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与探索

上传人:dus****log 文档编号:111464225 上传时间:2022-06-2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与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与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与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与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与探索(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与探索中共XX委政法委员会按照市委政法委重点工作调研的安排,我们对我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认真总结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同时分析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社会管理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从而全面提高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一、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经验和做法随着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深入开展,按照省、市政法工作的安排,我们进一步深化六项重点工作,积极探索社区社会管理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不断提升创新社会管理建设水平。(一)紧紧围绕六项重点工作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1、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结合我区实际,整合力量,健全完善 “大调解”工作体系,大力推进街道、基层单位

2、“大调解”机构建设,全面构建“一个平台、三调联动、多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形成了以区(街道)党工委书记任组长的区(街道)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为主体,各社区及各单位调委会为依托;以居民小组长任组长的调解小组为基础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三级网络。目前,全区已建立矛盾纠纷调处中心2个,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室38个,设立调解员98名;以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为重点,进一步加大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主要围绕下岗职工安置、生活保障、人员工作性质、工龄买断、街道改造、城镇拆迁等方面,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对排查出的人员、问题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全面落

3、实包保稳控领导、单位、部门和责任人,并综合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手段,较好化解了各类矛盾纠纷,稳步提高了基层一线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确保了我区在敏感期不发生进京进省上访事件。2、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一是流动人口管理规范化。探索“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流动人口综合服务管理模式,对流动人口做到“流入有登记、流出有记录”,动态管理,全面掌握。坚持“谁用工谁负责”、“谁出租谁负责”原则,强化用工单位及房屋出租人的责任,落实流动人口申报登记和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制度。在流动人口中选择素质好、威信高的人做协管员,建立定期通联制度,控制、减少流动人员在辖区违法犯罪。同时,积极推进基本公共

4、服务均等化,落实流动人口“市民化”待遇,增强外来人员归属感。二是大力推动社区警务。把社区作为社会管理的落脚点,进一步充实社区力量,社区(驻场)警务室全部实现了同址办公,5名社区警长兼任社区副书记、社区主任助理,社区(驻场)民警“突破警务室、走出警务室”,服务前移,延伸触角,把警务室打造成为人口管理信息的采集点、公安情报信息的收集点、密切警民关系的联系点、加强群防群治的工作点、矛盾纠纷的调解点,使社区、林场警务室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派出所”、森林资源的保护站。在现有警务室建设和警力下沉基础上,重点抓好工作对象管控,定期开展暂住人口和租赁房屋专项清理整顿。三是全面落实重点人员管控。加强对各类信息的

5、综合分析、深度研判,落实对重点人员的动态管控,实现对重大案事件的预警防范。3、加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开展特殊人群排摸管理和帮扶帮教活动。民警深入辖区,摸清社会服刑罪犯、25周岁以下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的青少年和刑释解教不满5年人员等特殊人群的底数,并及时录入839信息系统,严格分类管理,落实了列管、查嫌、控制等工作措施,并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开展服刑人员“两个延伸”工作,区政府拿出3000元,先后走访了香兰监狱服刑的两名人员及家属。对刑满释放人员走访慰问,了解他们的现实生活情况,尽可能的帮助解决困难,为其办理了低保,因地制宜,多途径进行安顿,使刑释解教人员

6、能够尽快融入社会。落实精神病人诊疗、救助和管控等措施。我区精神病人占人口比例偏大,对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坚持每月一排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按照包保管控制度和责任倒查制度,落实责任区民警包保稳控、社区干部定人管控、家属定点监控的三级管控措施,最大限度地防止精神病人肇事肇祸活动。同时,研究制定了特殊人群失业、就业援助办法,将其列为再就业重点扶持对象,协调相关部门提供免费劳动技能培训,提供创业发展小额担保贷款,争取各项优惠政策,确保他们思想稳定、有事做、有饭吃,最大限度减少其重新犯罪。4、加强信息网络服务管理。按照“做大网警队伍、做实网管基础、做强网控阵地、做精网侦手段、做专网情引导”的总体思路,积极

7、推进管控警力、管控资源和管控责任“三下沉”,建立健全了指挥中心、网监、治安、国保等多警种网上维稳联动机制,组建了网络评论员队伍,提高了网上社情民意的收集、监测、调解和处置能力,确保了矛盾掌握在源头、化解在苗头。目前,全区公共上网场所管控率、网上社区监控率、涉网重点人员管控率、网上涉警舆情发现率和处置率均达到了100%。一是加强网吧管理,把好源头关。不间断开展实名制大检查,规范网吧经营,严厉打击“黑网吧”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等行为。二是加强舆情导控,把好方向关。注重对重点贴吧、论坛的监控,强化对网络帖文的监管,对全网范围内事关红星的舆情信息进行搜集、发现、研判和引导,有效提升了舆情监测和导控水平。三

