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叉车设计说明书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11285633 上传时间:2022-06-20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5.1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电动叉车设计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电动叉车设计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电动叉车设计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资源描述:

《电动叉车设计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动叉车设计说明书(5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 . 第1章 绪 论1.1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最近5 年,中国叉车市场的生产和需求量每年的增幅均达到了25以上,2006 年中国就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叉车消费市场。这种快速增长的势头持续到2008 年,直至被金融危机的爆发打断。金融危机的突然到来,致使中国叉车的产销量和出口量都出现了大幅下降。由于中国物流产业进入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国叉车业又蓬勃发展起来。我国燃平衡重式叉车约占总销量的80%,而全球叉车销量中电动叉车比重超过了50%。这是因为在欧、美、日的叉车市场上,电动叉车已成为主流产品的缘故。由于我国对环保要求较低、叉车作业更频繁、作业环境较恶劣以与运行成本等因素,较长时间

2、我国的叉车需求仍将倾向于使用燃叉车。近年来,各叉车公司皆以产品种类、系列的多样化去充分适应不同用户、不同工作对象和不同工作环境的需要,并不断推出新结构、新车型,以多品种小批量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燃叉车以发动机为动力,功率强劲,使用围广,缺点是排气和噪声污染环境,有害人类健康。环保要求推动了动力技术的更新,如:上世纪90年代液化石油气(LPG)叉车、压缩天然气(CNG)叉车、丙烷叉车等低公害叉车面市,且发展势头强劲;现在林德3吨燃平衡重式叉车尾气排放符合欧洲号标准。电动叉车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无废气排放、噪声小等突出优点,是室物料搬运的首选工具,但其受电瓶容量限制,功率小,作业时间短。对室作业

3、、靠近人群作业以与整个的食品行业而言,电瓶叉车是最好的选择;除了完全没有废气污染外,低噪音也使得作业环境更令人愉快。未来叉车将广泛采用电子燃烧喷射和共轨技术。发动机尾气催化、净化技术的发展将有效降低有害气体和微粒的排放。LPG、CNG等燃料叉车与混合动力叉车将进一步发展。新型电瓶燃料电池在各大公司的共同努力下,将克服价格方面的劣势,批量进入市场,微电子技术、传感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提高叉车业整体水平,实现复合功能,以与保证整机与系统的安全性、控制性和自动化水平的作用将更加明显,使电子与机械、电子与液压的结合更加密切。未来叉车的发展在于其电子技术的应用水平。如:林德电动前移式叉车采

4、用感应式电子转向系统,给操作者提供变量扭矩反馈以确保完美的控制性能,所需转向力极微。实现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机电液一体化是未来叉车控制系统发展的主方向。对于电动车辆,传统的电阻调速控制器已被淘汰,而新型MSFET晶体管因其门极驱动电流小,并联控制特性好且有软、硬件自动保护和硬件自诊断功能等优点,得到广泛采用。串励和他励控制器仍是市场的主导产品,交流控制技术则处于起步阶段。随着交流调速控制系统成本的降低与闭式交流电机技术的成熟,交流电机叉车将会因其功率大、维护性能好而取代直流电机叉车。采用电子转向系统与动力转向比可节能25%,它可根据叉车使用工作状况,适时控制电机转速,是叉车节能降噪的有效措施。另

5、外,MOSFET晶体管比电阻式调速可节能20%,释放式再生制动可节能5%8%,采用液压电机控制器和负载势能回收技术可分别节能20%和5%。驾驶员的舒适感对保证叉车高效运行非常重要。叉车的驾驶座具有全方位的调节功能:座椅靠背可向后或向前倾斜,座椅弹簧可进行调节,座椅可向后或向前移动。各叉车公司不断优化改进叉车人机界面,使操纵简便省力、迅速准确,充分发挥人机效能,提高作业效率。例如,配备醒目的数字化仪表、报警装置以与故障检测自动仪器,实现工作状况的在线监控;采用浮动驾驶室(可移动、升降),使操纵者获得全方位视野;以集中手柄控制替代多个手柄控制,电控替代手控;以与逐渐将电子监测器和高度显示器作为高升

6、程叉车的标准配置。在全球叉车市场格局中,丰田和林德遥遥领先,年销售收入超过50亿美元;而安叉和杭叉在国叉车市场上称雄,合计市场占有率超过50%。于我国叉车出口量占海外市场比重仍较低、性价比优势突出以与出口退税导致国企业出口冲动等理由,预计未来中国叉车出口仍将保持较快增速,未来3年,国叉车销量年增速有望保持在20%以上,对海外市场的依赖度将加大。出口已成销量增长的主要推进力。虽然我国现在已经能够生产起重量从0.5吨到45吨各种型号的电动叉车,但每年仍有近两亿美元的电动叉车进口。据1996年的海关统计,当年电动叉车进口1.67亿美元,相当于电动叉车行业的年产值,其中集装箱电动叉车和电动叉车进口0.

