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阅读鉴赏策略

上传人:熏** 文档编号:111320891 上传时间:2022-06-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古诗词阅读鉴赏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古诗词阅读鉴赏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古诗词阅读鉴赏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古诗词阅读鉴赏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阅读鉴赏策略(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古诗词阅读鉴赏策略 一、从题目抓住题材 即题目写的是什么题材。主要有:爱国爱民、忧国伤时、建功立业、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孤高傲世、伤春悲离、惜别怀友、羁旅思乡、思亲怀人、即事感怀、咏物言志、借古讽今、怀古伤己、思慕田园、隐逸山水、行役戍边、参禅说理、人民疾苦、劳动生活等。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咏物诗,要联想到有关背景,思索它是否是借物咏怀或托物言志。 例如: 梦微之 (唐) 白居易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注:微之,指诗人元稹。 问题: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从题目上一看就知道这是一首思念友人的作品,再结合诗句,通过咏物、回忆、写梦来表

2、达思念之情。 答案:诗用故人入梦书写对元稹的关切思念之情。 二、从关系分析技巧 关系,即诗文中材料和材料之间的相互组合关系。因?槭?词讲究简洁、凝练,又受诗句长短限制,所以在诗词中,材料之间的关系更多地体现为诗句之间的组合关系。这种关系其实就是写作技巧,即表现方法。 例如: 采桑女 (唐) 唐彦谦 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 侵晨采桑谁家女,手挽长条泪如雨。 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 愁听门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新丝。 注:初眠:蚕虫蜕皮期间不食不动称“眠”。七日一眠,经过四眠,才吐丝结茧。 问题:作者运用了描写人物的哪些方法来刻画人物,请结合全诗分别举例说明。 解析:描写人物的方

3、法,主要有外貌、动作、心理、神态、语言等描写手段,结合诗中的“手挽长条泪如雨”和“愁听门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新丝”可知本诗使用了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手段。 答案:动作描写:“手挽长条泪如雨”,写出了采桑女辛勤劳动而又悲切愁苦的形态。心理描写:“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点出了采桑女因官府催逼新丝的焦虑之情。 三、从褒贬辨别倾向 褒贬,即作者的思想感情倾向。这一点可以从词语的褒贬中流露出来。 例如: 梅花绝句 (南宋) 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问题:这首诗从哪些词语中可看出作者流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诗人闻说梅花盛开,冒着严寒去赏花

4、,惊奇地发现满山的梅花盛开,却做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这就是“化身千亿”,至此感情完全显露。 答案:从“何方”“化身千亿”等词语可看出作者的痴情狂态,欲站在梅花树前尽情欣赏,表达了对梅花盛开的惊喜之情。 四、从辞色把握风格 辞色,即词语传达出来的各种色彩。包括:1.感情色彩,像褒贬(赞美、批评)、冷暖(悲喜)等;2.性格色彩,像显隐(明快、含蓄)、直婉(直抒胸臆、委婉)、刚柔(豪放、婉约)、庄谐(严整、幽默)等;3.语体色彩,像文白(文采绚丽、文采朴实)、散整(句式错落有致与整齐有力)等。风格即由选材、表达、语言等方面综合形成的艺术特色,如雄浑、旷达、豪放、俊逸、朴实、冲淡、沉郁、悲凉、清新、婉约

5、等。要把握风格,就要特别注意词语的性格色彩和语体色彩。 例如: 湖洲歌(其六) (南宋) 汪元量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问题:分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解析:汪诗中的“不尽头”“燕云”“夕阳”“寒鸦”“目断”等,冷暖、语体色彩等都在给人传递伤感的情绪。结合注释的背景可知,诗人是在表达一种家国之痛,与苏轼对英雄人物的呼唤自然不同。 答案:“大江东去水悠悠”抒发了作者身处国家衰亡不可挽救之时的悲痛心情,侧重现实。苏轼的诗句则表达了对历史流转、英雄

6、不再的感慨,侧重怀古。 五、从冷暖体味悲喜 “墨分五彩,词含七情。”冷暖,是从色彩学的角度将词汇分为两大情感色系,以体味诗词文赋中作者所传达出来的或悲或喜的思想感情。冷色调词语传达出来的多是悲伤,暖色调词语传达出来的多为喜悦。当然,词语表达感情多因境而变,婉转曲折,风情万种,阅读时应深加体味。 例如: 绝 句 (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问题:一二两句写景中哪些词语传递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解析:这里主要指运用了带有色彩的词语,诗歌中形象的色彩往往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暖色预示着热烈活泼、积极向上。 答案:“黄”“翠”“白”“青”四种鲜明

7、的色彩,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传达出作者无比欢欣的心情。 六、从背景联想意图 背景,包括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创作时的思想背景,前者是“文为世”的反映,后者是“诗言志”的表现。所以,要很好地理解一首诗词,一定要联系有关背景。 例如: 书边事 (唐) 张乔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注:唐朝自肃宗以后,河西陇右一带长期被吐蕃所占,大中十一年,吐蕃将尚延心以河湟降唐,其地又全归唐朝所有。自此,唐代西部边塞地区又出现了一度和平安定的局面。 问题: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解析:仔细看注释,联系作者的创作背景,再结合诗歌的

8、内容,可得出答案。 答案:全诗表达了诗人渴望民族安定团结的愿望。 七、从尾句了解主旨 许多诗词,往往在最后一两句升华,较为鲜明地表达出主题来。所以,应注意末句,从末句把握诗词的主旨。 例如: 题 画 (宋) 李唐 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 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燕脂画牡丹。 注:李唐,宋代画家,他初到杭州时,靠卖画糊口,但当时之人多崇尚艳丽的花鸟画,无人赏识他的画。燕脂,即胭脂,画画的红色颜料。 问题:诗的三、四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解析:前两句写景、评论,说掩映在云雾中的山村、雨水冲刷过的河滩具有一种朦胧美,村子在云雾中隐约可见,河滩被雨水冲刷之声隐约可闻。后

9、两句才点明观点。 答案:讽刺(幽默)中透着愤怒(愤激、愤慨)之情。这是反语,意思是说,早知道我的画不被人欣赏,就多买些胭脂,浓墨重彩地去画人人都喜欢的牡丹了。既是讽刺“时人”不懂得欣赏自己的画,更透着一种愤激之情。 八、从整体品评意境 意境,是指由言、景、情、意和谐统一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只有从整体上品评诗歌的言、景、情、意,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意境。 例如: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唐)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诗人被贬永州之时。西园在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问题:结合全诗,说说诗的前六句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 解析:从景上看,“露”是“坠”的,“月”是“寒”的,“泉”是“响”的,“鸟”是“喧”的;从心情上看,是“寂寞”的。据此,可以分析出作者营造的意境了。 答案:营造了凄清寂寞的意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