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信息含量与市场效应实证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11264642 上传时间:2022-06-20 格式:DOC 页数:67 大小:1,01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A股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信息含量与市场效应实证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A股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信息含量与市场效应实证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A股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信息含量与市场效应实证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资源描述:

《A股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信息含量与市场效应实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股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信息含量与市场效应实证(6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 硕士学位论文深沪A股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信息含量与市场效应实证研究申请人:缑毛生学科(专业):会计学指导教师: 王海民教授2007年5月51 / 67Empirical Research on Listed Companies Accounts Receivable Information Connotation and Market Effect of A StockMarketin Hu and ShenThesis Submitted toXianJiaotongUniversity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for the deg

2、ree ofMaster of Management ScienceByGou Maosheng(Accounting)Supervisor: Prof. Wang HaiminMay 2007论文题目:深沪A股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信息含量与市场效应实证研究学科(专业):会计学申请人:缑毛生指导教师:王海民教授摘要近年来,特别是2006年以来,我国的证券市场非常活跃,大量的资金都涌入股票市场,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披露就显得尤为重要。应收账款作为公司财务信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提高当期销售收入,有利于市场占领;而且也增加财务管理成本,放大经营风险。然而,随着一些上市公司盲目地追求财务利润的增长,

3、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有增长加快的趋势,面对巨额应收账款给公司未来业绩带来的不确定性,如何正确解读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信息含量,不仅有助于增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和运营能力,更有助于投资者降低投资风险从而获取更高的收益。因此,对于应收账款的界定、核算等信息含量的分析,无论对于经营者还是对于投资者来说,都具有十分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本文在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当前财务信息披露客观实际的前提下,选取部分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充分利用相关的统计理论与模型对其进行分析、比较,以期能够更加科学、系统、全面地阐述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信息含量。2.本文在综合国外学者研

4、究结论的基础上,以有效市场假说和信息不对称理论为分析前提,通过对销售动力说和盈余质量说的借鉴,系统而全面地梳理了理论界对应收账款信息含量的研究成果。3.本文提出研究假设:我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对于公司未来业绩起负面影响,即符合盈余品质假说。在分析过程中选取了528 家制造业样本公司,运用应收账款预期式等模型,通过未预期应收账款与未来销售收入、未来毛利率和未来税前净利负相关来验证研究假设。并且得到证实。4.进一步提出假设:未预期应收账款与股票超额收益负相关。通过市场调整模型和OLS回归分析模型来验证未预期应收账款与股票超额收益的相关性,以验证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市场效应。5.针对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结

5、论,提出了我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信息含量给资本市场、上市公司和投资者所带来的启迪。关键词: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信息含量;实证研究论文类型:应用基础Title:Empirical Research on Listed Companies Accounts Receivable Information Connotation and Market Effect ofA StockMarketin Hu and ShenSpeciality: AccountingApplicant: Gou MaoshengSupervisor: Prof. Wang HaiminABSTRACTIn recent

6、 years, especially since 2006, with the securities market of Chinabecoming activeand lots ofcapital swarming into the stock market, the disclosure of listed companiesfinancial status appears to b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Accounts receivable,as the important parts of the companies financestatus, not

7、only can increasetheir current sales revenue and help to share the market, but also can increase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costs and enlarge operation risks. However, with some listed companies pursuingthe growth of financial profit blindly, the ratio between receivable and turnover revenue hasa trend

8、 of growing accelerated.Facing the uncertainty of the companies future performance brought by huge accounts receivable, how to interpret the accounts receivable information connotation of the listed companies correctlywill not only help to enhance their solvency in short term and operation capacity,

9、 but also help the investors to reduce the investment risk so as to gain the higher yield. Therefore, it has a critical impact and significance to the operation managersof the company and the investors of the securities market through analyzing the definition, accounting and other information connot

10、ation of accounts receivable.Pointed to the above problems, this paper makes the research and gains the achievements as follows:1. Under the premise of analyzing the objective situation about disclosing the current financial statusof the listed companies, this paper selects the relevant data of some

11、 listed companies, analyses and comparesthem by making full use of the statistical theory and the model in exception to illustrate the accounts receivable information connotation of the Chinascurrent listed companies more scientifically, systematically and comprehensively. 2.On the basis of integrat

