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高温性能研究综述

上传人:r****d 文档编号:111288943 上传时间:2022-06-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高温性能研究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高温性能研究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高温性能研究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高温性能研究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高温性能研究综述(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高温性能研究综述结构工程 褚洪民 05171173【摘要】随着钢筋混凝土在现代建筑中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和近年来建筑物火灾发生的增长,人们有必要对混凝土结构的火损伤行为有更系统和量化的理解。在高温(火灾)条件下,钢筋混凝土的结构性能将发生重要的变化,比方抗压、抗拉强度,粘结锚固性能损失等等。本文就从高温(火条件)下及高温后普通钢筋、预应力钢筋及混凝土等结构材料在材料性能退化规律的研究成果方面进行简要的介绍,从而掌握钢筋混凝土抗高温的性能规律,为保障火灾时人民的生命财产平安做出奉献。【关键词】钢筋;混凝土;高温;抗火性能 Resistive Behavior of Reinforce

2、d Concrete Structure under and after High Temperature: A ReviewChu Hong-min (civil engineering)Abstract: With the extensive use of reinforced concrete in modern buildings and the rise in fire occurrences in recent years, a more thorough and quantitative understanding of fire damage to concrete is ne

3、eded. When exposed to high temperatures, such as in a fire, reinforced concrete undergoes a series of changes in its mechanical properties such as compressive strength, tensile strength and bond strength between the steel and concrete. In this paper, a review is presented concerning the deterioratio

4、n law of behavior of structural materials, such as reinforcements, pre-stressing tendons, concrete, etc., under and after high temperature. It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further study of fire resistance behavior and the damage assessment of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structure. So that people can maste

5、r the law of the property of fire resistance of the reinforce concrete and can contribute to the protection of the poles life and their property.Keywords: reinforcement; concrete; high temperature; the property of fire resistance火在人类进化和生产力开展过程中,产生过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火失控造成的火灾给人类的生命财产亦带来巨大危害.在各种火灾中发生次数最多,损失最严

6、重者当属建筑物火灾.国内外建筑物火灾实例说明,由于在设计上对防火措施考虑不够周密,火灾对建筑结构产生了巨大的破坏作用.随着城市人口的日益密集及高层建筑的迅速开展,消防的难度也随之增加, 特别是2001年“9.11事件以后,全世界的工程设计与研究人员更加重视大型工程结构的高温(火)损伤破坏研究同时人们也对高温下钢筋混凝土性能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许多国家都建成了能进行建筑结构抗火性能研究的大型试验装置,相继成立了许多抗火组织,前苏联、美国、瑞士、法国相继公布了钢筋混凝土抗火设计标准.我国内对钢筋混凝土的高温性能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60年代冶金部建筑科学研究院等单位进行过高温下混凝土强度的试验研究

7、;公安部所属的消防研究所主要是对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以及建筑构件的耐火性能进行研究,而较少涉及钢筋混凝土结构方面的性能研究.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清华大学、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单位使用自行研制的高温试验设备,对高温下、高温后钢筋和混凝土的本构模型、构件和结构在高温下的反响以及灾后评估修复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实的研究成果.1 钢筋混凝土构件截面温度场的计算高温作用下,材料性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混凝土的强度和弹性模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钢筋虽有混凝土保护,强度也会降低.无论是进行高温下和高温后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强度和变形规律研究,以及钢筋混凝土构件和结构抗火性能的理论分析,还

8、是计算构件和结构的高温承载力和火灾后剩余承载力,都必须首先分析构件的截面温度场.在火灾中,钢筋混凝土构件截面的温度分布随着时间发生变化,升温曲线!构件截面形状!材料的热工性能等都会影响截面的温度场.在确定结构温度场时,一般可根据工程要求的计算精度采用如下几种方法:简化成稳态的和线性的一维或二维问题,求解析解;用有限元法或差分法,或二者结合的方法,编制计算机程序进行数值分析,有些通用的结构分析程序可以计算简单的温度场问题;制作足尺试件进行高温试验,加以实测;直接利用有关设计规程和手册所提供的温度场图表或数据.1.1 火灾温度确实定方法文献1认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采用的火灾升温曲线能满足大多

9、数火灾的升温曲线,为多数国家所采用.标准升温曲线可按公式(1)计算: 1式中 T在时间t时的炉温,; 加温前炉内温度,t时间,min根据火灾区域面积!可燃物种类和数量、通风条件等计算出火灾燃烧持续时间,再根据标准升温曲线推算出火灾温度,或者根据火灾后现场残留物燃烧情况来判断火灾温度.求得火灾温度后,可根据热传导理论计算出构件外表温度和截面温度场.1.2 混凝土的热工性能在分析截面温度场时,必须掌握材料的根本热工性能,比方温度膨胀变形、单位热容量、导热系数和质量密度等.这些参数的数值因材料而异,随温度的升高而非线性地变化.混凝土的热工性能因原材料的矿物化学成分!配合比和含水率等因素的差异而有较大

