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树栽培技术规程实施细则范本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11264446 上传时间:2022-06-20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31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橡胶树栽培技术规程实施细则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橡胶树栽培技术规程实施细则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橡胶树栽培技术规程实施细则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资源描述:

《橡胶树栽培技术规程实施细则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橡胶树栽培技术规程实施细则范本(6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 目录1总则12规划设计22.1规划设计的原则和要求22.2橡胶树宜林地的选择22.3宜林地的等级划分42.4林地规划设计的主要容53种植材料的准备73.1采种73.2育苗93.3品种使用与芽条增殖143.4芽接164开垦与定植194.1林地开垦194.2定植224.3建立林谱255幼树抚育管理265.1抚育管理的原则265.2除芽修枝与补换植265.3胶园绿肥覆盖与间种275.4施肥与深翻改土285.5梯田除草、盖草与维修295.6牛兽害与火灾的防305.7 风寒害树的处理306割胶316.1割胶原则316.2割胶前的准备326.3开割标准与割面规划336.4不同割龄的割胶制度与乙烯利刺

2、激浓度346.5割胶生产技术经济指标386.6割胶要求406.7产胶动态分析416.8受害树的复割416.9停割426.10割胶林地管理426.11割胶生产技术管理437病虫害的防治447.1总则447.2叶部病害防治457.3茎干病害防治487.4根病的防治497.5虫害的防治508胶园更新519附则52附录一53附录二55附录三55附录四55附录五56附录六57附录七5858 / 601总则第1条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调动从事天然橡胶生产的国有农场职工和非公有制劳动者的积极性,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建设好我省“高产、优质、高效”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第2条各农场要因地制宜,实

3、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方针,在搞好橡胶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各种热带作物和其它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充分、合理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和劳动力,提高经济效益。第3条贯彻“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方针,建立起良性循环的人工生态系统,不断提高生态效益,保持高效的土地产出率,使之成为高产、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橡胶园。第4条认真贯彻、执行抗寒植胶技术,严格做到:1、“环境、品种、措施”三对口;2、切实加强“保水、保土、保肥”为中心的抚育管理;3、搞好“管、养、割”相结合的“乙烯利”刺激采胶新技术,力争高产稳产。要求:(1)甲等宜林地定植后7周年达到开割标准,整个生产周期年平均亩产干胶达到100kg以上。(

4、2)乙等宜林地定植后8周年达到开割标准,整个生产周期年平均亩产干胶达到80kg以上。(3)丙等宜林地定植后9周年达到开割标准,整个生产周期年平均亩产干胶达到60kg以上。第5条国有农场职工与非公有制劳动者从事橡胶生产,均应遵守本细则。与此同时,又要不断开拓创新,积极开展科学试验,推广科技成果但对新品种、新技术的采用,要积极、慎重。凡未经鉴定的科技成果不能在生产上推广。一个农场,中间试验的规模,一般不宜超过一个生产队。2规划设计2.1规划设计的原则和要求第6条橡胶园的规划设计,要在农场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1、以胶为主,农、林、牧、渔与其它热作全面发展的方针,2、山、水、园、林、路综合治理的原

5、则,3、按照保护和建立良好的生态系统的要求,进行全面合理的布局。未经规划设计不得开垦植胶。第7条必须根据各垦区特点,正确划分寒害类型区与进行小区区划,并据此评定橡胶宜林地等级,认真做到“环境、品种、措施”三对口,贯彻抗寒植胶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第8条开垦前,必须根据宜林地勘察和小区区划资料,对每一片荒山、荒地进行实地规划设计。方法是:以分场或生产队为单位,依据万分之一地形图,到现场对“林地利用、林段划分、防护林(水源林)、水利设施、交通道路、收胶站设置”等进行具体规划设计,作出平面规划设计图,并据此制定施工计划。2.2橡胶树宜林地的选择第9条选择橡胶树宜林地,必须从低温寒害是植胶的主要制约因素与

6、各垦区不同寒害类型特点出发,根据“气候、地形、地势、土壤”等自然条件综合进行取舍。特别应注意的是,越冬条件、不同地貌构成的不同立地环境是选择的关键。第10条入选宜林地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如下:1、海拔高度(植胶上限)(1)哀牢山脉以东地区1)红河垦区的河口300 m;2)金平650 m;3)垦区一般为350 m。(2)哀牢山脉以区1)西双版纳、垦区一般为900 m,主体山的大阳坡可酌情提高到950 m;2)垦区一般为800 m,河谷阳坡可提高到900 m,狭谷地带可达1000 m;3)德宏垦区一般为950 m,局部低河谷宜在600m左右;4)红河州绿春仙江河谷的阳坡可达900 m。2、土壤条件(

7、1)土层深100 cm以上,或60 cm以上但下有50 cm以上的风化层。土壤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1.5%以上。(2)土壤pH 值4.5 6.5 。(3)排水良好,地下水位在100 cm以下。第11条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宜选作宜林地1、历年寒害严重,GTI 不能安全越冬的地段。2、一般海拔高度超过入选上限的地段。3、冷空气易于沉积不易渲泄的低平地、洼地、闭塞坡脚、狭谷。4、坡度大于35 度的地段。5、平流寒害区处于寒潮路径主迎风坡面与大风口。6、沼泽地或地下水位在距地表1 m以无法排水的地段。7、土壤瘦瘩、干旱的沙土地段或土层浅薄,下为坚硬基岩,不利于根系生长的地段。凡不宜植胶地,要因地制宜

8、,合理安排种植其它作物和造林。2.3宜林地的等级划分第12条首先进行寒害类型区划寒害类型区划:即在一个区域,根据其部地形结构与邻近外围地形(或屏障情况)的不同组合,冷空气进出难易和沉积情况。1、划分为“轻寒区、中寒区、重寒区”三种类型中区;2、再以“坡向、坡位、坡度与对寒风迎、背向”,结合特殊地貌、已植胶树寒害程度,综合分析小环境避寒优劣,划分为三种类型小区:(1)轻害(重寒年份GTI幼树基本无害或少数嫩叶焦枯);(2)中害(重寒年份GTI幼树嫩叶焦枯或梢枯);(3)重害(重寒年份GTI幼树梢枯至茎干半枯);结合土壤肥力和胶树生长快慢与产量高低,综合评级,宜林地可划分为甲、乙、丙等。1、甲等宜

