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期末总复习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11841688 上传时间:2022-06-21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23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七年级语文期末总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七年级语文期末总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七年级语文期末总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期末总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期末总复习(3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期末总复习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测试卷音汉互写:(33分 每空半分) 散( )步 o ( )过去 nn ( )芽 一sh( )时 拆( )散 委q( ) 分q( ) 水波Ln ln ( )( ) dn( )下 桑( )树 tn hun ( ) ( ) 暴怒( )无常 砸碎( ) chu( )打 沉j( ) 侍( )弄( )qio ( )悴 翻来f( )去 整宿( ) yng ( )求 喜出望( )外 高ji( )絮( )絮叨( )叨 豌( )豆 ju ( )别 淡雅 烂( )漫 泼泼洒( )洒 怦( )怦 不可抗拒( ) zhng ( )义 允 ( ) 许 形影不离 di ( )着玩 树杈

2、 ( ) 无可挽( )回 脸ji( ) 挨揍( ) zun ( )着 羚( )羊 寒zhn( )泰g( )尔 笑x( ) x( ) n( )笑 花 bn ( ) do ( )告 xi( )到 罗摩衍( )那 沐( )浴( )并d( ) z ( )妹 花瑞( ) 繁( )杂 莲Png ( ) hn ( ) dn( )徘徊( ) q ( )斜 慈( )怜 zh( )拦 yn ( )蔽二 阅读一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 重点字解释(5分)内集

3、- 与儿女讲论文义- 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 公欣然曰-2文中两个以雪为喻的句子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4分)_阅读二陈太丘与友期陈大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一、解释加点的词(5分)太丘舍去( ) 去后乃至( )尊君在不( )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二、翻译(4分)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_日中不至, 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_

4、三、补充出下列句中省略的内容(3分)过中不至:_去后乃至:_四、阅读上文后,你明白了一些什么道理?(3分)_第二单元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磕( ) 啰嗦( ) 时辰( ) 模( )糊 感慨( ) 嘈杂( )翘( )首混( )为一谈 美不胜( )收 开拓( ) 丑陋( )洗耳恭( )听 笃( ) 绰( )号 愠( ) 罔( ) 殆( ) 箪( ) 肱( ) 论语( ) 不亦说乎( ) 不愠( ) 三省吾身( ) 不逾矩( )( ) 好之者( )二、根据拼音写汉字(每个0.5,36共18分)wi( )峨 黑zh( )tu( )尽 fn( )烧 jio hu( ) ( ) yun( )助 c( )

5、爱 jiu( )纷 ji( )然 cu nin( )( ) f( )弄 冷m( )cn ku( )( ) 疲倦不kn( ) 停zh( ) 小心yy( )( )不求shn( )解 hung( )然大悟 威sh( ) 花团jng c( )( )cn( )境 gn g( )( ) 辉hung( ) yng( )火虫 须y( ) bng( )息 y( )雀无声 mng( )记三、解释加点词1.有朋自远方来( ) 2.人不知而不愠( )( )3.吾日三省吾身( )( )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5.四十不惑( )6.不逾矩( )( )7.学而不思则罔( )8.思而不学则殆( )9.人不堪其忧( )10.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11. 曲肱而枕之( )12. 不义而富且贵( )1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4.子在川上曰( )15.逝者如斯夫( )( )16.不舍昼夜( )17.三军可夺帅也( )( )18.匹夫不可夺志也( )19.博学而笃志( )20.切问而近思( )( )四、古今异义字(4组每组1分共4分)1、君子 古义 今义 2、可以 古义 今义 3、水 古义 今义 4、疏 古义 今义 五、指出通假字并解释(2分)不亦说乎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六、一词多义(4分)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 )可以为师矣( ) 2.而: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七、词语活用归类(8个每个0.5共

7、4分)1.学而时习之( )2.吾日三省吾身( )3.传不习乎(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5.饭疏食饮水( )6. 温故而知新( )( )八、填空(每空1分共22分)1论语是 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 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 、 、 并称“四书”。共二十篇。2孔子,名 ,字 , 时期 人,春秋末期的 、 , 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8、: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8、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 、 九、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每句三分共21分)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译文: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译文: 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译文: 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译文: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9、,仁在其中矣。译文: 第三单元检测卷一 给加线字注音。(每个0.5分,共12分)鸟巢()萧瑟( ) 稀疏()蓑衣()抚摸()酝酿()撑着() 丁丁( ) 肥硕 ( ) 鳊鱼( ) 乌桕( )栖息( ) 寥阔( ) 枯涸( ) 清冽( ) 芦篷( )着落( ) 贮蓄( ) 济南( )水藻( )暖和( ) 镶边( ) 看护( ) 发髻( )二给下列拼音写汉字。(每个0.5分,共9分)zhu( )落 宽 chng ( ) 狭zhi ( ) 房sh( ) yn( )酿 卖nng( ) Lio( )亮 黄yn( ) hng( )托 yu( )谷 肥 shu( ) q( )息 Lio( )阔 枯h( )