12、ingthe achievements of other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regards the two basic propositions-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and information asymmetry-as the prerequisite for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on accounts receivable information connotationin theory systematical

13、ly and comprehensively through learning fromThe Sales Momentum Explanationand The Earning Quality Explanation.3. This paperput forwards the study hypotheses: Chinas accounts receivableof listed companies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ir future performance, which is identity with TheEarning Quality Exp

14、lanation.Through selecting 528manufacturing company samples in the process of analyzing, using the model of accounts receivable expected, this papers examines and verifies the study hypotheses by negativecorrelation between accounts receivable and future sales revenues, the future gross rate and the

15、 future netrate before tax.4. Further, this paperput forwards the hypotheses: there i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non-expectedaccounts receivableand stock surplus earnings. This papers verifi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non-expectaccounts receivableand stock surplus earnings through market adjustm

16、ent model and OLS regress analysis model so as to verify the market effect of listed companiesaccounts receivable.5.According to the empirical findings of the listed compani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our listed companies accounts receivable information connotation bring enlightenment to the ca

17、pital market, listed companies and investors.KEYWORDS: Listed Company; Accounts Receivable; Information Connotation; Empirical ResearchTYPE OF DISSERTATION: Application Fundament目录1 绪论11.1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11.2研究目的与意义11.3研究方法和新见解21.4 研究思路与结构22 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与信息含量的理论分析42.1理论基础42.1.1有效市场假说42.1.2 信息不对称42.2相关研究文献综述62

18、.2.1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国外研究综述62.2.2信息含量相关的研究综述92.3 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相关研究122.4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相关研究142.5应收账款的信息含量分析162.5.1销售收入动力说(The Sales Momentum Explanation)162.5.2盈余品质说(The Earning Quality Explanation)163 我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信息含量的实证检验193.1研究假设193.2 样本与其数据的选择203.3 分析模型的选择与建立203.4变量说明223.5对应收账款信息含量的实证检验243.5.1 样本数据的描述性分析243.5.2预期应收账款

19、、预期存货与未预期应收账款的分析263.5.3 Wilcoxon统计检验与回归分析303.6本章小结334 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信息含量的市场效应验证354.1 研究假设354.2实证分析方法与样本、模型选择、分析过程354.2.1基于超额收益法的实证分析354.2.2基于回归系数法的实证分析384.3本章小结405 结论与展望415.1本文的主要结论415.2 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信息含量的研究启迪415.2.1对资本市场制度管理的启迪415.2.2 对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启迪425.2.3 对投资者风险管理的启迪435.3 研究局限与展望44致45参考文献46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48声明CON

20、TENTS1 Introduction1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and problem proposed11.2 The purpose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11.3 The methods of the study and its innovations21.4 The ideas and framework of the study22 Theoreticalanalysis onlisted companies accounts receivable information connotation42.1 Ba

21、sis of theory42.1.1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42.1.2 Information asymmetry42.2 Literature review of related researches62.2.1Researches review about listed companies accounts receivable athome and abroad62.2.2 Related researches review of information connotation92.3 Related researches of listed comp

22、anies financial status122.4 Related researches of listed companies accounts receivable142.5 Information connotation analysis about accounts receivable162.5.1The Sales Momentum Explanation162.5.2The Earning Quality Explanation163Empiricalexaminations on listed companies accounts receivableinformation

23、 connotation in China193.1 Research hypothesis193.2 Samples and data selection203.3 Analysis on selecting and establishingthe model203.4Variableexplanation223.5 Empirical examinations on the accounts receivable information connotation 243.5.1 Descriptive analysis on sample data243.5.2 Analyzes on th

24、e expected accounts receivable, expected inventories and non-expect accounts receivable263.5.3 Wilcoxon statistical testing and regression analysis303.6Summary of this part334 Market effect certification of listed companiesaccountreceivableinformation connotation354.1 Research hypothesis354.2 Empiri

25、cal analysis method and sample,model choice,analysis process354.2.1The empirical analysisbased on surplusearnings method354.2.2The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regressratio method384.3Summary of this part405 Conclusion and Expectation415.1The main conclusionof this paper415.2The researchenlightenment

