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财政情系民生

上传人:z**** 文档编号:111318460 上传时间:2022-06-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公共财政情系民生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公共财政情系民生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公共财政情系民生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公共财政情系民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财政情系民生(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公共财政情系民生(经典中国 辉煌 30年)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全国财政收入只有1000多亿元。随 着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很多地方都需要政府大量投入, 财政收入与支出的矛盾十分突出。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的要求,为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间的财政分配关系,1994年,我 国全面实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初步建立了以流转税和所得 税为主体,其它税种相配合,多税种、多环节、多层次调节的具有 中国特色的税制体系。之后,又通过实施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出 口退税分担机制改革、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激励约束机制和建立健 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等,进一步完善了省以下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规范了财政

2、管理体制,规范了财政分配关系,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 制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基础上, 财政“蛋糕”越做越大。特别是近几年,全国财政收入不断跨上新台阶: 2003年至2007年,全国财政收入连续突破2万亿元、3万亿元、5 万亿元大关,5年财政收入累计约17万亿元,比上一个五年增加10 万亿元,年均增长22%。从1978年1000多亿元到2007年5.1万 亿元,全国财政收入30年间增长了近50倍!财政支出突出重点,加大“三农”投入,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国家财政实力的不断增强,为推进社会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国家集中财力办大事创造了条件。“十五”时

3、期,中央财政用于“三农”资金达1.13万亿元,5年年均 递增17%,是改革开放以来投入增加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之 一。为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2006年国家决定 全面取消农业税。与农村税费改革前相比,农民减轻负担1250亿元, 人均减负140元。2008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三农”的各项支出达 到5800多亿元,其中直接发到农民手中的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 资金达到789亿元,是补贴规模最大、增长最多的一年。在加大“三农”投入的同时,财政部门积极支持推进以改善民生为 重点的社会事业发展,保障优先发展教育,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帮助城市低收入家庭解决住房困

4、难,推进公共 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今年全国教育支出预算9081.95亿元,比去年 增长27.5% ;医疗卫生支出2499.06亿元,增长26.6% ;社会保障 和就业支出预算6684.33亿元,增长23.9% ;中央财政安排廉租住 房保障资金68亿元,增长33.3%。为增强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公共服务和保障民生的能力,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了转移支付力度。 今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对地方转移支付17355.33亿元,比去年增长 23.8%。积极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政体制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又好 又快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充分运用税收、预算、国债、转移支付、 贴息、政府采购等政

5、策工具,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着力推进税制改革,积极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税 收筹集国家财政收入和调节经济、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不断增强。 2003年以来,不断完善税收制度体系,及时调整了个人所得税政策 和消费税等政策,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度,开展增值税转型改 革试点等,进一步规范了国家与企业、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强化 了税收调节经济和收入分配的职能作用。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积极推进节 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实施了一系列节能减排政策,特别是采取以奖 代补等方式和强制政府采购政策,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中西部 地区污水管网、污染减排监管体系等建设。全面推进矿产资源有

6、偿 使用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事务协调,加强对外财经交流与合作。财政 部通过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欧财金对话、中俄及中日财长对话等 双边财经对话与合作机制,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事务协调,有效维护 国家利益。同时,充分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的贷款和赠款, 为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从过去的瞄准GDP高速增长的“项目财政”,转到如今瞄准百姓冷暖的“民生财政”。正是在这种发展新理念的指引下,山东每年拿出 6亿多元专项资金,对近 1500 所乡镇卫生院进行大刀阔斧地改扩建,与此同时,从去年秋季开学起,山东就率先在全国建立起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全免费及家庭

7、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 全覆盖保障体系,各级财政今后每年将至少投入44亿多元,使全省1200多万 学生从这项教育新政中受益。枣庄市财政局局长尹克同对财政投入大转向深有感 触:“民生财政在财政投资的比重是连年大幅增加,今年咱市里 1到9月份,我 们用于教育的支出比上年增长了32%、用于劳动和保障的支出增长了 45%,这 些都是牵扯到民生财政,这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为让民生财政实至名归,今年山东仅省级财政在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就 业方面的投入就有近百亿元,比上年增长了一半。山东省财政厅副厅长于国安说, 近年来,山东经济高速平稳发展,财政蛋糕做大以后,山东首先想到的是强化政 府责任,推

