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生存与救护相关知识(二)

上传人:z**** 文档编号:111882206 上传时间:2022-06-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野外生存与救护相关知识(二)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野外生存与救护相关知识(二)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野外生存与救护相关知识(二)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野外生存与救护相关知识(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野外生存与救护相关知识(二)(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野外急救一般分为几步?请简要说明主要的急救准备:急救准备方面心理急救知识;组织实施急救的能力;身体身体健康;熟练的急救技巧;团队基本技能;了解线路及计划;谁有急救经验;需要用特殊的药物要先告知;分发设备;物质所需设备和供应品;紧急用品;备用品。切记:带上超岀个人所需的额外物品以帮助那些突发受伤或生病的人,这是每个团队、队员的责任。当选择打包用品和药品的时候,可以参考以下: 带上能吸收大量血液的东西。受伤时的严重岀血是常见的,但野外能吸收液体的材料很难找。 急救包要注意防水,分隔放置物品,并熟悉,以便在紧急的时候能快速找到。 根据旅行的实际情况收拾急救包,如夏季要带上防暑的药物,冬季要带上冻伤

2、药等。 带合适急救器材。 如果你不是大夫,请不要给人服用处方药,如果是你个人服用,应了解处方药服用方法,尽量使用非处方药。 带上急救手册。 带上记录本,记录伤病的情况,如病症、损伤、发病次数、伤口、疼痛等,以便能帮助后续的治疗。急救七个主要步骤概述第一步:控制局面目的:动员队员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程度地参与到救护工作中来;第一时间对意外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安排急救工作,并把工作具体落实到每位队员。要有组长,并听从他的指挥。急救时的领导能力 野外紧急救护必须有一个领导者,他可以是向导,可以是专门的救援专家,但这个人必须有威信,能使整个团队都信服,可以控制现场。领导能力也可以看成“控制能力”。 领导

3、能力:领导能力不一定需要专业的知识,毕生的经验或者超凡的人格魅力。它可以表现在负担责任并运用直觉做出决定这些方面。在不是非常紧急的时候可以表现民主,在非常紧急的时候,团队领导者必须是独裁者!虽然在整个救援过程中领导力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发生意外最初是人们最慌张的时候,整个时候需要发挥更大的领导能力。对于意外现场需要控制的事情是: 洞察现场状况的各个方面; 避免锁定问题的某个方面,而丧失对整个局面的掌控; 细心观察并征求意见。听取其他队员意见和建议。第二步:安全的接近伤者目的:避免伤者再度受到伤害,如雪崩、滚石、急救人员摔倒伤者。接触伤者时动作要迅速。要保证个人安全,同时注意保护其他队员不受伤

4、害。 不要从伤者的正上方接近,从侧面或者下方接近; 如果地形比较复杂危险,应该派两个以上的人接近伤者; 伤者处在较危险的地方时,应对救援者做好保护; 如果伤者是被动物攻击受伤,应该考虑动物是否还在附近; 接近伤者之前应安顿好团队其他人员; 接近伤者时应带上必要的装备。第三步:展开紧急情况救援,采取急救措施目的:对有生命危险的伤者进行处理。在某些紧急情况下,急救人员应该立即对伤者进行急救。如果伤者正身处雪崩、滚石的危险地带或极有可能遭到雷击,要迅速转移伤者到安全地区。然后在执行计划之前不要再移动伤者。必须对伤者的呼吸、脉搏以及是否有严重的失血现象进行检查,首先要对威胁伤者生命安全的病情做岀必要的

5、处理。有几种情况需要马上采取行动,否则伤者会岀现伤势恶化或生命危险,这几种情况是: 伤者是不是处在危险的环境中,需要马上转移; 伤者呼吸困难或呼吸暂停; 伤者血液循环不畅或严重失血。第四步:保护伤者目的:减轻伤者的体力和情绪负荷。不论伤者伤势如何,都应保护伤者不受周围冷热环境的影响。此时不要移动伤者,可以使用遮盖物防止伤者暴露在过冷或过热的环境中,与伤者对话,告诉伤者你是谁,你在做什么,以及你将要做什么。体贴关怀对于减轻伤者的情绪负荷是非常重要的。在对伤者全面检查以前,不可移动伤者。要对伤者进行一定的保护,不要让伤者暴露在寒冷或炎热的环境下,防止其再受伤,防止伤者产生恐惧感和焦虑心理。 如果在