26、 of thelisted companiesaccounts receivableinformation connotation415.2.1Enlightenment on capital market system management415.2.2 Enlightenment on listed companies financial management425.2.3 Enlightenment on investors risk management435.3Research limitation and expectation44Acknowledgements45Referen

27、ces46Achievements48Declaration1 绪论1.1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应收账款是企业采用赊销方式销售商品或劳务而应向顾客收取的款项,其实质是收款企业向付款企业提供的一种商业信用。对于生产加工型企业,应收账款是由于对外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等所产生的需要在未来一段时间收回的款项。狭义的应收账款主要是指应收销货款。广义的应收账款包括应收销货款、分期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票据和其它应收账款。预付账款是指企业、单位因采购物资、发包工程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购货款,以与按照工程合同规定预付给承包(或分包)单位的工程款和备料款(包括抵作备料款的材料)。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信

28、用交易将在公司之间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应收账款日益成为公司财务管理关注的主要项目,对于公司的生产经营有着重要的影响。就应收账款的产生而言,应收账款增加可能是公司管理层出于合理的市场占领策略,也可能是公司管理层实施盈余管理、为短时期增加销售收入而采取的权宜之计。就应收账款的数量而言,适当比例应收账款的存在,是公司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需要,但过高的应收账款,会使公司的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陷入危机,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公司破产。因此,应收账款对于公司业绩具有正面还是负面的作用就十分值得关注。正是因为应收账款的重要性,财务报表的使用者通过对应收账款项目的研究,能够更多地了解公司经营的状况,也就是说应收账

29、款项目对于财务报表的使用者而言,具备一定的信息含量。应收账款对于公司业绩的具体作用也就决定了该项目传递的信息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近年来,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巨大,在目前市场信用体系尚未建立的情况下,大量的应收账款隐含了极大的坏账风险,因此在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中,深入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特点,确定我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对于公司绩效的作用,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具有什么样的特定信息含量以与证券市场对此具有什么样的反应成为十分重要的课题。1.2 研究目的与意义应收账款做为公司财务、会计信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可以提高当期销售收入,有利于市场占领;而且也延迟公司收取货款的时间,降

30、低现金流入,增加管理应收账款的成本,放大经营风险。然而,随着一些上市公司盲目地追求财务利润的增长,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有增长加快的趋势,面对巨额应收账款给公司未来业绩带来的不确定性,如何正确解读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会计信息,采取对策与时回收应收账款、减少呆账坏账损失,将不仅有助于增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和运营能力,也更有助于投资者分析相关财务数据,降低投资风险从而获取更高的收益率。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信息含量的分析,来验证长期以来我国深沪A股市场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对公司未来业绩的影响是否与人们的直觉判断相符合,并对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信息含量的市场效应做一验证。1.3研究方法和新

31、见解目前国对应收账款的研究集中于简单的描述性分析和呼吁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理论阐述,对于应收账款的信息含量以与该信息在证券市场的表现,国研究文献鲜有涉与。在综合国外学者关于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研究结果,总结应收账款信息含量研究的方法的基础上,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Wilcoxon等级检验、回归分析等方法来验证未预期应收账款与未来销售收入、未来税前净利、未来毛利率是否具有负相关性。研究中的新见解主要体现在:1)揭示了我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与公司未来绩效指标关系,验证了我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信息含量符合的经济模型。2) 揭示了我国股票市场对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信息含量的市场反应,检验了该信息对投资者的有用性。

32、1.4研究思路与结构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依据会计学、管理学、统计学的相关理论,结合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研究现状,从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出发,对我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信息含量进行了阐述与探讨,整体思路与结构如图1-1所示:提出问题有关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研究综述有关信息含量的研究综述理论综述实证检验实证分析模型选择样本公司数据选择实证研究结果应收账款信息含量的市场效应结论与展望图1-1 论文的逻辑结构图第一章:绪论。介绍了选题的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的方法与创新点以与研究的思路与结构。第二章: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与信息含量的理论分析。介绍应收账款具备信息含量的相关财务理论,阐述应收账款信息含量的经济模