10、变化,且试验数据的离散度大,下面简单列举各参数的一般变化规律.(1)质量密度:混凝土升温后失水,质量密度略有减小,计算时一般取常值2400kg/m3.(2)热膨胀系数:随温度增加,不同骨料混凝土的值都将增大,但超过一定温度(T800)时, 近似常数,为简化计算,不考虑骨料类型的影响,直接给出与温度的关系: 1/ (2)(3)单位热容量Cc:指单位质量的材料温度升高1所吸入的热量.混凝土的单位热容量随温度的升高而缓慢增大,而骨料类型!配合比和水分对混凝土的热容量影响都不大.文献2给出了简化的计算公式: () 20T1200 (3)(4)导热系数:指单位温度梯度情况下通过单位面积的热流速度,单位为

11、W/().混凝土的导热系数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减少,不同骨料的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可相差一倍以上.当温度升高后,除了轻骨料混凝土外,一般常用的混凝土骨料对导热系数影响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因此,文献3给出了导热系数与温度的简化关系式: (4)2 结构材料的抗高温力学性能结构的抗火性能包括结构在火灾时和火灾后的承载能力、变形能力、稳定性和完整性.结构材料的高温性能(高温下和冷却后)是研究结构抗火性能的根底.钢筋混凝土材料的高温性能主要包括钢筋和混凝土在高温下和冷却后的强度、弹性模量、应力应变关系、膨胀、收缩、徐变及两种材料间的粘结滑移性能.文献1根据已有的工程实践经验和试验研究成果,抗高温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具

12、有下述受力特点:1不均匀温度混凝土的导热系数极低。结构受火后外表温度迅速升高,但杆系结构一般不考虑沿构件纵向的温度不均匀性。决定截面温度场的主要因素是火灾温度和持续时间,以及构件的形状、尺寸和混凝土的热工性能等。温度场对结构的内力、变形和承载力等有很大影响。2材料性能的严重恶化高温下,钢筋和混凝土的强度和弹性模量降低很多,混凝土还出现开裂、边角崩裂等现象,是构件的承载力和耐火极限严重下降的主要原因。3应力应变温度时间的耦合本构关系分析一般的常温结构时,只需要材料的应力应变本构关系。高温结构的温度值和持续时间对于材料的变形及强度值影响很大。4截面应力和结构内力的重分布截面的不均匀温度场产生不等的

13、温度变形和截面应力重分布。超静定结构因温度变形受约束而发生内力重分布,改变了结构的破坏机构和破坏形态,影响了极限承载力。2.1 钢筋2.11 钢筋高温下的强度在一般的钢筋混凝土构件中,常用的钢筋主要分为预应力筋和非预应力筋高温(火条件)下,钢筋的强度和变形性能的变化必然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性能,特别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一旦发生火灾,就会因为钢筋在高温下的短期徐变比常温下要大得多,而且在较高温度和较高应力水平下的钢筋短期徐变将趋向于不稳定状态,致使结构的变形量增大等原因,而将引起预应力高强钢筋(丝)的预应力丧失,钢筋(丝)的强度显著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严重受损因此,研究高温(火条件)下钢筋的

14、受力性能是十分必要的。普通低碳钢筋随温度升高屈服台阶逐渐减小,到300时屈服台阶消失其屈服强度可按0.2%的剩余变形确定.钢筋在400以下,其强度还比常温时略高,但塑性降低.超过400时,强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塑性增加.低合金钢筋在300以下时,其强度略有提高,但塑性降低超过300时,其强度降低而塑性增加.低合金钢筋强度降低幅度比普通低碳钢筋小.冷加工钢筋(冷拉冷拔)在冷加工过程中所提高的强度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减小和消失,但冷加工所减小的塑性可得到恢复高强钢丝没有明显的屈服强度,在火灾高温作用下,其高温抗拉强度值降低要比其它钢材更快.文献11给出了各种类型的钢筋在高温下设计强度降低系数.而对于预

15、应力钢筋,其强度在高温下的降低速率较普通钢筋的快。另外,在高温下其还易产生预应力损失。当温度变化时,预应力钢筋会因热胀冷缩现象而随之发生应变变化。处于高温环境(温度大于100)中的预应力钢筋,随温度升高而产生的伸长应变与温差之间不再符合线性关系,这是因为高温作用同时会使预应力钢筋的弹性模量也发生改变,并且预应力钢筋在处于比一般温度下的应力状态更高的高应力状态时,就必将会引起高温下钢材的蠕变和松弛急增,从而导致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预应力钢筋的预应力产生进一步的损失而减少。在文献18中说明了当预应力筋的受热温度到达200时,其预加应力值将减少45%55%;受热到达300时,几乎将失去全部预加应力。

