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县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上传人:ca****in 文档编号:111846667 上传时间:2022-06-2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476.0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黎平县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黎平县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黎平县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黎平县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黎平县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黎平县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县统计局 县乡镇统计办2018年4月28日2017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紧扣“三个同步”1发展决定,加快“一城一地一品牌”2打造,狠抓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实现了经济筑底趋稳、转型加快、质量提升的良好态势,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明显进步。 一、综 合经初步核算,2017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834160万元,比上年增长8.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93654万元,增长6.4

2、%;第二产业增加值139814万元,下降12.6%;第三产业增加值500692万元,增长20.2%。全县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3.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6.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0.0%。在三次产业中,第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6.2%、-39.0%和122.8%。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1277元,比上年增加687元。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402356万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8.2%。二、农 业全年种植业增加值完成84001万元,增长6.9%。农作物总播种面积63865公顷,同比下降0.4%,其中,粮食种植面积31152公顷,比上年下降0.

3、2%;油菜籽种植面积7743公顷,比上年增长0.1%;蔬菜种植面积9490公顷,比上年增长4.7%;药材种植面积3714公顷,比上年增长64.7%;绿肥播种面积5794公顷,比上年下降23.1 %;年末实有茶园面积9974公顷,比上年增长4%;年末果园面积2860公顷,比上年增长1.6%。粮食总产量为12.90万吨,比上年下降0.3%,主要经济作物油菜籽、蔬菜、茶叶水果产量不同程度增长。表1: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单位:吨指标名称2017年2016年比上年增长%粮 食128998129455-0.4 其中:稻谷 9769598494-0.8 玉米770676261.0 薯类18454175485

4、.2 豆类44364872-8.9 棉 花6536372.5 油 料10649101644.8 其中:油菜籽950290305.2 土 烟2282127.5 茶 叶7502613422.3 水 果894785494.7 林业增加值51886万元,增长8.2%;主要林产品油茶籽、油桐籽、松脂、竹笋片等产量比上年增加。表2:主要林产品产量如下指标名称单位2017年2016年比上年增长%油桐籽吨8590-5.6油茶籽吨13378989635.2五倍籽吨440棕片吨110松脂吨571056620.8竹笋片吨5395390木材采伐万立方米16.113.5818.6牧业增加值48898万元,增长3.6%。

5、表3:主要畜牧业产品产量和畜牧存栏出栏情况指标名称单位2017年2016年比上年增长%肉类总产量吨16200155004.5 其中:猪肉吨11887117731.0 牛肉吨2658223419.0 羊肉吨1971818.8 禽蛋产量吨6746415.1 年末牛存栏数头6199167401-8.0 年末猪存栏数头1269541190946.6 年末羊存栏数只197741543228.1 年末牛出栏数头19064175328.7 猪出栏数头1409491393631.1 羊出栏数只11099999611.0 渔业增加值8869万元,增长7.1%。农林牧渔服务业6919万元,增长7.1%。农业生产条

6、件有所改善。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35.1万千瓦,其中:拖拉机(混合台)2.0万千瓦/973台,耕整机88015千瓦/14196台,排灌机械20466千瓦/5120台,加工机械54095千瓦/18777台。完成农机购置补贴328.089万元,补贴农机具3974台套,受益农户3693户。发放农机购置补贴309万元,全县共有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10个。全县水利发展稳步推进。高贡、枫树屯二期水利工程开展顺利,高贡水库目前完成投资5696万元,枫树屯二期工程累计完成渠道衬砌7.2KM,管道安装2.1KM,累计完成投资1700多万元。长溪、绞洞、石景山水库工程正逐步推进。 农业产业化程度逐步提高。农民专业合作

7、社共注册950家(其中2017年新增352家),出资总额10.73亿元,成员总数9942人。全县有州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53家。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4家,州级重点龙头企业39家。全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91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2%。实现6个贫困乡镇省标摘帽、59个贫困村国标出列。投入扶贫资金1.33亿元,整合涉农资金5.75亿元,争取扶贫产业子基金6亿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022个,覆盖贫困户2.1万户7.6万人。三、工业和建筑业2017年全县着力压实统计数据质量,工业总量向下调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59392万元,比上年增长2.4%。规模以上企业年末共19户,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8、32143万元,比上年增长2.0%。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增加值完成4253万元,比上年下降0.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3.4%;重工业增加值完成27890万元,比上年增2.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6.6%。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增加值完成4917万元,比上年增长4.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3%;非公经济类型企业增加值完成27226万元,比上年增长1.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4.7%。在规上工业主要10项工业产品中,产量较上年增长的有6项,其中商品混凝土增速最高达76.3%;产量较上年下降的有4项,其中大米加工下降幅度最大达4