33、型。第三章:A股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信息含量的实证检验。按行业对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揭示近年来A股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具体特征,再结合这些特征,对我国上市公司未预期应收账款与未来销售收入、主营业务利润、毛利率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实证,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传递的信息。第四章: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信息含量的市场效应验证。进一步围绕我国证券市场对于应收账款的信息含量呈现的市场反应进行实证研究。第五章:结论与展望。对本文的研究过程与结论作了简要的概述,在此基础上围绕A股市场应收账款信息含量进行了思考,为A股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管理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并提出了我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信息含量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34、。2 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与信息含量的理论分析2.1理论基础2.1.1 有效市场假说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是传统资本市场学面对现代资本市场的动荡而无力解释时,以Engene Fama (1969)为代表的西方经济经济学家在传统资本市场说的基础上提出的。有效市场假说理论认为,在有效率的资本市场上,各种证券的价格能充分反映所有可能获得的信息,且价格信号是资本市场中资本有效配置的在机制,故有效率的资本市场是每种证券价格在任何时候都等于投资价值的市场,它能迅速准确地把资本导向收益最高的公司。按照有效市场假说的观点,市场有效性集中体现在证券价格上,证券价格有效

35、性的核心思想:假设在任何时点,可获得的信息都被注入价格之中,证券价格也就成为证券在价值(或真实价值)最恰当的评估,成为各类相关信息通过市场收集后的结果1 沈悦,金融市场学,科学,2004年, 173-180。按照可获得信息的不同,有效市场假说将信息有效性划分为弱式有效性(weak-form efficiency)、半强式有效性(semistrong-form efficiency)和强式有效性(strong-form efficiency)三种形式。弱式有效性是指证券现行价格只是充分反映了历史交易记录所包含的信息,没有投资者能够运用历史价格或收益信息获得超额利润。也就是说,过去价格或收益信息对

36、获取超额利润不具有有用性或相关性。半强式有效性是指证券的现行价格不仅反映了过去价格和收益的一切信息,而且还融会了一切可以公开得到的信息。在半强式有效市场中,投资者仅利用公开的信息无法获得超额利润。强式有效性是指证券的现行价格充分反映了全部公开和非公开的有关信息。投资者运用任何信息,无论是公开可获得的还是未公开的,都无法获得超额利润。强式有效性市场是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而推导出的一种理想化的状况,在现实经济世界中是不存在的,都是衡量现实证券市场是否有效、有效性如何的一个有用标尺。2.1.2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 asymmetry)是信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基本命题,指的是一些

37、参与人拥有更多信息,具有信息优势,而另一些参与人处于信息劣势的情况。信息不对称可以分为两种: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和道德风险(moral hazard)。而由此定义的非对称信息是指“某些参与人拥有但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维迎,1996)。非对称信息产生的原因大体有社会分工、信息成本、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利益冲突、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等。同时,信息不对称的两个典型后果是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1)逆向选择。逆向选择是指在签订契约之前,代理人就掌握了一些委托人所不知道的信息,代理人可以利用这一信息优势签订对自己有利的契约。如股东在聘用经理人之前,经理人知道自己的能力,而股东对此

38、却无法确定;经理聘用员工时,员工知道自己的技能水平,而经理不知道。很显然,这种事先的信息不对称会造成严重的逆向选择问题。解决逆向选择问题的一个方法是信号传递。如在旧车市场上,好车的卖主会愿意发出信号表明他们提供了一辆好车而不是一个蹩脚货。并且质量越高,其披露将会越充分,这就是所谓的信号显示机制。信号显示是由Spence于1974年首先引入经济学的。他首先考察了劳动力市场的文凭。在该模型中,教育水平成为传递雇员能力的信号。虽然雇员的能力与其学识可能无关,但只有高能力的人才能获得较高的文凭,因而文凭就成为显示劳动者能力的信号。雇主认为那些不接受较高教育的人一定是低能力的,因而只愿意支付较低工资,而

39、愿意对那些有较高文凭的人支付较高的工资。在这里,教育水平(文凭)传递了能力的信号,将不同的劳动者区分开来。在证券市场上,同样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与其导致的逆向选择问题。在证券市场背景下,信息不对称是指不同质量的证券可以一样的价格出售。股份制度下,广大的股东不直接参加公司的日常管理,而是委托经理人员进行经营管理。但是,股东(委托人)无法观察经理的全部行动,也无法充分了解经理的能力,而只能获取关于经理行动和能力的不完全的信息。这样,经理等部人员就拥有了更多、更准确的对公司的现在和未来的信息,也即存在部信息。尽管按照有效市场理论,在一个半强式有效的市场,股票价格将会充分反映所有可公开获取的信息,但部人仍

