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5孔乙己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通用)

上传人:艳*** 文档编号:111268514 上传时间:2022-06-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九年级语文下册 5孔乙己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5孔乙己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5孔乙己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 5孔乙己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下册 5孔乙己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通用)(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孔乙己 教学目标:1、 品读课文,分析孔乙己鲜明的性格特征。2、 探究孔乙己悲剧的根源。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孔乙己吗?那么对于我们没有见过的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作者都是通过什么手段让我们有了深刻印象的?二、 再读文本,六人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分析孔乙己的形象1、 孔乙己是怎样一个人呢?请大家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来解决PPT上的问题阅读全文,思考问题:你觉得孔乙己具有哪些性格特点?试从肖像、语言、动作等描写的句子来分析。师生共同归纳孔乙己的形象2、 同学们在概括这个人物形象时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那么你们知道在名家眼里的孔乙己是怎样的人吗?请大家齐读。刘再复(美学家)贫贱而悲惨的

2、“多余人”,失去人的尊严与资格、被社会所耻的下层 知识分子。钱理群(北大教授,鲁迅研究家 值得同情与焦虑的,有着悲剧性、荒谬性地 位和命运的知识分子。大家看看这些评价当中有什么共同点吗?明确:孔乙己是一个悲剧人物。三、合作探究造成孔乙己悲剧的原因?孔乙己这个悲剧人物到底到了一种怎样的状况呢?请大家带着三个问题来观看孔乙己最后一次出场的片段。1、孔乙己身边的人是如何对待孔乙己的?2、你觉得孔乙己生活在怎样一个社会环境中?3、仔细观察孔乙己的外貌、动作、神态等,结合前面两个问题,你觉得孔乙己的结局会如何?造成这种悲剧的原因是什么?明确:(1)以丁举人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横行霸道,极端残忍地摧残孔乙

3、己,最后把孔乙己推上了死路。(2)封建科举制度诱使读书人追求功名利禄,死读经书,致使孔乙己成了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的牺牲品,成了任人取笑践踏的对象。(3)封建文化的毒害,使孔乙己不仅不能成才,反而成了不会营生的可怜虫。(4)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思想的侵蚀,使民众麻木不仁,分不清压迫者和被压迫者,意识不到自己的奴隶地位,反而嘲笑更不幸的孔乙己。四、拓展延伸请你自选一个角度(可以使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塑造或小说的语言等方面)写一篇评论文章,主标题自拟,副标题读鲁迅小说孔乙己,要求有具体分析 ,字数500字左右。五、小结本文塑造了孔乙己这个被残酷地抛弃于社会底层,生活穷困潦倒,最终被强大的黑暗势力所吞没的

4、读书人形象。孔乙己那可怜又可笑的个性特征及悲惨结局,既是旧中国广大下层知识分子不幸命运的生活写照,又是中国封建传统文化“吃人”本质的具体体现。孔乙己课后反思在读孔乙己的时候,我抛除了脑海中所有的成见,与文章“坦诚相见”。一读见其人,二读有所感,三读有所悟,但只是“模糊的印象”而已。面对经典,有时我会窒闷无语,大约这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形吧。后来一则材料进入了我的视野,据孙伏园说,他曾聆听过鲁迅自己讲述创作孔乙己的动机,“作者的主要用意,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读此句,如甘露入心;品此语,似醍醐灌顶。于是决定导入从复习入手,第一课时已经分析过了社会环境的描写,首先要求学生复述咸

5、亨酒店两种顾客的不同特点。这是上节课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难度也不高,这样上课伊始就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从已有知识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也符合认识论的规律。在学生复述完毕后教师明确:两种顾客,两个阶级,严重对立,壁垒森严。引出孔乙己的出场。在新授中,由“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入手,引发学生的争论:它究竟属于哪一类主顾?在争论中认识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地位。接下来,学生根据所提供的探究话题展开讨论。需要说明的是,这是备课的一着“险棋”。鲁迅先生也曾说过,在他所作的小说里,自己最喜欢的是孔乙己。第一师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在此基础讲的东西太多了,一节课里如何能面面俱到呢?面对稿纸上“涂鸦

6、”的几个话题:“从外貌看孔乙己”、“孔乙己与酒”、“说说孔乙己的偷”、“孔乙己为何总被打”、“孔乙己与读书”我“灵机一动”,不如把这些话题交给学生,由学生来讨论。考虑到学生的情况,为了取得更好的讨论效果和理解效果,公开课的前一天,我布置了一项作业:出示以上话题,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其中之一,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小作文”,这样可以充分的把课堂交学生,实现高效课堂。关于教学设计过紧与过松的问题始终困惑着我:过紧就会限制学生的课堂生成,学生只能跟着教师走,控制的痕迹明显;过松就会导致自由散漫、东飘西荡的被动局面,并由此导致学习的低效和思维的浮浅。就我个人喜好来说,我比较讨厌自由散漫的课,但就本课来说,我又感觉过紧,学生鲜有机会提出自己的问题。到底怎样做才是恰当的平衡?同时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该在小组合作中采用多种提问方式,并且与评价机制相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