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上传人:zhan****gclb 文档编号:111271725 上传时间:2022-06-20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97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资源描述: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理工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6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交通运输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 点 方 案二一一年三月2目 录1. 专业基本情况11.1 办学历史与学科优势11.2 师资队伍31.3 学生培养质量31.4 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41.4.1 科学研究41.4.2 教学研究51.5 实践教学基地52. 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基础72.1 丰富的专业培养经验72.2 完备的专业实验教学基础82.3 良好的产学合作培养条件93. 试点规模及学制14. 合作培养依托单位(协议见附件1)15. 培养方案15.1 培养目标和要求15.1.1 培养目标15.1.2 培养规格15.1.3 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15.2 培养模式35.3 本科阶段知识结构

2、、课程体系设计及学分要求35.4 硕士阶段知识体系、课程体系设计及学分要求66. 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16.1 组织保障16.2 条件保障26.3 健全校内质量监控体系,落实教学过程监控36.4 规范实习质量监控体系,保证企业实践质量46.5 建立学院与企业定期沟通的协商机制67. 工程教育改革理论研究77.1 交通运输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的构建77.2 探索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建立87.3 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与监控机制的研究9附件1:武汉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交通运输专业校企联合培养协议书10附件2:武汉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卓越工程师培养专业标准11附件3:武汉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3、(本科、硕士)18武汉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本科)18武汉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硕士)26附件4:武汉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师企业培养方案29附件5:武汉理工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师资队伍建设方案311. 专业基本情况1.1 办学历史与学科优势武汉理工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始建于1952年创办的“水运管理”专业,1956年改名为“水运经济”,1963年根据交通部要求进行了院系专业调整合并,原“水运经济”专业迁至上海。改革开放后,为实现专业互补,当时交通部直属的武汉水运工程学院于1983年成立了管理工程系,恢复了“水运管理”专业本科招生;1993年武汉水运工程

4、学院与武汉河运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武汉交通科技大学,两校“水运管理”专业相应合并,隶属于管理学院,原“水运管理”专业更名为“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1998年根据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本专业名称统一更名为“交通运输”;2000年原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武汉工业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三校合并组建武汉理工大学,为保持本专业特色,原船土学院和交通运输管理系合并组建交通学院,使本专业成为交通学院的支撑专业之一。目前在国内同类专业中,我校交通运输专业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中最早开设以港口、航运管理为特色的专业。为适应交通运输管理高层次人才需要,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本专业1985年获得“运输管理工程”硕

5、士学位授予权,于1997年获“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硕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获“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博士学位授予权和“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04年获“物流管理”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被授予湖北省重点学科,2008年“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被授予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2008年“交通运输”专业进入湖北省省级品牌专业建设对象,本专业已经形成强大的学科支撑,2009年10月交通运输专业通过了“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09年成为首批招收“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硕士的专业。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受交通部委托本专业举办了10多期国家大中型企业领导干部(局

6、长、经理、总工程师)培训班,港口和航运等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累计400多人来校进修;受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委托举办了国际货代“FIATA”培训,为中远等单位基层职员进行国际货代证书培训;开办了十余期工程硕士班,为交通运输行业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开展学位教育;专业老师坚持在国内外各类企业进行讲学交流;本专业教师出版了10部本科教材,保证了本专业学生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目前本专业设置港口与航运管理、运输与物流管理两个专业方向,以适应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增加学生就业机会。总之,经过多年的积累,本专业所形成的优势有:(1)学科集成优势。目前武汉理工大学有交通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

7、程、交通信息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等所有6个交通运输类本科专业,同时拥有交通运输一级学科下属各专业、汽车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智能交通等专业硕博士点,是国内少有的水陆运输专业设置齐备的院校之一,也是中南地区唯一拥有齐全的二级学科博士点院校,专业依托性好,基础扎实,已形成具有软、硬学科并举,以水运、陆运为核心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特色的本科教学团队;(2)行业背景优势。交通运输专业在交通运输行业办学时间长、影响大,现依托集交通运输行业的深厚背景和强势影响力优势,以港口物流和水路运输组织为培养重点,具有显著的行业优势特色,人才培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3)培养特色优势。本专业以港口和国际航运

8、的传统优势为依托,经多年实践证明,本专业毕业生具有较强动手能力,能较快适应港口和航运企业需求,毕业生的培养特色突出,形成了体现本专业特色的课程设置体系。1.2 师资队伍本专业现有专任专业教师16人,其中教授7人,占43.75%,副教授6人,占37.5%;研究生导师1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2人,占75%,硕士学位教师2人,占12.5%,教师队伍中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12人,占75%。本专业教师学缘结构相对较为合理,主要来源于世界海事大学(瑞典)、荷兰鹿特丹Erasmus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原上海海运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原武汉工业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