7、5亿美元。在这些进口电动叉车当中有些是必要的,有些则完全可以在购。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电动叉车产品已列入进口商检的目录,按规定在1997年7月1日后进口的电动叉车必须进行商检,但到目前为止进口电动叉车还没有进行专业性的商检。而我国电动叉车出口却在实行出口许可证制度,需要进行专业性的商检,达到一等品后才能出口。以至于在国投资的外商不解地感叹道:“向中国进口电动叉车易,从中国出口电动叉车难。”而实际上进口电动叉车的个别项目如“超载25%安全性”是不符合我国电动叉车技术要求的。在目前我国的使用状况下,极易发生纵向倾翻,导致人身与财产的损害。由此可看,电动叉车在可靠性、舒适性方面距发达国家水平依然较大,

8、 因此对平衡重式电动的开发任重道远。当前,平衡重式电动叉车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要求平衡重式电动叉车产品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尽管我国物流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物流技术和物流设施与物流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这些对我国叉车的发展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但是, 随着我国政府、企业与民众对物流设备的认识加深, 我国国际贸易的日益加强, 外国企业介入中国市场带来先进的物流经验。我国的平衡重式电动叉车发展前景非常好。但相对于燃叉车稳定性较差,为满足机动性能高要求,平衡重式电动叉车设计的非常紧凑,这也带来了一些布置和散热方面的问题。为此,本课题基于计算机仿真平台,应用AutoCAD(AutoCAD是由

9、美国Autodesk公司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为微机上应用CAD技术而开发的绘图程序软件包,经过不断的完美,现已经成为国际上广为流行的绘图工具。AutoCAD可以绘制任意二维和三维图形,并且同传统的手工绘图相比,用AutoCAD绘图速度更快、精度更高、而且便于个性,它已经在航空航天、造船、建筑、机械、电子、化工、美工、轻纺等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巨大的经济效益)、当前CAD领域应用比较广泛的三维软件Pro/E(PRO/E是全世界最普与的3D CAD/CAM系统被广泛应用于电子、机械、模具、工业设计、汽车、机车、自行车、航天、家电、玩具等各行业PRO/E可谓是个全方位的三维产

10、品开发软件,整合了零件设计、产品装配、模具开发、数控加工、板金设计、铸造件设计、造型设计、逆向工程、自动测量、机构模拟、应力分析、产品数据库管理等功能于一体)、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平衡重式电动叉车的强度、刚度与稳定性等方面的计算机仿真研究与分析,为我国电动叉车产品的设计、技术开发方面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进一步提高电动叉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1.2国外研究现状我国叉车工业起步于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原机械工业部的领导下,挑选国几家企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共同开发、联合设计,然后以当时计划经济的模式,根据叉车的不同型号(吨位)分配给各家企业进行制造生产。进入 20世纪 80年代后,计划经济的束缚

11、逐渐减轻,各家企业根据自身的技术、资源力量,在原来的型号基础上向上、向下延伸,普遍建立起一套不同型号的产品系列,技术上主要以动力系统、液压系统作为核心。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国际上 Linder、Toyota等大公司产品的进入,对我国的叉车制造行业形成了极大的冲击。为了迎接挑战,国企业在车身的钣金工艺、动力系统、液压系统、装配加工工艺等领域投入了很大的技改力度,引进了大批数控加工设备和流水线,在技术、工艺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国企业在设计上相对滞后 ,主要以模仿日本企业的设计为主。在模仿过程中,由于受到加工工艺的制约,总体效果差强人意 ,特别是在车身形态方面存在很多不足。国际叉车制造企业

12、对形态更加重视,受汽车形态设计 新锋锐 (New Edge)风格的影响,叉车形态在原流 线型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坚挺的块状轮廓明显的线条,流畅中彰显力量、圆润中蕴涵挺拔,叉车形态随社会审美情趣的演变不断地发展变化并成为叉车更新换代的主要手段之一。2003年世界叉车展览会的4款叉车。总体而言,当今世界叉车形态设计的趋势可以用8个字概括:流线、遮盖、高效、舒适。1.3研究容与研究方法1.3.1设计主要容本设计的叉车额定起重量为2000kg,标准载荷中心距为500mm,最大起升高度为3000mm,门架前后倾角为6/12,最大起升速度(满载)为340mm/s,最大行驶速度为12Km/h,最大爬坡度为18

13、%,最小转弯半径为2000mm,前轮胎为6.50-10-10PR,后轮胎为5.00-8-8PR。利用AutoCAD、Pro/E软件完成叉车变速器、升降油缸、货叉二维设计与整车三维造型、利用ANSYS软件对货叉部分关键零部件进行强度、刚度与稳定性校核。1.3.2研究方法(1)参考燃叉车的资料确定总体布局,举升机构与液压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2)根据已经确定的相关资料制定平衡重式电动叉车的总体方案设计;(3)选取关键零部件进行强度、刚度与稳定性的校核。具体流程如图1.1所示:图1.1 研究流程图第2章 平衡重式电动叉车设计总体方案2.1叉车的定义与分类叉车是指对成件托盘货物进行装卸、堆垛和短距离运

14、输作业的各种轮式搬运车辆。属于物料搬运机械。广泛应用于车站、港口、机场、工厂、仓库等国民经济各部门,是机械化装卸、堆垛和短距离运输的高效设备。 叉车分类:1.越野叉车:其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与普通叉车相同,但具有较大的离地间隙,较大的爬坡能力,更好的稳定性,采用类似于拖拉机的越野轮胎,有时还采用前后桥驱动,其最大特点就在于具有良好的通过性能和越野性能,可用语城镇建设工地和管道铺设等工程建设,如图2-1所示。2.集装箱叉车:除起重量较大和往往采用集装箱吊具外,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与普通平衡重式叉车无异,如图2-2所示。3.集装箱空箱堆高机:空箱堆高机的起重量一般不超过8t,常见为4t,结构类似于集装

15、箱叉车,虽然起重量不大,但起升高度很大,行驶速度较高,采用特殊的空箱侧面集装箱吊具,如图2-3所示。4.集装箱正面吊运机:集装箱正面吊运机具有机动性强、作业效率高、操作简便等优点,已成为集装箱货场作业的一种重要机型,如图2-4所示。5.叉装机:叉装机在结构上类似于集装箱正面吊运机,知识个头小一些,取物装置还原为货叉,叉装机在底盘方面类似与越野叉车,如图2-5所示。6.伸缩臂式叉车:建筑材料的卸车和短途运输,将建筑材料直接投放到作业点,或给汽车吊、塔吊喂料。 工地各种物料的搬运和场地清理整理。 使用货叉和吊具搬运块状、条状、不规格形状建材;使用料斗搬运散料、平整地面;使用高空作业平台进行高空安装