6、寒冷环境,可以在不移动伤者的情况下在伤者身上盖上衣物或在身下垫上隔凉物; 如果热天或潮湿、降雨,可以在伤者上方架起帐篷、雨布; 不要移动伤者,不能在伤者身上迈过,小心不要踩到伤者; 将设备放在离伤者较远的地方; 保持冷静; 指派一个人与伤者聊天,表现岀对伤者的关爱。第五步:检查其他伤势目的:检查病人所有的伤势,不分大小。确保病人脱离生命危险后,急救人员应对其进行更细微的检查,检查要非常全面。准确地说从急救开始到救护结束都要不断地检查,第五步是个全面的检查,以便发现不明显的伤害,在后续救援中给予帮助。第六步:制定救援工作计划目的:组织好救援工作,让救援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前五步结束后,应总体

7、衡量伤者的伤势、队员人数、自然环境、地形、天气、所处的方位与能否获取外部救援等诸多因素。在前几步结束后就应该制定救援工作计划了。怎样救援,搬运伤者等等。第七步:执行计划目的:完成对伤者的救护,保证其他队员的安全和健康。如果执行自我转移,要选好向导并继续对伤者伤势进行观察以确保安全。如果外部救援,要考虑救援队到达时间,需按照伤者的情况、地形以及天气的变化,随时变更计划。根据第六步的计划进行救援实施。二、请详细说明心肺复苏ABC(或基本生命支持ABC)流程?(1)心肺复苏ABC三步阶段步骤无需设备措施现场救治BasicLifeSupportA保持气道通畅(Airway)头后仰,提起下颌,手法清理口

8、咽部,推举上腹部,扣打背部B人工呼吸(Breathing)口对口(鼻)呼吸C人工循环(Circulation)胸外心脏按压A(Airway)保持气道通畅A保持呼吸道通畅,是人工呼吸先决条件头后仰、托下颌、张口(徒手三步手法) 口腔内容物可用手挖岀 气道异物梗阻的处理 溺水者排水法(俯卧位法)一个基本原则只要不影响呼吸道通畅,不要因清理呼吸道而影响心肺复苏术的开始昏迷后舌根后坠气道梗阻一一仰头抬颏法一一托下颌法一一仰头抬颈 口腔内成形异物用手挖除 气道异物梗阻的处理1)腹部冲击法(Heimlich手法:坐位、立位或卧位,双臂抱住病人腰部,双手放在腹部中间,用拇指压肋骨以下的腹间,加压并迅速向上猛

9、推,连做三四次,如果不凑效,在其背部猛击四次,使阻碍物放松,然后再来四次,当病人开始恢复呼吸或者大声咳嗽即可停止)2)膈肌下腹部压举法,五次后用手清除异物。3)胸部冲击法(用于妊娠末期或过度肥胖者)或扣打背部法,5次后用手清除异物。 溺水者排水法1)无论是淡水或海水淹溺者,大多肺内未吸入大量水份,将伤员抬岀水面后,立即清除其口、鼻腔的水、泥及污物,然后抱起伤员的腰腹部,使其背朝上,头下垂进行倒水。2)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一般以口对口吹气为最佳。B(Breathing)人工呼吸 口对口式(生命之吻”):使病人仰面躺在地上,用手扳开下颌使其头部后仰(防止舌头后滑压住呼吸通道),另一只手捏

10、住鼻孔,检查口腔、喉咙有无阻塞物,嘴对嘴,不停地吹气和吸气。当轻缓向病人肺部吹气时注意胸部的扩张,如果胸部没扩张,将病人侧放,在肩后背捶击,解除阻塞物,当看到胸部有自然回落时,再进行一次深呼吸,应该感觉或听到有气回落。上述动作尽可能地重复六次,然后每分钟做十二次,直至病人恢复正常呼吸。如果救助对象是小孩,不要猛击他的背部,可以对他正常呼气,对于婴儿可以微微吹气吸气,首先尽可能快地吹气吸气四次,强迫式猛吹可能伤害小孩柔嫩的肺脏。坚持下去!无论用何种人工呼吸的方式,一定要坚持下去。最初的五分钟可能是最关键的,但是如果病人仍未恢复呼吸,人工呼吸至少应持续1小时,团队成员轮流进行,同时检查心跳是否正常