8、动财政投入向民生领域倾斜,推进公共资源向农村、欠发达地区和困 难群众倾斜,以此橇动财政杠杆实现了漂亮转向:“财政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随着财政实力的不断壮大,政府可以拿出更多的钱支持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尤其是解决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 ”如果要给 30 年改革开放写一首壮丽史诗,民生必然是意蕴丰富的诗眼;如 果要给30 年风雨历程谱一曲时代华章,民生必然是最撼人心魄的强音;如果要 给 30 年改革开放描绘一幅远景画卷,民生也依然会是不可或缺的点睛之笔。 让 每一个城乡居民都没有后顾之忧,让每一个城乡居民都能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让每一个城乡居民都能感受到公共财政阳光的温暖。

9、改革开放 30 年间,我国财政事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数字,无疑最具说服 力, 1978 年,全国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00 亿元。 20年后的1998 年,全国财 政收入突破1万亿元,是改革开放之初的10倍。 2003 年,全国财政收入又跃 过 2 万亿元大关, 2005 年超过 3 万亿元, 2007 年突破 5 万亿元大关。数字中凸显变化,数字中品味成就,一个个枯燥的数字、一串串真实的数据, 让我们从中看到了发展变化,也显示出了中国经济成长的实力。财政部新闻发言 人胡静林说正是国家财政实力的不断增强,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 基础。他说: “1978年全国财政收入只有1132 亿元,

10、 2008 年预计将突破6万亿 元,30 年来,国家财政收入增加了 50 多倍,国家财政不断加大对三农、教育、社会保障、就业、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支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从着眼于为整体改革“铺路搭桥”、以“放权让利”为主调的改革,到走上制度创新 之路、旨在建立新型财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 1994 年的财税改革,从1978 年 的千亿元财政收入,到2008 年预计6万亿的财政收入,三十年来,我国财力增 长了53倍。现在我们国家一周的财政收入相当于1978 年全年的财政收入。钱袋子越来越鼓了,党和政府也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老百姓。 财政部副部 长王军说,国家富裕了,百姓也在享受着“阳光财政

11、”带来的温暖:“改善民生,也 是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系列宏观调控举措的又一重要组成 部分,它不仅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而且有利 于扩大消费,拉动内需,夯实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30 年的财政改革之路记载着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制度的建立和政府职 能的转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未来,公共财政前行之路依然漫长,财政 体制改革亟待攻坚,面对挑战,我们唯有坚定信心,继续改革,才能在发展道路 上再创新的辉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特别报道潮涌东 方系列节目财税之变。采制:中央台记者刘天思)如果说王三妮的这尊“告别田赋鼎”记录的

12、是取消农业税之后中国农民的喜悦 心情的话,那么故事并没有结束。2007 年,王三妮再铸“恩惠鼎”。十条铭文历 数免除农业税、各类农业补贴、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子女上学免费等政策。从“皇 粮国税”“三提五统”到免征持续了2600 多年的农业税,再到给予农民补贴;从城 乡分割到统筹城乡,进而实现城乡一体化,沿着历史的脉络探寻,农民这些温暖 的记忆源自改革开放以来持续不断的惠农强农政策。沉甸甸的铜鼎,承载着同样沉甸甸的情感,透露出中央要让公共财政的阳光 照耀到更多人身上的决心。中国自古以来就把“民生”与“国计”相提并论。“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等闪烁着民本

13、思想光辉的格言警句,都深刻阐述了民生与国计之间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从建设型财政向公共财政的大跨越经济日报上世纪70年代末,山东省泰安市和全国大多数地区一样,实行 的是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财政运转步履维艰。1978年,泰安的地 方财政收入满打满算不过1亿元,为了保障正常运转,地方财政经 常是“拆东墙补西墙”“凑齐了吃饭钱,没了办事钱”。泰安当年的“吃饭财政”之困代表着当时中国财政的普遍现象。令 人欣喜的是,30年改革开放见证了财政体制改革从建设型财政迈向 公共财政的大跨越,财政收入持续稳步增长,支出重点转向公共领 域,财政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健全,财政体制改革也逐步深化。财政实力日益强大公共财

14、政情系民生2007年,泰安的地方财政收入突破60亿元,是1978年的60 倍。改革开放30年,见证了我国财政实力的日益强大。尤其是1994年分税制实施以来,我国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逐步建立并不断完 善。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全国财政收入不断跨上新台阶。1978年,全国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达到1132.3亿元。 20年后的1998年,全国财政收入突破1万亿元,是改革开放之初 的10倍。2003年,全国财政收入又跃过2万亿元大关,2005年超 过3万亿元,2006年接近4万亿元,2007年突破5万亿元大关。今年以来,全国财政收入继续保持较高增幅,前9个月全国财 政收入达到48946.86亿