16、;使用玻璃吸盘安装幕墙;等如图2-6所示。7.侧面叉车:侧面叉车主要用来装卸和搬运长大物品如电杆、木材等。侧叉的门架位于车身的一侧,既可以起升下降,也可以伸出和缩回,能够将货物搁在车体右半边的载物台上搬运。侧面叉车在装卸货物时为了保证稳定性,应伸出支腿液压缸。侧叉的门架系统除伸出机构外与平衡重式叉车无异,转向系统类似于汽车,传动系统采用发动机后置,由于车身的三分之二被门架导轨槽分割,使车架比较特殊,如图2-7所示。8.手动托盘搬运车:手动(液压)托盘搬运车在使用时将其承载的货叉插入托盘孔,由人力驱动液压系统来实现托盘货物的起升和下降,并由人力拉动完成搬运作业。工作时舵柄的上、下运动用来操作一个

17、类似于液压千斤顶的装置,带动货叉的后部上升,同时通过一套杆系的传动,使货叉前部的轮子下压,使货叉的前部也同步升起,起升高度一般不超过300mm,仅限于使货物离开地面,能够被顺利搬运。舵柄在搬运过程中起牵引杆和转向舵的作用。手动托盘搬运车是托盘运输工具中最简便、最有效、最常见的装卸、搬运工具。该产品虽然技术含量不高,成本低廉,但用量很大,往往成为企业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如图2-8所示。9.平衡重式电动叉车:车体前方装有升降货叉、车体尾部装有平衡重块的起升车辆,简称叉车。叉车适用于港口、车站和企平衡重式叉车业部装卸、堆垛和搬运成件物品。3吨以下的叉车还可在船舱、 火车车厢和集装箱作业。将货叉换装各

18、种属具后,叉车可搬运多种货物,如换装铲斗可搬运散状物料等。自行式叉车出现于1917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叉车得到发展。中国从50年代初期开始制造叉车。图2-1越野叉车图2-2 集装箱叉车图2-3集装箱空箱堆高机 图2-4集装箱正面吊运机图2-5 叉装机图2-6 伸缩臂式叉车 图2-7 侧面叉车 图2-8 手动托盘搬运车2.2蓄电池的选择电动叉车是指以电来进行作业的叉车,大多数都是为蓄电池工作。而蓄电池是电池中的一种,蓄电池是一种能量转换和储存装置,充电时,将电能转换为化学能,加以储存,放电时化学能转换成电能,输送给电动机。蓄电池由正、负电极和电解液组成,蓄电池分为酸性蓄电池和碱性蓄电池,实用的

19、酸性蓄电池有铅蓄电池,以硫酸为电解液。碱性蓄电池由于需要贵重金属,成本较高,目前很少用作叉车的能源。我国叉车主要用铅酸蓄电池,铅酸蓄电池正极板上是活性物质氧化铅,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是海绵状的纯铅,电解液是稀硫酸溶液。蓄电池的主要性能参数为电压和容量,蓄电池在指定的放电条件下所放出的电量称为容量Q,其单位为Ah,蓄电池的容量与放电电流与电解液的温度有关,还与充电电流、电解液的相对密度和纯度有关。牵引用的蓄电池工作特点是:持续放电时间长,放电电流比较均匀,不能随时充电。为了不使叉车一次停车充电或更换蓄电池后有较长的使用时间,要求这种蓄电池有较大的电容量。蓄电池组的额定电压由叉车的起重量选择决定,起

20、重量为12吨的电动叉车一般选用额定电压为48v,每个蓄电池2v的电压,有12个电池组成。对于电动叉车,所有的电机使用同一个电池组,可由下式折算所需要的功式中P=+=54KW(2.1)分别为运行电动机和油泵电动机功率,分别为运行电动机和油泵电动机效率油泵电动机的工作持续率,即叉车一个作业循环中,油泵电动机工作持续时间与叉车工作循环时间的比值。已知所需功率,则蓄电池组容量按下式求出:Q=375Ah(2.2)式中T每作业班车辆的净工作时间U蓄电池组的额定电压已知蓄电池组容量,通过查表可以选出蓄电池组的型号为DG-400,容量为400Ah满足使用要求。2.3行走电机的选择行走电机驱动传动系统最终向车轮

21、提供驱动力矩,叉车上驱动行走机构的电动机,称为牵引电动机,经常采用直流串励电动机。这是由于串励电动机具有软的机械特性,能适应车辆的运行要求,且比较经济。这种电动机的励磁绕组与电枢绕组串联,电枢电流增大时,磁极的磁通也增加,电动机的转矩不仅由于电动机电枢电流增加而提高,同时也由于磁通的增大而提高,在磁极磁通未饱和的情况下,电动机的转矩几乎和电枢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因此,可在电枢电流较小的情况下获得较大的转矩。这对减小蓄电池的放电电流,充分利用蓄电池的容量,也有好处。直流串励电动机用于车辆牵引的优点有:可以带载启动,传动系统无需离合器;能正反转,无需倒档,具有自动适应阻力变化的趋势;力矩变化倍数大于

22、电流变化的倍数,对保护蓄电池、延长其使用寿命有利;与液力传动相比,在不同转速下高效区宽。1.行走电动机功率满载运行功率:Pm=f(G+Q)Vmax/(3600t)=0.02(3400+2000)129.8/(36000.86)=4.1KW(2.3)Pe=(1.52)Pm=24.1=8.2KW(2.4)所以电动机取10KW的XQ-10:Temax=9549Pemax/N额=95491.210/1200=95.49(Nm)(2.5)传动比确定:Umax=0.377rn/IminIoIo=0.377rn额/IminUmax 0.3770.59/21200/(1.10.812) (=1.1)Igmax