9、林地:属“轻寒轻害、中寒轻害”一般分布在:(1)河口地区海拔200 m以下,(2)金平地区海拔550 m以下;(3)地区海拔250 m以下;(4)绿春与西双版纳、地区海拔800 m以下。阳坡、半阳坡或避寒小环境好,土壤深厚肥沃,定植后正常管理下,七周年可达开割标准。整个生产周期年平均亩产干胶可达到100 kg以上。2、乙等宜林地:属“轻寒中害、中寒中害”一般分布在:(1)河口海拔200250 m;(2)金平海拔550600 m;(3)地区海拔250300 m;(4)绿春与西双版纳、地区海拔800m以下的半阴坡和海拔900m、坡度20 度以下的阳坡;(5)德宏海拔950 m以下、坡度20 度以下

10、的阳坡。避寒小环境中等,热量和综合自然条件稍差于甲等宜林地,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或中等,定植后正常抚管下,八周年可达开割标准。整个生产周期年平均亩产干胶可达到80 kg以上。3、丙等宜林地:属“重寒中害、重寒重害”一般分布在:(1)河口地区海拔250300m的背风坡;(2)金平地区海拔600650m;(3)地区海拔300350m的阳坡、半阳坡与坡度25度以下的背风半阴坡;(4)绿春、西双版纳、地区海拔900950 m;(5)德宏地区海拔950m以下、坡度2035 度的阳坡和20 度以下的阴坡。避寒小环境差,温湿条件基本能满足橡胶树生长要求,土层深厚,土壤肥力中等或较差,定植后正常抚育管理下,九周

11、年可达开割标准。整个生产周期年平均亩产干胶可达到60 kg以上。2.4林地规划设计的主要容第13条林段规划林段规划:是橡胶宜林地土地利用的最小区划(不包括碎部),为胶园布局和设计的基础。规划设计时要求:1、为方便经营管理,橡胶林段的划分一般以丘陵山地的山头、坡面或自然界线划分。2、每个林段应自然条件基本类似,土地连片集中。局部坡度35度以上地段划为碎部,不得开垦。3、林段应有明显界线,可利用道路、河沟、山沟、山脊防护林为界,并统一编号。第14条五林规划根据每个农场生态环境,场荒山荒地特点与生产生活需要,因地制宜地保留或营造“防护林、水源林、薪炭林、用材林、经济林”。五林设计时,要综合考虑,统一

12、安排,尽量做到一林多用。按五林各自的特点和营造目的不同,在设计时分别对待:1、防护林应根据各地风、寒、旱和牛兽害等情况与地形条件,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分别设置防风、防寒、防牛、水土保持林等,为植胶创造有利条件。要求既要起到防护作用,又要不占或少占宜胶地,特别要注意防护林距橡胶林地边行不能少于10m。2、水源林凡水源附近原生的杂木林、竹林应全部保留,不得砍伐。3、薪炭林提倡使用清洁能源。在无条件的地区,可按总人口平均每人年需生活用柴1吨计算规划面积。胶片干燥与生活用电或煤的地区可相应减少薪炭林面积。薪炭林应尽量利用陡坡、著沟和不宜植胶的荒地营造。4、经济林(包括木本水果、干果、油料)可用场零星土

13、地、非宜胶地选择优良品种进行营造5、用材林(包括竹林)可用场零星土地、非宜胶地选择优良品种进行营造。第15条 道路规划道路规划:道路由“干道、支道、林间道、生产路”四级组成道路网,以方便运输和生产作业。1、干道:可按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3级公路修筑。2、支道:可按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按4级公路修筑。3、林间道:路面一般按3m,能常年通车,可沿林缘或在林修筑。林间道路的设置应视地形与胶乳(或凝胶)、肥料的运输需要而定,一般可沿林缘或在林修筑;林段面积小或坡度在20度以上的较陡坡地,可在几个林段间的适当位置设一条主要林间道路。4、生产路:一般修筑0.6m宽的水泥“之”字路。第16条

14、开垦利用土地,要重视水土保持,防止冲刷必要地段应有工程设施,防止滑坡。第17条根据林段规划合理布置收胶站(点),以利投产时机车集运胶乳或凝胶块。3种植材料的准备3.1采种第18条采种母树的标准1、中抗以上品种的芽接树或8龄以上有性系实生树(如GTI、云研77-4、云研1号等),生长健壮、排胶正常的均可作采种母树。种子用作培育砧木。2、凡有下列情况的林段,不能选作采种母树。(1)生势差,有根病、季风性落叶病或其它病害的林段。(2)抗寒力差的品种,如PB86(兼黄化苗多)、RRIM600、云研277-5等。(3)胶乳长流、早凝或其它排胶不正常林段的胶树。第19条建立种子园各分局围必须建立种子园,种

15、子园建立方案应由分局审批。1、建立种子园的目的,主要是繁育以减轻寒害烂脚,减少对接穗的不良影响,具抗寒、抗烂、高产的砧木所需种子。2、种子园面积:按植胶总面积0.51.0%的比例建立。3、建立种子园应注意的事项(1)种子园可采用单品种、双品种或多品种建立。多品种种子园的亲本组合品种不能过多,以35个为宜。(2)种子园亲本品种的选择,必须根据农业部与省农垦总局橡胶树品种汇评,确定生产性推广的生长快、抗性强、产量高、对化学刺激割胶反应好的品种,由总局下达,各分局因地制宜参照选用。亲本品种23个的,采用每个品种一行,依次交错排列;45个的则按等量、均匀、交错排列,以利于品种间自然杂交。(3)种子园必

16、须设立隔离带,带宽100m以上。隔离带可采用种子园亲本品种。(4)为加快种子园建立,可利用地势开阔、光照充足、林相整齐、隔离带符合要求的现有中幼龄橡胶林地,用选定的亲本品种进行树冠改接。4、为方便杂交操作,促进提早开花结果,应积极建立人工矮化授粉种子园, (1)株行距可采用66m。(2)第一蓬叶稳定后开始摘顶,每蓬叶摘顶后保留侧芽35个。(3)一年以后,在离芽接位30cm处,进行螺旋型剥皮4/5树周或对面双线各留1/10树周,剥皮宽度1cm左右,并用0.1香豆素药剂喷洒全树。第20条种子质量保证措施1、各分局必须按照前述有关品种、树龄等标准划定采种区,不符合采种要求的林段,不得作采种用。2、农

17、场的采种工作要有专人负责,应尽可能选用9月成熟的秋果。采种前一个月,要调查登记采种区林段、树位、品种、种子成熟度和可采种数量等,以便适时组织采收。种子成熟前半个月,应将胶园杂草砍除,以利收集种子。3、质量要求:必须采收成熟、饱满、新鲜的种子,凡空壳、半空壳、不新鲜的畸形种子与混杂的不合格品种的种子,一律检出。4、种子园种子和采种区种子均以拾种为主。人工授粉园种子,必须指定专人进行摘果采收,并注明亲本与采种区名称,严防混乱。第21条种子的包装运输1、种子要随采、随装、随运,以保证较高的发芽率。2、当天不能播种或运出的种子,必须摊放在通风避阳的室,严禁堆积,以免发热霉变。3、外运路程不超过三天的种

