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云南矿业的合理避税2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111644336 上传时间:2022-06-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9.9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浅析云南矿业的合理避税2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浅析云南矿业的合理避税2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浅析云南矿业的合理避税2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浅析云南矿业的合理避税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云南矿业的合理避税2(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浅析云南矿业的合理避税目录摘要1ABSTRACT13目录1一、绪论2(一)选题背景2(二)选题意义3(三)主要内容3二、合理避税的内涵及动因4(一)合理避税的内涵4(二)避税的动因5第三章云南矿业避税的主要方法及存在的问题61. (一)云南矿业避税的主要方法7利用税收优惠避税7利用我国税收征管上的漏洞进行避税8利润分配避税8转让定价避税8资产租赁避税9(二)存在的问题9第四章云南矿业合理避税发展策略9(一)利用资本弱化避税10(二)筹资和投资方案避税10(三)运用电子商务避税11第五章结论11参考文献12内容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矿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多种所有制结构的矿业企业出现

2、了竞相发展的格局。云南作为我国矿业资源大省,矿业的发展更是其他省份望其项背。截止2010年底,云南矿业总投资额达到718亿人民币,累计批准矿业企业近20万家,解决就业人数占全省就业总人数的7%矿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关系云南省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随着企业规模的快速增长,矿业企业的税收也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企业的合理避税。云南矿业企业如何进行税务筹划,怎样实现合理避税是企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合法的基础上解决好这一问题,一方面可以实现企业税负最小化,保证企业积累资金的增加;另一方面,促进国家相关税收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正是基于此一点认识,本文选择云南矿业合理避税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对云南

3、矿业企业合理避税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矿业企业合理避税的措施。关键词:云南;矿业;合理避税、绪论(一)选题背景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矿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多种所有制结构的矿业企业出现了竞相发展的格局。云南作为我国矿业资源大省,矿业的发展更是其他省份望其项背。截止2010年底,云南矿业总投资额达到718数据来源:中国产业发展报告(2011)数据来源:云南省统计年鉴2010亿人民币,累计批准矿业企业近20万家,解决就业人数占全省就业总人数的7%。矿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关系云南省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随着国际经济竞争的加剧,来自发达国家具有技术优势的跨国企业以及发展中国家具有成本优势

4、的企业都给我国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带来了冲击。目前,我国矿业的发展还有很多差强人意的地方,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部,属于较不发达的省份,因此云南矿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就更加突出。如何促进云南矿业的发展,增强企业活力,是一个关系整个云南发展全局的大问题。(二)选题意义税收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经济管理范畴。它是国家为满足公众的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按照宪法、税法等法律规定,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参与社会剩余产品的分配,是无偿获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与获得财政收入的其他形式相比较,税收具有这样三个特点,即强制性、固定性、无偿性三个基本特征。强制性是指国家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用法律的形式,对征纳双方权力与义务的硬性规定

5、,而纳税人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税收的强制性是合理避税问题出现的前提,正是因为强制性,所以纳税人的纳税义务不可推脱、不可减抵,所以只能采取合理避税的手段来实现纳税额的最小化。固定性构成了合理避税可行性的客观基础,使得合理避税具有法律意义上的合法性;正是因为固定性,使得纳税人可以在税法的约束下,采用合理的调整收益、利润、应收应付款等资产负债内容以及业务经营范围等来实现纳税额的最小化。(三)主要内容本篇论文一共五章,其中第二章到第四章是论文的正文部分。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和义以及论文的主要内容。第二章论述了避税的内涵和动因。第三章分析了云南矿业避税的主要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论文认为

6、:云南矿业企业的避税方法过于单一、传统,且存在个别的非法避税行为。第四章对第三章所提出的云南矿业合理避税存在的问题提出来对应的解决思路。认为解决矿业企业避税方法的单一和存在的非法避税行为从根本上讲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发展先进的、适应市场的避税手段。第五章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合理避税的内涵及动因(一)合理避税的内涵税收是国家为实现经济职能,凭政治权力参与社会分配,强制、无偿地获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时代不同、国家不同,税收也会有所不同,所以纳税人降低税负负担的方式和方法也会有所不同。笼统的讲,这些方式和手段无外乎偷税、漏税、逃税以及避税。其中,偷税指纳税人伪造、隐匿、变