23、=(G+Q)(max+f)r/TemaxIot=9.8(3400+2000)(0.18+0.02)0.59/2/95.4912.638068780.86=3(0.7 Igmin0.8取Igmin=0.8)F-滚动阻力系数,f=0.02G+Q-满载叉车总重(N)Vmax-满载最大车速,一般为1015KM/Ht-传动效率,可取0.850.90功率P e=(1.52)Pm,原因是上坡时功率最大。由公式得电动机:行走电动机-XQ-10(10KW)液压泵电动机XQD-6(6KW)转向电动机XQD-0.55(0.55KW)行走电动机-XQ-10(10KW):额定功率10KW,额定电压75V,额定电流165

24、A,额定转速1200r/min, 最高工作转速2000r/min,励磁方式:串励,工作制60min,防护等级IP20,电机转向:双向,结构形式花键出轴,重量135KG,推荐适用叉车与功能1.5-2T行走。电机的基本参数如表2-1表2-1电机的基本参数规格额定功率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转速XQ-1010(KW)75(V)165(A)1200(r/min)励磁方式定额重量最高工作转速电机转向串60min135kg2000(r/min)双向2.4 本章小结本章的主要容就是了解叉车的定义,通过计算确定蓄电池、行走电动机的型号。第3章 变速箱设计3.1变速箱的结构方案传动比相差较小,换挡平稳冲击小,采用斜

25、齿轮同步器换挡,换挡更加平稳。由于行走电动机可以双向转动,故可以不在变速器上设置倒档。变速器的传动路线示意图如图3-1所示:图3-1变速器的传动路线示意图一档:输入轴二档:输入轴变速器尺寸如图3-2,3-3,3-4所示:图3-2 变速器主视图图3-3变速器侧视图图3-4变速器俯视图3.1.1中心距的确定中心距:A=Ktemax(1/3)=1195.49(1/3)=50.2mm(3.1)3.1.2齿轮参数确定1.模数:定为3.0mm,Mn=3mm两个挡模数都取3mm。2.压力角20度3.螺旋角=20度3.1.3齿轮齿数确定1.确定一档齿轮的齿数一档传动比为Ig1=Z2/Z1=Igmax=3斜齿Z

26、h=2Acos/Mn=250.2cos20/3=31.448取整为32Z1+Z2=Zh =32得Z1=8,Z2=232.确定二档齿轮的齿数二档传动比为Igmin=Z4/Z3=0.8Zh=2Acos/Mn=32Z3+Z4=Zh=32得Z3=18,Z4=143.1.4齿轮其他基本几何参数1.对一档齿轮进行角度变位端面啮合角t:tgt=tg/cos=tg20/cos20得t=21.17啮合角:cost=Aocost/A=51.08/52cos21.17=0.9得t=23.65Tgn=tgtcosn=arctg(tgtcos)=22.37变位系数X1+X2=(invt-invt)(Z1+Z2)/2tg

27、n=(0.025158-0.017777)(8+23)/20.36=0.318分配变位系数:X1=0.418,X2=-0.1中心距变动系数Y=(A-A)/Mn=(52-50.2)/3=0.6变位系数之和X=0.318齿顶降低系数Y=x-y=-0.2822.一档一轴齿轮齿顶高系数fo=1顶隙系数C=0.25分度圆直径:d1=MnZ1/cos=38/cos20=25.54齿顶高Ha1=(fo+X1-Y)Mn=(1+0.418+0.282)3=5.1齿根高Hf1=(fo+c-X1)Mn=(1+0.25-0.418)3=2.496齿顶圆直径Da1=D1+2Ha1=25.54+25.1=35.74齿根高

28、直径Df1=D1-2Hf1=25.54-22.496=20.5483.一档二轴齿轮齿顶高系数fo=1顶隙系数C=0.25分度圆直径:d2=MnZ2/cos=323/cos20=73.43齿顶高Ha2=(fo+X2-Y)Mn=(1+0.1+0.282)3=3.546齿根高Hf2=(fo+c-X2)Mn=(1+0.25+0.1)3=4.05齿顶圆直径Da2=D2+2Ha2=73.43+23.546=80.522齿根高直径Df2=D2-2Hf2=73.43-24.05=65.334.一档齿轮的齿宽系数取Kc=8.0 则齿宽b=83=24mm3.2对中心距A进行修正1.Ao=MnZh/2cos=332

29、/2cos20=51.08取整A=52mm2.对二档齿轮进行角度变位端面啮合角t:tgt=tg/cos=tg20/cos20得t=21.17啮合角t:cost=Aocost/A=51.08/52cos21.17=0.9得n=23.65Tgn=tgtcosn=arctg(tgtcos)=22.37变位系数X3+X4=(invt-invt)(Z1+Z2)/2tgn=(0.025158-0.017777)(18+14)/20.36=0.328分配变位系数:X3=0.028,X4=0.3中心距变动系数Y=(A-A)/Mn=(52-50.2)/3=0.6变位系数之和X=0.328齿顶降低系数Y=x-y=

30、-0.2723.二档一轴齿轮齿顶高系数fo=1顶隙系数C=0.25分度圆直径:d3=MnZ3/cos=318/cos20=57.46齿顶高Ha3=(fo+X3-Y)Mn=(1+0.028+0.272)3=3.9齿根高Hf3=(fo+c-X3)Mn=(1+0.25-0.028)3=3.666齿顶圆直径Da3=D3+2Ha3=57.46+23.9=65.26齿根高直径Df3=D3-2Hf3=57.46-23.666=50.1284.二档二轴齿轮齿顶高系数fo=1顶隙系数C=0.25分度圆直径:d4=MnZ4/cos=314/cos20=44.69mm齿顶高Ha4=(fo+X4-Y)Mn=(1+0.

