务后于次日凌晨准确降落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地区。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一段时间后,由于受空气阻力做匀速运动。返回舱匀速下降过程中( )A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内能增加B机械能减少,动能不变,内能增加C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内能不变D机械能不变,动能不变,内能增加12小明发现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里有自己未喝完的水他想“杯子静止在桌面上,那么杯内水的动能为零,可杯内水的内能是否也为零呢?五、学习评价(评)1、评选出本节课的聪明1、2、3号2、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 哪些问题自己还不理解: 评价本堂课自己的表现(自学过程是否投入、听老师讲课注意力是否集中、讨论问题是否参与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