40、拥有比外部投资者更多的关于公司真实质量的信息,从而能够利用信息优势赚取超额利润。投资者由于不能充分了解公司机会和奉献的信息,因而不能正确地对公司做出评价,进行正确的投资,从而发生逆向选择,导致市场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但另一方面,投资者又是理性的,他们将意识到存在部信息的可能性,但由于他们不能区分公司的质量,因而他们就会采取与旧车买主一样的决策,降低愿意支付的购买股票的价格。其结果是,如同旧车市场一样,证券市场将会变得无效率或萎缩。而且由于不对称信息的存在,投资者和信贷者将会要求更高的资本报酬,以补偿其风险或进行财务成本的分析,导致公司筹资活动的困难和资本成本的上升。这时,财务报告起到了信号传递的

41、作用。2)道德风险。道德风险是指委托人无法(或者不能低成本地)观察到代理人的行动,代理人就有积极性从其自身利益出发(不是从委托人利益角度)采取行动,且这种自利行动往往是以损害委托人利益为代价的。如股东无法清楚经理人员的工作努力程度,而经理人员却心中有数,在这种情况下,经理人员便会在工作中偷懒照样拿契约规定的薪水,从而导致契约低效率甚至无效率。道德风险是与契约理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由于在不完全契约和不确定性存在的情况下,负有责任的经济行为者不承受他们自身行动的全部后果,同样地,也不享有行动的所有好处,因而他们容易产生机会主义行为,即道德风险问题。2.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2.2.1 上市公司应收账

42、款国外研究综述1)国外研究综述应收账款是流动应计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项目。国外对应收账款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对上市公司应计项目的信息含量、利用应计项目进行盈余管理的考察来探讨应收账款对公司业绩的作用,从而更进一步研究该项目所传递信息含量的。对于会计报表各项目的信号作用,在初始阶段国外研究重点在于盈余项目的信息含量。Wilson(1986)在盈余研究的基础上,开始探讨资金与应计项目的信息含量。该研究结果发现,现金和应计项目比盈余具有更为显著的信息含量;在预测公司未来业绩时,流动应计项目比营业现金和盈余都更为有用,但其它的应计项目不具有预测力2 Wilson, G. P., T

43、he Relativ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Accruals and Cash Flows: Combined Evidence at the Earnings Announcement and Annual Report Release Date,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Supplement, 1986:165-204.。Rayburn(1986)研究了营运现金流量、应计项目与股票报酬的关联性,并在控制营运现金流量与股票报酬的前提下,检验应计项目与股票报酬的关系。该研究采用20年期的大样本数据,使用随机游走模型进行实证,结果

44、显示,总应计项目与股票异常报酬有关,进一步实证了Wilson(1986)的研究发现,即应计项目具有信息含量。为进一步探讨应计项目的信息含量是否具有市场反应,从而验证资本市场的效率,Bernard和Stober(1991)延续Wilson(1986)的方法,扩大了样本量和研究期间,采用32个季度财务数据,研究应计项目、现金流量与股票报酬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未能发现应计项目、现金流量信息公布后,股价产生系统性的波动,因此不能够证实市场吸收了应计项目与现金流量的信息。但是研究证实,存货、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的变动对未来销售收入的预测力要比当期销售收入的预测力高。在此研究成果基础上,研究者开始对于应计项

45、目组成与未来盈余、销售收入和股票报酬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并试图提出相关经济模型加以解释。Bernard&Noel(1991)以生产存货循环的经济模型,讨论与应收账款关系密切的存货与未来销售额与利润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存货传递出两类信号:在控制当期销售收入的情况下,存货增长与未来销售收入正相关,反映出公司管理层恰当地把握了市场需求;在控制当期利润和销售收入的情况下,存货增长与未来销售利润负相关,反映出公司存货量超出了市场需求。而Stober(1993)为进一步加强对应收账款传递公司经营的信息含量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Stober指出,对于应收账款传递公司的经营状况信息含量,存在两种相对立的假设:认为