31、3+0.272)3=2mm齿根高Hf4=(fo+c-X4)Mn=(1+0.25-0.3)3=2.85mm齿顶圆直径Da4=D4+2Ha4=44.69+24=48.69mm齿根高直径Df4=D4-2Hf4=44.69-22.85=38.99mm5.二档齿轮的齿宽系数取Kc=8.0 则齿宽b=83=24mm3.3齿轮校核变速器齿轮的损坏形式主要有三种:齿轮折断、齿面点蚀、齿面胶合。3.3.1齿轮折断齿轮在啮合过程中,轮齿表面承受有集中载荷的作用。可以把轮齿看作悬臂梁,轮齿根部弯曲应力很大,过渡圆角处又有应力集中,故轮齿根部很容易发生断裂。齿轮折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齿轮受到足够大的突然载荷的冲击作用

32、,导致齿轮断裂,这种破坏的断面为粗粒状。另一种是受到多次重复载荷的作用,齿根受拉面的最大应力区出现疲劳裂缝,裂缝逐渐扩展到一定深度后,齿轮突然折断。这种破坏的断面在疲劳断裂部分呈光滑表面,在突然断裂部分呈粗粒状表面。变速器中齿轮的折断以疲劳破坏居多数。3.3.2齿面点蚀齿面点蚀是闭式齿轮传动经常出现的一种损坏形式。因闭式齿轮传动齿轮在润滑油中工作,齿面长期受到脉动的接触应力作用,会逐渐产生大量与齿面成尖角的小裂缝。面裂缝中充满了润滑油,啮合时,由于齿面互相挤压,裂缝中油压增高,使裂缝继续扩展,最后导致齿面表层一块块剥落,齿面出现大量扇形小麻点,这就是齿面点蚀现象。若以节圆为界,把齿轮分为根部与

33、顶部两段,则靠近节圆的跟部齿面处,较靠近节圆的顶部齿面处点蚀严重;两个互相啮合的齿轮中,主动的小齿轮点蚀严重。点蚀的后果不仅是齿面出现许多小麻点,而且由此使齿形误差加大,产生动载荷,也可能引起轮齿折断。3.3.3齿面胶合高速重载齿轮传动、轴线不平行的螺旋齿轮传动与双曲面齿轮传动,由于齿面相对滑动速度大,接触压力大,使齿面间滑动油模破坏,两齿面间金属材料直接接触,局部温度过高,互相熔焊粘联,齿面沿滑动方向形成撕伤痕迹,这种损坏形式叫胶合。在汽车变速器齿轮中,胶合损坏情况不多。增大轮齿根部齿厚,加大齿根圆角半径,采用高齿,提高重合度,增多同时啮合的轮齿对数,提高轮齿柔度,采用优质材料等,都是提高轮

34、齿弯曲疲劳强度的措施。合理选择齿轮参数与变位系数,增大齿廓曲率半径,降低接触应力,提高齿面强度等,可提高齿面的接触强度。采用黏度大、耐高温、耐高压的润滑油,提高油膜强度,提高齿面强度,选择适当的齿面表面处理方法和镀层等,是防止齿面胶合的措施。齿轮材料的种类很多,在选择时应考虑的因素也很多,下述几点可供选择材料时参考:1.齿轮材料必须满足工作条件的要求。2.应考虑齿轮尺寸的大小、毛坯成型方法与热处理和制造工艺。3.正火碳钢。4.合金钢常用于制作高速、重载并在冲击载荷下工作的齿轮。5.飞行器中的齿轮传动,要求齿轮尺寸尽可能小,应采用表面硬化处理的高强度合金钢。现代变速器齿轮的常用材料是20CrMn

35、T现在这种低碳合金钢都需随后的渗碳、淬火处理,以提高表面硬度,细化材料晶粒。为消除应力,还要进行回火。变速器齿轮轮齿表面渗碳层深度的推荐围如下:渗碳层深度0.81.2mm3.55 渗碳层深度0.91.3mm渗碳层深度1.01.6mm渗碳齿轮在淬火、回火后,要求轮齿的表面硬度为5863HRC,心部硬度为3348HRC。变速器齿轮大都采用渗碳合金钢制造,使轮齿表面的高硬度与轮齿心部的高韧性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其接触强度、弯曲强度与耐磨性。在选择齿轮的材料与热处理时也应考虑其加工性能与制造成本。3.3.4齿轮弯曲强度计算(1)Z1斜齿轮弯曲应力w1=F1k/BtyK= 2TemaxcosK/Z1M3n

36、YKcK=295490cos201.5/3.1483330.1882=137.8Mpa(2)Z3斜齿轮弯曲应力w3=2TemaxcosK/Z3M3nYKcK=295490cos201.5/3.1483330.1182=100.2Mpa(3)电动机最扭矩为95.49NM,齿轮传动效率99%,离合器传动效率99%,轴承传动效率96%,二轴Z2斜齿轮T2=Temax承齿Igmax=95.490.960.993=272.261NN,Z2斜齿轮弯曲应力w2=2T2cosK/Z2M3nYKcK=2272261cos201.5/3.14233330.182=246Mpa(4)电动机最扭矩为95.49NM,齿

37、轮传动效率99%,离合器传动效率99%,轴承传动效率96%,二轴Z4斜齿轮T4=Temax承齿Igmin=95.490.960.990.8=72.6Nm,Z4斜齿轮弯曲应力w4=2T4cosK/Z4M3nYKcK=272600cos201.5/3.14143330.14812=120.98Mpa(1)(2)(3)(4)许用应力在100250Mpa围,所以弯曲强度满足要求。3.3.5齿轮接触应力计算1.一档一、二轴齿轮的计算主动齿轮Z1节圆半径Rz=D1/2=2A/2(Z2/Z1+1)=52/(23/8+1)=13.41mm从动齿轮Z2节圆半径Rb=D2/2=U1/2=2UA/2(U+1)=AU