18、子用麻袋、草袋包装即可;超过三天的则须用通气的容器(如竹箩等)包装。4、种子在运输过程中,应争取时间快运,不得积压;并注意通风,防止日晒雨淋。3.2育苗第22条提前培育足够数量的优良壮苗。1、建立“地播苗圃、袋装苗圃和增殖苗圃”。根据生产需要,以农场(或分场)为单位,统一规划分别建立“地播苗圃、袋装苗圃和增殖苗圃”。(1)地播苗圃和袋装苗圃,主要培育芽接桩、高切干和袋装苗。(2)增殖苗圃,主要繁育优良品种芽条 。橡胶研究所或育种单位设原种增殖苗圃;农场应设立中心增殖苗圃。2、根据各年发展计划,做好定植材料准备工作。(1)芽接桩苗须提前2年培育;(2)袋装芽接苗提前1年培育;(3)高切干芽接苗提

19、前3年培育;(4)增殖苗圃必须提前3年建立。3、苗木培育标准与要求(1)整个苗圃长势均匀、整齐,苗木生长健壮。一周年有效株率95以上,二周年有效株率90以上。(2)一周年苗木,甲等地区70以上苗木离地10cm,直径需达到1.8cm以上;乙丙等地区70以上苗木离地10cm,直径需达到1.5cm以上。,(3)高切干芽接苗,锯砧后1.52年,茎粗达3cm以上,木栓化高2.5m以上。4、育苗数量应按定植计划多培育50的苗木,有计划地保留部分袋装苗与高切干苗,供补换植用。第23条苗圃地的选择选择“苗圃地”的基本条件:1、尽量靠近水源,保证苗圃有充足的灌溉用水。水稻田或地下水位高于50cm的地点,不能选做

20、苗圃地。2、选通风向阳地段。对会形成辐射霜害的低洼谷地、易受寒害的平地,寒潮冷风通道的坡地,均不宜选作苗圃。3、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有机质丰富、微酸性的平地或缓坡地。有灌溉条件的坡地也可选为苗圃地。土层厚度不足50cm、土壤过份粘重、排水不良、碱性土以与易遭冲刷的地方不能选作苗圃。4、选择交通方便、靠近定植点,以利苗木运输。第24条苗圃设计苗圃规划设计原则:利于苗木生长、管理方便,土地利用合理。1、道路建设主道宽2m,副道宽1m。主道能与农场(分场)的干线或支线相通。2、配套排灌系统排灌沟渠与道路建设相结合,应积极采用喷滴灌等先进节水灌溉技术。3、根据不同种类的苗圃和苗木留圃时间长短,

21、确定苗木株行距(1)地播苗圃1)芽接桩苗木,留圃2年。甲等宜林地区:株行距采用4050cm,每个苗床50株,每亩44个苗床,育苗2200株;乙、丙等宜林地区:株行距用3040cm,每个苗床66株,每亩47个苗床,育苗3100株。2)高切干芽接苗,留圃3年。株行距采用5060cm,每个苗床40株,每亩37个苗床,育苗1480株。(2)增殖苗圃繁育优良品种芽条 ,留圃时间较长,株行距采用100100cm,每亩种植666株。4、苗床形式根据土壤、地形和排灌条件确定苗床形式。干旱地区,可采用低床,以利保水;能引灌地区,采用高床。每个苗床长10m,床面宽80cm。坡地应一律按等高设置苗床,床面宽度根据坡

22、度大小而定。5、必须在苗圃配置“沤肥池”,以利追施液肥。第25条苗圃整地和施肥1、苗圃地要提前开垦(1)生荒地要在播种当年雨季前斩岂、清岂、烧岂,除净杂树残桩、树根,并全面深耕。熟地可在整地前深耕,翻土深度不少于30cm。(2)辐射(西辐)降温地区(滇西的版纳、德宏、),苗圃四周应清除树丛、高草等屏障,特别苗圃下方要保持空旷,以免沉积冷空气;(3)平流(东平)降温地区(滇东的、红河),苗圃迎寒潮冷风面可适当保留屏障,但应距苗木至少2m。2、苗圃整地,必须在播种前一个月进行,做到床面水平、土壤细碎,在移芽前按设计株行距全部起好苗床。3、苗圃地必须施足基肥,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kg,并混入过磷

23、钙2025kg作为基肥,在起苗床时均匀拌入25cm以上的土层中,连作苗圃需增加施肥量。第26条种子必须经沙床催芽后再移芽。1、催芽床标准一般长10m,宽1m,上铺粗河沙厚810cm。2、播种方法和要求(1)采运回来的种子,应经再次精选后,与时播于沙床催芽。(2)种子平播,龟背向上,播种深度以淋水后微露龟背为准,发芽孔最好朝同一方向,播种间距23cm。(3)播后随即淋水。3、催芽期管理(1)播种后的催芽床需搭盖矮荫棚。(2)晴天早晚各淋水一次,水量以淋透沙床,经常保持湿润为准。中午高温时不宜淋水。(3)防治蚂蚁、缕站和大蟋蟀,以免蛀食种子和危害幼根幼芽。4、移芽标准和要求(1)种子抽芽长510c

24、m,即可移于苗床。黄化苗、畸形苗、病苗、播后25天以上抽芽的纤弱苗应坚决淘汰。(2)移芽栽植时间,以阴天最好,全日可移。晴天移芽必须在上午10时半前或下午4时半后;应避免在大雨或烈日下移栽。秋播整个移芽工作应在10月底前结束。(3)如10月底未能移完,或用较晚熟种子播种(播种间距应适当加大,以免影响幼苗生势),应搭盖塑料防寒暖棚,幼苗留催芽床越冬,待次年气温回升后再移栽。5、移芽操作时应注意(1)移芽前,催芽床要淋水。(2)移芽过程中,切勿碰断、碰伤叶柄和根系。(3)移栽时,主根必须伸直,侧根舒展,深度掌握在土刚埋过种子不露根为宜。根周围土壤要压实,使土壤与根系紧密结合,防止外紧中空。(4)移

