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过关练习1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11339350 上传时间:2022-06-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文言过关练习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文言过关练习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文言过关练习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文言过关练习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过关练习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而轻伯夷之义( )秋水时至( )顺流而东行( )东面而对( )3、特殊句式以为莫己若 宾语前置,应为“若己”,意为“比得上自己”。我之谓也 宾语前置,应为“谓我”,意为“说的是我”。闻道百 定语后置,应为“百道”,意为“很多的道理”。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见于”,表示被动的固定结构。我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非,则”,固定结构,可翻为“不是,就翻译1“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2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愚公移山(选段)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

2、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翻译:河曲智叟笑着劝阻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凭你在世上这最后的几年,剩下的这么点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铲除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北山愚公长长地叹息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能通达事理的地步,连寡妇孤儿都不如。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啊。可是山却不会再增高加大,还愁什么挖不平呢?”河曲智叟无话回答。字音:孀(shung)匮(kui)词语:惠:( ) 固:( ) 彻:( )匮:( ) 苦:( ) 亡:

3、( )要点:列子,名御寇,战国思想家,道家代表。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 答: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文章中两个人物的名字,以“愚公”“智叟”对举,有何深意?答:从表面看,愚公“愚不可及”,但事实上,“大智若愚”,他有远大的抱负,移山是为了造福后代,他认识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力量是“无穷匮”的。而智叟不智,他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断定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实为“鼠目寸光”。围绕愚公移山有哪几种不同的态度?答:主要有三种态度:愚公妻子的( ),智叟的( )及众人的( )成语: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含褒义。扁鹊见蔡桓公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

4、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翻译:扁鹊进见蔡桓公,站了一会儿,扁鹊说:“在您的皮肤间有点小病,不医治的话,恐怕要厉害了。”桓侯说:“我没有病。”扁鹊走后,桓侯说:

5、“医生(总是这样)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以此作为(自己的)功劳!”过了十天扁鹊又去进见,(对桓侯)说:“您的病已经到了肌肉里,不医治的话,会更加严重下去。”桓侯不理睬。扁鹊走后,桓侯又一次不高兴。过了十天,扁鹊再去进见,(对桓侯)说:“您的病已经到了肠胃中,不医治的话,会更加深入下去。”桓侯又不理睬。扁鹊走后,桓侯再一次不高兴。过了十天,扁鹊(远远)望见桓侯转身就跑。桓侯特地派人去问他。扁鹊说:“病在表皮,用热水焐,用药物热敷能够治疗;(病)在肌肉里,用针灸能够治疗;(病)在肠胃里,用火剂能够治疗;(病)在骨髓里,那是司命的事了,(医生)是没有办法的。现在(他的病)在骨髓里,所以我不再过问了。”

6、过了五天,桓侯浑身疼痛,派人寻找扁鹊,(扁鹊)已经逃到秦国去了。桓侯就死去了。一、字音:桓(hun)髓(su)好(ho)遂(su)二、词语:有间:( )还走:还( )走( )。故:( ) 属:( ) 索:( ) 以为:( )。望:( )。三、文学常识:韩非子,战国思想家,法家代表。与孟子,庄子,荀子并称战国散文四大家。一、 理解课文:1、 哪一句体现桓公固执、自以为是形象? 答: 3、这篇课文说明了说明道理?答:桓侯因讳疾忌医致死的故事具有明显的劝喻色彩,它告诉人们: 4、课文引申出的一个成语:捕蛇者说(选段)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

7、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

8、,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翻译:蒋氏大为悲伤,眼泪汪汪,说道:“您想哀怜我,让我能够活下去吗?那么我告诉您,我干这差事遭受的不幸,是远不如恢复租赋遭受的不幸的。要是先前我不干这差事,那我早已困苦不堪了。自从我家住在这个地方,三代人到现在,已经六十年了。这六十年间,乡邻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窘迫,他们把田里的出产全部拿出,把家里的收入全部用尽,(也交不够租赋),只得哭号着辗转迁徙,饥渴交迫而倒毙在地,顶着狂风暴雨的袭击,受着严寒酷暑的煎熬,呼吸着带毒的疫气,常常是死去的人一个压一个。从前和我爷爷住在一起的人家,现在十户当中难得有一户了;和我父