46、应收账款增加是“坏消息”的盈余质量假说与认为应收账款余额增加对公司收入是“好消息”的销售收入动力假说。为了验证美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传递公司业绩的信息,Stober(1993)在Bernard&Stober(1991)研究基础上,提供了一个随机游走的幼稚预测模型将应收账款分为可预期和未预期两部分。其中,可预期的应收账款计量“经营惯性”影响,而未预期应收账款则计量其他因素的影响,再通过对未预期应收账款与公司未来销售收入、利润与毛利率的回归分析,得出美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就短期而言与销售收入动力说预测一致,即应收账款有促进公司下一期的销售收入增长作用;以毛利率而言,未预期应收账款对公司毛利率是负面影响

47、,符合盈余质量假说;伴随对财务报表信息含量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更多的文献不断揭示出公司盈余、应计项目和股价之间的关系。Slosn(1996)的研究结果显示,营运现金流量对于公司盈余持续影响高于应计项目的影响。Dechow and Dichev(2002)将前一期、当期、后一期的营运现金流量对应计项目变动进行回归,采用回归所得的残差值的标准差来计量应计项目与盈余项目的品质,研究证实了应计项目的品质与公司盈余持续性有正向关系。因此,通过对于公司应计项目的分析,投资者可以判断公司盈余的状况。而Konan chan(2004)采用了Jones模型将流动应计项目进一步区分裁决流动应计项目与非裁决性流动项目

48、,证实了公司管理层的确可以通过操纵应计项目使当期盈余上升,而未来盈余确有显著下降。Konan chan(2004)在盈余操纵假说与反应不足假说观点下,深入探讨了包含应收账款在的应计项目的信息含量,并研究了市场对应计项目的反应,同样发现应收账款变动符合盈余操纵假说,但盈余操纵却不是唯一解释应收账款项目预测力的假说。大量的国外实证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具备一定的信息含量,能够预测公司未来经营业绩。应收账款之所以具备这样的特性,应该是源于应收账款在公司财务管理体系的重要作用。不过,一般认为,应收账款与市场信用环境之间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因此,在不同的市场环境和制度背景下,应收账款的信息含量会呈现较

49、为显著的差异。2) 国研究综述在我国地区,本地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实证研究主要围绕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等财务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1)朝发(1980)探讨了地区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否有显著的差异,同时研究公司规模大小、成长率与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变动方向和变动程度的关系。该文以上市公司1974年至1978年间65家股票上市公司五年的财务数据,进行横截面分析。结果发现,不同行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存货周转率差异显著,影响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的主要因素是行业差别、总资产成长率。资产成长率愈高,其应收账款周转率也愈高,此两因素之间的解释能力为29

50、.3%;而影响存货周转率的因素为行业差别、流动负债周转率;当流动负债周转率愈高时,存货周转率也愈高,此两因素之间的解释能力为25.38%3 庄朝发,企业存货周转率与应收账款周转率影响因素之探讨,学位论文,台湾中兴大学,1980。(2)施才宪(2001)的研究以各行业为对象,搜集1994年至1999年的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共计5126家样本公司,采用敏感性因素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回归分析等数据分析方法进行检验。该文献主要是从影响应收账款数量和质量两方面进行研究探讨。研究结果发现,影响应收账款数量变动的敏感因素,是销售收入和应收账款收账期间。其中应收账款成长率变动与主营业务收入成长率变动之间具有正

51、相关关系,两者之间敏感度数值为1.245。而应收账款对于销售收入、收账期间的成长率变动也具有正相关关系,彼此之间的敏感度数值分别为1.036和1.102。研究结论说明了上市公司应收账款水平是同时受到销售收入水平与收账期间两个变量的影响。在应收账款质量的敏感性分析方面,研究结果发现坏账准备与应收账款总额与销售收入总额之间,也是具有正相关。坏账准备的变动,随着销售收入总额的增加,以递减速度增加,两者的敏感度数值为0.907。公司主营业务利润成长率与应收账款成长率之间具有正相关,两者之间的敏感度数值为0.628,主营业务利润成长率变动幅度低于应收账款成长率变动幅度4 施才宪,企业应收账款敏感性分配之