25、栽后,应即浇定根水。第27条苗圃管理应因地制宜抓好如下措施:1、掌握苗木生长和需水规律,合理供水与控水。(1)应根据天气、苗龄与土壤条 件,与时适量淋水灌溉,以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为准。(2)移栽至第一蓬叶稳定前,晴天每天需淋灌12次;一至三蓬叶稳定期间,可隔日淋灌1次,但每次淋水应淋透。(3)进入干旱季节,特别是高温干旱期间应加强淋灌;在有寒害地区,冬季低温期间,应适当减少淋水。(4)灌溉方式应以喷灌为主。如引水灌溉,可采用浇灌或沟灌,切不可漫灌。2、根据苗木生长阶段和不同季节,实施合理追肥。(1)初期追肥应以液肥为主。最好是追施腐熟而稀薄的人畜粪尿、沤肥或速效氮肥,并混以适量的过磷酸钙。钾肥可

26、酌量施用。液肥浓度(肥水)一般人畜粪尿168,速效氮1100。氮磷比例11。每月追施12次,每次每床12担。苗圃需修建“沤肥池”:若按每床每次施0.5m3、每亩4447床,34亩配置一个容量为75 m3沤肥池(662m)。(2)随苗龄增大,施肥量可从少到多,液肥浓度也可适当加大,一年生幼苗年施肥不得少于6次。(3)冬前不能施速效氮肥,宜施适量钾肥和土杂肥,以增强苗木抗寒能力。(4)施肥时间应掌握在绝大部分苗木处于稳定或萌动期为宜。(5)施肥方式:幼苗初期施液肥,可在距苗较近处琳施土壤;随苗龄增大追施堆肥,在株间交叉开沟深5-10cm,施于沟,施后盖土。(6)施肥要均匀,不能触与叶子和嫩茎。特别

27、幼苗期追施速效氮肥更应细心,不宜干施或撒施,以免伤害苗木。3、与时松土除草(1)在淋水、下雨或施化肥后,苗床土壤常易板结,应与时浅松土,经常保持土壤疏松。松土时,除去杂草和修整苗床,填塞茎基部风摇洞穴与培根,注意土壤不能碰伤和埋住嫩茎。(2)苗圃除草力求做到除早、除小、除了。苗圃化学除草只宜在移芽前作土壤处理。苗龄3个月以前的幼苗易受药害,不宜使用。4、苗圃盖草苗床面应盖草,以保持土壤水分,抑制杂草生长。盖草厚度以不露土面为准,但盖草不要靠近幼茎,以免引起日灼。有霜害地区,在越冬期间不宜盖草。5、苗圃防寒(1)重寒害区和中寒害区的苗圃,越冬期间应搭盖暖棚。材料最好用蓝色或白色的透明塑料薄膜,搭

28、成拱型。棚顶与苗应有一定距离。(2)增殖苗圃的苗木,应用活动防寒罩单株防寒,在最低温度接近5时盖上,温度回升后揭开。(3)低温期间,增殖苗圃不能修除芽木萌芽,否则,越修越萌。6、苗木的淘汰与受寒害苗的处理(1)育苗一周年后,苗木茎粗达不到规定指标一半的纤弱苗应予以淘汰。畸形苗、黄化苗必须与早清除。(2)枯干植株,应待气温稳定、枯干界线分明时,与时切干处理,在活着的密节芽上方切除枯干部分,并用石蜡涂封切口。(3)凡受害苗木,越冬后必需加强抚育管理,特别要加强淋水和施肥,以促进生长。第28条袋装芽接苗的培育塑料袋装芽接苗是提高定植成活率、确保林相整齐,并适应机械化开垦后车辆运苗上山定植的有效措施。

29、1、培育塑料袋装芽接苗:是将地播苗圃的砧木苗芽接成活后截干,待芽萌动后移入塑料袋中培育,主要用于提早抗旱定植或用作补换植。2、袋装苗的苗圃地土壤与苗木无直接关系,只要便于放置和管理袋装苗即可。苗圃地平整后,于放袋处挖浅平沟,每沟可并列放袋24行,沟深以埋入袋的1/31/2为宜。3、袋的大小以能保证根系充分伸展,有足够的营养土壤,苗木能正常生长,并尽量减轻土重为原则。(1)苗留圃期89个月者,袋宽长可采用30、4045cm(扁平面);(2)若苗留圃期在一周年以上者,需用大袋,大袋宽长可采用40/50cm。4、袋必须打排水透气孔,底部与中下部各打直径1cm孔34排,全袋打孔30个左右。5、营养土配

30、制:就地或就近挖取肥沃表土,混入充足基肥与适量磷肥,就地配制。装土距袋口约2cm处即可,不能过满,以便土面加覆盖物和淋水。3.3品种使用与芽条增殖第29条品种使用原则1、使用的品种,必须在国家农业部或省农垦总局确定的生产性推广品种中选用,并不得越过规定的推广规模。凡未经批准使用的新品种,不得用于生产种植。2、使用的品种,必须与环境对口。即:(1)轻寒区以抗寒性较低、生长快、耐刺激、产量高的品种为主,如PR107和更高产的品种,适当配置中抗高产品种,力争产量。(2)中寒区和重寒区以生长快、耐刺激的中抗高产品种为主,如云研77-2、云研77-4、GTI、IAN873(东部垦区)等,适当配置高抗中产

31、品种,提高保存率,争取产量。3、为提高抗灾能力,品种使用不宜过于单纯,一般每个生产队可掌握在34个品种,分场45个,大农场控制在6个左右。4、各地区农场、分场应根据上述原则搞好品种配置,制定增殖计划,于定植前3年开始增殖。第30条增殖苗圃的种类、布局和任务1、原种增殖苗圃设于省热作所、红河所与德宏所,负责增殖自己培育或引进的良种原种。经国家农业部或省农垦总局批准作生产性推广使用的品种,由原种增殖苗圃负责提供中心增殖苗圃所需增殖的芽条 。2、中心增殖苗圃各橡胶农场均须在适中地区建立。其任务是从原种增殖苗圃取芽条增殖,提供全场各增殖苗圃增殖所需芽条 。3、增殖苗圃根据生产需要,可在分场或生产队建立

32、。其任务是按本分场或队品种配置方案与增殖计划,从中心增殖苗圃取芽条 增殖,以满足定植材料的需要。第31条芽条的增殖方法1、增殖苗圃可以一代多次增殖芽条,每株芽木除第一次保留1条外,以后各次可保留2条,最多不超过3条,以免芽条生势纤弱。每代芽木一般采条34次。2、如进行小苗芽接,也可用摘顶法,培育丛生的绿色侧枝芽条。第32条品种的纯度鉴定和复壮1、凡建立增殖苗圃的农场或分场、生产队,必须培训品种鉴定人员。根据增殖苗圃的规模,品种鉴定人员应不少于2人,系统掌握品种鉴定的有关知识,各单位不得随意抽调。2、增殖苗圃要按品种分小区绘制品种分区图,建立品种谱,并经常核查鉴定,严防品种混杂。要与时淘汰混杂品