9、亲住在一起的人家,现在十户当中难得有两三户了;和我一起住了十二年的人家,现在十户当中难得有四五户了。那些人家不是死绝了就是迁走了。联而我却由于捕蛇而独自存活下来。凶暴的官吏来到我们这个地方,四外狂喊乱叫,到处骚扰毁环,气势汹汹,惊骇乡里,就连鸡狗都不得安宁啊。我心中惦记,起身看看那瓦罐,蛇还在里面,我又放心躺下了。我小心喂养蛇,到时候把蛇送上去交了差。回家后我有滋有味地吃着田地里长出的东西,来过完我的岁月。一年当中冒死的情况只是两次;其余时间我就可以快快乐乐地过日子了。哪像我的乡邻们天天都有死亡临头呢!现在我即使死在这差事上,比起那些死去的乡邻已经是要晚了,我怎么敢怨恨这差事呢?” 我听了他的

10、话更加痛心。孔子说:“残酷的政令比猛虎还凶暴。”我曾经怀疑过这话,现在从蒋氏的遭遇来看,孔子的这句话仍然是可信的。唉!谁知道租赋的祸害大大超过这种毒蛇之害的呢!因此,我为这事写了这篇“说”,以等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看到它。一、字音:蹙(c)号(ho)隳(hu)缶(fu)食(s)俟(s)二、词语:向吾不为斯役向:( )则久已病矣。病:( ) 而乡邻之生日蹙蹙:( ) 往往而死者相藉也藉:(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旦旦:( )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俟:( )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毒:( ) 理解课文:“蒋氏大戚,汪然出涕”的原因是什么?(选段中有一句统摄蒋氏答话全文的中心句)答:斯役之不幸

11、,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用原文回答。回顾过去,六十年以来,乡邻的情况怎样?而蒋氏的情况如何?答:从现在的情况看,乡邻们的情况怎样?而蒋氏的情况如何?答:乡邻们的情况:蒋氏: 作者面对蒋氏诉说的悲惨遭遇表示同情的语句是:( )。作者发出慨叹进而揭露赋敛毒害的语句是: 四、补充翻译要句.。 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论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

12、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一、字音:谋(mu)焉(yn)恕(sh)弘(hng)毅(y)喟(ku)韶(sho)雩(y)三、解释词语:交而不信乎 交:(

13、 );信:( )见贤思齐 贤:( )。弘毅:( ) 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富而可求:而( )不处也 处( )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图:( )为:( )莫春:( )冠者:( )。咏:( )与:( )。四、要点:1、成语:( ) ( ) ( ) ( )2、朱熹把合称为“四书”。3、课文主要涉及 哪级个方面的人生道理?请分别加以概括。答:课文主要涉及了三个方面的人生道理:一(第一则到第三则)是讲做人的道德修养,要多“自省”,讲恕道。二(第四则到第八则)是讲人要有追求、有抱负,对财富要取之有道,要重实践,能成人之美。三(第九则到第十则)是讲人要有艺术修养,要亲近自然,锻炼身体。1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

14、而内自省也。”2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3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

15、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一、字音:苟(gu)箪(dn)弗(f) 蹴(c)羹(gng) 妾(qe)向为(wi)身死而不受 舍(sh)生而取义者 死亦我所恶(w)欤(y)二、词语故不为苟得也。苟:( )所恶有甚于死者恶: ( )故患有所不避也。故: (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 (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是故: (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奉: ( )蹴尔而与之蹴: (

