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业务运营支撑系统业务规范

上传人:张姑****py 文档编号:111719266 上传时间:2022-06-21 格式:DOC 页数:177 大小:1.8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国移动业务运营支撑系统业务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177页
中国移动业务运营支撑系统业务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177页
中国移动业务运营支撑系统业务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177页
资源描述:

《中国移动业务运营支撑系统业务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移动业务运营支撑系统业务规范(17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国移动业务运营支撑系统业务规范(1.0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二一年四月目 录1. 总 则71.1. 概述71.2. 原则和目标71.3. 适用范围81.4. 起草单位81.5. 解释权82. BOSS系统的总体说明92.1. BOSS系统业务组织管理机构92.2. BOSS系统业务功能说明93. 业务基本模型113.1. 概述113.2. 实体逻辑关系113.3. 实体描述123.3.1. 客户123.3.2. 用户133.3.3. 帐单143.3.4. 帐户153.3.5. 帐本164. 全国中心BOSS系统的业务功能174.1. 计费业务174.1.1. 采集174.1.2. 数据传输

2、184.1.3. 预处理194.1.4. 批价204.1.5. 高额处理214.2. 结算业务214.2.1. 结算数据224.2.2. 结算原则224.2.3. 结算要求224.3. 客服服务234.4. 综合管理235. 省中心BOSS系统的业务功能245.1. 计费业务245.1.1. 基本计费业务处理245.1.2. 计费分业务描述295.2. 结算业务365.2.1. 计费数据结算365.2.2. 分业务描述385.3. 帐务处理395.3.1. 帐务数据采集395.3.2. 出帐处理405.4. 帐务管理445.4.1. 销帐管理445.4.2. 欠费管理465.4.3. 帐单管理

3、485.4.4. 帐务核算505.4.5. 帐务结算525.4.6. 收入核算535.5. 客户服务535.5.1. 业务受理535.5.2. 缴费605.5.3. 查询服务645.5.4. 投诉申告665.5.5. 客户建议685.5.6. 业务咨询695.5.7. 预约服务695.5.8. 终端维修705.5.9. 信息发布715.5.10. 异地业务受理715.5.11. 移动商务725.6. 业务管理735.6.1. 资源管理735.6.2. 资费管理765.6.3. 客户管理795.6.4. 大客户管理825.6.5. 代销商管理856. BOSS系统统计要素906.1. 统计数据来

4、源906.1.1. 计费结算数据906.1.2. 帐务数据906.1.3. 客户服务数据906.1.4. 监控数据906.2. 统计要素分类916.2.1. 计费统计要素916.2.2. 结算统计要素946.2.3. 帐务统计要素956.2.4. 客户服务统计要素976.2.5. 资源类996.2.6. 监控稽核统计要素1016.2.7. 配置管理统计要素1017. BOSS系统管理1027.1. 组织和人员管理1027.1.1. 组织管理1027.1.2. 操作员管理1027.2. 系统监控1047.2.1. 监控对象1047.2.2. 监控功能1057.2.3. 监控要求1067.3. 操

5、作日志管理1067.3.1. 功能要素1067.3.2. 查询/统计1067.4. 系统备份1077.4.1. 功能要素1077.4.2. 数据备份1077.4.3. 数据恢复1077.5. 升级管理1087.5.1. 软件版本管理1087.5.2. 软件升级1088. 与外部系统数据接口1098.1. 外部接口实现要求1098.1.1. 实现原则1098.1.2. 数据交换方式1098.2. 数据分析类1098.2.1. 与决策支持系统数据接口1108.2.2. 与OA系统数据接口1108.2.3. 与MIS系统数据接口1108.3. 事务处理类1108.3.1. 与金融系统的接口1108.

6、3.2. 与INTERNET服务接口1118.3.3. 与IP认证计费系统的接口1118.3.4. 与ISP、ASP鉴权接口1118.3.5. 与HLR、AUC接口1118.3.6. 与短信中心的接口1118.3.7. 与语音信箱平台的接口1128.3.8. 与WAP平台的接口1128.3.9. 与智能网业务平台的接口1128.3.10. 与MISC平台的接口1128.3.11. 与其它增值业务平台的接口1128.4. 其它1139. BOSS系统的指标要求1149.1. 业务功能1149.2. 系统备份11410. 附录11610.1. 名词解释11610.2. 报表要素名词定义11810.

7、3. 报表格式11810.3.1. 日报表11810.3.2. 月报表1551. 总 则1.1. 概述为了适应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激烈竞争,提高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增强对新业务的支撑能力和反应速度,满足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特制订本规范。本规范规定了中国移动BOSS系统(Business & Operation Support System,业务运营支撑系统)的业务要求。本规范是中国移动BOSS系统规划和建设的业务处理基本依据。全国中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司应在满足本业务规范的基础上,编制本省的业务规范,进行BOSS系统的项目建设。本规范包括中国BOSS系统的业务组织管理

8、、业务模型、业务功能、统计分析、系统管理、指标要求以及与外围系统的接口,从功能上涵盖了计费、结算、帐务、业务及客服等方面。中国移动BOSS系统的建设应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统筹的规划和考虑,对各种业务功能进行集中、统一的规划和整合,使中国移动的BOSS系统成为一体化的、信息资源充分共享的支撑系统。1.2. 原则和目标BOSS系统规划和建设的原则和目标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 按照两级系统、三层结构的原则,对计费、结算、帐务、业务及客服等功能进行集中、统一的规划和整合,使中国移动的BOSS系统成为一体化的、信息资源充分共享的支撑系统。“两级系统”是指BOSS系统分为集团公司级BOSS系统(全国中