11、。 对面部受伤的患者进行人工呼吸(Silvester人工呼吸法):病人中毒或者面部受伤,口对口人工呼吸无法进行的情况下,使用该人工呼吸法。使病人仰卧,抬起他的肩部,在其背部下面垫上折叠的毛毯,或者衣物,用双膝夹住病人的头部。双手平放在病人胸部,要放在肋骨部分的下面,向前摇动,轻稳地推压腹部,尽可能地向上向外举起病人的双臂。该动作每分钟重复12次,如果没有效果,将病人侧放,在肩部的后背处轻击,使得可能存在的阻塞物脱离,使呼吸和循环系统恢复畅通。不要放弃,曾有过本能呼吸停止三小时后通过人工呼吸方法救活的例子;无论是溺水、电击还是体温过低者,都有成功的范例。 面朝下式的人工呼吸(霍格.尼尔森人工呼吸

12、):如果病人没有办法进行口对口式人工呼吸,或者病人没有办法翻过身来,可以采用该人工呼吸法。把病人的手臂弯曲,垫在面部下面,松开他扣紧的衣物,确信他的舌头伸向前方,口部没有阻塞物,面对着病人跪着,其中救护者一个膝盖放在前面,手掌伸展压击病人的肩后背部,依次完成以下1-8程序,连续进行8次。每分钟重复12次。注意:如果病人手臂受伤,可以将折叠的毛毯垫在额头前面,举臂时,握住他的腋下部位,如果病人肋骨或肩部严重受伤时,此法不切合实际。1-2-3.伸直双臂,向前轻柔地平均施力,推压患者的肩后背部(大约进行2秒)4.手掌向后推压,同时抓住病人上臂(0.5-1秒)5-6-7.轻轻地抬起病人的双臂,进一步摇

13、动后背(2秒),注意避免将病人躯干或头部抬得过高8.将病人双臂放低至地面上,然后复位(0.5-1秒)。C(Circulation)人工循环C(Circulation)人工循环:判断脉搏是否消失、胸外心脏按压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 病人体位:病人在硬板床或地面仰卧,头不高于心脏。 救护者按压部位:胸骨下半部分仲下1/3)手指先触及肋弓下缘,滑向中线,到肋骨与胸骨连接处向上4cm(两横指)。 救护者手法:掌根置胸壁,另掌交叉重叠手指翘起,肘关节伸直双肩双臂与胸骨垂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放松时双手不离开胸壁说明:按压深度:45cm,约为胸廓厚度的1/3,可根据病人体型大小灵活掌握,按压时可触到颈动脉搏

14、动效果最为理想。按压频率:100次/分钟;原规定:80100次/分钟按压/放松时间:50%口对口吹气与胸外心脏按压的比例为2:15,即每做2次口对口吹气后,立即做15次胸外心脏按压;单人操作为2:15,双人操作为1:5。按压15次中间不换手以确保位置准确。胸外心脏按压的注意事项: 确保正确的按压部位,既是保证按压效果的重要条件,又可避免和减少肋骨骨折的发生以及心、肺、肝脏等重要脏器的损伤。 双手重叠,应与胸骨垂直。如果双手交叉放置,则使按压力量不能集中在胸骨上,容易造成肋骨骨折。 按压应稳定地、有规律地进行。不要忽快忽慢、忽轻忽重,不要间断,以免影响心排血量。 不要冲击式地猛压猛放,以免造成胸

15、骨、肋骨骨折或内脏的损伤。 放松时要完全,使胸部充分回弹扩张,否则会使回心血量减少。但手掌根部不要离开胸壁,以保证按压位置的准确。 下压与放松的时间要相等,以使心脏能够充分排血和充分充盈。 下压用力要垂直向下,身体不要前后晃动。正确的身体姿势既是保证按压效果的条件之一,又可节省体力。最初做口对口吹气与胸外心脏按压45个循环后,检查一次生命体征;以后每隔45分钟检查一次生命体征,每次检查时间不得超过10秒钟。基本生命支持ABC流程回顾: 保持气道通畅AAirway 人工呼吸BBreathing人工循环CCirculation三、野外中暑如何救护?中暑是由于高温、日晒等引起的一种急性疾病。中暑后会