33、种、病弱株或其它损伤植株,以提高品种质量。3、芽条出圃前,应再逐株进行品种形态鉴定和产量鉴定,淘汰混杂品种、低产株与感病芽条 。原种增殖圃与中心增殖圃鉴定更应严格细致。4、第一次采条 须在芽接位以上15-20cm处截取,以防砧木对接穗的影响。以后各次采条 应在抽芽点以上10cm左右截取。采条 34次后应在第一次采条 处切锯,以利复壮。3.4芽接第33条作好芽接前的准备1、搞好芽接品种分布区划,落实砧木和芽条的数量,调查其生势、粗度和顶芽是否稳定、剥皮难易等。(1)砧木茎粗要求当年芽接当年使用的砧木,离地15cm处直径应达1.8cm以上;芽接带干过冬砧木,直径1.5cm以上;增殖苗圃砧木直径1c

34、m以上,可用小苗芽接法,采用丛生绿色芽条 芽片芽接。(2)芽接时,砧木、芽条 大小要配合适当只要砧木茎粗达到上述粗度,并生势旺盛,叶色青绿,顶芽稳定,剥皮顺利,形成层组织水分多而呈青绿色,就可进行芽接。(3)芽接前必须加强砧木苗圃的除草、淋水管理。对弱病苗、畸形苗与已芽接2-3次均未成活的老砧木,应予淘汰。2、搞好技术培训,一般不得少于10天,以实际操作为主,结合学习芽接理论。培训结束时,要进行技术考核与试接,操作技术符合要求,芽接成活率在85以上者,才能作为芽接工。3、应事先准备好芽接所需的芽接刀、切片刀、粗细磨石、芽接箱、捆绑材料、石蜡等。第34条芽条采运应注意事项:1、截取芽条必须用锯,

35、切口倾斜、背阳,勿锯裂桩口。芽条应轻拿轻放,置于荫蔽处,切勿碰伤或曝晒。需短途或长途运输者,两端切口封蜡。2、芽条出圃必须填写芽条出圃单,包括品种、数量、采条日期、需供条 单位以与采运人员等,做到品种、数量准确无误,交接清楚。3、自产芽条 可随采随接。需短途运输者,可用湿麻袋或芭蕉干包装。长途运输须用木箱装运,木箱长12m,宽40cm,高50cm,箱两侧各打两排通气孔,用充分发酵洗净后的谷壳等做填充物。装箱时,芽条与填充物要分层填实。各品种必须作出明显标记,以免混乱。4、芽条运输途中,要避免强烈震动和磨擦,保护芽条不受损伤。中途转运时,应检查和淋水。运达目的地后,立即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放置

36、通风荫凉处,立即组织芽接。第35条掌握好芽接适期和天气1、芽接适期为510月份。若当年芽接锯砧出圃定植的芽接桩,最迟不得超过5月中旬;芽接带干过冬可在810月芽接;袋装芽接苗和增殖苗圃,在7月底以前芽接完毕。2、晴天早晚接(上午11时以前,下午4时以后),阴天全天接,雨天不接,雨后砧木不干不接,刮大风不接。第36条芽接技术和成活率要求1、芽接操作整个过程,要做到“准、细、洁、紧、快”。2、要熟练识别各类芽片,选用腋芽进行芽接,其它芽片均不使用。(1)砧木直径3cm以上(离地15cm处),可用“带腹囊皮芽接法”,选用木栓化、半木栓化芽片为主;(2)砧木直径3cm以下,可用“去腹囊皮芽接法”,选用

37、半木栓化绿色芽片为主;带有叶柄的绿色芽片亦可应用,但留叶柄长以0.40.6cm为宜,不得过长或过短;3、芽接程序中的要点和要求(1)切片根据芽条的直经大小采用不同的切片方法,芽条直经1.5cm,采用推压法;芽条直经1.5cm的绿色芽条,采用推顶法。切取芽片时应从下向上切取,以免漏切。切下的芽片要带有木质部,厚薄均匀,长宽视芽条粗细、砧木大小、芽接位大小、芽眼分布情况等而定。(2)开芽接位一般大苗芽接位的宽度以砧木茎围的2/5。、小苗芽接位的宽度以砧木茎围的1/3为宜。长度一般为59cm。在砧木上的位置以芽接位底部距地面23cm为准。每次可开1015个芽接位。(3)剥离芽片主要掌握勿伤芽眼,保持

38、芽片形成层清洁。剥离大片可用咬剥法,绿色小芽片可用手剥法。剥离绿色芽片和带叶柄芽片时,应从叶柄的一端到芽眼另一端。芽片剥离后,如看到有受伤呈水浸状、木丝、凝胶点、芽眼留在木片上等不正常现象,均应淘汰,不得使用。(4)放芽片、捆绑先将芽接口流出的胶乳擦净,再剥开芽接位腹囊皮,随即放入芽片。芽片一定要放正,更不得倒置。捆绑从下向上,一般捆6-7圈即可,用力要均匀,芽片不得移动磨擦,以免形成层受伤。砧木粗3cm以上者,可保留腹囊皮,用麻绳、菠萝叶为捆绑材料;砧木粗3cm以下者,应撕去腹囊皮,用塑料薄膜带捆绑。(5)解绑芽接后一般20天左右即可解绑。要求解绑成活株抽芽率9倍以上。(6)锯砧一般解绑后8

39、天左右即可锯砧。带干过冬芽接苗在定植前1520天锯砧。锯砧部位在芽眼上方8cm左右处,最好能将砧木第一蓬密节芽锯去。锯口斜切,背向芽接位,并与时封蜡。要求抽芽成活率90。4、芽接后,每个芽接工必须填好芽接登记表,记明品种、芽接期、芽接株数、解绑和锯砧日期、解绑成活率、锯砧抽芽率等。各生产队必须对每片苗圃芽接的品种绘制好品种分布图,固定专人管理。4开垦与定植4.1林地开垦第37条林地开垦林地开垦:是在规划设计的基础上,对拟建胶园实施具体工程的第一步。我省植胶区多为山地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干湿季分明,雨量集中,病、寒害易发生。开垦时要认真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彻底清除根病病原和寄主,