10、清li( ) ji( )石 澹dn( )竦zh ( ) 三、文学常识(每个1分,共39分)1、春选自 ,作者 ,现代著名的 、 、 代表作有诗文集 ,散文集 、 。2、济南的冬天选自 ,作者 ,原名 字 ,满族,北京人,现代著名作家。长篇小说: 、 话剧: 、 等。3、秋天选自 ,作者 (19121977)现代诗人、散文家、文艺评论家。原名何永芳,四川万县人。4、观沧海选自 ,作者 字 , 末年 家、 家、诗人。他的诗以 见称。5、次北固山下选自 ,作者 , 代诗人。次的意思是 。6、钱塘湖春行选自 ,作者 ,字 ,自号 居士。7、天净沙选自 ,作者 , 代著名散曲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

11、称元代杂剧四大家。天净沙是 , 秋思是 。四、按要求写出诗句 (每句1分,共10分)1、点出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的诗句是: 2、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 3、虚写诗人想像之景的句子是: 4、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5、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颔联是: 6、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 。7、钱塘湖春行这首诗的颈联是: 8、诗中描绘西湖胜景的诗句是: 9、诗中描写莺歌燕舞的名句是: 10、抒写诗人游兴未尽,对西湖美景恋恋不舍之情的诗句是: 天净沙 秋思点明主旨的诗句是: 五、古诗提高题:阅读次北固山下1、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2分)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

12、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3分)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分析。(3分) 钱塘湖春行,1、从钱塘湖春行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写的是初春景象?(2分)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归纳主题。(2分) 第四单元基础知识一给加点字注音或者看拼音写汉字(50分)凝( )望 lng( )仃 蜂围蝶( )阵 迸( )溅 忍俊不禁( )zh( )立 挑( )逗 仙露琼( )浆 盘虬( )卧龙 枯槐( ) 沉淀( )花bao( ) 紫teng luo ( )( )瀑布 宗璞( ) 凹凸( )( )不平qiao( )壁 迂( )回 啜()泣 屡(

13、 )次 高不可pan( ) shou( )骨lin ( ) xun ( ) 头晕( )目xuan( ) 收敛 ( ) 颤( )动 聒聒( ) 宽恕( ) 短zan( )卑( )微 一丝不苟( )零( )落 淘( )洗 固执( )杜juan( )花痴()想隐秘()诱( )惑()xun()腾一shn()间yn()含道理 凝()望喧()哗 寒xuan( )怀疑( )渲( )染二重点词语释义(12分)伶仃: 忍俊不禁: 训诫: 纳罕: 一丝不苟: 聒聒: 三简答(9分) 1 贝壳的作者是台湾画家作家 代表作有诗集 散文集 四虽有佳肴阅读一 解释重点字(8分)虽( )有佳肴( )不知其旨( )也 是故(

14、 )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 ) 然后能自强( )教学相长( )也 其( )此之谓乎二 翻译句子(12分)(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4)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3 用原文回答“知不足 ”“知困”的前提和结果(4分) 4.说一说对“教学相长”的理解(4分)。 第五单元基础知识检测卷一、 音汉互写(分)骸( )骨 潜( )行 躯壳( )档( )案 霎( )时弥( )漫 模( )糊 谚( )语 狩( )猎顷( )刻哀号( )窸窣( )( )喑( )哑 吮( )吸 劫掠( )里程碑( )铁锹

15、( )月壤( )摄( )像 海域( )匀称( ) 山门圮( )棹( )小舟曳( )铁钯( )臆( )断 溯( )流 奇hun( )gu( )藏葱lng( )zhu( )越峰lun( )lng( )纱ln( )波棉x( )u( )火喧xio( )静m( )cun( )夺d( )忌pi( )开 贪ln( ) bng( )跳 jin( )步 jin( )落 tu( )圆mnglng( )( )二解词:(分)乌有: 海枯石烂: 弥漫: 弱肉强食: 津津有味: 昂首挺立: 惊慌失措: 更胜一筹: 二、 填空简答(分)1、绿色蝈蝈 国的 写的,本文出自 ,代表作品 。三、 河中石兽1、本文作者 ,是 朝的