9、、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目前已经形成较为稳定的学术梯队,由张培林、杨家其、张庆年等三位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研究方向明确,梯队结构合理。近五年本专业有12人次获校级师德标兵、师德先进、教学优秀奖和先进工作者等奖励,为本专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专业十分重视专业的国际化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迄今有9名(约56%)教师出国学习、访问和学术交流。通过欧盟“亚洲-Link”项目,开展了与荷兰、比利时、德国等欧盟国家在国际航运、内河运输管理领域的教育科技合作,促使专业向国际化迈进。1.3 学生培养质量经过50多年的积累,本专业为我国交通运输领域,特别是港口和航运系统输送了大批高层

10、次专门人才,在国家经济建设和交通运输事业中发挥了重要骨干作用,毕业生以扎实的理论知识、较高的专业技能、良好的职业素质为各自的单位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1)应届毕业生一次性签约率连续5年达到70%以上。(2)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本学科共为国家培养并输送了全日制本科生3600余名、全日制研究生500余名、在职人员工程硕士410余人(其中已毕业340余人)。据不完全统计,本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国家机关和省市政府机关任处级以上干部的有80多人,任海事局局长、副局长及地市级港航管理处处长、副处长的有130余人,在全国大型交通运输企业中任中层以上干部的有180余人,在科研机构及大

11、专院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的具有高级职称的有50余人。(3)近年来,政府机关、高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三资企业等录用过本专业毕业生的单位普遍认为本专业毕业生具有“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善创新”的特点,综合素质高、发展后劲足。(4)通过对校友的不完全调查,对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总体评价满意度为92.8%。对本专业的管理制度、和专业课程设置、职业辅导、就业推荐、综合素质培养等指标的综合满意率都在90%以上。(5)本专业学生经过四年的系统学习,综合素质突出,受到了国内外许多知名学校的欢迎。近6年来(2004-2009年),本专业应届毕业学生已有136人通过保送或直接参加入学考试,进

12、入了本校及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及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典、香港等国(境)外高校。1.4 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1.4.1 科学研究本专业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理念。2006年以来,本专业教师共承担国家、省部级和大型企事业单位委托研究项目138项,其中纵向项目28项(含西部重大科研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湖北省重点攻关项目1项),科研经费达1996.7万元,最近5年年均科研经费399.175万元,年人均科研经费24.95万元,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三大

13、检索收录85篇,获得国家版权局软件著作权3项。本专业在国际航运与综合物流、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交通运输政策、内河及江海直达运输管理、交通安全管理等研究领域具有优势地位,研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2003年以来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5项。本专业教师积极从事科研工作的同时,注重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本科教学中。通过项目研究,不仅进一步提高了教师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也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更为贴合工程实际,深受学生欢迎,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同时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科研,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1.4.2 教学研究本专业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近五年来承担和参加教学研究项目15项,

14、包括国家级教学研究项目交通运输类专业宽口径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省级教学研究项目交通运输专业虚拟认识实习平台研究与实践、港口生产调度虚拟实习基地建设、交通运输专业虚拟实习基地建设、交通工程专业建设方案研究、交通运输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优化研究与实践、交运输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优化研究与实践,校级重点项目交通运输专业基于EDI技术下集装箱港口生产组织模拟训练平台构建、集装箱港口教学知识库系统开发研究与实践。交通运输专业虚拟认识实习平台建设与实践教学研究项目获2009年获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8年来,本专业教师发表教学研究学术论文14篇。本专业学生毕业设计选题100%来

15、源于生产实际和教师科研课题,由于毕业设计贴近工程实际和学科前沿,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创作兴趣,锻炼了工程设计实践能力,提高了毕业设计质量。1.5 实践教学基地本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与行业内知名企业加强人才培养合作,与上海港、南京港、广州港、大连港、青岛港、湛江港、武汉港、宁波港、防城港、张家港和深圳公共汽车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建立了较稳定的实习合作关系,并与其中7家签订了实习基地协议,这些实习基地有较好的设施,稳定的指导队伍,使得实习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对教学实践有积极的作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国家振兴工程教育的一次重大探索,对提升工科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工程教育和工程师的国际互认具有

16、重要意义。本专业通过广泛的国内外调研,针对行业需求和专业特色,明确了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并依托行业董事会,主动联合有合作基础的企业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开展校企联合培养工作。至今已与天津港、武汉港、湛江港等港口企业签署了联合培养协议书,具体见附件1。表1-1 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利用概况合作单位名称性质设立时间近3年接纳实习人数武汉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港口企业2006年125防城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港口企业2005年0张家港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港口企业2005年0南京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港口企业2009年0连云港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港口企业2005年82厦门港务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港口企业2009年0广州港集团有