16、钢筋高温后强度高温后,冷却钢材使其温度下降,其材料性能得到适当恢复,此时其强度比高温下的强度要高出许多。比方:当遭受的最高温度低于600时,普通钢筋性能根本上可完全恢复,本构关系也可与灾前取为相同文献34。由此可见,高温后的普通钢筋的强度要比高温下的强度高。普通钢筋高温后的强度降低主要是由于遭受的温度600时钢筋外表的脱碳现象等引起的。钢筋的冷却方式主要有炉内冷却、空气冷却、喷水冷却三种,但目前一般在火灾下常用的冷却方式是喷水冷却。在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比拟后发现冷却方式对高温后普通钢筋强度影响不大,可不予考虑。文献25中给出了高温后热轧钢筋屈服强度的退化规律: 42.2 混凝土 强度 混凝土

17、是一种地方性人工材料,其力学性能随原材料的矿物成分和配合比而变化.由于内部存在微裂缝且缺少统一试验标准,已有的试验数据比拟离散,但变化规律根本一致.混凝土受到高温作用时水泥石收缩,骨料随温度升高产生膨胀,两者变形不协调使混凝土产生裂缝,强度降低.当温度到达400以后,混凝土中的Ca(OH)2脱水,生成CaO,混凝土严重开裂.当温度大于570时,骨料体积发生突变,强度急剧下降.影响混凝土高温下抗压强度的因素很多,尤其是加热速度、不同温度应力途径、配合比、骨料类型等.文献4考虑不同温度应力史,给出了混凝土高温强度上、下限的计算式,而一般的温度应力途径下的强度处于上、下限之间,随初始应力和温度变化十

18、清楚显.文献5认为粗骨料相同而强度等级不同的混凝土在同一高温下的抗压强度值()相差一般不超过3个百分点;强度等级相同的混凝土,花岗石骨料比石灰石骨料混凝土的高温抗压强度稍低.图2.2-1、2.2-2给出了高温下棱柱体抗压强度变化规律。随着温度的升高,其抗压应力-应变曲线逐渐趋于扁平。图2.2-1 棱柱体抗压强度 图2.2-2 应力应变曲线混凝土在火灾(高温)后的剩余强度对于评估受损结构的平安度和制定加固方案有重要意义.文献6考虑了高温前混凝土的含水率、试件尺寸、热处理制度及高温后试件存放时间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认为湿度高的混凝土高温后剩余强度较湿度低的相应强度低,但随混凝土含水率的下降,湿度对

19、强度影响变得不太敏感;大尺寸试件在200前强度低于小尺寸试件,可能是由于内部蒸汽压大混凝土破坏;200后小尺寸试件内部最先到达最高温度,且恒温时间长,损伤大,高温后剩余强度低于大尺寸试件;快速冷却造成试件内外很大温差,加重混凝土内部结构损伤,使高温后强度比缓慢冷却下的低;恒温2h强度比1h强度低,但差异不大.文献5的试验结果说明高温后剩余抗压强度与高温下的抗压强度值很接近,混凝土内部结构和抗压强度在缓慢降温过程中及回到室温后无大变化.文献19考虑了冷却方式及冷却后所处环境等因素对高温后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认为喷水冷却比自然冷却强度要低,冷却后放在潮湿环境中的混凝土抗压强度要低于放在自然环境中

20、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文献7给出高温后混凝土强度在不同升温速率下试验结果的差异.高温燃油炉比电炉升温速率快,高温燃油炉升温曲线条件下的混凝土强度呈逐渐下降趋势,而电炉升温曲线条件下的混凝土强度在25400温度范围内下降不明显,而400以后下降较快.并比拟了高强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高温后强度变化规律,二者相似,但高强混凝土强度损失比普通混凝土强度损失大.温度较低时,高强混凝土强度下降不明显;当温度高于600时,强度大幅度下降.文献24进行了高温后高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并与普通混凝土进行了比拟,发现在常温至500温度范围内,高强混凝土具有明显不同于普通混凝土的特点,快速升温时发生爆裂现象,其抗火

21、性能低于普通混凝土.变形 混凝土的应变是混凝土结构受力分析中最根本的参数之一.在较低的温度范围内(80以内)当混凝土承受外来荷载并同时考虑温度作用时,计算应变的方法是二者简单的迭加.但是大量的试验研究说明,当温度较高(80以上)时,处于压应力状态的混凝土在升温过程中,产生较显著的瞬态热应变和短期高温徐变,使得其膨胀量远远小于上述方法迭加的结果,甚至产生压缩变形.其中,瞬态热应变的数值很大,远远大于常温下混凝土的受压峰值应变,也大于高温时的短期徐变.瞬态热应变的存在使得混凝土在高温下产生应力松弛或应力重分布,因此在混凝土高温分析中必须加以考虑.尽管国内外学者对混凝土瞬态热应变进行了试验研究和理论