9、心)和省级BOSS系统(省中心)两级。“三层结构”是指BOSS系统在逻辑结构上包含数据核心层、业务逻辑层和接入层三层。遵循两级系统、三层结构的原则,BOSS系统的建设应实现企业有效资源的高度共享;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客户管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准确、及时的依据。2. 实现BOSS系统的“三个特征、两个能力、一个综合”。 “三个特征”即以能提供“个性化、社会化、信息化”服务为重要特征;“两个能力”即具有“满足未来业务发展需要”、“满足实时处理”的能力;“一个综合”即提供一个综合性的业务处理平台。BOSS系统的建设应满足个性化、社会化、信息化的需求,以客户为中心吸引客户、方便客户

10、、满足客户,为客户提供多样化及个性化服务;BOSS系统的建设应提高对实时性的支持,计费、帐务的实时性需求是服务水平提高的关键;BOSS系统的建设应满足未来多种业务经营和发展的需要,为各项业务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1.3.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中国移动集团全国BOSS系统及各省(直辖市、自治区)BOSS系统。1.4. 起草单位本业务规范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负责起草。1.5. 解释权本规范的增补、修订及解释权属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如中国移动在此之前的文件与本规范有矛盾,按此规范执行。2. BOSS系统的总体说明2.1. BOSS系统业务组织管理机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的BOSS系统业务

11、管理机构分为两级:1. 全国业务支撑中心;2. 省、自治区、直辖市业务支撑中心。如图2.1所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全国业务支撑中心省级移动通信公司省级业务支撑中心省级移动通信公司省级业务支撑中心图2.1 中国移动BOSS系统业务组织机构示意图全国中心直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省中心直属于省移动通信公司,全国中心对各省中心是业务领导关系。2.2. BOSS系统业务功能说明中国移动BOSS系统采用两级中心的建设方式:1. 集团公司级BOSS系统(一级,简称全国中心);2. 省、自治区、直辖市级BOSS系统(二级,简称省中心)。其中全国中心的业务功能包括计费、结算、客户服务、综合管理等四个功能模

12、块;各省中心的业务功能包括计费、结算、帐务处理、帐务管理、客户服务、业务管理等六个功能模块。全国中心与省中心的功能模块划分如图2.2所示:全国中心计费客户服务结算综合管理省中心客户服务计费业务管理帐务管理帐务处理结算图2.2 BOSS总体功能结构3. 业务基本模型3.1. 概述本业务基础模型是针对中国移动BOSS系统总体建设目标的“三个特征、两个能力、一个综合”的具体要求建立的,建立业务模型主要着眼于以下几点:1. 以客户为中心;2. 系统层次清晰,职能明确,配置灵活;3. 方便的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4. 提供全方位统计分析要素,可以满足各类统计报表的要求。3.2. 实体逻辑关系上图为业务

13、基本实体的逻辑关系图。系统中主要的实体有客户、用户、帐单、帐户和帐本。客户是中国移动的服务对象。客户与中国移动签署协议,定购中国移动的主体服务及一组附加功能,成为中国移动的用户。客户可以定购多项主体服务,建立和中国移动的多重用户关系。用户的费用由多种帐目构成。用户与中国移动通过协议确定相应帐目的付费方式和付费周期,这些帐目可以由一个或者多个帐户缴费。3.3. 实体描述3.3.1. 客户3.3.1.1. 定义中国移动服务的消费者或潜在消费者。客户由用户和潜在用户组成。3.3.1.2. 基本属性客户的基本属性包括以下几类:1. 身份资料主要包括客户姓名、性别、证件类别、证件号码、证件有效时间、职业

14、类别、工作单位等;2. 联系资料联系电话、邮政编码、通信地址、客户传真号、客户Email地址、联系人姓名、联系人电话、实际居住地址、身份证地址等;3. 级别信息大客户标识、信用度、客户积分、客户级别客户级别是什么?、VIP卡号等;4. 其他信息包括客户的爱好、消费习惯等,主要用于以后的数据分析和挖掘。3.3.1.3. 业务规则1. 一个客户可以是中国移动的用户,也可以是潜在的用户;BOSS系统中每一客户拥有唯一的标识,一个用户一定是中国移动的一个客户;2. 客户和客户之间可以存在从属的关系,如某集团客户是其子公司的父客户。这个目前系统中是如何实现的?可以用COMPOSITE设计模式来实现3.3

15、.2. 用户3.3.2.1. 定义用户是中国移动服务的定购者,跟中国移动间存在商业契约关系。双方契约的内容包括客户信息、服务信息、帐务信息和中国移动向客户的一些服务保证信息等。服务是由中国移动向使用者提供的一组业务功能。这组业务功能由一项主体服务和承载在该主体服务之上的附加功能构成。用户和主体服务是一一对应的关系。目前中国移动提供的主体服务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语音服务主要包括:全球通、神州行、IP电话、长途业务等;全球通、神州行怎么成了语音业务?不懂了承载在语音服务之上附加业务有:短消息、WAP(Wireless Aplication Protocol)等。2. 数据服务主要包括专线接入、

16、拨号接入、IDC、VPN/VPDN、移动梦网等。3. 专网服务主要包括话音专网和数据专网等业务。3.3.2.2. 基本属性用户的基本属性体现商业契约用户就是商业契约?太抽象了吧,用户数难道就是商业契约数?我们平时说的用户就是手机号,有些片面。的内容,主要包括客户标识、服务类型、服务标识、服务号码、服务状态、服务有效期、入网时间、服务地址、网络资源、终端设备、附加功能、套餐计划、付费计划、信用度、预付费、押金、担保信息、用户控制信息、服务保证和其它约定等。1. 服务类型说明用户主体服务的所属类型,为语音服务、数据服务、专网服务服务类型只有三种的某一类型。2. 服务标识服务标识是标识用户主体服务!