16、)三、文学常识:孟子,战国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名轲,字子舆。儒家代表。主张“仁政”“民贵君轻”。四、理解性默写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2、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 3、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1、 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2、 五、重点语句翻译1、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1、 是亦不可以已乎?6、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六、课文内容理解1、从论证方法的角度看,本文除了“举例论证”外,主要运用了 ( ) ( )论证方法,有力地证明了舍生取义(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一中心

17、论点。3、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指 ( ),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指 ( )。4、人的本心是什么? ( )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译文: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

18、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或许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一、字音:祗(zh)骈(pin)一食(sh)食(s)马者外见(xin)二、词语:祗: ( )。策之:策, ( )三、文学

19、常识:韩愈,字退之。唐宋八大家之首。四、理解文意: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6、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 7、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8、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本文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有喻指“千里马”指 ( );“伯乐”指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食马者” ( ) 10、本文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

20、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

21、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

22、之、祎、允等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1、作者:三国诸葛亮2、重点字词:以光先帝遗德:光 ( ) 菲薄: ( )。 陟()罚()。 臧()否()。 遂许先帝以驱驰驱驰: (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夙夜: ( ) 庶竭驽钝,攘除奸凶驽 ( )钝 ( ) 攘除: ( ) 临表涕零: ( ) ( ) 3、重点语句及翻译:(1)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

23、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3)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4)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5)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12、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4、课文感悟:(1)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2)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 (九年下册)古文二则四知邓骘闻而辟之,时震年已五十余,累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

24、性公廉,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官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私心伦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诸子或时谏止,辄叱遣之,吏人奏记及便宜者,亦并封上,其无私若此。性质悫,少文采,在位以贞白称,时人方之前朝贡禹。然少蕴藉,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或问伦曰:“公有私乎?”对曰:“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吾虽不受,每三公有所选举,心不能忘,而亦终不用也。吾兄子常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寝;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1、课文作者:南朝宋范晔,著 后汉书2、重点字词:辟: ( ) 举:推举,选拔。 当之郡之:当之郡迁:( ) 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

25、邑令故:从前。 遗:( ) 或:有人。 厚:( )。 便宜:( ) 方:( ) 虽:( ) 用:( )竟:( ) 选举:( )3、重点语句及翻译:(1)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2)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3)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4、课文感悟:前一篇主要赞扬了杨震深夜拒贿、不欺暗室的高贵品质;第二篇主要赞扬第五伦质朴、诚实的性情。送东阳马生序一、重点词语解释 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 2、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 3、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4、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 5、余幼时即嗜学:( ) 6、致书:( ) 10、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尝,( )趋:( ) 14、或遇其叱咄:或

26、( )叱咄:( ) 15、(礼愈)至:( ) 16、(不敢出一言以)复:( ) 23、以衾(拥覆):以( )衾( ) 24、寓逆旅:( ) 25、(主人)日再食:每天提供两顿饭。再( ) 30、略无慕艳意:毫无羡慕之心。慕、艳( )31、(无冻)馁之(患矣):馁( ) 32、假诸人(而后见也):假之于人,向人借书。诸( ) 33、非天质之卑:卑( )。 38、流辈:( ) 34、撰长书以为贽。贽,( ) 35、言和而色夷:夷( ) 36谒( ) 二、重点语句翻译 1、 俯身倾耳以请 2、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4、以中有足乐

27、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三、课文内容理解 4、为什么作者在众多富有的同学中能“略无羡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5、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秘诀? 我的感悟:学习要勤奋,求师应诚心,求学须不断克服并战胜困难。 庄子二则混沌之死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呆若木鸡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响影。”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1战国庄子2、重点字词:时:( )德:( )已:( 方:( )。恃:( )犹( )疾视:( )德:( )应:( )反走:( )3、重点语句及翻译:(1)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和忽时常一起在浑沌那里会面,浑沌款待他们很好。(2)“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差不多了,即使有别的鸡在鸣叫,它已经没有反应了。4、课文感悟:前文表明若不按客观规律办事,好心也会办坏事。后文表明精神内敛,修养到家,便能百战不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