8、是加强警务公开。公安分局开通了“网上派出所”,及时反映公安工作动态,宣传法律法规,实现警务公开透明。开办了“网上办事栏目”、警民互动等栏目,社区民警在互联网上建立本社区居民参加的QQ警务群,通过时时在线沟通联系,直接为群众排忧解难,探索建立一种崭新的服务模式。5、加强安全技术防范建设。一是深入开展“零发案”创建活动,结合红星城区实际,以“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为目标,全力推进压发案工作,增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2012年上半年共发生刑事案件16起,同比下降11.1%。二是完善警民互助点建设,在全区设立82个警民互助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丰富工作内涵,充分发挥警民互助点作用,以点保

9、片、以片促面,积小安为大安。三是强化人防措施。按照“屯警街头,快速反应,严密社会面控制”的工作思路,创新巡逻方式,实现巡逻防范力量全方位全时段全覆盖。坚持徒步巡逻、警车巡逻相结合,深入全区主要路段、街道和重点区域,增强动态管控能力;坚持流动巡逻与定点巡控相结合,在分析辖区案发地点、时间等规律,采取针对性较强的随机巡逻,警力向案件易发时段、区域集中,出其不意的有效打击与震慑违法犯罪分子;坚持民警巡逻与机企单位巡逻相结合,由国保大队协调督导全区企事业单位的保卫人员,积极开展单位内部巡逻;建立了环卫工人协防队伍,组建了由30名环卫工人组成的“环卫治安志愿者”,协助公安机关当好发现可疑物品的安全员、提

10、供治安线索的信息员和传播防范知识的宣传员,极大的增强了治安情报信息的来源。四是完善技防扩大覆盖面。以“天眼工程”建设为契机,大力加强技防建设。加大投入,较好完成了市下达给我区的技防三年工作任务。利用视频监控系统推出“网上巡逻”勤务新模式,由专门人员24小时不间断地对城区主要路段和路口进行网上巡查,实行全方位、全时空的监控。调整了电子巡逻棒布局,有针对性地加强案件高发时段及重点场所、重点区域的打击防范,确保民警巡有重点,并加强警种间的协作,形成打击犯罪的组合拳,提高巡防工作质效。大力实施“警灯闪烁”工程,实现警务工作前移,提高群众见警率,警用车辆在夜间巡逻时必须打开警灯,实行动态接警,提高了对违

11、法犯罪行为的“打现率”,使辖区刑事案件发案得到有效遏制,特别是“八类案件”呈现大幅下降趋式(同比下降50%)。同时,加强公共安全管理。扎实推进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建设,最大限度地消除危及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各类生产安全隐患,有效避免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一是全面推进交通管理创新。坚持“以证管人”、“以车管人”,推行交通事故“四步一站式”快速处理机制,从发生交通事故快速受理处警,到抢救医治、事故调处、司法服务与法庭判决结案,也就是从事故发生到最终解决,全程提供“一站式”服务。二是加强消防安全监督管理。针对红星区林场所多、距离远的实际,突出在火灾预防、隐患整治、宣传培训、督促指导等方面下足力气,完

12、善林场所自防自救网络,定期组织开展演练,使林场所整体防控能力明显增强。三是创新行业场所管理。对容易为犯罪分子藏身落脚的小旅店、出租屋等重点部位,容易滋生违法犯罪的物流、快递等新兴行业,容易发生公共安全事故的枪支弹药、爆炸物品、管制刀具等重点物品,加强日常监管,在防范管理中确定打击重点,在打击整治中发现防控漏洞。全区旅店业全部安装了管理系统,推出了旅店业QQ群管理方式,全天候24小时为旅馆业提供查询服务,对身份不明人员和可疑人员随时进行网上查询、核对身份信息,充分借助社会力量和科技手段,提高旅馆管理能力和水平。6、加强综治机构和基层基础建设。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的实

13、施意见精神,重新调整了区级综治领导小组,健全和完善了基层综治工作中心和综治工作站,加强了社区警务室和警民联系点建设,选聘48名“40、50”人员充实到专职治安员当中,进一步强化了基层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力量资源的整合,形成了协作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坚持和完善了综合治理委员会例会制度,定期分析、研究和部署综治平安建设工作,综治成员单位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二)试点社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的主要做法1、建立健全街道、社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机制。成立了由民政、公安、检察、法院、司法、信访、住建、综治维稳、工会等相关单位参与的社会管理创新领导小组,组长由社区书记担任。建立工作制约制度和机制,明确各成