17、的唯一标识。3. 服务号码中国移动为了标识用户服务的编号。相对于不同的服务类型,可以是移动手机号码、VoIP卡号、专线编号等。4. 服务地址记录服务的归属局或者服务的安装地址。不懂了5. 网络资源记录服务占用的中国移动的网络资源,包括通信端口、SIM卡等。6. 附加功能记录承载在主体服务上的各项附加功能及其属性,包括短消息、手机银行、WAP等。7. 套餐计划记录用户选取的资费和优惠的组合。8. 付费计划记录用户定制的各种帐目的付费方式,付费周期和帐单格式等。9. 服务保证记录中国移动向用户承诺的服务水平以及相应的罚则等信息。套餐计划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产品吗?3.3.2.3. 业务规则1. 一个

18、客户可以定购多项主体服务;2. 一个用户对应于一项主体服务及其附加功能,定购多项主体服务为多个用户;3. 一个用户的费用由多种帐目构成,帐目的付费通过客户化帐单进行定制;4. 一个帐目只能由一个帐户付费;一个帐户可以为多个帐目付费。3.3.3. 帐单3.3.3.1. 定义帐单是中国移动定期提供给用户的服务费用信息,是用户使用移动服务所形成的各种帐目的组合,详细说明用户拥有和使用各种服务和产品的费用、付费方式、最终收支差额等。3.3.3.2. 基本属性帐务周期、服务标识、帐户标识、帐目编码、原费用、实际费用。3.3.3.3. 业务规则1. 帐单的基本单元是用户的帐目,以出帐周期为单位提供;2.

19、帐单分明细帐单与综合帐单两种类型;什么是综合账单?什么是明显账单?3. 帐单生成以后,必须保持稳定性,明细帐单的变化通过调帐来管理;4. 明细帐单的对象是用户,是用户使用移动服务产生的,明细帐单通过客户化帐单定制生成基于帐户的综合帐单;5. 综合帐单的对象是帐户,是用于缴费和销帐的。3.3.4. 帐户3.3.4.1. 定义帐户是用户使用移动服务的付费实体。3.3.4.2. 基本属性帐户标识、帐户名称、信用度、帐单寄送方式、邮政编码、寄送地址、销帐计划、备注等。3.3.4.3. 业务规则1. 帐户是用户缴费、定制综合帐单的最小管理单元,它的唯一标识号是帐户标识;2. 一个帐户可以为多个用户对应的

20、帐目付费;3. 一个用户对应的所有帐目可以由多个帐户付费;4. 销帐计划,包括帐目控制与帐本控制。帐目控制定义对帐单中的各种帐目的销帐顺序;帐本控制定义用于销帐的帐本科目的支出方式。5. 帐户是销帐管理的对象。9月21日0点的进度3.3.5. 帐本3.3.5.1. 定义帐本是帐户的各种交费渠道的收支余额信息。抽象啊3.3.5.2. 基本属性帐户标识、帐本科目、费用金额、交费渠道信息、备注等。3.3.5.3. 业务规则1. 帐本以帐户标识、帐本科目为单元登记帐户的收支余额信息;2. 帐本科目按不同交费渠道设置,如现金、缴费卡、银行划帐、网上交费等帐本科目。3. 交费渠道信息是指银行编码、银行帐号

21、或信用卡号等信息。4. 全国中心BOSS系统的业务功能4.1. 计费业务全国中心的计费业务主要完成对全国性计费数据的采集、预处理、批价等功能。4.1.1. 采集采集是从各种全国性计费业务的采集源读取服务使用记录。读取到的服务使用记录传输至计费结算模块进行处理。4.1.1.1. 采集源采集源包括中国移动集团公司使用的各类关口局、IP认证计费系统、路由器、增值服务平台等。4.1.1.2. 采集方式采集方式根据应用服务的具体性质和运营操作的要求,采用实时联机数据采集、定时联机数据采集、脱机采集。1. 实时联机数据采集:通过采集源提供的实时采集接口,实时读取服务使用记录,并通过联机方式实时传送给计费结

22、算模块进行计费结算;2. 定时联机数据采集:根据事先设定的时间间隔,定期读取各种服务使用记录,并通过联机方式立即传送给计费结算模块进行计费结算;3. 脱机采集:在无法完成联机读取某些服务的服务使用记录的情况下,提供从采集源的磁带或光盘介质上读取服务使用记录的功能。4.1.1.3. 采集协议采集源及采集模块应支持中国移动集团公司采用或制定的各类标准协议,包括X.25、TCP/IP、FTAM、FTP、MTP等。4.1.1.4. 采集功能采集模块应具有如下基本功能:1. 采集模块的采集周期可配置,对于实时性业务,应支持实时采集;2. 采集模块应提供监控功能或提供用于获取监控数据的接口。支持监控功能时

23、,对于需监控的项目应提供配置手段,并应提供可配置的告警手段(Email、短消息、电话通知等);3. 对于异常采集情况应提供手工、自动重新采集手段;4. 采集模块应提供日志记录功能,并提供相应的管理界面和外部访问接口;5. 根据具体业务和运营商的要求,服务使用记录的读取可配置为按单条记录、按记录块或按文件读取。4.1.2. 数据传输数据传输完成采集前置机与全国中心之间以及全国中心与各省中心、与国内外其他运营商、与国际清算中心之间数据的传输。4.1.2.1. 传输内容数据传输主要传送以下数据:1. 采集前置机与全国中心之间的服务使用记录;2. 全国中心与各省中心之间的计费结算数据;3. 全国中心与