40、确保开垦质量,给胶苗的快速生长创造适宜环境条件,为开割后的“高产、稳产”打下基础。第38条开垦前应根据规划设计和当年任务目标,制定祥细的施工计划,有计划、有步骤集中连片进行开垦。同时,做好林间道路与防牛设施等配套工程,以利生产管理。第39条种植密度与形式采用“宽行密株”的种植形式,采用“株距2.53m;行距810m”,每亩种植30株左右。哀牢山以东垦区不少于8m,以西垦区可910m,德宏植胶区可适当放宽。1、日照短的阴坡、低温高湿的地段宜疏;日照长的阳坡、通风透光较好的地段可稍密。2、平地和坡脚宜疏不宜密。3、不同品种,如:(1)抗寒、抗病的芽接树,树冠小、枝叶稀疏、再生皮恢复快等特性者,可稍

41、密;(2)抗寒、抗病力弱,枝叶茂密、树冠大、再生皮恢复慢的品种,应稍疏。第40条开垦的十大工序和要求1、林段踏勘规划根据规划设计图和施工计划,开垦前需进行踏勘和落实开垦土地的“围、面积、界线,林段地形、海拔、坡度、坡向、植被类型,林间道路与防牛设施的位置”等,并依此拟定林段具体的开垦设计和各工序的作业计划。踏勘确定的开垦围,必须砍好边界或作好明显的标记。2、斩岜(1)根据宜林地不同的植被类型,确定斩岜方式。树头、竹蓬可采用机拔、爆破或化学药剂毒杀等方法清除。(2)斩岜应在雨季结束即开始进行,争取在当年年底,最迟在次年二月底前完成。(3)切实做好安全措施,避免发生工伤事故。斩岜、爆破等要严格按操

42、作规程进行。爆破作业必须派经过训练的有经验的爆破手进行。爆破工地路口应设岗哨,爆破时严禁行人和车马通行,并不得在爆破后20分钟去掏除哑炮。3、清岜、烧岜(1)斩岜后的有用木材应运出,充分利用,不得烧毁。(2)为防止烧岜引起火灾,必须根据周围橡胶林地和植被情况,开好1020m宽的防火线。烧岜时设专人点火和防火,风小才点火,逆风点火。点火前,要通知附近居民点和村寨。收工时,要严格检查,清烧干净,熄灭火种。若发生火警,应立即组织扑灭。4、修筑林间道路与防牛设施根据林间道路的规划走向、宽度先修成便道,以利开垦机具通行。待开垦工序全部结束时,按林间道路设计的路面、排水沟等质量要求,抓紧修筑完成。牛害严重

43、地区,开垦时要挖防牛沟,或筑墙、削壁等以防牛害。5、垦地(1)平缓地可在清岜后进行全垦,清除树头草根,以利提早间种农作物;(2)25以下坡地若安排间种长期经济作物的,待橡胶种植梯田开好后再开挖间种作物的环山种植带。6、选基线、定行标该项作业是保证梯田等高水平和控制行距均匀的关键。(1)丘陵地基线位置应选在控制面积最大、坡度有代表性的坡面。基线必须与坡面水平线垂直。在地形变化较大,一条主基线不能全部控制时,可增设辅助基线。(2)基线行距标必须等距,再按照行距标逐行定出梯田等高水平行标。坡面坡度变化不大的应坚持全部通行;坡度变化大难于通行的,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定。(3)在地形复杂,坡度变化大,基线难

44、于控制时,可采用不设基线的“基点定标法”。即在适当位置,先定出一条等高水平梯田,以此为准,按规定行距宽度于适当位置各选一点,向上、向下逐行确定水平行标,依此类推。(4)坡度在3以下的平地或平缓地,采用“十字定标法”,株、行标各应呈直线,互相垂直。7、筑梯田、留表土(1)为使梯田能更好地发挥保水、保土、保肥效能,便于机械开垦和林地管理,梯田应保证规定的宽度和倾度。要求:1)机垦:梯田面宽22.5m,倾5-8度。2)人垦:坡度20度以下,梯田面宽1.82m,倾58度;3)坡度2030度,梯田面宽1.51.8m,倾810度;4)坡度3135度,梯田面宽1.31.5m,倾810度。(2)切实掌握好行标

45、位置,以保证梯田等高水平。1)机垦以壁标为标线,向外推土,先推通行带,再推够宽度,以高填低,均匀推进,推铲着地稍向倾,以保证等高水平与倾度;2)人垦以中心标为标线,向挖土,向外填土。平缓坡地可多行同时作业;较陡坡地,必须首先从坡上开始,从上到下,顺序进行。(3)梯田上的树头,竹蓬残桩必须连根清除。(4)暴雨较多,水土冲刷大的地区,梯田外沿酌情加筑田梗。辐射寒害区冷空气易沉积的地段,不宜筑田埂。(5)留表土:筑梯田时应先将表土全部取留,边挖边留,以保证回穴之需,每穴留表土不少于0.5 m3。(6)梯田外沿填土必须筑实。壁应保持一定斜度,尤其是坡度较大的阴坡,壁更应缓斜不宜陡,以利冬期增强橡胶树脚

46、光照。8、定株标、挖大穴(1)穴的位置一般应在梯田中部。在无寒害烂脚地区,梯田的穴位可适当移至靠梯田壁1/3处。(2)株距的调整:在梯田行距偏宽或偏窄处株距应适当缩小或加大,以调整到每亩计划的种植株数为准。(3)植穴规格:要求“上口宽80cm,深70cm,底宽60cm”,穴挖出的心土可用于平整梯田或修筑田埂。种植高切干苗的植穴规格可适当放大。(4)挖穴时间:可与梯田同时完成,最迟应在定植前一个月挖好,以利回穴土壤曝晒风化。9、施基肥每穴施“1020kg腐熟有机肥拌0.51kg磷矿粉”。10、回表土(1)表土经充分曝晒风化后,即可回穴。(2)回穴时,将表土打碎,检净草根、树根、石块,然后拌入基肥

47、回穴。回穴表土应稍高于穴口,穴面中部稍凹,以利蓄水,为提早定植创造条件。第41条在坡面长,未开垦到山顶,在最高一行梯田的上方应修“栏洪沟”。林段下方有农田的,在农田的上沿修环山“排水沟”,以防冲刷农田。第42条为确保林地开垦质量,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和坚持质量检查验收制度。各农场(分场)可成立开垦规划、检查、验收小组,不合规格的坚决返工。整个开垦作业最迟必须在定植前一个月完成。4.2定植第43条各分场、生产队在分配定植用苗时,必须根据“小区区划的品种配置方案”,合理使用品种。品种不对口的,不允许定植。第44条定植材料以“带干过冬芽接桩、袋装芽接苗”为主。1、带干过冬芽接桩:在次年气温回升后,有利于