9、6.2%。表4:规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指标名称单位2017年2016年比上年增长(%)大米吨18711 34769 -46.2 精制油吨1251 1875 -33.3 软饮料吨5608 4966 12.9 白酒吨530 680 -22.1 商品混凝土万立方米10.66 6.05 76.3 水泥万吨86.70 71.02 22.1 蒸汽砖万块331 328 0.9 钢化玻璃万立方米35.78 30.29 18.1 活性炭吨4125 7163 -42.4 工业硅吨12639 7572 66.9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完成80421万元,比上年下降26.9%。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施工总承包企业和专业

10、承包企业11户,比上年末增加4户,其中施工总承包三级资质企业3家、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企业7家、专业承包三级资质企业1家,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总产值28595万元,比上年增长67.2%。 四、固定资产投资全县着力压实统计数据质量,全年投资总量向下调整。全县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71个,完成投资24.63亿元,比上年下降25.8%。其中产业项目28个,完成投资4.35亿元,比上年下降71.5%,占全县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7.9%。房地产开发投资项目13个,完成投资2.02亿元,比上年增长0.9%,占全县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8.2%。表5:2017年房地产开

11、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及增长速度指标名称单位绝对数比上年增长(%)投资额亿元2.020.94 其中:住宅亿元1.3536.89 其中:90平方米及以下亿元0.7592.31房屋施工面积万平方米53.18-17.21 其中:住宅万平方米32.72-14.75房屋新开工面积万平方米6.91-38.29 其中:住宅万平方米1.79-76.23房屋竣工面积万平方米11.1868.95 其中:住宅万平方米0.7257.63商品房销售面积万平方米18.4171.72 其中:住宅万平方米16.3267.51房屋销售额亿元6.5877.73 #住宅亿元5.38107.68本年到位资金亿元4.5930.02 其中:国

12、内贷款亿元0.74-0.68五、交通和邮电通信业全年公路旅客周转量145268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0.0%;货物周转量93621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47.6%。民航航班起降2250架次,比上年增长71.8%;民航旅客吞吐量9.34万人,比上年增长97.0%;民航货邮吞吐量11.7吨,比上年增长1276.5%。全县邮电业务收入完成24796万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邮政业务收入2706万元,比上年增长3.7%;电信主营业务收入22090万元,比上年增长13.2%。光缆线路总长22960皮长公里。全县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0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4.88万户,增长15.4%;全县移动电话普

13、及率为88.76部/百人;互联网宽带(ADSL)用5.02万户。 六、国内贸易2017年,全县商品销售额(营业额)完成90.70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分行业看,批发业销售额完成43.28亿元,增长14.5%;零售业销售额完成41.93亿元,增长14.6%;住宿业营业额完成0.83亿元,增长11.1%;餐饮业营业额完成4.67亿元,增长14.7%。2017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3.66亿元,比上年增长10.6%。七、对外经济协作和旅游业我县全年共开工省外引进项目43个,到位资金50.69亿元。建成省外投产项目30个,其中新引进项目18个,往年项目12个。全年顺利举办了2017中国

14、侗年暨第八届黎平中国侗文化旅游节及4届乡村旅游节等系列重大活动,全年共接待旅游总人数445.5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5.8%,实现旅游总收入33.77亿元,比上年增长37.1%。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444.5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5.9%;国内旅游收入33.49亿元,比上年增长36.8%。接待入境旅游者1.1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其中,外国人0.86万人次,港、澳、台同胞0.28万人次。八、财政、税收和金融保险业全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6.24亿元,比上年下降19.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64亿元,比上年下降33.3%。其中,地方税收收入1.84亿元,比上年下降47.6%;非税收收入1

15、.80亿元,比上年下降7.6%。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3.14亿元,比上年增长8.4%,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01亿元,比上年下降14.8%;教育支出7.79亿元,比上年下降2.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63亿元,比上年增长37.6%;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支出5.0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农林水事务支出6.33亿元,比上年增长25.1%。表6 财政收支情况 单位:万元指标名称2017年2016年比上年增长%财政总收入6241077827-19.8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641654617-33.3 #地方税收收入1843435157-47.6 #增值税部分5933334777.3 营业税2