14、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工作任务,进行细化量化,为开展工作提供有力保障。2、搭建工作平台,探索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新模式。与民政部门协调,经区政府同意,重新调整社区布局,同时,整合各方面力量,在社区建立综治、信访、维稳、公安、司法等相关部门参与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包括建立综合服务大厅、信息服务平台,将各种基础信息纳入平台,为人口管理、综治维稳、治安防范、安全信息、信访、综合服务等提供基础性的信息支持,形成综合效应。 3、切实加强社区创新服务管理工作机制。一是实行网格管理,完善管理模式。根据辖区人口遵循“完整性、便利性、均衡性、差异性”的划分原则,将辖区划分为若干个网格片区,明确网格责任人,实行“一

15、岗多责”,全面承担此辖区内的治安巡防、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社区帮教和社保医保等综合性工作,使网格内的人、地、情、物、事、组织等因素更加细化,成为了维护社会稳定的“屏障”和“第一道防线”。我们将试点社区分为红星、前进、红林三个委,社区派出三名干部各包一个委,称为网格管理员,每个委民主选举一个委员为网格助理员,一名社区民警即警长,每个委又分成三个小区即三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一名治安员为网格警员,同时,每个网格又从居民中选举一名网格督导员、网格司法员、网格消防员和两名网格调解员,人数共计63人,这63人统称为“社区责任网格员”,主要工作就是信息采集,并要求他们知百家情,办百家事,“面对面”的对社区居

16、民进行服务。二是强化服务管理,固牢服务基石。推出了“一、三、五”服务管理模式。着力建设覆盖社区全体成员、服务功能完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高的社区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一个服务阵地”工作模式。我们通过对上争取,整合资源等方式,预计今年年底将建成一个“便于管理、便于服务、便于居民自治”2000余平方米的服务阵地(服务大厅),届时社区将会把本辖区内的用工信息、求职登记、职业介绍、指导培训、小额贷款、税费减免、基本医疗、老年保障、劳动监察、社会保险、民政事务、低保申办及专项救助等十余项便民服务窗口,整合到一个大厅内,社区居民要办理相关事务,不出服务中心大厅就能享受到既方便又快捷的服务。我们开展了社区

17、环境管护活动,定期组织驻区单位和党员群众清理积雪污冰,拆除违章建筑,消灭卫生死角,砌花坛、修绿地,在单位和各家门前植树栽花种草等活动,实现小区的绿化,营造整洁优美温馨的居住环境。我们紧紧围绕服务和改善民生这一根基,以依靠社区居民为保证,倾心抓好社区“五类服务”,全方位、多角度建立一系列有效的、精细的社会管理创新机制,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加强了对流动人口的服务。按照公平对待、服务至上、合理引导、完善管理的原则,成立流动人口管理服务领导小组办公室,由社区牵头,派出所、民政、司法、计生、学校、医保部门共同参与的管理服务大格局。全面开展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工作,建立流动人口信息,探索“以证管人、以房管人

18、、以业管人”的服务管理新模式。实行流动人口管理责任制,落实出租房屋登记备案和租住人员登记制度,实现流动人口信息的实时登记、实时传输、信息共享,切实提高动态服务管理能力;同时,着力解决流动人口培训、就业、居住、子女入学等问题,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法律援助,有效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我们为了方便和照顾社区特困 (三无、低保、空巢)高龄老人的日常生活,建立了社区特困老人养老服务工程,并与辖区内的商家建立共建关系,设立了理发店、干洗店、诊所、超市、家电维修、家政服务、修锁换锁、管道疏通等为居家老人送爱心服务项目,使他们深刻感到社区的温暖。进一步加强刑释解教人员衔接工作机制建设,由社区牵头,建立网络衔接机制

19、,落实安置政策,加强日常管理,帮他们办理低保,为他们提供就业信息,深入家庭了解他们的思想生活,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并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积极参与安置帮教工作,帮助其更好的融入社会。全面加强未成年人教育、救助服务。由社区关心下一代领导小组牵头,派出所、民政、教育、司法共同参与,对不在学、无职业青少年、沉溺于网吧的青少年、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留守儿童等青少年群体,开展排查摸底,尽一切力量帮助解决其就学、职业培训等问题,加强青少年法律援助和失足青少年教育挽救。加强高危人群服务。对有社会危险行为、依照有关规定经专门机构鉴定的精神病人,由社区牵头,卫生、民政、派出所配合,落实治疗、管控措施。对“门

20、徒会”等邪教人员,由社区牵头,及时摸底排查,实行动态管理,对未转化人员逐人建立台账,组织帮教力量进行攻坚,做好教育转化工作;对已转化人员实施回归社会工程,落实好解脱政策,使其尽快融入正常社会生活。对有现实危害性和暴力恐怖倾向的高危人群,摸清底数,建立常态化的管控机制,严格落实管控责任。三是推进治安防控,构建社区防控体系。根据加强基层社会管理的需要,按照方便管理、方便工作、方便群众的原则,建立标准化综治警务室。将社区现有的警务室发展成“人民调解委员会、治保委员会、防邪反邪工作站、禁毒工作站、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站、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站、矛盾调处工作站、法制宣传工作站、公安警务室”等综合服务站