7、造以及擅自销毁记账凭证、帐簿,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不列、少列收入等,或者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进行虚假申报,从而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偷税有三个特征3:第一,主观上的故意;第二,客观上使用了欺骗、隐瞒等非法方式;第三、行为结果是否造成“不按规定缴纳应纳税款”。逃税是指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通过转移或隐匿财产等手段,使得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款的行为。其特征包括:第一,纳税人有欠缴税款的事实,也就是在税务机关规定的期限没有按时缴纳税款;第二,纳税人有隐匿、转移财产的行为,且这一行导致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所欠税款的后果。表1:偷税、逃税以及避税比较偷税逃税避税主体企业或其他纳税人企业或其他纳税人

8、企业或其他纳税人实施阶段纳税义务产生后纳税义务产生后纳税义务产生前合法性非法非法合法手段伪造、隐匿、变造、销毁记账凭证;多列支出;不列、少列收入等。转移、隐匿财产,使得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款。合理安排生产、经营、投资、财务活动,实现纳税义务最小化。3丹尼尔沙维尔,税法学研究文库:解密美国公司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偷税和逃税是法律所严查狠打的行为,一旦被查处曝光,当事人将难逃严厉的经济惩罚,甚至刑事处罚。所以,越来越多的纳税人开始致力“研究国家税法的漏洞和国际税收间的差异”通过各种合法方式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我国现行的税法中并没有对“避税”进行严格定义。联合国国际经济社会事务部发布的发达国

9、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谈判双边税收条约手册中这样表述:“一般来说,避税是纳税人通过利用法律上的漏洞或含糊之处来安排自己的事务,从而减少他本应承担的纳税金额,但是这种做法实际上并没有违反法律。避税行为可能是不道德的,但避税所采用的方式却是合法的,纳税人的行为不具有欺诈性质。”人们对避税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一开始,避税是指纳税人通过合法手段来减轻纳税义务的行为。可是,这就产生一对矛盾:如果避税是合法行为,那么又何谈避税?所以,理论上界定的避税是滥用税法的行为,需要予以制止,这就构成了各国制定反避税条例的理论基础。但是,随着对避税认识的深化,人们对避税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现在,避税被认为是

10、纳税人利用不同国家、不同税种、不同所有制等形成的税收制度差异,以及税法中的缺陷、漏洞等,通过精心安排其经营、投资、财务等活动,来实现纳税义务最小化的行为。从法律角度看,避税没有直接违反相关法律规定而具有非法性,它往往以钻税法的漏洞等方式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二)避税的动因张晋元,避税与反避税,山西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现在,相信人们都已经充分认识到了税收的重要意义。但是尽管如此,对于纳税人而言,税收仍然是一种能够导致其收入下降的因素,一个理性的经济人总是会选择尽量少支付税收,也就是尽量避税。从税收的使用角度来看,政府把税收收入用来向社会提供各种各样的公共物品和服务,但是纳税人所享受的政府

11、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多少,不因其纳税额的增减而发生丝毫变化。也就是说,对于单个纳税人而言,他无论缴纳多少税款,都不会丝毫影响他所接受的公共服务。税收的这个性质导致纳税人极易产生“搭便车”的投机心理。所以,利益和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驱动,使得避税成为纳税人的一个内在动机。但是这也仅仅构成了纳税人避税的内在条件,纳税人避税成为现实还需要有外部条件和刺激因素的作用。如国家税法不完善、税率较高、税负较重、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税法的差异、税收优惠等等。具体的说,纳税人避税实现的客观条件包括以下几个。第一,纳税人的界定存在可变通性。所有的税种首先需要对纳税人予以界定,但是法律对纳税人的界定包括的对象与现实

12、中包括的对象往往有较大的差异。税法在纳税主体方面界定的不确定性,或称变通性,直接导致了纳税人的避税行为的产生。第二,计税依据具有弹性。应纳税额的计算的确定主要决定于两个因素,一是课税对象金额;二是课税对象所使用的税率。也就是说税额的大小是由金额的大小以及税率的高低来决定的。在法定税率不变的情况下,纳税人通过人为的因素影响课税对象金额的大小,就可以影响应纳税款的多少。正是出于这个原因,纳税人会想尽办法调整课税对象的金额,使税基变小,从而减轻自身的纳税义务。第二,税率存在差别。前面已经提到,税额的多少由课税对象金额与税率共同决定,在课税对象数量不变的基础上,税率越低税额也就越少。可以说,税率和课税