24、国内外其他运营商以及国际清算中心之间的结算数据。4.1.2.2. 传输功能数据传输应保证实时、高效、安全、可靠地传送数据,数据传输具有以下功能:1. 断点续传和自动重传功能;2. 数据加密、压缩传输功能;3. 按优先级别传送数据功能;4. 支持人工和自动两种传输模式,即实现批量传输任务和单个传输请求的处理;5. 监控功能(线路连通情况、传输速率、应用本身状态、待传输文件状态);6. 日志记录功能(传输开始的时间、传输结束的时间、传输的文件名、传输的文件大小、传输的起始主机/路径、传输的终止主机/路径)。 4.1.3. 预处理预处理是对采集来的原始服务使用记录进行格式转换、记录合并和检错纠错。4

25、.1.3.1. 格式转换格式转换是指从原始服务使用记录到标准服务使用记录的转换。标准服务使用记录的格式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规定。4.1.3.2. 记录合并在一些业务中预处理要进行记录合并。记录合并对相关的两条或多条原始服务使用记录进行信息抽取、转换,形成一条标准服务使用记录。4.1.3.3. 检错纠错检错是指对数据的完整性、有效性和准确性进行检查。检查的内容包括原始服务使用记录文件的连续性、完整性,原始服务使用记录的有效性、准确性。对原始记录文件的错误,要提供文件检查的手段,要提供文件修复后再处理的入口。原始记录的错误要在不影响计费正确性的情况下进行纠错,错误服务记录要提供单独的信息存储。4

26、.1.3.4. 统计汇总日志预处理形成对原始服务记录文件处理的统计数据,对于不同类别的正常服务记录条数、异常服务记录条数、错误服务记录条数和处理时间等产生汇总记录,提供给统计和监控部分。4.1.4. 批价全国中心根据资源信息、资费政策,对预处理后的服务使用记录进行费用计算。批价的对象包括全国性计费业务的服务使用记录和各省中心上发的国际漫游用户的服务使用记录。4.1.4.1. 批价依据批价依据是对服务使用记录进行批价的参量,包括计费资源信息、资费政策。1. 计费资源信息计费资源信息包括支撑网络的网络资源信息和电信运营资源信息。2. 资费政策计费的资费政策,包括信息产业部、集团公司对全国性计费业务

27、和国际漫游业务制定的资费政策。4.1.4.2. 错误检查批价过程中对计费资源信息无法匹配的服务使用记录提供单独的信息存储。应支持对这些服务使用记录的重新处理。4.1.4.3. 排重对服务使用记录按业务类别对应的不同排重依据进行排重。4.1.4.4. 入库和下发批价后的服务使用记录称为清单。清单是全国中心的重要生产数据,在批价完成后进行清单的入库。全国性计费业务的清单在批价完成后根据其归属特性下发到省中心。4.1.4.5. 统计以及日志批价后形成统计和日志数据,支持各种统计汇总和稽核检查的需求。4.1.4.6. 实现目标满足未来业务发展需要、满足实时处理的能力。支持目前的各种资费政策,支持费率的

28、实时修改和新旧费率的平滑过渡。支持帐务以及业务的数据交互需求,支持统计报表的需求,支持进一步数据挖掘的需求。4.1.5. 高额处理如果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同一用户服务费用之和大于规定的金额,则称该用户为高额用户。对检查到的高额用户,形成具有规定格式的高额报告。 高额处理功能如下:1. 接收各省上发的省际、国际来访高额报告。对省际高额报告,经过检错处理,在规定的时限内将高额报告传送至归属省。对国际高额报告,进行费率转换,在规定时限内将高额报告传送至国外电信运营公司、国际清算中心;2. 接收国外电信运营公司、国际清算中心的国际出访高额报告,进行处理,在规定的时限内将高额报告传送至归属省;3. 从接收

29、的各省省际、国际来访文件以及国外电信运营公司的国际出访文件中,对话单进行费用累计,对产生的高额用户进行统计,核对、下发等;4. 生成高额用户的汇总统计报表,报表类型包括日、月、季、年报表,报表内容至少包括:用户数、费用金额、高额类型。4.2. 结算业务全国中心针对不同的业务完成相应的漫游结算和网间结算。其中,漫游结算包括省际漫游结算、省际网间漫游结算及国际漫游结算,网间结算包括全国性网间结算和国际网间结算。全国中心根据已计费漫游服务使用记录,按照业务类别以及结算规则,进行费用分摊结算,并在规定时间生成相应的漫游结算报表,完成漫游结算。全国中心根据不同运营商之间的已计费服务使用记录,按运营商之间

30、拟定的协议进行费用分摊结算,在规定时间生成网间结算报表,完成网间结算。4.2.1. 结算数据全国中心漫游结算的数据包括:1. 来自省中心的已计费的服务使用记录;2. 来自国际电信运营商的已计费的服务使用记录。全国中心网间结算的数据包括:1. 关口局的网间服务使用记录;2. 增值服务平台的服务使用记录;3. 计费认证中心的服务使用记录。4.2.2. 结算原则1. 漫游结算中,省际来访和国际出访以漫游地已计费的服务使用记录为准。2. 网间结算在不同电信运营商间的互联点进行。3. 省际漫游结算、省际网间漫游结算和国际漫游结算以全国中心的漫游结算结果为准,各省中心的漫游结算结果只作为核对的依据。4.