16、273787-94.0 企业所得税155214308.5 个人所得税128385350.4 城市维修建设税709790-10.3 契税6531666-60.8 #非税收收入1798119459-7.6 #行政性收费23332784-16.2 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5753321479.0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313563055688.4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013335387-14.8 教育支出7788079971-2.6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62873363637.6 医疗卫生支出499924515710.7 节能环保支出46515957-21.9 城乡社区事务785774485.5 农林水事务

17、支出633485062325.1 交通运输支出199762381739.0 全年全县国税税收完成28336万元,比上年增长53.3%。全县地方税收完成19406万元,比上年下降54.8%。全县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107.35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住户存款余额73.68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全部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86.01亿元,比上年增长18.2%。表7 金融机构信贷收支情况 单位:亿元指标名称2017年2016年比上年增长%全部存款期末余额107.35 96.29 11.5 #住户存款余额73.68 64.78 13.7 全部贷款期末余额86.01 72.79 18.2 #

18、短期贷款23.85 20.73 15.0 #中长期贷款31.83 52.06 -38.9 全县人寿、财保两家保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9008万元,比上年增长29.8%。全年赔付支出3048万元,比上年增长8.0%。九、教育和科技全县共各级各类学校416所,其中:幼儿园132所(民办园87所);小学257所(完小74所、教学点183个);初级中学19所(独立初中1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普通高中5所(独立高中3所,完全高中1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中职学校3所(民办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共计92453人,其中:幼儿园20827人,小学38634人,初中15847人,普通高中109

19、54人,中职6078人(全日制1230人),特殊教育110人。全县有公办学校教职工4454人,其中:学前教育528人,小学2132人,初中1089人,普通高中592人,特殊教育学校21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92人。全县民办学校教职工1226人,其中:幼儿园1020人,小学15人,初中19人,高中167人,中职5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4.38%,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0.2%,小学辍学率0.18%,初中辍学率1.05%。全县参加高考3595人,一本上线524人,比2016年增加125人,二本以上上线1949人(不含体艺生),比2016年增加60人,二本以上上线率54.21

20、%,同比提高1.06个百分点,上线跃居全州第二名,600分以上49人,黎平一中周鹏、莫家楠两位同学分别被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录取。表8 2017教育事业情况 单位:人、%指标名称招生人数在校生人数毕业生人数绝对数增长绝对数增长绝对数增长学前教育1044718.8 2082720.8 65791.9 普通小学73406.8 386346.8 536011.2 初中学校557112.0 15846-4.3 6416-14.5 普通高中35525.3 10954-4.0 37950.4 特殊教育18-30.8 11018.3 11-59.3 中等职业教育1432-45.4 6078-14.3 221-

21、69.7 科技工作有较大突破。获得立项9个(其中:科技扶贫项目1个,科技成果转化2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个,科技型种子企业1个,知识产权优势培育工程1个,大学生创业企业1个,科技创新1个,高新技术企业1个),获得立项资金585万元。黔香园油脂成功获得贵州省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开展对香禾糯、有牛米、薄壳山核桃、茶叶、铁皮石斛等5个农业产品进行有机认证,总签订认证协议10000亩。共申请专利105件,其中发明专利32件,实用新型专利28件,外观设计专利45件,排名全州第二位。共有45件专利获授权,其中发明3件,实用新型14件,外观设计专利28件,排名全州第五位。全县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为48%。十、

22、 文化、体育和卫生年末全县共有文化馆(站)26 个;图书馆1个,图书馆藏书8万册;文艺团体8个;文物保护单位30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13个,州级14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38个,其中世界级1个,国家级7个,省级14个,州级16个。全年推进述洞独柱鼓楼、地坪风雨桥、两湖会馆等文物保护工程实施。完成羊角岩战斗遗址、洪州草坪茨蓬鼓楼、潭溪塔桥、邱团私塾等7处革命文物的抢修和修缮。黎平府衙历史记忆工程和翘街业态打造项目顺利实施,黎平600年府衙文化得以再现。黎平会议会址入围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启动黎平会议纪念馆改陈提升工程。万人侗族大歌合唱团入选基尼斯纪录大全。黎平在央视辉煌中国、中国影像方

23、志、远方的童谣、决不掉队及英国广播公司BBC世界各地等栏目或纪录片中频频呈现。“天籁之音”侗族大歌唱响国际民歌合唱节及上海国际时尚中心,荣获“2017走进俄罗斯海参崴大型文艺汇演”金奖;首创本土侗族音乐剧千年大歌试演成功。全县广播站9个,电视差转台/站1个;广播电视村村通卫星接收站57693个,电视入网数74334户;广播覆盖村403个,电视覆盖村403个,电视覆盖率100%。完成“广电云”户户用安装26570户,完善59个出列贫困村农家书屋设施。推进全民健生。我县被授予贵州省“划骑跑运动基地”、“摔跤训练基地”。全年开展了元旦节长跑、百村篮球赛的乡镇预选赛和全县总决赛、百城百万徒步活动、百里