13、对象数量一样,都是决定纳税多少的决定性因素。这就导致了企业在选择经营范围、地区时会尽量避开税率较高的地区,而选择低税率地区。第四,税收减免与优惠政策。政府实施税收优惠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减轻纳税人的负担,以保障相关产业或企业能够更快更好的发展,所以税收优惠政策往往会对适用对象加以严格的限制条件。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避税的本质关键在于达到形式上的条件,从而合法享受内容上的照顾。目前,无论是我国,还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在税制中有较多的减免优惠,这为企业避税创造了很好的条件。第三章云南矿业避税的主要方法及存在的问题利润不纳税人可以采取的避税的方式和方法有很多,某会计师事务所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我国国内企业

14、避税的常用方法中,利用税收优惠避税达42%,利用征管漏洞避税达15%,分配避税11%,构成了我国企业避税的主要方法(详见图3)。由于不同国家、不同行业、同时期,避税的形式会有很大的变化。因此,对于避税问题的研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行业、具体的国家而言,否则空谈避税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本文的研究就是建立在对我国云南省矿业避税的基础之上的。图3:我国企业主要避税方式1. (一)云南矿业避税的主要方法利用税收优惠避税通常来讲,世界各国为了促进经济发展、特定行业的发展都会制定有利于该行业发展的各种税收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包括投资抵免、加速折旧、专项免税、差别税率、减免税期、亏损结转以及延缓纳税等等。

15、我国为了鼓励矿业发展,也制定了不少优惠政策,利用税收优惠实现避税已成为云南矿业避税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我国云南,矿业企业利用税收优惠规定进行避税屡见不鲜,甚至已经有对税收优惠条款滥用的嫌疑。有些企业利用云南省的税收优惠政策,在诸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投资来实现避税;有些企业利用税法规定的不同纳税主体税负差异来避税,如民政福利企业、内外资企业等;有些企业利用不同投资方向的不同实现避税,如投资高新技术企业;有些企业通过改变企业组织形式来避税,如分设、合并、新办等;有些企业通过改变自身经营条件,来享受低税收政策,如改变产品构成、企业性质、从业人员身份构成等;有些企业利用特殊税收政策,如出口退税。女口利用固

16、定资产折旧避税。我国税法规定:固定资产折旧,应当采用直线法计算,如需采用其他方法折旧的,应当由企业提出申请,经当地税务机关审核后,上报国家税务局批准税法对固定资产折旧的这些规定,给纳税人在折旧方式的选择上提供了较大的选择余地,选择不同的折旧方法会直接影响纳税人的利润水平、纳税额度。这一点是适合我国所有行业企业的。对于矿业企业而来,所不同的是,因为矿业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要远大于很多其他行业,所以税法中关于折旧方式的规定对于矿业企业而言就显得格外重要。事实上也是如此,很多矿业企业通过选择各种适合企业发展状况的这就方式,大大降低了企业纳税义务。又如,把技术转让价款隐藏在设备价款之中,从而规避特许权使

17、用费预提税。这种避税方式在小型矿业企业中并不是很明显,但是在大中型矿业企业中就很常见。按照税法规定,因转让技术而收取的特许权使用费应当缴纳预提税,但是作为投资的进口设备可以不纳税。我们知道,专利和专有技术具有特殊性,缺乏可比性,其价格很难确定,这就为价款隐藏提供了条件,所以在交易中交易双方常会默契的把专利和技术的价款转移到设备上,从而逃避纳税义务。严格意义上讲,这种避税方式已经构成了逃税行为,但是在实践中却很难定性。2. 利用我国税收征管上的漏洞进行避税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税收征管工作也已取得不少成就,但是应当看到经济的高速增长、企业数量的迅猛增加、经营范围的不断拓展都为征管工

18、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税收征管工作不能及时的调整和适应新的经济发展形式,导致了税收征管方面存在不少漏洞,这些漏洞构成了企业合理避税的一个重要条件。例如,很多企业冠以“矿业企业”的名头,但是实际经营的矿业业务只占其业务量的很少一部分利润分配避税利润分配避税巴泽尔、汪丁丁译,产权的经济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1997年版。又称为不合理保留利润避税,指的是企业税后利润扣除股息分配部分之后剩余的保留在企业内部超过正常合理限度的那部分利润。企业在缴纳所得税之后的利润,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分配利润,即应用作股息分配出去的;令一部分是未分配利润,也就是保留利润,通常以公积金的形式在公司内部积存起来。股息所得