31、全国性业务的网间结算和国际网间结算以全国中心的网间结算结果为准。4.2.3. 结算要求一、在结算过程中,对已计费服务使用记录文件进行检查,包括:1. 对服务使用记录文件进行完整性检查,包括文件是否完整,文件中的服务使用记录数是否正确,文件中的服务使用记录金额是否正确;2. 对文件中的服务使用记录进行正确性、有效性检查;3. 对于发生的错误,记录相应的错误信息,包括:错误类型、错误位置、错误数据。二、结算应保证结算结果的正确性及一致性。对于漫游结算应保证:1. 来访漫游结算中,结算金额与产生的来访文件中应结金额完全一致;2. 出访漫游结算中,结算金额与扣除错误后的出访文件应结金额完全一致。三、按

32、灵活要求生成结算报表。四、永久保存各类结算报表。五、对于过期服务记录,按照中国移动集团公司的原则单独生成结算报表。4.3. 客服服务全国中心的客户服务的业务根据未来的业务需求开展。根据需求可设置全国中心的呼叫中心。全国中心客服业务负责全国性的或各省中心之间的客服业务。全国中心的客服业务功能主要有:1. 全国性的客服业务推介;2. 省中心转递来的需全国中心协调处理的投诉处理;3. 由省中心转递来的需其他省中心协助解决的投诉处理;4. 管理各省间异地业务受理等的客服业务;5. 受理其他运营商的投诉处理。4.4. 综合管理全国中心负责全国性的业务的管理和各省之间的业务数据交互的管理,包括:1. 各省

33、之间异地帐务管理、业务受理的数据转接与管理;2. 各省异地业务数据的结算管理;3. 对全国性的大客户的用户资料进行维护等管理,对全国性大客户的行为进行分析,以便更全面地掌握全国性大客户的消费行为,对其提供更好地服务;4. 接收各省中心上传的黑名单文件进行汇总、分析,按归属省将全国的黑名单分发到各省中心,以便达到全国范围内的对黑名单的管理;5. 通过检查考核等手段实施对省中心的服务质量进行监督;6. 了解各省的生产经营状况。5. 省中心BOSS系统的业务功能5.1. 计费业务省中心的计费业务主要完成本省各种业务的计费处理,主要功能包括:1. 多种业务服务使用记录的采集、预处理;2. 服务使用记录

34、的批价,根据用户信息以及帐务信息实现用户详单级别的实时优惠;3. 本省与漫游来访的省际、国际用户的高额话费报告处理等功能。5.1.1. 基本计费业务处理5.1.1.1. 采集采集从采集源读取各种移动业务的服务使用记录,读取到的服务使用记录传输到计费结算模块进行处理。5.1.1.1.1. 采集源采集源包括省移动通信公司使用的各类交换机、网关、IP认证计费系统、路由器、增值服务平台等。5.1.1.1.2. 采集方式采集根据应用服务的具体性质和运营操作的要求可采用实时联机数据采集、定时联机数据采集、脱机采集等三种方式。1. 实时联机数据采集:通过采集源提供的实时采集接口,实时读取服务使用记录,并通过

35、联机方式实时传送给计费结算模块进行计费结算;2. 定时联机数据采集:根据事先设定的时间间隔,定期读取各种服务使用记录,并通过联机方式立即传送给计费结算模块进行计费结算;3. 脱机采集:在无法完成联机读取某些服务的服务使用记录的情况下,提供从采集源的磁带或光盘介质上读取服务使用记录的功能。5.1.1.1.3. 采集协议采集源及采集模块应支持中国移动集团公司采用或制定的各类标准协议,包括X.25、TCP/IP、FTAM、FTP、MTP等。5.1.1.1.4. 采集功能采集模块应具有如下基本功能:1. 采集模块的采集周期可配置,对于实时性业务,应支持实时采集;2. 采集模块应保证进行不间断采集;3.

36、 采集模块应保证对文件的采集不重、不漏;4. 采集模块应提供监控功能或提供用于获取监控数据的接口。支持监控功能时,对于需监控的项目应提供配置手段,并应提供可配置的告警手段(Email、短消息、电话通知等);5. 对于异常采集情况应提供手工、自动重新采集手段;6. 采集模块应提供日志记录功能,并提供相应的管理界面和外部访问接口;7. 根据具体业务和运营商的要求,服务使用记录的读取可配置为按单条记录、按记录块或按文件读取。5.1.1.2. 数据传输数据传输完成采集前置机与省中心之间以及省中心与全国中心或其他运营商之间数据的传输。5.1.1.2.1. 传输内容数据传输主要传送以下数据:1. 采集前置

37、机与省中心之间的服务使用记录;2. 省中心与全国中心之间的结算数据;3. 省中心与其他运营商之间的结算数据;5.1.1.2.2. 传输功能数据传输应保证实时、高效、安全、可靠地传送数据,数据传输具有以下功能:1. 断点续传和自动重传功能;2. 数据加密、压缩传输功能;3. 按优先级别传送数据功能;4. 支持人工和自动两种传输模式,实现批量传输任务和单个传输请求的处理;5. 监控功能(线路连通情况、传输速率、应用本身状态、待传输文件状态);6. 日志记录功能(传输开始的时间、传输结束的时间、传输的文件名、传输的文件大小、传输的起始主机/路径、传输的终止主机/路径)。5.1.1.3. 预处理预处理

38、是对采集来的原始服务记录进行格式转换、记录合并、检错纠错。5.1.1.3.1. 格式转换格式转换是指从原始服务使用记录到标准服务使用记录的转换。标准服务使用记录格式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规定。5.1.1.3.2. 记录合并在一些业务中预处理要进行记录合并。记录合并是指对相关的两条或多条原始服务使用记录进行信息抽取、转换,形成一条标准服务使用记录。5.1.1.3.3. 检错纠错检错是指对数据的完整性、有效性和准确性进行检查。检查的内容包括原始服务使用记录文件的连续性、完整性,原始服务使用记录的有效性、准确性。对原始记录文件的错误,要提供文件检查的手段,要提供文件修复后再处理的入口。原始记录的错误