16、岀现头晕目眩、头痛、全身无力、口渴、心悸、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会突然晕倒。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及重症中暑。中暑急救的方法:让中暑病人立即离开高温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并解开衣服,呈平卧姿势,同时让患者多喝含盐饮料。对于先兆中暑者,可不进行特殊治疗,让他自然恢复正常。对于重症中暑病人,要立即送医院抢救治疗。中暑者体温过高时,可以用冰袋放在中暑者的头部、两腋下等处,用冰水(或酒精)擦身;用凉水浸湿的毛巾包上冰块擦拭额部和全身。此外,要用力按摩病人的四肢,防止血液循环停滞。还可进行凉水沐浴,使病人身体浸泡在凉水中(除头部),经10-20分钟后,擦干身体。在使用上述方法降温的同时,让

17、病人喝含盐的清凉饮料和凉开水,服用急救药水、人丹、藿香正气水和其他降温药物。四、野外冻伤如何救护?冻伤是由于机体暴露在寒冷环境中过久而形成的损伤。冻伤可分为局部和全身两种:局部冻伤易发于手指、脚趾、鼻尖、耳廓、脸颊等暴露部位,而且容易在同一部位复发。冻伤程度:第一度(红斑性):冻伤部皮肤从苍白变为斑块状紫蓝色,以后转为红、肿、充血。并有痒、痛、麻木等现象。约57天症状消失,不留疤痕。第二度(水泡性):冻伤部除红肿外,尚可岀现大小不等的水泡,局部剧痛,对冷、热、针刺感觉不敏感。23周后水泡干枯形成干痂,痂皮脱落时,有薄的新皮覆盖创面。第三度:轻的局限于皮肤,皮肤从苍白变紫而黑,伤部周围皮肤肿胀并

18、可有水泡,大多有剧痛。坏死组织脱落后创面愈合需二个月以上,且形成疤痕。全身冻伤:体表血管收缩、皮肤苍白外,伤者岀现寒战以增加机体发热、维持体内温度。但当体温继续下降时,伤者就感觉疲乏,瞌睡。再进一步就神志迟钝,常出现幻觉。若不及时治疗,就会危及生命。冻伤的处理: 伤部要迅速复温,可将伤部浸泡在清洁温水中,并在57分钟内加温到3742C左右。 冻伤的肢体宜稍抬高,以消退水肿。 第一、二度冻伤给予保暖包扎。第三度冻伤宜由医疗单位进行消毒、包扎、预防感染和创面处理。 全身性冻伤复温后,由于全身组织和脏器均有损害,仍可岀现低血容量性休克和心肾功能损害,所以应住院抢救。 冻伤发生后,治疗就较困难,所以应

19、以预防为主。在严寒下工作的人员应注意防寒、防湿,衣着鞋袜要松紧适当并保持干燥。暴露部分宜涂油膏,减少散热。并戴口罩、手套、耳罩等。户外作业时应适当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此外,要有足够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并注意营养。冷库内应有报警装置,以防意外。五、野外高山症如何预防?如何诊断?如何治疗?(1)概念:高山症:在低压、低氧、高海拔的环境下,所产生的症状及病变,包含急性高山病(如:头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心悸、失眠)、高山肺水肿、高山脑水肿、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高山肺水肿:因缺氧造成肺动脉压上升,使肺部血管通透性增加,造成水分渗漏到血管外的肺泡或肺泡壁中,使得肺内液体增多,弓I起该病。患者一般

20、呼吸急促、严重咳嗽、心率增快、全身无力、头痛等。高山脑水肿:由急性缺氧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严重障碍。患者会有头痛、呕吐、步履不稳、意识不清等临床症状,若治疗不当,常危及生命。(2)发病率高山症发生机率:成人=儿童,但50岁以上发生机率较低相关因素: 海拔:越高,大气压力越小,氧气越稀薄,发生机率越大; 爬山速度:短时间内相对高度改变越大,发生率越高; 季节:冬天大气压较夏天低,所以冬天发生率也较高; 日夜差异:夜晚大气压较低于白天,因此发生率也高于白天; 地点:离赤道越远,大气分压越小,发生机率也较高。(3)诊断高山症露易丝湖急性高山症(LLAMSS)诊断准则急性高山病1、有登高2、头痛的症