17、限公司港口企业2011年65湛江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港口企业2011年59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港口企业2011年61福建省交通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港口企业2011年0中国长江航运(集团)总公司航运企业2011年25华中航运集团有限公司航运企业2011年02. 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基础2.1 丰富的专业培养经验交通运输专业所属的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是一级国家重点学科,也是是“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本专业拥有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物流管理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拥有多年培养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工程硕士和本科培养经验,各层次知识体系和课程结构完备,是学校较有影响的特色与优势学科,在港口和国际航

18、运管理方面保持着国内先进水平。在交通运输专业的建设中,以科研引领教学,并通过科研锻炼队伍提高专业建设水平。本专业教师科研促进教学,将交通部西部建设项目中标准船型研发、限制航道浅吃水/大Cb船型系列试验成果和达国际先进水平的船型综合优化方法等引入港口装卸工艺课程教学中;将长江干散货运输组织方式与优化技术的研究成果纳入船舶营运管理、交通运输工程概论等课程教学中;将多个港口和其他企业发展规划或战略的研究成果纳入港口企业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将“长江干线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实施办法”、“三峡库区船舶通航环境预警技术”、“航运危险源辨识与评价”、“海上船舶交通事故影响因素及应急机制”等项目研究成果纳入到交通安全

19、管理、交通运输法规课程教学中,将多个路网选线、旅客调查等项目研究成果纳入到交通运输规划原理、交通运输经济学、公路运输组织学课程教学中,为这些课程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案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2.2 完备的专业实验教学基础交通运输专业同时拥有多个特色鲜明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多年的办学特色之一就是以管理工程为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本专业拥有港口生产组织仿真、远洋运输业务实训、港口总体规划布局等实验室,已开设的实验课程有“货运代理模拟综合实验”、“港口生产调度模拟综合实验”、“物流管理模拟综合实验”、“公路运输管理模拟综合实验”、“水路运输管理模拟综合实验”、“集装箱港口生产组织模拟

20、仿真”等实验,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港口生产组织模拟仿真实验打下了较好的基础。目前本专业实验室主要设备均结合目前国内港口实际设计,跟踪业界主流技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满足教学需要。这些实验教学设施设备,有利的支撑了本专业的教学工作。近两年的本专业学生均在这个工程实践平台上参加了模拟实验。目前本专业实验设施基本条件见表2-1所示。表2-1 实验室基本条件实验室名称面积(M2)开发方式设备种类与数量主要教育目标学院中心机房200交通部专项拨款学校投入,自主开发计算机100台、服务器3台提高本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远洋运输业务实验室130交通部专项拨款学校投入,自主开发计算机23台、多媒体1套熟练掌握远

21、洋运输业务的进出口作业流程港口生产调度模拟实验室124交通部专项拨款学校投入,自主开发计算机35台、服务器1台、大型液晶显示屏及辅助设施1套熟练掌握港口生产调度业务流程港口布局与装卸工艺实验室103交通部专项拨款学校投入,自主开发港口总体布局模拟沙盘1台和港口工属具模型若干;集装箱码头布局与装卸工艺及闸口、货运站布局了解并掌握港口主要工属具和装卸工艺通过不断强化实验教学环节,现有实验仪器设备得到了充分利用,上述实验和设备系统全部对本科教学开放,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也依托实验中心进行。目前,实验中心正在积极推进开放性实验,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实验和创新实验。2.3 良好的产学合作培

22、养条件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大多服务于交通运输领域经济建设的重大工程和重要企业,依托这些社会资源优势,与我国主要沿海和内河港口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目前已经在相关企业建立了10余个稳定的专业实习基地,这些企业为交通运输专业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习条件。本专业与企业的长期密切合作关系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创造了条件。本次围绕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我系教师联系并调研了多家代表性的企业,得到了多家企业与研究院所的大力支持,签定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合作协议。协议书见附件1。43. 试点规模及学制交通运输专业卓越工程师项目试点班每年招收70人/年。采取零批次单独招生,根据成绩择优选拔。应用型工

23、程师的基本学制为本科4年,完成学业后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和准应用工程师资质。卓越工程师项目试点班学生中的50%可以免试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进入设计型工程师培养阶段。硕士研究生学制2年,完成学业后授予工学工程硕士学位和准研发工程师资质。试点班在本科学习的前3年采用“末位淘汰”与“分级介入”相结合的动态学籍管理模式,以确保学生培养质量。试点班学生的学籍异动在每学年初(9月)完成。学生的学籍异动原则上在交通运输大类专业范围内进行。根据学生学分及综合考评情况,对试点班学生进行“升级”确认,对学分未达到最低要求的学生实施“淘汰”,编入交通运输专业完成学习。交通运输专业班级的学生,根据自愿申请方式从中择优