39、要在不影响计费正确性的情况下进行纠错,错误服务记录要提供单独的信息存储。5.1.1.3.4. 统计汇总日志预处理应形成对原始服务使用记录文件处理的统计数据,对于不同类别的正常服务使用记录条数、异常服务使用记录条数、错误服务使用记录条数和处理时间等产生汇总记录,提供给统计和监控部分。5.1.1.4. 批价批价是根据资源信息、资费政策、用户资料信息、帐户资料信息,对预处理后的服务使用记录进行费用计算。5.1.1.4.1. 批价依据批价依据是对服务使用记录进行批价的参量,包括计费资源信息、资费政策、用户资料信息和帐户资料信息。1. 计费资源信息计费资源信息包括支撑网络的网络资源信息和电信运营资源信息

40、。2. 资费政策计费的资费政策,包括信息产业部、中国移动集团公司制定的资费政策,也包括各省公司制定的经过审批的地方性资费政策。3. 用户资料信息计费的用户资料信息是基于客户管理形成的各种用户资料信息。4. 帐务资料信息计费的帐务资料信息是基于帐务的各种信息归纳建模形成的用户帐务资料信息。5.1.1.4.2. 错误检查批价过程中对计费资源信息、用户资料信息等无法匹配的服务使用记录要提供单独的信息存储。批价应支持对这些服务使用记录的重新处理。应分离出无主服务使用记录,以备进行无主管理。5.1.1.4.3. 排重对服务使用记录按业务类别对应的不同排重依据进行排重。5.1.1.4.4. 入库批价后的服

41、务使用记录称为清单,清单是省中心的重要生产数据,在批价完成后进行清单的入库。5.1.1.4.5. 汇总根据清单的服务标识,进行汇总处理,形成汇总后的明细帐单,并进行实时信用控制。5.1.1.4.6. 统计以及日志批价后形成统计和日志数据,支持各种统计汇总和稽核检查的需求。5.1.1.4.7. 实现目标满足未来业务发展需要、满足实时处理的能力。支持目前的各种资费政策以及优惠政策,支持未来可能出现的营销手段,支持优惠的优先级设置,支持多种优惠的交叉和并行,支持费率的实时修改和新旧费率的平滑过渡。批价支持基于资源信息,资费政策,用户资料信息,帐务资料信息的各种清单级别的优惠。适应个性化资费的需求,适

42、应客户行为分析的需求。支持进一步数据挖掘的需求。5.1.1.5. 高额处理如果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同一用户的服务费用之和大于规定的金额,则称该用户为高额用户。对检查到的高额用户,形成具有规定格式的高额报告。 高额处理功能如下:1. 检查省际/国际来访漫游高额用户,生成相应的高额报告;2. 接收全国中心下发的高额报告,并进行分拣、处理;3. 生成高额用户的汇总统计报表,报表类型包括日、月、季、年报表,报表内容至少包括:用户数、费用金额、高额类型。5.1.2. 计费分业务描述本节按照承载平台进行计费分业务描述。5.1.2.1. 传统语音业务5.1.2.1.1. 采集传统语音业务的采集点是各种GSM交

43、换机以及全国中心结算数据通信服务器。采用联机数据采集方式,脱机采集方式作为备份。GSM交换机是通过FTAM、TCP/IP、X.25、RS232等协议进行数据采集的。5.1.2.1.2. 预处理预处理从采集到的原始话单文件中提取主叫话单,被叫话单,呼转话单,代做话单等。话单中要包括记录类型、呼叫类型、IMSI号、手机号、对端号码、通话开始时间、通话时长、动态漫游号、交换机代码、小区代码、蜂窝号/基站代码、对方位置小区代码、对方蜂窝号/基站代码、出中继、入中继、业务类型、业务代码、优先计费标志、超时长话单的序列号、话单文件号等信息。 对于呼转话单还应包括第三方号码信息。5.1.2.1.3. 批价一

44、、批价传统语音业务批价基于呼叫类型、通话起始时间、通话时长、发起端用户位置、接收端用户位置等计费要素,并根据资费政策和用户的个性化信息计算出基本通话费和长途费等。呼转话单的批价还与第三方用户位置信息有关。批价应满足如下要求:1. 支持各种费率的实时修改;2. 支持单向收费;3. 支持省内边界漫游特殊处理;4. 支持优惠的跨时段处理;5. 支持按时间优惠(时段,节假日等);6. 支持按位置信息优惠(小区等);7. 支持按用户个性化信息优惠; 8. 支持按总量优惠;9. 随着业务的发展,应支持多业务交叉优惠。二、排重传统语音业务应根据确定话单唯一性的关键字段(服务号码、通话时间、对端号码、通话类型

45、)来排重。三、漫游处理漫游处理包括对省际/国际漫游来访话单和省际/国际漫游出访话单的处理。漫游话单文件类型有:1. GSM省际漫游出访/来访话单文件; 2. GSM国际漫游出访/来访话单文件; 3. GSM呼转省际漫游出访/来访话单文件。漫游处理具有以下功能:1. 将省际/国际漫游来访话单转换为全国中心规定的标准格式;2. 对省际/国际漫游出访话单进行检错和格式转换;3. GSM国际出访作被叫的,重新计算长途费;4. 对省际/国际漫游出访话单检错包括文件级检错,记录级检错,字段级检错。5.1.2.2. GPRS业务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即通用分组

46、无线业务,它为移动用户提供无线分组数据接入服务。5.1.2.2.1. 采集GPRS的采集点是CGF(Charging GateWay Functionality),采集协议支持FTAM或FTP协议。采集支持以下采集方式:1. 联机采集:采集前置机与主、备CG(Charging GateWay)直接连接,定时读取其原始计费数据文件,并将文件传送至省中心;2. 脱机采集:从CG提供的磁带或光盘介质中读取CGF计费数据文件;3. 实时采集:从CG提供的实时采集口,实时地采集原始计费数据,实现实时计费。5.1.2.2.2. 预处理预处理对采集到的CGF服务使用记录文件和由全国中心下发的GPRS省际出访

47、漫游服务使用记录文件进行处理,具体功能如下:1. CGF服务使用记录文件的格式转换:把从CGF采集的ASN.1格式的GPRS服务使用记录文件转换为集团公司规定的ASCII码格式的标准服务使用记录文件;2. 服务使用记录合并:根据C_ID+GGSN(Charging ID + GateWay GPRS Support Node)的地址,将一次通信可能产生的多张部分服务使用记录合并成一条记录。暂时无法合并的部分服务使用记录要记录下来;3. 服务使用记录差错检测:对文件及记录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和处理,将每日、每月、每季检出的异常服务使用记录、错误类型进行汇总统计。5.1.2.2.3.