52、研究之研究,学位论文,台湾中山大学,2001。(3)周凡敬(1998)的实证研究探讨财务报表信息(包括盈余、应收账款与存货)是否具有信息含量,同时进一步研究市场效率,以验证财务数据是否可以作为投资决策的参考指标。该研究收集1992年至1997年共计333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采用相关系数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以市场整体而言,盈余、应收账款与存货均具有信息含量。其中,应收账款符合Stober(1993)提出的销售收入动力说,而存货则符合缺货模型。(4)池佳晔(2002)对应收账款与销售收入、盈余的关联性进行实证,探讨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隐含信息含量,以分析上市公司应收账

53、款所适用的经济模型,帮助财务报表使用者能够通过应收账款项目获得重要的投资信息。该研究搜集1986年第一季至1993年第二季的资料,共计取 225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威尔逊检验、相关系数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数据分析方法进行测试。实证结果显示,对于销售收入与盈余而言,应收账款的确具有增额信息含量。同时,不论是否考虑存货的影响,应收账款增加,反映出对公司未来销售收入负面的预测,也即上市公司所适用的应收账款经济模型较符合盈余品质说5 池佳晔.应收账款与销货、盈余关联性研究J.台湾管理学报2003.第二十卷,第一期。在我国地,研究人员对于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问题始终保持了高度关注,但是对上市公司应收

54、账款的信息含量研究则比较缺乏。国有关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文章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主要是对应收账款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如明亮(1999)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应收账款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过大;应收账款增长幅度过大;应收账款账龄老化,发生坏账的可能性较大;应收账款中关联方交易现象严重6 明亮,我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财会研究,1999(6)。而刚(1999)根据深沪两市1996、1997年的772家上市公司样本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与线性回归,由实证研究得出结论:a)我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工作松懈,应收账款大量增加,账龄有老化的趋势,金融与房地产等行业发生坏账的可能性较大。

55、b) 我国上市公司存在利用应收账款操纵利润的情况。c)上市公司总体盈利质量不高,盈利的持久性较差,应收账款增幅占主营业务利润的比重过大。d)应收账款周转率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的相关关系不显著,投资者不能仅依据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大小来衡量公司短期偿债能力。毅等(2001)探讨变更信用政策时所引起的增量应收账款进行分析,明确增量应收账款的投资额与机会成本。郭东东(2004)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中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特点与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资产负债率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显示:a)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重过大并且账龄老化,管理工作松懈。b

56、) 中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有显著增加趋势,其增长速度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速度,反映出我国上市公司盈利质量较差。c) 中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关联交易缺乏公允性,关联交易披露的信息不规。d) 中国上市公司存在利用应收账款实施盈余管理,粉饰账面盈利的状况。e) 中国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大小可以评价盈利能力、营运能力、长期偿债能力与发展能力,尤其是应收账款周转率与总资产周转率回归关系明显7 魏刚,中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实证研究,财经研究,1993(6),55-58。第二类是阐述解决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问题的对策与建议。丽云(1998)针对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完善公司部控制制度,建立多层次

57、、有制约的赊销审批手续,建立健全账目核对制度,坚持定期审计制度,减少坏账损失8 魏丽去、刘春梅,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财经问题研究,1998(11),77-78。红(2003)认为公司间的不良债务长期以来总是困扰着公司的正常发展,借鉴外国的相关经验,值得学习的方法有:建立全国围的信用咨询网络、建立信用管理公司、开展应收账款抵借业务、开展应收账款让售融资和应收账款有价证券化9 魏红,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措施与方法,.财会研究, 2003(9):56-59。高晓明(2001)围绕开展应收账款保理业务,提出尽快制订专门针对保理业务的授信机制:扩大保理的适用围、增加保理的业务品种、制订有关

58、保理业务专门行政法规,规保理业务的发展;在央行等政府部门的指导控制下,探索成立应收账款转让交易市场等措施10 高晓明,关于我国保理发展的探讨,管理世界,2001(6)188-189。获宝、左远雄(2003)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基本情况进行考察后,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探讨了应收账款证券化的含量、优势、流程。查达平(2004)根据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大量沉淀的情况,简要地分析了应收账款保理产生与发展的历程和应收账款保理的基本特点与类型,提出了我国应加强应收账款保理的法律、法规的建设和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11 查达平.我国发展应收账款保理的对策研究J.软科学.2004.第 18 卷.第 4 期.