24、选拔“介入”试点班。学籍管理及异动条件年级学期教育内容“升级”条件中途“介入”条件大一1通识教育取得一年级总学分的三分之二取得所学专业一年级总学分的四分之三2大二3学科教育取得二年级总学分的四分之三取得所学专业前两年的全部学分4大三5专业教育取得三年级总学分的四分之三取得所学专业前三年的全部学分6大四7企业工程实践工程实践总结报告合格才能进入毕业设计8毕业设计(在企业完成)取得最低毕业学分要求可以毕业,但只有当GPA2.0才能进入硕士阶段研一1课程教学取得研一全部学分2研二3企业工程实践工程实践总结报告合格才能进入毕业设计4学位论文(在企业完成)4. 合作培养依托单位(协议见附件1)1、武汉港

25、务集团有限公司2、防城港务集团有限公司3、张家港港务集团有限公司4、南京港口集团有限公司5、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6、湛江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7、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8、福建省交通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9、中国长江航运(集团)总公司10、华中航运集团有限公司5. 培养方案5.1 培养目标和要求5.1.1 培养目标本专业设置完全符合我校“厚基础、宽口径、善创新、高素质”的本科人才培养思路,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适应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需要、“适应能力强、实干精神强、创新意识强”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立足地方,引领行业,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服务面向定位。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

26、:培养具备坚实的工程数学、计算机、外语基础,必要的土木工程、信息与控制、经济与管理等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交通运输工程的基本原理以及以水路运输工程为主的专门知识和技能,能够在国家及省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交通企事业单位从事交通运输政策研究、规划设计、运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业技术及管理人才。5.1.2 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各教学环节的学习,修满本科阶段规定学分,答辩合格,可授予交通运输专业的工学学士学位,达到了见习交通运输管理工程技术能力要求,可获得见习工程师技术资格。修满硕士阶段规定学分,答辩合格,可授予交通运输专业的工程硕士学位,达到了相应交通运输管理工程技术能力要求,可获得工程师

27、技术资格。5.1.3 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1)知识结构体系构建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素养;系统掌握本专业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和学科前沿技术及发展趋势的知识结构体系。2)能力结构体系构建具有很强的计算机、外语语言应用能力和工程设计与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市场意识及较强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能力结构体系。3)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交通运输组织与决策优化、现代港口与国际航运管理、交通运输规划、现代物流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交通运输生产与经营管理、商务管理、技术管理、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管理决策技术,合理组织运输生产以获得最佳的社

28、会与经济效益的基本能力。所培养的毕业生除应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所规定的毕业生能力通用标准和交通运输专业专用标准外,按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还应达到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交通运输组织与决策、现代港口与国际航运管理、交通运输规划及现代物流管理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计算机在交通运输管理中应用的基本技术;(3)具有交通运输组织指挥、交通运输企业生产与经营的基本能力;(4)熟悉国家关于交通运输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并了解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5)了解交通工程设备、技术及交通组织管理的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学校培养标准见

29、附件2。5.2 培养模式采用“3+1+1+1”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本科毕业50%学生通过保送直接攻读工程硕士。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的全过程实行导师负责制。在企业学习阶段,实行“双导师”制。本科阶段:按照“3+1”模式进行培养,即3年在校学习,累计1年与企业联合培养。3年学校学习的主要任务是着重进行工科基础教育,1年企业培养的主要任务是进行与实际工程相结合的工程实践,主要任务是通过直接参与企业的实际生产及工程项目研究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和先进企业文化,增强大学生毕业生对企业的适应能力 。 工程硕士阶段:实行“1+1”模式培养。即1年在校学习,提升理论水平及综合分析问题能力;1年以“双导师”

30、制的形式与企业联合培养,在企业顶岗工作,同时针对现场生产问题开展系统研究,完成课题研究任务。5.3 本科阶段知识结构、课程体系设计及学分要求本专业定义课程学分,首先是根据各门课程的培养目标和内容要求来确定课程所需的学时数,再结合学校每16个课时换算成一个学分的教学管理规定,折算成学分数。本专业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实践教学等四大模块组成,具体涵盖了人文及社会科学类、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计算机和外语等工具类、工程基础类、专业基础类、专业类等六类课程。在具体设置上按照学校统一的培养计划模式分为通识教育、大类必修、大类选修、专业必修和专业选修五类。本专业的毕业学分要求是190个学分