48、批价批价是对标准服务使用记录,按照计费规则进行各项费用的计算,形成清单。GPRS资费分成两部分:通信费和业务使用费。单一的承载数据业务只收取通信费。对于增值业务,除收取GPRS基本通信费外,还应收取相应的业务使用费。通信费按照流量、时长、次数计算,也可以组合上述三种方式计算。 1. 按流量计费:对GPRS客户激活PDP(Packet Data Protocol)上下文所传送的数据计费。有效数据量为客户使用GPRS手机激活PDP上下文到结束PDP上下文过程中所传送的数据量;2. 按时长计费:对 GPRS客户激活PDP上下文的时长收费。有效计费时间为客户使用GPRS手机激活PDP上下文到结束PDP

49、上下文的时间;3. 按次数计费:对GPRS客户激活PDP上下文所传送的数据计费,计费单位为次。有效次数为客户使用GPRS手机激活PDP上下文到结束PDP上下文过程的次数。影响费率的因素包括:优惠时段,位置信息、APN。在条件成熟时,可以适当引入QoS(Quality of Service)作为计费要素。业务使用费由中国移动集团公司或与公司合作的业务提供者确定计费方式。业务使用费批价基于信息提供者、信息类别、信息量、开始服务时间、服务时长等计费要素,并根据资费政策和用户的个性化信息进行计算。5.1.2.3. 短信业务短信业务包含普通短信业务和移动梦网的互联网-短信业务。普通短信业务是指普通的点对

50、点业务,通过短消息中心获得数据。移动梦网的互联网-短信业务是通过互联网短消息网关ISMG(Internet Short Message Gateway)将移动短消息中心与Internet连接起来,在传统的手机短消息服务基础上,为用户提供进一步的基于Internet的短消息服务。短信业务的计费处理流程包括采集、预处理、批价等。5.1.2.3.1. 采集数据采集从互联网-短信业务的短消息网关(ISMG)、本省短消息中心采集服务使用记录,采用的协议为FTP或FTAM,采集方式为定时联机数据采集。5.1.2.3.2. 数据传输数据传输传送以下文件:1. 采集前置机与省中心之间的短消息服务使用记录文件;

51、2. 省中心与全国中心之间的短消息结算文件;3. 省中心与应用/服务提供商SP(Service Provider)之间的短消息结算文件。5.1.2.3.3. 预处理预处理是对采集到的各类短消息服务使用记录进行检错、格式转换和分拣的过程。ISMG产生的服务使用记录包括SMO(Short Message Originated)、SMT(Short Message Terminated)、SMC(Short Message Control )、SMA(Short Message Abort)、SMF(Short Message ForWard)类(SMO-F、SMT-T、SMC-T、SMA-F)。短

52、消息中心产生的服务使用记录包括MO(Mobile Originated)、MT(Mobile Terminated)。5.1.2.3.4. 检错根据短消息网关设备规范和短消息中心设备规范中各类服务使用记录的格式规定,进行检错处理,对检错信息进行相应的日志记录,错误的服务使用记录单独存储。5.1.2.3.5. 分拣和格式转换一、采集自ISMG上的短信服务使用记录,根据其作用在计费结算模块中可划分为各省自行处理、保留和上发三类来处理。对失败和不能作为计费依据的服务使用记录需各省自行处理,各省可对该类信息进行业务统计,若删除该类信息需进行相应的日志记录。此类服务使用记录包括:1. 其SP代码为注册到

53、外省网关的SMT和SMC;2. SMO-F。用于进行计费、统计或校验网络服务质量的本省保留的服务使用记录包括如下几类:1. SMO;2. 本省注册SP且计费用户为本省用户的SMT、SMT-F和SMC;3. SMA和SMA-F;4. 标识为SP收费的SMT或SMTF、SMC或SMC-F。第三类服务使用记录可转换为标准格式文件,并上发全国中心,由全国中心下发至用户所在省中心,作为用户归属省向用户收取信息费以及用户归属省结算信息费、代收劳务费的依据。包括如下几类:1. 本省注册的SP且计费用户为外省用户的SMT和SMC;2. 计费用户为外省用户的SMT-F和SMC-F。二、采集自短消息中心的服务使用

54、记录包括MO、MT两类,目前MO用于计费。5.1.2.3.6. 批价批价是根据计费用户的MSISDN、通信费的计费方式、SP代码、业务代码、信息服务费计费方式及费用,对预处理后的服务使用记录进行费用计算。互联网-短信业务的服务使用记录费用包括通信费和信息服务费两部分。通信费的计费方式包括:1. 按信息条数计费;2. 按信息流量计费;3. 包月计费;4. 封顶计费;5. 以上计费方式的组合。信息服务费计费方式由各SP自主选择并由SP进行费用计算,目前包括以下几类:1. 包月计费;2. 封顶计费;3. 按条计费。5.1.2.4. IP数据业务IP数据业务是指基于IP协议的各类业务。目前,中国移动已

55、开展或即将开展的各项IP数据业务包括:专线上网业务、PSTN/ISDN/GSM拔号上网业务、VPN/VPDN业务、WAP业务、IP电话业务以及其它增值业务。5.1.2.4.1. 采集服务使用记录有多种来源,包括:MSC/GMSC、省/全国IP业务认证计费系统、专线路由器、WAP网关以及其它IP计费网关等。一般情况下,MSC/GMSC等主要进行通信费的采集,省/全国IP业务认证计费系统、专线路由器等负责网络使用费(接入费)的采集,WAP网关以及其它IP计费网关负责信息费的采集。采集方式有实时联机数据采集、定时联机数据采集和脱机采集等。对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IP数据业务,应采用实时联机采集方式。5.