24、侗寨国际划骑跑三项公开赛、足球联赛、篮球联赛、侗族广场舞大赛、5人制足球赛等系列全民健身活动,累计参加人数达5万人左右。顺利成立黎平篮球协会。获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的农体工程项目村级4个,全民健生路径器材3套。全县共有医疗卫生计生单位484个,其中卫生计生行政单位1个(县卫计局),县级卫生单位2个(县卫监局、县合管中心),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个,县级医疗机构2个县人民医院(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县中医院(二级甲等中医院),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1个,乡镇(街道)卫生院(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站)25个,朝阳麻风病康复医院1个,德凤街道南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村级卫生计生室37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25、9个,民营医疗机构63个其中民营医院8所(含精神病医院),个体诊所55所。全县各级医疗机构业务用房面积74695平方米,各级医疗机构共有编制床位1958张,实际开放床位2690张,每千人口拥有床位4.7张。全县卫生计生系统现有编制数1590人,实有3377人(其中在编人员1185人,公立医疗机构编外临聘人员743人),其中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843人,县直医疗卫生单位卫生技术人员1105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436人,私人诊所卫生技术人员166人,民营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731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878人,注册护士1421人,全科医师47人。平均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63人

26、、执业(助理)医师1.92人、注册护士2.49人,每万人拥有全科医生数0.82人。十一、人口和人民生活全县年末户籍人口55.92万人,比上年增加0.24万人。全县年末常住人口39.30万人,比上年增加0.19万人,常住人口出生率为12.56,常住人口死亡率6.10,常住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46。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据农村住户调查统计,2017年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63元,比上年增加750元,增长10.4%(不扣除物价因素);农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人均消费支出为7976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烟酒食品支出增长10.1%,居住支出增长15.7%,医疗保健支出增长66.8%,交通和

27、通讯支出增长69.3%,文化教育娱乐支出增长2.0%。2017年每百户农户中有彩色电视机114台、电冰箱98台、洗衣机85台、手机和固定电话330部、摩托车74辆。农村居民家庭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人均住房面积为41.8平方米。表9:2017年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年末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指标名称单位2017年2016年比上年增长(%)洗衣机台85823.6电冰箱台98926.5摩托车辆74740.0彩色电视机台1141140.0移动和固定电话部3303300.0家用汽车辆10825.0热水器台645418.52017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188元,比上年增加2222元,增长8.9%(不扣除物

28、价因素);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561元。每百户城镇居民中有沐浴热水器94台,家用空调器26台,照相机26部,家用电脑96台,移动电话350部,彩色电视机112台,电冰箱104台,家用汽车36辆。表10: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情况品名单位2017年2016年比上年增(%)沐浴热水器台94886.8家用空调器台26248.3照相机部26260.0摄像机部440.0家用电脑台96960.0移动电话部3503500.0彩色电视机台1121120.0电冰箱 台1041040.0摩托车辆42420.0家用汽车辆362828.5十二、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年末全县从业人员为31.35万人(初步统计

29、数),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92万人。全县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473人,失业人员再就业859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531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4%。表11:2017年全县从业人员情况指标名称单位2017年2016年比上年增减(+/-)从业人员万人31.35 32.73-1.38 #:第一产业万人13.74 14.35-0.61 第二产业万人3.38 3.69-0.31 第三产业万人14.23 14.69-0.46 #:城镇从业人员万人4.92 4.560.36 从业人员结构: #:第一产业%43.8 43.80.0 第二产业%10.8 11.3-0.5 第三产业%45.4 44.90.5

30、 #:城镇从业人员%15.7 13.91.8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人6473646310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143.10.04全年实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12395人,征缴基金13046万元;社会化发放待遇25787人次,发放金额10708万元。全年实现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7167人,征缴基金5651万元;发放待遇24337人次,发放金额5828万元;退休遗属人员累计发放待遇3337人次,发放金额189万元。全年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251285人,征缴基金2243万元;发放待遇645640人次,发放金额4607万元。全年实现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4333人;发放待遇818