38、/U+1=38.58mm主动齿轮节点曲率半经Pz=Rzsin/cos2=13.4sin20/cos20/cos20=5.19mm从动齿轮节点曲率半径Pbsin/cos2=38.58sin20/cos20/cos20=14.94mm轮齿接触应力j=0.418TemaxE/dcoscosxb(1/5.19+1/14.94)=1939Mpa将作用在变速器第一轴上的载荷Temax/2作为计算载荷时,对于渗碳齿轮,一档的许用接触应力19002000Mpa,所以强度满足要求。2.二档齿轮强度校合过程与一档相同,此处不再列举。3.4轴设计1.轴的功用与其设计要求变速器在工作是承受力扭矩、弯矩,因此应具备足够

39、的强度和刚度。轴的钢的不足,在负荷作用下,轴会产生过大的变形,影响齿轮的正常啮合,产生过大的噪声,并会降低齿轮的使用寿命。这一点很重要,与其它零件的设计不同。设计变速器轴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轴的结构形状,轴直径、长度、轴的强的和刚度,轴上花键型式和尺寸。轴的结构主要依据变速器结构布置的要求,并考虑加工工艺,装配工艺而最后确定。2. 轴的结构设计轴的结构形状应保证齿轮、同步器部件与轴承等安装、固定。并与工艺要求有密切关系。第一轴安装同步器齿毂的花键采用渐开线花键,渐开线花键固定连接的精度要求比矩形花键低,定位性能好,承载能力大,花键齿短,其小径相应增大,可提高轴的刚度。选用渐开线花键是以大径

40、定心更适宜。第一轴各档齿轮与轴之间有相对旋转运动,因此,无论装滚针轴承、衬套还是钢件对钢件直接接触,轴的表面粗糙度均要求很高,不应低于0.8。表面硬度不应低于5863HRC。第二轴通常和齿轮做成一体,为了便于装拆第二轴,轴承与齿轮之间用花键连接,其直径根据两端轴承径确定。3.4.1初选轴的直径第一轴花键部分直径D1=Ktemax1/3=(495.49)1/3=18.28第二轴D/L=0.180.21取第一轴的最细处轴径为D1=20mm第二轴中部(最粗)直径D=23.4mm支承间距离L=23.4/0.180.21=111.4130mm取120mm. 3.4.2轴的刚度验算1.若轴在垂直面挠度为,

41、在水平面挠度为和转角为,可分别用下式计算 (3.2)(3.3)(3.4) 式中:齿轮齿宽中间平面上的径向力(N);齿轮齿宽中间平面上的圆周力(N);弹性模量(MPa),=2.06105MPa;惯性矩(mm4),对于实心轴,;轴的直径(mm),花键处按平均直径计算;、齿轮上的作用力距支座、的距离(mm);支座间的距离(mm)。轴的全挠度为mm。轴在垂直面和水平面挠度的允许值为=0.050.10mm,=0.100.15mm。齿轮所在平面的转角不应超过0.002rad。一轴的刚度受力变形如图3-5所示abLFr图3-5 一轴的刚度受力变形示意图一档时,mm,mm,mm=0.0465mm=0.0515

42、=0.00108rad0.002rad二档时,mm,mm,mm,=0.064mm=0.0578=0.00144rad0.002rad2.二轴的刚度受力变形如图3-6所示abLFr图3-6 二轴的刚度受力变形示意图一档时,mm,mm,mm=0.0465mm=0.0515=0.00108rad0.002rad二档时,mm,mm,mm,=0.067mm=0.0608=0.00152rad0.002rad3.4.3轴的强度计算作用在齿轮上的径向力和轴向力,使轴在垂直平面弯曲变形,而圆周力使轴在水平面弯曲变形。先求取支点的垂直面和水平面的反力,计算相应的垂向弯矩、水平弯矩。则轴在转矩和弯矩的同时作用下,

43、其应力为: (3.5)式中:(MPa);为轴的直径(mm),花键处取径;为抗弯截面系数(mm),在低挡工作时,400MPa。1一轴的强度校核Nmm;一档时挠度最大,最危险,因此校核。求水平面支反力、和弯矩+=(3.6)(3.7)由以上两式可得=2144.88N,=12268.09N,=547523.52Nmm求垂直面支反力、和弯矩+=(3.8) (3.9)由以上两式可得=2640.95N,=1838.95N,=674155.93N.mm,=1051917.87Nmm按第三强度理论得:Nmm3.4.4 变速器轴承的选择图3-7一轴轴承受力图一轴轴承选择角接触球轴承一轴轴承受力图如上图3-7所示初

44、选轴承的型号为7003AC,d=17mm D=35mm B=10mm=6.3KN =3.68 质量 w=0.36kg油润滑时极限转速为2200r/min1.初选轴承的型号为3230814,正装;=2467.46N,=2824.24N,=2640.95N。,2.求竖直面支反力+=2640.95+=2467.46=-173.493.部附加力、,由机械设计手册查得Y=1.74.轴向力和由于所以轴承2被放松,轴承1被压紧5.求当量动载荷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得,径向当量动载荷,因为查机械设计手册得:,取所以6.校核轴承寿命预期寿命,为寿命系数,对球轴承=3;对滚子轴承=10/3。=143639h=2400

45、0h合格图3-8二轴轴承受力图二轴轴承选择角接触球轴承,二轴轴承受力图如上图3-8所示,初选轴承的型号为7003AC,d=17mm D=35mm B=10mm,=6.3KN =3.68 质量 w=0.36kg,油润滑时极限转速为2200r/min。3.5 本章小结本章的主要容就是确定变速箱的结构方案、计算中心距尺寸与修正中心距、各齿轮的尺寸与校合、轴设计与校合、轴承的选择与校合。第4章货叉、门架、叉架与整车建模4.1Pro/E软件简介1985年,PTC公司成立于美国波士顿,开始参数化建模软件的研究。1988年,V1.0的Pro/ENGINEER诞生了。经过10余年的发展,Pro/ENGINEE

