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11292069 上传时间:2022-06-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七律长征》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七律长征》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七律长征》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20《七律长征》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七律长征》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七律长征设计理念:新的课程理念提倡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书面文字、观看音像资料、选择和把握重要信息的能力,这个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每个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本教案依据课文自身的特点,在开发教学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方面做出尝试,在教材的许多疑难处,引导学生思考,补充大量相关的信息资料,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和生成新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深化情感。学习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2、理解诗句的意思,能联系重点词语体会诗歌的感情3、初步理解诗歌具有的艺术概括性和夸张手法的巧用教学重点:理解长征中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和战士们对待困难的态度,领会全诗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

2、主义和乐观精神。课前准备:中国地图;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情景录象;PPT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了解七律谈话:毛泽东是我国第一代领导人核心,是我国著名的诗人、革命家、外交家,今天我们就学习他写的一首诗七律长征。板书课题。看着课题,同学们从中知道了什么?再读七律长征,看谁能否有新的发现?打开课本,数数总共几行?每行几个字?这样的诗叫做七律。七律是古诗的一种体裁,每一首诗是8行,每一行字是7个。长征是这一首诗要写的内容,所以中间有一个间隔号要注意停顿。(齐读课题)(设计意图:揭题导入,认识诗人毛泽东;了解七律,建立知识结构。)二、整体感知,学习生词1934年,红军主力因为国民党

3、的围剿,被迫从根据地撤出进行长征。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的红一方面军到达了陕北。毛泽东同志回顾这一年来红军走过的路程,他诗兴大发,长征结束,满怀豪情地写下这首壮丽的诗篇。请同学们先自由地读一读,想一想:读这首诗的时候,你觉得怎样读才会读得更好。(读得有感情、有气势,读仔细,注意多音字。)出示这首诗中的生字新词。在读音上,同学们都注意了,还有在感情上也要注意,七律是一首诗,还得注意它的停顿,也就是节奏。再读这首诗,要读准字音,感受节奏,还要融入感情。(设计意图:简介长征的原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初读感知,扫清阅读障碍。)三、深入探究,感悟体会(一)体会“长”同学们已经会读这首诗了

4、,让咱们更近地走进这首诗吧!一边轻读这首诗,一边想一想,找一找,毛泽东向我们描绘的是怎样的长征路线?在这条漫漫的长征路上,红军走过哪些地方?(“五岭、乌蒙、金沙、大渡、岷山、金沙、大渡”)(点击课件出示红军长征路线图)这就是红军走过的那条长征路,红军战士还走过了哪些地方?(遵义、赤水、乌江、瑞金。)是啊,红军战士从江西瑞金出发,走过了这么多地方。(点击课件出示长征简介)生读。让咱们特别留意一下这段话中的这几个数据。(引读)在短短一年时间里,红军穿过了11个省翻过了12座大山跨过了24条长河行程二万五千里这就是那条漫长的长征路,现在再来读一读课题,你会怎么读?(深情):七律长征(缓慢):七律长征

5、这就是那条漫长的、行程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如果把这条线路拉直,那就跨过了半个地球呀。再一起读读课题。(设计意图:通过课件,直观感受长城的长,体会长征的艰辛。)(二)体会“征”看着地图,读着毛泽东的诗,我们感受了这条长征路的“漫长”。但是,作为红军的领路人,作为人民的领袖,毛泽东仅仅是在向我们介绍长征路的“漫长”吗?(不是)请同学们再读这首诗,想想你还有什么新的体会和发现?(生自由读全诗、交流)长征虽然只有一次,但他们走过了(师板书:万水千山)。在漫漫的长征路上,战士们走过了万水千山。但是,诗人毛泽东就想表达这个意思吗?他还想表达怎样的心情?(从“红军不怕远征难”中体会出毛泽东还想表达红军不怕长征

6、的艰难与危险?)(从“三军过后尽开颜”中体会到他们到达之后的喜悦心情?)带着你的这种感受给读。是啊,红军和毛泽东翻过这座大雪山之后马上就可以到达目的地,所以我们可以体会体会诗人和红军战士的那份喜悦心情。齐读。还有那些地方表达这种心情?(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红军每走一步都很艰难,而且不时还有些危险,可能危及他们的生命。他们不怕危险,也不怕牺牲,还是踏着艰难的步伐向前走。踏着坚定的步伐向前走。在红军的眼里,在毛泽东的眼里,那逶迤的五岭只不过是什么?(那磅礴的乌蒙山也只不过是一个滚动的小泥丸;那逶迤的五岭只不过是大海里的一个细浪而已。)从这儿咱们感受到,诗人毛泽东还想告诉我们什么?带着这