19、作为个人和公司所得税的课税对象,为了规避这部分收入税负,企业常会把税后利润少作股息分配,而把其转化成保留利润最后可转变为股东持有的股票升值,即资本利得。因为在一些国家通常会对资本利得实行税收优惠,甚至不征税,这样就可达到了少纳税或是不纳税的目的。4. 转让定价避税转让定价崔影慧、张薇,规范企业转移定价,促进和谐社会发展载生产力研究(就是指集团公司或者跨国公司内部的交易定价,又称为关联企业之间的交易定价。这种定价通常是根据集团整体利益来制定,并不一定符合市场竞争原则,所以,转让定价不同于一般的市场价格,甚至会可能大大偏离市场价格。概况的讲,转让定价大概有五种形式。分别是购销业务往来、融资业务往来

20、、劳务业务往来、无形资产业务往来。5. 资产租赁避税资产租赁避税王娇娇,浅谈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载于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8)是目前云南矿业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重要的避税手段。资产租赁避税经常发生在关联企业当中,包括:母子公司、总分公司、股权互相渗透的公司以及业务往来频繁的公司之间。通过资产租赁,效益好的企业向效益差的企业高价租赁设备,从而起到调节应纳税所得额,进而实现企业集团税收负担的最小化。(二)存在的问题在前文的研究中,我们通过对我国云南地区矿业企业避税行为的研究,总结出了矿业企业常见的避税方式和手段。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发现,云南矿业企业在合理避税方面还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目前

21、,云南矿业企业所采取的避税方法多是传统方法,如利用税收征管漏洞避税、利润分配避税、转让定价避税、资产租赁避税等手段。而利用资本的调整、利用电子商务避税手段等方式方法却不多。第二,存在非法避税行为。很多企业在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进行避税的同时,故意或不故意的涉及了非法操作。如在利用利润分配避税的时候,隐瞒、虚报利润;在转让定价避税时,关联交易等。第四章云南矿业合理避税发展策略从第三章中的分析我们知道,云南矿业企业合理避税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即企业避税的方法较为传统和存在非法避税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两个问题是同一个问题。因为它们的目的都是避税,而产生的直接原因又都是企业避税方法困乏。要从根

22、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能力。一方面应当发展较为先进、适应多种环境的避税方式和方法;另一方面要严格惩处非法避税行为。(一)利用资本弱化避税数据来源:世界银行全球企业发展报告2011所谓资本弱化8也称做资本淡化,它是指纳税人在为投资经营筹措资金时,应尽量采用借款方式,而非使用自有资金和发行股票的方式,通过扩大投资总额中的债务资本所占比例,来缩小产权资本所占比例。资本弱化有利于人为调节利润,是目前跨国企业常用的避税手段之一9。因为各国对股息、利息的税收政策往往不同,对企业支付的利息,常会允许作为企业费用扣除予以,从而减少企业的应税利润,进而降低企业的应缴税额;但是对于企业分配的股息

23、,贝U属于对税后利润进行的分配,不允许扣除;在某些国家,企业汇出的利息所适用的预提税税率较低,但是对于企业汇出的股息的预提税税率则较高。正是出于对以上种种原因的考虑,致使在税收待遇方面,利息所得往往要优于股息所得。以国际性的企业一一跨国公司为例,在投资回报率和投资总量相同的情况下,跨国公司往往会偏好于举债投资,通过扩大债务对产权的比例,使关联企业资本结构中产权资本降低而借入资本增加,进而通过这种方式来减少整个集团的纳税义务。(二)筹资和投资方案避税投资方案避税,就是指纳税人依据税法对投资所做的有关减免优惠规定,通过不同投资方案的比较、选择,来实现减轻其税收负担目的的避税行为。投资方案避税最关键

24、的是投资方式的选择,而投资方式的选择又可以分为对投资领域、投资地区、投资金额、投资具体形式等一系列问题的选择。企业的不同投资方案组合的选择,能够直接影响企业的费用列支,从而影响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多少,所以,选择合适的投资方案组合,能够实现企业税负最小化的目的。刘晓红、刘晓红、马骏,马骏,资木弱化,外资企业避税的新动向资木弱化,外资企业避税的新动向,载税收与企业,载税收与企业运用筹资和投资方案的选择来实现避税的目的,对于企业的财务分析和处理能力的要求较高。这要求企业一方面要具备很强的财务分析能力,另一方面要求对国内的相关法律、法规有深入的了解,能够通过把自己的发展策略和国家经济的发展战略调整到一