16、文学家,也是 的总纂官。2、本文选自 一书,这是一部以 形式写成的 小说,全书以记述为主。分、解释字(分)并沉焉:阅十余岁:求石兽: 竟不可得:凡河中失石:如其言: 不已:不亦颠乎遂: 、解释下列字词的古今(分)物理 古义:今义: 干 古义: 今义: 但只其一古义: 今义: 固颠 古义:今义: 、默写出文中讲述道理的句子(分) 、翻译句子(分)()众服为确论。 ()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第六单元测试卷 一、 字词检测:(50分)掣( ) 鹚( ) 翎( ) 嗛( )淬( ) 撺( )木木樗樗( )蓼汀( ) 躘踵( ) 、窗棂

17、( ) 愕然( ) 擎( )哪吒( ) 幌( ) 提防( )滑稽( ) y( )骋( ) 赏 c( ) ju( )士 炫 yo( ) tu( )当 Chng( )报 b( )下 精 zh( )头 xin( )hi( )人听闻 笼zho( )随声 f( )和( ) 缥 mio( ) 女 w( ) 莽莽zhn( )zhn( ) 澄 ch( ) 绵yn( ) 哞 mu( ) chn chn( )( ) zh( )巴 lun( )生 痒s( ) ling ling( ) ( )qing qing ( ) 二、 解词:(16分)骇人听闻: 情不自禁: 随声附和: 踉踉跄跄: 不可救药: 疲倦不堪: 眉开

18、眼笑: 兴高采烈 三、 文学常识:(9分)1、小圣施威降大圣节选自 。作者: , (朝代)小说家。我国四大古典名著分别是 、 、 和 。 2、皇帝的新装选自 作者: (国名)著名 ,代表作有 、 、 等 。 3.、智子疑邻节选自 ,作者 , 末期 家著名的思想家。这则寓言的寓意是: 。4、塞翁失马节选自 ,是 时期 组织门客编写的。这则寓言的寓意是: 。后人把这则寓言概括的成语是“ ”意思是: 。三、文言文:1、 重要词义 ()天雨墙坏 ()智子疑邻 ()暮而果大亡其财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马无故亡而入胡 (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吊之 ()丁壮者引弦而战 ()居数月 (10)堕

19、而折其髀 3、重点句翻译 (1)、天雨墙坏。 (2)、暮而果大亡其财 (3)、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4)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5)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此何遽不为祸乎?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七年级文言文复习资料世语新说两则基础知识训练 、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期:_行:_、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过:_乃:_、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委:_去:_、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惭:_引:_顾:_、补全下面句中的省略成分: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_、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20、,是_(朝代)人_(姓名)组织编写的。、“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_”、地点“_”人物_事件“_”等要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设想、“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化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与友期约_去后乃至_撒盐空中差可拟_俄而雪骤_、咏雪一文结尾谢太傅对两个人的回答的优劣未做评定,只

21、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请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理解。_【参考答案】、约定时间外出、超过才、舍弃离开、惭愧拉回头看、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友)过中不至,太丘舍(友)去,(太丘)去后(友)乃至。、南朝宋刘义庆、时间寒雪日地点内集人物谢太傅与儿女事件讲论文义、约定才相比一会儿,不久、答:此题答案为开放性的。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笑”前喻,“乐”后喻 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世说新语两则检测题一、积累运用1解释下列加粗词的意思。(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下车引之(3)元方入门不顾 (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2用下面句中加粗词的意思,各组一个成语。(1)元方入门不顾 (2)友人便怒(3)日中

22、不至,则是无信3译句。(1)待君久不至,已去。(2)撒盐空中差可拟。(3)未若柳絮因风起。4课文默写。(1)公欣然曰:“_?”兄子胡儿曰:“_。”兄女曰:“_。”公大笑乐。(2)元方曰:_。_,_;_,_。”友人惭,下车引之,_。参考答案一、1(1)在家里把儿女们聚在一起(2)拉(3)回头看(4)离开 到2(1)义无反顾(2)怒不可遏(3)至死不悟 信誓旦旦3(1)等待您好久了,您不到,(父亲)就已走了。(2)在空中撒盐大约可以比拟吧!(3)不如用柳絮随风飘起来比拟。4(1)白雪纷纷何所似 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2)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 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 则是天礼 元方入门不顾

23、论语十二则相关识记:1、积累文中几个成语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温故而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 、不耻下问2、试归纳文中有关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例句学习态度: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默而识之/ 温故而知新/3、理解背诵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