31、,其中有140个学分是通过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课堂学习完成,其他学分则通过实践课程及其他课外实践取得。1)理论课程体系本专业理论课程设置具体情况见表5-1。本专业必修课程的先修关系如图5-1所示。本专业课程计划与培养目标要求的对应关系见表5-2和表5-3。表5-1 本科阶段理论课程设置类别课程学分人文及社会科学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军事理论、体育、形势与政策、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共30学分,占总学分的13.6%数学与自然科学类高等数学A、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C、物理实验C、文献检索等选修课共25学分,占总

32、学分的10.9%计算机、外语等工具类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VB语言)、大学英语共21.5学分,占总学分的9.8%工程基础类必修课:工程与建筑制图B、理论力学、测量学选修课:交通运输工程概论A、交通运输工程经济、管理信息系统A交通信息与数据库技术A、电子商务B共20.5学分,占总学分的9.3%,其中必修课15.5学分,选修课5学分专业基础类必修课:专业导论、运筹学C、交通运输设备概论A、交通运输法规A、港口与航道工程概论A;选修课:会计学B、财务管理C、交通运输地理与布局、商务函电 (双语)、交通投融资管理、电子商务B、管理学原理B、共31.5学分,占总学分的14.3%,其中必修课

33、18.5学分,选修课13学分专业类必修课:港口装卸工艺、港口企业运作管理、船舶营运组织、国际航运业务与水运商务、国际航运经济(双语)、运输经济学、公路运输组织技术、现代物流组织与技术、交通运输安全工程、船舶货运技术、运输市场营销学、港口经济学(双语)、。选修课:交通工程项目概预算、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运输代理理论与实务、国际航运市场分析技术、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交通港站与枢纽共52学分,占总学分的27.37%,其中必修课44学分,选修课8学分图5-1本专业必修课程的先修关系图表5-2 本科阶段课程计划与培养目标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公共基础课)掌握交通运输组织与决策、现代港口与国际航运管理、交通

34、运输规划及现代物流管理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在交通运输管理中应用的基本技术具有交通运输组织指挥、交通运输企业生产与经营的基本能力熟悉国家关于交通运输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并了解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了解交通工程设备、技术及交通组织管理的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军事理论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体育高等数学A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C物理实验C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表5-2(续) 本科阶段课程计划与培养目标要求的对

35、应关系矩阵(学科基础课)掌握交通运输组织与决策、现代港口与国际航运管理、交通运输规划及现代物流管理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在交通运输管理中应用的基本技术具有交通运输组织指挥、交通运输企业生产与经营的基本能力熟悉国家关于交通运输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并了解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了解交通工程设备、技术及交通组织管理的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专业导论工程与建筑制图运筹学C管理学原理B交通运输工程概论A交通运输设备概论A交通运输地理与布局交通运输法规A交通信息与数据库技术交通管理信息系统A港口与航道工程概论A会计学B财务管理C数据库技术A商务函

36、电 (双语)交通投融资管理电子商务B轨道工程土木工程施工B道桥景观设计表5-2(续) 本科阶段课程计划与培养目标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专业课)掌握交通运输组织与决策、现代港口与国际航运管理、交通运输规划及现代物流管理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在交通运输管理中应用的基本技术具有交通运输组织指挥、交通运输企业生产与经营的基本能力熟悉国家关于交通运输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并了解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了解交通工程设备、技术及交通组织管理的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港口装卸工艺港口企业运作管理船舶营运组织国际航运业务与水运商务国际航运经济(双语)运输经

37、济学公路运输组织技术交通运输安全工程船舶货运技术运输市场营销学港口经济学(双语)国际航运市场分析技术交通运输规划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运输代理理论与实务水运管理技术(双语)仓储与配送实务交通运输工程经济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现代物流组织与技术(双语)交通港站与枢纽交通工程项目概预算33表5-3 本科阶段课程计划与培养目标要求的对应关系-2培养目标要求课程计划(主要贡献课程)掌握交通运输组织与决策、现代港口与国际航运管理、交通运输规划及现代物流管理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公路运输组织技术:在公路运输组织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方面得到全面学习和系统训练,初步具备运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公路运输组织系统管理的能力;

38、现代物流组织与技术:了解现代物流学的基本概念,掌握物流战略规划的基本内容、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方法,掌握运输战略规划与运输物流的运作模式以及了解电子商务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及其相互关系、掌握物流效用分析的基本方法。掌握计算机在交通运输管理中应用的基本技术计算机程序基础:对具有一定模式的实际问题通过编写程序,替代大量的计算分析交通管理信息系统A:对交通信息系统的构建、流程的编制及于周围的信息交换进行系统介绍具有交通运输组织指挥、交通运输企业生产与经营的基本能力船舶营运组织:掌握船舶营运管理的基本原理、理论和方法,能从事船公司的船舶调度、计划管理、货运管理等工作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掌握国际集装箱的标