48、提早定植;2、袋装芽接苗:适于机垦林段与抗旱定植林段的定植和补换植;3、高切干苗:主要用于补换植。第45条定植材料的标准和挖苗前的处理1、芽接桩必须在定植前1520天按锯砧要求切干,待芽眼萌动后挖苗,以萌动芽长l3cm为宜,一般不宜超过5cm。2、袋装芽接苗苗长到12蓬叶时上山为宜。定植前12天应修剪叶片,中下部叶蓬,每片剪去l/3,顶蓬叶全部保留。3、高切干芽接苗(1)芽接苗:经苗圃培育3年,茎粗在3cm以上,木栓化高2.5m以上,可作高切干定植材料。(2)定植前1015天在离地高2.5m处切干,封蜡,同时在主根50cm以下切断主根,待顶部萌芽后上山定植。(3)越冬受过寒害的高切干苗,不得用

49、作定植。第46条掌握好定植适期1、定植季节以在雨季初、中期为主。当雨季来临穴土湿透,即应抓紧定植,宜早不宜迟,最迟不得超过七月上旬结束,争取当年苗长到3蓬叶以上越冬。2、有水源的林段,宜在34月提早抗旱定植。应用高吸水树脂提早抗旱定植效果更好。方法是:用高吸水树脂与水按114拌成糊状液体,定植时阳坡每株胶苗取拌好的液体400g、阴坡每株取300g加入盛1520kg水的桶中搅匀,即可作定根水用于淋苗木。定植后7天左右再浇一次水。3、定植时间以透雨后的阴天或小雨天最好。晴天宜早晚(上午11时前,下午4时后)定植,切忌在烈日下或大风大雨天定植。第47条定植成活率定植成活率要求95以上,力争全苗。定植

50、技术的好坏密切关系着成活率的高低,必须抓好以下5大环节:1、护芽和护苗(1)芽接桩苗:芽片萌动芽长13cm,符合出圃定植标准时,在挖苗前一天绑好护芽盖(用小竹筒对剖即可),以备挖取。(2)袋装苗在出圃前两天逐株检查,若袋破损者,应与时包扎加固,并按要求修剪叶片。2、挖苗和起苗(1)各种定植材料保留主根长度均不得小于50cm,保留侧根长度不得小于20cm,高切干大苗可适当增加。(2)做到不伤芽、不伤皮、不伤根、不伤与近邻苗木。挖出的苗木严格按不同品种分开放置。(3)袋装苗起苗时,应先将苗床四周培土扒开,再细心切断伸入土中的主根,并注意防止塑料袋破损。(4)未捆护芽盖的芽接桩或未经修剪叶片的全苗均

51、不得挖取,应待达到定植要求标准后,再挖取定植。3、修根、分级、浆根(1)修剪与分级:苗木挖起后,应对其主、侧根进行修剪,保持应有的长度和剪去裂根、伤痕,使切口平滑。并按苗木粗度大小分级分放,便于分别定植用。(2)淘汰不合格苗木:修剪分级过程中,对不符合要求的苗木,如主根过短、断芽、伤皮、根病等应坚决淘汰,根病苗木还应集中烧毁。(3)分级后的苗木,应随即分别浆根(用牛粪1份,黄泥2份,水7份拌成泥浆)。4、包装运输(1)不同品种、不同定植材料或不同粗度的苗木,应分别包装,作好标记,准确无误地运到指定定植地段,不得混乱。(2)要坚持随挖取、随运送、随定植。在运送过程中应轻拿轻放,注意遮荫,根、芽、

52、皮、叶不碰伤。袋装苗不破损,土团不松散。5、定植(1)掌握定植深度芽接桩和高切干苗,使根茎交界处略低于穴口12cm,主根垂直于植穴中央,定位后开始填土。复土过程中注意使侧根舒展,根不弯曲、不伤根,分层压实。袋装苗要保持土团完整,可先将整袋苗置于穴中央,定植深浅调整好后,再剖袋取袋,四周填土。填土压实后,整个穴面应覆以2cm左右松土并盖草,有条件的可盖塑料薄膜,以保水防旱。芽接桩苗应取去护芽盖。(2)芽接位方向在风害不严重地段,以防西晒为主;在常风较段或风口,要向主风方向。(3)当天挖取的苗木,必须当天定完,不得过夜。第48条抓好技术传授,严格督促检查。1、定植前,农场或分场应召开现场会,统一技

53、术要求,交流定植经验,明确各岗位的责任。2、定植中随时按质量要求进行检查,发现问题,与时纠正。4.3建立林谱第49条建立林谱每个林段都必须建立林谱。定植结束后立即填写、登记。林谱一式二份,农场(分场)和生产队各保存一份。第50条林谱容1、林谱封面:写明单位名称、林段编号、林谱建立年月日等。2、林段基本情况:海拔、坡向、坡度、植被、土壤、开垦时间、面积、穴数、株行距、机垦或人垦、梯田规格质量、基肥数量品种、定植材料、定植株数、平均每亩株数、定植时间、逐年补换植材料和株数等。3、绿肥覆盖与间作:品种、种植时间、收获情况等。4、林段抚育管理:逐年主要作业项目、数量、质量等。5、胶树生长量:逐年登记胶

54、树茎粗生长量,从定植后一直到全面投产后5年止。(1)各林段每年年底全面普查茎粗生长量一次。(2)芽接树量离地100cm处树围,普查后计算成平均生长量填入林谱。6、投产记录:树位规划与编号,逐年累计开割株数和开割率,正式投产时间(年、月),逐年胶乳产量、干胶含量与年平均单株和单位面积干胶产量、胶工等。7、自然灾害情况:记录灾害种类(寒、风、病、牛、兽、火灾等),灾害程度,面积和株数,防治与处理措施等。第51条林谱资料保管一个林段的林谱,从定植到更新,应保持资料齐全、完整。林段、树位一经划定,不得随意变动。5幼树抚育管理5.1抚育管理的原则第52条橡胶树从定植起,就要认真贯彻以“防寒、防病、改土、

55、保水、增肥”为中心的抚育管理措施。加强“头三年”幼树抚育管理,是保证胶园全苗和胶树速生高产的关键。5.2除芽修枝与补换植第53条定植后应与时除芽1、芽接桩:只保留芽片抽出的一条壮芽,多抽的芽片芽(砧木芽)应全部除去。2、高切干芽接苗:在离地2.5m处,按不同方向共选留34个壮芽,并分布均匀,其余全部除去。第54条幼树修枝幼树要与时修枝,以保持良好树冠和减轻“风、寒、病害”。1、未分枝的幼树,每年低温期后,应与时除去低部位萌动芽,修剪寒害枯枝,使第一轮分枝在2.5m以上。2、已分枝的幼树,应修除下垂枝,适当疏去过密枝、病枯枝等。在烂脚寒害地区,冬前应进行疏剪,使胶林郁闭度在70%(即透光度30%