21、,由社区党组织书记统揽指挥,警务人员配全合,实现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平安法治联创、突出问题联治、管理服务联动、重点工作联抓。整合充实社区综治力量。进一步加强社区矛盾化解工作。在每个社区配备两名专职调解员,把一批在群众中威望较高、有较高调解能力、群众信任的人确定为专职调解员,他们以熄火化怨、贴心服务、关爱帮扶等工作方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减少矛盾源头,这样不仅确保专职调解员能得到群众认可、具有开展工作的良好基础,也增强了专职调解员自身工作动力和责任感,严格实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旬排查、日报告制度,发生突发事件随时报告,无矛盾纠纷实行“零报告”制度,确保重点人员、重点问题的动态情况及时掌握,

22、构建全天候的调解服务通道,有力地将矛盾化解在初始、解决在萌芽状态,有效地维护了社区的和谐稳定。二、创新社会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我们在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全区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随着总体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社会管理相对滞后的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社会管理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增加了社会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一是管理理念还有待加强。从我区的情况看,现有的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体制、管理理念还没有完全确立起来。从总体上看,我们一些干部对社会管理还习惯于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做法、理念来

23、管人、管事、管物,与新时期的最大限度的增加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保持社会秩序要求还不能很好适应。二是管理方式还较单一。我区的管理模式还习惯于运用单一的行政手段,不善于运用法律手段,工作方式方法也比较传统单一。在社会管理上组织公民参与的渠道相对缺乏。三是管理体制还不健全。随着新的社会组织不断增加,行业管理、社会组织管理、社区管理等诸多的社会问题以及信访、拆迁、征用、民生保障等方面的纠纷大量出现,而社会管理体制机制落后,阻碍了一些矛盾纠纷不能快速和有效解决。四是管理新格局还未形成。目前,我区的农民工、城镇下岗职工、大学生就业呈现多元化、大流动趋势,使流动人口逐年增加,经济社会管理带来了新的课

24、题,而社会管理网络和机制建设还没有健全完善,也给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带来更大的压力。三、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对策和思路从我区现实情况以及社会管理的总体形势看,要创新社会管理,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优先,坚持多方参与、共同治理,坚持统筹兼顾、动态协调,坚持既有秩序又有活力,坚持立足实际、改革创新的原则,着力加强社会管理体系建设,细化社会管理的有效措施,凝聚社会各方面力量,打造社会管理的新格局。(一)切实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整合资源,建立集流动人口治安、消防、计生、劳动就业、房屋出租等功能于一体的流动人口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做到“人证对应、人房对应、人岗对应”。同时,开展居住证“一证通”管理、“一站式

25、”服务试点。(二)切实加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一是加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按照进一步加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意见的要求,落实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人员社会保险、就业、生活困难救助、政策扶持等政策和措施。二是加强重性精神病人服务管理工作。建立对具有肇事肇祸倾向的精神病人的监测、预防、救治等服务管理机制,对具有肇事肇祸倾向的精神病人落实家庭、单位、社区管控,确保不出现任何问题。(三)切实加强信息网络服务管理。一是加大信息网络安全的管理力度,明确宣传、公安、通信管理、运营商等信息网络主体的工作责任。二是按照网络、 实名制的要求,健全网上网下结合的综合防控体系,注重信息网络安全的源头治理。三是

26、注重信息网络舆论引导,加强网络舆情分析研判,建立专兼职网络评论员、信息网络安全员队伍,积极做好突发事件网上舆论引导工作。四是加大信息网络技防工作力度,不断提高信息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有效打击信息网络违法犯罪活动。(四)切实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一是深入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落实主体责任,在重大项目决策中开展经济效益、社会稳定风险“双评估”。二是不断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加强“大调解”工作平台建设,在街道依托综治维稳工作中心,健全社会矛盾排查调处中心,做好司法调解与人民调解的衔接配合。同时,切实加强基层调解员队伍建设,加强业务指导和规范管理,做到矛盾纠纷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分

27、别处理,尽最大可能地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三是继续开展治安乱点区域、突出治安问题、公共安全隐患“三个排查”,始终保持严打整治高压态势,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五)切实加强安全技术防范建设。按照省、市关于切实加强安全技术防范建设意见的要求,落实各项物防技防措施,完成监控报警平台建设,努力实现重点要害区域、部位、场所技防全覆盖。(六)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建设。重点加强街道综治维稳中心及社区建设,今年年底将完成六个社区合并整合为三个社区,合并后社区办公用房预计面积达到2000,现正在建设中;健全组织,配强人员,整合综治、维稳、信访、公安、司法等相关资源和力量,逐步形成齐抓共管的一体化大综治维稳工作格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