31、7人次,发放金额92万元。全年实现失业保险参保4198人,征缴基金326万元;发放待遇130人次,发放金额15.79万元。工伤保险参保15575人,失业保险参保4198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全年实现参保17368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全年实现参保18388人,生育保险参保12631人。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达到488915人,参合率为99.9%。全年各级财政匹配和个人筹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27868万元,各级财政基金到位21273万元,到位率97.52%。全县新农合基金支出28624万元,资金使用率109.27%。全县参合农民就医补偿共计1611974人次,参合农民受益率329.7%。实际

32、补偿比进一步提高,全县定点医疗机构实补比:县级住院为76.29%,乡级住院为85.48%;全县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实补比:县级门诊48.00%,乡级门诊72.15%,村级76.22%。农村低保标准从3060元/年提高至3528元/年,城市低保标准从484元/月提高至532元/月。全县纳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175户4549人,保障面占全县非农业人口的11.3%,累计支出资金2129万元,人均补助水平330元;全县纳入农村低保保障的对象有27660户77154人,占全县农业总人口的16.68%,累计发放农村低保资金17936万元,人均补助水平182元。今年共审核审批大病救助对象13114人次,发放

33、救助资金1062万元,出资356万元将8.4万名城乡低保对象、五保户、孤儿、重点优抚对象等困难群众纳入2017年新农合保障范畴。积极做好灾民救助工作,共发放救灾资金2513万元(含捐赠资金345万元),大米34660斤,棉被1996床,锅瓢碗盏105套,彩条布33扎,帐篷86顶,菜油361提。十三、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5.2%,综合指数AQI为2.93;全县26个集中式饮用水源的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100%,2个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类标准;布设的48个噪声监测点位噪声值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全县辐射环境总体良好,射线装置及放射源办证率均达100%;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

34、化物排放总量均在省州下达的控制指标内。土壤环境污染防治进展顺利,纳入同步小康建设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增比进位环保指标全部达标。全县90个传统村落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分批分步实施,共投资13515万元。明确县级河长负责河流共17条,水库10座;乡、村两级河长负责河流(河段)共140条(段),水库79座,河流总长约2271.9公里,838名河长全部上岗。全县共完成营造林6.8万亩,其中:人工造林完成4.64万亩,油茶低改1.16万亩,森林抚育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2.05%。完成商品材主伐审批蓄积量23万立方米。太平山森林康养基地入选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黎平侗乡森林康养基地入选“贵州省首

35、批森林康养试点基地”,成功创建省级生态乡镇3个,州级生态村27个,八舟河在全省生态地标评定中成为黔东南生态代言。选聘866名生态护林员。全县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3起,同比上升30%;死亡9人,同比上升125%;受伤12人,同比下降25%。各行业领域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注释:1三个同步:脱贫攻坚与全面小康同步推进,核心景区与特色品牌同步打造,经济强县与撤县设市同步创建。2一城一地一品牌:一城即黔湘桂交汇区域中心城市,一地即国际化侗文化旅游首选地,一品牌即“侗都黎平颐养胜地”品牌。32017年数据为初步统计数,2016年及以前年份数据为年报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

36、等的情况。“#”表示其中项。4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速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长速度均按现价计算。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暂无。5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口径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口径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和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6常住人口为州统计局按“六普”资料和2017年1人口抽样资料反馈。资料来源:本公报中户籍人口、户籍城镇人口数据来自县公安局;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新型农村合作医

37、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药师(士)、检验师数据来自县卫计局;城镇新增就业、失业人员、困难人员、登记失业人员、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场主体数据来自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及消费支出数据来自县乡镇统计办;财政数据来自县财政局;国税收入数据来自县国税局;地税收入数据来自县地税局;林业产品产量、森林覆盖率、营造林面积数据来自县林业局;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数据来自县水务局;水产品产量、农业机械总动力数据来自县农业局;扶贫项目、扶贫资金、脱贫人口数据来自县扶贫办;招商引资数据来自县投资促进局;公路货物周转量、旅客周转量数据来自县交通局;邮政业务总量数据来自县邮政管理局;电信业务总量、电信业务收入数据来自县工信和商务局;旅游数据来自县旅发办;货币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黎平县支行;保险数据来自县人寿、财保公司;最低生活保障、社会福利数据来自县民政局;教育、科技数据来自县教育和科技局;文化馆、图书馆、表演团体、电视转播发射台、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广播电视农村直报卫星用户、电视综合覆盖率、广播综合覆盖率、体育数据来自县文体广电局;环境保护、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城市(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数据来自县环保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县安监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县统计局。2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