56、1.2.4.2. 数据传输数据传输包括采集前置机与省中心之间,以及省中心同全国中心或其他运营商之间数据的传输。其中所有需经认证的IP业务,包括拔号上网业务、VPDN业务、WAP业务、IP电话业务等,其数据均需在BOSS系统与IP业务认证计费系统之间传输。一、BOSS系统与IP业务认证计费系统的接口数据省中心向省IP认证计费系统提供的接口数据包括:1. 用户资料变化信息(包括用户的用户名、密码、状态或余额等);2. 用户的可用资源量信息。省IP认证计费系统向省中心提供的接口数据包括:1. 本省用户在本省接入后的服务使用记录;2. 本省漫游出访用户在外省或外网(包括国外)接入后的服务使用记录;3.

57、 外省漫游来访用户在本省接入后的服务使用记录;4. 国际漫游来访用户在本省接入后的服务使用记录;5. 非本网漫游来访用户在本省接入后的服务使用记录。对于某些由省IP认证计费系统完成计费处理的IP数据业务,还提供本省用户的已计费服务使用记录。二、传输要求省中心与省IP认证计费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包括实时传输和非实时传输两种。传输支持基于TCP/IP的多种传输协议及接口方式。5.1.2.4.3. 批价依照相关业务的资费政策对需要资费计算的服务使用记录进行批价处理,形成清单并入库。IP数据业务的资费包括通信费、接入费和信息费。各项资费的计费方式依具体业务的资费政策而定,其中通信费的计费处理目前在相应的

58、GSM或GPRS处理模块,IP计费处理模块对接入费和信息费进行处理。由于服务使用记录的类型各异,计费模块应支持按次、按时长、按流量、按服务内容、按资源占用量、按周期(包月、包年)等多种计费方式的计费处理。5.2. 结算业务5.2.1. 计费数据结算省中心针对不同的业务完成相关的漫游结算和网间结算。省中心漫游结算包括网内漫游结算和网间漫游结算,当相应的漫游发生时,依据已计费的电信业务服务使用记录,按照业务类别以及结算规则,进行费用分摊结算,并在规定时间生成相应的漫游结算报表。省中心网内漫游结算包括省内漫游结算和省际漫游结算,网间漫游结算包括省内网间漫游结算、省际网间漫游结算、国际漫游结算。省中心

59、完成省公司与其它电信运营商的网间结算。省中心根据不同运营商之间的已计费的服务使用记录,按运营商之间拟定的协议进行费用分摊结算,在规定时间生成网间结算报表,完成网间结算。5.2.1.1. 结算数据省中心漫游结算的数据包括:1. 来自交换机的服务使用记录;2. 来自增值服务平台的服务使用记录;3. 来自计费认证中心的服务使用记录;4. 全国中心下发的漫游数据。省中心网间结算的数据包括:1. 端局和关口局的网间服务使用记录,当关口局的已计费服务使用记录满足网间结算的需要时,优先采用关口局服务使用记录进行网间结算;2. 增值服务平台的服务使用记录;3. 计费认证中心的服务使用记录。5.2.1.2. 结

60、算原则1. 漫游结算以漫游地已计费的服务使用记录为准;2. 网间结算记录的采集点为不同电信运营商间的互联关口局,并提供发端、收端结算的功能;3. 省内漫游结算和省内网间漫游结算以省中心的漫游结算结果为准;4. 省际漫游结算、省际网间漫游结算和国际漫游结算以全国中心的漫游结算结果为准,各省中心的漫游结算结果只作为核对的依据;5. 全国性业务的网间结算和国际网间结算以全国中心的网间结算结果为准。5.2.1.3. 结算要求一、在结算过程中,对已计费服务使用记录文件进行检查,包括:1. 对服务使用记录文件进行完整性检查,包括文件是否完整,文件中的服务使用记录数是否正确,文件中的服务使用记录金额是否正确

61、;2. 对文件中的服务使用记录进行正确性、有效性检查;3. 具备对结算记录的稽核功能,对违反运营商之间制定的互联互通协议的结算记录产生告警信息。例如可以检查被叫的结算记录中的主叫号码的相关信息,判断出该话单是否符合就近入网原则;4. 对于发生的错误,记录相应的错误信息,包括:错误类型、错误位置、错误数据。二、结算应保证结算结果的正确性及一致性。对于漫游结算应保证:1. 来访漫游结算中,结算金额与产生的来访文件中应结金额完全一致;2. 出访漫游结算中,结算金额与扣除错误后的出访文件应结金额完全一致;3. 省内漫游结算保证结算结果完全平衡。三、可按灵活要求生成漫游、网间结算报表。四、永久保存各类漫游、网间结算报表。五、对于过期服务记录,按照中国移动集团公司的原则单独生成漫游结算报表。5.2.2. 分业务描述一、传统语音业务灵活生成GSM业务漫游结算报表和网间结算报表,这些报表应包括来访漫游话费,来访长途话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