7、样的感受来一起读一读这句诗。但是在漫长的长征路上,真的是这么简单、轻松吗?(播放长征途中的课件)1934年10月,毛泽东率领8.6万红军,踏上了漫漫的长征路。这一路走来,除了偶尔巧渡金沙江的喜悦外,更多的是面队飞夺泸定桥的那种惊心动魄。瞧!这位老红军,在过雪山的时候,毅然地把自己的棉大衣给了年轻的小战士,而自己却在茫茫的大雪山中,化作了永远的丰碑。像这样的丰碑还有很多很多。在红军过草地的时候,他们几乎已经弹尽粮绝,他们吃的是草根和树皮,脚下是吞噬他们生命的沼泽地。在红军走过这漫长的征途的时候,八万六千人只剩下八千人看着这一幕幕惨烈的情景,你又会说什么呢?(红军那么艰难,都是为了新中国,为了和平

8、。所以我们要)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这段征途的“难”。是他们为了解放全中国,为了打倒国民党反动派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但是面对这样重重的困难,红军有没有被困难吓倒呢?(没有)用诗中的一个词来说不怕(师板书:不怕)指导读:坚定地说不怕铿锵有力地说不怕现在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设计意图:“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里让学生先质疑到交流,让学生体会到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自主钻研文本的空间,又增强了学生间的交际能力,真正做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三)感受“伟人风采、凡人情怀”读了这首诗,咱们分明体会到了,那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精神。自由读全诗,想想还有哪里不太明白?(交流)

9、“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行诗中,诗人用了一对反义词,能不能找出来?(板书:暖寒)为什么过金沙江的时候毛泽东觉得是暖的,过大渡河的时候觉得寒呢?想不想了解一下当时的这两个故事?(出示课件)这就是红军过金沙江时的情景,生自由读。交流读完这段话的心情和感受。(从暖字体会到诗人的心情是喜悦的。我为红军们感到高兴,因为他们没有任何损失,就顺利渡过了金沙江。所以我也知道了为什么说“金沙水拍云崖暖”是呀,这个“暖”字,还是军民一家亲的暖。带着这种感受读。就让咱们把笑容挂在脸上,一起再体会体会。齐读。可是为什么过大渡河的时候,诗人要用一个“寒”字呢?来看一看这段录象。(师播放课件)很多同学们在

10、看这段录象的时候,发出了啧啧的感叹声和哇哇的惊叹声。你们又在感叹什么?此时毛泽东的心中感觉又是怎么样的?(这段路走得来之不易)过大渡河的时候不像过金沙江那样容易,而且他们损失惨重,毛泽东心中肯定会感到很心寒。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这一句。透过这个“寒”字,我们还感受到红军战士那份英勇抗敌的精神。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是的。尽管红军战士面对种种困难,但他们临危不惧,仍然勇往直前。所以,这一暖一寒表达诗人的喜悦与痛心。分组读,体会诗人不费一兵一卒就取得胜利的喜悦和感受诗人的痛心。在漫漫长征路上,我们读懂了“征”,原来“征”就是战士们征服了重重困难,原来“征”就是战士们征服了逶迤的五岭,原来“征”就是战士

11、们征服了磅礴的乌蒙,原来“征”就是战士们征服了惊涛拍岸的金沙江,原来“征”就是战士们征服了惊心动魄的大渡河,原来“征”就是战士们征服了茫茫白雪的岷山。师(引读):1935年10月,毛泽东同志亲笔写下了这首诗,并且亲自在八千战士面前朗诵了这首诗。七律长征齐读全诗。读着毛泽东这首诗,咱们从“不怕”这个词体会到战士们和毛泽东的“英勇”,这英勇也许就是作为伟人的那份风采。(板书:风采)读着这首诗,咱们也从一暖一寒体会了伟人也有那份喜悦,也有那份痛心,这也许就是毛泽东这个伟人的凡人情怀。(板书:情怀)在漫漫的长征路上,毛泽东就是带着他的这份伟人风采和凡人情怀,写下一首又一首诗篇,来激励战士们,来鼓舞战士

12、们。(设计意图:此环节多处及时为学生提供视频,创设直观情境,容易使学生如身临其境,产生共鸣。)四、有感练笔,抒发情感是啊,毛泽东率领红军战士一次次克服重重困难,才打败了国民党,才能获得今天幸福的生活。今天咱们坐在这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在这里安安静静地学习,此时此刻,对着伟人毛泽东,你想说什么?(播放课件)一边看,一边把最想说的话写在书上。生自由写作,交流五、布置作业,延伸继续1、课外阅读沁园春雪(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清平乐六盘山忆秦娥娄山关2、写一写对长征的认识和感受。(设计意图: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拓展学生的视野,使语文走向生活。一堂课是结束了,但那仅仅是学生学习的中点,而不是终点。拓展性作业的设计将这堂课的句号改成了省略号,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让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认识那些感人至深的情感,或许能给他们带来一生的启迪。)板书设计:20、七律长征长:万水千山征:艰难危险寒暖风采:不怕英勇抗敌情怀:乐观向上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