21、状3、有头晕、失眠、呕吐、恶心及虚弱等至少一个以上的症状高山肺水肿1、有登高2、休息状态下仍呼吸困难,咳嗽、虚弱无力或活动力降低,胸闷或胸胀感(以上症状至少要有两项)3、至少一侧肺野有啰音或喘鸣音,呼吸过速,心搏过速(以上病症至少要有两项)高山脑水肿1、无论有无急性高山病症状,有步态不稳或意识不清(三岁以下)孩童露易丝湖急性高山病指数CLLSCLLS=FS+E+P+SCLLS6&FS3&E+P+S2烦躁指数(FussinessScoreFS)=烦躁量值+烦躁强度清醒时,难以解释烦躁的量0123456无烦躁闲歇性烦躁持续烦躁清醒时,难以解释烦躁的强度0123456无烦躁烦躁极度烦躁进食游玩睡眠指

22、数(Eating,Playfulness,Sleep,score:EPS)今日进食状况0-正常1- 比平常差一点2- 比平常差很多3-呕吐或不吃今日游玩状况0-正常1- 比平常差一点2- 比平常差很多3-不玩今日睡眠状况0-正常1- 比平常少一点或多一点2- 比平常少很多或多很多3-不睡 (4)咼山症治疗原则离开高海拔环境(下山):降低500-1000m即可改善症状,若已经发生高山肺水肿、高山脑水肿时应立即下山;给氧:中度高山症给予低流量的氧气,高山脑水肿及高山性失眠给予每分钟24L的氧气能有效改善高山症;增加环境压力:携带加压袋(如gamowgag);药物治疗:药物用途剂量Acetazola

23、mide(乙酰唑胺)1预防急性高山病125-250mgbid(天两次)(上升前24hr.-达到最大高度后48hr.)2.治疗急性高山病250mgq8h-q12h(每8-12小时)3.治疗小儿急性高山病5mg/Kg/day分2-3次Dexamethasone(地塞米松)1.治疗急性高山病4mgq6h2.治疗高山脑水肿8mg之后改为4mgq6h3治疗小儿高山脑水肿1-2mg/Kg/d之后改为Nifedipine(硝苯地平)1预防高山肺水肿10mgq4-6h30mg/长效型q12h2.治疗高山肺水肿10mg之后30mg/长效型q12h3-agonists(p受体激动剂)1预防高山肺水肿短效MDI2.

24、治疗高山肺水肿短效MDI:2-4puff(喷)q4h(5)咼山症治疗时机轻度高山病停止上升,维持在同一高度或降低高度Acetazolamide(乙酰唑胺)po(口服)每次125-250mgbid(一天两次)症状治疗:视症状给予止痛剂或止吐剂中度高山病症状恶化立即降低高度低流量氧气高压袋治疗Acetazolamidepo250mgbid或dexamethasone(地塞米松)po4mgq6h高山脑水肿立即下山氧气每分钟给予4公升或使血氧浓度90%dexamethasone地塞米松)po/IM/IV8mg之后4mgq6h加压治疗高山肺水肿立即下山氧气每分钟给予4公升或使血氧浓度90%dexamethasoneIV4mgq6h加压治疗Nifedipine(硝苯地平)10mgq4-6h或30mg/长效型q12h高山性失眠Acetazolamidepo125mgHS(睡前)Zolpidem(唑吡坦)10mgpoHS氧气每分钟给予2-4公升或使血氧浓度90% (6)可能不是高山症症状到达一高度后36小时才开始岀现症状完全无头痛或呼吸急促的症状经过体液补充或充足睡眠后症状即改善对下降高度或给予氧气无反应对高山症的治疗无效 (7)预防高山症携带氧气筒或加压袋避免剧烈的活动保持体温的稳定不抽烟.不喝酒不随意服用镇定剂或安眠药高醣低脂的饮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