39、准、种类以及集装箱码头业务作业流程。了解集装箱货物出口和进口运输业务,掌握集装箱运费结构和计算方法。了解国际货物运输公约、提单、联合国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及相关法规、国际多式联运与保险以及国际多式联运单证等。熟悉国家关于交通运输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并了解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交通运输法规:对涉及交通运输过程中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相关条例进行系统介绍;了解我国道路、水路、航空交通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与职责以及我国交通管理体制改革的沿革和尝试。掌握交通政策包含的法律概念、涵义及特征。同时掌握道路交通法规的内容以及道路交通规则内容、依据和方法。了解交通工程设备、技术及交通组织管理的发展动态交通运输

40、设备概论:对各种方式的运输设备及各种运输方式的经济特征进行详细分析介绍交通运输工程概论A:重点介绍各种运输方式基础工程的基本内容,使本专业学生掌握和了解如何为交通运输系统提供和发展各项工程设施,包括系统和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营运管理和维修养护等。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大学计算机基础:系统地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了解软件设计与信息处理的基本过程,掌握典型软、硬件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具备熟练安装、设置与操作现代典型计算环境的能力,具有较强的信息系统安全与社会责任意识交通信息与数据库技术:使学生能够掌握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关系数据

41、库、SQL语言;能够设计数据库结构;了解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掌握基本的数据库开发技术;了解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动向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及人才市场的需求,本专业将定期对教学计划进行修订。2)校内实践教学体系本专业十分重视实践环节教学,科学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不断探索和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实现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的相互配合。保证实习时间,增加综合型、设计型实验,并积极推进实验室开放,创造条件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和印证所学知识,训练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实习、实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

42、教学共32.5学分(不包括毕业论文),具体是:(1)实验交通运输培养方案规定单独设置实验的课程包括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VB语言)、物理实验C、工程与建筑制图、交通管理信息系统A、电子商务B,实验共计152学时,8.5学分。交通运输专业不断完善实验课程体系,注重培养计划的变更与完善,专业课程的实验包括:港口生产调度模拟综合实验、货运代理模拟综合实验、公路运输管理模拟综合实验、水路运输管理模拟综合实验(港口与航运管理方向选修)、物流管理模拟综合实验(运输与物流管理方向选修)等,共计5周,5学分。所有的实验都具有严格、科学的管理和考核体系,体现综合型、设计型实验的要求。各门实验课均编

43、制有实验指导书和操作规程,由对应课程的任课教师对实验进行指导。本专业开设的主要专业实验课程及其基本内容与目标,见表5-4。表5-4 本科阶段实验课程的基本内容与目标实验课程实验课程的基本内容与目标港口生产调度模拟综合实验完成到港的船舶的昼夜作业计划及单船作业计划,并制订出最优的作业计划货运代理模拟综合实验了解完整的货物运转过程中涉及的单证及流程,得到所有货物运转过程中涉及的单证物流管理模拟综合实验运用现代物流管理的全新理念,以现代物流信息管理为核心,整合现有物流企业数据资源。通过物流管理模拟综合实验,学生可以熟悉经销商和采购商洽谈过程、了解物流公司流程运作过程及实务,从而加深对物流管理知识的认

44、识,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公路运输管理模拟实验通过本实验,要求学生掌握汽车运输企业生产调度的基本方法,了解不同的调度方法对汽车运输会产生不同的经济效益和效率。水路运输管理模拟综合实验通过本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水路运输管理操作流程及各项功能的认识,具体包括:系统操作流程,基本资料,船期管理,接受订舱,箱体配载,箱体跟踪,船舶提单,船舶舱单,底价维护,商务管理等。交通港站与枢纽课程设计通过这一实践环节,使学生巩固在课堂上所学到有关交通港站设计的理论基础知识。掌握交通港站设计步骤与内容的基本技能。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设置本教学环节,将使学生在具体开发过程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会管理、控制及协调系统

45、开发中分析、设计及实施的全过程,培养同学团结合作的精神。船舶货运技术课程设计对航行在特定航线及装载特定货物的条件下,对于目的港不同的货物进行配积载,得出使船舶适航并满足舱位条件得最有配积载计划。港口装卸工艺设计对一定港口吞吐量的前沿泊位配置装卸机械及集疏运车辆,计算在完成作业量的条件下最经济的泊位机械配置。航线与船型论证课程设计在特定的航线和运载货种的条件下,计算出最具有经济性的船型及投入的船舶数。运输代理业务课程设计以国际货运代理业务流程为对象,帮助学生加深了解国际货运代理实际运作流程和国际出口货代业务流程、全套单证的填写以及单证的流转程序。开展设计性研究性的实验可以培养学生怎样去思考,对于