22、分析,但是其机理至今尚不清楚,一般认为是混凝土内水泥凝胶体在高温时发生物理化学变化等原因引起的.文献8以两种根本的温度)应力途径分析了不同温度)应力途径下混凝土变形的巨大差异,提出高温时应力变形和应力下温度变形(即自由膨胀变形与瞬态热应变的差值)等概念,并给出各自的计算公式.文献4将高温过程中混凝土的应变分成三局部研究,即恒温下的应力应变、恒定应力下的温度应变和短期高温徐变,并给出计算公式.文献9给出了高强混凝土自由膨胀应变以及瞬态热应变的计算公式,并与普通混凝土作了比拟.分析结果说明高强混凝土在恒定应力下的温度变形与普通混凝土有较大不同,与初始应力水平和温度值密切相关,得出结论如下:(1)在

23、相同温度下,高强混凝土自由膨胀变形大于普通混凝土,且温度越高越明显;(2)在相同应力水平下,高强混凝土的温度变形大于普通混凝土;(3)在相同应力水平下,高强混凝土的瞬态热应变低于普通混凝土.以上分析结果可供高温下高强混凝土结构的耐火设计及理论分析参考.3 小结研究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火性能对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开展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两个主要组成局部:钢筋和混凝土,分别在高温下和高温后材料性能的分析、归纳,给出了普通钢筋、预应力钢筋及混凝土等结构材料抗高温的性能规律,希望能为人们研究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火性能及其损伤评估能提供些帮助。参考文献:1 过镇海 时旭东?钢筋混

24、凝土原理和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2 段文玺.建筑结构的火灾分析和处理(一).工业建筑,1985(7):503 LieTT.A Procedure to Calculate Fire Resistance of Structural Members.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Three Decades of Structural Fire Safety, 22/23, February 1983.139-1534 Beader M,Whiteman G D.Concrete Containment: A 1970 Assessment. Concrete fo

25、r Nuclear Reactors, AC Isp 34, Detroit, 1972.29-545 南建林,过镇海,时旭东.混凝土的温度-应变耦合本构关系.清华大学学报,1997,37(6):87-906 李卫,过镇海.高温下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性能试验研究.建筑结构学报,1993,14(1):10-167 李固华,凤凌云,郑盛娥.高温后混凝土及其组成材料性能研究.四川建筑科学研究,1991,2(1):1-58 李敏,钱春香,孙伟.高温混凝土火灾后性能变化规律研究.工业建筑,2002,32(10):34-368 过镇海,李卫.混凝土在不同应力-温度途径下的变形试验和本构关系.土木工程学 报,

26、1993,26(5):58-699 胡海涛,董毓利.高温时高强混凝土瞬态热应变的试验研究.建筑结构学报,2002,23(4):32-3510 吴波,马忠诚,欧进萍.高温后混凝土变形特性及本构关系的试验研究.建筑结构学报,1999,20(5):42-4811 段文玺.建筑结构的火灾分析和处理(四).工业建筑,1985(11):52-5412 路春森等.建筑结构耐火设计.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513 沈蓉,凤凌云,戎凯.高温(火灾)后钢筋力学性能的评估.四川建筑科学研究,1991(2):5-914 苏南,林铜柱,LieTT.钢筋混凝土柱的抗火性能.土木工程学报,1992,25(6):25

27、-3515 时旭东.高温下钢筋混凝土杆系结构试验研究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博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土木系,199216 姚亚雄.钢筋混凝土框架火灾反响分析及火灾温度鉴定的研究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199017 屈立军.我国建筑结构耐火设计综述.建筑结构学报,1999,20(3):75-7818 李引擎等.建筑结构防火设计计算和构造处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19 阎继红,林吉伸,胡云昌.高温作用后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试验研究.土木工程学报,2002,35,(2):14-1620 段文玺.建筑结构的火灾分析和处理(五).工业建筑,1985(12):52-5321 杨彦克,郑盛娥.混凝土结构火灾损伤评估.四川建筑科学研究,1991(4):22-2622 董毓利.混凝土结构的火平安设计.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3 过镇海.钢筋混凝土原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24 吴波,袁杰,王光远.高温后高强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土木工程学报,2000,33(2):8-12 25董毓利,范维澄,王清安,等.火灾后钢筋混凝土板的承载力计算与可靠指标分析1J2.火灾科学,1996,(2):7-1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