59、64-65。2.2.2 信息含量相关的研究综述财务报表是上市公司经营活动的会计产物,是总结上市公司经济活动、财务成果与整体财务状况变化的信息载体。传统基本分析认为,通过对财务报表信息分析,可以评估公司基本价值,以判断公司股票市价高估或低估,从而找出产生超常收益的投资策略。正因为如此,对上市公司报表中各个重要项目信息含量的分析成为公司财务研究领域的一条主线。我国与信息含量相关的文献虽没有具体涉与应收账款项目,但对上市公司盈余项目和股利政策的信息含量研究十分丰富。1)关于盈余项目信息含量的研究Ball&Brown(1968)最先展开对会计盈余数字有用性的实证研究。其后,西方学术界发表了大量的论文,

60、采用各种方法多角度地验证会计盈余数字的有用性。近年来,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和会计改革的深入,我国学者开始着手研究会计盈余数字的有用性。尽管我国会计界开展证券市场会计问题实证研究的时间并不长,但仍然得到了一些较高价值的研究成果。国学者关于会计盈余信息有用性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宇龙(1998)借鉴Ball和Brown的研究方法,通过对股市123家样本公司从1994年报到1996年报共369个盈余披露日前后各8周的股票非正常报酬率的符号与当年未预期会计盈余的符号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实证检验,证实了会计盈余披露具有信息含量的经验证据。宇龙(2000)通过对1994年到199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257

61、5个样本进行研究,采用超额收益率(CAR)的收益模型和不同的时间窗口研究了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和信息含量,分别以和ERC来衡量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或信息含量,得到的结论基本一致: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或信息含量在1994年至1995年逐渐上升,1996年达到最大,1997年和1998年有所下降12 赵宇龙,会计盈余与股价行为,XX三联书店,2000。晓、小悦和钊(1999)在交易量反应分析的基础之上,运用回归分析方法,以中国深、沪两地上市的A股公司为对象,对公司盈余数字(样本盈余公告日期为19941997年)的有用性进行了大样本检验。交易量反应研究发现,在公司盈余公告日前后,日交易量有明显增加,

62、在盈余公告日附近,日交易量达到年均水平的1.51.7倍。该研究结果表明,在股票盈余公告日前后确实有新的信息抵达市场,并导致交易量发生波动;而且该研究结果与美国学者的发现相似,中国股市也存在着预示效应和公告后效应,即在盈余公告日前两周,股票交易量就开始攀升,到公告日升至最高点,而后交易量逐步下降,至公告日后第八周回复到年均水平13 陈晓、陈小悦、和刘钊,A股盈余报告的有用性研究,经济研究,1999(6)。孟卫东、陆静(2000)对1999年A股上市公司195个样本进行研究。他们发现,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比较有效地传递了有关公司盈余状况的信息,而市场对于盈余指标的理解仅限于较低层次,大多数投资者把没

63、有经过股本调整的名义每股收益当作当年真实的每股收益,并且年报披露前后盈余反映系数的符号表明市场存在浓厚的投机成分,机构投资者有利用幕信息操纵市场的迹象14 孟卫东、陆静,上市公司盈余报告披露的特征与其信息含量, 经济科学,2000(5)。陆静、孟卫东、廖刚(2002)研究1998到2000年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53个样本,比较会计盈余和现金流量对股票价格的影响程度,证实了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研究表明,每股收益比现金流量能更精确地解释股票价格。研究发现我国资本市场存在功能锁定的证据,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价值的评估往往局限于每股收益,忽视了现金流量等其它财务指标15 孟卫东、陆静、廖刚.上市公司会计盈利现金流量与股票价格实证研究J. 经济科学.2002(5)。程小可、玲玲(2003)从分析线性盈余股票回报模型的假定开始,指出线性模型的固有缺陷,提出盈余与股票回报之间的非线性模型能够更好地解释未预期盈余与未预期回报间的关系。该文使用反正切函数作为研究非线性盈余股票回报关系的基础,实证结果表明:盈余信息是股票价格变动的解释因素之一;非线性模型显著地比线性模型具有更好的拟合优度16 程小可、李玲玲,会计盈余与股票市场回报非线性关系研究与线性关系的对比与来自沪市的证据,中国软科学 2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