46、基础知识的运用是有帮助的,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动手和独立思考能力。在教学安排上,与所学课程安排在同一学期,以便将所学知识及时应用。在考核上,由老师根据学生的设计报告完整性、思维的逻辑性及创新型等给予评价。(2)课程设计本专业教学计划安排的专业课程设计有:管理信息系统、港口装卸工艺设计、船舶货运技术、航线与船型论证、运输代理业务(港口与航运管理方向)、交通港站与枢纽(运输与物流管理方向)等,共7.5周,7.5学分。表5-5 本科阶段课程设计清单表课程设计名称课程名称基本要求课程设计内容结果与评价交通港站与枢纽课程设计交通港站与枢纽通过这一实践环节,使学生巩固在课堂上所学到有关交通港站

47、设计的理论基础知识。掌握交通港站设计步骤与内容的基本技能。1)根据指导教师下达的设计题目,搜集不同场站所需的有关数据和资料;2)分析规划场站的特点和级别;3)开展场站设计的工艺计算;4)绘制平面布置图;5)设计分析与评价。通过以上各步骤分析设计方案,并进行评价。要求学生针对自己本次课程设计具体情况编制设计说明书,内容包括:设计基础资料情况、设计依据、设计所采用的公式及方法、设计成果等。并提交所设计方案的相应图纸。交通管理信息系统程设计交通管理信息系统设置本教学环节,将使学生在具体开发过程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会管理、控制及协调系统开发中分析、设计及实施的全过程,培养同学团结合作的精神。1)以某

48、案例为基础,完成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工作。2)要求学生完成系统分析与设计报告,工作量必须饱满,报告中应包含背景分析、需求分析、流程分析、数据分析、系统结构等内容。要求:系统的应用功能不少于4个,数据表不少于5个,表之间必须存在关联,系统中必须以数据处理环节为核心内容。船舶货运技术课程设计船舶货运技术对航行在特定航线及装载特定货物的条件下,对于目的港不同的货物进行配积载,得出使船舶适航并满足舱位条件得最有配积载计划。给定某轮某航次拟承运的各票货物,在某港装货后开往几个中途港,核定船舶航次装载能力;确定各舱分配的装货吨数;为货物选配装载舱位;校核船舶强度、稳性、吃水差;绘制该航次计划积载图。要求学生

49、根据所给设计任务,提出设计方案,经过计算、校核后满足设计要求,绘制出设计图。港口装卸工艺设计港口装卸工艺对一定港口吞吐量的前沿泊位配置装卸机械及集疏运车辆,计算出在完成作业量的条件下最经济的泊位机械配置。在分析原始资料、明确设计任务的基础上,对指定的件杂货、散货、集装箱中的一种码头的装卸工艺系统初步设计,比较两个指定方案的优劣,最后推荐一个较优的方案。课程设计说明书要求采用统一的课程设计专用纸,按设计步骤的思路实录课程设计的过程,包括具体计算过程。篇幅在15页以上。要求绘出推荐方案的平面图和剖面图,平面图用1号图纸,剖面图用3号图纸,图纸要求标刻度、有明细表。航线与船型论证课程设计船舶营运组织

50、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船型论证的基本方法。按原始资料为所定航线选择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船型及投入的船舶数。每人应递交计算书、方案优选分析书、计算表和曲线图。运输代理业务课程设计运输代理业务以国际货运代理业务流程为对象,帮助学生加深了解国际货运代理实际运作流程和国际出口货代业务流程、全套单证的填写以及单证的流转程序。模拟真实世界中,出口贸易国际货代的业务流程及全套单证的缮制与填写。提交全部业务流程的文字说明、流程图;填制好的全套单证;相关费用计算过程及费率选择依据的说明,船公司选择依据;绘制各种单证(包括其副本)的流转程序。3)校外实践教学体系本专业的校外实践教学主要分为认识实习、交通实训

51、调查、岗位实习实习和毕业设计见习等几类。其中认识实各1周,交通实训调查2周,共3学分;岗位实习14周,5.5学分;毕业设计见习时间不少于3周并包含于毕业设计周期内,共15周。本专业建立了校内实习基地,包括港口生产组织虚拟实习基地及专业认识虚拟实习基地等。按照拥有长期协议的校外实习基地7个及长期合作的实习单位10多个,本专业学生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根据要求安排在校外各实习基地轮流进行。表5-6 本科阶段校外实践教学体系实践项目实践内容达到的要求认识实习港口组成掌握港口的基本组成要素港口装卸机械识别认识港口装卸作业机械靠港船舶类型认识港口作业船舶类型货物基本装卸作业方式认识港口货物装卸作