56、)左右,以减轻烂脚的发生。修剪过程中严防乱砍和劈裂,大切口应锯平,并涂保护剂。第55条补换植补换植原则上应在定植后一年完成,确保全苗和林相整齐。1、第一次补植应在定植当年八月底前进行,可用与原定植同品种同苗龄苗木(最好用袋装苗)进行补换,力争全苗越冬。2、第二次补植在定植次年的六月底前,对越冬后的缺株、弱株再进行一次补换,用同品种大一龄的袋装苗补植。此后还有缺株,用高切干苗补植。5.3胶园绿肥覆盖与间种第56条开垦后25以上的陡坡胶园应与时种上覆盖作物。25以下的缓坡胶园,可在搞好水土保持的前提下,合理间种农作物。间种多年生经济作物的,应在定植的同时种植间作物。1、绿肥覆盖作物(1)种植绿肥覆

57、盖应选适于丘陵地区粗生、覆盖快、萌生强、产量高、压茅能力强的品种。如:无刺含羞草、巴西首着、爪哇藤、兰花毛蔓豆等。原有的野生优良覆盖可保留利用。(2)种植方法可直播或育苗移栽1)种子在播种前可用7080的温水浸种68小时,以促其提早发芽和出苗整齐。播种时间一般以进入雨季后的57月为宜。在保护带可用沟播或塘播,每亩用种量0.5kg左右,株行距6080cm,忌盖土过深。2)营养砖育苗须待苗高1015cm时移栽,每穴35株为宜。在品种组合上可以单一,也可多品种混种。(3)管理播种后12个月幼苗期应与时除草,以促进生长,尽早封行覆盖。成片缺苗应补播,少数缺塘可就近移栽。为促进生长,还应适当施肥,以小肥

58、养大肥,年施氮磷肥1次,每亩施“硫酸按5kg,过磷酸钙15kg”。(4)适时芟割利用在开花前芟割绿肥,茎叶产量高。每年芟割12次,作为压青或梯田死覆盖材料。芟割时注意留茬,以利加速萌生。不芟割留采种区以供采集种子,扩大种植。越冬后的春旱季节要注意防火,无刺含羞草要防牛误食中毒。蔓生性覆盖有缠绕习性,应与时修控。2、25度以下缓坡地可进行合理间作。(1)短期性间种应以矮秆的豆科作物为主,不得间种木薯、砂仁、香茅等高秆或消耗地力强的作物。除黄豆、花生等浅根性豆科作物外,间作物均须离胶树1m以上。一般以间种二年为宜,第三年改种绿肥覆盖作物。(2)长期性间种橡胶树采用“宽行密株”的种植形式的方可间种多

59、年生经济作物,如:咖啡、茶叶、南药等,但间作物必须距胶树3m以上。并开等高环山水平带种植,并加强施肥管理。间作物与胶树的3m距离间的土地应种植豆科粮油作物或绿肥覆盖作物,以增加收入、肥源与防止冲刷。5.4施肥与深翻改土第57条肥料施用原则与要求1、要根据橡胶树营养诊断指导施肥通过对橡胶树不同生长阶段的叶片营养分析与土壤养分分析结果,按其需缺养分种类对症施肥或施用橡胶树专用肥。各农场要培训掌握营养诊断的技术人员,以利开展工作。2、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积极垫圈积肥,堆肥、沤肥、压青等结合采用。垦区土壤普遍缺磷,在堆(沤)肥或在压青时均需适加磷肥。3、在橡胶树营养诊断指导施肥未普与前结合胶园

60、土壤肥力状况,可参考附件所列指标进行施肥。4、施肥时间应根据胶树的生长习性、季节 和肥料的性质而定。厩肥、堆肥和绿肥等有机肥与磷肥混合后,在每年雨季后期结合深翻改土施入。高温干旱季节 宜施用沤肥。速效氮应在雨季59月分次施用,每次在胶树叶蓬稳定或开始萌动时施,效果更好。冬前不施速效氮肥。乙、丙等林地越冬前应酌施钾肥,以提高胶树的抗寒能力。5、施肥方法应根据胶树根系分布的特点和肥料性质而定。应尽量施在胶树根系密集部位(树冠滴水线围)。(1)压青、施有机肥和磷肥应结合深翻扩穴改土进行,施于扩穴沟;(2)硫酸铵、硝酸按可在根圈浅松土35cm,趁雨后土壤潮湿时撒施,高温干旱季节,也可掺水施或与沤肥混施

61、;(3)尿素或碳酸氢铵等易分解挥发的肥料,则必须开510cm深的浅沟施,并盖土,严禁撒施地表。第58条深翻扩穴、改土深翻扩穴改土应从定植后第二年起有计划地进行。在植穴左、右、三方开沟,深40cm左右,逐年变更位置,向外扩展,争取5年将植胶带面深翻改土完毕。5.5梯田除草、盖草与维修第59条梯田面应经常保持无杂草幼龄胶园杂草生长旺盛,可推广使用草甘麟等化学药剂除草。喷药时须注意保护胶树不受伤害。1、若用草甘麟水剂,幼龄胶园茎干木栓化高度要大于70cm。除一年生杂草,每亩药液用量1015kg,用原药(10水剂)300400m升,年喷12次。2、胶园除茅,在510月茅草生长旺季,每亩药液用量1530

62、kg,用原药1200m升,年喷12次。第60条胶树根圈胶树根圈应常年进行盖草(特别是未郁闭的幼龄胶园),以保持土壤湿润,改良土壤。盖草距树干10cm,半径应在60cm以上,经常保持厚度1520cm。有烂脚寒害地区,冬前应将盖草扒开,或结合维修梯田在草面盖土,以免加重树墓寒害。盖草材料缺乏时,也可用地膜覆盖。第61条梯田维修梯田维修每隔12年进行一次,可在雨季结束后进行,做到“梯田面平整、倾,露根培土,梯田埂下陷的要填补”。5.6牛兽害与火灾的防第62条牛兽害的防经常对防牛(兽)设施进行维修、完善。靠近村寨与交通要道地段,可派专人巡视看守或在村寨邀请责任心强的老年人作护林员,适当给予报酬,以杜绝牛(兽)害。第63条建立胶园防火安全制度冬春干旱季节 ,应在林段边缘开好防火线,并指派人员轮流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