46、R已经成为三维建模软件的领头羊。目前已经发布了Pro/ENGINEER2000i2。PTC的系列软件包括了在工业设计和机械设计等方面的多项功能,还包括对大型装配体的管理、功能仿真、制造、产品数据管理等等。Pro/ENGINEER还提供了目前所能达到的最全面、集成最紧密的产品开发环境。下面就Pro/ENGINEER的特点与主要模块进行简单的介绍。主要特性 全相关性:Pro/ENGINEER的所有模块都是全相关的。这就意味着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某一处进行的修改,能够扩展到整个设计中,同时自动更新所有的工程文档,包括装配体、设计图纸,以与制造数据。全相关性鼓励在开发周期的任一点进行修改,却没有任何损失,

47、并使并行工程成为可能,所以能够使开发后期的一些功能提前发挥其作用。基于特征的参数化造型:Pro/ENGINEER使用用户熟悉的特征作为产品几何模型的构造要素。这些特征是一些普通的机械对象,并且可以按预先设置很容易的进行修改。例如:设计特征有弧、圆角、倒角等等,它们对工程人员来说是很熟悉的,因而易于使用。 装配、加工、制造以与其它学科都使用这些领域独特的特征。通过给这些特征设置参数(不但包括几何尺寸,还包括非几何属性),然后修改参数很容易的进行多次设计叠代,实现产品开发。数据管理:加速投放市场,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开发更多的产品。为了实现这种效率,必须允许多个学科的工程师同时对同一产品进行开发。数据

48、管理模块的开发研制,正是专门用于管理并行工程中同时进行的各项工作,由于使用了Pro/ENGINEER独特的全相关性功能,因而使之成为可能。装配管理:Pro/ENGINEER的基本结构能够使您利用一些直观的命令,例如“啮合”、“插入”、“对齐”等很容易的把零件装配起来,同时保持设计意图。高级的功能支持大型复杂装配体的构造和管理,这些装配体中零件的数量不受限制。易于使用:菜单以直观的方式联级出现,提供了逻辑选项和预先选取的最普通选项,同时提供了简短的菜单描述和完整的在线帮助,这种形式使得容易学习和使用。Pro/E是基于草图特征的三维建模软件,Pro/E通过对三维实体的精确建模与装配来生成最终的产品

49、。Pro/E中装配的模型的构造是由各种特征来组合生成的,零件的设计过程就是特征的累积过程。下面对主要零部件做详细的建模过程分析,因其尺寸较多在步骤中不作详细说明。绘图时参照如图工具利用PRO/E软件构建叉车的模型,主要应用了拉伸、旋转、镜像等基本操作。本次对叉车的设计,主要针对外门架、门架、货叉、叉架、整车等部件的设计4.2货叉尺寸计算货叉应该实现标准化生产,尤其是与挂钩有关的尺寸和叉架的安装尺寸等,这样才便于各种取物装置的互换。我国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相关标准,制定了挂钩型货叉尺寸、挂钩型货叉和叉架的安装尺寸等国家标准。GB/T5183-2005叉车货叉尺寸中,规定了挂钩型货叉的横

50、截面和货叉水平段长度的推荐尺寸,见表4-1、表4-2、表4-3中打X的为推荐截面尺寸。表4-1 货叉水平段长度系列长度/mm75080090095010001050115012001350150016001650180020002400表4-2 货叉截面尺寸系列货叉厚度/mm货叉宽度/mm8010012013014015016018020025X30XX35XXX40XXXX45XXXXX50XXXXXX60XXXXX70XXX80XX90X表4-3 货叉安装尺寸起重量/t载荷中心距/mm货叉形式aBH1H2H3M1M2C1C2K1K2eq0.50.75400A7633139430730528

51、2617.5161413168B11443212.5500A76407470383381312917.5161413168B1525462.74.75500A7650856847847640382321.517161910B20369556.3600A12763574359959747452721.520191912B254870货叉长度L大于2C=1000mm见书叉车构造与设计P97表6-1,取L=1050mm货叉安装尺寸见书P98表6-3其重量2t载荷中心距500mm货叉形式取B得 a=152mm b=407mm h1=546mmh2=383mmh3=381mmM1=31mmM2=29mm

52、C1=17.5mmC2=16mmK1=14mmK2=13mme=16mmq=8mm货叉截面尺寸:宽度取150mm,厚度取45mm货叉的强度计算:弯曲正应力w=Mmax/W=PC/a2b/6=0.319035983kg/mmP=Q/2=1000 kg轴向应力:1=P/F=P/ab=1000/152407=0.016164489kg/mm,max=w+1= s/n=0.335200472货叉的刚度计算:叉尖的饶度为:fz=pcl/Eic/l(3l-c)+6e+2h小于ff=l/50=21,P=Q/2=1000kg,I=a3b/12=152152152407/12=119满足要求。本设计取值如图4-

53、4,4-5所示:图4-4货叉侧视图图4-5货叉正视图4.3车体尺寸设计4.3.1车体设计容(1)总体参数 吨位、起升高度、自由提升高度、转弯半径、轴距、轮距、运行速度等。(2)方案选型 发动机、转动形式、转向形式、制动形式、门架形式等。(3)总体计算 自重与轴载计算,牵引计算,机动性能计算,制动性能计算、稳定性计算。(4)总体布置安装、外形、限制尺寸等。4.3.2车体设计步骤(1)下达整机设计任务书总体参数、技术形式、完成日期等(2)进行总体计算 由总体参数计算出所需要的牵引性能、机动性、制动性等总体性能。(3)进行总体布置 排尺寸链、画总图、定限制尺寸。(4)下达各部件设计任务书 传动系统、