52、业方式岗位产实习岗位实习在企业不同管理和生产岗位实训,了解企业构成、运作和管理,在岗位实习过程中应了解以下内容。港口码头构成掌握港口码头的构成原理和形式航道的等级了解航道的等级划分码头岸线熟悉码头岸线的管理方式及相关法律法规码头前沿机械掌握码头前沿机械的主要用途和作业原理港口仓库及堆场掌握港口仓库及堆场的划分和设置原则货物种类识别掌握货物种类及普通货物、危险货物的标识港口装卸工艺了解工艺原理,并能熟练掌握对不同类型货物进行工艺开发毕业设计市场调查和文献检索能够通过调研和文献查询,提出管理工程问题创新命题能够分析工程问题中关键点方案设计与讨论根据关键点能够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案,并进行沟通,说服团队

53、以获得支持风险预测充分了解项目进行存在的风险,包括经济和技术风险项目实施提出详细的实施方案,并预计成果节点课题交流对阶段性成果和问题及时交流,撰写汇报材料或PPT演示项目控制与调整项目的整个过程和节点应该可控,并可追索课题完成总结课题完成后能够进行客观的分析和总结撰写论文或说明书论文应达到学士优秀论文水平5.4 硕士阶段知识体系、课程体系设计及学分要求交通运输专业卓越工程师硕士培养阶段主要强化学生新工程项目的设计开发能力。课程体系由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组成。1)理论课程体系理论课程体系分为基础和专业课程,其中基础课包括第一外国语、专业英语、自然辩证法、运筹学、应用数理统计、信息检索、知识产权等;

54、专业课包括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原理、交通运输系统优化技术、现代物流基础理论、交通运输技术经济学、供应链管理、仓储与配送技术、物流系统仿真技术、交通运输工程实践前沿等。硕士培养阶段学生课程学习的总学分要求不少于26学分,实践环节不低于26学分。该阶段从培养学生工程设计开发能力出发,大力加强实践环节。学生深入企业或行业一线,依托工程现场,结合实际项目开展研究,培养研发能力和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具体课程安排见表5-7。硕士培养阶段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专业基础与专业课程突出工程案例教学,每门课程不少于2个案例;教学过程要重视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要注重培养学生研

55、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中将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共同承担部分特色课程的教学工作,如交通运输工程实践前沿,注重培养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增长实际工作经验,缩短就业适应期限,提高专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力。表5-7 硕士阶段理论课程体系课程类别课程名称知识体系公共基础课自然辩证法辩证的工程思想和科学方法论外语工程交流和提升工具专业英语工程交流和提升工具信息检索信息收集、整理、总结和提升能力知识产权尊重知识产权和保护知识产权应用数理统计能运用应用数学方法分析工程问题运筹学解决工程问题中的复杂问题,特别是改善或优化现有系统的效率。工程技术理论课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原理

56、系统地介绍交通规划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实现技术,解决具体工程规划问题现代物流基础理论系统地介绍物流工程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实现技术,解决物流具体问题交通运输技术经济学交通运输工程技术经济论证理论知识和方法交通运输系统优化技术系统地介绍交通工程优化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实现技术供应链管理系统地介绍供应链系统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实现技术,特别是供应链环境下物流工程设计技术仓储与配送优化系统地介绍仓储与配送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实现技术物流系统仿真技术能够运用计算机解决具体工程问题交通运输工程实践前沿介绍交通运输领域工程项目管理实践经验和前沿知识,是

57、学生了解本领域的发展趋势2)实践环节本专业硕士培养阶段的实践环节包括课程实训、开题报告、参加学术活动、撰写学科前沿综述报告以及企业实训报告等方面。学生深入生产一线,通过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先进企业文化,培养工程实践能力;通过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管理模式,锻炼对项目和工程的管理能力;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培养对职业、社会、环境的高度责任感;通过实际顶岗工作,培养沟通和交流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学生通过跟踪专业发展前沿,结合企业工程研究需要,完成开题报告,合格者记1学分;学生参加学术活动不少于5次,合格者记2学分;经国内外资料收集或实地调研,提交学科前沿综述报告,合格者记3学分;结合1年在企业顶岗

58、工作,进行专业综合实践和应用能力训练,完成企业实训报告,合格者记4学分。3)学位论文深入推进校企联合培养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将聘请企业高级工程师作为工程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与校内导师共同制订培养方案。研究生在前一年完成理论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后一年到上述企业从事工程项目的设计与开发,完成研究生论文撰写工作。 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工程实践。学位论文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具备综合运用科学技术理论、方法和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工程应用价值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采用学位论文与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等相结合的形式。为适应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我们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进行了特别制定,具体见附件36. 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6.1 组织保障6.1.1 构建校企联合培养体成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