24、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 解

25、释加点词的含义。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同“悦”,愉快2、吾日三省吾身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有害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齐:相同5、温故而知新故,旧的知识二写出这课至今还用的成语。温故而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择善而从三填空。1、子曰:“学而时习之,。”/孔子说:学习知识,进而按时温习它,不也是高兴的事吗?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孔子说:光读书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而无所得。光思考而不去读书学习,就会有陷入邪说的危险。3、子曰:“见贤思齐焉,。”/孔子说:看见贤人

26、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就要自我反省,看有没有同他相似的毛病。4、子曰:“三人行, 。 , 。”/孔子说: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供自己学习,发现自己也存在着他们有的缺点时,就应该注意改正。5、子曰:“ ,可以为师矣。”/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可以做老师了。20 虽有佳肴 过关检测 一、基础巩固(一)翻译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18分1、虽有佳肴( ) 2、不知其旨也( )3、虽有至道( ) 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5、教然后知困( ) 6、然后能自反也 ( )7、然后能自强也( ) 8、学学半( )9、教学相长也( )

27、(二)翻译下列句子。15分1、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4、故曰:教学相长也。 5、兑命曰:“学学半。” () 填空。34分1、 礼记,又名 , 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 (朝代) (人名)编撰。2、“四书”是指 。“五经”是指 。3、学记是 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的 系统性的 论文。其中许多看法和认识至今仍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如“因材施教”“ ”等。二、能力提升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

28、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1、翻译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6分 (1) 不知其旨也( ) (2)知困然后能自强( )(3) 兑命( )2、划出下列句子的停顿。4分(1)是 故 学 然 后 知 不 足 (2)知 困 然 后 能 自 强 也3、本文的中心句是( )。3分4、读了这篇短文,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一点你的学习体会。4分答案: 一、(一) 1、即使 2、甘美 3、最好的道理 4、所以 5、不通,理解不了 6、反省 7、自我勉励 8、教人 9、增长(或促进) (二) 1、 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 2、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以后就会

29、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 3、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困难,然后就能勉励自己。 4、所以说: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 5、兑命说:“教育别人,能收到一半的学习效果。” (三)1、小戴礼记,儒,西汉,戴圣 2、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3、礼记 第一篇 教育学(或 教育、教学活动) 教学相长 二、 1、(1)它的 (2)这样以后 (3)通“说”,指殷商时期的贤相傅説。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2)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3、教学相长 4、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理解得更深刻。或:在学习中,当别的同学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学会去教别的同学,这样也能明白自己的不足的地方,同时提升自

30、我。文言文阅读(12分)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

31、,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一寺临河干( ) 山门圮于河( ) 阅十余岁( ) 但知其一( )13.指出下面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4分) 如是再啮 古义:( ) 今义:( )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 ) 今义:( )14.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闻之笑曰 B.当求之于上流 C.一老河兵闻之 D.其反激之力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翻译 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翻译 16.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答案:(二)12.靠近 倒塌 经历 只1

32、3.这样 判断动词 事物的道理 物理学 14.D15.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河水冲走呢?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一点道理就可以主观臆断吗?16.事物的变化是很多的,不能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言之成理即可)寓言四则综合能力测试题一、为加粗字注音。宙斯( ) 庇护( ) 较量( ) 凯歌( )遽( ) 髀( ) 跛( )二、选出不是同义词的一项( )A失败惨败; B排除排斥;C庇护保护; D重视轻视三、选出不是反义词的一项( )A渺小伟大 B增加降低C坚定坚决 D冷淡热情四、为下列加粗词选择正确义项。1人皆吊之( )A慰问 B吊着 C哀悼2居数月,其马将胡骏

33、马而归( )A将要 B带领 C将来3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A十九个人 B十分之九 C十有八九五、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1寓言是将生活哲理寄托在一个假想的、具体形象的、具有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里的一种文学体裁。( )2寓言中的人物都是人格化了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的其他东西和现象。( )3寓言主题的表现都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把较深刻的道理寓于简短的故事之中。( )4寓言在艺术手法上的重要特点是夸张,此外,还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 )六、阅读。(一)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

34、人打架,也会这么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朝狮子脸上专咬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却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这个故事适用于_。1解释下列词语,并说说他们的表现作用。A较量较量:_,这个词语表现出蚊子_的神情。B凯歌:_,这个词表现出蚊子_的神情。2“要说不是这样”中的“这样”指代的是_。3用自己的话概括蚊子战胜狮子的主要原因是_。4文中在描写蚊子叫声时用了两个不同的词,分别是_、_。5“你并不比我强”和“我比你强得多”分别是_句和_句,从句子的语气上来看,第_句比第_句强。6文中写狮子与蚊子的“战斗”时主要运用了_和_的描写手法。A对话描写 B语言描写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