54、制动系统、转向系统、门架系统等。(5)进行部件设计与协调 检验尺寸与性能参数上的冲突、进行协调、修改。(6)总体性能验算 修改后重新计算,出设计计算书。(7)出全套图样 进行全部技术与工艺设计。总体设计与部件设计有时是交叉的,当总体设计规定的性能参数与尺寸布置与各部件设计时的实际情况有出入,或无法实现,或有冲突是,需要进行协调、修改,反复设计,直达满足各方面要求为止。叉车总体布局尺寸见图4-6,4-7,4-8:图4-6叉车车体侧视图图4-7叉车车体俯视图图4-8叉车Pro/E标准方向图4.4档板尺寸设计4.4.1特征建模思想“特征的概念在现代设计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在ProE中,特征是指构成图形

55、的一组具有特定含义的图元,是设计者在一个设计阶段完成的全部图元的总和。ProE的特征建模思想为操作和管理图形上的图元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一个三维实体模型就是由数量总多的特征以“搭积木”的方式组织起来。因此,特征是模型结构和操作的基本单位,模型创建过程也就是按一定顺序依次向模型中添加各类特征的过程。一个模型上特征数量的多少对模型有较大的影响。一般来说,减少特征数量具有以下优点。(1)减少模型再生时间:再生模型时,要根据特征创建的先后顺序重绘各个特征。因此,特征越多,花费时间也越长,不便于模型的后续处理。(2)减少模型文件大小。特征越多,相对来说,模型文件越大,这不便模型文件的存储。(3)方便对特征

56、的操作和管理。模型上的特征越少,模型的层次结构越清晰,模型之间的关系越简单。一方面,便于用户弄清楚模型的组成;另一方面,减少特征数量可以减少各个特征之间复杂的父子关系,方便了对模型的编辑和修改,降低模型再生失败的几率。因此在使用软件进行三维实体建模时,一般应该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模型上特征的数量。减少特征数量的方法较多,例如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通过创建复杂的二维草绘截面来减少特征数量。将多个特征的草绘截面合并为一个截面,从而减少特征数量。(2)一次特征创建中尽量合并参数相同的结构为一个特征。在一个特征创建过程中因该尽可能多地选取参数相同的参照来放置特征。例如在创建倒圆角特征时,如

57、果一些边线处放置的圆角半径相同,则应将其归并为一个圆角特征。(3)使用复制、阵列和镜像几何形状等方法创建特征。例如:在叉车起升系统中,大约有40多个零件组成,由于零件具有结构的对称性,所以在这里运用了很多镜像功能。现以挡货架为例阐述建模过程。由于当货架的特征比较多,我们采用截面复杂化来创建拉伸特征,由于左右是对称,所以只用画出一半,然后通过中心线镜像出另一半,如图4-9,4-10所示:图4-9叉车档板主视图图4-10叉车档板侧视图4.4.2起升系统的装配在ProE中,零件装配是通过定义零件模型之间的装配约束来实现的,也就是在各零件之间建立的一定的关系,并对其进行约束,从而确定各个零件在空间的具

58、体位置关系。4.4.3元件的约束类型与其放置参照零件装配是通过定义零件模型之间的装配约束来实现的。用户可以直接在零件上点选装配参考几何,如匹配、对齐、相切等,同时在偏移选项可选择重合、定向、偏移距,现介绍如下:(1)匹配:两个曲面或基准平面法线方向相反或相贴合。(2)对齐:使两个平面共面重合,两条轴线同轴以与使其两个点重合。(3)相切:控制两个曲面在切点处接触。(4)插入:将个旋转曲面插入到另一个旋转曲面中并同轴。当选取某个轴作为约束参照无效或选取不方便时可以用该约束。叉车起升系统的装配采用自顶向下、由里到外的装配顺序,先把起升系统分成三部分,分别为门架、外门架、门架外挂(货叉+滑架),每一部

59、分又是一个装配体,先固定外门架,再装配门架,门架的基准面F1(ASMGHT)与外门架基准面(ASM RIGHT)是对齐约束,偏移量是重合,这个约束在门架的装配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假如中心基准面不是对齐,那么当门架的尺寸发生改变时,就能够导致门架整体的偏移,而这种门架装配尺寸的调整比较麻烦,有时是无法调整的。相反,当中心基准面对齐后,门架的尺寸改变是以基准面为中心向两边沿伸的,我们只用调整零件的尺寸就可以了,如图44所示;外门架与门架的外上横梁的约束类型是匹配,偏移量是5;最后是门架外挂,只用对齐和匹配约束关系就可实现装配(图44)。最后就形成叉车起升系统的总图。最后图形如图4-11,4-12所示

60、:图4-11外门架主视图图4-12外门架侧视图4.4.4货叉的建立具体步骤如下:新建零件输入文件名 进入零件模式进行草绘通过拉伸命令输入所需拉伸的尺寸完成拉伸操作,在通过在所建立零件上的面进行拉伸操作,在通过倒圆角等操作完成对该部件的三维建模,其建模效果图如图4-13所示:图4-13 货叉三维图4.4.5叉架的建立具体步骤如下:新建零件输入文件名 进入零件模式进行草绘通过拉伸命令输入所需拉伸的尺寸完成拉伸操作,在通过在所建立零件上的面进行多次的拉伸操作、旋转操作、镜像操作完成对该部件的三维建模,其建模效果图如图4-14所示:图4-14叉架三维图4.4.6外门架的建立具体步骤如下:新建零件输入文件名 进入零件模式进行草绘通过拉伸命令输入所需拉伸的尺寸完成拉伸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