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11258711 上传时间:2022-06-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课时跟踪检测(十二)一、阅读鉴赏1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小题。苏 武 庙温庭筠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注甲帐:汉武帝所造的帐幕。汉武故事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居”。茂陵:汉武帝的陵墓。封侯印:苏武持节归来,汉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首句“魂销”二字,真切传神地写出了苏武在异域渡过漫长岁月,骤见汉朝使者时,强烈、复杂难以言表的激动心情。B颔联像两幅图画。一幅是望雁思归图,表现了苏武在

2、胡地对祖国的思念。一幅是荒塞归牧图,展现了苏武单调、孤寂的牧羊生活。C颈联写苏武在匈奴时与出使时的人事变换,流露出恍如隔世的感慨。“非甲帐”意指不是武帝时的甲帐,隐含着对武帝的追思。D颈联用“逆挽法”,先说“回日”再说“去时”,调整时空顺序,“化板滞为跳脱”,在意思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诗的动荡离合之美。E尾联运用多种手法:借喻,用“茂陵”喻指去世的汉武帝;化用,“逝川”是从“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化用而出。解析:选CEC项,“在匈奴时”错,应为“从匈奴归国时”;E项,“借喻”错,应为“借代”。(2)诗题为“苏武庙”,但诗中实写苏武庙的文字并不多,而是大量运用虚写来呈现内容。请问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答: 参考答案:(好处)大量运用虚写,通过想象,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苏武出使时英气勃发的情景,苏武被扣留匈奴牧羊、思归的凄凉痛苦生活,以及回到汉朝后物非人也非、恍若隔世的感慨,以及对汉武帝的无限追思。塑造了一个爱国忠君、富有高尚民族气节的汉臣形象。(思想情感)抒发了作者对苏武的崇敬赞美之情。晚唐国势衰颓,民族矛盾尖锐,作者表彰民族气节,歌颂坚贞不屈,也是顺应时代的需要。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客游李贺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石。不谒承明庐,老作平原客。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旅歌屡弹铗,归问时裂帛。注承明庐:汉承明殿旁屋,侍臣值宿所居。曹植诗云:“谒帝承明庐,逝将

4、归旧疆。”弹铗:战国策齐策载冯谖才华出众,在孟尝君门下不甘做下客,因而弹铗而歌,要鱼、要车等。(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诗歌标题“客游”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即客居他乡的游子,通过标题可以看出诗歌要表达的情感可能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B“日暖南山石”使用虚写的手法表现诗人远在千里之外内心的情怀,“日暖”属于想象的内容,诗人想象家乡温暖的太阳照耀在南山的石头上。C首联,下句的“暖”字与上句的“满”字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在客居他乡的游子心目中,故乡永远是温暖的,永远是值得依恋的。D颔联上句中“承明庐”指代当朝统治者,表达自己不能被朝廷重用的失意落寞;下句诗人以“平原客”自称,

5、抒发壮志难酬的慨叹。E“老作平原客”中的“老”字是“老迈、年岁已高”的意思,诗人通过写自己老迈,表达了年事已高但仍漂泊在外的孤独寂寞之情。解析:选 CEC项,“下句的暖字”与“上句的满字”不构成鲜明的对比,理解错误;E项,颔联中的“老”字是“总是”的意思,突出了诗人在外漂泊的时间长,表现了诗人羁旅漂泊和怀才不遇的凄楚与痛苦。(2)唐代诗人崔涂的春夕中有:“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崔诗中的“书”指家信,李诗尾联中的“裂帛”也指家信,请简要分析两者表达的情感的异同。答: 参考答案:同:二者都借“家信”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异:崔诗主要写了诗人长期不能回家。所以连家信也常年断绝,春

6、天到来之时看到了镜中的白发,表达了韶华易逝的愁苦。李诗主要写诗人想入朝为官而愿望始终得不到实现,于是想写封家信告诉家人自己就要回家了,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悲伤。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晚次湖口有怀(节选)刘长卿帝乡劳想望,万里心来去。白发生扁舟,沧波满归路。秋风今已至,日夜雁南度。木叶辞洞庭,纷纷落无数。(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诗人夜晚在湖口这个地方住宿,看到秋天的湖光水色,心中有感而写下这首诗。B首句是即景抒情。诗人从帝乡向远方眺望,想象自己将踏上长达万里的路程。C“白发”在古人眼里象征年老,“沧波”则是眼前的湖水,三、四两句的写法是实写。D诗句中的“扁

7、舟”跟“今夜谁家扁舟子”“明朝散发弄扁舟”中的“扁舟”均指小船。E大雁在秋天不分昼夜向南迁徙,发出阵阵叫声,让诗人难以入眠,增添了许多愁情。解析:选BCB项,“诗人从帝乡向远方眺望”错误。应为“站在湖口向帝乡眺望”。C项,“写法是实写”错误,应是虚实结合。(2)诗歌的尾联耐人寻味,请赏析其艺术效果。答: 参考答案:使用了以景结情的艺术手法;写出了诗人在深夜中看到落叶纷纷而产生的人生失意之情;表达了诗人身在异乡而难归的孤寂。二、语言表达4仿照画波浪线句子的句式特点和修辞,结合上下文写一组排比句。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唐诗是中国文化长廊中一处蔚为壮观的图景,她们是苍茫大地上的长江、黄河,滔滔汩汩

8、,浇灌着华夏子孙的心田;。翻开散发着墨香的扉页,走进那绚丽多彩、摇曳多姿的百花园,让我们去读,去嗅,去品,去醉吧。参考答案:她们是中国文坛上的高峰峻岭,辉煌壮丽,吸引着莘莘学子的目光她们是悠悠岁月中的钟鼓琴瑟,铿锵优雅,浸润着后世文人的性情5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书籍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全民阅读要形成一种氛围。全民阅读开展起来,国民的整体素质就会提高,都会成为精神文明程度很高的人;阅读又能增加创新力量,通过全民阅读,国民都会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阅读书籍属于高雅生活情趣,有益身心健康,通过全民阅读,国民都会成为身心健康的人。全民阅读不一定会使国民都成为精神文明程度很高的人。 解析:解答此类题,在分析时要从逻辑关系的角度切入,要特别注意是否存在强加因果、条件缺失、片面夸大、过于绝对、违背事理等现象。参考答案:全民阅读不一定会使国民都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全民阅读不一定会使国民都成为身心健康的人。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