15、元,同比增长25.8%。国家财政实力的不断增强,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 决策部署,维护改革发展的大局,推进社会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 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后,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公共财政要求, 财政支出结构开始向公共财政方向调整。财政资金逐步退出一般性、 竞争性领域,着重保障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 公共服务等职能。立足我国国情,中央和地方财政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 可持续”的原则,增加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 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倾斜,向社会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向 困难地区、基层和群众倾斜。重点加大在“三农”、教育、科技、就业、 社

16、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公益文化、生态环境、节能减排 等方面的投入,稳步推进民生保障体系建设。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促进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推进 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全面取消农业税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三 农”的财政投入,2008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三农”的各项支出达到 5800多亿元。数字的变化表明,财政用于保障民生和公共事业的比 重正在不断加大,我国正在着力建立以民生为导向的公共财政体系。财政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健全调控方向转向科学发展改革开放30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政宏观调 控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在这一过程中,财政部门充分运用税收、预 算、国债、转移支付、贴息、政府采

17、购等政策工具,加强和改善财 政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998年发生亚洲金融危机时,恰逢我国处于经济周期的低谷, 经济增速明显趋缓。在这一背景下,政府适时调整财政政策,由紧 缩性财政政策转向扩张性财政政策,最终走出通货紧缩阴影,实现 了经济平稳可持续发展。到了 2003年,我国经济形势再次发生变化,出现了通货膨胀压 力加大、信贷和投资增长过快、外资流入偏多等问题。此后的五年 间,我国每年经济增长率都在10%以上。2005年,我国宣布财政政 策再次转型,实施以“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 为特征的稳健的财政政策。在稳健财政政策调控下,为转变原先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中 央财政

18、近年来陆续实施了一系列节能减排政策,特别是采取以奖代 补等方式和强制政府采购政策,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中西部地 区污水管网、污染减排监管体系等建设,并加快建立促进节能减排 新机制。此外,还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全面推进矿产资源有偿 使用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在太湖流域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进入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风暴,国内高通胀压 力以及经济增速放缓、企业利润下降、出口增速降低等新问题的出 现给未来财政宏观调控走向带来新挑战。最近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今年四季度要按照科学发展 观的要求,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尽快出台有针对性的财 税、信贷、外贸

19、等政策措施,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继今年8月1日起我国上调部分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退税率,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10月21日宣布,将从11月1日起再次调高 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其中包括适当提高纺织品、服装、玩具等 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退税率,以及提高抗艾滋病药物等高技术含量、 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税率。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公共财政渐行渐近改革开放之初,两步“利改税”和财政包干制破除了计划经济体制 下的统收统支财政体制,增强了中央和地方活力。1994年,我国全 面实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初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相适应的财政体制框架,规范了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分配关系。1998年我国提

20、出建立公共财政框架,在此基础上2003年党的 十六届三中全会要求健全公共财政”,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完善 公共财政体系”,这一突破传统财政理念的重大转变旨在由政府提供 公共产品来满足人民的需求并逐步使其均等化,同时使财政体制更 加公平、公开、透明。在向公共财政迈进过程中,我国通过实施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 出口退税分担机制改革、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激励约束机制和建立 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等,进一步完善了省以下分税制财政管理体 制,规范了财政管理体制,规范了财政分配关系。全国财政收入稳 定增长和地方财政统筹能力明显增强,为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和地区协调发展提供了财力保障。回首30年,我国还着

21、力推进税制改革,积极构建有利于科学发 展的财税制度,税收筹集国家财政收入和调节经济、调节收入分配 的作用不断增强。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初步建立了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主体,其 他税种相配合,多税种、多环节、多层次调节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税 制体系。2003年以来,我国又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 管”的原则,不断完善税收制度体系,及时调整了个人所得税政策和 消费税等政策,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度,开展增值税转型改革 试点等,进一步规范了国家与企业、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强化了 税收调节经济和收入分配的职能作用。此外,30年来,预算法、会计法、审计法、政府采购法、行政 许可法等有关财政方面的法律法规频出,有力地促进了财政的依法 管理和科学管理,财政运行日趋规范。预算管理不断规范,逐步将 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会计、审计制度等基础建设不断加强, 财政管理绩效评价体系逐步建立,贯穿财政运行全过程的财政监督 检查机制初步形成,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明显提高。从建设型财政到公共财政,30年的财政改革之路记载着市场经 济体制下公共财政制度的建立和政府职能的转变。站在新的历史起 点上,展望未来,公共财政前行之路依然漫长,财政体制改革亟待 攻坚,面对挑战,我们唯有坚定信心,继续改革,才能在发展道路上再创新的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