25、致,来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但是目前,云南矿业企业中具备这种能力的企业还不多。(三)运用电子商务避税所谓电子商务10就是指交易双方通过国际互联网、局域网等电子计算机信息网络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易。电子商务具有交易信息载体数字化、交易场所虚拟化、交易商品来源模糊性、交易人员隐蔽性、交易无国籍无地域性等特征。电子商务的发展为企业避税提供了更为隐蔽和安全的环境。企业可以利用电子商务的隐蔽性来避免成为企业常设机构逃避所得税;利用电子商务的快速流动性,可以实现虚拟避税地营业,从而实现避税。第五章结论云南作为我国矿业资源大省,矿业的发展迅速。近年来,矿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关系云南省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随着企业规模

26、的快速增长,矿业企业的税收也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企业的合理避税。云南矿业企业如何进行税务筹划,怎样实现合理避税是企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合法的基础上解决好这一问题,一方面可以实现企业税负最小化,保证企业积累资金的增加;另一方面,促进国家相关税收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正是基于此一点认识,本文选择云南矿业合理避税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对云南矿业企业合理避税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论文分析了云南矿业避税的主要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论文认为:云南矿业企业的避税方法过于单一、传统,且存在个别的非法避税行为。在其后的研究中,对提出的云南矿业合理避税存在的问题提出来对应的解决思路。认为解决矿业企业避

27、税方法的单一和存在的非法避税行为从根本上讲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发展先进的、适应市场的避税手段。10宋文宜,电子商务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参考文献】6 王韬、周建军、胡新明,刍议博弈论在税收活动分析中的应用,涉外税务,2002饶立新、刘芹、郭勋才,避税与反避税博弈分析,税务研究,2009苏筱华,资本弱化的负面影响各国对策及启示,涉外税务,1998刘李胜、刘隽亭,纳税、避税与反避税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刘剑文,国际所得税法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关于所得和财产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范本,2001王进猛等,资本弱化的国际比

28、较及影响评析,涉外税务,1997杨宇光、姜能之,试论我国合资企业的资本弱化问题,亚太经济,2004挤晓红、马骏,资本弱化外资企业避税的新动向,税务,2006高鸿业,微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李俊伟,资本弱化立法比较研究及对中国的借鉴,华东政法学院法学硕士论文,2009朱青,国际税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李建琴,税收流失的博弈分析,浙江社会科学,2007王长勇,境内企业与避税群岛蜜月将近,财经时报,2007饶戈军,反避税中转让定价方法研究,优秀硕博论文,苏州苏州大学,2003慕银平、唐小我、刘英,关联企业转让定价研究综述,管理科学学报,2005杨斌,防范跨国公司避税之对策的

29、比较研究,涉外税务,2012何隽,对预约定价协议程序的现实思考,涉外税务,1998徐婷,对我国外商投资企业转让定价税务管理的思考,商场现代化,2006胡勇辉、张学斌,国际转让定价的发展趋势及我国的政策选择,涉外税务,2011何红渠、肖瑛,基于期望理论的纳税遵从行为研究,财经研究,2011ABSTRACTSincethereformandopeningup,Chinasrapideconomicgrowth,miningindustrygotrapiddevelopment,avarietyofsystemofownershipstructureinminingenterpriseappeare

30、dtodeveloppattern.Yunnanservesasourcountryminingindustryresourcebigprovince,thedevelopmentofminingindustryisotherprovincesapproachsomebodysgreatness.Bytheendof2010,Yunnanminingindustrytotalinvestmentvolumereached71800000000yuan,accumulativetotalapprovesminingenterprisesnearly20tenthousand,solveobtai

31、nemploymentnumberaccountsfor7%ofthetotalnumberofcompleteprovinceobtainemployment.ThedevelopmentofminingindustryinYunnanprovincehasbecomeanimportantdevelopmentindustry.Withtherapidgrowthofthescaleofenterprises,miningenterprisestaxalsoincreasesceaselessly,theattendantisamatterofenterprisesreasonableta

32、xavoidanee.Yunnanminingtaxplanningintheenterprises,howtoachieveareasonabletaxavoidaneeofenterprisedevelopmentisanimportantproblemfacingthe.Onthebasisoflegitimatetosolvethisproblem,onecanachievetheenterprisetaxburdenminimization,ensuretheenterpriseaccumulatedcapitalincrease;ontheotherhand,promotethen

33、ationalrelevanttaxlawsandregulationstoimprove.Itisbasedonthisunderstanding,thispaperchoosethereasonabletaxavoidaneeproblemofminingindustryofYunnanastheresearchobject,theYunnanminingenterprisesreasonabletaxavoidaneeintheexistingproblemsareanalyzed,andputsforwardthemeasuresofminingenterprisesreasonabletaxavoidanee.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