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必修三知识点必备政治必修3知识点

上传人:Wo****Z 文档编号:111829196 上传时间:2022-06-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政治必修三知识点必备政治必修3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政治必修三知识点必备政治必修3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政治必修三知识点必备政治必修3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政治必修三知识点必备政治必修3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必修三知识点必备政治必修3知识点(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政治必修三知识点必备 政治必修3知识点 政治必修3知识点政治必修3知识点 政治必修3知识点: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什么是文化多样性它有哪些表现 (1)含义:是指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世界文 化的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2)表现: 民族节日 A性质: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 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B作用:庆贺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 中表达;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风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文化遗产 A性质: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B作用: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展示

2、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C结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以名录的方式对文化遗产加以保护。 D世界遗产包括: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同时含有文化与自然两方面 因素的双重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的工作。 2.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根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 力。(即文化多样性的地位)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开展本民族文化的根本要求。民族文化起着维 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开展的精神根基。尊重 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开展好本民族文化。(3)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各民族文化以 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

3、,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开展和繁荣。 3.如何尊重文化多样性 (1)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互相借鉴,求 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 (2)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那么。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 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4.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理论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理论中 产生和开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所以,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 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2)但是,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 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4、。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 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5.什么是文化交流它有哪些途径 (1)含义: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人们通过一定的方 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 可视为文化传播。 (2)途径: 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人口迁徙时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 那么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 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6.什么是传媒它经历哪些阶段 (1)含义: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

5、介才能实现,传播媒介简称传 媒。 (2)开展阶段:口语文字印刷电子网络 (3)特点: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传媒真正开始面向群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 7.什么是群众传媒它的地位是什么 (1)含义: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播送、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 这种传媒叫做群众传媒。 (2)地位:如今,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群众传媒可以最大程度地超越 时空的局限,聚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 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8.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作用有哪些又如何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1)意义:为世界文化的开展作出了奉献 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

6、开展和进步 (2)途径: 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 文明成果; 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政治必修3知识点: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开展 1.什么是传统文化我们应继承传统文化中的哪些方面 (1)含义: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开展中形成并保存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2)我们应继承传统文化中的以下四个方面: 传统风俗的继承。传统风俗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 相传的风气、礼节和习惯。传统风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 影响,是传统文化的根本形式之一。 传统建筑的继承。建筑被称为

7、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 重要标志。 传统文艺的继承。它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中国传统文艺,以古 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等为代表,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思想的继承。传统思想,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 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等,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 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开展具有深化影响。 2.传统文化有哪些特征 (1)继承性。 (2)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存着根本特征,同时它的 详细内涵又可以因时而变。 (3)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开展的精神纽带。 3.传统文化的作用/影响有哪些 (1

8、)随着消费力的开展和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假设能顺应社 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对社会与人的开展起积极 作用; (2)反之,假设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阻碍人的 开展的消极作用; (3)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抑制传统 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隆兴隆;(4)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全面开展,更 好地创造新生活。 4.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对传统文化,要 辨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 合社会开

9、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 符合社会开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 或剔除。 (2)立足社会理论,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 展。 (3)自觉反对民族虚无、历史虚无、守旧和封闭四 个错误倾向,把握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对传统 文化既不能全盘否认,也不能全盘肯定。 (4)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既要认同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尊重 其他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5.文化继承与开展的关系 (1)是什么 继承是开展的必要前提,开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继承与开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2)如何

10、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 文化在继承的根底上开展,在开展的过程中继承。 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开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 新,革故鼎新。 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6.影响文化开展的重要因素有哪些(1)社会制度。每当社会制度发生新旧更替时,会有力地促进文化的 进步。 (2)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开展的重要因素,也是 推动文化开展的重要因素。 (3)思想运动。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开展。 (4)教育。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产生越 来越大的影响。 (5)消费力与消费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文化的开展方向(又称社会经 济开展程度) 7.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是什么 (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 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 (3)教育可以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走过的认识世界 的过程,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从事文化创造。 (4)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产生越来越大 的影响。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